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湾盆地旅大地区古近系层序_岩相古地理编图
- 格式:pdf
- 大小:551.31 KB
- 文档页数:8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古近系沉积层序划分及其岩相古地理分析徐樟有;孙红军【期刊名称】《地球学报》【年(卷),期】2003(024)0z1【摘要】沉积层序的划分包括层序边界的识别和划分.在对地层进行沉积层序划分的基础上,进行各段地层的岩相古地理分析对盆地的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研究中,综合应用各种资料分析研究了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古近系的层序边界特征,采取"大-小-大"的层序划分步骤进行了沉积层序的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古近纪各期的岩相古地理特征.研究表明,所划分的东部凹陷古近系火山层序、同裂谷期层序和裂谷期后3个层序,其对应的时期分别为房身泡期、沙河街三期和沙河街一、二期至东营期.同时还表明,东部凹陷古近系沉积层序发育特征的特殊性导致了同期岩相古地理演化的复杂性.【总页数】5页(P44-48)【作者】徐樟有;孙红军【作者单位】石油大学,北京,102200;辽河油田研究院,辽宁,盘锦,124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相关文献】1.鄂尔多斯盆地中寒武统张夏组沉积相特征及岩相古地理分析 [J], 刘晓光;陈启林;白云来;马玉虎;魏立花2.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研究 [J], 刘晓晶;谢庆宾;徐翔;李军;王旅丽;宋一帆;3.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研究 [J], 刘晓晶;谢庆宾;徐翔;李军;王旅丽;宋一帆4.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深凹带东部古近系戴南组二段沉积相及沉积演化 [J], 姚玉来;林春明;高丽坤;刘玉瑞;马英俊;李艳丽;张霞;张志萍5.中国东部断陷湖盆细粒沉积岩岩相划分方案探讨——以渤海湾盆地南部古近系细粒沉积岩为例 [J], 张顺;刘惠民;陈世悦;王永诗;蒲秀刚;张奎华;韩文中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岩相古地理研究方法和思路摘要:岩相古地理研究与编图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地质工作。
根据研究目的、任务和研究程度的不同,可编制概略、小比例尺和大比例尺的岩相古地理图。
关键词:相;岩相古地理;岩相古地理图编制;岩相古地理图一、相标志是反映沉积相的一些标志,它是相分析及岩相古地理研究的基础。
我们常用的相标志可以归纳为岩性、古生物、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四种。
二、相分析和古地理条件分析。
瓦尔特相率(只有那些没有间断的、现在能看到的相互邻接的相和相区,才能重叠在一起)是相分析的基础。
相分析包括剖面相和平面相分析。
1、剖面相分析就是通过对沉积剖面(露头或钻井剖面)相标志的研究,确定相类型及其垂向变化,它是油区岩相古地理研究的基础。
其步骤方法如下:1)确定时间单元:首先盐确定等时间单元,目前最先进的方法是利用层序地层学方法建立等时地层格架,进而在此格架内进行相分析。
2)垂向相分析:首先根据项目或油区实际情况确定划相经度,然后要综合各种相标志对相类型进行综合判断,要特别注意防止利用个别相标志得出片面的结论,同时要充分利用相模式。
3)相类型的垂向转变:要利用瓦尔特相率和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对单井或野外露头垂向上相的组合和变化作出判断。
2、在剖面相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剖面对比相分析:剖面对比相分析就是搞清楚但剖面(井)之间相或储层横向变化。
剖面对比相分析的关键是等时对比界面和单元的确定,这个过程中层序地层学仍然是必不可少的方法。
3、平面相分析:平面相分析师在相标志、剖面相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古地理条件分析和有关岩相古地理平面图件,对相在平面上的分布作出分析、划分。
三、陆缘碎屑沉积盆地的岩相古地理条件分析应用统计分析法或者百分比法恢复沉积盆地的岩相古地理条件,所包括的方面较多。
在陆缘碎屑沉积为主的含油盆地,通常侧重于沉积物来源、水体深度及古地形、水动力条件、古气候和水介质物化条件等方面的分析。
陆缘碎屑沉积盆地的岩相古地理图的编制,根据统计分析法进行岩相古地理研究,其最终是通过编制岩相古地理图来完成的。
辽东湾J25—1油田古近系成岩作用研究通过岩心观察、岩石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分析和重矿物鉴定等资料,综合运用沉积岩石学、层序地层学、储层地质学、沉积地球化学等理论方法,对辽东湾J25-1油田古近系进行成岩作用研究。
辽东湾J25-1油田储集层的长石和岩屑含量较高,其储层砂岩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长石砂岩。
其成岩作用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蚀变作用,重结晶作用。
其中,碳酸盐的胶结作用对J25-1油田的影响最大,胶结形式主要是孔隙式胶结和基底式胶结。
标签:辽东湾;古近系;J25-1;成岩作用J25-1地区处于渤海湾盆地辽东湾海域西部的辽西低凸起中部,辽东湾盆地的5个次级构造单元中,辽西低凸起的分布范围以及纵向连续性方面规模较大(图1)。
文章对该井的诸多岩石薄片、扫描电镜、粒度分析、以及古生物资料进行了鉴定观察以及综合分析,明确研究区主要成岩作用及其特征。
不同类型的成岩作用在储层的孔隙演化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成岩环境的研究是目前的研究重点与热点,同时在储层预测中更起到关键作用。
1 研究区域地质概况J25-1油田地处辽西低凸起北部倾末端,西临辽西凹陷中北洼,东挨辽西一号断层和辽西低凸起。
位于辽西中洼和辽西北洼之间的反转构造带上,东北方向向辽西凹陷下倾,西南方向和25-1S油田以鞍部连接。
据研究区的钻探结果可知,研究区岩性以大套厚层泥岩为主,泥岩中部集中发育一套厚度达100余米的砂层,单砂层厚度不均。
沙三段上亚段缺失,沙三段下亚段为泥岩与灰质粉砂岩不等厚互层(图2)。
有多套烃源岩,是有利的油气成藏区带,其最主要的生烃层系为沙三段烃源岩,沙三段以及沙二段位主力油层段。
2 岩石组构特征分段统计根据16口井诸多岩石薄片鉴定报告,并根据砂岩成因分类进行三角图投点(图3)。
辽东湾J25-1地区油气藏储集层的长石和岩屑含量较高,其储层砂岩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长石砂岩,岩屑成分以火山岩岩屑和变质岩屑为主。
辽东湾地区辽西凹陷古近系东营组层序特征分析在充分的利用沉积学标志、古生物标志、地球物理标志、地球化学标志等,对辽东湾地区辽西凹陷古近系东营组地层层序界面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前人资料针对其界面特征将辽东湾古近系东营组的三级层序划分为三个三级层序,叙述了各层序发育阶段的构造活动类型及其强弱、沉积体展布类型及其控制因素等,并详细讨论各层序在不同相带内的特征和变化。
分析认为辽东湾地区辽西凹陷古近系东营组地层发育特征主要受构造活动影响。
为进一步研究辽东湾古近系东营组地层的层序充填过程提供一定的帮助。
标签:辽西凹陷;古近系;东营组;层序特征陆相断陷盆地是世界上极为重要的含油气盆地类型之一。
我国东部的陆相含油气盆地基本都属于这种类型。
其丰富的含油气资源,复杂又典型的构造地质背景备受石油地质学家们的关注。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辽东湾地区陆续发现了古近系一系列大的油田,截止至2010年,渤海海域已发现各级石油地质储量47.4亿立方米;其中探明储量26.5亿立方米,天然气地质储量2967亿立方米,其中探明储量1845亿立方米,年产油气3005万吨,为中国的石油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
1 区域地质背景辽西凹陷位于辽东湾地区西部,构造位置上属于辽东湾坳陷的次一级构造单元,呈南北向分布,西为西部缓坡带,东为辽西凸起。
其形成演化主要受到东亚大陆与西太平洋板块相对运动引起的NNE-NE向郯庐断裂带发生右旋走滑位移影响。
整个辽西凹陷为典型的走滑断裂背景下的东断西超的单断箕状盆地。
该地区钻遇地层按沉积先后由下至上依次为古近系孔店组、沙河街组、东营组,新近系馆陶组、明化镇组地层。
文章仅针对东营组地层层序进行研究。
东营组地层由老至新又分为东营组三段、东营组二段下亚段、东营组二段上亚段、东营组一段四套地层。
2 层序划分标志我们在研究层序地层学时,首先需要确定层序界面,再根据其对层序进行划分。
层序划分的标志概括起来可分为四大类。
一.地层分布及岩性描述松辽盆地基底为前古生界、古生界的变质岩、火成岩等岩系,上部沉积盖层从侏罗系开始,至新生界均有不同程度的发育,总厚度可达11000m以上,但以白垩系为主,白垩系厚达7000m以上,是盆地内的主要含油层系。
地表均为第四系未固结的松散粘土所覆盖。
松辽盆地自下而上为前古生界、下古生界、上古生界、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
白垩系地层自下而上发育有沙河子组、营城组、登娄库组、泉头组、青山口组、姚家组、嫩江组、四方台组、明水组地层。
松辽盆地深部含油组合为农安油层,下部含油组合为扶余、杨大城子油层,中部含油组合为萨尔图油层、葡萄花油层和高台子油层,上部含油组合为黑帝庙油层。
研究区目的层段位于松辽盆地中生界白垩系地层之内,松辽盆地1 沙河子组(K1sh)沙河子组由灰白、灰黑色砂岩、粉砂岩、泥岩及酸性凝灰岩组成。
发育河流相、滨浅湖、半深湖—深湖相。
该组产狼鳍鱼(Lycoptera),东方叶肢介(Eosestheria),费尔干纳蚌(Ferganoconcha)等热河生物群典型分子。
也可见一定含量的早白垩世分子,无突肋纹孢(Cicatricosisporites),希指蕨孢(Schizaoisporites)等[20]。
2 营城组(K1yc)营城组下部以沉积岩为主,主要由灰黑、灰绿色安山玄武岩、凝灰质砂岩、火山角砾岩、砂砾岩以及灰色砂岩、砂砾岩及灰、灰绿色、灰黑色泥岩组成,局部夹红色泥岩和可采煤层;上部由酸性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组成。
发育湖相,火山喷发相。
营城组见到大量植物化石及孢粉化石,其它化石较少,植物化石如高腾刺蕨(Acanthopteris gothani),葛伯特茹福德蕨(Rufforidiagoepperti),稀脉北极蕨(Arctopteris rarinervis)等早白垩世分子。
该组海金砂科孢子含量较高,为典型的白垩纪分子。
介形类化石有三角星介属(Triangulicypris)也属于早白垩世分子。
辽东湾北部地区古近系东营组一段层序沉积相特征
魏鹏;黄馨瑶
【期刊名称】《科技创新导报》
【年(卷),期】2016(13)24
【摘要】综合分析辽东湾北部地区古近系东营组一段层序的岩心、地震、测井等地质资料,认为该地区在东营组一段层序沉积时期主要发育有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滨浅湖砂质滩坝和深湖等沉积相.结合研究区构造特征和水系发育特征,编制了东营组一段层序的沉积相平面展布图.
【总页数】3页(P70-72)
【作者】魏鹏;黄馨瑶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5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12.2
【相关文献】
1.辽东湾地区辽西凹陷古近系东营组层序特征分析 [J], 侯典吉
2.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古近系沙一段至东营组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分析 [J], 易定红
3.冀东老爷庙油田古近系东营组东一段沉积相 [J], 尹志军;彭仕宓
4.辽东湾地区古近系东营组二段沉积相特征 [J], 段亮;徐国盛;李建平;周东红;郭永华
5.辽东湾辽中凹陷中部古近系东营组震浊积岩特征研究 [J], 王元君;王峻;周心怀;滕玉波;陈安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层序-岩相古地理图及其编制田景春;陈洪德;覃建雄;侯中健;侯明才;彭军【期刊名称】《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年(卷),期】2004(026)001【摘要】在中国岩相古地理研究历史简要回顾基础上,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就如何编制层序-岩相古地理图进行了讨论,首先是编图单元的选择,一是以层序内的体系域为成图单元,二是以相关界面为成图单元.具体方法是在对所研究的层位进行精细的层序地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层序对比,建立等时地层格架.在上述基础上系统编制不同层序内的各体系域或有关界面沉积时的古地理图.以此方法所编制的层序-岩相古地理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要表现为更具有等时性、成因连续性和实用性,能更好地反映一个地区在统一地质作用场中的各种地质信息和综合效应;可以揭示出一些新的地质现象,对于覆盖区相带展布及变化具更合理的预测性.进而以中国南方二叠纪为例,在层序划分、对比的基础上,系统编制了一个完整的海平面变化旋回条件下的层序-岩相古地理图,并描述了其平面展布特点.【总页数】7页(P6-12)【作者】田景春;陈洪德;覃建雄;侯中健;侯明才;彭军【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31【相关文献】1.陆相沉积盆地岩相古地理图编制准则及其方法概述 [J], 陈戴生;蔡煜琦;宋继叶2.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在岩相古地理分析中的应用 [J], 侯中健;陈洪德;田景春;覃建雄;彭军3.陆相层序地层学标准化研究和层序岩相古地理:以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为例 [J], 朱如凯;白斌;刘柳红;苏玲;高志勇;罗忠4.几种岩相古地理图编制方法比较 [J], 康学武5.胶莱盆地中部李党家—马山古凸起白垩纪岩石地层序列及岩相古地理 [J], 徐伟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辽东湾坳陷古近系东营组泥岩对油气藏分布的控制作用徐长贵;朱秀香;史翠娥;王海军【期刊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年(卷),期】2009(030)004【摘要】辽东湾坳陷位于渤海湾盆地东北部,油气聚集层位从北向南逐渐变新,北部和中部大部分油气藏都分布于古近系东营组和沙河街组地层中,油气藏的这种分布特点与坳陷中"北厚南薄"的东营组泥岩有着密切的关系.结合辽东湾坳陷构造特征、沉积体系演化及地层发育特点,通过对东营组泥岩产生的超压,及泥岩和砂体、断层、不整合面等疏导体系的配置的研究,探讨了辽东湾坳陷东营组泥岩对油气藏分布的控制作用.东营组泥岩与断层、油源、砂体等多种因素联合通过5种作用控制了坳陷内油气藏的分布.其中巨厚泥岩产生的超压对北部和中部油气藏的控制作用最为明显,油气藏主要分布于东营组及下伏地层中.【总页数】7页(P431-437)【作者】徐长贵;朱秀香;史翠娥;王海军【作者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2;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油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油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油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2.3【相关文献】1.冀东南堡凹陷古近系东营组构造对扇三角洲的控制作用 [J], 刘延莉;邱春光;邓宏文;李茗2.陆相断陷湖盆断裂构造对沉积体系及砂体的控制作用研究——以济阳坳陷孤北~桩海地区沙河街组(Es4~Es1)和东营组(Ed)为例 [J], 田景春;林会喜;林小兵;周庭全;张小兵;孟万斌;谭先锋3.营口-潍坊断裂带对辽东湾坳陷东部凸起的形成及构造分段的控制作用--来自物理模拟实验和断层几何学特征的证据 [J], 曹忠祥;任凤楼;宋国奇;漆家福4.冀东老爷庙地区古近系东营组沉积相对储层质量的控制作用 [J], 王兆峰;金振奎;汪焰;杨智刚;韩俊伟;赵蕾;高阳5.济阳坳陷地温—地压系统特征及其对油气藏分布的控制作用 [J], 刘震;戴立昌;赵阳;许晓明;张善文;蔡进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辽河群沉积时期岩相-古地理基本特征辽东裂谷长约830千米,宽约60-170千米。
辽东裂谷沉积时期,据前期研究,岩相-古地理特征总结如下:辽东裂谷据北北东-北东向主干边界基底同生断裂和北东向、北西向的次级同生断裂,将辽东裂谷分成七个构造单元:1、北部边缘隆起;2、大石桥-草河口断坳;3、虎皮峪(周家)-宽甸断隆;4、盖县-岫岩断坳;5、盖县-旅顺隆起(庄河隆起);6、丹东-长海断坳;7、南部边缘隆起。
现主要介绍大石桥-草河口断坳中辽河群岩相-古地理。
一、里尔峪期岩相-古地理特征据前人研究,里尔峪期岩相-古地理沉积环境,以裂谷轴为界,即以现在地理范围西自大石桥-析木域-草河口-桓仁一线,它相当于裂谷轴位置。
以它为界将裂谷分成轴南侧和轴北侧两个相区。
南区的里尔峪期沉积,西起营口,经岫岩、凤城,东至宽甸,长约300千米,宽约几十千米的东西狭长地带。
是辽东裂谷早期强烈下陷时期沉积的优地槽沉积环境。
该地带内,未见浪子山组地层出露,其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从里尔峪期开始,盆地的中央凹陷区向南迁移,里尔峪组的沉积掩盖了它;二是其原浪子山组被造山早期的席状花岗岩所占据。
里尔峪组岩性以浅粒岩、钠长浅粒岩、电气石变粒岩以及条痕状混合岩为主,恢复原岩相当于火山喷发岩。
下部发育有条痕状混合岩,这种混合岩一般出露于穹窿状褶皱的核部,既有一定的层位,也具有切层的特点,推测与次火山岩的地质特征极为相似。
条痕状混合岩与各种变粒岩、浅粒岩、电气石变粒岩及镁质大理岩,构成了独突的含硼建造。
它在时空关系上和演化特征上与硼矿、硼镁铁矿具有特定的成因联系。
岫岩-凤城通远堡一带,里尔峪组可分三个岩段:下部为钠长浅粒岩、电气石变粒岩、黄铁浅粒岩、磁铁钠长浅粒岩、黑云变粒岩;中部为含榴黑云变粒岩、矽线二云变粒岩、二长变粒岩及浅粒岩;上部为黑云变粒岩、黑云二长变粒岩、浅粒岩、电气(钠长)浅粒岩夹矽线黑云变粒岩,顶部为复杂的钙硅酸岩。
通远堡以东的宽甸地区,岫岩以西的营口地区,里尔峪组三分性不明显。
层序地层与岩相古地理编图——以中国南方泥盆纪地层为例牟传龙;许效松;林明
【期刊名称】《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年(卷),期】1992(000)004
【摘要】岩相古地理及古地理学的研究,在我国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并有着十分丰硕的成果。
各家以不同的理论为指导、采取不同的编图方法,从不同的研究角度编制了中国的岩相古地理图。
刘鸿允(1955)以古生物地层学的理论为指导,编写了我国第一部古地理学的专著《中国古地理图》,从此,正式揭开了中国古地理学研究的序幕;卢衍豪等(1965)以期为单位,编制了中国寒武纪各期的岩相古地理图;关士聪等(1984),以大地构造学和沉积学的理论为指导,编制了《中国海陆变迁海域沉积相与油气》专著,建立中国各地质时代的
【总页数】9页(P1-9)
【作者】牟传龙;许效松;林明
【作者单位】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42
【相关文献】
1.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在岩相古地理编图中的应用 [J], 张翔;田景春;刘家铎;聂永生;赵强;韦东晓
2.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在岩相古地理分析中的应用 [J], 侯中健;陈洪德;田景春;覃
建雄;彭军
3.云南拖顶泥盆纪岩相古地理及层序地层分析 [J], 牟传龙;王立全;沈苏
4.就“层序地层学与岩相古地理编图——以中国南方泥盆纪地层为例”一文的讨论[J], 陈代钊
5.四川晚二叠世生物礁层序地层岩相古地理编图 [J], 徐强;刘宝珺;何汉漪;朱同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