高血压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模板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11
高血压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为全面促进我村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平稳发展,进一步提高我村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水平,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内容组织开展辖区内高血压病中医药保健服务健康教育,提高群众利用中医药防治慢性病的意识和能力;为辖区内确诊的高血压病人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中医药养生指导、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食物疗法指导和中药治疗。
二、工作目标全年向确诊高血压病人提供中医药健康服务,人群覆盖率不低于50%。
每年4次高血压病随访工作且包含中医药指导内容。
在公卫科指导下,负责全村高血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工作;开展患者筛查、健康检查、健康指导、健康干预及随访等工作;负责收集、登记我村高血压病患者信息,告知服务内容,提供预约服务、上门服务;负责我村相关统计报表的收集、汇总、分析和上报。
在卫生院公卫科领导下,开展辖区健康教育工作,协助卫生院开展随访及中医药指导,协助开展健康检查;负责项目的表现:手足麻木,拘急,口眼歪斜,语言不利,甚至半身不遂。
苔白腻,脉象弦滑。
方药:涤痰汤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此型多见于高血压病合并脑血栓形成。
5、气血上逆型表现:突然昏扑,不省人事,牙关禁闭,两手握固,面红气粗,痰多,烦躁身热。
苔黄燥或黄腻,脉象弦数有力。
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
此型多见于高血压病合并脑出血。
(二)、中药验方天麻12克,钩藤15克,生地15克,地龙10克,大黄10克,石决明15克,川穹10克,丹参10克,女贞子15克。
(三)、针灸疗法取穴足三里、合谷;内关、太冲;三阴交、曲池、阳陵泉。
用泻法,不留针,每天取一组穴,交替使用。
(如图1-4)另外还有市面上卖的智者赢家健康管理器针,也是中医针灸的原理:1)降低血压:曲池——尺泽、内关——外关(如图1-1)2)头痛/头昏症状:风池——风池(如图1-2)3)调节血压/行气活血:足底健康管理(如图1-3)(四)、药枕疗法杭白菊、桑叶、野菊花、辛夷各500克,薄荷、花红各150克。
高血压病患中医养生保健方案
引言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会造成严重影响。
中医养生保健方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可以帮助高血压患者调整身体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医养生保健方案,帮助高血压病患者管理自己的健康。
方案一:饮食调理
高血压病患者应注意饮食惯的调理,以促进身体健康。
以下是一些饮食调理的建议:
- 控制盐的摄入:减少对食盐的使用,避免食用过咸的食物。
- 多吃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对降低血压有很好的效果。
- 限制咖啡因摄入:咖啡因会导致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应减少咖啡因的摄入量。
方案二:生活惯调整
改变生活惯也是管理高血压的重要一环。
以下是一些生活惯的调整建议:
- 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工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 适量的运动:进行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控制血压,如散步、慢跑、太极等。
方案三:中医保健方法
中医保健方法是中医传统的疗法,可以帮助高血压患者缓解症状。
以下是一些中医保健方法的建议:
- 中药调理: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一些中药进行调理,有助于降低血压。
-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可以刺激身体的经络,促进血液循环,从而缓解高血压患者的症状。
- 中医按摩:中医按摩可以舒缓身体的不适感,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
结论
通过饮食调理、生活习惯调整和中医保健方法的综合应用,高血压病患可以有效管理自己的健康。
然而,本方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应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来定。
请高血压患者在尝试中医养生保健方案之前,先咨询医生意见。
高血压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一.管理对象:我辖区内所有高血压患者和临界高血压患者。
二.管理流程:确诊高血压1.继发性高血压--------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2.原发性高血压--------1.分级I级--------纳入中医药管理II级--------纳入中医药管理III级--------转上级医院治疗,血压稳定后纳入管理2. 危险分层低危--------纳入中医药管理中危--------纳入中医药管理高危---------纳入中医药,须结合西医治疗。
极高危------纳入中医药,须结合西医治疗。
三.中医药管理具体实施方案及内容1. 高血压患者每3个月至少随访1次,血压不达标者半月至少随访1次,危险分层在高危以上者每月至少随访1次。
2. 督促高血压患者每年至少到市级医院常规体检1次,根据体检结果进一步做针对性指导。
3.一般指导:1)减轻体重,保持体重指数在18.5---24.9.2)清淡饮食。
每日食盐摄入量<5克,低脂饮食。
3)戒烟限酒。
4)增强体能锻炼。
明天至少30分钟有氧代谢运动,每星期3次以上。
5)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睡眠。
6)保持大便通畅。
7)调节情志,保持心情愉快,避免长时间精神紧张。
8)适度调节房事,避免过度损耗肾精。
4.食疗指导(1)桑椹枸杞猪肝粥原料:桑椹10g 枸杞10g 猪肝50g 大米100g制法: 将猪肝切薄片,大米加水1000毫升,武火烧沸,加入桑椹,枸杞,猪肝和盐,煮熟即可。
每日1次,早餐食用。
功效:滋阴补血,补肾益精。
适宜于有肝肾不足之高血压患者。
(2)芹菜粥原料:芹菜连根120克,粳米250克制法:将芹菜洗净切段,粳米淘净。
芹菜,粳米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改用文火,炖至米烂成粥,再加少许盐和味精,搅匀即可。
功效:疏肝降压。
适宜于各类高血压患者。
5.针灸指导取穴足三里,合谷,内关,太冲,三阴交,曲池,阳陵泉等,根据虚实,采用虚实补泄方法。
6. 药物指导中医辨证施治(1)肝阳上亢证证候:头晕胀疼,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尿黄便秘。
高血压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法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高血压病健康管理中医药保健方案一、目的意义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属身心疾病之一,是引起冠心病、脑卒中、影响人的预期寿命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中医对高血压的预防、治疗及康复各个阶段均有其优势点和优势环节,特别是将中医药理论、技术应用于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管理,具有广阔的前景。
中医药参与高血压病的管理和高危因素干预,可以达到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治并发症的目的。
对于正常高值血压,食疗、导引、养生功法等可使平均血压下降。
对高血压病人,食疗、导引及养生功法助于血压的控制,配合中药内服,能使部分患者血压恢复正常,对顽固性高血压及合并有较多症状的患者,中医药方法可起到减轻症状,协助降压,减少减缓靶器官损伤的作用,从而起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作用。
二、中医、中药、食疗保健指导由于每个人的体质、生活、工作环境、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不同,一般中医将高血压病的辨证类型分为肝阳亢盛型、肝肾阴虚型(含阴虚阳亢)、阴阳两虚型(含气阴两虚)、痰瘀互结型(含痰湿壅阻)等类型。
临床上应针对不同类型进行中医、中药、药茶、食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干预。
(一)肝阳亢盛证【主症舌脉】头痛、眩晕、心烦易怒、夜眠不宁、面红口渴、舌红苔黄、脉弦。
【治法】清泻肝热,平肝潜阳【方药】:天麻钩藤饮龙胆泄肝汤【中成药】【茶饮】可用夏枯草、玉米须、罗布麻、桑叶、菊花、石决明、山楂、枸杞子、桑寄生、五味子等1—2种中药与绿茶一起泡服。
如:玉米须钩藤饮:配方:新鲜玉米须15克,钩藤6克,菊花5克。
【食疗方】推荐食物有马蹄、梨、藕、芹菜、禽蛋、猪肉、鱼类(有鳞)、黄豆、豆腐、龟肉、燕窝、鲍鱼等。
如鲜芹菜汁:鲜芹菜250克洗净,沸水烫2分钟,取出后切碎加冷开水100毫升绞汁。
取汁分二次服用。
【中成药】脑立清胶囊,重镇潜阳,平肝熄风。
每次3粒,每日2次,疗程4周。
成都市青白江区高血压病健康管理中医药保健方案成都市青白江区XX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病健康管理中医药保健方案一、目的意义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属身心疾病之一,是引起冠心病、脑卒中、影响人的预期寿命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中医对高血压的预防、治疗及康复各个阶段均有其优势点和优势环节,特别是将中医药理论、技术应用于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管理,具有广阔的前景。
中医药参与高血压病的管理和高危因素干预,可以达到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治并发症的目的。
对于正常高值血压,食疗、导引、养生功法等可使平均血压下降。
对高血压病人,食疗、导引及养生功法助于血压的控制,配合中药内服,能使部分患者血压恢复正常,对顽固性高血压及合并有较多症状的患者,中医药方法可起到减轻症状,协助降压,减少减缓靶器官损伤的作用,从而起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作用。
二、高血压筛查1、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就诊时为其测量血压。
2、对第一次发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非同日3次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
如有必要,建议转诊到上级医院确诊,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对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对可疑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及时转诊。
3、建议高危人群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与中医药保健预防指导。
三.随访评估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
1、测量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症状,如出现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意识改变、剧烈头痛或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眼痛、心悸胸闷、喘憋不能平卧及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同时血压高于正常等危险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
对于紧急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其转诊情况。
中医药健康管理试点工作有关高血压、糖
尿病管理的计划
为全面贯彻执行国家《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关于印发儿童等5个重点人群和慢病患者中医健康技术规范(试行)的通知》文件的精神,结合国家和市医改的工作要求,现全方位开展我中心辖区高血压和糖尿病的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确保我中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全面丰收,现结合我中心具体情况,制定中医药健康服务工作计划如下:
1、掌握辖区内高血压和糖尿病人群(以下简称慢病)人口现状,为慢病患者提供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
(1)中医体质辨识。
按照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所列33项问题采集信息,根据体质判定标准进行体
质辨识,并将辨识结果告知服务对象,并将结果录入电子档案系统。
(2)中医药保健指导。
根据不同体质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
2、在慢病随访中进行相应的中医药健康指导。
内容包括:
(1)向病人提供慢性病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
(2)进行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和宣传;
(3)对于慢性病常见并发疾病进行宣传和指导。
3、做好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资料的收集与录入工作,配合慢病随访工作,并及时向当事人书面反馈服务结果,对偏颇体质者进行病因分析、治疗与保健指导。
1。
高血压中医健康管理方案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传统中医认为高血压是由于气虚、痰湿、血瘀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因此可以通过中医健康管理来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达到控制高血压的目的。
中医健康管理方案的具体内容如下:1.饮食调理:中医认为高血压与肾气虚有关,因此宜少食盐、泡菜、腌制品等高盐食物,避免食用过咸的食物。
同时,还要注意限制高脂、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黄油等。
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低脂、高纤维食物为主,如杂粮、蔬菜、水果等。
2.药物调理:中医药物治疗可以根据个体情况选用,常用的中药有丹参、龙胆草、黄芪等。
药物的选择要根据个体的虚实寒热等情况,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不当使用而导致不良反应。
同时,长期使用西药药物的患者可以结合中药进行辅助治疗。
3.穴位按摩:中医认为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理体内的气血流动,从而调节血压。
常用的穴位包括内关穴、合谷穴、太冲穴等。
患者可以通过自我按摩或由专业人员按摩来进行穴位刺激,以达到舒缓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
4.运动锻炼: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降低体内脂肪含量,从而起到控制高血压的作用。
适合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包括散步、太极拳、瑜伽等柔和的运动方式,患者应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
5.情绪调理:情绪波动会导致血压上升,因此需要学会正确地面对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可以通过音乐欣赏、阅读、散步等方式来放松心情,减轻压力。
6.定期复查:中医健康管理并非一劳永逸,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复查,了解自己的体质变化和血压控制情况。
根据复查结果,及时调整饮食、药物和运动等控制方法,以维持体内的阴阳平衡,保持血压的稳定。
综上所述,中医健康管理方案通过饮食调理、药物调理、穴位按摩、运动锻炼、情绪调理和定期复查等手段,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控制高血压的目的。
高血压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一、高血压病(眩晕)概述眩晕是以目眩与头晕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目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头晕是指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
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
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仆倒等症状。
本病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病位在脑,但与心、肝、脾、肾密切相关,其中又以肝为主。
未及时医治以及病情严重的患者,常可并发其他多种病证。
如胸痹、眩晕、中风、心水、关格等。
高血压病的定义:高血压是一种由多种病因相互作用所致的复杂的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综合征”。
临床上高血压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原发性高血压,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
第二类为继发性高血压,由某种器质性疾病引起,病因明确,高血压仅是该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如能及时治愈原发病,血压可能恢复正常。
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所占的比例约为90%以上,是慢性病预防与健康管理的重点。
中医药参与高血压病的管理和高危因素干预,可以达到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治并发症的目的。
高血压可分为两类: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情志不遂长期精神紧张、焦虑、高负荷压力等因素。
年老体虚遗传、年龄;饮食不节超重/肥胖、高盐摄入、吸烟、过量饮酒;久病劳倦长期或慢性、反复出现、不可预期的应激因素往往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因素。
跌仆坠损素有跌仆坠损而致头脑外伤。
二、高血压病诊断新标准以下任一项达到,可以诊断高血压病。
1.诊室血压:在未服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如目前正在服用降压药物,血压虽<140/90 mmHg,仍诊断为高血压。
2.动态血压监测:24 h平均血压≥130/80 mmHg,或白天血压≥135/85 mmHg,或夜间血压≥120/70 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3.家庭自测血压:连续监测5~7 d平均血压≥135/85 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中医药健康管理表高血压中医药健康管理表1. 简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中药在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本表用于记录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情况,帮助医生和患者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治疗。
2. 基本信息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住址:3. 中医药诊断中医病名:中医病因分析:中医辨证分型:中医治则治法:4. 西医诊断西医病名:相关检查结果:用药情况:5. 健康管理目标确定健康管理目标,包括控制血压、改善生活方式、预防并发症等。
6. 生活方式改善6.1 饮食调理- 避免高盐食物- 控制饮食热量- 增加蔬菜水果摄入量- 限制反式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6.2 运动锻炼- 制定适当的运动计划- 每天坚持有氧运动- 避免过度运动6.3 心理调节- 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 培养健康的生活态度7. 中药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和具体情况,制定中药治疗方案,并记录药名、用量和用法。
8. 中药疗效评估每次复诊时,评估中药疗效,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中药方案。
9. 并发症防治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并发症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10. 随访记录记录患者的每次随访情况,包括血压测量值、生活方式改善情况、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及处理等。
11.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相关检查报告、中药处方、健康管理宣教资料等。
12. 法律名词及注释- 高血压:也称为高血压病,是指动脉血压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疾病。
- 辩证:中医理论中辨析病情的方法。
- 药名:中药名称,具体指中药材或中药制剂的名称。
- 用量:指用药的剂量。
- 用法:指用药的方法和频次。
慢病中医药保健方案之高血压随着现金社会竞争的激烈,人们承受到各方面的压力,尤其是心理压力大,长期精神紧张,烦躁。
其二是社会活动交往平凡,频繁在酒店饭店聚餐,高脂高热量饮食,导致高血压、高脂;其三是吸烟,饮酒者;其四是参加体育运动者少,肥胖,超重者多。
而这些特点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等疾病的致病危险因素。
因此危险因素就成为本社区的主要卫生健康问题,通过干预措施有较好的预防疾病的发生,促进居民健康。
我们利用各种贴近实际,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宣传便于居民认识到人类的健康于其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提高居民对自我健康生活方式重要性的认识。
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预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并落实到行为上,同时发挥家庭为单位的互动作用,确保干预措施的实施。
我们通过对辖区内社区居民健康调查及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对辖区居民的健康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特制订如下方案:一、组织高血压病病人小组,向高血压患者宣传健康知识,普及高血压知识。
在中医方面,将高血压分为以下三个类型,即:1、肝阳偏盛型,表现为头痛、性情急躁、失眠、口干苦、面红目赤,治疗上以平肝潜阳,用天麻钩藤饮加减;2、肝肾阴虚型,表现为头部空虚感、头痛、眩晕、耳鸣、面部潮红、手足心热、腰膝无力、易怒、心悸、乏力、失眠、健忘,治疗上以滋养肝肾,用六味地黄汤加减;3、阴阳两虚型,表现为严重的眩晕,走路觉轻浮无力,心悸气促,面部或双下肢水肿,夜尿多,记忆力减退,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胸闷,呕吐或突然晕倒,治疗上以温阳育阴,用地黄饮子加减。
根据国内文献报告,某些单味中草药也有一定的降压效果。
此外,近年国内外对黄芪、人参、刺五加等药物进行研究,这类药物除能增强机体对外界有害因素的抵抗力外,还能使用调节紊乱的功能趋于正常化,例如,能使低血压病人的血压升高,又能使高血压病人的血压下降等等。
除方药治疗之外,在中医方面,针刺疗法、磁疗法、气功疗法也有降低血压的作用,且疗效巩固;气功通过主动性锻炼来调整,维系机体的动态平衡,提高了抗高血压能力,从而保持血压稳定。
高血压患者中医药保健指导方案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了诸多威胁。
中医药在高血压的防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方法。
以下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一份中医药保健指导方案,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控制血压,提高生活质量。
一、情志调节中医认为,情志失调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因素之一。
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会使肝气郁结、肝阳上亢,从而升高血压。
因此,高血压患者要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
1、保持平和心态尽量避免大喜大悲、过度激动或焦虑。
遇到事情要冷静对待,学会自我安慰和排解压力。
2、培养兴趣爱好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休闲活动,如书法、绘画、下棋、听音乐等,以放松身心,转移注意力。
3、适度社交多与亲朋好友交流,分享快乐,倾诉烦恼,获得情感支持和心理安慰。
二、饮食调理合理的饮食对于控制高血压至关重要。
中医强调饮食的均衡和性味的搭配。
1、低盐饮食减少食盐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 6 克。
避免食用咸菜、腌制品等高盐食物。
2、低脂饮食少吃动物脂肪、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食物,可适量食用橄榄油、鱼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
3、多吃蔬果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血压。
如芹菜、苦瓜、冬瓜、香蕉、苹果等。
4、适量摄入蛋白质选择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蛋类等,但要注意控制摄入量。
5、避免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咖啡、浓茶等。
根据体质的不同,饮食调理也有所侧重。
阴虚阳亢型:可多吃一些滋阴潜阳的食物,如甲鱼、海参、银耳、百合等。
痰湿内阻型:宜多吃健脾利湿的食物,如薏米、芡实、冬瓜、山药等。
气血亏虚型:应多吃补气血的食物,如红枣、桂圆、当归、黄芪等。
三、起居有常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维持血压的稳定。
1、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 7-8 小时为宜。
按时作息,避免熬夜。
2、适度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游泳等。
运动强度要适中,避免剧烈运动。
XXXXXX镇卫生院高血压病健康管理中医药保健方案高血压是以动脉压增高为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中医没有高血压这一病名,但古代文献记载的“头风”、“头痛”、“眩晕”、“肝风”、“肝阳”等症,部分相当于现代的高血压病。
为将高血压病日常健康管理和中医药保健有机结合,我院制定高血压病健康管理中医药保健方案。
一、目的意义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属身心疾病之一,是引起冠心病、脑卒中、影响人的预期寿命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中医对高血压的预防、治疗及康复各个阶段均有其优势点和优势环节,特别是将中医药理论、技术应用于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管理,具有广阔的前景。
中医药参与高血压病的管理和高危因素的干预,可以达到改善症状、提高生活治疗、防治并发症的目的。
对于正常高值血压,食疗、引导、养生功法等可使平均血压下降。
对于高血压病人,食疗、引导、养生功法等有助于血压的控制,配合中药内服,能使部分患者血压恢复正常,对顽固性及合并有较多症状患者,中医药方法可起到减轻症状,协助降压,减少减缓靶器官损伤的作用,从而起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作用。
二、目标任务:覆盖我镇管理高血压病人总数的95%。
结合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时间要求,每年至少1次中医健康指导和1次有中医内容的随访。
三、工作措施:1、成立领导小组:组长: XXX 院长副组长: XXX 副院长XXX 副院长成员: XXX 办公室主任XXX 医务科主任XXX 公卫科主任XXX、……、村站医生职责分工:组长负责病中医药预防与保健工作的整体工作。
副组长负责推进病中医药预防与保健工作的相应的工作计划与实施方案及监督考核。
成员负责辖区内病中医药预防与保健工作的具体开展与落实。
2、成立质控监督小组组长: XXX副组长: XXX、XXX成员: XXX、XXX质控监督小组负责每季度对病中医药保健服务工作进行督查,确保中医药保健服务工作真实有效。
3、成立考核领导小组组长: XXX副组长: XXX、XXX成员: XXX、XXX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每季度对病中医药保健服务工作进行一次考核,考核结果将作为年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评定依据,针对病中医药保健服务工作开展具体情况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相关人员及时整改。
高血压病健康管理中医药保健方案一、目的意义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属身心疾病之一,是引起冠心病、脑卒中、影响人的预期寿命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中医对高血压的预防、治疗及康复各个阶段均有其优势点和优势环节,特别是将中医药理论、技术应用于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管理,具有广阔的前景。
中医药参与高血压病的管理和高危因素干预,可以达到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治并发症的目的。
对于正常高值血压,食疗、导引、养生功法等可使平均血压下降。
对高血压病人,食疗、导引及养生功法助于血压的控制,配合中药内服,能使部分患者血压恢复正常,对顽固性高血压及合并有较多症状的患者,中医药方法可起到减轻症状,协助降压,减少减缓靶器官损伤的作用,从而起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作用。
二、中医、中药、食疗保健指导由于每个人的体质、生活、工作环境、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不同,一般中医将高血压病的辨证类型分为肝阳亢盛型、肝肾阴虚型(含阴虚阳亢)、阴阳两虚型(含气阴两虚)、痰瘀互结型(含痰湿壅阻)等类型。
临床上应针对不同类型进行中医、中药、药茶、食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干预。
(一)肝阳亢盛证【主症舌脉】头痛、眩晕、心烦易怒、夜眠不宁、面红口渴、舌红苔黄、脉弦。
【治法】清泻肝热,平肝潜阳【方药】:天麻钩藤饮龙胆泄肝汤【中成药】【茶饮】可用夏枯草、玉米须、罗布麻、桑叶、菊花、石决明、山楂、枸杞子、桑寄生、五味子等1—2种中药与绿茶一起泡服。
如:玉米须钩藤饮:配方:新鲜玉米须15克,钩藤6克,菊花5克。
【食疗方】推荐食物有马蹄、梨、藕、芹菜、禽蛋、猪肉、鱼类(有鳞)、黄豆、豆腐、龟肉、燕窝、鲍鱼等。
如鲜芹菜汁:鲜芹菜250克洗净,沸水烫2分钟,取出后切碎加冷开水100毫升绞汁。
取汁分二次服用。
【中成药】脑立清胶囊,重镇潜阳,平肝熄风。
每次3粒,每日2次,疗程4周。
(二)阴虚阳亢证(含肝肾阴虚证)【主症舌脉】眩晕,头痛,头重脚轻,耳鸣健忘,五心燥热,心悸失眠,舌质红,苔薄白,脉象弦细而数。
高血压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
成都市青白江区
高血压病健康管理
中医药保健方案
成都市青白江区XX卫生院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高血压病健康管理中医药保健方案一、目的意义
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病, 属身心疾病之一, 是引起冠心病、脑卒中、影响人的预期寿命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中医对高血压的预防、治疗及康复各个阶段均有其优势点和优势环节, 特别是将中医药理论、技术应用于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管理, 具有广阔的前景。
中医药参与高血压病的管理和高危因素干预, 能够达到改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治并发症的目的。
对于正常高值血压, 食疗、导引、养生功法等可使平均血压下降。
对高血压病人, 食疗、导引及养生功法助于血压的控制, 配合中药内服, 能使部分患者血压恢复正常, 对顽固性高血压及合并有较多症状的患者, 中医药方法可起到减轻症状, 协助降压, 减少减缓靶器官损伤的作用, 从而起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作用。
二、高血压筛查
1、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 每年在其第一次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就诊时为其测量血压。
2、对第一次发现收缩压≥140mmHg和( 或) 舒张压≥90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 非同日3次血压高于正常, 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
如有必要, 建议转诊到上级医院确诊, 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 对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对可疑继发性高血压患者, 及时转诊。
3、建议高危人群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 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与中医药保健预防指导。
三.随访评估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
1、测量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症状, 如出现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 意识改变、剧烈头痛或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眼痛、心悸胸闷、喘憋不能平卧及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同时血压高于正常等危险情况之一, 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它疾病时, 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
对于紧急转诊者,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其转诊情况。
2、若不需紧急转诊, 询问上次就诊到此次就诊期间的症状。
3、测量体重、心率, 计算体质指数( BMI) 。
4、询问患者症状和生活方式, 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吸烟、饮酒、运动、摄盐情况等。
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四、分类干预
根据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和症状体征, 对患者进行评估和分类干预以及中医药的保健知识讲解。
1、对血压控制满意、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 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时间及日常生活中中医药保健锻炼。
2、对第一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 即收缩压≥140和( 或) 舒张压≥90mmHg, 或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 结合其服药依从性, 必要时增加现用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压药物, 如中医药制剂等, 2周时随访。
3、对连续两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 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 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4、对所有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与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并在下一次随访时评估进展。
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立即就诊。
五、健康体检
高血压患者每年应至少进行1次健康检查, 可与随访相结合。
内容包括血压、体重、空腹血糖, 一般体格检查和视力、听力、活动能力的一般检查。
老年患者建议进行认知功能和情感状态初筛检查。
六、中医、中药保健指导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生活、工作环境、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不同, 一般中医将高血压病的辨证类型分为肝阳亢盛型、肝肾阴虚型(含阴虚阳亢)、阴阳两虚型(含气阴两虚)、痰瘀互结型(含痰湿壅阻)等类型。
临床上应针对不同类型进行中医、中药、药茶、食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干预。
( 一) 肝阳亢盛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