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镇坪县县情概况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5
浅析镇坪县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及对策【摘要】乡村产业发展在镇坪县具有重要意义,但面临着诸多困境。
缺乏有效的产业引导和支持措施、农产品销售难题、以及产业发展缺乏人才支持是主要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应加强乡村产业政策支持,推动农产品销售渠道多元化,加强人才培训和引进等对策至关重要。
这不仅有助于推动镇坪县乡村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繁荣,还有助于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镇坪县应积极应对乡村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困境,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乡村产业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镇坪县,乡村产业发展,困境,对策,政策支持,销售渠道,人才支持,农产品,发展现状1. 引言1.1 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乡村产业是农村经济的支柱,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产业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还可以推动农村产业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乡村产业的发展还可以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推动乡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加强乡村产业发展,培育壮大乡村产业,已经成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只有通过促进乡村产业的发展,才能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实现农民群众的共同富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
1.2 镇坪县乡村产业现状镇坪县位于中国重庆市,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
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镇坪县的乡村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目前,镇坪县的乡村产业以传统农业为主,农民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和瓜果蔬菜,畜牧业也占一定比重。
由于交通条件限制,镇坪县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农产品难以打入市场,导致农民收入不稳定。
镇坪县的乡村产业缺乏技术人才支持,农民对新技术新模式的接受度较低,制约了产业升级和转型。
镇坪县的乡村产业在面临一系列困境的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只要加强政策支持,推动农产品销售渠道多元化,加强人才培训和引进,相信镇坪县的乡村产业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我的家乡镇坪县最美的地方作文我的家乡在湖南的一个小县城——坪县。
那里有山有水,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春天,小草从土地里探出了小脑袋,花儿露出了笑脸,柳树姑娘梳理着自己长长的秀发,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叽叽喳喳地叫着。
人们脱去了厚厚的棉衣换上了春装。
夏天,在小河里可以看见成群结队的小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你看,它们一会儿游到那儿;它们有时还会玩起了捉迷藏;最有趣的是它们还会比赛游泳呢!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玉米都成熟了。
农民伯伯在地里忙得不可开交。
有的收玉米、有的收辣椒……我和爷爷奶奶在地里收玉米,爷爷一边收一边说:“今年的玉米长得可好啦!”我和奶奶高兴地笑了。
冬天到了,大地一片雪白,小朋友们都穿上了厚厚的衣服。
小朋友们在雪地里打雪仗、堆雪人、滑雪……我也迫不及待地去堆雪人了。
我堆了一个大大的雪球,爷爷帮我把雪球做成一个圆溜溜的小脑袋。
我把小脑袋放在雪人的头上。
—— 1 —1 —。
镇坪县气候资源利用分析报告—水产养殖摘要:围绕着镇坪优质生态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目标,根据镇坪县气候资源和优质水资源分布特征,分析全国淡水养殖的新形势和新特点,结合镇坪县交通和人口分布状况,将全县淡水养殖划分为两大利用区:中高山高端冷水养殖区和浅山有机淡水养殖区,针对两个区域不同的气候特点分析淡水养殖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气候;水;开发;淡水养殖Analysis Report on the Utilization of Climate Resources in Zhenping CountyLI Miao-miao WU Zhi-qiang(Zhenping County Meteorological Bureau,Zhenping725600,China)Abstract:Around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high-quality ecological climate resources in Zhenping,the goal of promoting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limate resources and high-quality water resources in Zhenping County,analysis of the new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of freshwater aquaculture whole country,combined with traffic and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of Zhenping County,pide freshwater aquaculture in the county into two major utilizationareas:middle and high mountain high-end cold water aquaculture area and shallow mountainorganic fresh water aquaculture area,analysis of some problems in freshwater aquaculture based on different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regions,And put forward relevant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Key words:climate;water;development;freshwater aquaculture气候资源可以满足人类在物质财富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等的需求,可以通过人们直接或间接的利用形成财富或使用价值,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秦巴山区易地搬迁脱贫的镇坪路径易地搬迁脱贫是“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消除贫困的有效方式,是脱贫攻坚“八个一批”精准扶贫工程的重要举措。
秦巴山区作为全国11个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山大沟深、地质构造复杂,是自然灾害多发易发区,①许多贫困人口需要通过易地搬迁摆脱贫困。
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地处陕西最南端,大巴山北麓,东与湖北省竹溪县接壤,南与重庆市巫溪县、城口县毗邻,素有“鸡鸣一声听三省”、“一脚踏三省”之称。
镇坪县境内山冈连绵,峰岭叠嶂,是易地搬迁脱贫的重点县。
本文试图以地处秦巴山区腹地的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为例,探讨县级政府在执行落实中央、省市政策,推动易地搬迁脱贫的路径和办法,为丰富易地扶贫搬迁模式、经验,提供陕西秦巴山区样本。
“三级五方”:齐抓共管力促搬迁脱贫“三级”指“县、镇、村”三级,“五方”指“县政府常务会议+县扶贫办+县相关部门+镇政府+村级干部”各方。
“三级五方”就是指镇坪县上下一心齐抓、各方聚力共管,推进易地搬迁脱贫的工作格局。
(一)“三级”联动镇坪县高度重视易地搬迁脱贫,将搬迁脱贫作为一项“拔穷根”的治本工程全力推进。
镇坪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责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组织部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的移民(脱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在县内形成了县负总责统筹实施、镇负责对象核准、村负责环境保障的三级搬迁推进机制,为移民(脱贫)搬迁工作的高效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为了更好实现“三级”联动,推行“三联”包抓机制,即县委常委联镇包抓、县级领导和县级部门联村包抓、干部联户包抓,使每个需要搬迁的贫困户都有人帮扶,都有人负责。
(二)“五方”聚力“五方”聚力的具体运行表现:(1)县委县政府决策:县政府每月常委会议专题讨论、决策移民(脱贫)搬迁重大事项,县委、县政府还通过召开移民(脱贫)搬迁工作动员会、推进会、相关部门联席会等多种形式的会议,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单位职责,解答群众疑惑。
我的家乡陕西省镇坪县[500字作文](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单元作文、话题作文、体裁作文、读后感、英语作文、作文素材、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imary school composition, junior high school composition, senior high school composition, unit composition, topic composition, genre composition, post-reading feeling, English composition, composition material,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我的家乡陕西省镇坪县[500字作文]镇坪,你好!我的家乡在陕西省镇坪县,这里是远近闻名的“长寿之乡”,这里风景如画,自然景观数不胜数,天书峡、飞渡峡、睡美人、南江湖等风景名胜闻名遐迩。
镇坪县概况
佚名
【期刊名称】《陕西省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1993(000)006
【摘要】【位置】镇坪县位于安康地区东南部。
东与湖北省竹溪县接壤。
南与四川省巫溪、城口县毗邻。
县城距安康城公路里程210公里。
【面积】总面.1,503平方公里。
耕地12.2万亩,有林地面积162.8万亩,草地28.2万亩。
【地势】地处大巴山北缘,以山地为主,地势南高北低。
鸡心岭、杉树坪、分水梁、火石梁横亘县境南部,形成了川、陕屏障;化龙山和大界梁两大山系由南向北延伸,南江河纵贯其中,将全县切割为东西两半,构成了"两山夹一谷"的地貌。
境内最高点化龙山主峰,海拔2,917米,最低点江家垭子,
【总页数】1页(P49-4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
【相关文献】
1.镇坪县新农村档案工作引起我省主流媒体的关注——陕报记者专程采访我省镇坪县新农村档案工作 [J], 孙秀梅
2.镇坪县老城区供水管网改扩工程优化设计分析 [J], 安慧琳;薛松
3.为乡村振兴造血活血——陕西省镇坪县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纪实 [J], 王健;李国峰
4.镇坪县老城区供水管网改扩工程优化设计分析 [J], 安慧琳;薛松
5.陕西省镇坪县兰科植物资源与保护 [J], 严凤玉;王卫东;龚光斌;刘平;郭敦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镇坪县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分布规律摘要:镇坪县境内突发性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三种,滑坡类型以堆积层滑坡为主,岩质滑坡次之;崩塌类型均为岩质崩塌;泥石流以中小型、沟谷型泥石流为主,其沿沟谷河流呈现状分布。
镇坪以上三种地质灾害与人类工程活动息息相关。
关键词:镇坪县地质灾害灾害类型灾害分布规律0 引言镇坪县位于安康市东南部大巴山腹地,东与湖北省竹溪县接壤,南与重庆市巫溪、城口县毗邻,西北与安康市平利县相邻。
每年进入汛期后,遇大暴雨或连阴雨,往往诱发产生不同规模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现象,在人类活动地区,它们往往形成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威胁。
本文在深入分析镇坪县地质灾害发育现状的基础上,对镇坪县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分布规律作出研究,对镇坪县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1 地质灾害概况截止2012年,镇坪县境内地质灾害隐患点共174处,有滑坡、崩塌、泥石流三种类型,其中滑坡137处,占78.73%;崩塌16处,占9.20%;泥石流21处,占12.07%。
镇坪县地质条件复杂,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性及人类活动等,导致了地质灾害在空间分布上有一定的差异和特点。
灾害多分布在断裂旁侧,岩层中节理、片理发育,岩石破碎,残坡积物堆积层发育的斜坡上。
其中人口密度大的乡镇,地质灾害发育密度也较大;公路交通发达的乡镇,地质灾害发育密度也较大。
涉及9个乡镇,见表1。
表1 镇坪县乡镇地质灾害分布统计表2 滑坡类型及其分布规律2.1 滑坡类型镇坪县滑坡分布面积广,数量多、密度大、变形模数大,规模以中小型为主。
镇坪县滑坡在物质组成上以堆积层滑坡为主,岩质滑坡次之;在滑体厚度上以浅层滑坡为主,中层滑坡次之;力学性质上以牵引式为主,推移式次之;在现今稳定程度上以活动滑坡为主;在发生年代上,以现代滑坡为主;在滑体规模上,以小型为主,中型次之。
2.2 滑坡分布规律滑坡多分布在“V”形沟谷两侧斜部的中上部发育。
前缘陡峭(50°~70°),中部平缓(10°~30°),后缘陡峭(40°~70°)的S形地貌易发生滑坡;沟口狭窄,沟脑宽缓的簸箕状沟谷易发生滑坡。
镇平县概况一、地理位置镇坪县位于陕西省安康市东南,大巴山北侧腹地,东经109° 11′--109° 38′,北纬31° 42′--32° 13′,与湖北、重庆交界,有鸡鸣一声听三省之喻,是著名的小三峡大宁河发源地之一,距小三峡旅游始发点60公里;地处巴山北麓,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境内最高点海拔2917米,最低点海拔540米,县城海拔940米,总面积1503平方公里。
二、概况镇坪县位于陕西省安康市东南,大巴山北侧腹地,东经109° 11′--109° 38′,北纬31° 42′--32° 13′,与湖北、重庆城口交界,有鸡鸣一声听三省之喻(此处的鸡心岭,为陕鄂渝三省<市>交汇点,也是西南、西北、华东三大区的交汇点,是中国地理位置最特殊的地方!处在北纬31度,东经109度上,恰好位于雄鸡版图的心脏位置,有“中华奇观”之美誉!有“自然国心”之称!),是著名的小三峡大宁河发源地之一,距小三峡旅游始发点60公里;地处巴山北麓,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境内最高点海拔2917米,最低点海拔540米,县城海拔940米,总面积1503平方公里。
县人民政府住所地城关镇,邮政编码:725600,电话区号:0915。
三、人口分布总人口5.7万。
四、行政区划镇坪县辖9个乡镇:城关镇、曾家镇、牛头店镇、钟宝镇、洪石镇、上竹镇、小曙河镇、曙坪镇、华坪镇,78个村,总人口5.7万。
有族汉、回族、满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朝鲜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土族、黎族、白族、苗族、壮族、布依族、锡伯族、哈尼族、土家族等民族居住。
五、自然资源(一)水资源镇坪县境内河溪较多,水资源丰富。
主河南江河是汉江一级支流,属堵河上游,发源于渝、陕交界的界梁子,汇毛坝河、大曙河、小曙河、竹溪河、浪河、洪石河等,由南向北,纵贯全县,流径全县长107.4公里,行洪面积677.8平方公里。
航拍陕西“南极”镇坪县,看巴山深处云卷云舒!陕西国土的最南端,是一个叫做“镇坪”的县城,被誉为陕西的南极。
它东与湖北省相连,南接重庆市,属于三省交界处,有着“鸡鸣一声听三省”的美称。
三省交界处的鸡心岭,是传说中“中国雄鸡”版图的心脏位置。
近日,我们航拍了镇坪县城。
清晨的大巴山,云卷云舒,让人心旷神怡。
航拍镇坪直线距离上,镇坪距离省会西安只有400公里。
但是目前高速尚未开通(修建中),从西安进入镇坪需要7-8小时,给人的感觉是比北京都远。
也正是因为交通不便利,镇坪没有经过现代工业化的洗礼,是一个生态环境非常优越的原生态县城。
镇坪县处于大巴山北麓,秦岭以南,秦巴山地的南部地区,平均海拔为1600米左右,植被覆盖率高,自然环境优美。
镇坪的一年四季,所展现在世人面前的都是干净的,夏季没有西安的高温,冬季没有锁城的雾霾,在这个小县城生活,你能体会到慢下来的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生活需要慢慢品味,居于镇坪,亲切的接触大自然,方能体会到工业化所带给我们的既有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也有着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冬季的西北风,携带秦岭西北部城市的污染空气南下,遇到秦岭的阻挡,在西安形成严重的雾霾,而镇坪正是因为秦岭的阻挡,加之海拔略高,寒潮以及雾霾难以入侵,当中部和东部的空气质量指数图都显现为红色时,镇坪仍是一片红中的小绿点,不受雾霾侵扰。
在这群山连绵之中,镇坪县城貌似并不起眼,但是,人类的力量是伟大的,一条条公路、一座座电塔修筑起来,人们依山傍水而居,镇坪县就这样形成。
在县城里向周边望,你能很清楚的看到一片片云彩飘过山顶,山上云雾缭绕,太阳出来后,阳光透过云彩若隐若现,倘若能到山顶,那才真是置身于人间仙境之中一般。
镇坪境内最高峰为化龙山,化龙山又被称作“小神农架”,是大巴山脉的第二主峰,植物种类丰富,野生动物众多,并且有不少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包括华南虎也位列其中。
经济的飞速发展,使我们可以去到任何地方,人类为了经济发展而肆意开发也变成了常态,我们再难以寻找到一片无人之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给我们以警示,为了子孙后代还能欣赏到大自然的奇妙,我们必须重视起来。
说说镇坪县的来历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统一六国,西城县为汉中郡治。
西汉,沿袭秦制,设汉中郡长利县,辖今镇坪地区。
东汉光武六年(30年),废长利县,先后并入锡县、西城县。
建安二十年(215年),汉中郡改名汉宁郡,分锡县属上庸。
到三国曹魏黄初二年(221年)改西城郡为魏兴郡,隶荆州。
魏景初元年(237年)锡县又属魏兴郡。
晋太康元年(280年),置上廉县,属荆州上庸郡,辖今平利、镇坪地区。
南北朝时,南朝宋分上廉,增设吉阳;不久撤上廉县,辖地并入吉阳,名吉阳县。
南朝齐又划吉阳为吉阳、上廉两县,镇坪仍属上廉,先属魏兴郡,后属上庸郡。
梁上庸县属魏兴郡。
西魏废帝元年(552年),改上廉县为吉安县,属安康郡,辖今镇坪县地区。
三年(554年)设金州。
北周武成二年(562年),撤西城,辖地并入吉安县,辖今安康、岚皋、平利、镇坪,属于金州。
隋复置西城县,开皇十八年(598年)改称吉安,仍属金州。
大业三年(607)撤金州设西城郡,吉安县改称金州,辖今安康、岚皋、平利、镇坪,隶西城郡。
大业十三年(622年)郡县俱废。
唐武德元年(618年)划金州县东南设平利县,县驻地上廉故城,辖镇坪,属山南东道金州。
大历六年(771年)废,并入西城县,长庆二年(822)复置。
五代十国沿唐制,金州平利县属前蜀、后蜀。
宋熙宁六年(1073年),废平利县设镇辖今镇坪,属西城县。
宋元祐初复设平利县;北宋属京西南路金州,南宋属利州东路金州。
元至元年间,废平利县设巡检司,隶陕西行中书省兴元路金州。
明洪武三年(1370年),复置平利县辖今镇坪,属四川布政使夔州府大宁州;洪武五年(1372年)改属汉中府金州。
正德八年(1513年),以其地“毗连三省边境,处处相通,最为险隘”,“五方杂居,易薮奸”,割平利东南境设镇坪巡检司以镇守。
山谷平地,当地习惯叫坪,因名镇坪。
不久废。
万历十一年(1583年),金州改名兴安州。
平利属兴安州。
万历廿三年(1595年),兴安州直隶陕西布政司。
陕西省贫困县名单简介贫困县是指经济相对较为落后,人口收入水平低于贫困线的县级行政区域。
根据陕西省的扶贫标准,贫困县主要包括经济困难、资源匮乏、基础设施滞后等条件较差的地区。
本文将介绍陕西省所有贫困县的名单,以便更加了解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扶贫情况。
陕西省贫困县名单1. 商洛市商洛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境内有多个贫困县。
其中包括丹凤县、柞水县、商南县、山阳县。
商洛市是陕西省贫困县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2. 汉中市汉中市是陕西省西北部的一个地级市,也有多个贫困县。
汉中市的贫困县主要包括勉县、略阳县、南郑县、镇巴县、西乡县等地。
这些县市多地山高坡陡,交通条件较差,对于经济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3. 安康市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也是贫困县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
安康市的贫困县主要有镇坪县、紫阳县、平利县、岚皋县等。
这些县市多山地,交通条件相对较差,给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4. 咸阳市咸阳市是陕西省中部的一个重要地级市,也有多个贫困县。
咸阳市的贫困县主要包括乾县、礼泉县、武功县、淳化县、永寿县等。
这些县市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
5. 渭南市渭南市是陕西省西部的一个地级市,也有多个贫困县。
渭南市的贫困县主要包括澄城县、白水县、华县、潼关县、大荔县等。
这些县市位于山区,交通条件较差,给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制约。
6. 铜川市铜川市是陕西省北部的一个地级市,也有一个贫困县。
铜川市的贫困县为宜君县。
宜君县地处山区,经济发展相对较为滞后。
7. 延安市延安市是陕西省北部的一个重要地级市,也有多个贫困县。
延安市的贫困县主要包括黄陵县、延川县、子长县、安塞县等。
这些县市地处于山区,交通条件较差,给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制约。
结语以上是陕西省贫困县的名单,这些县市的经济发展相对较为滞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陕西省相关部门一直致力于推动贫困县的发展,通过加强农业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与扶贫政策的实施等措施,希望能够改善这些贫困县的发展状况,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镇坪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镇坪县统计局2010年3月20日2009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政策措施,抢抓机遇,克难奋进,锐意进取,全县经济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一、综合2009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708亿元,较上年增长15.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13亿元,增长7.6%;第二产业增加值1.562亿元,增长15.2%;第三产业增加值2.333亿元,增长21.3%。
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1.7%、27.4%和40.9%。
年末全县从业人员30983人,其中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16562人。
年末单位从业人员3476人,比上年增加130人。
2008年全县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09人,较上年减少6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
二、农业农业生产形势稳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334万元,较上年增长8.0%,其中农业产值18322万元,林业产值3105万元,牧业产值11506万元,渔业产值31万元。
粮食产量稳定增加。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9411公顷,比上年增加69公顷,增长0.7%。
粮食产量达到28780吨,比上年增长11.1%,其中秋粮18038吨,增长13.9%;油料种植面积804公顷,增加10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800公顷,增加128公顷。
全年有效灌溉面积100公顷。
2009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生猪“一县一业”强势推进,2009年新启动建设万头村10个、万头养殖场9个,新建“镇坪模式”标准化圈舍880户6.8万平方米;生猪饲养总量达到23.8万头,同比增长18.8%,净增出栏生猪2.7万头。
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确权率达99.1%;建设土地流转示范点18个;农村金融改革深入推进,金融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
全年新发展药材6.2万亩。
劳务经济健康发展,全年劳务输出1.28万人,人均劳务收入近万元。
陕西中药材种植情况(实用版)目录1.陕西省的地理气候适宜多种中药材生长2.镇坪县的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且有着良好的种植环境3.陕西省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中药材种植4.枸杞、当归等中药材在陕西省的种植情况5.陕西省中药材种植的前景和挑战正文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地势多样,气候适宜,适宜多种中药材的生长。
其中,位于陕西省南部的镇坪县,地处秦岭以南、巴山以北,是名副其实的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
该县的地理气候条件适宜黄连、玄参、大黄、独活、重楼、白芨等中药材的生长。
镇坪县的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早在古代就已经开始种植中药材,且有着良好的种植环境。
近年来,该县按照绿色、生态的发展理念,充分利用黄连地理标志产品、黄连和玄参 GAP 认证等优势,出台了《镇坪县中药材种植奖励办法(暂行)》,从育苗、种植、管护三个方面对中药材种植实行奖补,用真金白银鼓励农民种植中药材。
在陕西省,除了黄连、玄参等中药材,枸杞、当归等中药材的种植情况也很好。
枸杞,是茄科、枸杞属植物,枸杞为人们对商品枸杞子、植物宁夏枸杞、中华枸杞等枸杞属下物种的统称。
人们日常食用和药用的枸杞子多为宁夏枸杞的果实枸杞子。
中华枸杞常分布于中国东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南部以及西南、华中、华南和华东各省区;朝鲜,日本,欧洲有栽培或逸为野生。
常生于山坡、荒地、丘陵地、盐碱地、路旁及村边宅旁。
在我国除普遍野生外,各地也有作药用、蔬菜或绿化栽培。
当归,别名干归、秦哪、西当归、岷当归、金当归、当归身、,为伞形科当归属植物当归的干燥根。
总的来说,陕西省中药材种植的前景看好,但需要面对一些挑战,比如市场销售、中药材的品质等。
因此,陕西省的中药材种植者需要更好地了解市场,提高中药材的品质,以适应市场的需求,提高经济效益。
镇坪县新农村建设的探索与启示镇坪县位于安康市南210公里处,国土总面积1503平方公里,全县78个行政村,总人口5.7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9万人,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777元。
全县森林覆盖率84%,生态环境保护良好,基础设施趋于完善。
据调查统计,全县近年来集中“捆绑”资金近9000万元(农民自筹资金3800多万元,占总投资的三分之一以上)用于新农村建设。
止“十五”末,全县有44.7%人口聚集城镇和新村,仅新村就吸纳人口1.24万人,占农村人口的25%。
基本做法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镇坪县经济基础薄弱,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低,之所以能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实现农村人口的合理聚集,主要是推行和建立了符合镇坪实际的“城乡统筹发展机制、捆绑投入资金机制、产业化经营机制”。
(一)由单纯抓点的建设变为通盘筹划,全面推进。
止2001年,该县仍有1.8万村民居住在高山狭谷地带。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药、水、游”的发展重点,围绕统筹城乡发展这一目标。
一是在2003初制定实施了“三个二万人”的人居环境建设目标规划。
将居住在海拔1000米以上高山狭谷地带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村民迁出来,使其相对集中。
仅此一项就累计投入补助资金1003.2万元,搬迁安置1892户7597人,大大优化了边远村组生产生活环境。
二是按照移民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原则,使移民搬迁尽量集中安置于新农村建设规划区内,统一安排搬迁户的水、电、路、广播电视、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新农村框架。
(二)由分散投资变为引导整合多种投资,捆绑使用。
坚持群众参与、部门包扶和社会帮扶相结合。
一方面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投入主体作用,发动群众投资投劳,基本上达到了财政投入1元群众投入10元的比例。
另一方面统筹安排各类项目,整合各种涉农资金,扶贫、计划、水利、农业、交通、电力、卫生、教育、广电、电信等有关部门,尽量将项目资金与新村建设专项资金、部门单位帮扶资金、社会各界捐赠资金进行捆绑,集中使用,从而形成了整体合力,保证了已开工建设的新村各项扶持资金都在100万元以上,大大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我在乡下有块田”——陕西镇坪脱贫攻坚中社会扶贫模式的探索地处大巴山腹地的镇坪县,东邻湖北、南接重庆,辖7镇58个行政村,4个社区,总面积1503平方公里,总人口5.96万人,属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秦巴特困地区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
2015年底,党中央吹响脱贫攻坚的号角,镇坪县有建档立卡贫困村43个,贫困人口15519人,贫困发生率19.6%。
2016年初,我在镇坪县政府办公室任主任时,县政府办公室的包联村被调整到帮扶曾家镇向阳村。
该村223户694人中贫困户就有133户395人。
当时,这里的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不足3000元,村里也没有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群众文化程度低,收入不稳定,且等靠要思想严重。
村里多数青年选择外出务工,留在家里的大部分是老、弱、病、残人员,占到了该村贫困群众总量的50%左右。
如何实现这部分群体的脱贫增收,已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2015年,网络流行一款小游戏——QQ农场和亲子乐园游戏。
闲暇之余,与妻子孩子一起打理QQ农场和亲子乐园。
一次在游戏时突发奇想:“群众最好的资源是土地,最好的技能是种地,如何把游戏与群众的资源和技能优势结合心动不如行动!随即,我在帮扶的曾家镇向阳村确定10户贫困户,分别划定一块约0.1亩左右的土地,用毛竹或小树枝围扎起来,在里面种植纯天然、无污染的蔬菜或粮食,让帮扶干部和帮扶部门在周末或节假日期间,带着家人和朋友来种植或采摘蔬菜瓜果,付给土地主人1000到1200元不等的报酬,冠名“我在乡下有块田”,探索出了一条贫困山区群众持续稳定脱贫的有效路径。
起来,让他们在自己家门口就能增加收入?” 思路决定出路!于是,我在社会扶贫方面大胆探索,创新推行“生态定制+贫困户”的“我在乡下有块田”社会扶贫模式,把捐款捐物的“救助式”扶贫,升级为订单采购的“激励式”扶贫,大力推动社会扶贫从救济吃、救助穿、捐赠钱,向扶志向、扶智力、扶市场深度转型。
“我在乡下有块田”项目在向阳村运行以来,架起了干群之间的桥梁,又让贫困群众得到了实惠,很快被县委、县政府和扶贫主管部门认可,并作为全县脱贫攻坚的公文 / 丁涛决策咨询742019 / 01 / VOL.247“我在乡下有块田”社会扶贫项目,2016年底在镇坪县曾家镇三个村进行了试点,取得了良好效果,2017年扩大规模,在钟宝镇建立了“我在乡下有块田”基地,全县也进行推广复制。
我的家乡镇坪县最美的地方作文
在我家乡镇坪县,有一个特别美的地方,叫做“桃花源”。
春天的时候,桃花开得真漂亮,粉粉嫩嫩的花瓣像小姑娘的裙子,随风摇曳,哗啦啦,像是在跟我招手呢!我每次去那儿,都会忍不住大喊:“哇,真美啊!”
小溪旁的水清得可以看到小鱼游来游去,咕噜噜,水声好像在唱歌。
我们一群小伙伴常常在这里玩,抓小鱼,捉蜻蜓,有时还会在水边捡漂亮的石头,咔嚓咔嚓,石头碰在一起,发出好听的声音。
到了夏天,桃花源边的树木长得葱葱郁郁,我们会找个阴凉的地方,拿出零食,一边吃一边聊着天。
哈哈,有一次我把饮料洒在了小伙伴身上,大家都哈哈大笑,笑得肚子都疼了!
秋天的时候,那里又变了样,树叶黄了,像一片金色的海洋,风一吹,沙沙沙,叶子像小船一样在空中飞舞,真是太好看了!
我觉得,桃花源就是我心中最美的地方,它承载着我的快乐,永远是我最爱的家乡记忆。
—— 1 —1 —。
一、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
镇坪县位于陕西省安康市东南,大巴山北侧腹地,东经109°11′--109°38′,北纬31°42′--32°13′,与湖北、重庆交界,有鸡鸣一声听三省之喻,是著名的小三峡大宁河发源地之一,距小三峡旅游始发点60公里;地处巴山北麓,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境内最高点海拔2917米,最低点海拔540米,县城海拔940米,总面积1503平方公里。
2、地质地貌
镇坪县位于陕西省最南端,大巴山北麓,川、陕、鄂三省交汇处,山高林密,地势险要,交通闭塞。
境内山冈连绵,峰岭叠嶂,大巴山主脊横亘县境南部,南江河纵贯南北,将全县切割为东西两半,形成“两山夹一谷”的地貌。
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30余座,最高峰化龙山,海拔2917.2米。
最低点洪石乡阳溪口,海拔500米,县城所在地海拔930米。
镇坪县平均海拔1615米。
3、水文气象
镇坪县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一个分支堵河的上游,境内有5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沟70条,其中:5-10平方公里的31条,10-20平方公里的19条,20-50平方公里的13条,50-100平方公里的2条,100平方公里的5条。
境内最大河流为南江河,在本县境内流程约94公里。
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高山区和低山区的季度转换相差70天以上,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12.1℃,年平均无霜期250天,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显著特点。
雨量充沛,年平均降
雨量956毫米,但降雨量和降水日数分布不均,南多北少,夏丰冬欠春秋多。
冬春多北风,夏秋多南风。
灾害性天气主要有涝、旱、大风和冰雹,地方性和季节性表现明显。
二、区位交通
路通乡率达100%,通村率达100%以上,有出境公路5条,初步形成了直通县境内外的公路交通网络;110KV输变电和35KV输配变网工程贯通全县,城乡普及程控电话,移动电话通乡镇率达98%以上;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城镇配套和服务功能日趋完善。
三、资源状况
镇坪县境内河溪较多,水资源丰富。
主河南江河是汉江一级支流,属堵河上游,发源于渝、陕交界的界梁子,汇毛坝河、大曙河、小曙河、竹溪河、浪河、洪石河等,由南向北,纵贯全县,流径全县长107.4公里,行洪面积677.8平方公里。
从洪阳江家垭子注入湖北堵河,属长江水系。
全县共有长度在1公里/流域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小沟河2742条,主要支流有大曙河、竹溪河、浪河、洪石河,密度为1.82条/平方公里,其中集水面积5平方公里以上的共70条,积雨面积852平方公里。
全县径流量10.1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量1.76万立方米,为全省平均的11.2倍,水能理论蕴藏量25.3万千瓦,可开发利用23.2万千瓦。
河道比降大,利于水电梯级开发。
经估算,地下水总量9753.23万立方米/年,人均1705立方米,可开采量1517.8万立方米/年,人均265立方米,占估算量15.56%。
水质据化验分析表明全县河流水质均属软质水,PH值在8.24-8.36之间。
含碘量偏低,耗氧量在1.7以下,砷、汞含量极低,大都符合人畜饮水及农田灌溉用水标准。
镇坪县矿产资源种类多。
漫长的地质历史演化和变质作用,使镇坪具备了良好的成矿物质基础,孕育了丰富的金属、非金属、能源等矿产。
目前,全县已发现的矿种有34种:金属矿主要有赤、褐、磁铁矿,金红石、钒、铜、铅、钼、银、钽、铅锌、铀稀土等,非金属矿主要有大理石、水泥灰岩、电石灰岩、石棉、磷、重晶石、黏土页岩、硅石、绿松石、瓦板岩、冰洲石等,能源矿产主要是优质的无烟煤、石炭煤等。
经地质部门勘察,金红石储量居西北之最。
仅在洪石乡的钛矿(金红石)储量约63万金属吨以上,平均品位在4.19%以上,瓦板石主要分布在曙坪、牛头店、曾家、上竹、洪石5镇,储量在10亿立方米以上,石煤主要分布在钟宝、上竹、曾家、牛头店、小曙河5镇,发热量大多在3500-7500千卡/千克,储量在3350万吨以上。
镇坪县生物资源丰富,是一个天然绿色宝库,以木材和药材最为突出,木材蓄积量大,全县共有林地191万亩,森林覆盖率为84%,活立木蓄积总量为882万立方米。
名贵稀有树种多,属国家保护的珍稀树种,一级1种,二级11种,三级20种。
其中珙桐被称为250万年前的活化石。
有野生脊椎动物22目69科275种,其中国家保护动物42中。
一类保护动物有华南虎;二类有苏门羚、豹等17种;三类有24种。
全县有天然草场面积43.1万亩,牧草种类达79种,中药材种类多,野生药材遍布山野,共有各类中药材480多种,其中草本地道药材30余种,药材分布广,属全国四大药带之一,素有“巴山药乡”的美誉,史载“无农不药,无地不药”,地道中药材以葛根、杜仲、黄连、玄参等为主。
镇坪也是养猪大县,1958年获得“全国养猪红旗县”的称号,尤其是“镇坪腊肉”远近闻名,也有“腊肉之
乡”的美称。
镇坪有全国规模最大的林麝驯养基地,有全省唯一的县级农科所,有全市首家通过国家GMP认证的县级制药厂。
林麝人工驯化、活体取香在全国具有领先水平。
四、社会经济状况
1、行政区划及人口
县国土面积1503.26平方公里,辖9镇,78个行政村,430个村民小组,1个居民委员会,6个居民小组。
2008年末,全县总人口为59295人,比上年末增加450人,其中农业人口50382人,非农业人口8913人。
年末常住人口49129人,出生率为10.1‰,死亡率为8.06‰,人口自增率2.04‰。
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9.5人。
2、经济发展现状
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813亿元,较上年增长14.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33亿元,增长7.8%;第二产业增加值2.072亿元,增长15.4%;第三产业增加值2.808亿元,增长18.1%。
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8.4%、30.4%和41.2%。
2010年末单位从业人员3678人(其中:女1303人),比上年增加130人,同比增长5.8%。
其中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51人。
2010年全县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14人,较上年增加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1%。
农业生产形势稳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716万元,较上年增长7.8%,其中农业产值19451万元,林业产值3143万元,牧业产值12062万元,渔业产值60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000万元,分别增长3.7%、14.1%、13.8%、52.4%、0.7%。
粮食产量稳定增加。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9838公顷,比上年增加427公顷,增长4.5%。
粮食产量达到3.04万吨,比上年增长5.6%,其中秋粮18637吨,增长3.3%;油料种植面积979公顷,增加175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857公顷,增加57公顷。
全年有效灌溉面积120公顷。
继续强势推进全县生猪“一县一业”建设。
2010年新启动建设万头村5个,新建“镇坪模式”标准化圈舍360户6.2(含在建)万平方米;生猪饲养总量达到30.3万头,同比增长27.5%,净增出栏生猪3.6万头。
全年新发展药材6.2万亩。
劳务经济健康发展,全年劳务输出1.51万人,人均劳务收入近1.39万元。
工业经济质量明显提高。
全县工业实现增加值1.492亿元,比上年增长19.4%,拉动全县经济增长2.5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含农电)完成现价产值3.634亿元,比上年增长53.9%,实现增加值1.212亿元,同比增长25.8%。
其中不含农电的10户规模工业总产值达3.411万元,同比增长57.2%,产品销售率达到96.8%,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3369万元。
电力工业有序发展,电力供输运行平稳,安全有效地保障了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民众用电需求。
龙头企业举足轻重。
2010年,县美味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产值超过亿元,达到1.14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3.5%。
龙头企业的健康发展,对全县工业经济,乃至全县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较强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