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88.50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教案主要涵盖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的冶炼和用途等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金属的基本性质,了解金属的冶炼过程及其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金属的基本概念、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等知识。
但部分学生对金属的冶炼过程及应用还不够了解,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了解金属的冶炼过程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金属材料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关注金属资源的合理利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金属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金属的冶炼过程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金属的冶炼原理及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直观地了解金属的性质和冶炼过程。
3.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铁、铜、锌等金属样品,烧杯、试管等实验仪器。
2.教学课件:金属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金属的冶炼过程及其应用的图片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金属样品,引导学生回顾金属的基本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金属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使学生对金属有更直观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观察金属的化学反应,验证金属的化学性质。
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金属性质的掌握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讲解金属的冶炼过程,引导学生了解金属的冶炼原理及方法。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应用。
2.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和解决与金属有关的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兴趣,培养实践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金属的特性和分类1.金属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
2.金属的分类及典型元素。
2. 金属材料的制备和应用1.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
2.金属材料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3. 金属材料的环境问题和解决方法1.金属材料的环境问题。
2.金属材料的可持续利用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金属的特性和分类。
2.金属材料的制备和应用。
2. 教学难点1.区分金属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
2.分析金属材料的环境问题和解决方法。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导入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提问:金属你们都接触过哪些?2. 学习金属的特性和分类(20分钟)教师介绍金属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同时让学生查阅资料,找出金属的典型元素。
学生将学习到的内容整理成笔记,并将笔记分享给其他同学。
3. 小组合作探究金属的分类(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组选择一个典型元素进行深入研究,了解该元素属于哪类金属,并总结其特点和用途。
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讨论和分享,最后汇报给全班。
4. 拓展延伸:金属材料的应用(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讨论金属材料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并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
学生进行思考后,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第二课时1. 复习和讲解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2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复习巩固学生对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的理解。
然后,讲解金属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并给予示范和实例。
2. 实践操作:制备金属材料(3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金属材料的制备实验。
每组制备不同的金属材料,并记录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金属材料制备方法的理解。
3. 实验总结和分享(15分钟)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的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压缩调整变成4页,好装订有效教学九年级化学导学案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主备教师祁贤军汪秀武审核人学生姓名日期学习目标: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性,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掌握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和防止金属锈蚀的方法3、知道一些常见的金属矿物,掌握从铁矿石中将贴还原出来的方法4、了解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应用,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变金属特性。
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5、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学习研讨以上这两件雕塑的名称分别叫做________ 、________,它们都是用________材料制作的一、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回顾与讨论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请同学们回忆在氧气的化学性质中,我们研究了哪几种金属和氧气的反应?你还能回忆起这些反应的现象吗、?问题:1、铝与铁比较,有哪些优良性质?2、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致密氧化铝保护膜3、日常生活中的铝制品能否用钢刷、沙来擦洗?为什么?实验探究将一根铜丝和一枚金戒指分别在空气中燃烧,观察现象实验表明: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镁、铝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
铁、铜在常温下不能与氧气反应,但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
金即使在高温时不能与氧气反应。
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顾与讨论 2]金属与酸的反应【实验探究】1.在4只试管里分别放入两小块镁、锌、铁、铜,再分别加入约5mL稀盐酸,观察现象,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
如果有气体生成,判断反应后生成了什么气体?(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试管口检验)2. 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行实验,并比较发生的现象。
交流与讨论:1.哪些金属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的剧烈程度如何?反应后生成了什么气体?哪些金属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由此你能把金属分为哪两类?2.对于能发生的反应,若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的角度去分析,这些反应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属于哪种反应类型?并请归纳已学过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课题1 金属材料学习目标1.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确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2.能区分生铁和钢,知道什么是合金,常见的合金有哪些,合金与纯金属有什么不同。
3.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运用金属材料等详细事例,相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亲密关系,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价值。
自主研学1.细致视察日常生活中的金属制品,想一想分别应用了金属的什么物理性质?2.你听说过铁合金、铝合金吗?什么是合金?3.请从家里自带一些金属制品,如铁片、导线、易拉罐等。
合作探究一、几种重要的金属活动一:1.列举或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或常用的金属制品,说出它们各是用什么金属制成的?分别应用了金属的什么物理性质?2.你还知道金属的哪些性质?总结:金属共有的物理性质:常温下它们都是(汞除外),有,大多数为的优良导体,有,密度较,熔点较。
活动二:不同的金属还具有各自的特性,性质的差异确定了金属的用途不同。
参阅课本表8 1 一些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回答以下问题。
1.为什么菜刀、锤子常用铁制而不用铅制?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制作导线常用铜而不用银?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4.为什么有的铁制如水龙头等要镀铬?为什么不镀金?总结:通过以上沟通,你认为在金属的运用中需考虑哪些因素?二、合金活动三:相识合金1.依据合金的定义思索:(1)合金是一种(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合金(填“肯定”或“不肯定”)是由金属和金属熔合而成的。
2.试验探究:金属与合金的性质比较(1)视察铝片与铝合金、铜片与黄铜结论:①合金与纯金属相比:颜色更,亮度更。
(2)将铝片与铝合金、铜片与黄铜两两相互刻画,比较硬度结论:②合金与纯金属相比:硬度更。
(3)将锡片和焊锡放在铁片上,用酒精灯加热铁片中间,比较熔化的难易结论:③合金与纯金属相比:熔点更。
3.我们常常接触到的合金:①铜合金(合金、合金) ②合金③合金④合金学以致用1.在下列物理性质中,其中铁、铜、铝三种金属都具有的是( )①银白色金属②延展性③传热性④导电性⑤被磁铁吸引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⑤2.下列关于合金的叙述:①合金中至少含有一种金属;②合金中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③合金中肯定含有金属;④合金肯定为混合物;⑤合金依旧具有金属特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教案一、知识回顾1. 金属的性质金属是指具有金属光泽、导电、导热和延展性的物质。
金属的主要性质包括:•金属光泽:金属表面具有独特的光泽,称为金属光泽。
•导电性能: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在金属中自由电子可以自由移动。
•导热性能: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热能可以在金属中迅速传导。
•延展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以在拉伸的过程中不断延长。
•高熔点和高沸点:金属的熔点和沸点较高,一般在室温下都是固态。
2.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可以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金属元素的特点包括:•金属元素多为固态,具有金属光泽。
•金属元素通常是良好的导电体和导热体。
•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可以形成离子键,形成离子化合物。
•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的氧化数通常为正数。
非金属元素的特点包括:•除了溴和汞以外,大多数非金属元素在常温下是气态或液态。
•非金属元素通常是较差的导电体和导热体。
•非金属元素与金属元素通常形成共价键,形成共价化合物。
•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的氧化数通常为负数。
3. 金属和非金属的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化合物。
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通常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而非金属元素通常获得电子形成负离子。
金属和非金属的化合物通常具有下列特点: - 化合物通常具有离子结构,由正离子和负离子组成。
- 金属和非金属的原子通过离子键相互结合。
- 化合物的离子数目要求正负电荷相互抵消,使化合物整体电荷为零。
4. 金属材料的使用金属材料由金属制品和金属合金组成。
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金属材料的特点包括: - 金属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性。
- 金属材料具有较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
- 金属材料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
- 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二、能力提升1. 快速选择题根据所学知识,选择正确答案。
1.以下不属于金属的性质的是: A. 金属光泽 B. 导电性 C. 导热性 D. 脆性2.金属在化合物中的氧化数通常为: A. 正数 B. 负数 C. 零 D. 无法确定3.以下不属于非金属的性质的是: A. 金属光泽 B. 不导电 C. 不导热 D. 脆性4.下列元素中,不是非金属的是: A. 氧 B. 汞 C. 碳 D. 溴2. 选择题从下列每组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学案复习目标:⑴、认识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广泛的用途。
⑵、初步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活动性顺序。
⑶、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简单的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⑷、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及防止金属锈蚀的常用方法和保护措施。
⑸、初步学会含杂质的物质在化学方程式中的有关计算。
教学重难点:⑴、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⑵、含杂质的物质在化学方程式中的有关计算复习步骤:【自我诊断】一、金属材料:铁的两种合金:______和_____,它们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反应,生成对应的氧化物:金属+ O2→金属氧化物(化合反应)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金属和酸的反应:金属+ 酸→盐+ H2↑(置换反应)写出Fe 丝分别伸入稀盐酸、稀硫酸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现象为:缓慢的产生气泡,溶液变成________色3、金属和某些化合物(盐)溶液的反应:金属+ 盐→另一种金属+ 另一种盐(置换反应)Fe 丝伸入硫酸铜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现象:铁的表面出现____物质,溶液由____色变成____色4、把金属活动性顺序补充完整:K Ca Na ( ) ( ) ( ) ( ) Sn Pb ( H ) ( ) Hg ( ) Pt Au金顺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三、金属的腐蚀与防护1、铁生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这也就是铁生锈的条件。
所以只要隔绝_____和______就可以防止铁的生锈。
2、铝制品有很好的抗腐蚀性的原因是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层致密的____________【交流合作】小组合作形成知识网络,“金”字的边框内填上 本单元的重点知识内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导学案一、基础知识回顾1. 金属的特性金属是一类常见的物质,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和特点。
以下是金属的几个基本特性: - 导电性:金属具有很好的导电性,能够导电的能力使金属成为电器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 导热性:金属能够快速传导热量,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用金属材料制作锅具和散热器的原因之一。
- 延展性和韧性:金属材料能够被轻松地拉伸和弯曲,这意味着金属是良好的制造材料之一。
- 熔点和沸点较高:金属的熔点和沸点通常较高,所以金属材料在高温环境下也能保持稳定。
- 光泽性:金属材料具有独特的光泽,这是因为金属中的自由电子能够吸收和反射光线。
2. 金属材料的分类根据金属的性质和用途不同,金属材料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黄金和银:黄金和银是贵金属,常用于首饰和装饰。
- 铜、铁、铝等常见金属:这些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业和电子行业等领域。
- 合金:合金是由两种或更多金属组成的材料,它们融合了各种金属的优势特性。
常见的合金有铜合金、铝合金和钢等。
3. 金属的提取和制备金属的提取和制备是指从矿石中分离出纯金属的过程。
通常,金属的提取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矿石的选矿: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将矿石中的有用成分与杂质分离。
- 矿石的破碎和磨粉:将选矿后的矿石进行破碎和磨粉,以便更好地进行下一步。
- 矿石的浸取:将破碎和磨粉后的矿石用溶液浸取,使金属以化合物的形式溶解出来。
- 金属化合物的分离和转化:通过化学反应将金属化合物转化为纯金属。
- 金属的提炼:将纯金属进行提炼,得到最终的金属产品。
二、深化理解与拓展1. 金属的晶体结构金属的晶体结构指的是金属中原子的排列方式。
金属的晶体结构通常为紧密堆积晶体结构,其中金属原子密集地堆积在一起,并且没有明确的定型,因此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同时,金属的晶体结构中存在自由电子,这也是金属具有导电性的根本原因。
2. 金属的腐蚀与防腐蚀金属在氧气、水和酸等环境中容易发生腐蚀。
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复习一、单元教材、学情分析本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是学生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本单元之前,学生通过氧气、碳及其化合物等元素化合物的学习以及基本的物质观念、化学概念的建立,初步掌握了基本的科学探究和分析物质的方法。
认识物质上,也逐渐从感性认识转变为理性认识。
本单元的学习,是比较系统地认识一类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研究方法与此前非金属物质学习有所区别,对学生的研究角度、方法和对我们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将变得更加的丰富,不仅巩固了上册非金属的性质,作为前瞻性内容为后续酸碱盐的学习、进入高中研究元素及其化合物及培养学生元素观打下了基础。
作为启蒙性单元,该部分包含几个点:研究金属的基本方法、金属的通性、金属与合金的性质差异以及金属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等,所以形成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方法是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教学过程注重观念的渗透、真实情景的设置、学习方法的引导。
因为本班学生化学用语及元素化合物知识掌握相对较好,而且目前课程已经进行到了酸的化学性质,所以就尝试把这部分内容整合进来进行巩固与综合提升。
二、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知道一些常见金属(铁、铝等)矿物;知道可用铁矿石炼铁;知道在金属中加入其他元素可以金属材料的性能,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⑤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初步认识置换反应,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用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2.从本质中认识物质的性质,让学生从宏观、表观走向从微观、本质的视角去认识物质的性质,体会“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重要化学理念;通过基础知识的联系和梳理,学会整合知识,并迁移应用于具体情景中,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从生活中体会化学的价值;通过认识金属的腐蚀和保护,让学生树立合理使用金属资源的意识,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学案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网络】【分析解读】1.本单元考查的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和探究题。
中考将以最新的金属材料方面的科技为结合相关知识来设计相应的综合性题目,让学生来通过分析进行推断和探究。
2. 金属的化学性质是中考的热点和重点,考查形式多种多样;由于对金属性质的考查易于酸碱盐等知识综合起来的考查,因此复习时要在掌握本讲知识的同时,注重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
金属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
题目往往是通过图表和文字信息来反映某一具体物质的用途,考查对所涉及物质性质的掌握情况。
复习时将金属与氧气、酸、盐溶液反应的现象、产物以及化学方程式进行归纳、对比,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考查,结合金属与酸和盐溶液的反应,图像题考查物质的反应程度、先后顺序及其溶液中剩余的离子,生成的最终物质。
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理解应用中的注意事项为结题关键。
此类试题一般难度较大,重点考查同学们新信息获取、处理以及灵活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时读懂题意,提取有用信息,同时联系教材内容,综合应用,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知识梳理】考点一: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合金(常考考点)1.金属材料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合金是指由一种________跟其他一种或几种________(或________)一起________而成的具有________特性的物质。
金属物理性质1.常温下,大多数金属为________,有金属光泽。
但汞(俗称水银)为________金属;2.大多数金属呈________色。
但铜为________色,金为________色;3.大多数金属具有________性、________性、________性。
方法总结:铜的颜色特征是铜的一个重要特征,往往是解题尤其是推断题的“题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课学习目标---我来认识知道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以及合金的特性,知道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运用;掌握炼铁之类的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了解铁生锈的原因及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
导学菜单—我来预习1、有哪些方法可以区分铜丝和铁丝?什么是合金?生活中常用哪些合金?性质和用途有什么关系?2、金属的化学性质有哪些?怎样比较不同金属的活泼性?你能设计实验验证Fe比Cu活泼吗?并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铜锌合金呈黄色,颜色与跟黄金相似,现在还有人拿出来糊弄人,你有哪些办法打假?4、想一想,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哪些应用?我们已经学过的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举例说明。
置换反应一定要在溶液中进行吗?5、右图是实验室用CO还原Fe2O3的装置图(1)实验过程中,先要进行的是_____。
(填Ⅰ或Ⅱ)Ⅰ.加热Ⅱ.通一氧化碳(2)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改进措施。
困惑扫描—我来质疑建立网络—我来归纳1、金属材料包括和。
2、物质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3、金属活动性顺序。
4、置换反应。
5、炼铁的原理。
6、钢铁锈蚀的条件和保护。
7、金属资源的保护。
过关窗口---我来练习1、下列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金刚石B.不锈钢C.赤铁矿D.大理石2、下列有关对自行车防锈措施中,不合理的是()A.车架表面喷涂油漆B.钢圈表面镀防护金属C.露天放置,日晒雨淋D.链条表面涂机油3、下列物质的转化中,能通过置换反应得到的是()A.Fe Fe2O3B.Fe FeCl3C.Fe Fe3O4D.Fe FeSO44、要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下列物质中,不合适的是()A.磁铁B.稀盐酸C.硫酸铜溶液D.水5、有X、Y、Z三种金属,将X和Y浸入稀硫酸中Y溶解,X不溶解;将X浸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Z,在X的表面上有Z析出,则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是()A.X、Y、Z B.Y、X、ZC.Y、Z、X D.Z、X、Y6、5.6g含杂质的铁片加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共收集到2.1g 氢气,该铁片中不可能含有的杂质是()A.铝B.镁C.锌D.以上答案都不可能7、在CuCl2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A.Cu B.Cu和Mg C.Fe D.Fe和Cu8、等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的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金属活动性顺序相对原子质量大小排序A M>N M<NB M>N M>NC M<N M<ND M<N M>N9瓶未标明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必要的仪器。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一、提出问题。
1、铁的锈蚀条件及防止铁锈蚀的方法有哪些?
2、如何设计实验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二、独立学习。
(填写基础知识)
(一)、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包括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2、金属的物理性质
颜色:大多数金属为___________色,但铜为_______色,铁块为_______色,铁粉为______色。
状态:常温下大多为___________态,但汞为___________态。
共性:金属具有良好的___________ 性、___________ 性和___________ 性。
3、合金:合金与组成它的纯金属相比有一些更优良的性质,如,。
钢和生铁是含___________ 的铁的合金(二)、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等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铁锈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
防止铁锈蚀的主要措施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活动性顺序
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重要应用: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___________。
(2)位于___________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___________。
(3)位于___________ 的金属能把位于___________ 的金属从它们的_______________中置换出来。
置换反应:由一种_______ 与一种________反应,生成另一种_________和另一种___________ 的反应。
特点:A + BC ----- AC + B 或 A + BC ----- C + BA
2、金属的化学性质
反应属于___________反应类型
(1)部分金属与O
2
镁+ 氧气:铁+ 氧气:
SO4)反应
(2)与酸(HCl、H
2
属于___________反应类型
金属+ 酸------ 盐+ H
2
对金属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 稀硫酸:铝+ 稀硫酸:
(3)与盐溶液反应
金属+ 盐------- 新金属+ 新盐属于___________反应类型
对金属和盐的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 硫酸铜:铜+ 硝酸银:
3、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有:①_____________;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③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以及寻找金属代用品等
三、合作交流(完成基础知识校对)。
四、展示反馈(解决疑难问题)
五、拓展提高
1、金属钨广泛用于制造灯丝,“有光明使者”的美誉,这是因为钨能导电,且()
A 密度大
B 硬度大
C 熔点高
D 延展性好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 导线铜
B 青铜
C 铸铁
D 不锈钢
3、下列有关铁生锈的叙述错误的是()
A.铁生锈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B.铁生锈时,铁发生了缓慢氧化
C.铁生锈的实质是铁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
D.铁生锈时会有难以察觉的热量放出
4、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B.铜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C.钢是纯净物
D.银能把铁从氯化亚铁溶液中置换出来
5、下列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 CO + CuO===2Cu + CO2↑
B Cu + 2AgNO3=== 2Ag + Cu(NO3)2
C 3CO + Fe2O3===2Fe+3CO2
D BaCl2 + Na2CO3==== BaSO4↓+ 2BaCl2
6、下列关于铁的化学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B 铁比铜在潮湿的空气中更易生锈
C 铁跟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D 铁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
7、下列物质,不能由金属单质和盐酸直接反应生成的是()
A. FeCl3
B. ZnCl2
C. MgCl2
D.FeCl2
8、要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下列物质不合适的是()
A.稀硫酸
B.稀盐酸
C. CuSO4溶液
D.H2O
9、A、B、C、D是四种金属单质,A能从B的硝酸盐溶液中置换出B,但A不能与稀盐酸反应。
相同条件下,C、D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H2,且D比C反应剧烈。
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A、B、C、D (B) B、A、C、D ( C) D、C、A、B ( D)D、C、B、A
10、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洗涤后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液中的溶质是()
A AgNO3和Cu(NO3)2
B Fe(NO3)2和Cu(NO3)2
C AgNO3和Fe(NO3)2
D Fe(NO3)2
11、为了研究炼铁原理,某校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小组按下列图示,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进行实验
(1)该实验开始时,要先通___________ 再___________ 。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玻璃管内发生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B中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 。
有同学提出,如果要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用饱和氢氧化钠溶液比饱和石灰水吸收效果要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处点燃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12、活动小组同学通过Al 、Fe 、Cu 三种金属与稀盐反应的实验,验证它们的活动性。
[所用药品] 相同体积且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盐酸,大小、形状相同的铝、铁、铜块
[分析与结论]
(1) 实验开始时铝表面几乎无气泡产生的原因是
铜表面始终无气泡产生的原因是
(2) 根据一段时间后三种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的现象,可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是
[拓展与应用]
(1) 解释:在铁器表面常刷铝粉防锈的原因是 (2) 判断:某酸雨多发地区,欲铸一座金属雕像,你认为应选择以上三种金属中的 ___为原材料更适合。
(3) 比较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除采用金属与酸溶液反应的方法外,还可以选用的方法是
(答一点即可)
[反思]在通过金属与酸溶液反应验证金属活动性的实验中,为确保验证结果成功,你认为应注意:
8.下图为某同学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一组实验:
(1
)上述实验中,有气泡产生的是(填写装置序号)________,请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古代“湿法冶铜”就是利用了C 中的反应原理,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上述实验,还不能证明铁、铜、银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请你在此基础上补充一个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