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6
三穗县长吉镇中心小学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年级学科备课组一年级语文备课时间2017年4月7日备课内容第五单元课时数12出席教师万发成、明远忠、杨昭敏、邰波主备人万发成教材分析本单元是本册第二个集中识字单元,由《动物儿歌》《古对今》、《操场上》、《人之初》4 篇课文组成,旨在通过集中识字的形式,完成识字任务。
教材编排的识字形式丰富多样,特色鲜明,贴近学生生活。
其中,《动物儿歌》是活泼生动的童谣,运用学生熟悉的小动物的名称和生活习性带出生字;《操场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表现学生的校园生活,引导学生看图学词学句;《古对今》和《人之初》则以通俗凝练的韵语带出识字内容,渗透传统文化的精华。
识字教学是本单元的重点教学内容,本单元出现的生字,大部分是形声字。
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温故知新,通过观察、比较,逐步了解其特点,学习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进行识字。
要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运用归类识字、比较识字、看图识字、韵语识字等方法,逐步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感受识字的乐趣。
本单元课文以浅显的韵文为主,易读易懂易记。
还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有趣的动物知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四季交替欣欣向荣的美丽景色和基本的为人处世之道。
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在读句子、读韵语的过程中,认识生字,读准字音,突破“音”和“形”的难点,并鼓励学生边读边记,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边读边想,边读边发现,引导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学情分析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阅读习惯和迁移习惯,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写字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书写示范作用,指导学生把字写规范、写美观,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把朗读作为学习课文最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朗读的基础上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老师还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在读书中多识字,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习惯。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格
活动信息
- 活动主题:[活动主题]
- 活动日期:[活动日期]
- 活动地点:[活动地点]
参与人员
- 主持人:[主持人姓名]
- 参与教师:[教师姓名1]、[教师姓名2]、...
议程
1. 活动目的
- 确定集体备课的目的和意义。
- 说明本次活动的具体目标。
2. 研究内容
- 确定本次备课活动要涵盖的研究内容。
3. 分工合作
- 对参与教师进行分工说明,确定各自的任务和责任。
4. 教学资源准备
- 确定本次备课所需的教学资源和材料。
- 确定资源的获取途径和使用方式。
5. 教学策略讨论
- 分享和讨论不同教学策略和方法。
- 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并说明使用理由。
6. 教学评估计划
- 讨论学生评估的方式与标准。
- 制定学生评估计划。
7. 行动计划
- 确定一致的行动计划,包括备课进度和时间安排。
下一步行动
- 每位教师根据讨论结果,展开自己的教学备课工作。
- 下次备课活动的时间和地点。
以上为本次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格,具体内容请参照实际情况填写。
中南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2、自选观点,分组准备:正方:⑴汽车等交通更方便。
⑵电话等通讯更方便。
⑶因特网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反方:⑴尾气排放污染环境。
⑵电视等娱乐使人交流越来越少。
⑶网络的出现使一些人可乘之机。
3、展开辩论,畅所欲言:双方以简短语言陈述观点,注意礼貌用语。
4、评议总结,提高认识:科技进步是一把双刃剑──科学的发展观。
四、编个人作文集1、收集个人作文。
2、整理个人作文排列次序,写目录:内容或时间。
3、编写编者的话。
4、装订成册取名。
5、加个插图美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时备课《跨越百年的美丽》说课设计【教材分析】1、《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第一篇课文。
本组教材是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的,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
2、编写意图:学习这篇课文,不仅仅是认识居里夫人,了解他的事迹和科学精神,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敬重象居里夫人这样为科学献身的人,认同他们对科学精神和人生价值的追求。
【学情分析】课文中难理解的句子比较多,学生可以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结合收集的有关居里夫人的事迹加以理解。
【教学目标】根据本组训练重点和学生实际,确立了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4、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⑴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2、难点: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教学准备】1、收集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
2、课件。
【教学方法】我们知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本着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的教学原则。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本单元课标要求:本单元属于第一学段中空间与图形的内容,课程标准提出了以下要求: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本单元知识点整理:这个单元实际上包含三个内容:一是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二是轴对称,三是镜面对称。
目标要求: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学会欣赏数学美。
具体的目标是:1.能辨认从正面、侧面、后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4.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使学生学会欣赏数学美,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5.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体会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知识拓展领域:本单元的知识拓展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是观察物体的方位可以拓展到从上面(俯视)和下面(仰视)的方位来观察物体的样子;二是在对称现象这个内容中可以适当让学生了解一些较为复杂的对称现象实际应用:本单元的两个教学内容都应充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教学后可以让学生对生活中物体进行全面的观察,从而对物体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另外在对称现象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中国的传统艺术、建筑、服装设计、家居装饰等),从而感受对称的美。
课时量:4课时。
单元评价重点和命题:本单元重在对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指导和过程评价,纸笔测验可以进行,但是重点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不要用过多的记忆概念的题目来评价学生,更不要用超越学生认知范围的内容来“考”学生,例如要求学生回答什么是对称,镜面对称有什么特点等,这些知识都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范围,不能作为本单元的测试内容。
单元教学方式设计:第一课时观察物体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页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十五第1题。
二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一、活动主题:二年级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活动二、活动时间:2024年10月10日三、活动地点:二年级语文教研组办公室四、参与人员:二年级全体语文教师五、活动记录:1. 教学内容分析本次备课活动针对二年级第五单元进行集体备课。
本单元的主题是“秋天的景色”,通过阅读课文《秋天的雨》、《黄山奇石》、《葡萄沟》等,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认读“秋、天、雨”等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秋天的美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秋天的美好情感。
3.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正确认读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秋天的美丽。
4.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朗读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 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歌曲等形式,引导学生进入秋天的情境。
(2)学习生字: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教师辅导,确保学生掌握。
(3)理解课文: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秋天的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6. 作业布置(1)回家后,学生向家长介绍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分享对秋天的感受。
(2)写一篇关于秋天的日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7.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8. 评价方式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9. 教学进度安排六、活动主题:二年级语文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活动七、活动时间:2024年11月1日八、活动地点:二年级语文教研组办公室九、参与人员:二年级全体语文教师十、活动记录:1. 教学内容分析本次备课活动针对二年级第六单元进行集体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