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吸过滤式个体防护用品
- 格式:docx
- 大小:19.70 KB
- 文档页数:8
个人防护用品主要包括什么
为避免或减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工人随身穿戴的用品。
对于劳动条件不能从根本改善的作业,为主要防护措施,一级预防。
分为:帽、服、护耳器、呼吸防护器、防护眼镜、皮肤防护用品等七类。
1.防护帽建筑工人。
预防重物坠落安全帽,电焊工防护帽、矿用安全防尘帽(口鼻罩)、防尘防噪安全帽。
2.防护服衣、帽、裤、围裙、鞋罩。
防止或减轻热辐射、X射线、微波辐射、化学毒物对机体的污染。
防火阻燃服、通风服、制冷服、防酸碱服、微波屏蔽服(金属丝铜丝、镀金属布料)、防尘服。
3.防护眼镜和防护面罩
防护眼镜防辐射线(焊接、激光、微波、炉前工),使用反射性和吸收性镜片;
防护面罩固体碎屑(口腔科医生)、化学溶液、防热、电焊工面罩。
4.呼吸防护器
防尘口罩、防毒口罩、防毒面具等。
过滤式呼吸防护器:空气中有毒气体含量不高,氧气不低于18%.
隔离式呼吸防护器
机械过滤:粉尘、烟雾。
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定期更换滤料;
化学过滤:防毒面具。
隔离式呼吸防护器:吸入非现场空气。
自带式和输入式两类。
5.防噪声用具:耳塞、耳罩和防噪声帽盔,声音强度衰减20~50分贝。
6.皮肤防护用品
手套、膏膜防护手和前臂;有机溶剂、油料、染料干酪素防护膏。
个人防护装备的分类1.按防护部位划分按防护部位分为以下10大类。
(1)头部护具类头部护具是用于保护头部、防撞击、挤压伤害的护具。
主要产品有塑料安全帽、橡胶矿工安全帽、玻璃钢安全帽、胶纸安全帽、防寒安全帽、竹编安全帽等。
(2)呼吸护具类呼吸护具按防护用途分为防尘、防毒和供氧三类;按作用原理分为净化式、隔绝式两类。
呼吸防护用品是预防肺尘埃沉着病和职业中毒等职业病的重要产品,主要产品有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过滤式防毒面具、氧气呼吸器、自救器、空气呼吸器,防微粒口罩等。
(3)眼(面)护具类眼(面)护具是保护作业人员的眼(面)部,防止异物、紫外光、电磁辐射、酸碱溶液的伤害。
主要产品有焊接护目镜和面具、炉窑护目镜和面具、防冲击眼护具、防微波眼镜、防x射线眼镜、防化学(酸碱)眼罩、防尘眼镜等。
(4)听力护具类听力护具是降低噪声保护听力的有效措施。
主要产品有耳塞、耳罩和防噪声帽等品种。
(5)防护手套类防护手套是保护手和臂。
主要产品有耐酸碱手套、电工绝缘手套、焊工手套、防x射线手套、耐温防火手套及各种套袖等。
(6)防护鞋类防护鞋是保护足部免受各种伤害。
目前我国防护鞋的产品有耐高温鞋、绝缘鞋、防静电鞋、导电鞋、耐酸碱鞋、耐油鞋、工矿防水鞋、防刺穿鞋等品种用于保护足部免受各种伤害。
(7)防护服类防护服是保护生产者免受作业环境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伤害防护服分为特殊防护服和一般作业服两类。
特殊防护服产品有阻燃防护服、防静电工作服、防酸工作服、带电作业屏蔽服、防x射线工作服、防寒服、防水服、防微波服、潜水服、防尘服等(8)护肤用品类护肤用品是对劳动者裸露皮肤的保护。
这类产品分为护肤膏和洗涤剂,前者在整个劳动过程中使用,后者在皮肤受到污染后使用(9)防坠落护具类防坠落护具是保护高处作业人员,防止坠落事故的发生。
这类护具分为安全带和安全网两类。
安全带产品分为围杆作业安全带、悬挂安全带和攀登安全带三类。
安全网产品分为平网,立网两类。
粉尘作业的个人防护粉尘作业的个人防护主要为呼吸系统防护和皮肤系统防护。
粉尘作业的呼吸防护用品主要有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含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与送风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与隔绝式呼吸器两大类。
粉尘作业的皮肤防护用品主要为防尘服,其主要为铸件清砂、抛光、打磨除锈、除尘设备清扫、水泥包装等接尘作业人员提供躯体保护,使其免受粉尘危害的防护服。
一、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是靠佩戴者呼吸克服部件的阻力,防御烟、粉尘、雾和微生物等颗粒物危害其呼吸系统的净气式防护用品。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的性能和技术要求须执行《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 2626-2006)的规定。
(一)分类和标记1.面罩分类面罩按结构分为随弃式面罩、可更换式面罩和全面罩等三类。
(1)随弃式面罩随弃式面罩即简易防尘口罩,面罩主体由滤料组成,可以有呼气阀或无呼气阀两种,其基本结构见图1。
图1 随弃式防颗粒物半面罩(2)可更换式面罩可更换式防颗粒物呼吸器是由过滤件(滤尘盒)、呼气阀、吸气阀、头带和半面罩等部件组成,吸气和呼气分开两个不同的通道,其基本结构见图2。
图2 可更换式防颗粒物半面罩呼吸器(3)全面罩全面罩由面框、视窗、内面罩、部件连接器、呼气阀、吸气阀、头带、颈带、过滤器等组成,其基本结构见图3。
图3 全面罩基本结构2.过滤元件分类过滤元件按过滤性能分为KN和KP两类,KN类只适用于过滤非油性颗粒物,KP类适用于过滤油性和非油性颗粒物的过滤元件。
3.过滤元件级别根据过滤元件的过滤效率高低划分级别,其级别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过滤元件级别注:KN90表示非油性颗粒物过滤效率必须达到或大于90%,KN95表示非油性颗粒物过滤效率必须达到或大于95%,KN100表示非油性颗粒物过滤效率必须达到或大于99.97%。
KP90表示油性和非油性颗粒物过滤效率必须达到或大于90%,KP95表示油性和非油性颗粒物过滤效率必须达到或大于95%,KP100表示油性和非油性颗粒物过滤效率必须达到或大于99.97%。
粉尘作业的个人防护用品有哪些
采用个人防护措施,即作业人员使用防尘护具,虽然是被动的防护,但也是最后的一道防线。
粉尘通常以混合性粉尘的形式存在,不仅可引起尘肺病,还可造成人体更严重的损伤。
粉尘作业的个人防护用品:
常有的防尘护具有防尘口罩、送风口罩、送风头盔、防尘安全帽等,防尘口罩是最常用的一种防尘护具。
防尘口罩的种类:
防尘口罩有过滤式防尘口罩和供气式防尘口罩二种。
(1)过滤式防尘口罩是借助过滤材料,将空气中的有害物去除后供呼吸使用。
其中靠佩戴者呼吸克服部件阻力,使含有有害物的空气通过口罩的滤料过滤后再被吸入的称为自吸过滤式;靠动力克服过滤阻力的为动力送风过滤式。
(2)供气式防尘口罩是指将与有害物隔离的干净气源,通过动力的作用如空压机、压缩气瓶装置等,经管和面罩送到人的面部供人呼吸。
选用防尘口罩:
(1)口罩要能有效地阻止粉尘进入呼吸道。
一个有效的防尘口罩必须是能防止微尘,尤其是对5μm以下的可呼吸性粉尘进入呼吸道。
一般的纱布口罩是没有防尘作用的,因为纱布口罩对危害人体最大的5μm以下的粉尘,阻尘效率只有百分之十左右,未能起到防止粉尘危害的作用。
(2)适合性,就是口罩要和脸型相适应,最大限度地保证空气不会从口罩和面部的缝隙不经过口罩的过滤进入呼吸道,要按使用说明正确佩戴。
(3)佩戴舒适,主要是既要能有效地阻止粉尘,又要使戴上口罩后呼吸不费力,重量要轻,佩戴卫生,保养方便。
呼吸防护用品的分类及选用1、前言呼吸防护用品是防止缺氧空气和有毒、有害物质被吸入呼吸器官时对人体造成伤害的个人防护装备。
在生产、日常生活及某些极端场合,采用呼吸防护用品来避免或降低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通过呼吸器官对人体的伤害,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系统地介绍呼吸防护用品的分类方法、常见呼吸防护用品的特点和适用场合以及呼吸防护用品选用的一般原则,为正确选用呼吸防护用品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2、呼吸防护用品的分类呼吸防护用品的分类方法很多,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2.1按防护原理分类主要分为过滤式和隔绝式两大类。
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是依据过滤吸收的原理,利用过滤材料滤除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将受污染空气转变为清洁空气供人员呼吸的一类呼吸防护用品。
如防尘口罩、放毒口罩和过滤式放毒面具。
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是依据隔绝的原理,使人员呼吸器官、眼睛和面部与外界受污染空气隔绝,依靠自身携带的气源或靠导气管引入受污染环境以外的洁净空气为气源供气,保障人员正常呼吸和呼吸防护用品,也称为隔绝式防毒面具、生氧式防毒面具、长管呼吸器及潜水面具等。
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的使用要受环境的限制,当环境中存在着过滤材料不能滤除的有害物质,或氧气含量低于18%,或有毒有害物质浓度较高(>1%)时均不能使用,这种环境下应用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
2.2按供气原理和供气方式分类主要分为自吸式、自给式和动力送风式三类。
自吸式呼吸防护用品是指靠佩戴者自主呼吸克服部件阻力的呼吸防护用品,,如普通的防尘口罩、防毒口罩和过滤式放毒面具。
其特点是结构简单、重量轻、不需要动力消耗:缺点是由于吸气时防护用品与呼吸器管之间空间形成负压,气密和安全性相对交差。
自给式呼吸防护用品是指以压缩气体钢瓶为气源供气,保障人员正常呼吸的呼吸防护用品,如贮气式防毒面具、贮氧式防毒面具。
其特点是以压缩气体钢瓶为气源,使用时不受外界环境中毒物种类、浓度的限制;但重量较重,结构复杂,使用、维护不便,费用也较高。
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是指靠佩戴者呼吸克服部件阻力,防御有毒、有害气体或蒸汽、颗粒物(如毒烟、毒物)等危害其呼吸系统或眼面部的净气式防护用品。
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按照面罩与过滤件的连接方式可分为导管式防毒面具和直接式防毒面具两种。
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一般由面罩和过滤件两个部分组成,过滤件的类型包括普通过滤件—对某一种气体达到防护效果;多功能过滤件—防护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过滤件;综合过滤件—带有滤烟功能的普通过滤件或多功能过滤件。
对于过滤件主要有一下几点要求:
1、过滤件外观应平滑,无毛刺,无影响致密性的缺陷。
2、直接连接半面罩的过滤件总质量不应大于300g,直接
连接全面罩的过滤件总质量不应大于500g。
3、过滤件的通气阻力普通过滤件应小于80Pa,综合过滤
件应小于120Pa,多功能过滤件应小于80Pa。
4、对于过滤件的排尘量来说,A型、CO型过滤件的排尘
量不应大于0.24mg,其他类型过滤件的排尘量不应大
于0.12mg。
面罩主体按照结构可分为全面罩和半面罩。
对于面罩主体的主要有以下几点技术要求:
1、一般要求面罩边缘应平滑,无明显棱角和毛刺,无
明显气密性的缺陷。
2、面罩应与面部紧密贴合,无明显压痛感,面罩的固
定系统应能根据佩戴者的需要调节。
3、面罩上可更换部件应易于更换。
4、面罩材料应无毒、无刺激性、对健康无害,能够经
受制造商推荐的清洗或消毒处理。
5、全面罩的泄漏率要求不应大于0.05%,半面罩泄漏
率不应大于2%。
6、面罩死腔率应小于1%。
个人防护用品知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和有害因素,会伤害劳动者的身体,损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劳动防护用品就是在劳动过程中为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有害因素伤害人体而穿戴和配备的各种物品的总称。
个人防护用品分类个人防护用品可按防护部位分为防护头、面、眼、呼吸道、耳、手、脚、身躯等8类,也可以依据用途分为防尘、防毒、防噪声、防高温热辐射、防微波和激光、防放射、防冲击、防机械外伤、防油、防碱、防坠落、防寒、防触电、防水和水上救生等。
个人防护用品主要有:1.防护服。
防护服包括帽、衣裤、围裙及鞋盖等,主要是防止热辐射、射线、微波和化学污染物损伤皮肤或经皮肤侵入人体。
2.防护眼镜和防护面罩。
有电焊工护目镜、炉窑工护目镜和面罩、防微波和防碎屑眼镜等。
3.呼吸防护器。
根据结构和原理呼吸防护器可分为自吸过滤式和送风隔离式两大类:(1)自吸过滤式是以佩戴者自身的呼吸为动力,将空气中有害物质予以过滤净化的防护器。
使用在空气中有害物浓度不很高,且空气中的含氧量不低于18%的场所。
它分为机械过滤和化学过滤两种,机械过滤主要是用于防止粒径小于5m的呼吸性粉尘的吸入,通常称防尘口罩和防尘面具;化学过滤主要用于防止有毒气体、蒸气、毒烟雾等的吸入,通常称为防毒面具。
(2)防毒面具有滤毒盒或滤毒罐,又有全面罩与半面罩之分,常用的防毒滤料有相应的防护对象,各种型号涂有不同颜色,要注意其适用范围。
(3)隔离式呼吸器工作原理是将戴用者的呼吸器官与污染环境隔离,通过输入空气或氧气来维持人体正常呼吸的防护器。
用在缺氧、尘毒污染严重、情况不明或有生命危险的工作场合。
(4)隔离式呼吸器按供气形式可分为自给式和长管式两种类型。
自给式呼吸器自备气源,属携带型,根据气源的不同又分为氧气呼吸器和空气呼吸器和化学氧呼吸器;长管式呼吸器需借助机械动力经气管引入空气。
4.护耳器。
护耳器包括耳塞、耳罩、耳帽,其作用主要是防止噪声危害。
5.防护手套。
主要是棉手套,也有用新型橡胶体或聚氨脂塑料浸塑制成的手套。
个人安全防护用品有哪些种类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的种类1、安全帽类头部防护,头部防护是止从2m~3m以上高处坠落时对头部造成的伤害,以及日常工作中对头部的伤害,主要产品有安全帽,安全头盔。
按材质分为玻璃钢安全帽,ABS 安全帽,PE安全帽。
矿工用安全帽、ABS W型安全帽、透气性安全帽、ABS V型透气安全帽、V型安全帽、大卫头盔冬装、作训帽、安吉安透气安全帽、隆达901钢盔等。
2、呼吸护具类净气式呼吸护具、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简易防尘口罩、复式防尘口罩、过滤式防毒面具、导管式防毒面具、直接式防毒面具、电动送风呼吸护具、过滤式自救器、隔绝式呼吸护具;供气式呼吸护具、携气式呼吸护、氧气呼吸器、空气呼吸器、生氧面具、隔绝式自救器、密合型半面罩、密合型全面罩、滤尘器件、生氧罐、滤毒罐等。
3、眼防护具用以保护作业人员的眼睛、面部,防止外来伤害。
焊接用眼防护具、炉窑用眼护具、防冲击眼护具、微波防护具、激光防护镜以及防X射线、防化学、防尘等眼护具。
眼睑部防护系列产品有:经济性轻质护目镜、聚碳酸酯防雾护目镜、防护眼镜、防护眼镜(强涂层),蓝色镜架、防护眼镜(UV防护)、防护眼镜(强涂层,UV防护)、工业标准防护眼镜。
4、手部保护是指在工作中保护手部免受伤害防护手套、鞋防护手套用于手部保护,主要有耐酸碱手套、电工绝缘手套、电焊手套、防X射线手套、石棉手套等;防护鞋用于保护足部免受伤害。
主要产品有防砸、绝缘、防静电、耐酸碱、耐油、防滑鞋、防滑鞋套等。
5、防护服用于保护职工免受劳动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因素的伤害。
防护服分为特殊防护服和一般作业服两类。
6、坠落具用于防止坠落事故发生。
主要有安全带、安全绳和安全网。
7、听力防护是指长期在90dB(A)以上或短时在115dB(A)以上环境中工作时受到的伤害的防护。
听力护具有耳塞、耳罩和帽盔三类。
8、脚部防护脚部防护是指在工作中保护足部免受伤害。
安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为进一步规范安全防护用品的领用发放、使用管理和废弃处理,严格申报、审批、购买、发放和使用各环节控制,特制定安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自吸过滤式个体防护用品1.引言呼吸防护用品是消除或减少空气中有害物质对作业人员呼吸系统产生危害的个体防护装备,它在保护作业人员免受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沾染和伤害的同时,成为一种外在的负荷,会对佩戴者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按照作用原理,呼吸防护用品可分为过滤式和隔离式两类。
过滤式呼吸护具通过过滤介质将污染的空气过滤后供给佩戴者呼吸,而隔离式呼吸护具将佩戴者的呼吸道与污染环境隔离,通过导管或加用空气压缩机将未被污染的新鲜空气送入面罩。
过滤式呼吸护具又可分为自吸式和送风式两种,自吸式呼吸护具依靠佩戴者自身的呼吸功能进行气体交换。
送风式则采用电动风机将空气送到面罩内。
目前,在我国国民经济生产中,作业场所主要使用的是自吸过滤式呼吸护具,本文针对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分析其对人体可能产生的影响。
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会增加佩戴者的呼吸阻力,并与人体面部构成内部空间,导致呼吸区二氧化碳储留,呼吸防护用品覆盖于面部,阻碍人体散热而产生热负荷。
欧美制定相关标准对呼吸防护用品的死腔、呼吸阻力、视野等都作了具体的规定,我国参考国外标准也制定了相关标准。
但是,我国还十分缺乏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对人体影响的研究资料,与之相关的中国人群的基础数据也十分匮乏。
因此,有必要对因使用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所导致的人体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体温调节系统等生理机能以及心理和作业能力等方面的改变开展系统研究,以为我国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的设计、研制、生产与评价提供参考。
2.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2.1二氧化碳储留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直接作用于人体的口鼻区,面罩与人体面部构成了内部几何空间,即:死腔。
死腔相当于人体呼吸生理死腔的延伸,会导致呼吸区二氧化碳储留。
一般来说,全面罩型面具较半面罩型面具的死腔大,更容易产生二氧化碳储留。
呼吸区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吸入气中的二氧化碳分压增加,肺泡气以及动脉血中的二氧化碳分压也随之升高,机体会出现下列反应:(1)动脉血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以及外周化学感受器。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升高0.266kPa,可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升高1.330 kPa,可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
冲动经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反射性地调节呼吸器官,使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
吸入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长时间保持在3%左右,会出现呼吸动动加深加快等呼吸代偿反应;吸入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达5%持续30分种,血管阻力降低,肾血流量增加;吸入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达6%持续6~8分钟,心率改变,吸入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达7.5%持续15分钟,则出现呼吸困难、头痛、乏力、视觉色差、眩晕、出汗、失去知觉、兴奋、神智不清等症状;若呼入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达到10%,则会出现意识丧失乃至死亡。
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OSHA)规定的二氧化碳允许暴露限值(PEL)以及美国国家工业卫生和健康学者协会(ACGIH)规定的二氧化碳阈限值(TLV)都为0.5%.我国GB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标准规定:吸入气中二氧化碳体积百分含量应不大于1%.2.2摄氧量减少由于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在大气环境与佩戴者之间形成一道屏障,妨碍了佩戴者从外周环境吸入气体,呼吸阻力增加,佩戴者感觉呼吸困难,摄氧量减少,由此会引起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1)佩戴面罩后,由于呼吸阻力增加,肺换气不足,每分钟通气量和氧耗量减少,血中乳酸浓度升高。
为满足机体的氧需要,呼吸频率减慢,吸气时间延长,呼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氧浓度降低。
佩戴面罩不会改变佩戴者体内的代谢过程,但是,由于呼吸阻力增加,面罩会增加呼吸负担,代偿不充分则无氧代谢水平升高,运动时间缩短。
(2)急性缺氧会引起心、脑器官找代偿性反应,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脑血管和冠状血管舒张,腹腔脏器和皮肤小血管收缩,血液重新分配,大量血流流向心脑等重要器官。
(3)严重缺氧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很大,从整体水平来看,缺氧会显著地抑制免疫功能,导致机体的易感染性增加。
英国学者Turner等人研究发现,低氧可以抑制化学因子诱导的单核-巨噬细胞迁移,促进肿瘤坏死因子N-a(TNF-a)、前列腺素E2(PGE2)的分泌,从而抑制巨噬细胞表面组织相溶性抗原2(MHC II)类抗原的表达,导致巨噬细胞的抗原呈递功能下降。
美国学者Schroedl等人认为低氧可使体内低氧诱导因子—1(HIF-1)表达增加,HIF-1通过与瘦素(leptin)基因启动子附近—116区结合激活启动子,使leptin因子转录增加。
Leptin通过作用于呼吸调节中枢,加强肺的通气功能,防止呼吸抑制,有利于人对低氧的适应,但机体一旦适应低氧环境后,低氧应激反应解除,体内瘦素水平不同缺氧程度下无明显变化。
OSHA(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将空气中氧浓度低于19.5%定义为缺氧。
在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中,带有呼气阀的简易防尘口罩的呼吸阻力较小;而防毒面具除了面罩的阻力,滤毒罐还存在阻力,防毒面具的呼吸阻力较大,因此,相对而言,防毒面具更容易引起缺氧。
在安静状态下,长期使用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缺氧效应并不明显。
但在环境温度较高或/和人体运动强度较大时,使用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的缺氧效应则变得突出起来。
因此,在高温环境和大体力负荷时,应尽量使用呼吸阻力小的呼吸防护用品,或者缩短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的佩戴时间,以减少缺氧效应对人体的影响。
2.3呼吸功的消耗增加在呼吸过程中,呼吸肌为实现肺通气需要克服呼吸阻力作功,称为呼吸功。
自然呼吸的动力来源于呼吸肌的收缩,在正常情况下,呼气时,呼气肌主动收缩,肺与脑廓受牵拉而扩张,并储存势能。
呼气则依靠受牵拉组织的弹性回位、势能释放动完成。
但在呼吸阻力增高时,呼气肌需要主动收缩,参与作功。
所消耗的呼吸功的大小取决于呼吸运动中各种阻力的总和。
吸气阻力包括佩戴者吸气时气流流经滤料、导气管、吸气阀门等部位所产生的阻力,呼气阻力是由佩戴者呼气时流经内外呼气阀门等部件所产生的。
平静呼吸时,呼吸耗能占全身总的3%,剧烈运动时,呼吸耗能可升高25倍。
人体在佩戴了呼吸防护用品之后,呼吸阻力显著增加,同时,呼吸防护用品会使佩戴者呼吸频率加快、潮气量增大,这也会增加人体呼吸功的消耗。
带呼气阀的简易防尘口罩的呼吸阻力功也相对较少。
为减少佩戴者呼吸功能的消耗,应尽量降低呼吸护具的呼吸阻力。
2.4热负荷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使呼吸功的消耗增加,佩戴者的能量代谢由此增强,同时,由于呼吸防护用品的覆盖,妨碍了人体表面向环境的对流散热、蒸发散热以及辐射散热,机体散热量减少,皮肤温度升高,加拿大学者Jones JG 的研究显示:佩戴面罩会使人体皮肤温度升高5℃,嘴部皮肤温度升高7.5℃.佩戴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后,人体的产热量增加、散热量减少,依据人体的热平衡公式:▽q=qm±qc±qr±qe-w其中,▽q-机体热含量的变化,qm-代谢产热量,qc-传导散热量,qr-辐射散热量,qe-蒸发散热量,W-人体对外作功由此可以推算,佩戴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后,人体热平衡破坏,体内出现热量蓄积,尤其是在热环境或体力强度较大的情况下。
此时,人体皮肤等浅表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
汗腺大量分泌汗液,汗液蒸发带走热量,汗液的排出增加会使机体的水盐平衡受到破坏。
2.5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缺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感受信号分别由颈动脉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弧束核,使延髓内呼吸神经元和心血管活动神经元的活动发生改变,同时,呼吸加深加快的间接作用,会此起人体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
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的死腔对呼吸模式影响的心率变异性分析表明,心率变异性功率谱明显受到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死腔的影响。
另外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使佩戴者的热负荷增加,人体体温升高,刺激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增加、血流量减少。
而体表皮肤血流量增加,血流重新分配,血流速度加快。
2.6应激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对机体的内外环境进行刺激,会使佩戴者出现非特异性全身掺应。
由于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多;下丘脑分泌的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RCH)和垂体前叶分泌的促肾上胆小的马皮质激素(ACTH)增加,促使糖皮质激素的分泌。
应激时,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或糖皮质激素的作用会使多种激素,如:高血糖素、生长激素、醛固酮、血管升压素等的合成增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
3.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对佩戴者心理的影响佩戴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后,由于呼吸阻力增加,人体感到呼吸困难,产生不适感;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使人体的热负荷增加,体温升高,出现热不适。
这些都会引起佩戴者情绪焦虑,而不愿意佩戴。
在低强度体力活动的过程中,进行选择反应(CHO)、串行加法/减法(ADD)、逻辑推理(LOG)、连续反应(SER)等认知测试,以及形容词(如:愤怒、沮丧、恐惧、兴奋、疲劳等)表达的主观感觉问卷调查都显示: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对人体的认知以及情绪都没有产生影响,反应时间、反应准确度也没有明显改变。
但是,决策速度显著加快,这可能是由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的警醒作用,注意力提高引起。
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还明显影响操作以及精确定位作业的稳定性,对脑力活动产生明显的影响.减少呼吸防护用品对人体心理产生的不良影响,提高呼吸防护用品的可接受性,首先,应避免压夹鼻面部等产生局部压迫,增加其舒适性能。
同时,应减小呼吸防护用品对人体的生理影响,如:减少呼吸防护用品的死腔,降低二氧化碳的储留;减小呼吸防护用品的呼吸阻力,降低呼吸功能消耗等。
4. 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对佩戴者作业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佩戴了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之后,作业人员的作业持续时间明显缩短、作业速度减慢,完成的工作量减少,人体的作业耐受能力降低。
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对人体作业的影响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a) 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面罩的外形结构占据了佩戴者的视野空间,使佩戴者的视野变窄,直接影响了佩戴者的操作。
b) 由于佩戴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之后,人体的通气受到限制,最大氧耗量降低,影响了佩戴人员的极限运动能力。
尤其是在运动或热环境中,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引起的热不适会加重人体的负荷,也会降低人体的作业能力。
最大输出功率为不佩戴呼吸防护用品时的18%~34%。
c) 吸入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也会对佩戴者的作业产生影响。
二氧化央浓度高会产生不适感和不安,焦虑会影响操作;二氧化碳还具有局部扩血管效应,其它运动肌肉由于分流而血液供应减少。
运动能力降低。
d) 由于缺氧,脑等重要器官以及感觉器官的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对感知觉、运动协调以及记忆、理解、判断、思维等智能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