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例文《 鲸》优质课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24.99 MB
- 文档页数:17
26《鲸》(说课课件)《鲸》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家毕淑敏所写的小说,小说主要讲述的是一只名为老鲸的抹香鲸在东海海域中漂泊的故事。
整个小说以海洋和鲸为主题,塑造了一个生生不息的海洋世界和惊人的人性描写,同时也反映出现代社会对海洋的破坏与面临的问题。
本篇说课课件将结合文本、作者以及社会背景三个方面进行诠释和剖析。
1. 文本分析1.1 情节分析《鲸》的故事全书分为5章,故事主要讲述了一只名为老鲸的抹香鲸在东海海域中漂泊至死的故事。
整篇小说无疑是一个强烈的生死对比的故事,作者在用极为娓娓道来的文字来展现丰富的海洋生态,并逐渐揭示了抹香鲸老鲸所面临的种种困境:鲸捕者的追捕、现代航运的威胁、海洋垃圾的污染等。
1.2 人物分析本书并没有很多人物,一只名为老鲸的抹香鲸以及妻子、几只鲨鱼成为了小说的主要角色。
老鲸是作者力图表达改变世界的毅力和意志的象征,其一路的顽抗、清晰的思考和坚定的信仰都非常深刻地体现了人性的内涵。
1.3 主题分析本书主题主要集中在对海洋自然生态环境的人性反思和警惕上。
作者以倾注全意的笔锋,描绘了海洋生态与环境、人类社会和人性的多面,既有海洋和生态耕耘献身的赞美,也有人类消极放任和破坏的警醒。
小说通过塑造一个生生不息的海洋世界,为现代社会对海洋的破坏和悲哀提出了一种更为深刻的反思。
2. 作者分析毕淑敏作为中国汉语文学佼佼者之一,一生坚持“文以载道”的理念,以彰显人类内在的尊严和和平的价值为使命,为人类精神的共同寻求而奋斗终身。
其文学思想和创作风格具有现代性和人文性的精度,文学风格既有对意境性作品的浓烈兴趣和对小说艺术的专业精神,同时也拥有强大的批判意识和受到社会现实的影响。
3. 社会背景分析《鲸》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社会风起云涌的年月里所写的,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前夜,社会变革所带来的种种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
1980年代以后,环境问题成为了全球热点话题,海洋环境问题也逐渐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而《鲸》这样一部小说显得尤为难能可贵,因为它的写作时间已经是30年前的事情了,但现在读起来却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意和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