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绒花教案培训课件
- 格式:doc
- 大小:198.50 KB
- 文档页数:4
教学年级:高中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绒花》的旋律,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感受歌曲所传达的爱国情怀。
2. 技能目标:通过对《绒花》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呼吸和发声方法进行演唱,并能够尝试用不同的情绪和节奏表现歌曲。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 歌曲背景介绍2. 歌曲旋律学习3. 歌词理解与表达4. 发声技巧训练5. 歌曲演唱与表演教学重点:1. 歌曲旋律的准确演唱2. 歌词的情感表达3. 发声技巧的正确运用教学难点:1. 歌曲情感的处理2. 发声技巧的掌握教学用具:1. 教学用琴2. 歌词卡片3. 音乐课件4. 录音设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播放《绒花》的音乐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情感。
2. 介绍歌曲的背景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歌曲旋律学习1. 教师示范演唱《绒花》,引导学生跟唱。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歌词理解与表达1. 学生阅读歌词,分组讨论歌词所表达的情感。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词,理解歌曲的主题。
四、发声技巧训练1. 教师讲解正确的呼吸和发声方法。
2. 学生进行发声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歌曲旋律和歌词。
2. 学生分组演唱,教师点评。
二、歌曲演唱与表演1. 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教师指导。
2. 学生进行歌曲表演,包括动作、表情等。
3. 教师点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三、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发声技巧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多听、多唱,提高音乐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绒花》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了歌曲背后的故事,掌握了正确的发声技巧,并能够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歌曲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绒花》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三连音的概念。
2、用自信的歌声演唱歌曲《绒花》。
3、通过演唱歌曲《绒花》,能体会到歌曲的旋律美。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赏图片,听故事片插曲《绒花》,让学生以视觉和听觉结合,更直观地感受绒花的美。
2、通过歌曲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开阔视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1、学生能自信的演唱歌曲《绒花》。
感受歌曲的旋律美,掌握2/4拍。
2、掌握三连音以及三连音的练习。
3、通过学习以描绘“花”为主题的作品,了解以“花”喻“人”的艺术创作手法及对人世间情感的倾诉和对美好人格的赞美和肯定。
〖教学准备〗1、教材分析《绒花》是电影《小花》的插曲之一,创作于1979年,它以委婉抒情的民歌风曲调,歌颂了影片中小花为代表的农家少女,在革命年代的那种牺牲和奉献精神。
曲调新颖流畅,富有激情,优美动听,感情表达充分。
2、教学用具课件、手风琴、口风琴〖教法和学法〗鉴于对《课标》的理解,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分析,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参与——体验、情景——陶冶”的情感教学模式,借用多媒体,创设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体验中感受和表现音乐,从而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
〖教学环节设计〗一、情境导入播放歌曲《茉莉花》,师生一起唱歌曲(此处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同学们都争先演唱,老师激励同学们唱得都很好,那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另一首关于花的歌曲(播放歌曲《绒花》)提问:同学们能不能从歌词当中听出歌曲的名字。
结合幻灯片。
二、新课教学1、歌曲简介。
(教师简述)《绒花》是电影《小花》的插曲之一,创作于1979年,它以委婉抒情的民歌风曲调,歌颂了影片中小花为代表的农家少女,在革命年代的那种牺牲和奉献精神。
曲调新颖流畅,富有激情,优美动听,感情表达充分。
发花辙典型歌曲《绒花》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歌唱发声器官等知识。
(2)了解“发花辙”韵母类别、发声要领。
(3)了解《绒花》歌曲背景,学习分析歌曲曲式结构、歌曲风格等常识。
2.技能目标(1)通过朗诵和演唱训练,掌握“发花辙”韵母发声要领,并运用在“发花辙”歌曲演唱中。
(2)学习急吸缓呼技巧,体会用呼吸支撑歌唱的状态。
(3)学习真假声结合发声技巧,使歌声流畅、连贯、柔和。
3.情感目标(1)通过歌曲学习,体验歌曲主题揭示的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精神,并将它渗透于学习和生活之中。
(2)以小组为单位的课外学习中,观看课程网站提供电影《小花》视频,体会歌曲揭示的共产党员为国为民不惜流血的大无畏精神,感受正能量。
二、学习载体1.“a”母音词语、儿歌朗诵2.典型歌曲《绒花》3.课后拓展歌曲《枉凝眉》、《打电话》三、学习内容(一)发花辙语音1.发花辙韵母类别此辙含韵母三个:a(啊)、ia(呀)、ua(哇)。
其特点是一音到底,口形始终不变,无韵尾,截气收声。
口腔形状属于横形,开口呼,在十三辙中占主体地位,是歌唱的基本口形。
韵母 a ia ua双唇出声ba pa ma唇齿出声fa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舌尖出声da ta na la舌根出声ga gua ka kua ha hua舌前出声jia qia xia翘舌出声zha zhua cha sha shua舌齿出声za ca sua2.咬字发声要领(1)“a”是一个单元音的韵母,它可自成音节“啊”,在发单元音时把嘴张大,将舌头轻轻抵住下齿背,舌与唇所构成的共鸣器官的状态自始至终不变。
(2)唱“ia”时舌位很快地由前高元音“i”降低到“a”的位置,唱ua时,舌的位置由后元音“u”变成“a”的位置,但必须有“i、u”音的色彩过程,否则易造成字音不正声音不动听。
(3)“ia、ua”两个韵母。
都是带韵头的复韵母。
“i、u”都是做为介母音出现的,不能延长,发音较短,民族唱法要求宽音竖唱,窄音宽唱以保持统一的音质和声音的圆润。
《绒花》教学设计《绒花》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1、唱《雪绒花》2、听《Do-Re-Mi》、《孤独的牧羊人》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用优美的声音演唱《雪绒花》。
2、通过欣赏电影《音乐之声》插曲,感受歌曲形象和情绪,扩大音乐视野。
教学重点:如何演唱好歌曲《雪绒花》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钢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欣赏《Do-Re-Mi》1、导入: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平时你们都爱看哪些电影?电影可以分成很多类,有动画片、喜剧片、战争片、生活片、音乐片等,有一部曾获得过美国奥斯卡奖的音乐电影《音乐之声》,同学们看过吗?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在奥地利有一位叫玛丽亚的修女,很喜欢唱歌。
她在给一位上校的七个孩子当家庭教师时,用她优美动听的歌声来感染教育孩子。
这部影片中,出现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和学习其中的几首歌曲。
2、欣赏《Do-Re-Mi》3、师问有同学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吗?(生回答后,课件出示)4、玛丽亚在教孩子们唱这首歌时,把音乐中的七个唱名与英语中的常用词巧妙的编织在了一起,非常生动有趣比如“mi”与英文中的“me”我同音,“fa”与英文中“far”远同音,这样不仅便于记忆,又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三、学唱《雪绒花》1、导入,欣赏《雪绒花》在这部影片中,有一首比《Do-Re-Mi》更受人们欢迎的歌曲,叫做《雪绒花》。
下面让我们来欣赏这首歌,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首歌与上首歌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其中出现了哪些演唱形式。
(播放多媒体课件)2、师:这首歌与上首歌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在刚才的音乐中,出现了一段上校与女儿一起演唱的片断,哪位同学能够告诉大家这属于哪种演唱形式?(是轮唱,但这不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那种严格的完全重复的轮唱,它是有的地方轮唱,有的地方又合起来。
)3、学唱旋律:①《雪绒花》这首歌非常优美,给我们营造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气氛,下面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遍,请同学们随音乐轻轻哼唱,注意口腔内打开。
初中音乐绒花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 通过学习《绒花》,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学会《绒花》的演唱。
2. 了解江苏民歌的特点。
教学难点:1. 江苏方言与普通话的转换。
2. 歌曲中装饰音的演唱。
教学准备:1. 录音机、音响设备。
2. 乐谱。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江苏民歌《茉莉花》,引导学生感受江苏民歌的美感。
2. 学生谈听后感,教师总结。
二、教学歌曲《绒花》(15分钟)1. 教师介绍《绒花》的背景、地域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江苏民歌。
2. 教师示范演唱《绒花》,学生跟随哼唱。
3. 教师讲解歌曲中的节奏、音高、装饰音等音乐理论知识。
4. 学生跟随教师学唱《绒花》,注意发音、节奏、音高准确性。
5. 教师针对学生演唱中的问题进行指导,反复练习。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绒花》合唱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节奏等问题。
3. 各组展示成果,教师点评。
四、拓展学习(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江苏其他地区的民歌,如《无锡景》、《苏州评弹》等。
2. 学生选择一首感兴趣的江苏民歌进行学习,感受其地域特色。
3. 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如音乐理论知识、演唱技巧等。
2. 学生谈对本节课的感受,提出建议。
3. 教师总结,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音乐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江苏民歌《绒花》,使学生了解了江苏民歌的特点,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演唱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乐趣。
声乐绒花教案[推荐5篇]第一篇:声乐绒花教案声乐《绒花》教案〖教材分析〗歌曲介绍:《绒花》是电影《小花》插曲之一,创作于1979年。
曲调新颖流畅,富有激情,优美动听,感情表达充分。
这首歌曲由刘国富、田农作词,王酩作曲,最初由李谷一配唱,歌颂了影片中小花为代表的农家少女,在革命年代的那种牺牲和奉献精神。
曲调新颖流畅,富有激情,优美动听,感情表达充分。
曾在1980年“听众喜爱的广播歌曲”评选活动中获奖。
〖学情分析〗我校早期教育专业学生多数为非音乐专业人才,声乐知识积累匮乏,音乐素养参差不齐,多数从未有过专业声乐学习的经历。
针对我校早期教育专业幼师培养规划,在声乐技能课程起步不能等同于以往高校专业声乐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借鉴成人声乐教学某些元素,作品选择上紧贴早期教育专业幼师培养目标,传统声乐作品与儿歌作品相结合。
一方面培养师范生专业音乐素养,另一方面符合早教专业特色。
〖教学对象〗早期教育专业大一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在正确的气息支持下以中低声区为基础,做到正确的相对稳定的喉头位置,进行发声并演唱歌曲。
(2)培养学生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及歌曲艺术性的处理。
(3)要求吐字咬字清楚、准确。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赏图片,听故事片插曲《绒花》,让学生以视觉和听觉结合,更直观地感受绒花的美。
(2)通过歌曲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开阔视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1、学生能自信的演唱歌曲《绒花》。
感受歌曲的旋律美,掌握2/4拍。
2、掌握三连音的演唱。
〖教学用具〗课件、钢琴〖教法方法〗赏析、视听结合、讲解示范、启发引导、〖教法过程〗一、导入欢迎大家走进今天的声乐课堂。
本单元歌曲的选择均在影视作品的范畴,艺术源于生活,声乐艺术对生活最大的回馈即将情感表达用歌曲演唱的方式刻在人的心上,尤其是影视声乐作品,投入演唱时影视情节片段总能在脑海浮现,使歌曲演唱更具韵味。
绒花教学设计第一篇:绒花教学设计《绒花》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三连音的概念。
2、用自信的歌声演唱歌曲《绒花》。
3、通过演唱歌曲《绒花》,能体会到歌曲的旋律美。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赏图片,听故事片插曲《绒花》,让学生以视觉和听觉结合,更直观地感受绒花的美。
2、通过歌曲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开阔视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1、学生能自信的演唱歌曲《绒花》。
感受歌曲的旋律美,掌握2/4拍。
2、掌握三连音以及三连音的练习。
3、通过学习以描绘“花”为主题的作品,了解以“花”喻“人”的艺术创作手法及对人世间情感的倾诉和对美好人格的赞美和肯定。
〖教学准备〗1、教材分析《绒花》是电影《小花》的插曲之一,创作于1979年,它以委婉抒情的民歌风曲调,歌颂了影片中小花为代表的农家少女,在革命年代的那种牺牲和奉献精神。
曲调新颖流畅,富有激情,优美动听,感情表达充分。
2、教学用具课件、手风琴、口风琴〖教法和学法〗鉴于对《课标》的理解,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分析,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参与——体验、情景——陶冶”的情感教学模式,借用多媒体,创设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体验中感受和表现音乐,从而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
〖教学环节设计〗一、情境导入播放歌曲《茉莉花》,师生一起唱歌曲(此处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同学们都争先演唱,老师激励同学们唱得都很好,那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另一首关于花的歌曲(播放歌曲《绒花》)提问:同学们能不能从歌词当中听出歌曲的名字。
结合幻灯片。
二、新课教学1、歌曲简介。
(教师简述)《绒花》是电影《小花》的插曲之一,创作于1979年,它以委婉抒情的民歌风曲调,歌颂了影片中小花为代表的农家少女,在革命年代的那种牺牲和奉献精神。
《绒花》说课稿《绒花》说课稿1一、说教学理念:复旦大学出版社《声乐(一)》是一套供普通高中、各类职业教育院校学前教育及幼儿师范院校使用的声乐教材,编写的特点是:基础性、师范性和系统性。
根据这一特性编写的内容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注重发声练习,着重培养学生声乐理论与综合实践应用能力。
因此本课内容,我设计为唱歌课,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唱歌方法,培养声乐综合实践能力。
二、说教材分析:《雪绒花》是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
《音乐之声》是好莱坞经典音乐剧。
《雪绒花》是一首爱国歌曲,作者借雪绒花“小而白,纯又美”抒发对祖国美好的祝愿。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声乐教学大纲》提出的重视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又注重歌曲内容尽可能完美表达的要求,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1、能够初步掌握歌唱发声方法,并能运用唱歌技巧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雪绒花》。
为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我加上了第2点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爱国之情。
四、说教学重点:我的教学重点设计为“能使用正确的发声方法,有感情的演唱《雪绒花》”。
五、说教学难点:1、唱歌的发声方法。
2、掌握5度音的跨越音准。
六、说教学方法:普通高中或职业技校的学生在思想上已经有自主意识,他们对于知识有强烈的渴望,因此我预设的基本教法是: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活动法和讨论法。
通过讲授、练习、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
在各项活动中,让学生学用自己的身体感官体会、感受。
通过学生的观察、亲身经历和体验,从而获得知识。
七、说教学过程:这部分我分为四个环节。
环节一:组织教学我设计以音乐的方式进行师生间的问候,可以让学生很快的进入音乐课堂氛围。
环节二:导入不论年龄的大小,故事总是最能吸引人的。
我设计以观看电影的方式导入主题,不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直观的展示本课主题的背景,为表达歌曲感情埋下了伏笔。
环节三:进入新课这个环节我从“介绍主题——歌曲分析——学唱歌曲——感情处理”四个部分由浅到深进行教学。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对象:大学声乐专业学生教学目标:1. 通过对歌曲《绒花》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节奏和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对歌曲背景知识的了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锻炼学生的声乐技巧,提高演唱水平。
教学重点:1. 歌曲旋律的准确把握。
2. 情感表达的恰当运用。
3. 发声技巧的运用。
教学难点:1. 高音区的处理。
2. 情感与技巧的协调统一。
教学准备:1. 歌曲音频、乐谱。
2. 发声练习材料。
3. 录音设备。
第一课时:一、导入1. 播放歌曲《绒花》音频,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2. 介绍歌曲背景知识,包括歌曲的作者、创作背景等。
二、教学歌曲旋律1. 分解歌曲旋律,引导学生逐句学习。
2. 强调旋律中的高音区,讲解高音区的处理方法。
3. 学生跟唱,教师个别指导。
三、教学歌曲节奏1. 分析歌曲节奏特点,讲解节奏的处理方法。
2. 学生跟唱,教师个别指导。
四、发声技巧训练1. 讲解发声的基本原理,强调气息控制的重要性。
2. 进行气息控制练习,让学生体会发声的感觉。
3. 结合歌曲,讲解在演唱中如何运用发声技巧。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课后练习,要求学生回家练习。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播放歌曲《绒花》音频,引导学生回顾歌曲旋律和节奏。
2. 学生进行合唱,教师个别指导。
二、情感表达训练1. 讲解歌曲的情感特点,引导学生体会歌曲中的情感。
2. 学生进行情感表达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三、演唱技巧训练1. 讲解歌曲中的技巧处理,如呼吸、咬字、共鸣等。
2. 学生进行技巧训练,教师个别指导。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课后练习,要求学生回家练习。
五、课堂展示1. 学生分组进行演唱,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2. 评选出最佳演唱小组,给予奖励。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歌曲《绒花》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了歌曲的基本旋律、节奏和情感表达。
课题演唱《绒花》《浏阳河》课时2课时(90 min)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掌握《绒花》和《浏阳河》的特点与演唱方法(2)熟练演唱《绒花》和《浏阳河》思政育人目标:(1)强化音乐艺术的审美功能,不断提高艺术修养,在音乐中陶冶情操,完善自我(2)通过小组练习,增强团队合作能⼒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绒花》和《浏阳河》的特点与演唱方法教学难点: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歌唱,并掌握一定的演唱技巧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钢琴或电钢琴教学设计第1节课:考勤(2 min)—互动导入(8 min)—作品介绍(5 min)—作品演唱(20 min)—分组练习(10 min)第2节课:互动导入(5 min)—作品介绍(5 min)—作品演唱(20 min)—分组练习(10 min)—课堂小结(3 min)—作业布置(2 min)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考勤(2 min)⏹【教师】使用文旌课堂APP进行签到⏹【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互动导入(8 min)⏹【教师】给同学们播放《绒花》的演唱视频(见教材二维码),并请几位同学回答:你从这首歌中体会到了歌唱者想表达什么情感?⏹【学生】聆听、思考、发言通过互动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品介绍(5 min)⏹【教师】介绍和分析作品《绒花》是电影《小花》的插曲,歌曲旋律优美抒情,情深意笃。
感人肺腑。
清新的音乐风格深入细致地刻画了女主角翠姑内心世界的情感美。
全曲为二段结构大调性色彩,音乐主题在大小调的基础上,巧妙地融入了中国的民族五声调式,增强了作品的民族风韵。
在节奏通过作品介绍与分析,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作品的背景和所表达的情感的选择上,曲作者精心设计了以切分节奏为主的歌曲基本节奏,在听觉上形成一咏三叹的音乐效果。
歌词部分,朴实无华的歌词创作与质朴的音乐风格相统一,歌词中叠字、叠词的运用与旋律中叠音的运用遥相呼应,既增加了音节的美感,又加深了歌曲的情感表达。
声乐《绒花》教案
〖教材分析〗
歌曲介绍:《绒花》是电影《小花》插曲之一,创作于1979年。
曲调新颖流畅,富有激情,优美动听,感情表达充分。
这首歌曲由刘国富、田农作词,王酩作曲,最初由李谷一配唱,歌颂了影片中小花为代表的农家少女,在革命年代的那种牺牲和奉献精神。
曲调新颖流畅,富有激情,优美动听,感情表达充分。
曾在1980年“听众喜爱的广播歌曲”评选活动中获奖。
〖学情分析〗
我校早期教育专业学生多数为非音乐专业人才,声乐知识积累匮乏,音乐素养参差不齐,多数从未有过专业声乐学习的经历。
针对我校早期教育专业幼师培养规划,在声乐技能课程起步不能等同于以往高校专业声乐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借鉴成人声乐教学某些元素,作品选择上紧贴早期教育专业幼师培养目标,传统声乐作品与儿歌作品相结合。
一方面培养师范生专业音乐素养,另一方面符合早教专业特色。
〖教学对象〗
早期教育专业大一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正确的气息支持下以中低声区为基础,做到正确的相对稳定的喉头位置,进行发声并演唱歌曲。
(2)培养学生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及歌曲艺术性的处理。
(3)要求吐字咬字清楚、准确。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赏图片,听故事片插曲《绒花》,让学生以视觉和听觉结合,更直观地感受绒花的美。
(2)通过歌曲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开阔视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能自信的演唱歌曲《绒花》。
感受歌曲的旋律美,掌握2/4拍。
2、掌握三连音的演唱。
〖教学用具〗
课件、钢琴
〖教法方法〗
赏析、视听结合、讲解示范、启发引导、
〖教法过程〗
一、导入
欢迎大家走进今天的声乐课堂。
本单元歌曲的选择均在影视作品的范畴,艺术源于生活,声乐艺术对生活最大的回馈即将情感表达用歌曲演唱的方式刻在人的心上,尤其是影视声乐作品,投入演唱时影视情节片段总能在脑海浮现,使歌曲演唱更具韵味。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1979年创作的我国早期电影《小花》插曲《绒花》。
二、新课教学
1、教师范唱
《绒花》是电影《小花》的插曲之一,创作于1979年,它以委婉抒情的民歌风曲调,歌颂了影片中小花为代表的农家少女,在革命年代的那种牺牲和奉献精神。
曲调新颖流畅,富有激情,优美动听,感情表达充分。
2、学生听唱,剧情介绍。
1930年,桐柏山区的一户赵姓人家。
将不满周岁的女儿小花卖给他人。
当晚,伐木工人何向东将地下党员董向坤和周医生的女儿董红果寄养在赵家,因红果和小花同岁。
就改名也叫小花。
十七年后。
赵小花(董红果)到部队中寻找投身革命的哥哥赵永生未果,却遇到周医生,母女相见不相识。
赵永生的亲妹妹小花被卖后,被何向东赎出收养。
改名何翠姑。
已成长为游击队长的翠姑在一次战斗中“跪走风车矶”救了身负重伤的亲哥哥永生,但她自己却不知情。
之后,小花与哥哥相逢,翠姑也得知了自己的身世。
在一次战斗中翠姑为营救小花身负重伤,战斗结束小花与亲生父母相认。
永生和小花一起去医院看望翠姑,翠姑在昏迷中,断断续续地呼唤哥哥,小花接过哥哥手中
的枪,决心踏着烈士的血迹,去迎接新的胜利。
3、结合曲目的练声训练
(1)气息训练
要求:气息下沉、位置统一、状态积极、表情自然,练习嘴唇的控制力与弹性。
(2)开口音训练
要求:声音的共鸣位置不变,由低音到高音要统一流畅,时值均匀、气息下沉,位置统一、状态积极,衔接过渡一定要做到圆滑连贯,位置不变。
(3)分别用a 与u练唱歌曲旋律
(降低音准训练的难度,同时通过单音练习有助于训练学生歌唱位置统一)4、朗诵歌词训练
要求:有感情的朗读歌词,感受声乐中咬字方式,体会歌曲旋律线条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
那是青春吐芳华
铮铮硬骨绽花开
漓漓鲜血染红它
啊~啊~
绒花绒花
啊~啦~
一路芬芳满山崖
5、唱歌词学唱歌曲
6、三连音练习
借助学生熟悉的国歌旋律中三连音部分完成训练
7、副歌部分“啊”的训练
要求:气息稳而连贯,声音饱满,意境优美
8、个别演唱,师生评价
三、小结
《绒花》这首歌曲是影片人物小花的内心演绎,用绒花比喻“小花”的形象,歌曲旋律婉转优美,体现了小花女子的温柔;歌词中英雄的花以及副歌部分演绎又突出小花革命者的坚强。
演唱歌曲现有情再有声,评判歌曲是否被完美演绎的标准就是能否触动听着心灵。
课下,请同学们观看电影《小花》,加强自身声乐技巧练习,准备回课。
附歌曲谱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