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海峡两岸正处于相互隔绝状态,既不能通邮, 也不能通航。诗人深感回乡无望,情动于衷,愁绪万千, 离开大陆二十多年了,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够回去,他此 时心潮澎湃,摊开稿纸,一挥而就,用了不到二十分钟 就写下了这首让无数人动容的诗歌 。
一缕乡愁从唐诗中飘来,缠绵多少相思的河畔;一 缕乡愁向宋词中飘去,惊醒多少游子的安眠;而正 是这缕乡愁啊,又引发了远在台湾的著名乡愁诗人 余光中先生怎样的乡愁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余光 中,赏乡愁经典,品浓浓乡愁。 明月别枝柳梢头,斟满一杯乡色酒。让我们饱含浓 浓的深情,进入本节课的第一站风景:饱含深情读 乡愁。(屏显:饱含深情读乡愁)。 苏轼曾说“三分诗,七分读,便是十分”。 倾听诗人内心的情感。
乡
小时候— 邮票 小小 , 含情依依 母子情 长大后— 船票 窄窄 , 相思殷殷 夫妻情
愁
后
现
来— 坟墓 矮矮 , 哀痛深深 生死别
在— 海峡 浅浅 , 乡愁浓浓 故乡情
托物寄情
诗人流沙河说“我朗诵到这里,嗓子都颤抖 了!”屏显)流沙河为什么嗓子都颤抖了? 为什么如此动情啊? 邮票、船票,只是空间上的距离,而坟墓, 却是阴阳的距离,是死生的距离啊! 一层薄薄的黄土,割断了你和你最亲的人! 那么遥远,那是比千山万水更遥远的相隔啊 ,是再也无法相见的相隔啊!前者尚是生离 ,而这却是死别啊! 就让我们用颤抖的嗓子来动情地读吧,读出 自己的感情来吧!
● ● ● ● ● ●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 ● ● ● ● ● ● ● ● ●
乡愁是一种抽象情 感,作者通过哪些具 体可感的事物来表达 这种欲说还休、难以 言尽的情感?
诗人把“乡愁”寄托在哪里?
托物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