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散文教学中的认识与看法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文学殿堂中独树一帜。
它以散文化的笔触,描绘生活的片段,抒发内心的情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散文赏析教学是我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刻体会到散文赏析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其中的乐趣与挑战。
以下是我对散文赏析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激发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散文赏析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因为只有学生对散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主动去阅读、去欣赏、去思考。
以下是我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的一些做法:1. 创设情境,引发共鸣。
在课堂上,我会通过讲述散文作者的生活背景、创作背景,或者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一个与散文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散文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2. 朗读体会,感受韵味。
散文的语言优美,富有节奏感。
在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朗读散文,感受散文的韵味,从而激发他们对散文的兴趣。
3. 交流分享,拓展视野。
在课堂上,我会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散文作品,让他们在交流中互相启发,拓展阅读视野。
二、深入浅出,引导思考散文赏析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散文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提升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以下是我在这方面的一些体会:1. 理解散文主题。
在赏析散文时,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散文的主题,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需要我们结合散文的背景、作者的人生经历以及作品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2. 分析散文结构。
散文的结构多样,有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等。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分析散文的结构,了解作者如何安排材料,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3. 品味散文语言。
散文的语言优美,富有表现力。
我们要引导学生品味散文的语言,感受作者运用语言的巧妙之处,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4. 思考散文内涵。
散文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我们要引导学生思考散文的内涵,让他们在阅读中受到启发,提升人文素养。
散文,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有幸参与了散文的教学实践,现将自己在散文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分享如下。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对散文的热爱散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
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在教学中,我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在导入环节,我通过讲述散文背后的故事、作者的人生经历等,让学生对散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品味语言,领略散文之美。
在阅读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关注散文中的关键词句、修辞手法等,感受散文的语言魅力。
3.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拓宽学生视野。
如组织学生参观散文作者的故居、举办散文朗诵比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散文的魅力。
二、注重阅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阅读是散文教学的核心环节。
在阅读过程中,我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要求学生每天坚持阅读一定量的散文,逐步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
2. 引导学生分析散文的结构、主题、情感等。
通过分析,让学生了解散文的写作手法,提高审美能力。
3. 开展阅读交流活动。
组织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三、注重写作,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散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写作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 教授写作技巧。
引导学生学习散文的写作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提高写作水平。
2. 鼓励学生创作。
鼓励学生根据生活体验、情感体验等,创作自己的散文作品。
3. 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评价。
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每个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都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1.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提高要求,拓展阅读范围;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降低难度,培养阅读兴趣。
谈谈你对现代散文教学有什么新的认识(精选五篇)第一篇:谈谈你对现代散文教学有什么新的认识谈谈你对现代散文教学有什么新的认识、收获体会?散文教学是文学作品四大样式中出现最多的一种。
随着散文的大流行,许多贴近生活,歌颂人间大爱的作品的大量涌现,散文作品已悄然出现在中考试卷中,并有增多之势。
我认为散文教学应该放在阅读、感悟、品味上。
阅读、感悟是学生学习文学作品的必备素质。
指导学生阅读感悟,能让学生把握文章的脉搏,领会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情感。
散文教学如此,所有的文章教学也这样。
现代文阅读是阅读者的认知积累(解题基础)为依托,以筛选、整合(解题方法)为基本方法,对文本意图的转述、鉴赏(解题要求)的一种阅读解题方式。
考题中对现代文阅读的能力要求,大致归纳为3个层次:词句的理解与分析;信息的筛选与整合;篇章的鉴赏与评价。
三个能力层次由低到高。
近年对鉴赏能力的考查,意味着对学生的阅读要求越来越高。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7~9年级的阅读要求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品味散文,要真切地领会作者所创设的情景(感情气氛)。
体会作者所创设的情景,能领悟到作者所表达的主题和思想感情,进而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品味散文,要领会散文独特的构思和丰富的想象,进一步理解散文内在的韵味。
品味散文,还要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深入理解,反复揣摩,才能对散文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彻。
如何提高初中现代散文教学的有效性呢?教学中,我对“散文”情有独钟,一直把它当成自己心灵最好的读者,一边读一边感受,一边教学一边聆听。
多年来,在我的心中是一个既美好又多情的小女孩,对着我诉说,对着我微笑,对着我讲她的心灵深处的故事。
记得在教读鲁迅的作品《风筝》的时,我初读课文的时候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到了童年与弟弟抢玩具时的认真和快乐,以及回家后被大人责怪的忐忑和狼狈,我突然间有所顿悟,我带着一丝怅然,一丝心酸,把我的童年讲给学生们,让他们和我一起分享童年的快乐和烦恼,《风筝》中的哥哥对弟弟歉疚,弟弟对哥哥的全然忘记。
对现代散文教学的认识、收获与体会散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相比其它文学体裁,散文更有语文味。
从七年级到九年级,新学期的第一单元都是散文。
可见散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作为四大文学体裁之一,我们之所以称之为美文,我想是散文“集诸美于一身”的原因吧。
散文的教学,能检验出教师的语文教学水平,甚至影响到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根据这些年来教学经历,我认为散文的教学应该重点抓住以下几方面:一、创设情景,激发学习散文兴趣散文之所以称之为美文,就在它的语言美、内容美、结构美意境美。
要使散文的教学体现出美,创设情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我在教学散文时,都要精心去设计好导语,设计好情景。
如《白杨礼赞》的教学中,我在课堂上展示白杨树的图片和西北高原的风景图,配以有感情的解说,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根据散文的不同类型,设计出不一样的情景,使散文的教学在开始就奠定了感情基调。
学生在学习前就大致体会到作者的感情。
二、通过朗读,体会散文的语言美“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能在琅琅读书中展示自己,表达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散文的朗读在教学中尤为重要。
因为散文的语言本身体现了美感。
通过朗读,学生能感受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理解作者的情感,体会作者的人生感悟。
许多老师着重了知识内容的讲解,忽视了朗读在学习中的重要性,甚至学生也怕读书、认为没什么必要。
这样导致了语文教学没了语文味,学生学习兴趣下降。
三、把握“文眼”,理解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都是通过散文的“文眼”表现出来的,抓住“文眼”就能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散文要表现的主旨。
在阅读中要让学生通过“文眼”去把握中心,要抓住关键的句子去理解品味,进而了解作者的感情。
“散文教学的关键不是抓人物,而是找到作者最想说的那句话。
”“那句话”有时可以理解为“文眼”。
如朱自清的《背影》,开头是:“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全文正是由这一句展开回忆,通过背影,抒发了父子之间深厚、真挚的爱。
现代散文欣赏与解读感受散文的情感与思考深度散文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旨在通过抒发情感、运用修辞手法以及深入思考的方式,展现作者的内心世界和生活体验。
本文将对现代散文进行欣赏与解读,并探讨散文所带来的情感与思考的深度。
一、散文的情感表达现代散文作品常常从个人角度出发,通过对生活琐事的描摹,展示出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表达。
例如,杨绛的《洗澡》以日常生活中一个简单的行为为切入点,通过描写洗澡的场景,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
这种情感表达并非是简单的叙述,而是通过描写细节、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读者能够产生共鸣,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二、散文的思考深度除了情感的表达之外,现代散文作品还常常涉及到对人生、社会、历史等问题的深入思考。
通过对细微的生活场景的描写,作者从中抽象出一种普遍的而具有哲理性的意义。
例如,丰子恺的《读者》以一位读者与书籍之间的关系为线索,深入探讨了阅读的意义以及作品与读者之间的互动。
这种深度的思考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散文背后隐藏的道理和人生智慧。
三、散文的阅读体验现代散文作品不仅仅局限于文字本身,更注重对读者的阅读体验的创造。
一方面,散文的排版要求整洁美观,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有良好的观感;另一方面,散文的语句通顺,文采斐然,使得读者能够流畅地阅读,并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例如,余秋雨的《文史散谈》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将历史故事娓娓道来,为读者带来一种愉悦与轻松的阅读体验。
四、散文的魅力和价值现代散文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思考深度,使其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与其他文学形式相比,散文更注重对细节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亲近感。
散文的阅读不仅能够让人们感受到作家的情感,也能够启发读者对人生、社会等问题的深思,并带来一种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满足。
总结:现代散文作为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情感的表达和思考的深度,使得作品更具个人特色和哲理性。
散文的阅读体验以及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使其成为人们文学修养的一部分。
现代散文教学之我见现代散文,是现代文学中最精彩的文学样式,内容杂、技法醇、情趣雅、理趣妙、追求高境界幽,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其中充满的人情况味,机理思考,生活感悟,人性美丑等,既是对学生向善向美的教育,又是引导学生品味人生、珍爱生活的航标。
如何教好现代散文鉴赏课将是现代文学教学的重中之重。
根据多年的教学,我认为应注重下列几个方面。
一、通领文意,反复诵读弄通文意,是散文学习的第一步。
对照文本,正音正字,引导学生对字、词的理解,对全文大意的疏通。
只有通领文意,把握住文章中基本的信息,诸如人物、事理、景物、感情等要素,才会为深入理解文章打下基础。
领略文章大意之后,就要指导学生进行反复诵读。
可以说,诵读是散文学习的第二步。
在多次的诵读中,按照不同的要求去品味、思索、感悟,去探索其精髓,摸索其隐含在文字之中的美感来。
这里尤其注意的是,要重视学生的单个的诵读感悟,尽力去挖掘学生对文章的感触、品味、欣赏,去激发他们对文本的感知感悟。
散文作品艺术景象的浮现,感情的唤起和诱发,并非由分析、归纳、演绎而来,而多是凭借反复诵读去熟参深悟,从一次次的诵读中层层推进理解,加深理解。
二、引导美读,体悟感情散文的感情,是隐藏在文字景致之中闪闪烁烁的花朵所发生的香味。
文字如花、感情如香;文字如形、感情如神。
这也是历来散文评论家所说“形散而神聚”“形神兼备”中的形、神之喻。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较为准确的把握散文的思想感情呢?最有效的办法是引导美读,从中体悟。
这也是开启散文学习最佳效果的第三步。
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多次诵读后,要进一步指导学生进行美读体验。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从文章的基调、色彩的明暗、感情的激缓、语调、重音、节奏、语速的变化等方面,真正让学生进入文字所表达的氛围之中,真正进入作者的感情世界之中,通过声情并茂的美读,去引导学生整体感悟。
同时,又将学生带入散文的情境和感情之中。
美读中应融汇着学生自己的“涵泳”和“妙悟”,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散文的语言美、境界美、情感美,产生心灵的共鸣,起到愉情悦性的作用,与作者同命运、共呼吸、同感情、同体悟,达到较高的感知体悟的境界。
大学语文现代散文的鉴赏与分析现代散文是一种流传于当代的散文形式,旨在通过言辞的艺术表达,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
大学语文课程中,对现代散文的鉴赏与分析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学修养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对大学语文现代散文的鉴赏与分析进行探讨,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现代散文的特点与风格现代散文与传统散文相比,有着明显的特点和风格。
首先,现代散文注重表达作者独特的审美情感和体验,常常融入个人的感悟和思考。
其次,现代散文语言生动、形象,多采用白描的手法,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
再次,现代散文注重叙事的情节和节奏感,通过布局和整理故事情节,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最后,现代散文常常涉及时事问题、社会现象和人类情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批判性。
二、现代散文作品的鉴赏在鉴赏现代散文作品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审视作品的主题和核心观点,了解作者的思想倾向和艺术追求。
其次,要分析作品的结构和布局,包括故事情节、章回顺序、转折点等,以及对文本形式和结构的影响。
再次,要品味作品的语言和文学修辞,包括形象的描写、比喻的运用、语言节奏的变化等,深入挖掘作品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最后,要关注作品的社会背景和时代价值,从历史和人文的角度审视作品所传递的信息和意义。
三、现代散文作品的分析在分析现代散文作品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解读。
首先,要从作品的写作背景和创作动机入手,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文化背景和时代氛围,帮助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其次,要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和塑造,包括主人公的性格特点、言行举止、与其他人物的关系等,以及对人物描写的方式和技巧。
再次,要研究作品的情节和主题之间的联系,分析作者如何通过情节的展开和转折来表达主题思想。
最后,要关注作品中反映的社会问题和人性困境,思考作品对读者的思想启迪和情感冲击。
四、现代散文鉴赏与分析的意义大学语文课程中进行现代散文的鉴赏与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鉴赏与分析现代散文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他们具备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高中语文现代散文的阅读与分析现代散文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以自由散漫的文字,真实生活的素材,丰富多样的表达手法,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在阅读与分析现代散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作者的独特视角和感悟,拓宽自己的思维边界。
本文将从阅读的技巧和分析的角度,探讨高中语文现代散文的魅力。
一、阅读现代散文的技巧在阅读现代散文时,我们应该具备一定的技巧,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者的意图。
首先,我们要有耐心。
现代散文篇幅短小,词语随意,内容多样,有时需要读者阅读并理解多个段落或者整篇文章才能抓住作者的核心思想。
其次,我们要注重细节。
现代散文中常常融入大量的细节描写,通过这些细节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主题。
我们需要仔细品味每一个词语,每一句话,才能真正领会到作者的用心之处。
最后,我们要关注作者的语言运用。
现代散文鲜明个性的语言风格是其独特之处,我们要留心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排比等,分析其所达到的效果。
二、分析现代散文的角度1.题材与主题现代散文的题材多种多样,可以是人物、行事、事物、感受等等。
在分析现代散文时,我们要关注作者选择这一特定题材的意图,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感情。
此外,还要理解作者通过这一题材所揭示的社会现象、价值观念等,进一步推测其主题。
2.结构与文本现代散文往往没有固定的结构,可以是线性结构,也可以是网络结构,甚至没有明显的结构。
在分析现代散文时,我们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来分析。
从宏观上看,我们要探讨整篇文章的结构布局、篇章关联等;从微观上看,我们要分析作者每一段的逻辑关系、修辞手法、描写细节等。
3.语言与风格现代散文的语言和风格多样,有的严肃,有的幽默,有的抒情。
分析现代散文时,我们要关注作者所选择的语言风格,并评估其是否与主题相契合。
同时,还要注意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特殊的句法结构等,探讨其对读者的情感和思维产生的影响。
4.情感与思想现代散文往往渗透着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我们要通过细读现代散文,触摸到作者的情感和感受,理解其中的人生哲理、价值观念等。
散文,作为一种自由而富有表现力的文学体裁,以其独特的魅力深深吸引着我。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有幸接触并教授统编教材中的散文,通过这一年的教学实践,我对散文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深入理解散文的特点散文是一种没有固定格式的文学体裁,它不像诗歌那样讲究韵律,也不像小说那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散文的语言优美、含蓄,寓意深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以下几点:1. 散文的语言优美。
散文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能够准确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在教学时,我注重引导学生品味散文的语言,感受其韵味,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散文的寓意深刻。
散文往往通过具体的物象、事件或情感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寓意深刻。
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挖掘散文的内涵,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3. 散文的情感真挚。
散文的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共鸣能力。
二、注重散文的教学方法针对散文的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1. 品味语言。
散文的语言优美,富有表现力。
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品味散文的语言,感受其韵味。
例如,在学习《背影》时,我让学生反复朗读父亲送别时的场景,体会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2. 挖掘内涵。
散文的寓意深刻,富有哲理。
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挖掘散文的内涵,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时,我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情感共鸣。
散文的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在教学时,我注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共鸣能力。
例如,在学习《故都的秋》时,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眷恋。
4. 拓展阅读。
散文种类繁多,题材广泛。
在教学时,我鼓励学生拓展阅读,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后,我推荐学生阅读朱自清的其他散文作品,如《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三、培养学生的散文写作能力散文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语文散文教学心得体会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学心得体会是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对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都起着重要作用。
在这里,我将分享我的语文散文教学心得体会。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
在散文教学中,我经常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散文作品,如《骆驼祥子》、《沉默的众生》等。
通过精心选择的散文作品,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乐于阅读,愿意主动去了解和探索散文作品中的世界。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散文作品往往有着复杂丰富的内涵,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是散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我会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散文作品的主题、情感、形象等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就散文中的思想内容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对散文的深刻理解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而散文作品正是一个很好的训练平台。
在教学中,我会组织学生进行诵读、朗读等活动,通过不同的表达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此外,我也会设计一些写作、思考题目,引导学生根据散文内容进行写作,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散文作品往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也是散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教学中,我会结合散文作品的背景,向学生介绍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让学生对散文作品的文化背景有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也会引导学生思考散文作品与当代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对社会现象和价值观的思考能力。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散文作品往往富有艺术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散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品味和欣赏散文作品中的美,让学生领悟到散文作品所表达的感受和情感。
通过学习散文作品,培养学生对美的敏感度和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以上就是我在语文散文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自从接触到散文这门文学体裁以来,我便深深地被它那独特的魅力所吸引。
散文,如同山水画卷,美不胜收;如同细水长流,悠然自得。
在这段时间的学习中,我领略了散文的韵味,体会到了散文教学的魅力。
以下是我对散文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散文的魅力散文,是一种以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手法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它没有诗歌的韵律,没有小说的曲折,却有着独特的韵味。
散文的魅力在于它能够以简洁的文字,表达出丰富的内涵,让人在阅读中产生共鸣。
1. 语言简洁优美散文的语言简洁而优美,富有节奏感。
作者用最朴实的语言,描绘出最动人的画面,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文字的力量。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荷塘月色的美景,让人陶醉其中。
2. 内涵丰富深刻散文的内涵丰富深刻,寓意丰富。
作者在散文中融入了丰富的思想感情,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能欣赏到优美的文字,还能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
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对童年生活的回忆,表达了对封建教育制度的批判。
3. 体裁灵活多变散文的体裁灵活多变,既有短小精悍的抒情散文,也有长篇巨著的叙事散文。
散文可以描绘自然风光,可以抒发作者的情感,也可以议论社会现象。
这使得散文具有广泛的题材和多样的表现形式。
二、散文教学的重要性散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对散文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表达能力、思想情感等。
以下是我对散文教学重要性的几点认识:1.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散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
在阅读散文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领略到优美的文字、动人的画面,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2.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散文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模仿、创作等环节,学生可以学会运用丰富的词汇、多样的句式,使自己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3. 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散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培养他们的思想情感。
在阅读散文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引发自己对生活的思考。
语文散文教学心得体会语文散文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中,我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现在将其总结如下:一、树立正确的散文观念散文是一种文学形式,它以平实的语言、真实的内容、广泛的表现方式,反映了人类社会各个方面的现象和问题。
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散文,了解散文的特点和功能,不把散文当成小说等其他文学形式来对待。
只有正确认识和理解散文,才能更好的教会学生欣赏和理解散文。
二、注重阅读散文的体验散文是一种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文学形式。
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通过阅读散文来感受散文表达的情感和意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可以通过朗读、讲解和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充分体验散文的情感魅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三、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散文作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形式,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问题设置和引导学生分析散文的主题、意境、情感等要素,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
同时,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展开个性思考,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散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形式,它要求作者具备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优秀的散文作品、学习散文的写作技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同时,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散文创作,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文学创造力。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散文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其文字表达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字理解和推断能力。
可以通过教学方法的变化、教学内容的创新以及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审美能力散文作为一种强调情感表达的文学形式,其美感和审美价值是不可忽视的。
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散文中的美感元素,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浅谈高中语文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的策略语文教学中,现代散文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本形式,它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具有时代特征,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恰当地开展现代散文的阅读教学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课程内容。
本文将从现代散文的特点出发,探讨高中语文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的策略,以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修养。
一、现代散文的特点现代散文是20世纪以来兴起的文学体裁,它以平实的语言、真切的情感、深刻的思想为特点。
现代散文既有纪实性,又有抒情性,既有人文关怀,又有时代感知。
在这样的特点下,现代散文成为了高中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现实性。
现代散文作品通常都体现了当下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它们关注着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贴近生活,贴近人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通过现代散文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现实,拓展视野,增加人文素养。
2. 抒情性。
现代散文作品往往以真挚的情感为基础,通过对生活琐事、情感纠葛的写作,表达作者的内心感受。
这种情感的抒发,容易引起学生共鸣,使他们的情感世界得到了补充和升华。
3. 学科交叉性。
现代散文内容广泛,包罗万象,与其他学科的知识和内容有机结合,因此对语文教学的整合和拓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1. 注重情感共鸣。
现代散文以真挚的情感为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散文作品,去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对生活和社会的感悟能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2. 注重现实关怀。
现代散文作品往往反映了社会的现实问题和人民的生活状况,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散文,关注社会现实,体察人民生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注重语言艺术。
现代散文以平实的语言为主要特征,但其中蕴含的语言艺术却是无法忽视的。
教师在阅读散文时,应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文字的韵律、节奏和优美的句子,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
三、教学实例以下是一节高中语文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的实例:教学内容:鲁迅先生的散文《冯记岗的焦裆裤》。
初中现代散文教学之我见散文是中学语文教材中数量最多的一种文体。
而散文教学是达到新课标对中学语文阅读和写作方面要求的最佳途径。
由此可见,散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那么,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面对一篇散文,要怎样处理教材?学生要如何学习散文?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浅见。
一、导入牵引学生心灵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课文的导入是语文教学的第一个环节,非常关键,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吸引过来,一个精彩的导入,既使学生情趣盎然,又可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让课文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对于散文教学而言,导入语的作用更不可忽视。
情感是散文的生命,对于散文的导入,则应该是抓住情感这条线,通过导入语引起学生的共鸣,牵引学生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感情世界中去领悟,去正确理解课文,学好课文。
例如,语文版七年级上册写景散文《春》的导入,则可以通过播放春天万物生长,生机勃勃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感受因春天万物舒展,一切充满着活力的喜悦。
再如,语文版八年级上册叙事散文《背影》的导入,则可以通过多媒体投影罗中立的油画《父亲》,然后让学生看看画面上的父亲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第一眼看这幅油画心里想到了什么?启发学生思考父亲的含辛茹苦,勤劳坚韧。
总之,初中散文教学要在导入过程中牵引着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进入文本所描绘的感情世界中理解课文。
二、理清散文的线索散文以“散”得名,题材领域海阔天空,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散文因其"散",更需要有一条贯串文章的线索,方能散而不乱,才能体现“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线索就是贯穿整个作品的情节发展的脉络。
秦牧在《散文创作谈》中说:"用一根思想的线串起生活的珍珠,珍珠才不会遍地乱滚,这才成其为整齐的珠串。
"这条主线可以是景,如刘大杰《巴东三峡》以三峡的景色为线索;可以是物,如吴伯策的《记一辆纺车》以纺车为线索,把与纺车有关的事情按类别组织起来,形成了一篇优美的散文;也可以是人,如朱德《回忆我的母亲》中的母亲是全文线索,把母亲勤劳一生,用朴实的文字按照时间顺序记录起来;也可以是精神、品质、情感等。
语文散文教学心得体会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散文教学一直是我较为注重的一块内容。
通过散文的教学,我发现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思维品质。
以下是我在散文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散文教学开始之前,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非常重要。
我会利用一些音乐、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来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好奇心。
我还会设置一些散文创作比赛、朗读比赛等活动,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同时,我也会经常给学生讲一些文学故事,教授一些文学常识,使学生对文学有更全面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二、注重散文的朗读和背诵散文朗读和背诵是散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散文的音韵美和情感美,培养他们的语感和语音语调的把握能力。
而背诵则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散文的内涵和表达方式,提高他们的记忆力和理解力。
在进行朗读和背诵时,我通常会结合一些表演技巧,比如:适当运用音量、语调和节奏,以及肢体语言等,让学生在表达散文的同时也能塑造出散文的形象和情感。
此外,我还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朗诵和背诵,让他们在合作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三、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读能力散文是一种抒发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它通常会包含一些深层次的含义和主题。
在散文教学中,我除了让学生理解表面上的字词和句子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我常常会给学生出一些问题,让他们思考散文的主题、情感和意义,从而激发他们对散文的思考和理解。
在进行散文解读时,我还会结合一些扩展阅读,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背景信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通过这些扩展阅读,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散文的脉络与内涵,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四、注重散文的写作与创作散文教学不仅仅是散文的阅读和理解,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作能力。
在教学中,我常常会引导学生写一些感想、评论和议论文,让他们通过写作来表达对散文的理解和思考。
对现代散文教学认识、收获与体会邹贤惠散文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所占的比重最大,是文学作品四大样式中在教材里出现最多的一种。
随着近些年散文的大流行,那些贴近生活,歌颂人间大爱的作品的大量涌现,散文作品已悄然出现在中考试卷中,并有渐多之势。
我认为散文教学应该放在阅读、感悟、品味和提高上。
品位和提高是基于阅读感悟基础之上的,且比其更高一层。
品味散文,要真切地体会作者所创设的情景(感情气氛)。
能体会作者所创设的情景,能领悟到作者所表达的主题和思想感情,进而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品味散文,要领会散文独特的构思和丰富的想象,进一步理解散文内在的韵味。
品味散文,还要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深入地理解,反复地体会,才能对散文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彻。
这样,由读到感,再到品味提高,逐层推进,既便于老师的教,也利于学生的学。
在点滴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素养,发展了学习散文的能力,提高了散文的学习水平。
如何提高初中现代散文教学的有效性在多种文体中,我真的对“散文”情有独钟,一直把它当成自己心灵最好的读者,一边读一边感受,一边教学一边聆听。
一直以来,,在我的心中是一个又美好又多情的小女孩,对着我诉说,对着我微笑,对着我讲她的心灵深处的故事……进行散文教学的时候心中带着这份美好,带着这份想象和我的学生开始清新平和的散文之旅。
记得在教读鲁迅的作品《风筝》的时,我初读课文的时候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到了童年的自己在泥水中挽起裤管摔泥的认真和快乐,以及回家后被大人责怪的忐忑和狼狈,我突然间有所顿悟,我带着一丝怅然,一丝心酸,把我的童年讲给学生们,让他们和我一起收获童年的感受,收获《风筝》中的哥哥对弟弟歉疚,弟弟对哥哥的全然忘记。
课堂上的同学们严肃而认真,活泼中有些许心酸,理智中掺杂着对哥哥的劝解和对小弟的祝福。
于是,整个课堂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文章的主题很容易被学生总结出来,多数学生还能多角度的发现和探究。
于是我清晰的意识到精读文本收获感悟对散文教学是多么的重要,这节课的收获提醒我以后的教学中认真阅读,细心的收获感悟,给自己和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还有一次,总也忘不了教读《背影》时和学生共同的一次心灵体验。
初中学生如何理解现代散文作品现代散文作品是文学创作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许多文学作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理解现代散文作品可以帮助他们提升阅读理解能力,丰富自己的人生视野。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初中学生如何理解现代散文作品。
一、了解现代散文的特点首先,初中学生需要了解现代散文的特点。
现代散文作品注重写实与抒情的结合,以真实的生活为素材,表达作者的情感、思考以及对社会现象的观察。
与古代散文相比,现代散文更加自由、灵活,形式多样,文字可选取有声、有色、有味的形象。
因此,初中学生应该注意抓住现代散文作品的情感表达和作者的思考方式。
二、理解现代散文的主题现代散文作品的主题涉及多方面,如家庭、友情、爱情、人生哲理等。
初中学生在阅读现代散文作品时,需要关注作品的主题,并通过分析作品的细节和形象描写来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在阅读有关友情的现代散文作品时,学生可以通过揣摩作品中人物之间的互动和情感变化,来领悟作者对友情的理解和思考。
三、挖掘现代散文的意义现代散文作品往往寓意深远,含有丰富的人生哲理。
初中学生在理解现代散文时,可以思考作品中的寓意和作者想要传递的信息。
除了字面意义之外,学生还应该从作品中汲取智慧,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例如,在阅读有关人生哲理的现代散文作品时,学生可以思考作品中对于人生的思考,来反思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欣赏现代散文的语言表达现代散文作品以其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而脱颖而出。
初中学生在欣赏现代散文作品时,应该留意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节奏感和韵律感。
通过品味作者的语言之美,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学生也可以借鉴现代散文的语言特点,来丰富自己的写作风格。
五、积极参与现代散文阅读活动为了提高对现代散文作品的理解能力,初中学生应该积极参与散文阅读活动。
可以加入学校的文学社团,参加散文朗诵活动,与同学一起进行散文研讨,分享彼此的阅读体验。
此外,学生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多读现代散文作品,培养自己的感受力和文学素养。
浅谈现代散文教学中的认识与看法
韶关市曲江初级中学吴素松
通过毛洪其老师《初中现代散文解读与教学策略》讲座的学习,使我对于现代散文教学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与看法:
首先,我们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以往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的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也为了能够让学生在升学考试中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我们一般都是比较注重直接灌输一些现成的教学内容给学生。
比如在教学《背影》的时候,我们会直接的告诉学生,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文章结构,文章的写作特点等等。
甚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与意义,却很少去关注学生自我的感受与理解,也没有培养学生自我的欣赏与评价能力的教学理念。
但现在通过讲座的学习,我认识到了假如能够逐步的培养学生探究性的阅读能力与创造性的阅读能力,不但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还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以及阅读的质量。
其次,就是转变我们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传统理念,我们应该通过巧妙的“审美阅读”来达到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许多时候,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都是按部就班的给学生介绍写作背景,作者生平经历以及文学常识的概念等,并按照固定的模式给学生分析作品的层次结构,概括主题思想,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而这一路下来,即使再优美的散文也都让学生失去了审美的情
趣,那么我们该如何重新的审视与制定我们的教学策略呢?我们该怎样在教学中打破这种固定的教学模式,积极推行我们教学的新策略呢?
其实,在众多的文学作品题材中,散文的教学一直以来都是难点最多,争议也最多的一个版块。
生活中,我们可以随处可见的文章就是散文,它既没有小说中那波澜起伏的情节,也没有议论文中那慷慨激昂的铺排性语言。
在文学的百花园中,散文就犹如一朵淡淡的康乃馨,既没有浓烈的芬芳,也没有妖娆的姿态,许多时候就像风一样轻轻的掠过人们的身边,就像小溪一样缓缓的淌过人们的心田,但在那字里行间里,却满是蕴含着作者的无限欢笑与悲伤。
如《济南的冬天》里,虽然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却是满含着作者那无限温暖而喜悦的心情,这种心情或许是来自于作者真的喜欢济南这个美丽的地方,或许也是来自于作者那段时间里家庭生活的幸福与快乐,因为内心的温暖,内心的幸福,所以文章的字里行间里也充满了幸福与温暖的情感。
所以,我们怎样让学生来体会这种美好而温暖的情感呢?如何更好为学生来设置我们的教学策略呢?就这需要我们去营造一个适于
散文教学的情境,这就要求我们在布局每篇的教学策略时,都要学会寻找最佳的角度,把握最佳的尺度。
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时,我会问学生一个问题:冬天的时候,你们喜欢什么样的天气?不喜欢什么样的天气?为什么暖暖的冬天会让我们感觉很幸福?如果我们
感到幸福的话,如何来表情达意呢?于是,自然而然的带领着学生,
在老舍先生营造的幸福而温暖的情境中,和学生一起去度过一个与众不同的冬天。
再者,我们需要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方式,用美妙的音乐与图画,为学生营造一个与作品情感相同的情境,让学生自然地融入到作品的情感之中。
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媒体的教学已经普及到了我们的课室,这个教学平台对于我们的语文教学来说,无异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最能拓展学生视野的教学空间。
将我们以往只能用语言描述的视觉与听觉的感受,现在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来展示出来。
我们通过多样化的教学设计,积极主动的调动学生视觉与听觉的感受,让学生能够全方位的感受作者在文章中为我们所描述了的情境。
并在音乐与美术的具体表现中,自然而然地融入文章。
如《济南的冬天》中所描述的冬天的雪景,对于我们广东的学生来说,从来都没有见过雪,怎么能够深刻的理解作者对于济南小山、小雪的感受呢?所以,现在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展示济南的小山与小雪,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活跃中,感受这种美,体会这种美,理解作者的喜爱之情……
总之,在散文的教学中,我们不能一味的追求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否,更重要的是需要培养学生的欣赏与鉴赏的能力,这也是我认为应该在我们今后的教学策略中所着重体现的一个教学理念。
——写于201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