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云梦的地理位置
- 格式:pdf
- 大小:206.43 KB
- 文档页数:2
古代云梦的解释
云梦的释义是:
1.亦作“ 云瞢”。
古薮泽名。
汉魏之前所指云梦范围并不很大,晋以后的经学家才将云梦泽的范围越说越广,把洞庭湖都包括在内。
《周礼·夏官·职方氏》:“正南曰荆州,其山镇曰衡山,其泽藪曰云瞢。
” 郑玄注:“ 衡山在湘南,云瞢在华容。
” 南朝陈张正见《赋得韩信》:“ 淮阴总汉兵,燕齐擅远声……所悲云梦泽,空伤狡兔情。
” 唐李频《湘口送友人》诗:“去雁远衝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
” 清孔尚任《桃花扇·哭主》:“你看浩浩洞庭,苍苍云梦,控西南之险,当江汉之衝。
”
2.借指古代楚地。
唐陆龟蒙《庆封宅古井行》:“一朝云梦围兵至,胸陷锋鋩脑涂地。
”。
古代云梦泽的范围
云梦泽,又称云梦大泽,是中国湖北省江汉平原上的古代湖泊群的总称。
其范围大致为:东部在今武汉以东的大别山麓和幕阜山麓以至长江江岸一带,西部至今宜昌、宜都一线以东,包括江南的松滋、公安县一带,北面大致到了随州、钟祥、京山一带,南面以长江为界。
先秦时这一湖群的范围周长约450公里,后因长江和汉水带来的泥沙不断沉积,汉江三角洲不断伸展,云梦泽范围逐渐减小,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缩小一半,唐宋时解体为星罗棋布的小湖群,此后有的小湖逐渐淤平,有的则有扩展,洪湖就是在清中叶以后迅速扩展成的大湖。
云梦城建置沿革研究作者:熊婷婷来源:《文存阅刊》2017年第14期摘要:历史上的云梦是一个极具梦幻色彩的地方,先秦时期的“云梦”一般都泛指春秋战国时楚王的游猎区,大致包括整个江汉平原。
今天云梦,虽为百里小县,但历史悠久,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因此,探讨云梦的演变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云梦;安陆;变迁古之云梦,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与楚国的繁荣、兴哀休戚与共。
《吕氏春秋》有云:“何为九薮?吴之具区,楚之云梦,秦之华阳,晋之大陆,梁之圃田,宋之孟渚,齐之海隔,赵之巨鹿,燕之大昭。
”而据《战国策·宋卫》记载,齐攻宋,宋使臧子索救于荆。
墨子在回话时说“荆有云梦,犀兕麇鹿盈之。
”更为云梦添加了富饶之色。
早在新石器时期云梦县境内就已有人类活动,1984年在云梦好石桥发现了大量新石器时期的炭化稻谷壳。
按《禹贡》之九州区域划分,云梦在夏商时代属荆州,凤凰台的遗址则表明商公曾在此建立过军事据点,以此为基地进攻其他部落。
云梦城区西周时期的属于郧子国,春秋时,周边的楚国日益强大,不断蚕食周边小国以扩充势力,陨子国便联合其他小国共同抗楚,《左传》桓公十一年春:“陨人军于蒲骚,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
”这次蒲骚交战,陨子国为楚国所败。
郧子国入楚后为陨县,自此,云梦归楚国管理。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下楚之郢都后设立南郡,《睡虎地秦简·编年纪》云:“廿九年(公元前278年),攻安陆”。
此战,秦国占领了安陆以及楚国的大片土地,自此,云梦隶属于秦之南郡,并修有专供皇帝巡游使用的驰道。
秦始皇一生共有五次巡游,《睡虎地秦简·编年纪》载:“[廿八]年,今过安陆。
”正是指的是秦始皇第二次巡游。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十一月,行至云梦,望祀虞舜于九疑山。
”则指秦始皇最后一次巡游。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江夏郡,治所在今云梦。
冬十月,有人告韩信谋反,《史记·高祖本记》:“十二月,人有上变事告楚王信谋反,上问左右,左右争欲击之,用陈平计,乃伪游云梦,会诸侯于陈,楚王信迎,即因执之。
云梦楚王城遗址云梦楚王城遗址楚王城遗址位于云梦县城东郊。
春秋时期吴楚征战,楚平王令子昭王筑此城。
城郭总面积3.7平方公里,周长7700米,现残存的部分土城墙高于地表2.7米,还有城门址、护城河、排水道和台地。
护城河宽43.6米,古城总体呈东西长、南北宽不规则长方形,中间一道南北向城垣(即中城垣),将该城一分为二。
据初步考察,古城门按东西南北开设,东城门设在丁字口(又名金子口),面朝曲阳湖,另外三门各有一坡斜对城门,分别为珍珠坡、季堵坡(即现在的睡虎地)、黄土坡。
古城内分布有新石器时期到汉代以后的居住遗迹,城外四周分布着东周至秦汉各个不同时期的古墓葬区。
并且从1米以内的文化层中,出土了从商代到秦汉时期文物,如东周的陶井、秦代的竹简、漆器等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000余件。
2004年10月6日一行3人到此一游。
文物普查陆续发现和搜集到大量文物。
其中有新石器时代的石斧,商周时期的陶鼎足、陶殷残片、印纹硬陶片,战国时期楚贝(又称蚁鼻钱,俗称鬼脸钱,是楚国货币),汉代的陶下水管道、陶豆、绳纹陶片、简瓦残片及五铢钱等。
还有六朝及宋代墓葬中随葬的瓷碗、瓷壶、瓷粉盆、陶罐等,尤其是其中的两只虎皮釉花瓶,堪称国家一级文物珍品。
云梦县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县境内有大量的古文化遗址,其中位于县城区的楚王城为春秋时期吴师入郢,楚昭王避难时所建,后逐渐成为楚东部的一座区域型政治经济城市。
自50年代以来,云梦相继出土文物1万多种,其中属国家一级文物一干余种,秦代竹简、漆器、卧鹿立鸟、东汉陶楼等文物闻闻名遐尔。
自1958年以来,曾先后多次对这座古城遗址进行调查勘探,在城内距地表一米左右的文化层中,采集到新石器至汉代各时期的遗物,如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石铲、砺石,商代的锥形鬲、大口尊,春秋时期的平裆鬲、灰陶豆,战国秦汉时期的双系罐、小口瓮等生活用具,板瓦、筒瓦、卷云纹瓦当等建筑材料。
90年代初,考古工作者对楚王城进行了全面勘探和试掘,发现了陶井、夯土台基、直径54公分的红砂石柱础、排列整齐的陶下水道等重要的遗迹遗物,初步确定了该城的形状与规模,城门、排水道、夯土台基和文化堆积的分布状况及城垣的建筑形式与年代,找到了秦汉继续沿用部分东周城的依据。
云梦县名的由来云梦县之名为“云梦”,有多方面的根源,我们现在就从有关云梦的历史文献和云梦的地形、地貌、地质等方面来进行考察和研究。
云梦县及其周边地区在古代有云梦泽。
关于古代的云梦泽,不同历史时期对其地理位置和大小有完全不同的说法。
其中一个很著名的说法是,云梦泽在位于江汉平原北部安陆县南、云梦县西。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古代的云梦和安陆本是一体,紧密相连。
从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代竹简、木牍家信及其他历史文献可以看出:从秦到东晋,安陆县县治一直在今云梦城区。
东晋末,安陆县治才移至今安陆。
正因为安陆、云梦联系紧密,所以古代一些史地著作常将安陆、云梦连在一起说。
《左传·宣公四年》“生子文焉,云阝夫人使弃诸梦中。
”西晋杜预注:“梦,泽名。
江夏安陆县城东南有云梦城。
”把云梦泽和云梦城紧密联系在一起。
《后汉书·和殇帝纪》记和帝于永元15年9月“进幸云梦”,唐李贤注:“云梦,今安州县也,即在云梦泽中。
”确指云梦县在云梦泽中。
李白到安陆后《上安州裴长史书》中所说“见乡人(司马)相如大夸云梦之事……遂来观焉”,即是指的这个云梦泽。
唐《元和郡县志·卷27》在“安陆县”和“云梦县”条下记得更为具体,说云梦泽在安陆“县南50里,云梦县西7里”。
北宋初的《太平寰宇记·卷132》安陆县“云梦泽”条云:“在县东南,阔数十里,南接荆湘。
”北宋中期的《元丰九域志·卷6》“安陆县”条说:“云梦一镇,有……云梦泽。
”云梦在北宋曾撤县为镇,故这里称云梦为“镇”。
《资治通鉴·卷282》记五代时后晋马全节败南唐李承裕军于安州城南,李“掠安州,南走”,晋将安审晖率军追击,“败唐兵于云梦泽中,……唐将张建崇据云梦桥拒战,审晖乃退。
”就是说这里不仅有云梦泽,还有“云梦桥”。
南宋洪迈《容斋随笔·四笔》“云梦泽”条说:“云梦,楚泽薮也……今为县,隶德安(府)。
”这也是确指云梦泽在云梦县。
古泽云梦邑中八景曲阳湖,位于云梦东南,具体位置不详!深秋时节,芦花高擎,风送芦絮,水天皆白,空朦一色。
晨起东望,日照芦苇,红装素裹,地披银纱,空中碎玉,疑似身临雪景,便有诗曰:一夜北风紧,晓添三尺雪。
偶遇湖上观,犹认芦花色。
~~曲湖晓雪罗陂湖,位于云梦南部,具体位置不详,古文献不足,仅有诗曰:湖光浸重碧,澄怀缅清旷。
蛙鸣绿水隈,月出茅亭上。
~~罗陂春晓石羊湖,位于沙河境内,距罗陂湖不远,具体位置不详,亦仅有诗曰:野火烧残陇,林昏日已西。
萧萧白杨树,处处鸟规啼。
~石羊千阜高岗铺,坐落倒店乡内,清代为云梦七铺之一,亦为八景之一,素有高岗梧雨之称,便有诗曰:高岗秋不老,郁郁尽梧桐。
听得潇潇雨,飞耒密叶中。
~~高岗桐雨。
北河口,位于俯河云梦段西侧,有名白鹤口,诗曰:何处识归舟,斜阳古渡头。
桃花新涨满,停望两悠悠。
隔蒲潭,顾名便知位于隔蒲境内,其隔蒲风帆闻名天下,诗曰:风回波上烟,月挂云中树。
长堤不见人,布帆自东去。
~~隔蒲风帆碧潭秋月,仅为一景,位于何方,不详,乾隆间一举人有诗曰:日暮余霞散满天,朝阳不及夕阳鲜。
逢人莫道槡榆晚,还结三生不了缘。
最后一景为河堤烟柳,因云梦三面环水,损水,漳河连汉江达长江,此景便不得而知身在何方,仅有记载,夏春时节,花引蝶,蜂采蜜,文人墨客纷至沓来,吟咏之声不绝于耳,有诗描绘其景,曰:蜿蜒长堤柳曲旋,半拖江水半拖烟。
纵饶青缕垂千丈,不挽乘风万里船。
~~河堤烟柳此八景早已不负当年美名,云梦人知此亦是甚少,今王某人查阅古书方才得知,往日之美景早已绝于世间,却今之人必了其根本,留古泽之印记。
云梦简介活动目的让学生了解云梦,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活动过程一教师向学生介绍云梦的历史云梦古时属荆州之城,周为云梦荆州泽,春秋时属郧国,战国时属楚国。
自秦至魏、晋、南北朝,一直是安陆县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
南北朝西魏大统十六年(公元550年),分划安陆县南境设置云梦县,县治在云梦城(含城关东部“楚王城”)。
北宋熙宗二年(1069年),省云梦为镇并入安陆县,元佑元年(1086年),复立云梦县,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起义军在湖北建立政权,改云梦县为固州。
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占领后复立云梦县。
云梦建县后一直属安州(安陆郡)。
宋宣和元年(1119年)升安州为德安府,云梦县隶属德安府直至清朝终结。
中华民国建立废府设道,云梦县属湖北省江汉道。
1926年废道,直隶于省。
1932年,湖北省设11个行政督察区,云梦县属第五区(区署驻随县,1936年起改称第三区),直到解放。
1948年4月建立的云孝人民民主县政府,隶属中原解放区江汉区鄂中专署。
1949年6月,云孝县复名云梦县,划属湖北省孝感行政区(专区)。
1959年11月,孝感专区并入武汉市,实行市管县。
1960年8月,云梦县并入安陆县。
1961年5月恢复孝感专区。
1961年12月,云梦县恢复建制1970年孝感专区改称孝感地区,1993年孝感撤地设市,云梦县一直由其辖属。
二教师介绍云梦县的地理、经济、人文云梦县境位于湖北省中部偏东、江汉平原东北部,县境北接安陆市、西界应城市、南望汉川市、东邻孝南区。
地理座标东经113。
37'—113。
52',北纬30。
45'—31。
12',县境南北间距52.8公里,东西间距19.8公里,面积604平方公里。
云梦县地貌形态简单,可统称为平原。
全境地势北高南低,高差不大,最高处为境东北的枫梓岗,海拔76.2米,最低处为县东南的北湖垸,海拔19.0米。
云梦县属副热带季风气候区过渡性气候带,四季分明:春暖、夏炎、冬寒。
云梦规划设计方案背景介绍云梦是一个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南部的县城,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南昌御温泉国家生态旅游度假区的核心区域。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多的人开始关注云梦这个美丽的地方,希望在这里度假、游玩。
因此,云梦希望通过规划设计方案,进一步提高区域形象,增加吸引力,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规划目标云梦的规划设计方案的主要目标是打造一个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度假区,将云梦的独特风貌和文化融入到旅游产品中,提高游客体验和旅游质量。
同时,还需要将旅游业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促进云梦的经济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方案内容景区规划首先,云梦规划设计方案将从景区规划方面入手,制定出合理的景区分布、景区配套设施、景区活动等规划策略,打造一个特色明显、设施完善、服务优质的生态旅游度假区。
景区规划将依托当地的历史文化、地理自然等特色,从景观设计、活动策划、旅游产品策划等各个方面进行规划,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旅游产业链,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旅游名片。
旅游产品策划其次,云梦规划设计方案需要注重旅游产品的策划和研发。
旅游产品是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之一,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
云梦可以通过推出充满魅力的旅游产品,如主题公园、乡村旅游、民俗文化等产品,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发一些创新的旅游产品,如自驾游、户外探险等,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云梦旅游。
交通建设规划设计方案还需要考虑交通建设。
交通是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必须得到充分的关注。
云梦在交通建设方面可以加强公路、铁路、航空、水路等方面的建设,打通与周边城市的交通网络,方便游客前来云梦旅游。
同时,云梦需要建设一些特色的交通工具,如文化主题列车、山地自行车道等,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
人才培养为了保证云梦规划设计方案的顺利实施,还需要加强人才培养。
云梦应该建立完善的旅游人才培养系统,提供专业的培训和实践机会,为云梦的旅游业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
总体效益通过实施云梦规划设计方案,可以带来很多好处。
“⽓蒸云梦泽”⾥的「云梦」具体是哪⾥?为什么这么叫?云梦并⾮指岳阳。
据史料记载,云梦泽所在区域⾮常⼴阔,⼤致在今天的湖北省东部⼤别⼭以西,⾄宜昌、宜都以东、随州、钟祥以南、长江以北的⼀⼤⽚区域。
当时的楚国⼈,把那⽚如海洋⼀般的⼤⾯积⽔域,叫做“云梦泽”。
云蒸霞蔚、如梦如幻、千⾥泽国。
当时,长江以南也保持着浩瀚的⽔⾯,称之为洞庭湖,不过,洞庭湖在古时候也被统称作云梦。
云梦泽这⽚区域中有⼭林、河流、湖泊、沼泽等各种地理形态。
汉江、长江穿⾏其中,由于古云梦泽地区地势低下,⽔流流速缓慢,江⽔携带的⼤量泥沙於积于此,导致整个长江以北河道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
云梦泽由连绵不断的湖泊和沼泽所组成。
长江、汉江流到这⼀⼴阔区域时,呈现漫流状态,江湖不分,随季节的不同,⽔位⾃然消长。
夏季洪⽔来临时,整个云梦泽区域完全是⼀⽚泽国,全盛时,其蓄⽔⾯总⾯积达26000平⽅公⾥,成为长江和汉江洪⽔的⾃然调蓄场所。
到唐朝之后,云梦泽区域多年接纳长江和汉江⼤量江⽔带来的泥沙,使其不断向东西两端发展,形成⼴袤的江汉平原,随着平原的形成,⼟地也⼤量被开恳。
云梦泽主体被⽇益压缩。
虽然彼时孟浩然写下名篇“⽓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但那时长江以北的云梦泽已退化成为沼泽,并被新发展的三⾓洲平原所不断取代,早已不复秦汉时期浩如海洋的⽓势。
明、清两代以来,江汉平原已因泥沙的长期淤填被分割成数量众多的较⼩的湖沼,湖北被称为千湖之省,正是古云梦泽被分割、解体⽽残留的遗迹。
由于河流堆积作⽤的加强,内陆三⾓洲的逐渐扩⼤,以及围湖垦殖的普遍进⾏,云梦泽随⾃然发展趋势⾛向淤塞并消亡,到⽬前,仅留存于史料记载之上。
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湖⽔平,涵虚混太清。
⽓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云梦县百科云梦县云梦县境位于湖北省中部偏东、江汉平原东北部,属湖北省孝感市,县境北接安陆市、西连应城市、南望汉川市、 东邻孝南区。
地理座标东经113。
37'—113。
52',北纬30。
45'—31。
12',县境南北间距52.8公里,东西间距19.8公里, 面积604平方公里,人口58万。
云梦县地貌形态简单,可统称为平原。
全境地势北高南低,高差不大,最高处为境东北 的枫梓岗,海拔76.2米,最低处为县东南的北湖垸,海拔19.0米。
中文名称: 外文名称: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下辖地区: 政府驻地: 电话区号: 邮政区码:云梦县 Yunmeng County 县 湖北孝感 城关镇、义堂镇等 城关镇 0712 432500地理位置: 面积: 人口: 方言: 气候条件: 机场: 车牌代码: 行政代号:东经113。
37',北纬30。
45' 604平方公里 约58万人 江淮官话-黄孝片 副热带季风气候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 鄂K 420923云梦地处湖北省江汉平原北部,现辖9镇3乡,国土面积604平方公里,人口60万,是湖北省人口密度最大的县市该县位 于湖北省中部偏东、江汉平原东北部,是孝感市下辖的一个县,县境北接安陆市、西界应城市。
南望汉川市、东邻孝南区。
云梦沃野平川,物产富饶,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尤以岩盐、 芒硝、石膏为“云梦三宝”。
2001年末,全县总人口57.88万人。
居民总户数为15万户,其中:农业人口49.66万,非农业人口7.83万;男性29.6 万人,女性28.3万人。
全年人口出生率7.0‟,死亡率5.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5‟。
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948人, 是湖北省人口密度最大。
自然地理地理位置云梦县境位于湖北省中部偏东、江汉平原东北部,县境北接安陆市、西界应城市、南望汉川市、东邻孝南区。
地理 座标东经113。
37'—113。
论古云梦的地理位置
陈宇
【期刊名称】《人间》
【年(卷),期】2015(179)020
【摘要】云梦以其神奇的意境千百年来给人以美好的遐想,许多文学作品更是将云梦作为创作的素材。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关于云梦的记n载。
可是历史上关于云梦的地理位置却有着不同的说法。
在众说纷纭中哪一种观点更为可信呢?史学家们都有着各自的看法。
【总页数】3页(P52-52,53,54)
【作者】陈宇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历史地理专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901.9
【相关文献】
1.论古云梦的地理位置
2.论古云梦的地理位置
3.早—中泥盆世之交华南板块的古地理位置
4.塔里木地块晚新元古代古地理位置的古地磁新制约
5.柴达木地块早奥陶世古地理位置的古地磁学约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云梦县其他云梦县城处于江汉平原南缘,云梦大泽东北岸,是湖北省最早的县邑之一。
云梦自秦设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这里曾诞生过许多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在文学、政治等领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诗句。
他们出生或生活在云梦,有的就是出生在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的西汉辞赋家王褒,就是云梦人;明代诗人杨基,清代诗人曾国藩、郭嵩焘等,也都是出生在这里。
我国很多地方都有花海,但唯独只有云梦才能与众不同,除了赏花外,还可以爬山,赏古文化,赏休闲养生美食……这里还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那些万亩油菜花齐齐绽放,壮观无比。
而这里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拍照打卡,每天都有许多新鲜出炉的照片传遍朋友圈。
春日赏花,夏日避暑,秋天品果,冬天玩雪……总之,你所想象的春夏秋冬,云梦都有!天刚蒙蒙亮,村民们便陆续起床了,趁着还有点儿时间,赶紧把家里的垃圾全部清理掉。
此时,村民们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拿着扫帚清扫垃圾,拿着铲子去田地里除草,并将牲畜赶进圈舍喂养……随后又开始新的一天的忙碌。
与其他地方相比,这里的人们特别热情好客。
这是因为他们对生活抱有积极向上的态度,所以这里的风景很美,空气很好,所有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用实际行动传递正能量,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
也许你还不知道,在湖北省内,云梦一直走在前列,是中国县域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
并且,在2020年全国县域网络形象排行榜中,荣登第1名。
此次评选从2015年开始,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联合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共同发起,采用数据、舆情、专家评审三位一体的方式,选取中国县级行政区域中一贯重视经济发展、文化底蕴深厚、环境优美整洁、社会安定和谐、服务功能完善、拥有良好信誉的100个县域,进行统计分析、实地调研和第三方测评。
通过三轮层层筛选,云梦是唯一入围前十的县域,充分显示了广大群众对云梦的关心、支持和认可。
如果说错把野花当做了玫瑰,那么如今我要告诉你:云梦除了有花海,还有花墙。
论古云梦的地理位置摘要:云梦以其神奇的意境千百年来给人以美好的遐想,许多文学作品更是将云梦作为创作的素材。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关于云梦的记载。
可是历史上关于云梦的地理位置却有着不同的说法。
在众说纷纭中哪一种观点更为可信呢?史学家们都有着各自的看法。
关键词:云梦;地理位置今天的云梦县境位于湖北省中部偏东、江汉平原东北部,是孝感市下辖的一个县,县境北接安陆市、西界应城市、南望汉川市、东邻孝南区。
地理坐标东经113°37'—113°52',北纬30°45'—31°12',县境南北间距52.8公里,东西间距19.8公里,面积604平方公里。
云梦县地貌形态简单,可统称为平原。
全境地势北高南低,高差不大,最高处为境东北的枫梓岗,海拔76.2米,最低处为县东南的北湖垸,海拔19.0米。
属副热带季风气候区过渡性气候带,四季分明:春暖、夏炎、冬寒。
云梦以其神奇美妙的意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战国策·宋卫》记载,齐攻宋,宋使臧子索救于荆。
墨子在回话时谈到了云梦,说“荆有云梦,犀兕麋鹿盈之。
”[1]司马相如在《子虚赋》中写道:“臣闻楚有七泽,尝见其一,未观其余也。
臣之所见,盖特其小小者耳,名曰云梦。
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
”[2]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也写下“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3]的千古绝句。
鬼谷子屯兵云梦山,众剑客聚会云梦宫,似乎也与“云梦”息息相关。
不过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对于云梦,历来都有不同说法。
认为江汉平原湖泊众多,“云梦泽”只是特指其中几个同一历史时期江汉平原往往有不止一个云梦泽异地并存,但其中只有一个最著称。
而不同时期,最有名的那个云梦泽,又常不在一个地方。
《唐诗鉴赏辞典》中记载:“云梦:水泽名。
古代云梦二泽,长江之南为梦泽,长江之北为云泽,后淤积为陆地,并称为云梦泽,约为今洞庭湖北岸一带。
”[3]云梦泽的名称最早见于《左传》,《左传·宣公四年》记载:“初,若敖取于郧。
云梦县沙河乡人文历史介绍云梦县位于湖北省荆州市的一个县级行政单位,而沙河乡则是云梦县下辖的一个乡镇。
作为这个历史悠久的地方的一部分,沙河乡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承载着世代乡亲的记忆和情感。
本文将为您介绍云梦县沙河乡的特色人文历史。
一、地理背景云梦县沙河乡地处于湖北平原的中部,地理位置优越。
乡镇境内有丰富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地,是农业发展的理想之地。
沙河乡位于京广铁路沿线,交通发达,便利了乡亲们的生活和经济往来。
二、历史沿革沙河乡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古代的楚国时期。
据史书记载,楚国的开国君主大庭生于这片土地上,因为他们立国创业,所以此地被赋予了厚重的历史意义。
沙河乡的名字也来源于此,河流蜿蜒于乡镇之中,为这片土地带来了丰盈和生机。
随着历史的发展,沙河乡逐渐成为了农业经济的重要区域。
乡亲们辛勤耕耘,开垦土地,为乡镇带来了繁荣和富饶。
同时,乡亲们也注重文化教育,积极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三、传统工艺沙河乡以其独特的传统工艺而闻名于外。
其中,陶瓷制作是乡亲们的得意之作。
自古以来,沙河乡就以制作精美的陶器而闻名,这些陶器充满了传统的特点和乡土文化的内涵。
乡亲们用灵巧的双手,将泥土塑造成各种形状的陶器,既实用又美观,成为了乡亲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民俗风情沙河乡保留了丰富的民俗风情,乡亲们积极传承和弘扬着这些传统文化。
每到一年的农历节日,乡镇都会举办盛大的庆典活动,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例如,农历春节期间的灯会和舞狮表演令人印象深刻,人们身着传统的节日服装,载歌载舞,共庆佳节。
此外,乡亲们还保留了许多古老的婚嫁礼仪和节日习俗,为乡镇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五、名人故里沙河乡作为云梦县的一部分,也是一些历史名人的故里。
在这片土地上,诞生过许多杰出的先贤英才,他们的事迹流传至今,成为乡亲们自豪的记忆。
其中,著名的诗人杜牧就是沙河乡的名人之一,他的诗作被誉为唐代的瑰宝,为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湖北云梦介绍此词
介绍词1
云梦山风景区位于殷商故都朝歌西部的太行山中,因战国时期世外高人鬼谷子在此隐居授徒,被称为“中华第一古军校”。
云梦景区主景区可以分为南北两部分,南山为古军校遗址,北山为“上圣古庙”,为豫北著名的朝拜圣地。
沿南山登台阶而上,有苏秦洞、张仪洞,传说是二人当年在云梦山随鬼谷子学习时的遗迹。
苏秦是战国时洛阳人,曾在云梦山拜鬼谷子为师,学习纵横术。
艺成下山后,帮助燕昭王谋划“合纵”之术,被奉命游说于齐、赵、韩、魏、楚之间,凭三寸不烂之舌,促成六国合纵共同抗击秦国,他身配六国相印,显赫一时。
介绍词2
云梦,一个如诗的名字,一个有梦的地方。
云梦因地处古云梦泽和拥有“云梦古城”而得名,有2700多年的历史。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唐代大诗人孟浩然的千古名句,赞美旷古大泽的浩瀚与神奇。
“这是云的故乡,这是梦的摇篮。
”当代著名诗人晏明满怀深情,讴歌云蒸霞蔚的家乡云梦。
云梦县历史悠久,古迹众多。
云梦县政府驻地曾为楚国别都,云梦县境内出土的秦代竹简、秦代漆器、东汉陶楼、卧鹿立鸟等稀世文物一千余件,1975年在睡虎地出土的秦代竹简举世瞩目,其上记载着的秦代法典是中国最早、保存最完整的法律。
中央电视台专题片《国家宝藏》节目将此作为重大考古发现专门介绍过云梦秦简。
云梦因水而得名,这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荟萃,现还存着著名的楚王城遗址等文物。
xx名的由来xx云梦县之名为“云梦”,有多方面的根源,我们现在就从有关云梦的历史文献和云梦的地形、地貌、地质等方面来进行考察和研究。
云梦县及其周边地区在古代有云梦泽。
关于古代的云梦泽,不同历史时期对其地理位置和大小有完全不同的说法。
其中一个很著名的说法是,云梦泽在位于江汉平原北部安陆县南、云梦县西。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古代的云梦和安陆本是一体,紧密相连。
从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代竹简、木牍家信及其他历史文献可以看出:从秦到东晋,安陆县县治一直在今云梦城区。
东晋末,安陆县治才移至今安陆。
正因为安陆、云梦联系紧密,所以古代一些史地著作常将安陆、云梦连在一起说。
《左传•宣公四年》“生子文焉,云阝夫人使弃诸梦中。
”西晋杜预注:“梦,泽名。
江夏安陆县城东南有云梦城。
”把云梦泽和云梦城紧密联系在一起。
《后汉书•和殇帝纪》记和帝于永元15年9月“进幸云梦”,xxxx:“云梦,今安州县也,即在云梦泽中。
”确指云梦县在云梦泽中。
李白到安陆后《上安州裴长史书》中所说“见乡人(司马)相如大夸云梦之事……遂来观焉”,即是指的这个云梦泽。
唐《元和郡县志•卷27》在“安陆县”和“云梦县”条下记得更为具体,说云梦泽在安陆“县南50里,云梦县西7里”。
北宋初的《太平寰宇记•卷132》安陆县“云梦泽”条云:“在县东南,阔数十里,南接荆湘。
”北宋中期的《元丰九域志•卷6》“安陆县”条说:“云梦一镇,有……云梦泽。
”云梦在北宋曾撤县为镇,故这里称云梦为“镇”。
《资治通鉴•卷282》记五代时后晋马全节败南唐李承裕军于安州城南,李“掠安州,南走”,晋将安审晖率军追击,“败唐兵于云梦泽中,……唐将张建崇据云梦桥拒战,审晖乃退。
”就是说这里不仅有云梦泽,还有“云梦桥”。
南宋洪迈《容斋随笔•四笔》“云梦泽”条说:“云梦,楚泽薮也……今为县,隶德安(府)。
”这也是确指云梦泽在云梦县。
明末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说:“地之以云梦名者非一处,而安陆之云梦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