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大象版科学一年级上册12《观察水果》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0.46 KB
- 文档页数:3
小学科学教案:观察水果目标确定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观察、描述常见物体的基本特征。
能从观察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2.教材分析:《观察水果》是大象出版社2017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教材首先呈现了学生熟识的一些水果,然后出示奇奇从看、摸、闻、尝等不同感官对香蕉描述的这个例子,让学生从看、摸、闻、尝等不同感官描述其它的水果,最后设置了猜水果的游戏。
3.学情分析:学生认识很多种水果,也能够描述水果的一些特征,但大多是水果的颜色、大小或者是水果本身很明显的特征,不能从看、摸、闻、尝等不同感官整体描述一种水果。
1、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并能描述水果的大小、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2、学生能够对常见物质的外在特征有观察、探究的兴趣,并能提出相关问题。
学习重难点1、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描述水果的特征,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评价设计1、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正确描述自己或其他学生所说水果的大小、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并能评价其他学生说的是否正确,完成对目标1的评价。
2、学生在猜水果的游戏过程中,能够正确猜出老师或其他学生描述的水果,能正确涂写《学生活动手册》,并提出不同的问题,完成对目标2的评价。
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导入(3—5分钟)1、猜谜游戏。
2、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要举行观察水果会。
大家都带来了哪些水果?我们先一起开个水果介绍会吧!学生知道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环节二讲授新课(15—18分钟)1、提出问题。
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的水果呢?你的水果具有哪些特征?为了更好地介绍自己的水果,让我们先来观察自己带来的水果。
2、活动:观察水果。
(1)观察前辅导。
上一课我们知道了人体的哪些观察器官?你准备怎样运用它们?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我们才能把水果介绍得形象、完整。
(2)示范观察。
教师视情况让一个小组先进行观察示范,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分别说说水果的颜色、大小、气味、表面的粗糙与光滑。
第一单元“五官”兄弟第2课观察水果教学要点:引导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现察,描述物体的特征,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教学目标:(1)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2)能通过观察描述物体的轻重、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3)对常见物质的外在特征有观察、探究兴趣,并能提出相关问题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学生自带水果丨~2个,品种不限Q(2)学生分组:4~6人一个小组。
问题链:今人大家都带來了什么水果?我们来开个水果介紹会吧!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呢?你的水果是什么样子的?它具有怎样的特征?让我们先来观察一下自己的水果吧!上一课我们知道了人体的哪时感觉器官?你准备怎样运用它们?我们分别描述了水果的哪些特征?猜水果时.我们从哪些方面提出了问题?了解到水果的哪些信息?教学过程:(1)引入:今天,我们要举行观察水果会。
大家都带来了哪些水果?我们先一起开个水果介绍会吧!(2)提出问题: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的水果呢?你的水果具有哪些特征?为了更好地介绍自己的水果,让我们先来观察自己带来的水果。
(3)活动:观察水果。
a.观察前辅导。
上一课我们知道了人体的哪些观察器官?你准备怎样运用它们?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我们才能把水果介绍得形象、完整。
b.示范观察。
教师视情况让一个小组先进行观察示范,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分别说说水果的颜色、大小、气味、表面的粗糙与光滑……c.分组观察。
(4)活动:介绍水果。
选一位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水果,描述水果的特征。
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或补充。
(5)游戏:猜水果。
a.引人并熟悉活动规则。
下面我们来玩一个猜水果的游戏。
我把一个水果藏在盒子里。
你知道它是什么水果吗?现在请5个同学分别扮演眼、耳、鼻、舌、手,只有他们5个人能观察到这个水果。
其余的同学可以通过向他们提问来了解水果的特征,然后猜水果的名称。
如果没有猜到,由其他同学继续提问。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观察水果教材分析教材又选取了生活中的常见事例——挑选水果,来突出综合运用感官的主题。
引导学生在实境模拟活动中,亲历综合运用五官进行观察的实践,进一步感受和理解综合运用各种感官在具体观察活动中的重要作用,锻炼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的能力。
这样,整个单元的活动都使学生的五官充分地动起来,以促使“能利用各种感官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并提出问题”的培养目标的达成。
本课是五官分区体验活动的延伸和发展,是引导学生认识“综合运用感官”的关键环节,是学生实际地综合运用五官进行实践和体验的练兵场。
学情分析水果是学生们熟透的事物。
平时生活中对瓜果的接触为他们认识瓜果提供了一些朦胧的经验,同时也留下许多有待探究的问题,如为什么有时买的西瓜甜,有时不甜,怎样才能挑选到好的瓜果等等,利用了这一紧贴学生生活实际的探究式教学资源,引领他们进入到对这些问题的探索中去。
正是借助孩子们爱“玩”的天性,把科学课悄悄渗透在孩子们的“玩”中,使孩子们能在热热闹闹的玩中学科学,有利于拉近他们与科学的距离,激发他们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兴趣。
学习目标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感官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重难点模拟生活场景,学习辨别和选购常见瓜果,认识综合运用感官的重要性。
评价任务能够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感官进行观察。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生、熟、新鲜、采摘时间较长的西瓜各一个。
学生准备:自带一到两个瓜果,种类不要统一(没有瓜果的也可用蔬菜代替)。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你曾经和爸爸妈妈一起买过西瓜吗?你知道怎样挑选西瓜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挑选西瓜中的科学。
二、讨论如何选购西瓜1.眼看:瓜形端正、瓜皮坚硬饱满、花纹清晰;瓜蒂、瓜脐部位向里凹入,藤柄向下贴近瓜皮,近蒂部粗壮青绿,是成熟的标志。
2.手摸:成熟度越高的西瓜,其份量就越轻。
一般同样大小的西瓜,以轻者为好,过重者则是生瓜。
3.耳听:将西瓜托在手中,用手指轻轻弹拍,发出“咚、咚”地清脆声,托瓜的手感觉有些颤动,是熟瓜;发出“突、突”声,是成熟度比较高的反映;发出“噗、噗”声,是过熟的瓜;发出“嗒、嗒”声的是生瓜。
2观察水果教学要点:引导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现察,描述物体的特征,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教学目标:(1)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2)能通过观察描述物体的轻重、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3)对常见物质的外在特征有观察、探究兴趣,并能提出相关问题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学生自带水果丨~2个,品种不限Q(2)学生分组4~6人一个小组。
问题链:今人大家都带來了什么水果?我们开个水果介紹会吧!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带的水果呢?你的水果是什么样子的?它具有怎样的特征?让我们先观察一下自己的水果吧!上一课我们知道了人体的哪时感觉器官?你准备怎样运用它们?我们分别描述了水果的哪些特征?猜水果时.我们从哪些方面提出了问题?了解到水果的哪些信息?教学过程:(1)引入今天,我们要举行观察水果会。
大家都带了哪些水果?我们先一起开个水果介绍会吧!(2)提出问题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的水果呢?你的水果具有哪些特征?为了更好地介绍自己的水果,让我们先观察自己带的水果。
(3)活动观察水果。
a.观察前辅导。
上一课我们知道了人体的哪些观察器官?你准备怎样运用它们?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我们才能把水果介绍得形象、完整。
b.示范观察。
教师视情况让一个小组先进行观察示范,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分别说说水果的颜色、大小、气味、表面的粗糙与光滑……c.分组观察。
(4)活动介绍水果。
选一位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水果,描述水果的特征。
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或补充。
(5)游戏猜水果。
a.引人并熟悉活动规则。
下面我们玩一个猜水果的游戏。
我把一个水果藏在盒子里。
你知道它是什么水果吗?现在请5个同学分别扮演眼、耳、鼻、舌、手,只有他们5个人能观察到这个水果。
其余的同学可以通过向他们提问了解水果的特征,然后猜水果的名称。
如果没有猜到,由其他同学继续提问。
b.学生游戏。
可以多玩几次。
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上课的活动习惯,最好是一个人一个人地提问,一个一个地回答,防止吵闹杂乱影响活动效果。
大象版一年级上册科学:1.2观察水果2 观察水果【学习目标】1.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2.能通过观察描述物体的轻重、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3.激发学生对常见的物质的外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并能提出相关问题。
【学习重难点】重点: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建议:通过科学学习伙伴所带的好多水果形成诱惑,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每名学生在学习他们的观察中学会自己观察所带的水果,从而落实重点。
难点:能通过观察描述物体的轻重、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建议:通过学习科学学习小伙伴奇奇对香蕉的观察描述为范本,让学生学习用规范语言来描述观察的水果。
然后通过规范学生的描述语言,猜水果游戏,促使学生熟练掌握,从而突破难点。
【学习准备】【学习过程】[板书设计]观察水果知识准备★我带的是____,材料准备★它____课堂有序★积极参与★学习收获★【作业设计】1.给家长介绍一种水果。
设计意图:检测目标1和目标2。
评价标准:能观察出某种水果的特点,并能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出来。
大象版一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3课《不一样的豆子》教案教学内容:大象版一年级第一单元第三课:不一样的豆子教学目标: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了解豆子的颜色、形状的区别。
使学生会选择不同的豆子制作美丽的拼图。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方法组织活动,使学生了解豆子的颜色和形状的区别。
教学难点:学会选择合适的豆子并制作拼图。
教学过程:一、情趣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收集了很多豆子朋友,大家想不想通过自己的方法来认识他们呢?二、活动进行看一看: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看到的颜色,小组交流新发现。
摸一摸:小组派代表上讲台摸一摸老师带来的豆子,和大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比一比:以小组为单位分发不同的豆子,小组进行合作,比较豆子与豆子的不同之处。
小组交流小组汇报师生互动得出结论三、选择豆子,制作拼图小组动手、动脑,分工与合作制作拼图。
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观察水果》教学设计《观察水果》是大象出版社2017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教材首先呈现了学生熟识的一些水果,然后出示奇奇从看、摸、闻、尝等不同感官对香蕉描述的这个例子,让学生从看、摸、闻、尝等不同感官描述其它的水果,最后设置了猜水果的游戏。
3.学情分析:学生认识很多种水果,也能够描述水果的一些特征,但大多是水果的颜色、大小或者是水果本身很明显的特征,不能从看、摸、闻、尝等不同感官整体描述一种水果。
学习目标1、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并能描述水果的大小、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2、学生能够对常见物质的外在特征有观察、探究的兴趣,并能提出相关问题。
学习重难点1、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描述水果的特征,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评价设计1、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正确描述自己或其他学生所说水果的大小、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并能评价其他学生说的是否正确,完成对目标1的评价。
2、学生在猜水果的游戏过程中,能够正确猜出老师或其他学生描述的水果,能正确涂写《学生活动手册》,并提出不同的问题,完成对目标2的评价。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导入(3—5分钟)1、猜谜游戏。
2、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要举行观察水果会。
大家都带来了哪些水果?我们先一起开个水果介绍会吧!学生知道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环节二讲授新课(15—18分钟)1、提出问题。
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的水果呢?你的水果具有哪些特征?为了更好地介绍自己的水果,让我们先来观察自己带来的水果。
2、活动:观察水果。
(1)观察前辅导。
上一课我们知道了人体的哪些观察器官?你准备怎样运用它们?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我们才能把水果介绍得形象、完整。
(2)示范观察。
教师视情况让一个小组先进行观察示范,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分别说说水果的颜色、大小、气味、表面的粗糙与光滑。
(3)分组观察。
3、活动:介绍水果。
科学观察教案观察水果教案标题:科学观察教案-观察水果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科学观察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观察方法进行实际操作。
2. 学生能够观察水果的外观、质地、颜色和气味等特征,并能够描述和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3.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水果的特征,推测其成熟度和品质。
教学资源:1. 不同种类的水果(例如苹果、香蕉、橙子、葡萄等)2. 切割水果的刀具和切菜板3. 放大镜或显微镜4. 纸和笔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顾他们对水果的了解。
提问问题,例如“你们最喜欢吃哪些水果?你们能说出一些不同种类的水果吗?”2. 解释科学观察的概念,并告诉学生他们将通过观察水果来学习科学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观察水果的外观:1. 将几种不同的水果放在桌子上,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外观特征。
鼓励学生使用观察性词汇,例如大小、形状、表面纹理等,来描述水果的外观。
2. 让学生将他们的观察结果记录在纸上,并与同桌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
观察水果的质地:1. 选择一个水果,例如苹果,让学生用手触摸它的表面,并描述它的质地。
鼓励学生使用观察性词汇,例如光滑、粗糙、软、硬等。
2. 让学生将他们的观察结果记录在纸上,并与同桌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
观察水果的颜色:1. 让学生观察水果的颜色,并描述它们的颜色特征。
鼓励学生使用观察性词汇,例如鲜艳、浅淡、深色等。
2. 让学生将他们的观察结果记录在纸上,并与同桌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
观察水果的气味:1. 让学生闻水果的气味,并描述它们的气味特征。
鼓励学生使用观察性词汇,例如香甜、酸、浓郁等。
2. 让学生将他们的观察结果记录在纸上,并与同桌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
总结和讨论:1. 引导学生回顾他们的观察结果,并让他们比较不同水果之间的差异。
2. 讨论学生观察到的规律和推测,例如哪种水果的成熟度更高?哪种水果的品质更好?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科学观察对我们了解和研究事物很重要。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水果观察实验,例如观察水果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如放置在阳光下和阴凉处的水果)。
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观察水果》教学设计《观察水果》是大象出版社2017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教材首先呈现了学生熟识的一些水果,然后出示奇奇从看、摸、闻、尝等不同感官对香蕉描述的这个例子,让学生从看、摸、闻、尝等不同感官描述其它的水果,最后设置了猜水果的游戏。
3.学情分析:学生认识很多种水果,也能够描述水果的一些特征,但大多是水果的颜色、大小或者是水果本身很明显的特征,不能从看、摸、闻、尝等不同感官整体描述一种水果。
学习目标1、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并能描述水果的大小、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2、学生能够对常见物质的外在特征有观察、探究的兴趣,并能提出相关问题。
学习重难点1、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描述水果的特征,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评价设计1、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正确描述自己或其他学生所说水果的大小、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并能评价其他学生说的是否正确,完成对目标1的评价。
2、学生在猜水果的游戏过程中,能够正确猜出老师或其他学生描述的水果,能正确涂写《学生活动手册》,并提出不同的问题,完成对目标2的评价。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导入(3—5分钟)1、猜谜游戏。
2、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要举行观察水果会。
大家都带来了哪些水果?我们先一起开个水果介绍会吧!学生知道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环节二讲授新课(15—18分钟)1、提出问题。
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的水果呢?你的水果具有哪些特征?为了更好地介绍自己的水果,让我们先来观察自己带来的水果。
2、活动:观察水果。
(1)观察前辅导。
上一课我们知道了人体的哪些观察器官?你准备怎样运用它们?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我们才能把水果介绍得形象、完整。
(2)示范观察。
教师视情况让一个小组先进行观察示范,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分别说说水果的颜色、大小、气味、表面的粗糙与光滑。
(3)分组观察。
3、活动:介绍水果。
《观察水果》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同砚通过观察水果的外表特征、口感和味道来了解不同水果之间的差别;2. 援助同砚培育观察、描述和记录的能力;3. 引导同砚学会合作,共同完成观察和整理数据的任务。
二、教学内容:1. 水果的外表特征:颜色、外形、大小、表面纹路等;2. 水果的口感:质地、水分含量、口感口味等;3. 水果的味道:酸甜苦辣咸等;4. 水果的分类和特点:浆果、核果、瓜类、柑橘类等。
三、教学筹办:1. 多种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草莓、葡萄等;2. 刀具、椅子、水杯、纸巾等观察工具;3. 摄像设备或手机用于记录观察过程;4. 笔记本、笔等记录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分组观察:将同砚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水果进行观察。
同砚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水果,也可以选择老师提前筹办好的水果。
2. 观察记录:同砚观察水果的外表特征,口感和味道,记录在笔记本上。
并用摄像设备或手机拍照记录观察过程。
3. 数据整理:同砚将观察记录整理成报告,以图文的形式展示水果的外表特征、口感和味道。
4. 展示沟通:每组同砚展示自己的观察报告,其他组的同砚进行评判和沟通。
五、评判方法:1. 观察报告的完备性:包括水果的外表特征、口感和味道的描述;2. 观察数据的准确性:观察结果与实际水果的特征是否一致;3. 团队合作能力:组员之间是否有良好的合作干系,共同完成观察和整理数据的任务。
六、拓展延伸:1. 配对沟通:将不同组的同砚配对,沟通各自观察的水果特征,加深对不同水果的熟识;2. 水果品尝:让同砚品尝各种水果,体验不同水果的口感和味道,增加乐趣;3. 水果图像识别:应用手机APP或电脑软件对水果进行图像识别,了解水果的分类和特点。
七、教学反思:1. 同砚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选取的水果种类不够吸引人,可以在选择水果时思量同砚的喜好;2. 观察记录不详尽:需要对同砚进行引导,让他们更加细致地观察和描述水果的特征;3. 数据整理不规范:可以给同砚提供模板或示范报告,援助他们更好地整理观察数据。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1单元第2课观察水果│大象版第2课观看水果教学要点:引导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现察,描述物体的特点,并提出自己感爱好的问题。
教学目标:(1)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看。
(2)能通过观看描述物体的轻重、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点。
(3)对常见物质的外在特点有观看、探究爱好,并能提出相关问题教学预备:(1)材料预备:学生自带水果丨~2个,品种不限Q(2)学生分组:4~6人一个小组。
问题链:今人大伙儿都带來了什么水果?我们来开个水果介紹会吧!你预备如何样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呢?你的水果是什么模样的?它具有如何样的特点?让我们先来观看一下自己的水果吧!上一课我们明白了人体的哪时感受器官?你预备如何样运用它们?我们分别描述了水果的哪些特点?猜水果时.我们从哪些方面提出了问题?了解到水果的哪些信息?教学过程:(1)引入:今天,我们要举行观看水果会。
大伙儿都带来了哪些水果?我们先一起开个水果介绍会吧!(2)提出问题:你预备如何样介绍自己的水果呢?你的水果具有哪些特点?为了更好地介绍自己的水果,让我们先来观看自己带来的水果。
(3)活动:观看水果。
a.观看前辅导。
上一课我们明白了人体的哪些观看器官?你预备如何样运用它们?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我们才能把水果介绍得形象、完整。
b.示范观看。
教师视情形让一个小组先进行观看示范,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分别说说水果的颜色、大小、气味、表面的粗糙与光滑……c.分组观看。
(4)活动:介绍水果。
选一位学生向大伙儿介绍自己的水果,描述水果的特点。
其他学生进行评判或补充。
(5)游戏:猜水果。
a.引人并熟悉活动规则。
下面我们来玩一个猜水果的游戏。
我把一个水果藏在盒子里。
你明白它是什么水果吗?现在请5个同学分别扮演眼、耳、鼻、舌、手,只有他们5个人能观看到那个水果。
其余的同学能够通过向他们提问来了解水果的特点,然后猜水果的名称。
假如没有猜到,由其他同学连续提问。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观察水果》◆教学目标1.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2.能通过观察描述物体的轻重、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3.对常见物体的外在特征有观察、探究兴趣,并能提出相关问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2. 能通过观察描述物体的轻重、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教学难点】能通过观察描述物体的轻重、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准备不同种类的水果。
【学生准备】自带水果1~2个,品种不限;4~6人分小组。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出活动任务:【教师】今天,我们要举办一个水果联欢会。
同学们今天都带来了哪些水果?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水果。
我们先一起来开个水果介绍会吧!你的水果具有怎样的特征?为了更好地介绍自己的水果,让我们先一起来观察吧!二、讲授新课活动:观察水果1.观察前辅导。
【教师】上一课我们知道了人体的哪些感觉器官?你准备怎样运用它们?【教师】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我们才能把水果介绍得准确又形象。
2.示范观察。
【教师】大家看,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水果?【教师】它是什么样子的?【教师】我们通过观察还能知道它的哪些特征?(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分别说出水果的颜色、大小、气味、表面的粗糙与光滑程度……)3.分组观察。
(教师巡视)活动:介绍水果【教师】选几名同学向大家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描述水果的特征。
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或进行补充。
游戏:猜水果1.引入并熟悉活动规则。
【教师】下面我们来玩个猜水果的游戏。
我把一个水果藏在盒子里。
你知道它是什么水果吗?【教师】现在请五位同学分别扮演眼、耳、鼻、舌、手。
只有他们五个人能观察到这个水果,其他同学可以通过向他们提问来了解水果的特征,然后猜水果的名称。
2.学生游戏。
—个人—个人地提问,一个人—个人地回答,防止吵闹杂乱影响活动效果。
3.反思与总结。
【教师】我们都提出了哪些问题?【教师】我们了解了水果的哪些特征?运用了哪些感官进行观察?全课总结【教师】通过这一课的活动,我们观察、描述了水果的哪些特征?请大家在《学生活动手册》中填涂出来。
2观察水果【教学分析】本节课是在第一课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了分感官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描述事物特征,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2)能通过观察描述物体的轻重、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3)激发学生对常见的物质的外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并能提出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学生自带水果1-2个,品种不限(2)学生分组:4-6人一个小组【教学过程】一、引入,提出活动任务:师:今天,我们举行观察水果会。
同学们今天都带来了哪些水果?师: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水果,我们先一起来开个水果介绍会吧!师:你的水果具有怎样的特征?为了更好的介绍自己的水果,让我们先一起来观察自己的水果吧!二、活动:观察水果。
(1)观察前辅导。
师:上一课我们知道了人体有哪些观察器官?师:你准备怎样运用他们?师: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才能让我们的水果介绍内容更加丰富完整。
(2)示范观察;师:大家看,老师手上的是一个什么水果?师:它是什么样子的?师:我们还能通过观察知道它的哪些特征?(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分别说说水果的颜色、大小、气味、表面的粗糙与光滑……)(3)分组观察。
(教师巡视)三、活动:介绍水果。
指名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水果,描述水果的特征。
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或补充。
四、游戏:猜水果。
(1)引入并熟悉活动柜子。
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猜水果的游戏。
我把一个水果藏在盒子里。
你知道它是什么水果吗?师:现在请四个小朋友来扮演你们的眼耳鼻舌手,只有他们四个人能观察到这个水果。
其余的同学可以通过向他们提问来了解水果的特征,然后猜出水果的名称。
(2)学生游戏。
让一人一人的提问,一个一个的回答,防止吵闹杂乱反而影响活动效果。
(3)反思与总结。
师:我们都提出了哪些问题,师:我们了解了哪些水果的特征信息?运用了哪些“器官”进行了观察?五、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一节课的活动我们观察描述了水果的哪些特征?请大家在活动手册中填涂出来。
小学科学教案:观察水果目标确定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观察、描述常见物体的基本特征。
能从观察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2.教材分析:《观察水果》是大象出版社20XX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教材首先呈现了学生熟识的一些水果,然后出示奇奇从看、摸、闻、尝等不同感官对香蕉描述的这个例子,让学生从看、摸、闻、尝等不同感官描述其它的水果,最后设置了猜水果的游戏。
3.学情分析:学生认识很多种水果,也能够描述水果的一些特征,但大多是水果的颜色、大小或者是水果本身很明显的特征,不能从看、摸、闻、尝等不同感官整体描述一种水果。
学习目标1、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并能描述水果的大小、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2、学生能够对常见物质的外在特征有观察、探究的兴趣,并能提出相关问题。
学习重难点1、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描述水果的特征,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评价设计1、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正确描述自己或其他学生所说水果的大小、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并能评价其他学生说的是否正确,完成对目标1的评价。
2、学生在猜水果的游戏过程中,能够正确猜出老师或其他学生描述的水果,能正确涂写《学生活动手册》,并提出不同的问题,完成对目标2的评价。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导入(3—5分钟)1、猜谜游戏。
2、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要举行观察水果会。
大家都带来了哪些水果?我们先一起开个水果介绍会吧!学生知道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环节二讲授新课(15—18分钟)1、提出问题。
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的水果呢?你的水果具有哪些特征?为了更好地介绍自己的水果,让我们先来观察自己带来的水果。
2、活动:观察水果。
(1)观察前辅导。
上一课我们知道了人体的哪些观察器官?你准备怎样运用它们?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我们才能把水果介绍得形象、完整。
(2)示范观察。
教师视情况让一个小组先进行观察示范,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分别说说水果的颜色、大小、气味、表面的粗糙与光滑。
最新大象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目录最新大象版科学一年级上册《观察水果》教学设计教学要点:引导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现察,描述物体的特征,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教学目标:(1)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2)能通过观察描述物体的轻重、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3)对常见物质的外在特征有观察、探究兴趣,并能提出相关问题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学生自带水果1~2个,品种不限。
(2)学生分组:4~6人一个小组。
问题链:今人大家都带來了什么水果?我们来开个水果介紹会吧!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呢?你的水果是什么样子的?它具有怎样的特征?让我们先来观察一下自己的水果吧!上一课我们知道了人体的哪时感觉器官?你准备怎样运用它们?我们分别描述了水果的哪些特征?猜水果时.我们从哪些方面提出了问题?了解到水果的哪些信息?教学过程:(1)引入:今天,我们要举行观察水果会。
大家都带来了哪些水果?我们先一起开个水果介绍会吧!(2)提出问题: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的水果呢?你的水果具有哪些特征?为了更好地介绍自己的水果,让我们先来观察自己带来的水果。
(3)活动:观察水果。
a.观察前辅导。
上一课我们知道了人体的哪些观察器官?你准备怎样运用它们?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我们才能把水果介绍得形象、完整。
b.示范观察。
教师视情况让一个小组先进行观察示范,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分别说说水果的颜色、大小、气味、表面的粗糙与光滑……c.分组观察。
(4)活动:介绍水果。
选一位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水果,描述水果的特征。
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或补充。
(5)游戏:猜水果。
a.引人并熟悉活动规则。
下面我们来玩一个猜水果的游戏。
我把一个水果藏在盒子里。
你知道它是什么水果吗?现在请5个同学分别扮演眼、耳、鼻、舌、手,只有他们5个人能观察到这个水果。
其余的同学可以通过向他们提问来了解水果的特征,然后猜水果的名称。
如果没有猜到,由其他同学继续提问。
b.学生游戏。
2观察水果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现察,描述物体的特征,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教学目标:
(1)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2)能通过观察描述物体的轻重、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3)对常见物质的外在特征有观察、探究兴趣,并能提出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学生自带水果丨~2个,品种不限
Q
(2)学生分组4~6人一个小组。
问题链:
今人大家都带來了什么水果?我们开个水果介紹会吧!
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带的水果呢?你的水果是什么样子的?它具有怎样的特征?
让我们先观察一下自己的水果吧!
上一课我们知道了人体的哪时感觉器官?你准备怎样运用它们?
我们分别描述了水果的哪些特征?
猜水果时.我们从哪些方面提出了问题?了解到水果的哪些信息?
教学过程:
(1)引入今天,我们要举行观察水果会。
大家都带了哪些水果?我们先一起开个水果介绍会吧!
(2)提出问题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的水果呢?你的水果具有哪些特征?为了更好地介绍自己的水果,让我们先观察自己带的水果。
(3)活动观察水果。
a.观察前辅导。
上一课我们知道了人体的哪些观察器官?你准备怎样运用它们?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我们才能把水果介绍得形象、完整。
b.示范观察。
教师视情况让一个小组先进行观察示范,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分别说说水果的颜色、大小、气味、表面的粗糙与光滑……
c.分组观察。
(4)活动介绍水果。
选一位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水果,描述水果的特征。
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或补充。
(5)游戏猜水果。
a.引人并熟悉活动规则。
下面我们玩一个猜水果的游戏。
我把一个水果藏在盒子里。
你知道它是什么水果吗?现在请5个同学分别扮演眼、耳、鼻、舌、手,只有他们5个人能观察到这个水果。
其余的同学可以通过向他们提问了解水果的特征,然后猜水果的名称。
如果没有猜到,由其他同学继续提问。
b.学生游戏。
可以多玩几次。
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上课的活动习惯,最好是一个人一个人地提问,一个一个地回答,防止吵闹杂乱影响活动效果。
c.反思与总结。
我们都提出了哪些问题?了解了哪些水果的特征信息?哪些“器官代表”参与了观察和回答问题。
⑹全课总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活动我们观察描述了水果的哪些特征?请大家在《学生活动手册》中填涂出。
(7)拓展活动分享水果。
注意提醒学生文明分享。
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应变参考:
本课也可以让学生边观察、边品尝、边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