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电位分析法
- 格式:ppt
- 大小:3.38 MB
- 文档页数:52
电位分析法的原理及应用电位分析法(Potentiometric Analysis)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测量物质之间的电势差来确定物质的浓度或其它相关信息。
该方法基于物质溶液中存在的电化学反应,通过测量反应电势的变化来获得目标物质的浓度。
电位分析法基于电池原理,即由电化学电池产生的电势差与物质浓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常用的电极有标准氢电极(SHE)和玻璃参比电极。
标准氢电极被用作参照电极,其电势被定义为0 V。
通过将待测溶液与标准氢电极接触,测量产生的电势差,可以推算出溶液中目标物质的浓度。
电位分析法的原理是基于以下两种电池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在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势差。
根据Nernst 方程:Ecell = Ecell - (0.0592/n) * logQ其中,Ecell 是电池的电势,Ecell 是标准电势,n 是电子的转移数,Q 是反应物浓度比值。
2. 酸碱滴定反应:使用酸碱指示剂通过碱酸的反应来确定被测物质的浓度。
当滴定终点到达时,反应液呈现颜色变化,从而停止滴定。
电位分析法的应用非常广泛,涵盖了水质分析、环境监测、药物分析、生物分析等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1. 酸碱滴定:电位分析法可以用于测定酸碱物质的浓度,用来分析水质、土壤、颜料等领域。
2. 离子选择电极:通过选择电极的选择性反应,可以测定溶液中特定离子的浓度。
常见的应用包括测定氟离子、钠离子、铅离子等。
3. pH测定:电位分析法能够通过测量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
4. 化学动力学研究:电位分析法可以用来研究各种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如反应速率、反应机理等。
5. 药物分析:电位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测定药物的浓度、药物相互作用等。
电位分析法具有以下优点:1. 简便易行:电位分析法的仪器设备简单,使用方便。
2. 灵敏度高:电位分析法可以在极低浓度下进行分析,具有很高的灵敏度。
电位分析法
一、电化学基础知识
电极电位:M Mn+ + ne
金属离子受金属表面负电子的吸引聚集在金属表面,达到动态平衡,金属和盐溶液之产生一定电位差,这种电位差叫做电极电位。
能斯特方程:电极电位与待测离子间的定量关系。
电位分析法分类:
◆电位法:电极电位与溶液中所对应的离子活度有确定的关系,通过电极电位的测定,可以确定被测离子的活度。
◆电位滴定法:利用电极电位的变化来指示滴定终点,通过滴定剂体积和浓度求待测物质含量。
二、电位法(pH测定)
参比电极:常用的参比电极为甘汞电极和银-氯化银电极。
指示电极:测定pH值的指示电极为玻璃电极。
当内外玻璃膜与水溶液接触时,Na2SiO3晶体骨架中的Na+与水中的H+发生交换:
G-Na+ + H+====G-H+ + Na+
玻璃电极使用前,必须在水溶液中浸泡。
三、电位滴定法
在滴定液中插入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通过测量电池电动势在滴定过程中pH或电位的变化来确定终点的方法。
进行有色或混浊液的滴定时,使用指示剂确定滴定终点会比较困难。
此时可采用电位滴定法。
酸碱滴定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氧化还原滴定以Pt为指示电极;沉淀滴定可采用Ag电极作指示电极;络合滴定以第三类电极为指示电极。
电位滴定终点确定方法
(1)E-V曲线法:曲线切线斜率最大对应的体积为滴定终点。
(2)ΔE/ΔV - V曲线法:曲线上极大值对应的体积点为滴定终点。
(3)Δ2E/ΔV 2 - V曲线法: Δ2E/ΔV 2=0对应的体积为滴定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