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尘防治
- 格式:ppt
- 大小:250.50 KB
- 文档页数:68
矿尘防治与事故处理一、矿尘的基本概念1.什么是矿尘矿井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微小煤岩颗粒, 都叫做矿尘。
矿尘分煤尘和岩尘两种。
煤尘中主要含固定碳、可燃物;而岩尘中不含固定碳和可燃物, 有些岩尘中含二氧化硅(SiO2), 当含水量游离的SiO2含量超过10%时称为矿尘。
矿尘的颗粒很小, 它的直径常用微米来表示:1微米=1/1000毫米=一根头发丝直径的1/0~1/80煤粒粒径如大于1毫米一般不能参与爆炸, 因此, 粒径在1毫米以下的煤粒叫煤尘;岩粒粒径如大于5微米尘粒就很难进入人体肺内, 因此粒径在5微米以下的岩粒叫岩尘。
2.矿尘的存在状态按照粉尘的可见程度和沉降状态, 可把粉尘分为三类:一是粒度大于10微米的粉尘, 在强光下肉眼可以看风, 在静止的空气中会快速沉降;二是粒度在~10微米的粉尘, 在静止的空气中能等速政党沉;三是粒度小于微米的粉尘, 在空气中不会沉降而长期悬浮, 把浮游于空气中的矿尘, 简称为浮尘。
因自重而沉积下来的矿尘, 简称为积尘。
但是浮尘和落尘的存在状态也不是绝对不变的, 浮尘受自重作用可以逐渐沉降下来变成落尘;而落尘受到外界的动力, 又可再次飞扬成为浮尘, 因此, 浮尘在空气中飞扬的时间受粒度、比重、风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二、矿尘的产生及影响因素1.凡在生产过程中因破碎或震动煤岩所生产的矿尘叫次生矿尘[采煤、放顶、打眼、爆破、装煤(碳)等工序生成的矿尘最多)。
2.把煤岩层受地质构造运动或受支承压力作用而产生的矿尘叫做原生矿尘。
(在断层、褶曲等地质破坏带或煤层的节理发育、结构疏松、煤层干燥等情况, 原生矿尘量就大)在矿井粉尘中, 大部分矿尘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而原生矿尘是次要的。
矿尘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1.自然条件(1)地质构造情况: 地质构造复杂、断层褶曲发育, 受地质构造运动破坏强烈地区, 开采时矿尘产生量较大, 反之则较小。
(2)煤层的赋存条件:在同样技术条件下, 开采薄煤层比开采原煤层矿尘产生量要大, 因为在同样的钻眼爆破、装载运输条件下薄煤层工作空间较小, 开采缓倾斜煤层比开采急倾斜煤层矿尘产生量小。
矿尘的防治技术矿尘是指在矿山开采、运输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灰尘颗粒物。
这些颗粒物包括细小的颗粒物、气溶胶、颗粒物,以及氧化物、硫化物和烟囱气体等促进空气污染的物质。
矿尘会对环境和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威胁。
因此,在矿山的开采、生产和运输过程中,有必要采取高效的矿尘防治技术,以减少或消除对环境和人的伤害。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矿尘防治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和技术防治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矿尘产生的数量和影响,并有助于提高工作场所的清洁程度和空气质量。
一、物理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是指通过物理方法减少矿尘的产生和扩散。
在矿山环境中,物理防治技术包括以下方法:(1)覆盖:覆盖是一种常用的矿尘防治技术,可将周围的表面覆盖在工作地点上,遮光遮尘、防止矿尘直接扩散。
例如,可使用帆布、塑料薄膜、砂袋等材料进行覆盖。
(2)喷淋:喷淋技术是喷水或其他液体来清洗矿山表面,确保表面湿润,防止矿尘扩散的工艺。
这个方法在矿山中较为常用,可以使用水泵或自动雾化喷淋设备进行。
(3)吸尘器:使用吸尘器设备可以将表面的矿尘收集起来,减少矿尘扩散的影响。
二、化学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是通过化学方法减少矿尘的扩散。
在矿山环境中,化学防治技术包括以下方法:(1)湿式除尘:湿式除尘是一种将水喷洒到矿尘中,以减少空气中矿尘颗粒的数量的方法。
喷水将矿尘吸附到水中,随后散发空气过滤器至空气中的方法来去除余留的矿尘。
(2)添加化学物质:添加一定的化学物品来固定矿尘颗粒。
化学物品可与矿尘颗粒结合,形成一种固体防护层,防止空气中的矿尘扩散。
三、技术防治技术技术防治技术是通过技术方法减少矿尘的产生。
在矿山环境中,技术防治技术包括以下方法:(1)静电筛分:静电筛分是用静电力原理将空气中的矿尘吸附到静电场中,再通过筛分方法分离固体颗粒。
静电筛分的特点是,可以将矿尘颗粒施加在特定的电场中,有效减少矿尘颗粒的数量和大小。
(2)气体脱硫:含硫矿床在采矿时容易释放较多的气体。
矿山地下开采中的矿尘危害与防治范文矿山地下开采是一项重要的工程活动,但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矿尘,给人们的健康和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
因此,矿尘的危害与防治成为了矿山地下开采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从矿尘危害的来源、矿尘危害的影响以及矿尘防治的措施三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矿尘危害的来源1.地下开采过程中的机械碎石、运输和装卸作业产生的矿尘。
地下开采过程中,机械设备不断运行,采矿工人不断作业,机械碎石、挖掘土石以及运输和装卸作业都会产生大量的矿尘。
这些矿尘含有较多的矿物质和重金属,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
2.地下开采过程中的气动力破碎和矿体爆破产生的矿尘。
地下开采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提高采矿效率,常常会采用气动力破碎和矿体爆破的方式进行矿石碎石。
这些方式都会产生大量的矿尘,由于矿石中的矿物质和重金属含量较高,这些矿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更加显著。
3.地下开采过程中采矿工可能会因为不注意个人防护而带出矿尘。
地下开采过程中,采矿工往往会接触到大量的矿尘。
如果他们没有注意个人防护,可能会将矿尘粘附在身体上,从而带出矿井,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二、矿尘危害的影响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矿尘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和重金属,例如铅、锌、铬等。
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甚至会诱发肺癌、结核病等严重疾病。
2.对环境的污染矿尘中的矿物质和重金属含量较高,进入土壤和水体后,会对其造成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
同时,矿尘也会通过空气传播,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三、矿尘防治的措施1.加强采掘工艺的改进和矿石处理技术。
在矿山地下开采过程中,可以优化采矿工艺,减少气动力破碎和矿体爆破的使用,采取更加环保的采矿方式。
同时,还可以改进矿石处理技术,减少矿石碎石过程中产生的矿尘。
2.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
在地下开采过程中,可以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例如加装除尘装置、喷洒湿化剂等。
第三章矿尘防治矿尘是悬浮在矿井空气中的固体矿物微粒,对矿井的安全生产有着严重的影响。
世界各国在煤矿开采历史上所受到的煤尘危害是惨痛的。
本章在介绍矿尘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重点介绍矿尘治理的基本技术、防治煤尘爆炸的技术和煤尘爆炸事故的处理方法。
第一节基本概念和理论概述矿尘是指在矿山生产和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煤、岩微粒的总称。
在某些综采工作面割煤时,工作面煤尘浓度高达4000~8000 mg/m3,有的甚至更高。
一、矿尘分类1.按矿尘的存在状态划分(1)浮游矿尘。
悬浮于矿内空气中的矿尘,简称浮尘。
(2)沉积矿尘。
从矿内空气中沉降下来的矿尘,简称落尘。
表2-1-1 落尘变成浮尘风流的变化与矿尘粒度的关系2.按矿尘的粒径组成范围划分(1)全尘(总矿尘)。
各种粒径的矿尘之和。
对于煤尘,常指粒径为1 mm 以下的尘粒。
(2)呼吸性矿尘。
主要指粒径在5μm 以下的微细尘粒,它能通过人体上呼吸道进入肺区,是导致尘肺病的病因,对人体危害甚大。
二、矿尘含量的计量指标1.矿尘浓度(1)质量法。
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浮尘的毫克数,单位为mg/m3。
(2)计数法。
每立方厘米空气中所含浮尘的颗粒数,单位为粒/cm3。
2.产尘强度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矿尘量。
常用相对产尘强度即每采掘1t 或1 m3矿岩所产生的矿尘量来表示,单位为mg/t或mg/m3。
3.矿尘沉积量指单位时间在巷道表面单位面积上所沉积的矿尘量,单位为g/m2·d 。
这一指标用来表示巷道中沉积矿尘的强度,是确定岩粉撒布周期的重要依据。
5.矿尘的分散度矿尘的分散度是指矿尘的整体组成中各种粒度的尘粒所占的百分比。
分散度有两种表示方法。
1)重量百分比。
用各种粒级尘粒的重量占总重量的百分数来表示,叫做重量分散度。
2)数量百分比。
用各种粒级尘粒的颗粒数占总颗粒数的百分数来表示,叫做数量分散度。
三、矿尘的特性(一)矿尘的悬浮性分散度高的尘粒可以较长时间在空气中悬浮,不易降落,这是微细矿尘的一种物理特性,叫悬浮性。
矿尘事故及防治1、矿尘概述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伴随煤和岩石破裂而产生的煤、岩石及其它固体物质的微小颗粒称为煤矿粉尘,简称粉尘。
矿尘是指矿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尘和岩尘。
按矿尘的岩性可分为两种:煤尘和岩尘。
煤尘是指微小颗粒的煤炭粉尘;岩尘是指微小颗粒的岩石粉尘。
按矿尘的存在状态可分为两种:浮尘和落尘。
浮尘是指悬浮在矿井空气中的粉尘;落尘是指矿井内,因自重而降落、沉积在巷道顶、帮、底板和物体是的粉尘,落尘受影响又可再次飞扬起来变为浮尘。
2、矿尘的来源矿尘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随着煤(岩)体破裂、转运而产生大量矿尘。
3、矿尘的性质密度、矿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浓度、比表面积、可见度、悬浮性、分散性、润湿性、自燃性、爆炸性、荷电性。
4、矿尘的危害(1)煤尘能燃烧与爆炸,使矿井遭到破,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2)矿尘职业病,悬浮矿尘长期吸人人体,造成肺部组织纤维化病变,使肺部失去弹性,减弱或丢失呼吸力量,以致缩短生命,矿尘职业病又分为煤肺病、煤矽肺病和矽肺病。
(3)污染劳动环境,影响作业人员视线和操作,易发生事故。
(4)加速机械、电气设备的损坏、,缩短精密仪器、仪表的使用寿命。
二、煤尘爆炸事故(一)煤尘爆炸的基本条件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且必需悬浮在空气中,并达到肯定浓度(45~2000/gm3);引爆火源的温度为700~800℃;氧浓度不低于18%煤尘爆炸的主要特征有产生高温、高压冲击波;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是造成人员大量伤亡的重要缘由;有皮渣和粘块产生。
(二)预防煤尘爆炸的技术措施预防煤尘爆炸的技术措施可分为三大类:防尘措施、防爆措施、隔爆措施。
三、矿尘防治措施要点主要的要点:一是通风防尘;二是湿式作业;三是净化风流;四是《规程》规定的防尘措施。
其详细措施是:1、采煤工作面,采纳放炮落煤必需采纳水炮泥,各采掘回风平巷内及各转载点要设水幕,各溜煤立巷做到定期清扫积尘。
2、掘进工作面必需实行湿式凿岩,使用水炮泥,喷雾洒水,装岩前冲洗岩帮,净化风流及个人防尘等综合性防尘措施。
矿尘的产生危害及其防治措施汇报人:2023-12-18•矿尘的产生•矿尘的危害•矿尘防治的重要性目录•矿尘防治措施•矿尘防治的管理与监督•未来展望与挑战01矿尘的产生矿尘是指在矿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粉尘。
矿尘定义根据来源和性质,矿尘可分为岩尘、煤尘和混合尘等。
矿尘分类矿尘的定义与分类矿山机械设备的运转和摩擦会产生大量矿尘。
机械作用爆破作业运输过程爆破作业时,岩石破碎会产生大量矿尘。
矿石和废石的运输过程中,由于振动和颠簸也会产生矿尘。
030201矿尘的产生原因露天开采的矿山,由于剥离和采装作业,会产生大量矿尘。
露天矿山地下开采的矿山,在凿岩、爆破、装运和支护等作业环节中,也会产生大量矿尘。
地下矿山尾矿库在排放和堆积过程中,尾矿砂会产生大量粉尘。
尾矿库矿尘的来源02矿尘的危害矿尘可被人体吸入,导致呼吸道炎症、肺纤维化等疾病,严重时可引起尘肺病。
呼吸系统危害长期接触矿尘,皮肤可能出现干燥、粗糙、脱屑等症状,影响皮肤健康。
皮肤危害矿尘进入眼睛,可能引起眼睛红肿、疼痛、流泪等症状,影响视力。
眼睛危害大气污染矿尘排放到大气中,会污染空气,影响空气质量,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水体污染矿尘可能随雨水流入河流、湖泊等水体,对水生生物和人类饮用水造成污染。
土壤污染矿尘长期积累在土壤中,可能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影响农作物生长和人类健康。
堵塞与故障矿尘可能堵塞设备与设施的通道和管道,导致设备运行故障和效率降低。
磨损与腐蚀矿尘对设备与设施的表面造成磨损和腐蚀,缩短设备使用寿命。
安全隐患矿尘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对人员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对设备与设施的危害03矿尘防治的重要性矿尘易被吸入人体呼吸系统,长期接触高浓度矿尘可导致尘肺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呼吸系统危害矿尘对眼睛和皮肤也有刺激作用,可能导致眼睛红肿、皮肤瘙痒等症状。
眼睛与皮肤危害矿尘中的一些成分可能对听力造成损害。
听力损伤保障员工健康与安全水资源污染矿尘可能随雨水流入河流、湖泊等水体,对水资源造成污染。
矿尘事故及防一、矿尘1、矿尘概述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伴随煤和岩石破碎而产生的煤、岩石及其它固体物质的细微颗粒称为煤矿粉尘,简称粉尘。
矿尘是指矿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尘和岩尘。
按矿尘的岩性可分为两种:煤尘和岩尘。
煤尘是指细微颗粒的煤炭粉尘;岩尘是指细微颗粒的岩石粉尘。
按矿尘的存在状态可分为两种:浮尘和落尘。
浮尘是指悬浮在矿井空气中的粉尘;落尘是指矿井内,因自重而降落、沉积在巷道顶、帮、底板和物体是的粉尘,落尘受影响又可再次飞扬起来变为浮尘。
2、矿尘的来源矿尘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随着煤(岩)体破碎、转运而产生大量矿尘。
3、矿尘的性质密度、矿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浓度、比表面积、可见度、悬浮性、凝聚性、润湿性、自燃性、爆炸性、荷电性。
4、矿尘的危害(1)煤尘能燃烧与爆炸,使矿井遭到破坏,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2)矿尘职业病,悬浮矿尘长期吸人人体,造成肺部组织纤维化病变,使肺部失去弹性,减弱或丧失呼吸能力,以致缩短生命,矿尘职业病又分为煤肺病、煤矽肺病和矽肺病。
(3)污染劳动环境,影响作业人员视线和操作,易发生事故。
(4)加速机械、电气设备的损坏、,缩短精密仪器、仪表的使用寿命。
、煤尘爆炸事故(一)煤尘爆炸的基本条件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且必须悬浮在空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45〜2000/gm3);引爆火源的温度为700〜800 C;氧浓度不低于18%煤尘爆炸的主要特征有产生高温、高压冲击波;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是造成人员大量伤亡的重要原因;有“皮渣”和“粘块”产生。
(二)预防煤尘爆炸的技术措施预防煤尘爆炸的技术措施可分为三大类:防尘措施、防爆措施、隔爆措施。
三、矿尘防治措施要点主要的要点:一是通风防尘;二是湿式作业;三是净化风流;四是《规程》规定的防尘措施。
其具体措施是:1 、采煤工作面,采用放炮落煤必须采用水炮泥,各采掘回风平巷内及各转载点要设水幕,各溜煤立巷做到定期清扫积尘。
2、掘进工作面必须采取湿式凿岩,使用水炮泥,喷雾洒水,装岩前冲洗岩帮,净化风流及个人防尘等综合性防尘措施。
矿山地下开采中的矿尘危害与防治矿山地下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矿尘不仅会对工人的健康造成危害,也对环境和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有效的矿尘防治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着重分析矿尘的危害,并探讨针对其的防治方法。
一、矿尘的危害矿山地下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矿尘主要来自于矿石的破碎、堆放和输送等环节。
这些矿尘富含重金属、硅酸盐等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的危害。
以下是矿尘的主要危害:1. 呼吸系统疾病:矿尘中的颗粒物质可以沉积在呼吸道上方部位,引起呼吸道炎症、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2. 肺部疾病:矿尘中的微小颗粒可以进一步沉积在肺部,导致肺纤维化、矽肺等疾病,严重者甚至可导致肺结核和肺癌。
3. 心血管疾病:矿尘中的有害物质可通过吸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高血压和心脏病。
4. 其他健康问题:长期暴露在矿尘环境下,还可能引发皮肤病、口腔疾病和胃肠道问题等。
二、矿尘的防治方法为了减少矿尘对工人和环境的危害,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矿尘防治方法:1. 技术控制措施:通过采用封闭式矿石破碎设备、湿式破碎和输送工艺等技术手段,可有效降低矿尘的产生。
此外,合理规划矿山设备和通风系统,确保矿尘污染物的扩散和沉降。
2. 管理控制措施:制定矿山开采的工作时间限制,合理安排工人的轮班休息,减少矿尘暴露时间;实施全员佩戴防尘口罩和其他个人防护设备,提高工人自我防护能力。
3.水雾喷洒系统:通过喷洒水雾,可有效降低空气中的矿尘浓度。
水雾能够与矿尘颗粒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其沉积或吸附在水雾颗粒上,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4. 改善通风系统:增加矿山的通风系统,扩大风机容量和布风孔的面积,增加新风量和屏风的密封性,减少矿尘在矿井中的滞留时间。
5. 环境监测和管理:利用现代化的环境监测仪器,对矿山及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
同时,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定期对矿山进行污染源排查和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