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E患者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71.00 KB
- 文档页数:2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实验室分析【关键词】EDTA-K2 假性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EDTA盐(EDTA-K2)作为血细胞分析的抗凝剂是国际血液标准化委员会认定并得到广泛使用,目前血小板计数实验室普遍采用的是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1],操作方便,重复性好,准确度高等优点已被普及应用,通常情况下使用EDTA二钾作为抗凝剂,对血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的影响较小,但临床发现EDTA盐有时会引起少数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导致血细胞分析仪在血小板计数出现假性偏低的现象,检测时需要实验室结合临床、排除干扰因素、选择科学可行的检测方法,才能正确报告血小板计数结果。
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以免给临床医生带来困扰,防止医疗纠纷。
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女18岁主诉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咽干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
查体:体温38.2度、咽部充血、扁桃体无肿大,乡镇卫生院拟定为上感进行系列检查,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0.8x109/L,红细胞3.47x1012、血红蛋白115 g/L、血小板计数为27x109/L(EDTA抗凝全血)既往健康、医生建议来上级医院院复查。
我院再次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0.5x109/L、红细胞 3.54x1012、血红蛋白117 g/L、血小板21x109、凝血酶原时间:12.8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5.4s、凝血酶时间:12.5s、纤维蛋白原:2.48s、患者平日经期血量正常,无皮肤黏膜出血倾向,四肢未见出血点瘀斑。
怀疑为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1.2方法1.2.1仪器与材料:采用希森美康XS5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分析,试剂(溶血剂、稀释液、清洗液)为仪器配套试剂。
EDTA-K2抗凝剂和枸橼酸钠抗凝剂。
仪器采用专用校准品进行校准,每日室内质控均在控,参加卫生部室间质评亦在控。
1.8 mg/ml的EDTA-K2真空采血管、109 mmol/L的枸橼酸钠真空采血管均有河北超然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
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症1例报告
赵丽敏;李艳君
【期刊名称】《吉林医学》
【年(卷),期】2008(029)001
【摘要】血小板计数是检验科日常工作中的常规检验项目,血小板有易凝集、易破碎和易聚集的特点,所以在检验工作的实际操作中保证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尤其是现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检验设备给检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快捷与便利。
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
我们在临床中经常见到患者并无出血征象,而化验血小板时却发现减少,有的甚至明显减少,这会给患者造成紧张情绪,偶可因此推迟手术时间或放化疗时间。
但在复查或采用手工计数或骨髓细胞学检查时发现,其中一部分患者的血小板并不减少。
【总页数】2页(P63-64)
【作者】赵丽敏;李艳君
【作者单位】吉林省柳河医院检验科,吉林柳河135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113
【相关文献】
1.血小板减少治疗过程中发生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症1例 [J], 程翔;郑善銮
2.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报告 [J], 徐烨;张阳根;谢志雄
3.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症1例报告 [J], 赵丽敏;李艳君
4.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发生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1例 [J], 张巧红; 蒋丽娅; 任朝翔
5.网织红细胞检测通道检测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的准确性[J], 周振忠; 汪永强; 袁平宗; 张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假性血小板减少症一例所谓假性血小板减少症就是血小板本来在正常范围内,可是用血液分析仪计数时,血小板数低于正常,临床上并无明显的出血症状.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抗凝剂導致血小板聚集,在血细胞仪计数时不能识别聚集成堆的血小板,从而导致血小板计数偏低.临床上比较常见,如不能正确识别将导致过度治疗、手术推迟等严重后果,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本文就一例典型的EDTA 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症与各位同仁探讨,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识别、以及避免措施。
1病史摘要患者男63岁,其老伴曾被确诊为MDS在我院住院治疗,由于病情恶化而死亡,因而对其本人造成很大刺激。
其主动要求检查血常规,结果:WBC:4.2×109,HB:136g/L,BPC:56×109,随后多次复查血常规血小板均在50-65×109/L之间,病人压力很大,认为自己也得了MDS,随后做了骨髓检查,结果示:骨髓增生活跃,粒红细胞正常,巨核细胞160只,产板巨占60%,数量及形态正常,骨髓血小板成簇易见,数量正常。
诊断意见:正常髓像。
该病人临床诊断:血小板减少症。
后病人又去交大附一院检查治疗,附一院的检查结果依然是血小板最高6.8×109/l,最低只有46×109/L,随后给予该患者丙种球蛋白、巨核细胞刺激因子、中药等治疗,平时该患者还注意饮食治疗。
一年后来我院复查血小板:BPC:58×109/L.该患者压力很大,认为自己得了绝症,无法治愈了。
我详细问了病人的病史,了解到病人并无出血症状,也无其他不适,随说服病人分别用不同抗凝剂抽取血样。
我们采用枸橼酸钠、肝素、EDTA-K2三个抗凝管,每管抽取静脉血样2ml,并分别用血液分析分析并做血涂片镜检:结果如下:枸橼酸钠管:BPC:110×109/L,血涂片结果:血小板单个散在分布。
肝素管:BPC:105×109/L,血涂片结果:血小板单个散在分布。
案例分享:1例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结果分析及处理陈广清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指导老师:邹光美检验工作过程中应该主动多发现问题,多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而不是单纯的机械性只会上机操作。
在实际工作中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却在部分基层医院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旦发错报告不仅导致临床误诊误治,也给患者带来额外的负担。
下面就对遇到的一例EDTA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的案例和大家分享。
【案例经过】患者,男,85岁,因肺炎、头晕查因(后循环缺血)病入院。
血常规检测结果显示白细胞与红细胞无明显异常,血小板为51×109/L。
仪器提示PLT聚集报警,PLT直方图异常。
第一反应是查看标本状态,经仔细排查无凝块;使用的检测仪器为希森美康血常规分析仪(型号为XN-1000),为排除检验误差,将该标本颠倒混匀后换另一台血常规仪器重测,结果变化不大。
经询问该患者并无相关皮肤紫癜、淤点淤斑、牙龈出血、鼻出血、胃肠道出血等临床出血症状。
实验室血常规关于血小板复查规则为:PLT<70×109/L。
取该标本推片瑞氏染色后镜检,发现在片尾及两侧可见PLT成堆成簇聚集现象,据估算PLT实际并不少(如下图)。
图一:×40倍图二:×10倍图三:×100倍【案例分析】显然血常规仪器测定血小板结果与镜检不符,详细问看片老师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原因。
该老师答复可能是EDTA诱导血小板聚集引起的血小板假性减少,也可能是未发现的微小凝块导致的结果。
为避免误诊,建议该患者次日重新抽血复查。
第二天仪器检测结果及涂片镜检结果与之前相符。
由此,可确定该患者为EDTA-PTCP。
随后老师详细地和我讲了下关于案例方面的相关知识。
对此类报告通常描述镜下形态:镜检血小板可见明显聚集现象,成堆成簇分布,据估算不少。
为进一步了解EDTA-PTCP,本人特查阅了与此有关的文献,以下均来自参考文献部分参考内容。
作者单位:!""""#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实验诊断科血细胞室・病例报告・$%&’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一例宓庆梅(施巍宇(郝婉莹(仲人前((患者女,)"岁,#年前出现不明原因头昏、乏力,曾在当地医院检查甲状腺功能,提示甲状腺功能亢进,给予口服有关药物及对症处理,症状无明显好转。
半年前再次于外院做*&检查,发现甲状腺腺瘤,并检查内分泌全套项目,发现+,、&#、&-等指标明显升高,查头颅./0发现鞍区有占位性病变,考虑垂体腺瘤。
因查血糖指标偏高,在外院对症治疗,效果不明显。
!""1年-月来我院以垂体腺瘤收治入院。
患者病程中有四肢远端明显增粗、下颌增长。
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颈软,气管略向右侧移位,左侧甲状腺触及约-234-5623大小的肿块,质地硬,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
辅助检查:头颅./0提示鞍区有!5!234157234!5"23的异常信号阴影,&1信号略低,&!信号升高,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垂体及垂体柄无明显受累。
胸部*&考虑:左侧胸内甲状腺腺瘤、右侧胸壁脂肪瘤。
血常规:白细胞!58#41"9:;,红细胞656!41"1!:;,,<+1-1=:;,血小板(>;&)-#41"9:;($%&’盐干粉抗凝剂),重复1"次(不同时间),>;&结果维持在#7?)941"9:;水平。
改变抗凝剂,用血液稀释法($%&’盐@AB*C 1D 6""稀释),检验结果为白细胞#51!41"9:;,红细胞-57941"1!:;,,<+1-"=:;,>;&16741"9:;,重复1"次(不同时间),>;&结果维持在1#7?18!41"9:;水平。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报道发表时间:2013-02-28T16:10:59.96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7期供稿作者:刘定山陈亚平[导读] 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作为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认定的对血细胞影响较小的血液抗凝剂,此抗凝剂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从而达到抗凝的目的,抗凝效果满意,在临床检验工作中被广泛应用。
刘定山陈亚平 (江苏省扬州东方医院江苏扬州 225000)【中图分类号】R558+.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7-0167-01【关键词】 EDTA-K2 假性血小板减少症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作为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认定的对血细胞影响较小的血液抗凝剂,此抗凝剂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从而达到抗凝的目的,抗凝效果满意,在临床检验工作中被广泛应用。
但是,近年来临床报道表明,EDTA-K2会引起某些患者血液标本血小板假性聚集,从而导致全自动细胞分析仪所得血小板计数结果明显减少,即发生假性血小板减少症[1-2],这一现象目前已经引起临床检验从业人员的高度重视。
有关EDTA-K2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的报道较少,为此,现将2012年8月在我科遇到1例患者的资料报告如下。
1 病历摘要患者,女,76岁,2012年8月3日以“四肢乏力伴记忆力下降”来我院就诊。
体格检查:T37℃,P82次/min,R24次/min,BP120/70mmHg,三年前开始患者无明显诱因下感四肢乏力,记忆力减退,但无明显头痛、头晕,无摔倒,无大小便失禁,无意识丧失。
一个月前开始患者进食米饭困难,但无胸痛,无呕血,无反酸,每日进食少量米汤,体重逐日下降,为进一步治疗入我院,初步诊断为脑萎缩、血管性痴呆。
2 实验室检查入院后于8月3日、8月6日、8月9日检查血常规,用EDTA-K2抗凝血标本在Sysmex800i血细胞分析仪上进行检测,血小板结果分别为:44×109/L、35×109/L、27×109/L。
EDTA抗凝剂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原因分析及对策郭家权;黄涛【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1(022)023【摘要】目的探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剂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检测50例健康体检者和16例EDTA所致血小板聚集患者的EDTA-K2抗凝静脉血与枸橼酸钠抗凝静脉血的血小板数,同时采末梢血进行手工血小板计数.结果 50例健康体检者不同时间段的枸橼酸钠抗凝血的血小板计数结果、手工计数血小板的结果分别与EDTA-K2抗凝血的血小板计数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6例EDTA所致血小板聚集患者不同时间段的枸橼酸钠抗凝血的血小板计数结果、手工计数血小板的结果分别与EDTA-K2抗凝血的血小板计数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工计数血小板的结果与枸橼酸钠抗凝血的血小板计数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延长EDTA-K2抗凝血血小板数逐渐减低,枸橼酸钠抗凝血与手工法则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EDTA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可导致血小板检测数值假性减低,用枸橼酸钠抗凝血在一定条件下代替EDTA-K2抗凝血进行血小板计数,可避免因假性血小板减少所造成的误诊.【总页数】2页(P46-47)【作者】郭家权;黄涛【作者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医学检验部,海南海口570311;海南省人民医院医学检验部,海南海口5703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8【相关文献】1.EDTA 和枸橼酸钠抗凝剂均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1例 [J], 李戬;周运恒;王李洁2.EDTA-K2和枸橼酸钠1:4抗凝剂均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1例报道 [J], 徐秀湖;朱洁琳3.38例EDTA-K2抗凝剂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患者四种方法复检结果对比分析 [J], 黄亮;刘祉琳4.通过血细胞分析复检规则发现1例EDTA抗凝剂引起的血小板假性减少病例 [J], 徐丽霞5.38例EDTA-K2抗凝剂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患者四种方法复检结果对比分析 [J], 黄亮;刘祉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EDTA引起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病例比较分析
孙海涛
【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
【年(卷),期】2012(25)10
【摘要】目的针对临床偶见的EDTA引起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病例,分析原因从中发现及找出能够纠正其减少的方法.方法分别对已确诊该病例的血液进行EDTA和枸橼酸钠仪器法的不同时间进行检测和无抗凝仪器法,涂片镜检法,比较这些结果之间的变化情况.结果仪器法(枸橼酸钠)、仪器法(无抗凝)、涂片镜检法与仪器法(EDTA)0min时的结果接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仪器法(EDTA)结果明显降低.结论临床实际工作中如遇到血小板减少一定要慎重报告,采用多种方法排除一切可能的影响,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总页数】2页(P1220-1221)
【作者】孙海涛
【作者单位】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检验科,114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11
【相关文献】
1.EDTA引起假性血小板减少二例 [J], 周利;陈剑;尹霜梅;李玲艳;冯磊
2.我院56例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病例分析及临床处理 [J], 李丽红;金玲;李威;谢风
3.EDTA—K2抗凝引起假性血小板减少1例 [J], 季伟;卢文静;
4.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病例探讨 [J], 余武; 张艺
5.EDTA-K2和枸橼酸钠同时依赖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病例分析 [J], 王伟;王海梅;杨萍;李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检测分析
严开斌;石雪敏
【期刊名称】《实验与检验医学》
【年(卷),期】2009(027)005
【摘要】@@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PTCP)是由于EDTA盐作为抗凝剂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上检测时,发生假性血小板减少的现象,临床应予以重视,避免误诊误治.我科在血常规检测中发现1例PTCP的典型病例,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585)
【作者】严开斌;石雪敏
【作者单位】江苏省洪泽县人民医院检验科,223100;江苏省洪泽县人民医院检验科,223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11+1;R331.1+43
【相关文献】
1.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检测分析 [J], 潘建玲;白静波;蓝天博
2.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J], 钟小婷; 马祥波; 胡志愿; 肖仁威; 罗秋凤
3.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J], 钟小婷; 马祥波; 胡志愿; 肖仁威; 罗秋凤
4.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伴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并文献复习 [J], 王彬茹;柯维;王立珍;冯婷婷;刘玲;马英
5.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不同检测方法比较 [J], 蔡丽秀;张蛟鲨;张锦;包艾平;付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EDTA抗凝剂致假性血小板减少1例报告
弓长丽;王晓红
【期刊名称】《吉林医学》
【年(卷),期】2009(030)019
【摘要】@@ 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作为血细胞分析的抗凝剂,已被国际血液学标准委员会(ICSH)于1993年认定,并被广泛使用,但EDTA可以引起个别人血液中的血小板发生凝集,从而导致在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作为抗凝剂的静脉血,用血液分析仪做血小板计数时出现血小板假性偏低的现象,即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症(EDTA-dependent pseudothro mbocytopenia,PTCP),而且这种凝集物不能被溶血素所破坏,这样也会使白细胞的计数相对升高[1].
【总页数】2页(P2367-2368)
【作者】弓长丽;王晓红
【作者单位】吉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吉林,长春,130021;吉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吉林,长春,13002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EDTA-K2抗凝剂致假性血小板减少的方法 [J], 邹小峰
2.EDTA抗凝剂致假性血小板减少一例报告 [J], 霍艳芃
3.EDTA抗凝剂致假性血小板减少1例报告 [J], 弓长丽;王晓红
4.EDTA-K-2抗凝剂致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及纠正措施 [J], 周延州
5.EDTA-K2抗凝剂致假性血小板减少的-例分析 [J], 尚玉;张国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乙二胺四乙酸盐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1例张智敏(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关键词:张智敏(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关键词】乙二胺四乙酸盐;血小板;手工计数;依赖性假性减少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 )抗凝剂对血液中各种细胞的影响极小,因此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使用EDTA‐K2作为血细胞计数的标准抗凝剂。
但是近年来,临床上发现了EDTA 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PTCT),由于PTCT 比较罕见,笔者近期发现PTCT 病例1例,现总结如下。
病例报告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患者:谢桂荣,女,55岁,住院号:974123,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三里河乡董庄村人,以发作性胸闷1年,加重2天来诊,主诉: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心慌,反复发作,每次持续5-15分钟,较重时伴有出汗,休息和含服硝酸类可缓解,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冠心病,自服药物治疗,仍时有发作,近2天,病情加重,休息状态下即有发作,每次持续10-20分钟,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以“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为诊断收入我科。
精神状态一般,睡眠情况良好,食欲食量良好,大便正常,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平素健康状况一般,无高血压,糖尿病史,无心血管疾病,脑动脉硬化,无肺部疾病,无肾脏疾病,慢性胃炎病史5年,无内分泌疾病,无精神疾病,无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输血史,预防接种随社会进行,无食物过敏史,无药物过敏史,查体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急性病容,表情痛苦,自主体位,正常步态,神志清楚,查体合作。
全身皮肤色泽正常,无皮疹,无皮下出血,毛发分布正常,温度与湿度正常,弹性正常,无水肿,无肝掌,无蜘蛛痣。
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头颅大小正常、无畸形、无压痛、包块、凹陷。
无眉毛稀疏、脱落,眼睑正常、结膜正常,眼球正常,巩膜无黄染、角膜正常,瞳孔等大、等圆,直径mm,对光反射正常。
耳廓正常,无外耳道分泌物,无乳突压痛,无听力粗试障碍。
日a n工丁a r y工N s p e c丁工o n卫生检验C H工N A H E A L TH工ND U ST R Y DOI:10.16659/ki.l672-5654.2016.35.049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实验分析及应对措施黄朝任^邹光美21.玉林市中医院检验科,广西玉林537000;2.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广西玉林537000[摘要]目的分析使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计数出现假性减少的原因及复查方法。
方法根据该实验室复检标准,采用血小板出现假性减少的50例门诊或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假性减少的原因及其复查方法。
结果50例 血小板假性减少样本中,42例为乙二胺四乙酸依赖性,3例为大血小板,2例白细胞周围卫星现象,3例冷凝集现象, 对这些患者进行复查后可得到正常范围的血小板结果。
结论E D T A-P T C P患者经镜检涂片发现聚集现象,可用枸 橼酸钠抗凝、无抗凝剂即刻上机、手工计数复查血小板数值以避免误诊。
[关键词]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血小板假性减少;ED TA[中图分类号]R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6)12(b)-0049-04 Experimental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dta-dependent Pseudo-reduction of PlateletHUANG C hao-ren1, ZOU G uang-m ei21.Departm 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 of Yulin City, Yulin, Guangxi Province, 537000 Chi-n a;2.D epartm 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the First Peopie5s H ospital of Yulin City, Yulin, Guangxi Province, 537000 China[A bstract] O 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ause and reexam ination method of pseudo—reduction of platelet by the blood cellanalyzer. M ethods 5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seudo-reduction of platelet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ccording to the reexam ination standards, and the causes and reexam ination method were analyzed. R esults In the 50 cases of samples, Ethylenediam inetetraacetic acid -dependent occurred to 42 cases, giant platelet occurred to 3 cases, and white blood cell satellite phenom enon occurred to 2 cases, and cold agglutination occurred to 3 cases, and the platelet results within the normal range could be obtained after reexam ination. C onclusion The gather phenom enon is found in patients with ED TA-PTCP after the microscopy smear, and the platelet figure can be reexam ined by the m anual counting to avoid the misdiagnosis.[K ey w ords] Platelet count; Platelet aggregation; Pseudo-reduction of platelet; EDTA(Pseudo thrombocytopenia,PTCP)是一■种体外多病因的现象,包括抗凝相关的血小板凝集、大血小板、血小板卫星现象、冷凝集、微小的凝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