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500书籍重要
- 格式:pdf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83
2002/01/10版本目录第一章RC500系统描述MIFARE 系统简介RC500系统结构及功能说明RC500系统安装用户系统开发步骤第二章RC500系统通信协议通信接口定义通信方式标准RS232通信协议TTL电平RS232通信协议LD自定义格式通信协议通信命令传输:两次握手协议第三章RC500系统操作命令模块操作命令卡片操作基础命令集卡片操作高级命令集第四章Advic32 函数动态链接库运行环境说明ADVIC32 动态库说明ADVIC32 常量定义ADVIC32 函数定义ADVIC32 函数详解附录一 RC500命令代码速查表附录二 RC500命令返回码表第一章RC500系统描述RC500系列MIFARE卡读写器/读写模块是本公司研制生产的智能卡读写器/读写模块系列产品之一。
它独立完成对MIFARE系列非接触卡的读写及控制操作,广泛应用于需以MIFARE卡作为存贮媒体的系统中。
它可以作为用户系统中的一部份,受控于主控制器,完成用户系统设定的对MIFARE卡片的所有操作。
用户应用本模块,能够简便地构成自己的智能卡应用产品。
1.1MIFARE系统简介近几年来,IC智能卡中的非接触式射频卡的安全保密、使用简便等特点使其在各领域的应用中异军突起,特别在民用系统(自动电表抄表系统、公交/地铁自动售票系统、企业“一卡通”、巡更保安系统等)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人们己愈来愈多开始接收和使用智能卡。
相信该领域的发展将越来越大。
MIFARE智能卡系统的核心是PHILIPS公司的MIFARE 1 S50系列晶片,该技术己被制定为国际标准:ISO/IEC 14443 TYPE A。
目前许多较大的IC卡卡片制造商的非接触卡制造均以MIFARE技术为标准。
MIFARE卡中包含一块ASIC微晶片和一个高频天线,其工作原理是:读写器中的MIFARE基站向MIFARE卡发一组固定频率()的电磁波,卡片内有一个LC串联谐振电路,其频率与基站发射的频率相同,在电磁波的激励下,LC谐振电路产生共振,从而使卡片内具有电荷,当所积累的电荷达到2V时,卡片中芯片将卡内数据发射出去或接收基站对卡片的操作。
MFRC500射频卡识别电路的设计
1.电路结构设计:
2.射频信号处理:
MFRC500芯片的射频信号处理是电路设计的重点,它包括射频信号接收、解调和发送等功能。
射频接收电路使用低噪声放大器增益来增强射频
信号,并使用混频器和带限放大器进行信号解调。
射频发送电路使用调制
器和功率放大器将数据信号通过射频载波发送到射频天线。
3.射频天线设计:
4.系统电源管理:
MFRC500射频卡识别电路需要稳定的供电来保证其正常运行。
电源管
理电路应包括稳压电路和电池管理电路。
稳压电路负责将输入电源稳定为MFRC500芯片所需的工作电压。
电池管理电路用于对电池进行充电和保护,以确保电池的长寿命和安全性。
MFRC500射频卡识别电路的设计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确定电路结构、射频信号处理、射频天线设计和系统电源管理等方面的参数。
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进行电路仿真和优化,确保电路性能的稳定和可靠。
最终设计
完成后,还需要进行电路的实际制作和测试,以验证设计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优化,可以实现优异的射频卡识别性能。
RC500-4T0150GB变频器说明书我们从包装箱里取出这个变频器,检查变频器机身侧面的型号铭牌,确认变翎器型号、产品是否与定货单相符,机器是否有损坏。
1、观察这个变频器的铭牌,并从铭牌中理解变频器的命名规则,从命名规则中可以知道,这个型号是XX,功率是2.2KW,输入是AC 380V加百分之15、5.8A,输出是AC380V、0 400Hz、5.0A。
2、变颇器上面的操作面板可以单独取下来,XX变绷器的操作面板,用于变颇器参数设置的主要界面,进行操作面板的拆卸时,先按住操作面板上端侧面的擂销,把操作面板往前拉出后卸下,进行操作面板安装时,顺序步骤相反。
3、进行变报器前盖板的拆卸,对前盖板取下时,先旋松安装前益板用的固定螺丝,再将盖板拨出。
4、拆卸完前盖板后,进行主电路接线,其中R、S、T是电源进线,U、V、W是出线,接电动机,注惫为保证电气安全,必须进行可靠接地。
5、在第一次简单接线中,必须注意:
电源及电机接线的压着端子,需要使用带有绝缘套管的端子
电源一定不能接到变频器的输出端上U,V,W,否则将损坏变频器
接线后,零碎线头必须清除干净。
零碎线头可能造成设备异常、失灵和故障,必须始终保持变频器清沽。
为使线路压降在百分之2以内,需要用适当型号的电线接线。
变颇器和电动机间的接线距离较长时,特别是低频率输出情况下,会由于主电路电缆的线路下降,而导致电动机的转矩下降。
MFRC500中⽂资料MF RC500-⾼集成ISO14443A读卡芯⽚1 通⽤信息1.1 范围该⽂档讲述了MF RC500的功能包括功能及电⽓规格并给出了如何从系统和硬件的⾓度使⽤该芯⽚进⾏设计的细节1.2 概述MF RC500是应⽤于13.56MHz⾮接触式通信中⾼集成读卡IC系列中的⼀员该读卡IC系列利⽤了先进的调制和解调概念完全集成了在13.56MHz下所有类型的被动⾮接触式通信⽅式和协议MF RC500⽀持ISO14443A所有的层内部的发送器部分不需要增加有源电路就能够直接驱动近操作距离的天线可达100mm接收器部分提供⼀个坚固⽽有效的解调和解码电路⽤于ISO14443A兼容的应答器信号数字部分处理ISO14443A帧和错误检测奇偶CRC此外它还⽀持快速CRYPTO1加密算法⽤于验证MIFARE系列产品⽅便的并⾏接⼝可直接连接到任何8位微处理器这样给读卡器/终端的设计提供了极⼤的灵活性1.3 特性y ⾼集成度模拟电路⽤于卡应答的解调和解码y 缓冲输出驱动器使⽤最少数⽬的外部元件连接到天线y 近距离操作(可达100mm)y ⽀持MIFARE双接⼝卡IC和ISO14443A14部分y 加密并保护内部⾮易失性密匙存储器y 并⾏微处理器接⼝带有内部地址锁存和IRQ线y 灵活的中断处理y ⾃动检测微处理器并⾏接⼝类型y ⽅便的64字节发送和接收FIFO缓冲区y 带低功耗的硬件复位y 软件实现掉电模式y 可编程定时器y 唯⼀的序列号y ⽤户可编程的启动配置y 位和字节定位帧y 数字模拟和发送器部分各⾃独⽴的电源输⼊脚y 内部振荡器缓冲连接13.56MHz⽯英晶体低相位抖动y 时钟频率滤波y 短距离应⽤中发送器天线驱动器为3.3V操作2 ⽅框图图2-1 MF RC500⽅框图3 管脚信息3.1 管脚配置下图所⽰⽤⿊体字母标注的管脚由A VDD和A VSS供电⿊线所标的管脚由TVSS和TVDD供电其它管脚由DVDD和DVSS供电I输出PWR符号类型描述振荡器反相放⼤器输⼊输出中断事件请求信号接⼝输⼊发送经过调制的发送器电源发送经过调制的发送器地提供选择和激活NWR I写MF RC500寄存器写⼊数据D0~D7 R/NW I //写选择所要执⾏的是读还是写nWrite I 写选择所要执⾏的是读还是写NRD I读寄存器读出数据D0~D7 NDS I数据选通读和写周期的选通读和写周期的选通为⾼时将为低时选通信号将地址选通为低时选通信号将寄存器地址位信号为低可以开始⼀个存取周期地址线1寄存器地址位寄存器地址位数字电源该脚输出模拟测试信号接收器输⼊卡应答输⼊脚该应答为经过天线电路耦合的调制内部参考电压该脚输出内部参考电压复位和掉电当为⾼时内部灌电流关闭振荡器停⽌输⼊端与外部断开该管脚的下降沿启动内部复位振荡器反向放⼤器输出表3-1 MF RC500管脚描述4 并⾏接⼝4.1 所⽀持的微处理器接⼝概述 MF RC500⽀持与不同的微处理器直接接⼝可与个⼈电脑的增强型并⼝EPP直接相连下表所⽰为MF RC500所⽀持的并⼝信号总线控制信号总线独⽴的地址和数据总线复⽤的地址和数据总线控制 NRD NWR NCS NRD NWR NCSALE地址 A0,A1,A2 AD0,AD1,AD2,AD3,AD4,AD5 独⽴的读和写选通信号数据D0 … D7AD0 … AD7控制 R/NW,NDS,NCSR/NW,NDS,NCS,AS地址 A0,A1,A2 AD0,AD1,AD2,AD3,AD4,AD5 共⽤的读和写选通信号数据D0 … D7AD0 … AD7控制 nWrite,nDStrb,nAStrb,nWait地址 AD0,AD1,AD2,AD3,AD4,AD5 带握⼿的共⽤读和写选通信号EPP数据AD0 … AD7表4-1 所⽀持的并⼝信号4.2 微处理器接⼝类型⾃动检测在每次上电或硬复位后 MF RC500也复位其并⾏微处理器接⼝模式并检测当前微处理器接⼝的类型MF RC500在复位阶段后根据控制脚的逻辑电平识别微处理器接⼝这是由固定管脚连接的组合见下表和⼀个专门的初始化程序实现的见11.44.3 与不同微处理器类型的连接如下表所⽰并⾏接⼝类型独⽴读/写选通共⽤读/写选通MF RC500专⽤地址总线复⽤地址总线专⽤地址总线复⽤地址总线带握⼿的复⽤地址总线ALE HIGH ALEHIGHASnAStrb A2 A2 LOW A2 LOW HIGH A1 A1 HIGH A1 HIGH HIGH A0 A0 HIGH A0 LOW nWait NRD NRD NRD NDS NDS NDStrb NWR NWR NWR R/NW R/NWNWRite NCS NCS NCS NCS NCSLOW D7 … D0D7 … D0AD7 … AD0D7 … D0AD7 … AD0AD7 … AD0表4-24.3.1 独⽴的读/写选通信号图4-1 独⽴的读时序规格参见20.5.2.1章节4.3.2 共⽤的读/写选通信号图4-2 共⽤的读/写选通连接到微处理器时序规格参见20.5.2.2章节4.3.3 带握⼿机制的共⽤读/写选通信号EPP图4-3 带共⽤读/写选通和握⼿机制连接到微处理器时序规格参见20.5.2.3章节EPP备注尽管在EPP的标准中⽆⽚选信号的定义MF RC500的N_CS允许禁⽌nDStrb信号如果不⽤应将其接到DVSS在每次上电或硬复位后nWait信号由A0脚发出为⾼阻态nWait将在复位后nAStrb上的第⼀个下降沿时定义MF RC500不⽀持读地址周期5 MF RC500寄存器集合5.1 MF RC500寄存器概述和停⽌字节缓冲区输⼊和输出接收器和发送器以及例如定时器显⽰上次命令执⾏错误状态的错误标志MF RC500寄存器集(续)接收器启动前的时间间隔信道上数据完整性检测的类型和模式表5-1 MF RC500寄存器汇总5.1.1 寄存器位状态不同的寄存器的位和标志的状态是不同的这取决于它们的功能原则上具有相同状态的位都归类到共⽤的寄存器中状态这些位可通过微处理器读和写因此它们的内容不会例如TimerReload寄存器可通过微处理器读写还会被内部状态机读取但不会改变它们这些位可通过微处理器读和写例如寄存器在执⾏完实际的命令后⾃动改变它的值这些寄存器保存标志其值仅由内部状态决定ErrorFlag状态但不能通过外部写⼊这些寄存器仅⽤于控制⽅式它们可通过微处理器写⼊但不能读出读这些寄存器会返回不确定的值TestAnaSelect脚的信号是不可能读出它的内容表5-2 寄存器位的状态和设计5.2 寄存器描述5.2.1 页0命令和状态5.2.1.1 Page寄存器选择寄存器页名称Page 地址0x00,0x08,0x10,0x18,0x20,0x28,0x30,0x38 复位值1000000,0x807 6 5 4 3 2 1 0R/W R/W R/W R/W R/W R/W R/W R/W 位描述PageSelect低位由地址脚或内部地址锁存单独定义内部地址所处的整个内容定义寄存器地址4-2此情况下它指定寄存器页5.2.1.2 Command寄存器启动和停⽌命令的执⾏名称Command 地址0x01 复位值x00000000xx07 6 5 4 3 2 1 0 IFDetect Busy 0 Commandr r dy dy dy dy dy dy位描述显⽰接⼝检测逻辑的状态接⼝检测正在进⾏读该寄存器显⽰实际执⾏的命令5.2.1.3 FIFOData寄存器64字节FIFO缓冲区输⼊和输出名称FIFOData 地址0x02 复位值xxxxxxxx0xxx7 6 5 4 3 2 1 0FIFODatady dy dy dy dy dy dy dy位描述并出的作⽤5.2.1.4 PrimaryStatus寄存器接收器发送器和FIFO缓冲区状态标志名称PrimaryStatus 地址0x03 复位值000001010x05 7 6 5 4 3 2 1 0HiAlertLoAlertErr0 ModemState IRqr r r r r r r r位描述因此它帧起始模式FIFO缓冲区发送数据或冗余检测位当接收器启动时当接收器停⽌时RxWait计数器激活缓冲区内的字节数满⾜下⾯的等式HiAlert=FIFOLength WaterLevel时1FIFOLength=WaterLevel=4 HiAlert=FIFOLength=59中的字节数满⾜下⾯的等式HiAlert=64WaterLevel时1例如 FIFOLength=WaterLevel= 15.2.1.5 FIFOLengthFIFO中的缓冲字节数名称FIFOLength 地址0x04 复位值000000000x007 6 5 4 3 2 1 00 FIFOLengthr r r r r r r r 位描述位符号功能7 0保留将来之⽤6~0 FIFOLengh 指⽰保存在FIFO缓冲区的字节数写⼊FIFOData寄存器增加读减少FIFOLength5.2.1.6 SecondaryStatus寄存器不同的状态标志名称SecondaryStatus 地址0x05 复位值011000000x607 6 5 4 3 2 1 0 TRunning E2Ready CRCReady 0 0 RxLastBits r r r r r r r r 位描述位符号功能7 TRunning 如果为1MF RC500的定时器单元正在运⾏例如计数器会在下个定时器时钟将TimerValue寄存器值减⼀6 E2Ready 如果为1MF RC500已经完成对E2PROM的编程5 CRCReady 如果为1MF RC500已经完成CRC的计算4~3 00 该值不会被改变2~0 RxLastBits 显⽰最后接收字节的有效位个数如果为0整个字节有效5.2.1.7 InterruptEn寄存器使能和禁⽌中断请求通过的控制位名称InterruptEn 地址0x06 复位值000000000x007 6 5 4 3 2 1 0LoAlertIEn SetIEn 0 TimerEn TxIEn RxIEn IdleIEn HiAlertIEnw r/w r/w r/w r/w r/w r/w r/w位描述该位清零将清除标记的位允许将定时器中断请求由传递给脚IRQ除了通过外该位不能直接置位或清零允许将发送器中断请求由TxIRq传递给脚IRQ外该位不能直接置位或清零允许将接收器中断请求由RxIRq指⽰传递给脚除了通过外该位不能直接置位或清零允许将中断请求由IdleIRq传递给脚IRQ除了通过外该位不能直接置位或清零中断请求由HiAlertIRq指⽰传递给脚IRQ除了通过外该位不能直接置位或清零允许将中断请求LoAlertIRq指⽰传递给脚IRQ除了通过外该位不能直接置位或清零5.2.1.8 InterruptRq寄存器中断请求标志名称InterruptRq 地址0x07 复位值000000000x007 6 5 4 3 2 1 0LoAlertIRqHiAlertIRqIdleIRqSetIRq 0 TimerIRqTxIRq RxIRqw r/w dy dy dy dy dy dy位描述设置为1定义在InterruptRq寄存器中置1的位设置为0清除InterruptIRq中标记的位6 0保留将来之⽤5 TimerIRq当定时器TimerValue寄存器值减为0时置位4 TxIRq当下列条件之⼀发⽣时置位Transceive命令所有数据都已发送Auth1和Auth2命令所有数据都已发送WriteE2命令所有数据都已编程CalcCRC命令所有数据都已处理3 RxIRq当接收终⽌时该位置位2 IdleIRq当命令由其⾃⾝终⽌时该位置位例如当命令寄存器的值从任何寄存器变为Idle寄存器的值时如果⼀个未知的命令启动IdleIRq置位由微处理器启动Idle命令不置位IdleIRq1 HiAlertIRq当HiAlert置位时该位置位与HiAlert相反HiAlertIRq保存该事件并只能通过SetIRq复位0 LoAlertIRq当LoAlert置位时该位置位LoAlertIRq保存该事件并只能通过SetIRq 复位5.2.2 页1控制和状态5.2.2.1 页寄存器选择寄存器页见5.2.1.15.2.2.2 控制寄存器不同的控制标志例如定时器节电名称Control 地址0x09 复位值000000000x00FlushFIFOTStopNowCrypto1On0 0 StandByPowerDownr/w dy dy dy w w w r/w位描述这表⽰内部电流消耗模块关闭晶振保持将该位置这表⽰内部电流消耗模块包括晶振在内关闭3 Crypto1On该位指⽰因此与卡的所有数据通信都被加密⽴即停⽌定时器读该位总是返回读该位总是返回FIFO写指针和5.2.2.3 ErrorFlag寄存器Error标志指⽰上⼀个执⾏命令的错误状态名称ErrorFlag 地址0x0A 复位值000000000x007 6 5 4 3 2 1 0FramingErrParityErrCollErrFIFOOvflCRCErr0 KeyErrAccessErrr r r r r r r r 位描述位符号功能7 0保留将来之⽤6 KeyErr如果LoadKeyE2或LoadKey命令识别出输⼊数据不是根据密匙格式定义编码则将该位置位启动LoadKeyE2或LoadKey命令时该位清零5 AccessErr如果对E2PROM的访问权限被禁⽌该位置位启动与E2PROM相关的命令时该位清零4 FIFOOvfl如果微处理器或MF RC500内部状态机例如接收器试图将数据写⼊FIFO缓冲区⽽FIFO缓冲区已满时该位置位3 CRCErr如果RxCRCEn置位且CRC失败该位置位该位在PrepareRx状态中接收器的启动阶段⾃动清零2 FramingErr如果SOF不正确该位置位该位在PrepareRx状态中接收器的启动阶段⾃动清零1 ParityErr如果奇偶校验失败该位置位该位在PrepareRx状态中接收器的启动阶段⾃动清零0 CollErr如果检测到⼀个位冲突该位置位该位在PrepareRx状态中接收器的启动阶段⾃动清零5.2.2.4 CollPos寄存器RF接⼝上检测到的第⼀个位冲突的位置名称CollPos 地址0x0B 复位值000100110x007 6 5 4 3 2 1 0CollPosr r r r r r r r 位描述位符号功能7~0 CollPos 该寄存器指⽰在接收到的帧中第⼀个检测到的冲突位的位置例0x00指⽰在起始位的位冲突0x01指⽰在第1位的位冲突0x08指⽰在第8位的位冲突5.2.2.5 TimerValue寄存器定时器的实际值名称TimerValue 地址0x0C 复位值XXXXXXXX0xXX7 6 5 4 3 2 1 0TimerValuer r r r r r r r位符号功能7~0 TimerValue 该寄存器显⽰定时器计数器的实际值5.2.2.6 CRCResultLSB寄存器CRC协处理器寄存器低字节名称CRCResultLSB 地址0x0D 复位值XXXXXXXX0xXX7 6 5 4 3 2 1 0CRCResultLSBr r r r r r r r 位描述位符号功能7~0 CRCResultLSB 该寄存器显⽰CRC寄存器低字节的实际值它只在CRCReady设为1时有效5.2.2.7 CRCResultMSB寄存器CRC协处理器寄存器⾼字节名称CRCResultMSB 地址0x0E 复位值XXXXXXXX0xXX7 6 5 4 3 2 1 0CRCResultMSBr r r r r r r r 位描述位符号功能7~0 CRCResultMSB 该寄存器显⽰CRC寄存器⾼字节的实际值它只在CRCReady设为1时有效对于8位CRC校验该寄存器值未定义5.2.2.8 BitFraming寄存器位⽅式帧的调节名称BitFraming 地址0x0F 复位值000000000x007 6 5 4 3 2 1 00 RxAlign 0 TxLastBitsr/w dy dy dy r/w dy dy dy⽤于位⽅式帧的接收更多的位存储到后⾯的位位置RxAlign例RxAlign0接收的第⼆个位存在位1RxAlign1接收的第⼆个位存在位2RxAlign3接收的第⼆个位存在位4RxAlign7注强烈建议不要使⽤7以防⽌数据丢失14223038检测到的位冲突不能通过解决需要软件来实现保留将来之⽤⽤于位⽅式帧的发送TxLastBits000指⽰最后字节的所有位都要发送在发送之后5.2.3 页2发送器和控制5.2.3.1 页寄存器选择寄存器页见5.2.1.15.2.3.2 TxControl寄存器控制天线脚TX1和TX2的逻辑状态名称TxControl 地址0x11 复位值010110000x587 6 5 4 3 2 1 0TX2RFEnTX1RFEnTX2Cw0 ModulatorSource 1 TX2Invr/w r/w r/w r/w r/w r/w r/w r/w位描述调制器的输⼊源低⾼内部编码器11管脚该值不会被改变管脚管脚管脚管脚5.2.3.3 CwConductance寄存器选择天线驱动脚TX1和TX2的电导率名称CwConductance 地址0x12 复位值001111110x3F 7 6 5 4 3 2 1 0 0 0 GsCfgCWr/w r/w r/w r/w r/w r/w r/w r/w 位描述001111117 6 5 4 3 2 1 0000110017 6 5 4 3 2 1 0 注:该寄存器值不会被改变!5.2.3.6 ModWidth寄存器选择调制脉冲的宽度名称ModeWidth 地址0x15 复位值000100110x137 6 5 4 3 2 1 0ModeWidthr/w r/w r/w r/w r/w r/w r/w r/w 位描述5.2.3.7 PreSet16寄存器000000007 6 5 4 3 2 1 0 注该寄存器值不会被改变5.2.3.8 PreSet17寄存器000000007 6 5 4 3 2 1 0 注:该寄存器值不会被改变!5.2.4 页3:接收器和解码器控制5.2.4.1 页寄存器选择寄存器页见5.2.1.15.2.4.2 RxControl1寄存器控制接收器状态名称RxControl1 地址0x19 复位值011100110x737 6 5 4 3 2 1 00 1 1 1 0 0 Gainr/w r/w r/w r/w r/w r/w r/w r/w 位描述5.2.4.3 DecodeControl寄存器名称RxControl1 地址0x1A 复位值000010000x087 6 5 4 3 2 1 00 1 0 0 00 0ZeroAferCollr/w r/w r/w r/w r/w r/w r/w r/w 位描述位符号功能7~6 00 该值不会被改变5 ZeroAferColl 如果设置为1在⼀个位冲突之后的任何位都屏蔽为0这就很容易由ISO14443A中定义的防冲突处理进⾏处理4~0 01000 该值不会被改变5.2.4.4 BitPhase寄存器选择发送器和接收器时钟之间的位相位名称RxControl1 地址0x1B 复位值101011010xAD7 6 5 4 3 2 1 0BitPhaser/w r/w r/w r/w r/w r/w r/w r/w位描述位符号功能7~0 BitPhase 定义发送器和接收器时钟之间的位相位注:该寄存器的正确值对正常操作是⾮常必要的.5.2.4.5 RxThreshold寄存器选择位解码器的阀值名称RxThreshold 地址0x1C 复位值111111110xFF7 6 5 4 3 2 1 0MinLevel CollLevel r/w r/w r/w r/w r/w r/w r/w r/w位描述如果信号⼩于该值将不进⾏计算该信号必须被位达到以产⽣相对于强半位幅度的位冲突5.2.4.6 PreSet1D寄存器000000000x007 6 5 4 3 2 1 05.2.4.7 RxControl2寄存器控制解码器的状态并定义接收器的输⼊源名称RxThreshold 地址0x1E 复位值010*******x417 6 5 4 3 2 1 0RcvClkSell RxAutoPD 0 0 0 0 DecoderSource r/w r/w r/w r/w r/w r/w r/w r/w 位描述1时钟⽤作接收器时钟I-90o相移1接收器电路在接收前⾃动打开并在完成后关闭这样可减少电流的消耗如果设置为0该值不会被改变00011011管脚5.2.4.8 ClockQControl 寄存器控制时钟产⽣⽤于90o相移的Q 信道时钟名称ClockQControl 地址0x1F 复位值000XXXXX0xXX7 6 5 4 3 2 1 0 ClkQ180Deg ClkQCalib 0ClkQDelayr r/w r/w dy dy dy dy dy位描述位符号功能7 ClkQ180Deg 如果Q-时钟与I-时钟的相移超过180o,该位置1,否则为06 ClkQCalib 如果该位为0Q-时钟在复位后和从卡接收数据后⾃动校准5 0 该值不会被改变4~0 ClkQDelay 该寄存器显⽰实际⽤于产⽣I-时钟的90o相移以获得Q-时钟的延迟元素的数⽬它可由微处理器直接写⼊或在校准周期⾃动写⼊5.2.5 页4RF 时序和信道冗余5.2.5.1 页寄存器选择寄存器页见5.2.1.1 5.2.5.2 RxWait 寄存器选择发送后接收器启动前的时间间隔名称ClockQControl 地址0x21 复位值000001010x067 6 5 4 3 2 1 0 RxWaitr/w r/w r/w r/w r/w r/w r/w r/w 位描述位符号功能7~0 RxWait在数据发送后接收器的启动由于RxWait 位时钟⽽延迟在这段帧保护时间内管脚Rx 上的任何信号都被忽略5.2.5.3 ChannelRedundancy 寄存器选择RF 信道上数据完整性检测的类型和模式名称ChannelRedundancy 地址0x22 复位值000000110x037 6 5 4 3 2 1 00 CRCMSB FirstCRC3309CRC8 RxCRCEn TxCRCEn ParityOdd ParityEn r/w r/w r/w r/w r/w r/w r/w r/w。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PHILIPS MF RC500 开发心得因为要开发非接触式卡系列产品, 想用PHILIPS MF RC500, 在网上搜了一大片,由于大家都很保守,只好用200大元买了一家公司的RC500开发模块(附带一些英文资料但没有例程)由于本人英文实在太那个了,看了几天头都大了,幸好在网上找到一个FM1702的中文资料发现简直是RC500芯片英文资料的翻译版(这使我有点怀疑FM1702是不上是复旦他们自主开发的芯片)根据我这几天的研究,得出了以下三小点结论,希望跟大家探讨探讨。
当然更希望大虾们指点指点。
1、RC500的控制主要是通过读写RC500的寄存器来实现的,RC500共有64个寄存器,单简单应用的话只用到其中的几个,最多的是FIFODATA(数据堆栈),COMMAND(命令),F IFOLENGTH(堆栈长度),PRIMARYSTATUS(标记)等。
2、RC500主要是通过写通讯命令、参数、数据到FIFODATA,在通过写命令到COMMAND 实现与M1卡的通讯。
3、RC500通讯主要分为4步第一步、寻卡,写通讯命令26H 或52H到FIFODATA,写命令1EH到COMMAND,成功后得到卡类型第二步、选择,写通讯命令93H到FIFODATA,写命令1EH到COMMAND,成功后得到卡号。
第三步、认证,通过LOADKEY写KEY到KEY缓存,写参数命令60H(认证A密码)或61H (认证B密码)+块地址+卡号到FIFODATA,写命令0CH到COMMAND,成功后再写命令14H 到COMMAND,此操作卡不返回数据,通过读取标记判断是否成功第四步、直接对卡进行读写增减值操作,也就是通过在FIFODATA上写入命令参数及数据,通过写命令1EH到COMMAND实现。
遗憾的是我用别人的模块,连第一步都不成功,我知道是也许是因为那些状态寄存器初始化问题,因为我根本没有初始化任何东西。
设计MF RC500的匹配电路和天线的应用指南目录1介绍 (3)2系统的基本原理 (3)2.1 结构示意图 (3)2.2 系统配置 (3)2.3 MIFARE® RF接口 (4)2.3.1 能量传输 (4)2.3.2 RWD->卡的数据传输 (5)2.3.3 卡->RWD的数据传输 (6)3MF RC500匹配电路和天线的设计 (8)3.1 基本设计规则 (8)3.2 估算最合适的天线大小 (9)3.3 直接匹配的天线 (10)3.3.1 EMC电路 (10)3.3.2 接收电路 (10)3.3.3 直接匹配天线的天线匹配电路 (11)3.4 50匹配的天线 (14)3.4.1 EMC电路 (14)3.4.3 50的长距离解决方案 (15)3.4.4 50的短距离解决方案 (16)3.4.5 50天线的天线匹配电路 (16)4环境的影响 (19)4.1 金属的天线环境 (19)4.2 多个天线 (19)4.3 温度 (19)5天线的屏蔽和补偿 (19)5.1.1 电子屏蔽 (19)5.1.2 补偿 (21)5.1.3 铁屏蔽 (21)6MF RC500天线设计的举例 (23)6.1 总体布线提示 (23)6.1.1 EMC滤波器和接收电路 (23)6.2 天线和匹配电路的布线 (24)6.3 直接匹配天线的例子 (24)6.3.1 屏蔽和补偿的矩形天线 (24)6.3.2 矩形天线 (25)6.3.3 屏蔽的矩形天线 (26)6.4 50匹配天线的举例 (27)6.4.1 补偿的矩形天线 (27)6.4.2 补偿的环形天线 (28)6.4.3 屏蔽的环形天线 (29)7天线的调谐 (30)7.1 最优工作距离的调谐方法 (30)7.1.1 直接匹配天线的调谐 (30)7.1.2 50匹配天线的调谐 (31)7.2 检查Q因子 (36)8参考文献 (38)9附录A (38)9.1 缩写 (38)9.2 天线线圈电感的计算 (38)9.3 线圈电阻的估算 (39)1介绍本应用指南的意图是支持MF RC500 MIFARE®读卡器内部与RF相关的设计它的目的是提供设计应用指定的天线和匹配电路所使用的MIFARE®RF接口ISO14443A的一些必要的理解使读卡器与无线的MIFARE®卡有最好的通讯性能本文档将介绍系统RF部分的背景以及概述如何为标准应用设计和调整天线的过程这里详细解释并列举了两种不同的天线和匹配电路的概念和设计而且有完整的调谐过程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从附录找到RF接口的详细理论描述2系统的基本原理2.1 结构示意图MF RC500是基于13.56MHz无线通讯的一个新系列高度集成读卡器IC的成员MF RC500支持IS14443的所有层图2.1是MF RC500简化的结构示意图图2.1 简化的MF RC500结构示意图MF RC500具有以下的功能• µC的并行接口自动检测连接的8位并行接口• 数据处理部分将并行的数据转换成串行支持检查产生的帧产生并检查CRC/奇偶校验以及位编码和处理它支持ISO14443-A的所有层使MF RC500在完全透明的模式下工作• 器件的状态和控制部分允许对环境影响进行配置使每个应用获得最好的性能• Crypto1的流密码单元支持与MIFARE® CLASSIC产品通讯• 一个安全稳定的密钥存储器用于存储Crypto1密钥组• 模拟部分有两个内部的桥驱动输出使操作距离可达100mm取决于天线线圈和环境的影响而且内部接收部分允许接收和译码没经过外部滤波的数据2.2 系统配置MIFARE®读卡器的系统配置基于图2.2所显示的MF RC500用户可以选择两个不同的概念将天线连接到读卡器IC这两种方法是• 50匹配的天线或者• 使用直接匹配的天线配置这两种概念的系统元件大体上很相似都需要3个部分− 一个接收电路接收卡发送的数据− 一个滤波和电阻impedance转换电路抑制高次谐波并优化到读卡器天线的功率传输powertransmission− 设计天线线圈的匹配电路和天线线圈使它们获得最优的性能天线和读卡器用电缆或直接连接也要有最好的性能图2.2 系统配置这两个概念能满足不同的要求使性能最优这些部件的设计是下一章的主题2.3 MIFARE® RF接口MIFARE® Technology在读卡器和无线卡之间用ISO 14443类型A的RF接口通讯表1是MIFARE® RF接口的简短概述基本上MIFARE® RF接口遵从变压器原理MIFARE®卡是无源的卡上没有电池因此读卡器模块和卡之间的通讯要求有能量的传输而且可以双向发送数据表1 MIFARE® RF接口的概述能量传输变压器原理MIFARE®卡是无源的工作频率 13.56MHz通讯结构半双工读卡器首先发信号talk数据速率 105.9kHz数据传输双向RWD->卡 100%ASK幅变调制Miller编码卡->RWD 副载负载波调制subcarrier load modulation副载波频率847.5kHz曼彻斯特编码下面的内容是MIFARE® RF接口的基本知识首先将讲述基本的能量传输最后是数据传输和两个方向使用的数据编码2.3.1 能量传输读卡器天线和无源MIFARE®卡之间的能量传输使用变压器原理它要求读卡器要有天线线圈MIFARE®卡也有线圈图2.3是基本的原理和等效的电路图图的左边是天线和能量传输的原理图2.3 变压器模型RWD天线线圈的电流I产生一个磁通量磁通量的部分穿过卡的线圈在卡的线圈感应出一个电压电压被整流当工作电压到达后卡的IC被激活感应电压会随着读卡器天线和MIFARE®卡的距离不同而变化由于电压会变化工作距离受到传输的功率限制上图的右半部分是变压器模式的等效电路详细的能量传输将在本文档的附录A详细解释2.3.2 RWD->卡的数据传输MIFARE®用半双工的通讯形式在读卡器和卡之间传输数据读卡器首先发出信号说话启动通讯从读卡器到卡的数据传输根据ISO 14443类型A采用100%的ASK幅变调制 pulse-pause modulation图2.4是典型的信号波形图2.4 RWD->卡的数据传输典型的信号波形由于天线有品质因子Q使发送的信号波形发生变形如图2.5这个波形可以用于测量天线的调谐tuning计算天线品质因子Q的理论背景和计算匹配电路部件的过程将在第三章详细解释前面已经提到MIFARE®卡是无源的能量传输到卡后卡才能和读卡器通讯因此MIFARE®用优化的编码提供与发送到卡的数据独立的恒定能量这就是改良的Miller编码它用于读卡器向卡发送数据图2.6详细介绍了Miller编码图2.6 RWD->卡的数据传输Miller编码MIFARE®的数据速率是105.9kHz所以一个位帧bit frame的长度是9.44µs Miller编码的脉冲长度是3µs编码逻辑0有两个可能性由前面一位决定如果前面一位是0接着的0用在后一个位帧的开始有3µs的脉冲表示如果前面一位是1接着的0用下一个位帧没有脉冲来表示2.3.3 卡->RWD的数据传输2.3.3.1 副载波负载调制的原理卡发送回RWD的数据传输使用副载波负载调制subcarrier load modulation的原理见图2.7此时卡作为谐振电路消耗读卡器产生的能量这个能量消耗有重新激活的效应使RWD端出现电压降这个效应通过改变卡的IC的负载或电阻将数据从卡发送回读卡器图2.7 副载波负载调制subcarrier load modulation的原理MIFARE®读卡器的天线应调谐到振荡频率f R=13.56MHz实际上振荡器电路在读卡器天线产生的电压多次比电源电压高但由于RWD和卡的天线之间有小的耦合因子卡的响应比读卡器产生的电压弱了大约60dB检测这个信号要求一个设计良好的接收电路MIFARE®用副载波频率f SUB来调制数据而不是用直接的负载调制副载波调制的结果是在载波频率13.56MHz的周围产生f的边频带副载波负载调制可以简单并健壮地测试接收信号MIFARE® RF接口在副载波调制之前对基频的数据使用曼彻斯特编码图2.8是典型的数据编码和副载波负载调制的时域图首先数据被内部编码成曼彻斯特码MIFARE®通讯的数据速率无论从卡到读卡器还是读卡器到卡都是105.9kHz所以位帧的长度是9.44µs曼彻斯特码用上升和下降沿来编码数据逻辑1用位帧中间的下降沿表示逻辑0用位帧中间的上升沿表示MIFARE®卡的集成电路产生的副载波频率f SUB = f R/16 = 847.5kHz时间T0表示工作频率的脉冲宽度T0 = 1/f R = 74ns曼彻斯特编码的数据调制到副载波频率最后副载波负载调制完成图2.8 卡->RWD的数据编码原理时域结果副载波负载调试在频域产生两个边频带高频的是在14.41MHz低频的是在12.71MHz信号的频域图请参考图2.9图2.9一方面显示了数据编码的边频带另一方面显示了载波频率到工作频率的边频带图2.9 卡->RWD的数据编码频域3MF RC500匹配电路和天线的设计3.1 基本设计规则MF RC500是一个单独的读卡器集成电路它要求在没有外部放大器的情况下工作距离达到100mm剩下的无源RF部分的设计很简单明了首先要确定哪个可行的基本概念最能符合应用的要求图3.1的设计帮助会对这个决定作出支持两个不同的概念可以设计一个天线和一个匹配电路• 直接匹配的天线用读卡器和天线的最小距离可以建立一个小型的完整终端可行的应用是一个小型建筑物的访问控制读卡器或者是手持的读卡器• 500匹配的天线可以作为读卡器和天线之间用长距离同轴电缆连接的应用的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连接读卡器匹配电路和天线的同轴电缆最长距离可达10m图3.1 设计帮助注意这个设计帮助是第一步要获得期望的工作距离天线的设计和环境的影响等因素都要考虑到表2比较了上不同的概念并详细地显示了它们分别需要的元件但主要讨论50匹配或直接匹配的天线概念对于50匹配的概念提供了一个工作距离高达100mm 的高端解决方案和一个工作距离低于50mm的低成本解决方案表2 天线概念的比较50匹配直接匹配概念长距离 短距离MF RC500EMC 电路 电路和值都相同 接收电路 电路和值都相同读卡器阻抗变换用TX1和TX2只用TX1 ---电缆50同轴电缆短线或直接连接天线匹配电路电路相同但天线的大小不同值也不同电路相同但天线的大小不同值也不同天线线圈工作距离由天线的大小和环境的影响决定工作距离由天线的大小和环境的影响决定天线天线的屏蔽由应用决定例如外壳和环境的影响建议使用上面显示的概念下一部分按照电路要求的设计根据天线的形状估算可以获得的工作距离3.2 估算最合适的天线大小MIFARE®系统的工作距离由下面几个因素决定• 读卡器的天线大小 • 给定天线的匹配电路品质 •环境的影响下一个设计步骤是由天线的大小估计工作距离完整的计算可以在附录A 中找到MIFARE®卡由读卡器产生的磁通供电卡集成电路可以获得的能量随读卡器天线和卡之间的距离不同而变化在2.3节已经提到MIFARE®系统使用变压器原理描述变压器的一个重要的参数是耦合系数k 它可被定义为与读卡器线圈和卡线圈之间的距离以及与读卡器天线和卡线圈的大小有关的一个几何参数假设标准应用中MIFARE®卡有卡芯片的尺寸卡的线圈的尺寸是固定的附录A 显示了当读卡器天线和卡线圈的固定距离等于读卡器天线的半径时获得的最大耦合系数k 计算使用的是环形的天线如果实际使用的是矩形或方形的天线可以用有相等面积的环形天线来估算 这个结果可以作为对给定应用设计最适合的天线的经验方法特别注意 • 估计读卡器的天线半径应当等于可获得的工作距离只是成功设计天线的第一步对于一个完整的设计环境的影响以及由于应用相关的约束对天线大小的限制也要考虑到• 估算的结果显示增加天线的半径不会自动增加工作距离从读卡器到卡的能量传输是一个限制因素它可以用最小的耦合系数0.3表示• 耦合系数的计算公式与读卡器天线的所绕的圈数无关图3.2给出了不同天线大小的R/W 大约距离数据显示当天线的直径大约是20cm 即R=10cm 时可以获得最好的R/W 距离更大的天线不能使工作距离更大图3.2 天线半径与工作距离之比3.3 直接匹配的天线表2的其中一个提议是使用直接匹配的天线推荐电路的工作距离可达100mm工作距离主要由天线的大小以及天线匹配电路的修正值决定需要的部件有EMC滤波器接收电路和天线本身的匹配等这些部件以及它们对MIFARE®系统正确工作的必要性将在后面解释图3.3是推荐使用的直接匹配天线电路3.3.1 EMC电路MIFARE®系统的工作频率是13.56MHz这个频率要用一个石英振荡器发生但它同时也产生高次谐波为了符合国际EMC规定13.56MHz中的三次五次和高次谐波要被良好地抑制除了多层设计外我们强烈建议使用如图3.3所示的低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由元件L0和C0组成它们的值请看表33.3.2 接收电路MF RC500的内部接收部分使用了一个新的接收概念它使用卡响应的副载波负载调制所产生的两个边频带我们建议使用内部产生的V MID电势作为Rx管脚的输入电势为了减少干扰在V MID管脚连接一个电容到地读卡器的接收部分需要在Rx和V MID引脚之间连接一个分压器另外建议在天线线圈和反压器之间串连一个电容图3.3就是推荐使用的接收电路它由R1R2C3和C4组成它们的值见表3滤波和接收部分的元件L0C0R1R2C3和C4的值是固定的元件值注释L 0 2.2µH10% 屏蔽的磁场例如TDK ACL3225S-TC 0 47pF2% Np0材料8205%RR2.7k5%C 3 15pF2% NP0材料C 4 100nF2% NP0材料注意要获得最好的功能所使用的电容和电感至少要具备推荐的这些元件的性能和容差3.3.3 直接匹配天线的天线匹配电路我们建议逐步地设计直接匹配的天线首先要设计天线线圈天线本身是一个低电阻的器件将天线线圈连接到MF RC500需要一个匹配电路估算天线的等效电路和计算品质因子可以得出匹配电路的电容推荐值3.3.3.1 确定天线的等效电路读卡器的天线线圈可以用图3.4左边的等效电路表示建议设计的直接匹配天线的天线线圈应当有一个接地的中心抽头这个中心抽头是用于改善天线线圈的EMC性能线圈本身可以用电感L a和L b表示电阻R a和R b表示电阻损耗并联的C a和C b表示电容损耗由于L a和L b之间有耦合作用所以我们不推荐计算这个等效电路的元件来表示所有电阻损耗可以用Rant来表示线圈电容Cant表示线圈和连接器之间的电容损耗图3.4 直接匹配天线的天线线圈匹配电路我们建议用阻抗分析仪测量天线的等效电路连接天线线圈当使用屏蔽天线时要将屏蔽连接到地并测量显示的等效电路在计算品质因子和天线的调谐时线圈的电容Cant 可以忽略注意如果没有阻抗分析仪将计算的电感和电容值作为起始值估算这些值的公式请查看附录A MIFARE®的工作频率是13.56MHz 这个频率下电阻的集肤效应skin effect损耗不能忽略这就是线圈不能只使用DC 阻抗的原因请用附录A 的估算找到电阻Rant 的起始值我们建议以后用测量品质因子的方法来检查整个设计如果有必要起始值要被改变整个调谐过程也要重新再做一次3.3.3.2 品质因子接下来的部分中假设天线电感L ANT 和电阻R ANT 的值已知我们建议用阻抗分析仪测量L ANT 和R ANT如果是用公式估算出的值要记住它们只是起始值在确认Q 因子后可能需要改变天线的品质因子是纠正天线调谐和所获得的性能的一个重要特性天线的品质因子由下面的公式定义 ANTANTR R L Q ⋅=ω其中R R f 2πω=根据天线的几何形状Q 的值通常在50100之间要进行正确的数据传输这个值还要减少在2.3.2章提到MIFARE®的波特率是105.9kHz/sec数据从RWD 传输到卡使用脉宽T=3µs 的Miller 编码用带宽B 的定义Qf B R=以及时间与带宽的乘积的规定1T B ≥⋅可以算出要求的Q 因子是68.40s 3MHz 56.13T f Q R ≤⋅≤⋅≤μ由于元件的容差和对温度的依靠我们建议Q 因子的值取35要降低原始的Q 因子要求如图3.5所示增加一个外部电阻R EXT R EXT 的值用下面的公式算出ANT ANT R ANT ANT R EXT R 35LR Q L R −⋅=−⋅=ωω 在前面已经提到我们推荐在设计直接匹配天线的天线线圈时使用中心抽头这样外部电阻就被分成两个相等的部分减少天线品质因子的完整电路请看图3.5图3.5 用外部电阻减少天线的品质因子3.3.3.3 直接匹配天线的阻抗匹配在设计直接匹配天线的匹配电路时我们建议使用图3.6的电路电容Cs和Cp的值由天线本身和环境影响来决定图3.6 完整的匹配电路我们建议使用表4的电容值作为调谐过程的起始值将直接匹配的天线调谐到最优的过程将在第7章解释起始值由天线的电感决定表4 天线匹配电路的起始值L ANT[µH] C S[pF] C P1[pF] C P2 [pF]0.8 27 270 3300.9 27 270 2701.0 27 220 270220 1.1 27 180||221.2 27 180 180||22 1.3 27 180 180 1.4 27 150 150 1.5 27 150 150150 1.6 27 120||101.7 27 120 150 1.8 27 120 120上表假设天线线圈的寄生杂散电容是15pF Cs和Cp应该是有+/- 2%容差的NP0电介质天线电感和电容的实际值由不同的参数决定• 天线结构PCB的类型• 导体的厚度• 线圈之间的距离• 屏蔽层• 附近环境的金属和铁由于有这些影响Cp的值要在实际的设计中优化正确的过程请参看7.1.1节3.4 50匹配的天线表2提出了两个概念来设计一个50的天线在这两个概念中EMC电路和接收电路是独立的本小节首先讲述前面这些部分接着是长距离和短距离的阻抗转换电路最后是设计50匹配天线的匹配电路的建议3.4.1 EMC电路MIFARE®系统的工作频率是13.56MHz这个频率要用石英振荡器产生但同时也会产生高次谐波为了符合国际EMC规定13.56MHz中的三次五次和高次谐波要被良好地抑制除了多层设计外我们强烈建议使用如图3.7所示的低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由元件L0和C0组成它们的值请看表53.4.2 接收电路MF RC500的内部接收部分使用了一个新的接收概念它使用卡响应的副载波负载调制所产生的两个边频带推荐使用内部产生的V MID电势作为Rx管脚的输入电势为了减少干扰在V MID管脚连接一个电容到地读卡器的接收部分需要在Rx和V MID引脚之间连接一个分压器另外建议在天线线圈和分压器之间串连一个电容图3.7就是推荐使用的接收电路它由R1R2C3和C4组成它们的值都在表5表5 EMC滤波和接收电路的值元件值注释L 0 1.0µH10% 屏蔽的磁场例如TDK ACL3225S-TC 0 47pF2% NP0材料8205%R2.7k5%RC 3 15pF2% NP0材料C 4 100nF2% NP0材料注意要获得最好的功能所使用的电容和电感至少要具备推荐的这些元件的性能和容差3.4.3 50的长距离解决方案要连接50的同轴电缆MF RC500需要一个阻抗转换电路这个阻抗转换电路要满足3个要求• 执行EMC滤波• MF RC500的低输出阻抗和50之间的阻抗转换• MF RC500有对称的输出驱动T X1和T X2连接同轴电缆会对地产生不对称的电势设计一个满足上面3个要求的电路的方法是使用一个变压器或Balun1产生一个不对称的地电平图3.7是使用Balun的一个典型的实现方法基于L0和C0的EMC滤波器与直接匹配的天线有相同的结构L0C 0和C1组成了一个T形滤波器这个滤波器将输出驱动电阻转换到50的同轴电缆电阻Balun B1的转换比例是1:1而且应当匹配到50电容C是可选的2Balun少量的不对称性可以减少调整天线最大输出电压的调谐电容特别注意MF RC500的桥输出驱动是低电阻器件要获得最好的性能就要在Tx1和Tx2之间加入一个30的匹配电阻计算需要转换的阻抗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smith图图3.7 长距离的解决方案50阻抗转换变压器和balun是产生不对称地电平的一种方法Balun的概念显示了如何用几个外部元件实现50匹配的长距离工作Balun的基本功能和阻抗网络的计算可以在标准文献中找到计算的结果会给出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案的调谐过程起始值要提供EMC滤波功能必须在匹配到50和滤波之间找到折衷的方案表6显示了调谐过程的结果应该使用可选的调谐电容找到实际设计中最好的结果1 Balanced到Unbanlanced的缩写Balun是一种变压器2推荐在设计阶段使用调谐电容C2b它可以找到最优的性能表6 阻抗转换的值类型50-1元件值注释C1 82pF2% NP0材料C2a 69pF2% NP0材料C2b 0~30pFB1 1:1变压器例如Coilcraft 1812WBT-3 注意要获得最好的功能所使用的电容和电感至少要具备推荐的这些元件的性能和容差3.4.4 50的短距离解决方案第二种建立50天线的方法只使用一个驱动器级T X1或T X2图3.8显示了完整的阻抗转换和接收部分基于L0和C0的EMC滤波器与直接匹配的天线有相同的结构L0C0和C1组成了一个T形滤波器是可选的我们建议用这个调谐可能性这个滤波器将输出驱动电阻转换到50的同轴电缆电阻电容C对找到的C1最优值进行首次测试图3.8 50的短距离解决方案用一个驱动级实现50的阻抗转换要提供EMC滤波功能必须在匹配到50和滤波之间找到折衷的方案表7显示了调谐过程的结果表7 阻抗转换的值元件值注释C2a 69pF2% NP0材料C2b 0~30pF NP0材料注意要获得最好的功能所使用的电容和电感至少要具备推荐的这些元件的性能和容差3.4.5 50天线的天线匹配电路匹配50电缆的天线设计要满足几个要求首先要构造天线线圈它的电感要被测量或用计算天线电感的公式来估算公式请参看附录A这样的天线是一个低电阻的器件要将它连接到50的电缆需要用一个阻抗匹配电路除此之外它还需要一个谐振电路在13.56MHz的工作频率下产生最高的电压3.4.5.1 确定天线的等效电路读卡器的天线线圈可以用图3.9的等效电路表示天线本身有线圈线圈的电感是L ANT 另外线圈还有串行电阻R ANT 表示电阻损耗和一个表示线圈之间和连接器之间电容损耗的并行电容C ANT其中Lant =300~1500nH C ant =10~40pF R ant =0.3~1.2图3.9 天线线圈的等效电路我们建议用阻抗分析仪测量天线的等效电路连接天线线圈当使用屏蔽天线时要将屏蔽连接到地并测量显示的等效电路在计算品质因子和天线的调谐时线圈的电容Cant 可以忽略注意如果没有阻抗分析仪将计算的电感和电容值作为起始值估算这些值的公式请查看附录AMIFARE®的工作频率是13.56MHz 这个频率下电阻的表面效应损耗不能忽略这就是线圈不能只使用DC 阻抗的原因请用附录A 的估算找到电阻Rant 的起始值我们建议以后用测量品质因子的方法来检查整个设计如果有必要起始值要被改变整个调谐过程也要重新再做一次3.4.5.2 品质因子接下来的部分中假设天线电感L ANT 和电阻R ANT 的值已知我们建议用阻抗分析仪测量L ANT 和R ANT如果是用公式估算出的值要记住它们只是计算Q 因子的起始值天线的品质因子是天线正确调谐和所获得的性能的一个重要特性天线的品质因子由下面的公式定义 ANTANTR R L Q ⋅=ω其中R R f 2πω=根据天线的几何形状Q 的值通常在50100之间要进行正确的数据传输这个值还要减少在2.3.2章提到MIFARE®的波特率是105.9kHz/sec数据从RWD 传输到卡使用脉宽T=3µs 的Miller 编码用带宽B 的定义Qf B R=以及时间与带宽的乘积的规定1T B ≥⋅可以算出要求的Q 因子是68.40s 3MHz 56.13T f Q R ≤⋅≤⋅≤μ由于元件的容差和对温度的依靠我们建议Q 因子的值取35要降低原始的Q 因子要求增加一个外部电阻R EXT图3.10显示了如何连接外部电阻R EXT图3.10 外部电阻R EXT 的值用下面的公式算出ANT ANT R ANT ANT R EXT R 35LR Q L R −⋅=−⋅=ωω3.4.5.3 匹配电路电容的计算图3.11显示了推荐使用的将天线线圈匹配到50的电路匹配用一个串联和一个并联电容来实现输入电阻Z 要等于50图3.11 天线的匹配电路用下面的公式计算Cs 和Cp其中ZR R L w 1C antext ant2s +⋅=而s ant 2p C L w 1C −=+−=Z R R 1L w 1C ant ext ant2p Cs 和Cp 应当是NP0电介质的SMD 类型有很好的温度稳定性我们建议将Cp 分裂成一个固定的值和一个最大值是1020pF 的可变值Cp’。
RC500开发板用户手册(Rev1.2)一、 简介RC500开发板是专门用于开发调试RC500的RFIC卡读写设备,它可以通过RS232接口或USB接口实现与PC机的连接。
支持ISO14443 TYPE A标准的智能卡。
随机提供开发包,附带的程序实现访问射频卡的全部功能,具有完整的读写卡功能,可以读写卡的块,钱包充值、扣款等。
外接LCD和键盘,是一款功能完备的RFID开发板。
二、 跳线设置对STC单片机ISP时请用232串口,此时JP1的1-2,3-4短接。
ISP时可以直接拔插一下USB接口(USB口取电时,JP1的5-6,7-8断开)使得单片机复位上电。
或者也可以用J1直接用5V(>100ma)直流电供电。
三、文件说明1、RC500:通过串口或USB口(USB接口操作时JP1的5-6,7-8短接,需要先安装USB驱动,然后根据模拟的串口号(检查设备管理器) 选择相应的端口就可以了),运行DEMO程序直接调试观看结果。
RC500 DEMO.hex2、LCD DISPLAY ID:在LCD上直接显示MIFARE卡号,刷卡后会马上显示卡号,同时LED1会闪烁,此时串口不响应。
RC500 LCD DEMO.hex3、KEY LEDS:演示按键和LED动作,按哪个键会亮哪个LED,编号对应。
KEY-LED.hex【注意事项】1、操作卡片之前请多参考附带的卡片资料和芯片资料。
涉及密码部分请谨慎操作,违反操作规程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2、调试时天线和LCD接插方向请不要接反了,由此产生的损坏我们不负责。
请注意操作!不清楚可以参考图片。
3、出厂时天线的调谐是以S50卡为参考进行的调试,如果附近有金属等物可能会影响读写距离,其它情况请参考光盘附带的天线调整资料。
4、操作时请注意防止静电,另外因为开发板是裸露的,带电操作时请注意人身安全,防止触电发生,不要直接接触裸露的管脚,碰到短路情况 及时断电。
4、此类产品请远离儿童能接触到的地方,注意安全!5、卡片请不要弯折,不要用重物压或打击,否则容易损坏!四、调试(请注意图中红色圈圈)参数设置:1、先安装STC–ISP-V3.9软件并运行软件,您也可以到stc的网站下载更新的软件,详情请参考stc软件的使用。
喜德盛rc500配置表喜德盛(HIDASHENG)是一家专业生产和销售遥控车的公司,其产品以高性能和可靠性而闻名。
喜德盛RC500是该公司推出的一款遥控车型,具有出色的配置和功能。
以下是喜德盛RC500的详细配置表:1. 底盘配置:- 底盘类型:4轮驱动- 驱动方式:电动- 底盘材料:铝合金- 轮胎类型:橡胶轮胎2. 电机配置:- 电机类型:无刷电机- 电机功率:2000W- 最大转速:30000转/分钟3. 遥控器配置:- 遥控器类型:2.4GHz无线遥控器- 遥控距离:100米以上- 遥控频率:可调节4. 电池配置:- 电池类型:锂聚合物电池- 电池容量:5000mAh- 充电时间:约3小时- 续航时间:约30分钟5. 悬挂系统:- 悬挂类型:独立悬挂系统- 减震器类型:液压减震器6. 车身配置:- 车身材料:塑料- 车身长度:约40厘米- 车身宽度:约25厘米- 车身高度:约15厘米7. 遥控功能:- 前进/后退- 左转/右转- 加速/减速- 灯光控制8. 其他配置:- 防水性能:IPX4级别防水- 支持升级:可通过固件升级提升性能和功能9. 附件配置:- 充电器:1个- 遥控器电池:2节AA电池10. 包装配置:- 包装尺寸:约50*30*20厘米- 包装重量:约3公斤总结:喜德盛RC500是一款具有高性能和可靠性的遥控车型。
它采用4轮驱动底盘,配备无刷电机和液压减震器,具有出色的操控性能。
遥控器采用2.4GHz无线技术,具有稳定的信号传输和远程遥控距离。
电池容量大,续航时间长,可满足长时间使用的需求。
车身材料轻巧耐用,具有防水性能,适合在各种地形和环境中使用。
喜德盛RC500还支持固件升级,可以不断提升性能和功能。
附件丰富,包装完整,是一款性价比高的遥控车型。
MF RC500匹配电路和天线的设计2005年2月深圳吉盛科技有限公司目录应用笔记 MF RC500 匹配电路和天线的设计 (4)1. 简介 (4)2. 系统基本原理 (4)2.1 框图 (4)2.2 系统配置 (4)2.3 MIFARE 射频接口 (5)2.3.1 能量发送 (5)2.3.2 RWD到CARD的数据传送 (6)2.3.3 Card 到 RWD 的数据传送 (7)3 MF RC500 匹配电路和天线的设计 (10)3.1 基本设计规则 (10)3.2 优化天线尺寸评价 (12)3.3 直接匹配天线 (13)3.3.1 EMC电路 (13)3.3.2 接收电路 (13)3.3.3 直接匹配天线的天线匹配电路 (14)3.4 50Ω匹配天线 (18)3.4.1 EMC电路 (18)3.4.2 接收电路 (18)3.4.3 50Ω full range solution (18)3.4.4 50Ω小范围解决方法 (19)3.4.5 50Ω天线的天线匹配电路 (20)4 环境影响 (22)4.1 金属天线环境 (22)4.2 多种天线 (23)4.3 温度 (23)5 天线防护,补偿 (23)5.1.1 电气防护 (23)5.1.2 补偿 (24)5.1.3 导磁防护 (25)6.1 通用布线提示 (28)6.1.1 EMC过滤和接收电路 (28)6.2 天线布线和匹配电路 (28)6.3 直接匹配天线例子 (28)6.3.1 防护和补偿矩形天线 (28)6.3.2 矩形天线 (30)6.3.3 防护矩形天线 (30)6.4 50Ω匹配天线的例子 (31)6.4.2 补偿环形天线 (32)6.4.3 防护环形天线 (33)7 天线调整 (35)7.1 最好操作距离的调整方法 (35)7.1.1直接匹配天线的调整 (35)7.1.2 调试50Ω匹配天线 (36)7.2 品质因素checking (41)8 references (43)9 附录A (43)9.1 缩写 (43)9.2 电线线圈感应系数的计算 (44)9.3 天线电阻的计算 (45)应用笔记 MF RC500 匹配电路和天线的设计1. 简介这是支持MF RC500 MIFARE 读写集成电路IC的有关射频设计的应用笔记。
MF RC500匹配电路和天线的设计2005年2月深圳吉盛科技有限公司目录应用笔记 MF RC500 匹配电路和天线的设计 (4)1. 简介 (4)2. 系统基本原理 (4)2.1 框图 (4)2.2 系统配置 (4)2.3 MIFARE 射频接口 (5)2.3.1 能量发送 (5)2.3.2 RWD到CARD的数据传送 (6)2.3.3 Card 到 RWD 的数据传送 (7)3 MF RC500 匹配电路和天线的设计 (10)3.1 基本设计规则 (10)3.2 优化天线尺寸评价 (12)3.3 直接匹配天线 (13)3.3.1 EMC电路 (13)3.3.2 接收电路 (13)3.3.3 直接匹配天线的天线匹配电路 (14)3.4 50Ω匹配天线 (18)3.4.1 EMC电路 (18)3.4.2 接收电路 (18)3.4.3 50Ω full range solution (18)3.4.4 50Ω小范围解决方法 (19)3.4.5 50Ω天线的天线匹配电路 (20)4 环境影响 (22)4.1 金属天线环境 (22)4.2 多种天线 (23)4.3 温度 (23)5 天线防护,补偿 (23)5.1.1 电气防护 (23)5.1.2 补偿 (24)5.1.3 导磁防护 (25)6.1 通用布线提示 (28)6.1.1 EMC过滤和接收电路 (28)6.2 天线布线和匹配电路 (28)6.3 直接匹配天线例子 (28)6.3.1 防护和补偿矩形天线 (28)6.3.2 矩形天线 (30)6.3.3 防护矩形天线 (30)6.4 50Ω匹配天线的例子 (31)6.4.2 补偿环形天线 (32)6.4.3 防护环形天线 (33)7 天线调整 (35)7.1 最好操作距离的调整方法 (35)7.1.1直接匹配天线的调整 (35)7.1.2 调试50Ω匹配天线 (36)7.2 品质因素checking (41)8 references (43)9 附录A (43)9.1 缩写 (43)9.2 电线线圈感应系数的计算 (44)9.3 天线电阻的计算 (45)应用笔记 MF RC500 匹配电路和天线的设计1. 简介这是支持MF RC500 MIFARE 读写集成电路IC的有关射频设计的应用笔记。
MFRC500射频卡识别电路的设计
射频卡是一种无源的芯片卡,广泛应用于门禁系统、公交卡及一卡通系统等领域。
MFRC500是一款常用于射频卡识别的芯片,具有高度集成的特点,可用于射频通信、数据接收和解调处理等功能。
射频卡识别电路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一、射频天线设计
射频天线是射频卡与读卡器之间的媒介,其设计直接影响到射频卡的工作效果。
一般射频天线采用线圈结构,常用的有圆形、方形和长方形等形状。
其设计需要兼顾天线的有效接收范围和读卡器的射频输出功率。
二、射频信号调制与解调设计
三、射频功率控制电路设计
射频功率控制电路用于控制读卡器的射频功率输出,以保证射频卡与读卡器之间的通信质量。
一般采用功率放大器作为输出驱动,通过控制电路控制射频功率的大小。
此外,还需要考虑功率放大器的稳定性和功耗问题。
四、射频通信协议设计
五、射频电路与控制电路的连接
射频电路与控制电路之间需要进行相应的连接与接口设计,以实现射频天线与MFRC500芯片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此外,还需要考虑射频电路与控制电路之间的干扰与隔离,以避免相互之间的干扰影响射频卡的识别效果。
综上所述,射频卡识别电路的设计需要考虑射频天线设计、射频信号调制解调设计、射频功率控制电路设计、射频通信协议设计以及射频电路与控制电路的连接。
需要根据具体应用需求进行相应的设计与实现,以满足射频卡的识别要求。
RC500开发板说明一、资料简介本资料是一套基于51单片机的Mifare卡开发系统,可以读写各种Type A 标准支持ISO1443协议的IC卡(如Mifare S50,S70等),是为相关的技术开发人员提供的一套资料详备、价廉物美的产品。
开发板采用Philips RF RC500原装芯片设计读卡电路,使用方便,成本低廉,适用于有志于学习51单片机高级应用的用户、需要进行射频卡终端设计/生产的用户。
二、技术参数及规格工作频率13.56mHz感应距离<10cm工作电压5V通讯接口RS232二、开发资料功能1.学习射频卡的工作原理;2.学习RC500的通讯、配置;3.学习如何进行读写Mifare卡的操作;三、开发资料内容1.开发板使用指南,测试方法,程序下载方法,读卡原理2.开发板完整原理图和PCB(Protel格式和PDF格式)3.开发板单片机基于C51的读写卡完整源程序(Keil工程)4.Mifare卡资料(包括S50和S70卡)5.RC500资料7.天线设计资料8.相关芯片资料9.单片机STC89C52芯片资料本产品采用MCS51单片机STC公司的STC89C52来驱动Mifare RC500实现IC卡操作,可操作的卡类型为Mifare S50卡。
IC卡为非接触式卡,卡存储EEPROM大小为1K字节.天线的可操作距离为5-10CM 可调(可以提供天线设计技术支持)。
产品内容:一、Mifare RC500开发板一块二、USB取电串口线一根三、光盘一张,内含以下内容:1、Mifare RC500读卡器主板原理图和天线板原理图及PCB板文件(Protel格式)2、基于STC89C52的C51源代码(完整KeilC51的工程文件)3、详细的Mifare RC500中英文技术资料4、详细的Mifare 1K 的IC卡中英文技术资料5、详细的Mifare 天线设计资料6、上位机读写卡演示程序7、ISO1443协议资料。
MFRC500功能及引脚描述MF RC500资料一 MF RC500功能、引脚及特性描述MF RC500 功能、引脚及特性描述一、MF RC500功能特性描述MF RC500是应用于13.56MHz非接触式通信中高集成读卡集成电路中的一员。
该系列集成电路采用了先进的调制和解调技术,集成了在13.56MHz下所有类型的被动非接触式通信方式和协议。
MF RC500支持ISO14443A的所有层。
内部的发送器部分不需要增加有源电路就能够直接驱动近操作距离的天线,最远操作距离可达100毫米。
接收器部分提供了一个坚固而有效的解调和解码电路,用语ISO1443A兼容的应答器信号。
数字部分处理ISO14443A侦和奇偶与循环冗余(CRC)错误检测。
此外,该电路还支持快速CRYPTO1加密算法用于验证MIFARE系列产品。
方便的并行接口可直接连接到任何8位的微处理器,给用户设计读卡器和终端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该电路所具备的详细功能特性如下:1、成度的模拟电路用于卡应答的解调和解码。
2、带缓冲的输出驱动器能够使用最少数量的外部元件与天线连接。
3、适用于近操作距离,最远达100毫米。
4、支持ISO14443A 1-4部分标准。
5、支持MIFARE标准各类射频卡,包括双界面卡。
6、带有加密并保护的内部非易失性存储器。
7、带有内部地址锁存器和IRQ中断引脚的并行微处理器接口。
8、具有灵活的中断处理功能。
9、能够自动检测并行微处理器接口类型。
10、方便的64字节发送和接收先进先出(FIFO)缓冲区。
11、具备硬件复位的低功耗功能12、可编程的定时器。
13、唯一的产品序列号。
14、用户可编程的启动配置功能。
15、具有位和字节定位侦。
16、具有数字、模拟和发送器各自独立的电源输入引脚。
17、内部振荡器缓冲连接13.56MHz晶体振荡器,低相位漂移。
18、具有时钟频率滤波功能。
在短距离应用中天线驱动器为3.3V操作电压。
19、产品采用SO32封状形式。
RC500变频器说明书一、简介变频器是由计算机控制电力电子器件,将工频交流电变为频率和电压可调的三相交流电的电器设备,用以驱动交流异步(同步)电动机进行变频调速。
变频器的出现,使交流电动机的调速变得和直流电动机一样方便,并可由计算机联网控制,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发展前景广阔。
表1变频调速的效果由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子转速公式:n=(1-s)60f1/p,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式有:变频(f1)调速、变极(p)调速和变转差率(s)调速。
变频器的调频调压原理:1.调频原理2.调压原理综上所述,变频器的调频调压过程是通过控制三相调制信号进行的。
二、变频器的组成变频器是由计算机控制大功率开关器件将工频交流电变为频率和电压可调的三相交流电的电器设备。
由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两大部分组成,主电路包括整流及滤波电路、逆变电路、制动电阻和制动单元,控制电路包括计算机控制系统、键盘与显示、内部接口及信号检测与传递、供电电源和外接控制端子等。
三、变频器的分类1.按变换环节分为,交-直-交型和交-交型两种。
2.按改变变频器输出电压的方法分为,PAM调制和P注意不要安装移相电容噪声滤波器(选件FR-BIF)或浪涌吸收器到变频器的输出侧请正确连接输出侧(端子U,V,W)与电机之间电缆这将影响电机的旋转方向(3)试运行注意请在运行前确认调整各参数机械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动作400V级1.5K 3.7K在负荷GD2小的情况输出频率在20Hz 30Hz 范围内少量的旋转误差有可能增加此时请设定Pr.72"PWM频率选择"为6kHz以上请确认没有噪音或漏电流等的影响A-2。
射频识别卡读写模块的设计与应用摘要摘要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卡(IC卡)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射频识别卡正逐渐取代传统的接触式IC卡,成为智能卡领域的新潮流。
研究、开发射频识别卡的读写技术与读写设备,对其推广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射频识别卡及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原理。
为了使应用系统的开发人员无需掌握复杂的射频识别技术就可快速开发射频识别卡应用产品,本文基于模块化的设计思想设计开发了射频识别卡Mifare1的读写模块。
该读写模块不仅能完成对射频识别卡的控制和读写操作,而且可供用户在其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
文中详细讨论了读写模块的具体实现。
硬件部分介绍了系统的组成、MCU与读写芯片的接口设计与硬件电路的实现。
软件部分重点阐述如何实现射频识别通信的底层驱动,并在此基础上将卡片的操作用函数形式封装,以供用户调用。
函数的封装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具有硬件无关性,方便用户二次开发。
然后,给出了读写模块的两个应用实例:RFID卡通用读写卡器及带网络接口的考勤机,简要的介绍了其设计方法和用途。
最后,对本文所做工作进行了总结,并给出今后研究工作的展望。
关键词:射频识别,IC卡,读写设备作者:徐丽华指导老师:王宜怀ABSTRACT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Read/Write Module of RFID Card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smart cards (IC card) are now very popular in our life.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card is becoming a new fashion in the application field of smart card, replacing the traditional contacting IC card. So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technology of RFID Card and develop the read/write device of RFID card for its generalization.The common concept of the RFID card and the basic working principle of RFID system are explained chiefly in the first part of this paper. Then, a read/write module of Mifare1 RFID card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modular designing mind. The users of application system may develop their practical products rapidly with our module without understanding the details of RFID technology. The read/write module can not only do the control and read/write operations of the RFID card, but also can be redeveloped. The way to implement the read/write module is discussed in detail, including two parts, the hardware and the software. The former part includes the constitutes of the system, the design of the interface between MCU and the chip of RFID module,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hardware circuits. And the latter mainly introduces how to drive the RFID communication and encapsulate the operation of the card into functions which can be transferred by the customers conveniently. The functions are irralated with hardware by doing its encapsulation according to the rules of software engineering.Then, two application examples based on read/write module are given, one is a general read/write device and the other is a check-in machine with network interface.At last, all the work are summarized and a research prospect of the subject in future is promised .Keywords: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ion(RFID),IC card,read/write device,Author:Xu Lihua Supervisor:Wang Yi huai射频识别卡读写模块的设计与应用目录目录摘要...........................................................I ABSTRACT.......................................................II第一章概述 (1)1.1射频识别卡 (1)1.1.1 关于射频识别技术 (1)1.1.2 智能卡(IC卡) (1)1.1.3 射频识别卡 (2)1.1.4 RFID卡的优点 (2)1.1.5 RFID卡的应用 (3)1.1.6 RFID卡读写设备 (3)1.2 关于本课题 (3)1.2.1 RFID卡读写模块构思 (4)1.2.2 读写模块设计思路 (5)1.3 本文工作与论文结构 (6)1.3.1 本文工作 (6)1.3.2 论文结构 (7)第二章相关理论与技术 (8)2.1 射频识别卡的基本原理与相关技术 (8)2.1.1 射频识别系统的基本原理 (8)2.1.2 射频识别系统的分类 (9)2.1.3 能量传送 (10)2.1.4 数据传送 (10)2.1.5 数据完整性 (12)2.1.6 数据安全性 (12)2.2 RFID卡的国际标准 (13)2.2.1 RFID卡的国际标准 (13)2.2.2 近耦合IC卡国际标准ISO/IEC 14443 (13)2.3 RFID卡-Mifare (14)2.3.1 Mifare 1卡的特性 (15)2.3.2 Mifare 1芯片的逻辑结构 (15)2.3.3 存储器组织结构 (16)2.3.4 对Mifare 1的读写控制 (16)第三章读写模块硬件设计 (19)3.1 硬件系统组成 (19)3.2 芯片选型 (20)3.2.1 嵌入式微控制器MCU (20)3.2.2 射频读写芯片 (21)3.3 微控制器 MC68HC908GP32 (22)3.3.1 GP32特性 (22)3.3.2 GP32主要功能模块 (23)3.4 射频读写芯片MF RC500 (23)目录射频识别卡读写模块的设计与应用3.4.1 MF RC500的功能结构 (23)3.4.2 MF RC500的引脚说明 (24)3.4.3 MF RC500的寄存器 (25)3.4.4 MF RC500的并行接口 (25)3.5 读写模块硬件说明 (26)3.5.1 GP32与MF RC500的连接 (27)3.5.2 天线及相关电路的设计 (28)3.6 硬件测试 (29)3.6.1 GP32微控制器系统的测试 (29)3.6.2 GP32对MF RC500的控制 (30)3.6.3 MF RC500的天线测试 (31)第四章读写模块软件设计 (32)4.1 软件设计概述 (32)4.1.1 软件功能概述 (32)4.1.2 软件开发环境 (33)4.2 读写模块中的在线编程技术 (33)4.3 软件设计中与主控芯片相关部分 (34)4.4 GP32对MF RC500的基本操作 (36)4.4.1 访问MF RC500寄存器 (36)4.4.2 MF RC500的FIFO缓冲区机制 (39)4.4.3 MF RC500的命令 (40)4.5 与Mifare 1的射频识别通信 (41)4.5.1 Mifare 1的状态及射频通信处理流程 (41)4.5.2 卡片识别及选中过程 (42)4.5.3 密码验证过程 (50)4.5.4 对MF1存储区的操作 (52)4.6 读写模块的接口函数 (54)4.6.1 读写模块的底层通信函数 (54)4.6.2 读写模块的高级接口函数 (55)第五章应用实例 (57)5.1 通用读写卡器 (57)5.1.1 通用读写卡器系统组成 (57)5.1.2 通用读写卡器硬件说明 (58)5.1.3 通用读写卡器MCU方程序 (59)5.1.4 通用读写卡器PC机方函数库 (61)5.1.5 通用读写卡器应用 (61)5.2 带有网络接口的考勤机 (62)5.2.1 嵌入式网络接口技术 (62)5.2.2 读写卡模块和嵌入式网络接口的结合 (62)5.2.3 关键技术说明 (63)5.2.4 服务器方测试软件 (65)第六章总结 (66)致谢 (67)射频识别卡读写模块的设计与应用目录参考文献 (68)附录1 MC68HC908GP32结构框图 (70)附录2 MF RC500的寄存器 (71)附录3 MF RC500的命令集 (72)附录4 读写模块函数说明 (74)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77)射频识别卡读写模块的设计与应用第一章概述第一章概述射频识别卡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成功地结合射频识别技术和IC卡技术解决了无源(卡中无电源)和免接触的难题,是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一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