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资料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6
●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一)炼字型(二)名句赏析型(三)表达技巧型(四)语言特色型(五)情感赏析型(六)分析意境型●答题技巧●题目形式考查题型:1.比较优劣型指定诗中一个字与别的字比较优劣;2.征求意见型:指定诗中某字问好不好并说出理由;3.指定赏析型:诗中某一字问好在何处;4.寻找型:请找出诗中传神的字并分析理由。
●答题步骤:1、明确某个字用得好。
2、结合全诗语境解释这个字的含义(表层深层)3、描述该字所在诗句的景象4、揭示作者传达的深层情感5、评价表达效果(突出了……作用)答题套路:某字在诗中的意思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景,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示例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答:“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
“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示例2:王湾《次北固山下》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答:“阔”字更好。
“阔”是空阔、开阔之意;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
且“阔”字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失”字更好。
“失”字更好地表现了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春朝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都看不见了踪影;生动地描绘出江岸因春朝高涨而与水平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题目形式(1)描述名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2)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3)解释诗词的意思,说出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要点(1)明确诗中具体景物形象。
(2)展开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景物形象。
(3)概括诗人描绘景物的特点。
(4)表达了诗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示例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初中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初中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1、按照内容理解诗歌题这一题型的考查内容比较丰富,从诗歌的主题、意象、笔调、情感等多方面进行考查。
答题时要把握答题思路,从全面分析诗歌特点出发,辅以一些代表性的细节来支持观点,使答案具有深度和准确性。
2、分析诗歌结构等题这是一种具体而抽象的问题,通常要求分析诗歌体裁、结构、音韵等,这些内容在朗诗时往往不会朗读出来,所以平时再听时要重点关注韵律特点,在朗诗时尽量多记几句诗句背诵,准备考时有条不紊地答题即可。
3、比较分析相关诗歌题这类题型的考查比较费时,既要把握相关诗歌的主题、形式,又要对两首诗歌之间的关系、差异进行比较。
主要考点除了诗歌本身的特点外,还考查学生对平行比较、发展比较等现象的理解能力,以及比较时的表达准确性。
4、综合分析诗人创作画面题主要要深入分析诗中的情景依次出现,不仅考查学生对诗歌各部分的认知程度,还分析该画面的情节脉络、叙事形式,以及艺术表现手法等。
因此,此题型的考查也是复杂前所未有的。
5、总结分析答题技巧①坚持正确的思路,理清文章中心内容,抓住关键信息,从句法和词语来把握文章结构;②注重分析,要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③抓住加分能点,熟练掌握古诗词的韵律,结合诗中的形象笔调等加分技巧;④注意时间,考试时要考虑到试题数量,不要一道题目一道题目地分析,而是发挥自己的能力把回答有效地结合起来;⑤熟悉常考题型,多练习比较分析题型,多尝试写朗诵作文,以增加古诗词说出东西的能力和信心;⑥反复检查,考前反复检查诗词鉴赏,再次确定答案的准确性,改正发现的错误,以获得一份准确的结果。
第五课古诗鉴赏学习目标(一)知识积累1.熟悉各类型题型的答题方法;(二)技法进阶1.通过对不同类型诗歌的特点,分析其表达的情感;2.通过熟悉各类型题型的答题技巧,对诗歌进行鉴赏;(三)情怀素养体会不同诗歌表达的情感,感受中华古诗深厚的文化底蕴。
想象描绘分析主旨古诗赏析表现手法品字炼字趣味导读理看图片和文字提示说出诗句。
最突然最悲伤最最淡定最坚韧知识梳理✿题型一:想象描绘类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诗化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提问方式】1、请用生动语言描绘诗句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你的话把诗中的画面描绘出来。
【例子1】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①,寒食东风御柳斜②。
日暮汉宫传蜡烛③,轻烟散入五侯家④。
【注释】①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
②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禁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树。
③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宫。
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而得到燃烛。
《唐辇下岁时记》“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
④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候,受到特别的恩宠。
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⑤飞花:指柳絮提问: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题格式归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主题思想和作者情感态度的领悟。
初中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前言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精华之一,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国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初中阶段,学习古诗词也是必修的内容。
在学习古诗词鉴赏时,除了了解基本的格律、韵脚和意境之外,熟悉常见的题型和解题技巧也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初中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常见题型选择题选择题是古诗词鉴赏中最常见的一种题型。
题干通常为一首诗词或诗句,需要从四个或五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
选择题有以下几种类型:意境题意境题考察的是古诗词的意境和主旨。
这种类型的题目一般会以古诗词的一部分或整首作品为题干,问的是作诗人借助这篇诗词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这种题型需要考生认真研读诗句,注意理解诗句之间的联系和整首诗词所表达的内容。
词语解释题词语解释题考察的是考生对古诗词中某个生僻或技术性词语的理解。
这种类型的题目一般会以一个古诗词中比较难理解的词语为题干,需要从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的解释。
这种题型需要考生平时多积累,尤其是对生僻字的掌握。
修辞手法题修辞手法题考察的是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
这种类型的题目一般会以一部分古诗词为题干,需要从选项中选择正确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对于此类题目,考生需要掌握古诗词中各种修辞手法及其特点,以便迅速判断。
作品背景题作品背景题考察的是考生对古诗词相关背景的了解。
这种类型的题目一般会提供一些古诗词相关的信息,需要从选项中选择正确的答案。
对于此类题目,考生需要多读一些古诗词相关的文章,了解作品的作者、背景等相关信息。
填空题填空题是古诗词鉴赏中另外一种常见的题型。
题干通常是一首古诗词的部分诗句,考生需要在空白处填入正确的字词。
填空题有以下几种类型:诗词填空题诗词填空题是最基本的一种填空题型。
题干一般为一部分古诗词,考生需要在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字词。
这种题型需要考生对古诗词的韵脚、词语的搭配、诗意等各个方面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古诗词背景填空题古诗词背景填空题是考察考生对古诗词作者、创作背景的了解。
(完整版)初中古诗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引言古诗鉴赏是初中语文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常常出现在试卷中。
掌握古诗鉴赏的常见题型和答题技巧,对于提高语文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初中古诗鉴赏的常见题型和相关的答题技巧,帮助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一、填空题型填空题是古诗鉴赏中常见的题型之一。
在填空题中,需要根据上下文和语境填写合适的字词。
为了做好填空题,同学们可以采取以下答题技巧:- 仔细阅读全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和语境;- 根据语境和诗句的特点,推测合适的字词;- 注意排除一些不符合语义和语法要求的选项。
二、选择题型选择题也是古诗鉴赏中常见的题型之一。
在选择题中,需要从给定的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
为了做好选择题,同学们可以采取以下答题技巧:- 通读全文,理解整首诗的主题和情感;- 分析选项,排除明显错误的答案;- 根据诗句和语言特点,选择最符合诗意和语境的答案。
三、解答题型解答题是古诗鉴赏中较为复杂的题型,需要同学们对诗歌进行深入分析和阐述。
为了做好解答题,同学们可以采取以下答题技巧:- 细读全文,理解诗歌的情感和主题;- 分析诗句的意思和修辞手法;- 运用相关的文学知识和背景知识,对诗歌进行思考和解读;- 结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进行独立的表达和写作。
结论初中古诗鉴赏常见的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和解答题。
通过掌握相应的答题技巧,同学们可以提高在古诗鉴赏中的表现和成绩。
在备考过程中,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不断积累相关的文学知识和背景知识,对于更好地鉴赏古诗也非常有帮助。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本文介绍的答题技巧,取得优异的成绩!加油!。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7种常考题型及答题技巧(含示例)一、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1)一般提问: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意境?(2)变式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解答提示: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意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3.答题要求:(1)描绘诗中的画面(优美);(2)概括氛围特点(准确);(3)分析思想感情(具体);4.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而是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象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次即可,列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记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现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该答出为什么而“伤感”。
5.答题套路(三步走):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心境、心情)。
例:凉州词二首·其一【作者】王之涣【朝代】唐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题目: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意境。
答案: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塞外辽远阔大、雄奇险峻的画面(衬托出边塞“孤城”之小)(步骤一),营造了一种雄阔、苍凉的氛围(步骤二)表达了盛唐诗人广阔的胸襟。
(步骤三)。
二、分析技巧型1.提问方式:(1)一般提问: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变式提问: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
(或诗人是如何抒发自己情感的?有何效果?)。
2. 解答分析:表现技巧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表现技巧,分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1)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初中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相关推荐初中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
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中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1●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一)“诗眼”炼字型(二)名句赏析型(三)表达技巧型(四)语言特色型(五)情感赏析型●答题技巧●题目形式(1)对诗中某字某句,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2)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3)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5)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6)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题要点:(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义。
(3)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
(4)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示例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答:“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
“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示例2:王湾《次北固山下》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答:“阔”字更好。
“阔”是空阔、开阔之意;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
且“阔”字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失”字更好。
“失”字更好地表现了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春朝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都看不见了踪影;生动地描绘出江岸因春朝高涨而与水平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一)“诗眼”炼字型(二)意象、意境分析型(三)表达技巧型(四)语言特色型●答题技巧炼字的角度:动词、形容词、叠词、数量词等。
常用术语:深刻、含蓄、突出、生动、形象、传神等。
●题目形式(1)对诗中某字某句,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2)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3)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5)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6)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题要点:(1)释含义。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
(2)描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翻译诗句)(3)点作用:点出该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术效果。
示例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的“钟”和“割”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答:“钟”指聚集。
“割”指分割。
大自然的神奇秀丽都聚集在了泰山,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把泰山南北分割成了清晨和黄昏。
“钟”字和“割”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的秀丽和高耸,表达了作者对泰山美景的喜爱之情。
示例2:王湾《次北固山下》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答:“阔”字更好。
“阔”字指开阔,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阔”字直抒胸臆地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
练习一:“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足”字用得好,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足”指充足。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在丰收年景里准备了充足的菜肴来招待客人。
“足”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农家人招待客人的热情,表达了丰收的喜悦之情。
练习二:“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的“闲”字能否改为“忙”字,为什么?答:不能。
“闲”指空闲,时间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震落了灯花。
古诗词鉴赏的六种题型及答题技巧[题目形式] (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 (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应对策略]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理解词语的表层义和深层义,可以从词性、色彩、词的准确性、生动性以及词的丰富内容和意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方面去把握它的内涵。
解答修辞的效果时,(炼字和赏析句子时都)先指出用了xx修辞方法。
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炼字]a、析词语的表层义和深层义;b、找修辞写其表达效果;c、绘画面,即烘托了xx的意境;d、写感情:表达了xx感情、传达了xxx的思想。
[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
(3)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描绘的情景。
(4)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题型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解析:“断”字面上是“断绝、隔绝”的意思,结合“音书”一词,可以理解为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含义,再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答案: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题目形式](1)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2)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
(3)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应对策略诗句有三种类型:1xxx的写景方法,描绘了xx的优美景致等;景致优美,让人心怡;2情重,景散,意明;思考抒情方法(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感色彩与思想感情等;情真意浓,格调高亢。
(完整)初中古诗赏析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初中古诗赏析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1. 题型1.1 诗歌赏析题这是最常见的古诗题型,要求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描写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并进行赏析。
1.2 古诗填空题这类题目会在一句或数句中留下一个或数个空白处,学生需要根据诗歌的上下文及整体意境,选择或填入合适的词语。
1.3 续写完成题续写完成题是考察学生对古诗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题型,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开头或前几句,补充或续写出符合古诗意境的后续内容。
1.4 诗句排序题这类题目会给出一首诗中的几个句子,并要求学生按照句子的逻辑关系和诗歌的发展思路进行排序。
1.5 诗句辨析题诗句辨析题要求学生根据上下文和诗句的意义,选择或辨析其中一个或多个句子的含义、修辞手法等。
2. 答题技巧2.1 理解全文在做古诗赏析题时,首先要全面理解整首诗的内容和意境,抓住主题和感情色彩,以确保后续答题的准确性。
2.2 注意词句的意义和修辞手法阅读古诗时,要注意关键词和重要句子的意义,同时分析和理解修辞手法的使用,如比喻、拟人、对偶等,以便更好地把握诗歌的含义。
2.3 注意上下文的连贯性做古诗填空题或诗句辨析题时,要注意整首诗的上下文连贯性。
通过理解上下文,可以更准确地选择或辨析句子的意义。
2.4 细节与整体的关系在赏析题中,要注意细节与整体的关系。
细心观察每一个用词、形容、描写等细节,理解其在整体结构中的作用和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
2.5 运用背景知识有些古诗可能涉及到历史典故、文化背景等知识。
学生可以通过积累一定的背景知识,对古诗的理解和赏析会更加准确和深入。
以上是初中古诗赏析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解答题目时,记得结合具体题目要求和诗歌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
(完整)初中古诗赏析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txt初中古诗赏析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一、填空题填空题是常见的古诗赏析题型之一。
在答题时,需要根据句子中的提示词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空格中,使句子通顺、完整,同时符合古诗的意境。
答题技巧:1. 充分理解句子的意思,把握句子的结构和逻辑关系。
2. 阅读全文,寻找与空格前后相关的线索,帮助确定填入空格的词语。
3. 注意古诗的韵律和诗意,选择与之相符合的词语。
二、判断题判断题要求判断给出的句子是否与古诗的内容相符。
在答题时,要仔细阅读句子的内容,与古诗进行对比,判断句子的真假。
答题技巧:1. 阅读全文,理解古诗的主旨和意境。
2. 仔细阅读题干中的句子,判断其与古诗的联系。
3. 注意细节差异,合理判断句子的真假。
三、简答题简答题要求从古诗中提炼出核心内容,进行简要概括和解释。
在答题时,需要准确把握古诗的意境和主题,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进行回答。
答题技巧:1. 阅读全文,理解古诗的主题和情感。
2. 提炼出关键词,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解答。
3. 注意语言的得体和准确表达,突出古诗中的精华。
四、作文题作文题要求根据古诗的内容,进行自由发挥,展开思路,写出完整流畅的作文。
在答题时,需要注意结构的完整性和语言的流畅性。
答题技巧:1. 阅读全文,理解古诗的意境和主题。
2. 将古诗的内容进行拓展,展开自己的思考和探究。
3. 注意结构的完整和作文的流畅,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美感。
以上是初中古诗赏析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的简要概述。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做题技巧一、内容情感型一般提问方式:〔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选出以下对这首诗讲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例1】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假设出其中。
星汉灿烂,假设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步骤一〔景〕这首诗勾勒了大海吞吐日月,蕴涵万千的景象。
步骤二〔情〕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方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有:不畏困难、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思念家乡、想念亲人、感慨世事、壮志难酬、孤傲脱俗、凄清哀婉、热爱山水、豁达豪迈、愁苦孤寂、向往美好、恬淡自乐、离愁别绪、焦虑矛盾、遭贬愤世、怀才不遇、惆怅悲凉、踌躇满志等。
【例2】选出以下对这首诗讲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枯藤老树昏鸦〞一句描摹了一幅秋暮思归图,“枯〞“老〞“昏〞营造出暗淡凄凉的气氛,衬托游子内心的哀伤。
B.“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则描绘出一幅清新秀丽的秋郊庄户图,热情赞颂家乡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回到家乡的喜悦之情。
C.“西风瘦马〞一句,“西风〞即秋风,一个“瘦马〞既写出路途的辛劳,又写出了生活的艰辛。
D.末句是在前面写景的根底上直接抒情,抒发了常年漂泊的游子深切的思乡之情。
二、分析技巧型一般提问方式:〔1〕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诗歌中多处用到*种写法,请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完整版)初中古诗词欣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初中古诗词欣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一、填空题常见题干形式:1. 下列诗句中,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
2. 通读全诗,下面要填入的词语是_____。
3. 下面划线的词语意思最接近的是_____。
答题技巧:1. 需要掌握各种修辞手法的名称和特点,可以通过记忆和积累来提高正确率。
2. 需要通读全诗,理解上下文的语境,根据诗意来确定填空的词语。
二、选择题常见题干形式:1. 诗人借用_____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A. 比喻手法B. 对偶手法C. 反问手法D. 排比手法2. 诗句“庭院深深深几许”表达了作者的_____。
A. 愉悦之情B. 迷惘之情C. 无奈之情D. 悲伤之情答题技巧:1. 此类题目需要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和作者意图,答案往往在诗句中直接或间接表示出来。
2. 注意排除干扰项,通过对答案的分析和推理来确定正确选项。
三、简答题常见题目要求:1. 请解释下列古诗中的一个词语/句子的意思。
2. 请简要分析下列古诗的诗意。
答题技巧:1. 需要全面理解诗句的意境、意象和意义。
2. 需要逐句解析,分析诗句的修辞手法、主题和情感表达。
3. 通过对古诗细致入微的分析,准确把握作者的意图。
四、判断题常见题干形式:1. 古诗《静夜思》描绘了一个闹市的夜晚景象。
2. 古诗《登鹳雀楼》描写了作者游览西塞山的经历。
答题技巧:1. 需要通过对古诗的理解和分析来判断句子的真假。
2. 需要注意判断题的关键词,通过理解句子的意思来正确判断。
五、写作题常见题目要求:请仿写下列古诗的一个句子。
答题技巧:1. 需要理解古诗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 可以借鉴古诗的语言风格,创造性地进行仿写。
以上是初中古诗词欣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的完整版文档,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初中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
(一)“诗眼”炼字型
(二)名句赏析型
(三)表达技巧型
(四)语言特色型
(五)情感赏析型
●答题技巧
●题目形式
(1)对诗中某字某句,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2)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3)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
(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5)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6)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题要点:
(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义。
(3)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
(4)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示例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答:“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
“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示例2:王湾《次北固山下》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答:“阔”字更好。
“阔”是空阔、开阔之意;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
且“阔”字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失”字更好。
“失”字更好地表现了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春朝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都看不见了踪影;生动地描绘出江岸因春朝高涨而与水平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题目形式
(1)描述名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2)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3)解释诗词的意思,说出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要点
(1)明确诗中具体景物形象。
(2)展开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景物形象。
(3)概括诗人描绘景物的特点。
(4)表达了诗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示例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答:这两句诗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着深刻的哲理。
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示例2: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一联,历来被人称道。
请自选角度,作简要赏析。
答:这两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此句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情景相生,奇妙无比。
用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鲜明。
●题目形式
(1)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技巧)?是怎样抒发诗人情感的?有什么作用?
●答题要点
(1)准确指出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
(2)结合诗句和具体的词语作分析。
(3)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和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或揭示了什么样的道理。
示例1: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诗人笔下的江南春景鲜明、生动、形象,请问这种效果,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产生的? 答:动静结合,视觉听觉多角度描写(或声色结合),点面结合等多种方法。
示例2: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答: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 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 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题目形式
(1)谈谈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2)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答题要点
(1)用一两个词语或一两句话,概括语言特色。
(2)结合诗中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诗中的用语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示例1: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答:全诗语言平淡朴实,不加雕饰,似无意为诗,而诗情自然流露,韵味隽永;前四句写自己隐居生活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谛,“心远地自偏”强调的是诗人内心的宁静;后四句对这种隐居生活作了具体描绘。
情景交融,言有尽而意无穷。
●题目形式
1、谈谈这首诗中所蕴含的作者情感。
2、谈谈你对这首诗整体的理解。
●答题要点
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3、抒发什么情感。
示例1: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思想?
答:此句是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忧国忧民的理想和愿望,反映了诗人人格的伟大与高尚。
示例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这两句是说,惟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
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良好祝愿。
●作业布置
阅读古诗词,完成下列问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实际上是写;一个“深”字,表现了。
2、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从“国破”、“烽火”可以看出,杜甫的这首诗与唐代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4、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
5、结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说说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达了怎样的内容?
7、最后两句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本诗中,从视觉角度看,。
”
2、这首诗前十句重在咏雪,后八句则主要是写_______ 。
(填两个字)
3、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请描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在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
5、请你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作一点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