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操作评分标准7.18
- 格式:pdf
- 大小:777.45 KB
- 文档页数:2
呼吸机操作技术考核及评分标准项目分值考核标准评分细则扣分原因得分操作前准备2 护士准备: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一项不符合扣1分缺一项用物扣1分,多一项用物扣0.5分5 用物准备:气源、电源、呼吸机、一套呼吸机管道、已装好滤纸的湿化器、摸拟肺、简易呼吸囊、听诊器、灭菌蒸馏水。
备一套吸氧装置、面罩。
10 正确紧密连接管道。
一项不符合扣2分3 病人准备:核对、清醒病人,解释操作目的、取得配合;一项做不到扣1分病人评估5气道是否通畅一项做不到扣1分检查气管插管的深度和固定情况。
操作步骤5 连接电源、气源。
一项做不到扣2分5 湿化器放置蒸馏水并安装。
做不到扣2分5 开机程序:依次打开压缩机→湿化器开关→主机开关。
一项不符合扣2分5 根据病情遵医嘱选择呼吸模式和正确设置参数及报警范围。
一项不符合扣2分10 接模拟肺。
观察呼吸机运行是否正常。
一项不符合扣3分5 脱模拟肺,将呼吸机和病人人工气道正确连接。
一项不符合扣2分5 听诊两肺呼吸音,评估病人通气后状况,及时排除呼吸机故障。
再次评估参数及报警范围,作适当调整。
一项不符合扣2分5 通气半小时后抽动脉血气分析,根据血气结果调节参数。
一项不符合扣2分5 掌握撤机指征,停机程序:脱机→关主机→关压缩机或拔气源→拔电源,吸氧。
一项不符合扣2分终末处理3 整理床单位,协助病人舒适体位。
清洁消毒呼吸机管道,清洁呼吸机表面,洗手。
一项不符合扣1分2 正确记录护理单。
不符合扣2分操作熟练程度10 操作熟练、程序流畅,及时排除呼吸机故障较熟练扣2分,不熟练扣5分理论10 提问回答正确、流畅。
呼吸机操作评分表介绍本文档旨在评估呼吸机操作的质量和效果,以改善医疗人员的呼吸机操作技巧和患者的治疗效果。
通过使用本评分表,可以全面评估呼吸机操作的各个方面,包括设置参数、监测指标、患者配合等。
使用说明本评分表应由专业的医疗人员使用,以确保准确性和权威性。
评分表将操作过程分为多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有特定的操作指导和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由1-5分表示,1分为最差,5分为最佳。
操作步骤评分1. 参数设置评估操作者是否正确设置呼吸机的各项参数,包括:- 通气模式- 吸呼比- 吸气压力- 呼气压力- 潮气量- 呼气末正压- 氧浓度等评分标准- 5分:设置准确,满足患者需求,参数合理- 4分:设置较准确,参数基本合理- 3分:设置基本正确,参数略有差异- 2分:设置不够准确,参数不合理- 1分:设置明显错误,无法满足患者需求2. 指标监测评估操作者是否正确监测呼吸机的各项指标,包括: - 吸气峰值压力- 正压呼气末屏气量- SpO2- 心率- 呼吸频率等评分标准- 5分:监测准确,指标正常且稳定- 4分:监测基本准确,指标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 3分:监测基本正确,指标有小幅度波动- 2分:监测不够准确,指标有较大幅度波动- 1分:监测明显错误,指标异常出现3. 患者配合评估患者是否能够配合呼吸机操作,包括:- 吸气配合度- 呼气配合度- 通气工作负担评分标准- 5分:患者配合度好,呼吸机操作顺利- 4分:患者配合度较好,呼吸机操作基本顺利- 3分:患者配合度一般,呼吸机操作略有困难- 2分:患者配合度差,呼吸机操作困难- 1分:患者无法配合,呼吸机操作无法进行结论通过本呼吸机操作评分表的使用,可以全面评估呼吸机操作的质量和效果。
医疗人员可以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操作方式和参数设置,提高呼吸机治疗的效果,为患者的康复做出积极贡献。
呼吸机操作考核评分表简介呼吸机是医院常用的一种重要医疗设备,用于辅助或替代患者呼吸功能。
为了确保医护人员能正确操作呼吸机,以保证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本文档提供了呼吸机操作考核评分表,供相关人员使用。
使用方式在评分表中,将对呼吸机操作的不同方面进行评估,并为每项操作指标给予相应的得分。
最后将所有得分汇总,可以根据得分的级别来评估医护人员对呼吸机操作的熟练程度。
评分表内容操作技术- 分数范围:0-10分- 评估要点:- 患者连接与断开呼吸机的正确操作;- 对呼吸机的基本参数进行调整的能力;- 正确选择呼吸模式和设定适当的初始参数;- 能够处理和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管路和设备管理- 分数范围:0-10分- 评估要点:- 确保呼吸机管路的清洁和消毒;- 对呼吸机管路的组装和拆卸过程的理解和掌握;- 有效处理呼吸机故障和设备的维护问题。
呼吸机监测和数据分析- 分数范围:0-10分- 评估要点:- 准确理解呼吸机监护仪的参数和曲线;- 对呼吸机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做出正确判断;- 能够根据监测数据调整相应的参数和模式。
评分标准根据总分的不同范围,可以对医护人员的呼吸机操作能力进行评估:- 30分以上:熟练掌握呼吸机操作,能够独立应对各种情况;- 20-29分:基本掌握呼吸机操作,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改进的空间;- 10-19分:操作呼吸机还不够熟练,需要进一步培训和指导;- 0-9分:操作呼吸机的能力有较大差距,需要进行全面的培训。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呼吸机操作考核评分表,用于评估医护人员对呼吸机操作的能力。
通过评分表的评估,可以发现并改进医护人员在呼吸机操作方面存在的不足,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呼吸机使用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背景
呼吸机是医疗设备中重要的一种,用于辅助或代替病人呼吸,确保气道通畅。
正确操作呼吸机十分关键,以确保病人的安全和康复。
为了评估呼吸机操作的技术水平,制定一套全面的考核评分标准是必要的。
目标
本文档的目标是制定一套呼吸机使用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以确保操作人员具备正确和熟练的操作技巧,确保病人的呼吸功能得到最佳支持。
考核评分标准
1. 基本操作
- 正确佩戴和调整面罩或气管插管。
- 确保呼吸机开关和连接线的稳固连接。
- 设置适当的吸气和呼气压力。
- 支持病人的吸气和呼气,确保适当的通气。
2. 参数设置
- 调整呼吸机的吸气压力,以适应病人的需求。
- 设置合适的呼气末正压(PEEP)水平,以维持肺泡开放。
3. 报警与监测
- 确保正确设置呼吸机的报警参数。
- 监测呼吸机的报警和监测功能,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4. 病人适应性
- 根据病人的基本情况和需求,调整呼吸机参数。
- 掌握并正确应用不同类型病人的通气模式。
5. 应急处理
- 熟悉呼吸机的应急操作,并能迅速应对突发情况。
评分标准根据操作人员对各项指标的熟练程度进行打分,分数范围为1-5,分别代表不合格、不熟练、一般、熟练以及专家。
评分结果应该综合考虑各项指标,以判断操作人员的整体水平。
结论
呼吸机使用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是保证呼吸机使用安全和效果的重要工具。
通过对操作人员进行考核评分,能够提高其操作技能,降低操作风险,并确保病人得到最佳的呼吸支持。
无创呼吸机操作评分标准
无创呼吸机的模式:
1.S 模式;自主呼吸模式:病人有自主呼吸或能自主出发呼吸机送气,呼吸机仅提供IPAV 和EPAP,病人自主控制呼吸频率和呼吸比/吸气时间,相当于PSV+PEEP/CPAP ,用于自主呼吸良好的病人;
2.T 模式;时间控制模式:指病人无自主呼吸或不能自主触发呼吸机送气,呼吸机完全控制病人的呼吸,提供IPAP ;EPAP ;BMP ;TI ,主要用于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弱的病人;
3.S/T 模式:自主呼吸与时间控制自动切换模式:指当病人的呼吸周期小于后备通气频率对应的周期时,为S 模式;当病人的呼吸周期大于后备通气频率时,为T 模式,自动切换点;后备通气频率对应的周期如;BPM=10次/分,呼吸周期=60秒/10=6秒,则呼吸机等待6秒,如病人在6秒内能触发呼吸机,呼吸机则为S 工作模式,相反为T 模式。
使用相当普遍,用于各种病人。
4.CPAP 模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病人有较强的自主呼吸,呼吸机在吸气相和呼气相均提供一个相同的压力,帮助病人打开气道,主要用于OSAS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自主呼吸较强、只需呼吸机稍微辅助的病人。
呼吸机主界面各按键的功能:
撤出呼吸机面罩及固定带(1),关机(1),拔出电源(1)。
根据医嘱调节氧流量,给予鼻导管吸氧(1)。
向患者告知注意事项(2)。
操作后 清洗双手(1),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停用的日期、时间、患者的反应(1)。
对物品进行终末消毒:呼吸机螺纹管浸泡消毒(1),湿化器、面罩浸泡消毒,晾干备
用(1)。
时间 6分钟。
呼吸机操作评分标准文档
操作呼吸机是为了提供必要的呼吸支持,以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
本文档旨在制定呼吸机操作评分标准,以便评估医护人员对呼吸机的操作能力。
评分标准如下:
1. 操作准确性:
- 配置呼吸机参数正确并符合患者的需要。
- 能够按照指示正确地启动和关闭呼吸机。
- 了解呼吸机的各项功能并能够正确地操作。
2. 观察和监测:
- 能够观察并及时回应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 了解并能够正确使用各种监测设备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 能够及时发现呼吸机的异常情况并进行相应处理。
3. 护理技巧:
- 能够正确地进行呼吸机的定期清洁和消毒。
- 能够正确地更换和调整呼吸机相关的设备和配件。
- 能够正确地进行呼吸机相关的护理操作,如气管插管和气囊压力的调节等。
4. 紧急情况应对:
- 能够迅速而准确地应对呼吸机故障和其他紧急情况。
- 了解和能够正确执行紧急情况操作指南。
- 能够与团队成员合作以应对紧急情况。
5. 文档记录:
- 能够准确地记录呼吸机相关的数据和事件。
- 能够填写完整和清晰的护理文件和报告。
以上评分标准仅为参考,具体评分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评估时应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并以客观的角度评估操作者的能力。
请注意,本文档的内容应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在使用和评估过程中应注重医护人员的安全和患者的利益。
呼吸机操作技术评分标准呼吸机操作技术评分标准单位及科室:考核人:考核日期:1.检查呼吸机的各零件是否完好,喷雾管是否阻塞,呼出活塞瓣是否破裂。
2.检查消毒的呼吸机管道是否过期,是否漏气。
3.安装加温湿化罐,装滤纸并倒入灭菌蒸馏水,保持在上线和下线之间。
4.正确连接呼吸管道,并接上模肺。
评价要点:1.仪表端庄,服装整洁。
2.带用物入病房,表示对病人的关爱。
存在问题:1.评分等级:IIIIIIIV2.得分:存在问题-1.5分,评价-4.5分。
评分标准:1.评估患者的年龄、病情、治疗情况、心肺情况、生命体征、血气分析报告、意识、体重、营养、睡眠、心理等状况。
2.准备所需的氧气筒、减压表或中心供气系统、呼吸机、模拟肺、呼吸回路(螺纹管道、湿化罐、贮水瓶、Y型接头)、灭菌蒸馏水。
连接呼吸机操作步骤:1.接上呼吸机电源。
2.检查氧气是否充足。
3.检查减压表。
4.将减压表连接到氧气筒上,并装好前开小开关。
5.打开氧气。
6.打开减压表,顺时针方向开,逆时针方向关。
7.根据病人需要调节压力,一般为0.25~0.3Mpa,如病人肺部阻力大,可适当调高,但最高压力不超过0.3Mpa。
8.打开减压表小开关。
9.打开空压机。
10.打开呼吸机。
11.打开加温湿化罐开关。
设置呼吸机参数:1.根据病人病情和年龄设置呼吸机模式和参数。
2.呼吸频率:成人12~16次/分,小儿20~25次/分。
3.潮气量:成人400~600ml,约8~10ml/kg,小儿10~12ml/kg。
4.每分钟通气量:呼吸频率×体重kg×9.5.峰值流量:潮气量×呼吸频率×呼吸比之和。
6.呼吸比:1:1.5~2.7.氧浓度:常规40%(可根据病情设定)。
8.敏感度:根据病人自主呼吸情况调节,使病人呼吸肌减少耗氧量,但自主呼吸恢复时可适当调大。
9.加湿器:保持水温在30~40℃之间。
10.纯氧开关:在低氧血症、心跳呼吸骤停情况下,开启纯氧开关,但时间不应超过24小时,以防氧中毒。
无创呼吸机的应用考核标准项目操作程序分值评分标准扣分1. 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合作。
5 分未取得知情同意-5准备质2. 病情评估:意识状态、生命体征、血气分析、睡眠、心理状况。
10 分一项未评估-2量标准30 分 3. 备物:氧流量表,吸氧管,无创呼吸机及配套湿化装置,呼吸管路 1 根,无创通气面罩、 1 只固定头带,漏气阀,听诊器,灭菌蒸馏水。
10 分漏一项-14. 检查操作环境是否适宜,呼吸机各零件是否完好,检查呼吸管路消毒有无过期、漏气。
5 分一项未检查-11. 连接氧流量表,吸氧管路,呼吸机管路,调节氧流量,连接呼吸机电源。
10 分一处错误-22. 装呼吸机:(1)湿化器加灭菌蒸馏水,不超上线,不低于下线。
(2)湿化器与呼吸机出口连接,湿化器出口与呼吸管连接。
(3)呼吸管另一头与排气阀、15 分一处错误-5面罩连接。
头带固定。
操作质3. 参数调整量标准50 分(1)模式:CPAP,BiPAP(PSV+PEE)P。
S,S/T。
(2)IPAP 及EPAP设置,备用呼吸频率。
(3)设置加湿、吸气时间,压力延时。
(4)氧气流量。
15 分设置描述一处错误-34. 应用无创呼吸机后评估:生命体征,SPO2,血气分析,人机配合。
8 分一项未评估-25. 根据评估调整呼吸机参数,注意头带松紧度。
2 分未注意-2理论问答20 分范围为《医学临床“三基”训练医师分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和《国家执业医师、护士“三基”训练丛书临床医学分册》(人民军医出版社)20 分一题回答错误-10回答不完整酌情扣分相关理论知识作,Ⅰ型呼吸用于多种疾病引起的呼吸衰竭,如:COPD急性发症:应一、适应肌肉疾病,辅助脱,ALI,ARDS),手术后呼吸衰竭,神经衰竭(心源性肺水肿合征,胸廓疾病引起的限制机或拔管后的呼吸衰竭加重,哮喘,肥胖低通气综合症,呼吸康复治疗等。
性通气功能障碍,睡眠呼吸暂停综二、禁忌症:对禁忌症:心跳呼吸停止;自主呼吸微弱、昏迷;误吸可能性高;合并(1)绝其他器官功能衰竭(血流动部疾病,重脑力学不稳定);消化道大出血/ 穿孔;严通气);胸腹部手术后或创伤(胸外负压通气);后/ 畸形(正压面部创伤/术不合作。
无创呼吸机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简介无创呼吸机是一种可以通过口鼻面罩或鼻咽通气管非侵入性地进行通气支持的医疗设备。
由于其无需气管插管、减少感染风险、减少机械性创伤等优点,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无创呼吸机的操作需要合适的患者选择和细致的观察,才能起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介绍无创呼吸机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操作流程1.患者选择无创呼吸机一般用于患者存在以下情况时: - 轻至中度呼吸窘迫- 肺部慢性疾病 - 感染性疾病 - 突发性呼吸道疾病2.设备准备在使用无创呼吸机前,需要准备好以下设备: - 无创呼吸机 - 口鼻面罩或鼻咽通气管 - 氧气 - 氧鼓 - 湿化器 - 液位跟踪器3.操作步骤在开始操作无创呼吸机前,请确保以下步骤已经完成: - 患者的气道通畅 - 患者的基础药品已经使用 - 患者在半坐位或正坐位的位置以下步骤是操作无创呼吸机的具体步骤: - 切换设备 - 调整面罩或管道 - 启动机器 - 调节压力水平 - 调节湿化水平 - 跟踪患者治疗中的表现 - 调整设备的参数评分标准评分标准是确定治疗有效性、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指示器,以下是无创呼吸机的评分标准。
1.温暖舒适无创呼吸机的气流应该是温暖、湿润、舒适的,患者的受打扰应该最小限度。
如果患者有不适感,需要适当调整设备的参数。
2.呼吸频率呼吸频率可以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的有效性。
呼吸频率往往需要降低到正常范围内(18~20次/分钟),以表示呼吸控制得到改善。
3.氧饱和度氧饱和度通常也用于评估患者的状况。
注意,氧饱和度一般情况下不超过92%,其余时间必须保持在90%至92%之间。
4.呼吸道阻力呼吸道阻力可以评估呼吸问题的严重程度以及未能得到治疗的患者。
正常人的口腔呼气末压力与呼气末正压呼吸时的压力差应该是0-10厘米水柱。
5.呼吸深度呼吸深度可以评估患者的呼吸机械负荷。
患者潜在的呼吸机械负荷应该减少至正常值以下。
6.呼吸模式无创呼吸机的治疗通常分为四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