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渣油加氢工艺区别(DOC)
- 格式:doc
- 大小:395.50 KB
- 文档页数:11
渣油加氢处理技术渣油加氢处理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炼油技术,可以将高凝固点、高黏度、高硫等低品质石油产品转化为高品质的燃油和化工原料。
该技术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石油公司进行渣油处理的主要方法。
本文将对渣油加氢处理技术进行更详细的介绍。
一、渣油加氢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渣油加氢处理技术是通过在高压条件下将渣油与氢气进行反应,加氢裂化和氢解等化学反应,将渣油中难以分解的长链烃、多环芳烃和含酸、硫、氮等杂质转化为具有稳定性能的低含杂油品,以此提高油品品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渣油加氢处理技术的反应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加氢裂化:由于渣油中含有较多的长链烃和多环芳烃,会影响油品的流动性和燃烧性能。
在高温、高压和氢气的作用下,长链烃和多环芳烃被裂化成较短的链烃和芳烃,从而提高油品的流动性和燃烧性能。
2.脱氮脱硫:渣油中含有较多的含氮、含硫杂质,这些杂质会对环境和设备都造成不良影响。
在高温、高压和氢气的作用下,氮、硫杂质被脱除或转化为无毒、无害的氮气和二氧化硫。
3.重整反应:在加氢反应中,芳香族化合物也会遭受损失,因此需要进行重整反应,使芳香族化合物的产生和消耗相互平衡,以保证油品的质量。
整个反应过程需要控制一系列反应参数,包括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氢气流量、加氢速率和催化剂种类等,以获得最佳的反应效果和油品品质。
二、渣油加氢处理技术的应用渣油加氢处理技术可以将低品质石油产品转化为高品质的燃油和化工原料,提高燃油产出,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
在现代炼油行业中,渣油加氢处理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炼油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技术水平的重要手段。
渣油加氢处理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高质量柴油:渣油加氢处理技术可以将高凝固点的渣油转化为低凝固点的柴油,减少低温时柴油的结冰现象,提高柴油的稳定性和流动性能。
2.生产航空燃油:渣油加氢处理技术可以将渣油中的硫和芳香族化合物降到目标值以下,获得高品质的航空燃油,满足航空工业对燃油质量的严格要求。
渣油加氢技术
渣油加氢技术
渣油加氢可以处理不易轻质化并难于加工的高含硫含氮以及胶质、沥青质含量高、粘度大、残炭高、重金属含量高的劣质渣油原料;
如果采用一般的延迟焦化或重油催化裂化等重油加工工艺,不但产品液收低,而且质量差,加工难度大;
不仅提高了轻油收率,改善产品质量,而且减轻了环境污染.
渣油加氢的原料(常渣或减渣)依次经过脱金属、脱硫和脱氢以及裂解三段串联加氢处理过程。
经过加氢处理后,未转化渣油中的重金属和残炭含量明显降低,且粘度大大下降,有利于下游装置的进一步加工;
渣油加氢脱硫率一般可达90%以上,脱氮率达70%左右,镍和钒的脱除率达85%左右,残炭脱除率达60%以上.
产品质量好。
低凝柴油产品的十六烷值可达50,安定性好;VGO 的氮含量和金属含量较低,有助于提高催化裂化的转化率.
灵活性大。
生产轻质油品,VGO做催化裂化料,未转化渣油是低硫燃料油或掺渣催化裂化料;
固定床加氢过程是应用最多,技术最成熟的工艺,原料适用范围为金属含量<200PPm,残碳<20%,转化率<50%
( 3号白矿油、3号白油、2731油墨溶剂油、150号溶剂油、6号抽提溶剂油)。
第一节工艺技术路线及特点一、工艺技术路线300×104t/a渣油加氢脱硫装置采用CLG公司的固定床渣油加氢脱硫工艺技术,该工艺技术满足操作周期8000h、柴油产品硫含量不大于500ppm、加氢常渣产品硫含量不大于0.35w%、残炭不大于5.5w%、Ni+V不大于15ppm的要求。
二、工艺技术特点1、反应部分设置两个系列,每个系列可以单开单停(单开单停是指装置内二个系列分别进行正常生产和停工更换催化剂)。
由于渣油加氢脱硫装置的设计操作周期与其它主要生产装置不一致,从全厂生产安排的角度,单开单停可以有效解决原料储存、催化裂化装置进料量等问题,并使全厂油品调配更灵活。
2、反应部分采用热高分工艺流程,减少反应流出物冷却负荷;优化换热流程,充分回收热量,降低能耗。
3、反应部分高压换热器采用双壳、双弓型式,强化传热效果,提高传热效率。
4、反应器为单床层设置,易于催化剂装卸,尤其是便于卸催化剂。
5、采用原料油自动反冲洗过滤器系统,滤除大于25μm以上杂质,减缓反应器压降增大速度,延长装置操作周期。
6、原料油换热系统设置注阻垢剂设施,延长操作周期,降低能耗,而且在停工换剂期间可减少换热器和其它设备的检修工作。
7、原料油缓冲罐采用氮气覆盖措施,以防止原料油与空气接触从而减轻高温部位的结焦程度。
8、采用炉前混氢流程,避免进料加热炉炉管结焦。
9、第一台反应器入口温度通过调节加热炉燃料和高压换热器旁路量来控制,其他反应器入口温度通过调节急冷氢量来控制。
10、在热高分气空冷器入口处设注水设施,避免铵盐在低温部位的沉积。
11、循环氢脱硫塔前设高压离心式分离器除去携带的液体烃类,减少循环氢脱硫塔的起泡倾向,有利于循环氢脱硫的正常操作。
12、设置高压膜分离系统,保证反应氢分压。
13、冷低压闪蒸罐的富氢气体去加氢裂化装置脱硫后去PSA回收氢气。
14、新氢压缩机采用二开一备,每台50%负荷,单机负荷较小,方便制造,且装置有备机。
渣油加氢工艺的研究与应用摘要:最近几年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递增,大众物质生活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工业化进程持续加快,国内油品交易市场针对石化产品与车用燃油的所需展现出史无前例的热情,然而,国内原油供给匮乏,为了保证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正常所需,中国的原油大量进口,渣油加氢技术的运用成为了业界重视问题,从组分构成我们能够看出:进口油中含有大量的硫、氮、重金属等有害杂质,国内应用炼油技术能力,使渣油达到催化裂化等二次加工工艺条件,并且符合国家有关环保要求,处理渣油为有效的工艺措施,其能够完全的去除渣油当中的硫、氮、重金属等有害杂质。
文章从对渣油加氢工艺反应原理和影响原因剖析出发,讲述了现阶段几种常见的加氢工艺步骤,并且对渣油加氢工艺的使用情况展开了简单的讲述。
关键词:渣油加氢;研究应用前言: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从已开采资源来看,石油资源逐渐变得更加严峻,普通的加工措施已经无法适应这类的调整,然而,经济的发展对轻质油的需求呈现历年递增的情况,环保法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逐渐的严苛,进一步推动了重、渣油轻质化技术的发展。
渣油加氢在处理低质量原料油当中显示了独特的优点,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外渣油加氢工艺发展快速,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渣油是原油通过蒸馏工艺加工后剩余的油非理想组分或杂质构成的石油残渣。
因为其第二次加工困难度有所递增,一般状况下,会被炼油厂当做锅炉燃料而燃烧掉。
由于残余的渣油比含量较高,展开燃烧处理,不单单导致有限资源的消耗,并且也导致周边的环境受到了一定的威胁与污染,使用加氢工艺展开渣油的处理,这类工艺方案不单单能够使公司的经济收入有所递增,将环境污染下降到最低,更为关键的是,可以使资源的运用率得到提升,真正的做到了对有限资源的完全消耗,是现阶段国内各大炼厂普遍运用以及实施的渣油处理工艺。
一、渣油加氢工艺反应原理和影响原因在渣油加氢的过程当中,时常会同时出现精制和裂化两种反应,其主要的反应方式有以下几个方面:1.脱硫反应渣油加氢处理工艺当中最为关键的化学反应则是脱硫反应,因为渣油硫化物的类别以及结构繁琐多样,因此,在实际的反应过程当中,所囊括的脱硫反应也较为繁琐。
两种工艺条件下渣油加氢产物对比研究渣油加氢是一种常用的炼油工艺,通过在高温高压下将渣油与氢气反应,可以将渣油中的硫、氮和重金属等杂质去除,同时还能产生高质量的石油产品。
在不同的工艺条件下进行渣油加氢反应可能会得到不同的产物,本文将对两种工艺条件下渣油加氢产物进行对比研究。
第一种工艺条件下,温度较低,压力较高。
在这种条件下,渣油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比较弱,反应速率相对较慢,容易产生副反应。
此时产物主要包括轻质石油产品,如石脑油、溶剂油等。
这些产品具有较低的沸点和较高的通用价值,能够满足一些特定的需求,比如汽油和溶剂等。
然而,由于温度较低,渣油中的硫、氮和重金属等杂质去除效果较差,这些杂质仍然存在于产物中。
第二种工艺条件下,温度较高,压力较低。
在这种条件下,渣油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比较强,反应速率相对较快,容易产生主反应。
此时产物主要包括重质石油产品,如柴油、润滑油等。
这些产品具有较高的沸点和较低的通用价值,适用于一些特定的需求,比如发动机的燃料和机械设备的润滑剂等。
另外,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渣油中的硫、氮和重金属等杂质可以被更彻底地去除,降低了产物中的杂质含量。
综上所述,两种工艺条件下的渣油加氢产物有所区别,在温度和压力上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反应速率和产物组成。
对于温度较低、压力较高的工艺条件,产物主要是轻质石油产品,有较低的沸点和较高的通用价值;而对于温度较高、压力较低的工艺条件,产物主要是重质石油产品,有较高的沸点和较低的通用价值。
此外,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对渣油中的杂质去除效果更好,降低了产物中的杂质含量。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和炼油工艺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工艺条件进行渣油加氢反应,以达到理想的产物质量和经济效益。
不同来源渣油加氢反应性能的对比孙昱东;杨朝合;山红红;赵辉;沈本贤【摘要】分别选取绥中36-1常压渣油、塔河常压渣油、抚顺减压渣油及胜利减压渣油4种渣油为原料,在高压釜反应器内进行加氧转化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常压渣油还是减压渣油,密度较大、沥青质含量较高、组成性质较差的原料的加氢转化反应结果较好,即渣油转化率和汽、柴油的收率较高,反应后残渣的收率较低,但焦炭产率也稍高.4种渣油加氢反应后残渣的饱和分含量均增加,芳香分含量降低.除沥青质含量很低的抚顺减压渣油外,其他3种渣油加氖反应后的沥青质与焦炭的产量之和均小于原料中的沥青质含量,说明当原料中沥青质含量较高时,加氢过程中沥青质主要发生加氢裂化反应而生成小分子组分.【期刊名称】《石油学报(石油加工)》【年(卷),期】2011(027)001【总页数】5页(P32-36)【关键词】渣油;加氢;原料性质;转化率;对比研究【作者】孙昱东;杨朝合;山红红;赵辉;沈本贤【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上海,200237;中国石油大学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555;中国石油大学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555;中国石油大学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555;中国石油大学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555;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上海,2002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624.4渣油是石油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结构最复杂、含杂原子量最多、沸点最高的部分,在加氢反应条件下难于气化,需在液相中进行加氢反应。
渣油加氢转化过程中,不同原料的化学组成不同,反应状态不同,造成反应体系中馏分油分布和溶胶能力不同[1],使得加氢转化反应特性不同,对加氢催化剂失活的影响也不同。
即使是性质非常相近的2种渣油,其加氢反应结果也会存在着很大差别。
除此之外,渣油原料性质对后续加工方法的选择、加工过程的工艺条件、产品收率及性质都有很大影响。
专论与综述齐鲁石油化工,2018,46 ( 1) :63 -67QILU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几种渣油加工工艺的对比与选择周鸿(中国石油广东石化分公司,广东揭阳515200)摘要:渣油加工主要有加氢和脱碳两条路线。
固定床渣油加氢工艺,原料适应性较差;悬浮床渣油加氢工艺,原料 适应性强,液体收率高,但工业化放大尚未成熟。
脱碳工艺几乎不受原料性质的影响。
不同的渣油加工工艺具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如何选择,I根据炼厂定位、原料性质、产品方案、工程情况、效益评估、配套情况、炼厂原油适应性等方面统筹考虑。
加氢“脱碳组合工艺路线,能够提升炼厂原油适应能力,具有较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关键词:延迟焦化渣油加氢灵活焦化对比选择中图分类号:TE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 -9859(2018)01 -0063 -05渣油加工工艺的选择,是炼厂总流程设置的 关键一环。
不同的炼厂定位、不同的原油种类、不 同的产品方案、不同的系统配套等,对渣油加工工 艺的选择都有很大影响。
目前,炼油行业普遍采 用相对成熟的渣油加工工艺主要有延迟焦化、固定床渣油加氢和沸腾床渣油加氢,灵活焦化在全 球也有5套装置成功运行。
悬浮床加氢技术,仍 处在发展阶段,技术和工程放大等方面还存在一 些亟待解决和攻克的问题,尚在发展之中。
1渣油加工工艺简介渣油加工主要有2种方式,即加氢与脱碳。
下面对主要的渣油加工工艺进行简要介绍。
1.1延迟焦化延迟焦化工艺是典型的热加工脱碳工艺。
该 工艺于20世纪30年代开发成功,经过近1个世 纪的发展,已非常成熟。
有代表性的延迟焦化技 术有 FOSTER WHEELER、CONOCO PHILLIPS、ABBLUMMUS等国外专利技术,以及中国石化工 程建设公司(SEI)、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 工程公司(LPEC)、中国石油华东设计院(CEI)等 国内技术。
延迟焦化工艺以其广泛的原料适应 性、低廉的加工费用、较低的建设费用等优点,被 广泛应用。
我国几种柴油加氢精制工艺简介我国几种柴油加氢精制工艺简介K$ y_g)p9_Gn (1)柴油中压加氢改质技术(MHUG)。
MHUG技术由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RIPP)开发,采用单段、两剂串联、一次通过流程。
目的是改善劣质 FCC柴油和FCC柴油与常三减一混合原料的质量。
经MHUG工艺改质后的柴油密度与原料油相比低约40kg/m3,十六烷值提高14个单位,硫含量低于10μg/g,同时可生产高芳潜的重整原料和优质的乙烯原料(加氢尾油),在合适的原料及工艺条件下,可生产合格的3_喷气燃料。
_L3%wGb}7Nh7 (2)提高柴油十六烷值、降低柴油密度技术 (RICH)。
RCH技术由RIPP开发,在中等压力下操作,采用单段单剂、一次通过的工艺流程(与传统加氢精制相一致)。
所选用的主催化剂RIC-l是专门针对劣质FCC柴油特点而设计开发的,具有加氢脱硫、加氢脱氮、烯烃和芳烃饱和以及开环裂化等功能。
可以大幅度提高十六烷值和降低密度,十六烷值提高 10个单位以上,柴油收率>95m%。
该催化剂对氮中毒不敏感,操作上具有良好灵活性。
RICH技术不仅适用于新建的柴油加氢装置,而且非常适合传统柴油加氢精制装置的技术升级改造。
RICH技术于____年1月在一套8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实现了首次工业应用。
(3)催化柴油单段加氢处理脱硫脱芳技术(SSHT)。
SSHT技术由RIPP开发,在中压条件下SSHT技术采用单段单剂,一次通过的工艺流程,以生产满足环保要求的低硫低芳柴油,芳烃饱和率可达到40%-70%,产品的十六烷值可提高10-16个单位。
SSHT技术于____年7月在燕山石化100万吨/年柴油加氢精制装置成功实现了首次工业应用织的灵活性。
该技术应用于延炼实业集团公司加氢装置。
(6)加氢/改质-脱芳烃组合工艺。
FRIPP开发的加氢/改质-脱芳烃组合工艺分为单段工艺9和两段工艺,加工芳烃含量为71.2m%、十六烷值低于24 的FCC柴油,在氢分压为8.0Ma、反应温度为360℃、体积空速为0.6h-1、氢油体积比为500的条件下,采用单段工艺流程可使柴油芳烃含量至 29.6m%,十六烷值提高至39.8,而采用该工艺两段工艺流程可使柴油的芳烃含量降至16.5m%,十六烷值提高至40.7。
渣油加氢技术对比文摘自亚洲石化科技大会发言报告,转载请注明来源。
前言在全社会对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环保的呼声日趋强烈的今天,炼油企业面临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原油性质变重变差、轻质油品需求量上升和燃油及环保标准更加严格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
原油深度加工和清洁燃料生产技术将进一步得到快速发展,并仍将是世界炼油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在原油深度加工方面,最大限度地把重油转化为轻质油和化工原料,是炼油企业最主要的目的。
渣油深加工的重要手段是大力发展加氢型装置,增加轻质油收率,提高原油利用率,降低SOX和碳的排放,这是我国炼油企业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企业发展需求,因此经济环保的渣油加氢技术受到企业的广泛关注。
分四大类,即固定床、沸腾床、移动床和浆态床渣油加氢,已工业化的有固定床、沸腾床和移动床三种。
其中,固定床加氢工艺技术最成熟,发展最快,装置最多,加工能力约占85.5%;沸腾床加氢技术和移动床技术日益成熟,不断得到推广应用;浆态床加氢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处于工业示范阶段。
在重油渣油加氢技术中,固定床工艺无疑是最成熟、可靠和应用最广泛的工艺,在未来10~20年仍将是渣油加氢的主流工艺技术。
固定床渣油加氢技术发展趋势:一是开发更高性能的催化剂、优化的加工工艺以及低成本的催化剂制备技术,适应原料油的重质化和劣质化,为催化裂化装置提供更优质的原料并进一步延长装置运转周期;二是开发装置单系列大型化工程技术,降低能耗和投资;三是开发渣油加氢和催化裂化等组合技术,提高轻质油收率,使经济效益最大化。
渣油固定床加氢技术。
固定床渣油加氢装置单系列大型化无疑会带来节省能耗和降低投资的好处,以在建的某厂2000 kt/a 渣油加氢装置为例,采用单系列比采用两系列节省投资至少1.5亿元。
固定床渣油加氢单系列最大处理量取决于反应器筒径的制造能力,根据国内机械加工水平,中国石化致力于进行渣油加氢单系列处理量最大化的技术开发,在优化投资与能耗的前提下,目前的技术储备可实现单系列3000 kt/a 处理量的工程实践。
国内外渣油沸腾床加氢技术比较白文强摘要:渣油加氢技术在原油劣质化和产品清洁化交互推动下,正逐步成为炼厂最主要的渣油加工技术手段,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与此同时,全球油品需求结构也在发生变化,锅炉及船用重燃料油的消费量在逐年减少,而化工用轻质油及优质车用燃料油的需求在逐年增加,因此将更多的重质渣油转化为优质的轻质油品已成为世界炼油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渣油沸腾床加氢技术比较方法。
关键词:国内外;渣油沸腾床加氢技术;比较方法受全球经济发展的拉动,成品油需求持续增长,原油加工能力不断扩张。
从能源消费结构方面来看,预计到2030 年,石油仍将是世界的主要能源。
但是从世界原油品质的变化来看,原油重质化、高硫化和高酸化的趋势明显。
随着重质、高硫和高酸原油的增多,炼油企业为了最大限度地生产运输燃料及高附加值产品,提高原油的利用效率和加工劣质原油的效益,往往把优化渣油加工作为关键研究项目。
一、概述随着重质、高硫和高酸原油的增多,炼油企业为了最大限度地生产运输燃料及高附加值产品,提高原油的利用效率和加工劣质原油的效益,往往把优化渣油加工作为关键研究项目。
这是因为渣油约占原油的3 0 % ~5 0 %,而且含有原油中几乎全部的金属杂质、70% 以上的硫化物和80% 以上的含氮化合物,加工难度大。
如何优选渣油加工技术方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需要综合权衡。
目前,国内外新建炼油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也都把渣油加工技术作为工艺技术比选的重要内容。
渣油加氢技术的工艺过程是渣油经加氢处理,脱硫、脱氮、脱金属和脱残炭。
采用该工艺技术,渣油处理效果显著,且由于渣油中氢含量增加,加氢后的常压渣油可符合渣油催化裂化装置的进料要求。
渣油加工技术主要是指对常减压渣油通过物理和(或)化学方法进一步生产轻质产品或中间产品的过程工艺。
目前,国内外渣油加工技术尽管种类繁多,但主要可概括归纳为加氢技术路线和脱碳技术路线两种沸腾床渣油加氢技术在炼油工业当中的应用,是保障炼油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力量。
STRONG沸腾床渣油加氢技术研究与发展趋势摘要:介绍了SINOPEC开发的STRONG沸腾床渣油加氢技术的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中试结果表明,以金属(Ni+V)含量227.7 µg/g的渣油为原料,采用双反应器流程,在反应温度420 ℃时,脱硫率达85.71%,脱金属率达95.08%,500 ℃+转化率达61.3%,并且能够实现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转,催化剂带出量小于1 µg/g。
该项技术是1 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渣油加氢新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沸腾床渣油加氢前言渣油深度转化是炼油厂长期追求的目标,而采用的深度加工技术路线呈多样化。
但是,从总体上看加氢技术路线因为其液体产品收率高、投资回报率高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采纳。
沸腾床渣油加氢技术反应器内温度均匀,运转周期长,装置操作灵活,在工业应用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自2000年以来,国外新建的沸腾床渣油加氢裂化装置多于渣油固定床加氢装置,以满足劣质重质原油深度加工的需要。
国外沸腾床加氢工艺是H-Oil和 LC-Fining工艺,分别由AXENS公司和Chevron公司发放专利许可证。
H-Oil和LC-Fining2 种工艺过程并无本质的区别,催化剂可相互通用。
进入80年代中期后,由于原油重质化和渣油转化的需求,2 种工艺过程都得到了迅速发展。
目前已建和在建的H-Oil 工业装置共12 套,总加工能力50.92 万桶/d。
已建和在建的LC-Fining工业装置共10 套,总加工能力43.63万桶/d【1】。
中国石化抚顺石化研究院早在60年代和70年代,就从事过沸腾床渣油加氢技术和催化剂的研究开发工作,并取得了相当令人满意的结果。
先后在3 L和60 L中型沸腾床试验装置上,完成了孤岛原油和常压渣油运转试验,突破了设备和操作复杂等难点。
70年代中期还在相当于处理能力200 kt/a的半工业冷模试验装置上,进行了水力学条件考察与放大以及反应器内部结构研究。
对于渣油加氢工艺催化剂的运行性能的探究摘要:近几年,渣油加氢处理技术是发展最为迅速的技术领域。
其中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是这种技术的关键。
在国外,多种固定床的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已经进行了全面的开发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同时国内也开发了多种固定床的渣油加氢处理的催化剂。
通过实践证实,这种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很好,而且提高了产品整体质量,同时也为pfcc提供了高质量的原料。
在悬浮床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开发过程中,通过实验取得了有效的成果。
关键词:渣油加氢催化剂运行性能固定床悬浮床在生产清洁燃料中,加氢处理以及加氢裂化的技术是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同时也能够对产品的结构进行调整,也大大降低了炼油企业的操作成本。
对于渣油的加氢技术能够有效的将重油轻质化和优质化,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渣油加氢技术的关机就是拥有配套高效的催化剂。
渣油作为原油中最为复杂的组分,其中含有许多金属、氮、硫等非理想的组分。
在加氢处理作业的时候,使用一种催化剂就可以将渣油中的杂质有效的去除。
在国际上,这种渣油处理的催化有很多类型,也满足了不同产品的需要。
一、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的现状在国际上,对于渣油加氢处理的工艺研究已经于很长的历史了。
在国外炼油企业的技术的主要特点包括:(1)充分发挥催化剂级配装填的优势,在一套装置中使用约10个催化剂的牌号。
(2)对于主催化剂来说,颗粒比较小可以将反应物的扩散阻力大大减小,提高反应的火星。
(3)催化剂的载体孔和酸的分布是比较集中的。
(4)处理高金属的含量渣油的同时,保护剂的空隙比较小,使得床层的压差增长速率变快。
对于uop渣油加氢处理技术存在:①催化剂的组合比较简单。
②比较注重催化剂的孔分布,催化剂单位内可装填的体积孔容量和比表面积比较大。
③由于没不存在专门脱炭的催化剂,很难处理残炭较多的渣油。
渣油的加氢装置不仅仅要使得多种产品的质量提高,也要达到运转周期的标准。
所以说一般单一的催化剂是不能够实现的,要按照原料本身的性质和质量要求,操作的条件以及要求的运转周期等多重的因素进行配置,也叫做催化剂的级配。
浅析国内外渣油加氢处理技术发展现状及分析作者:徐健来源:《科学与技术》 2019年第4期■徐健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的石油提取技术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石油使用上的浪费,近年来出现了一种节能的方式——渣油加氢技术,是将原油进行完成后剩下的难以开发利用的渣油使用加氢的方式,使其发生裂解等反应进而产生更多的可利用原油。
当前主流出现了四大类渣油加氢处理方式,使我国渣油在二次利用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也有效地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
本文就对当前四类渣油加氢处理技术、近年来进行的优化成果以及未来的展望进行论述。
关键词:渣油加氢处理技术;渣油加氢技术改进方案;未来展望方向引言:在最近几年世界上的油气资源逐渐匮乏,在非洲更是因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使当地爆发了很多的战争,其中很多都是世界一些大国为了争夺更多的油气资源而支持的恐怖主义。
面对日益匮乏的油气资源,中国作为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自然不会采取这种方式来夺取更多油气资源同时面临油气资源紧缺的局面,我国采取了研究如何提高油气资源利用率的方式,提升油气资源的使用率。
一、现今主要的渣油加氢处理技术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逐渐认识到了增加油气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性。
渣油中含有很多的硫等有害元素,将这些氢气加入进行催化反应使其可以被转化来或是以化合物的形式被沉淀出来,这将直接提高减少渣油的毒害,进而获得更多的可利用资源。
传统处理方式是采用加氢的方式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反应进而得到更多的可利用资源。
[1]其中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固定床渣油加氢处理技术固定床加氢技术是最早研发出的处理技术,也是当前技术最为成熟的一种方式,它具有整体投资少、操作简单、运行方式简单的特点,是当今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渣油加氢技术,占当前我国市场中使用该技术的70%以上。
(二)移动床渣油加氢处理技术移动床处理方式是一种由固定式发展而来的方式,在很多方面与固定式使用着同样的器材。
移动床技术是将一定量的催化颗粒用一定的力推动使其在一定方向上发生匀速的运动,使渣油与这些催化颗粒进行反应,催化颗粒在反应中逐渐失去作用,在在末端排出。
国内渣油加氢工艺发展概述摘要:渣油加氢处理技术是重油深加工,产品清洁化重要技术之一。
掌握固定床渣油加氢技术、移动床渣油加氢工艺、沸腾床加氢工艺、悬浮床渣油加氢裂化工艺,利用其优缺点科学规划炼化布局,对重油进行高效深度转化是炼油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关键词:渣油、加氢、悬浮床、沸腾床、移动床引言炼油企业正面临着石油重质化、劣质化而且高硫原油逐渐增多的问题。
与此同时,市场对轻质油品的需求逐渐增多,环保法规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日趋严格。
渣油加氢技术作为重油轻质化、优质化的有利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
渣油是原油中组分最复杂的部分,其中含有较多的金属、硫、氮及其它非理想组分。
在加氢处理的过程中,仅仅使用一种催化剂难以有效的脱除渣油中的各类杂质,国内外的渣油处理催化剂多种多样,适应不同的原料状况和产品要求。
1渣油加氢技术概述渣油加工技术由脱碳技术和加氢技术,其中脱碳技术包括热加工、溶剂脱沥青和重油催化裂化;加氢技术则包括渣油加氢处理、加氢精制和加氢裂化。
渣油脱碳工艺要减小一部分原料的H/C比,不可避免的要产生一部分气体烃和H/C比较小的缩合产物焦炭,从而使脱碳过程的轻质油收率不会很高。
而渣油加氢工艺可以很好地利用渣油中所含的碳来提高液体产品收率,使产品质量有所提高,并且可以处理高硫、相对中等金属含量和残炭含量的渣油,其操作压力和操作温度高,转化率通常为30%~50%。
渣油加氢的主要目的:一是经脱硫后制得低硫燃料油;二是经预处理后为催化裂化和加氢裂化等后续工艺提供原料。
按反应器分类有固定床、移动床、沸腾床(膨胀床)和悬浮床(浆液床)加氢工艺。
2渣油加氢工艺2.1固定床渣油加氢该工艺是在馏分油加氢技术上发展来的,原料油自上而下流入反应器,催化剂采用分级装填技术可以有效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和提高产品质量。
精制深度高,脱硫率一般可达90%以上。
其操作压力较高,一般为10~18MPa,温度为340~450℃,体积空速为0.1~1.0h-1,化学氢耗为80~240Nm3/m3,大于538℃渣油转化率一般为10~50%。
炼油厂采用的主流石油加工工艺——催化加氢工艺详解本文导语石油加工当中一个重要的过程是催化加氢,近年来随着环保要求不断提高及后续产品不断开发,高质量的加氢产品需求逐渐加大,催化加氢技术在化工生产中的地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大量不饱和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等利用催化加氢技术制备的后续产品质量好、收率高。
目前炼油厂采用的加氢过程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加氢处理,一类是加氢裂化。
用这种技术的目的在于脱除油品中的硫、氮、氧及金属等杂质,同时还使烯烃、二烯烃、芳烃和稠环芳烃选择加氢饱和,从而改善原料的品质和产品的使用性能。
此外,加氢裂化的目的在于将大分子裂化为小分子以提高轻质油收率,同时还除去一些杂志。
其特点是轻质油收率高,产品饱和度高,杂质含量少。
作用机理吸附在催化剂上的氢分子生成活泼的氢原子与被催化剂削弱了键的烯、炔加成。
烯烃在铂、钯或镍等金属催化剂的存在下,可以与氢加成而生成烷烃。
加氢过程可分为两大类:①氢与一氧化碳或有机化合物直接加氢,例如一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CO+2H2─→CH3OH;;己二腈加氢制己二胺:NC(CH2)4CN +4H2─→H2N(CH2)6NH2。
②氢与有机化合物反应的同时,伴随着化学键的断裂,这类加氢反应又称氢解反应,包括加氢脱烷基、加氢裂化、加氢脱硫等。
例如烷烃加氢裂化,甲苯加氢脱烷基制苯,硝基苯加氢还原制苯胺,油品加氢精制中非烃类的氢解:RSH+H2─→RH+H2S非烃类含氮化合物最难氢解;在同类非烃中分子结构越复杂越难氢解。
催化加氢反应一、加氢处理反应1、加氢脱硫反应石油馏分中的硫化物主要有硫醇、硫醚、二硫化合物及杂环硫化物,在加氢条件下发生氢解反应,生成烃和H2S。
RSH H2→RH H2SR—S—R 2H2→2RH H2S(RS)2 3H2→2RH 2H2S2、加氢脱氮反应石油馏分中的氮化物主要是杂环氮化物和少量的脂肪胺或芳香胺。
在加氢条件下,反应生成烃,主要反应如下R—CH2—NH2 H2→R—CH3 NH33、加氢脱氧反应石油馏分中的含氧化合物主要是环烷酸及少量的酚、脂肪酸、醛、醚及酮。
渣油加氢技术发展概况及工艺特点作者:杨利强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中旬刊》2018年第07期摘要: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以及原油重质化、劣质化趋势的加剧,渣油加氢工艺逐渐成为渣油加工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介绍了固定床加氢、沸腾床加氢、悬浮床加氢等渣油加氢工艺的发展概况,并对其技术特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炼油;渣油加氢;固定床;悬浮床近些年来,石油资源重质化、劣质化的趋势加剧[1],渣油深加工成为炼油行业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渣油加氢因其高液体收率,高产品质量,高利用率的特点而被关注,正逐步成为渣油加工最主要的加工手段之一。
1 国内外渣油加氢的发展概况1.1 国外渣油加氢发展概况渣油加氢工艺按照催化剂在反应器内的分布状态可以分为固定床、沸腾床、悬浮床和移动床。
国外渣油加氢工艺研究起步较早,发展迅速,截止到2015年全世界约有80套渣油加氢装置,年处理量约为1.9亿吨。
固定床渣油加氢最早是于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开始工业化应用的,之后迅速发展,目前已非常成熟,在国际上广泛应用。
沸腾床加氢也是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工业化,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发和工业实践,许多问题和难点得到解决和完善,现正迅速发展。
悬浮床加氢最早是由德国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发的,中间一度停滞,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迅速发展,相继开发出了EST、VCC、HDHPLUS等多种工艺[2],成果斐然。
但该技术目前仍未成熟,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
1.2 国内渣油加氢发展概况国内渣油加氢工艺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到目前,共建成渣油加氢装置近20套,总加工能力约为4900万吨/年。
国内渣油加氢工艺大多为固定床加氢,Chevron Lummus Global (CLG)公司的RDS/VRDS工艺在国内应用广泛,齐鲁石化、四川石化、惠州石化等公司的均采用该技术。
茂名石化、海南炼化、上海石化等公司使用的是中石化的FRIPP技术;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固定床加氢工艺在国内应用。
文/李立权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渣油加氢技术包含固定床渣油加氢处理、切换床渣油加氢处理、移动床渣油加氢处理、沸腾床渣油加氢处理、沸腾床渣油加氢裂化、悬浮床渣油加氢裂化、渣油加氢一体化技术及相应的组合工艺技术。
随着原油的重质化及劣质化、分子炼油技术的发展、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严格、市场对轻质油品需求、石油产品清洁化和石化企业面临的激烈竞争,各种渣油加氢技术将快速发展。
1国内外渣油加氢工程化技术应用现状我国渣油加氢工程化技术起步较晚,1999年12月我国开发的首套2.0Mt/a固定床渣油加氢技术实现了工程化;2000年1月世界首套上流式渣油加氢反应器在我国某企业1.5Mt/a渣油加氢装置改造工程中实现工程化;2004年8月我国开发的50kt/a悬浮床渣油加氢技术进行了工业示范;2014年2月我国开发的50kt/a沸腾床渣油加氢工业示范装置建成中交;2014年45kt/a油煤共炼的重油加氢装置建成;目前引进的一套2.5Mt/a沸腾床渣油加氢装置正在建设中。
截止到2011年底我国投产的渣油加氢装置处理能力仅13.35Mt/a,而2012—2014年10月投产的渣油加氢装置处理能力就达到了19.3Mt/a;正在规划、设计和建设的渣油加氢装置处理能力超过30Mt/a。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RIPP)开发的固定床渣油加氢处理重油催化裂化双向组合RICP技术2006年工程化应用,将RFCC装置自身回炼的重循环油(HCO)改为输送到渣油加氢装置作为渣油加氢进料稀释油,和渣油一起加氢处理后再一同回到RFCC装置进行转化,同时有利于渣油加氢和催化裂化装置,工艺流程示意见图1。
国外渣油加氢工程化技术起步较早,1963年首套沸腾床渣油加氢技术工程化;1967年首套固定床渣油加氢技术工程化;1977年首套可自动切换积垢催化剂床层的固定床渣油加氢技术工程化;1989年可更换催化剂的料斗式移动床+固定床渣油加氢技术工程化;1992年催化剂在线加入和排出的移动床+固定床渣油加氢技术工程化;1993年切换反应器的移动床+固定床渣油加氢技术工程化;2000年上流式反应器+固定床渣油加氢技术工程化。
各种技术工程化后都伴随着长期的技术改进和完善。
表1汇总了国内外不同公司首套渣油加氢工程化技术及后续的技术改进。
2待工程化的渣油加氢技术现状提高渣油转化率、延长装置运转周期和提高经济效益是渣油加工的研究方向,相关单位进行了大量探索性研究和工业示范试验。
2.1Eni公司的渣油加氢裂化技术(EST)2000—2003年,Eni公司进行了渣油加氢裂化技术EST47.7L/d的中试工艺试验,2005年实现其60kt/a规模工业示范装置的运转,最长运行周期为6个月,2007年,基本完成了工业示范装置试验数据的收集工作。
在意大利SannazzarodeBurgondi炼油厂建设的加工能力为1.15Mt/a的EST工业装置已经投产;第二代EST技术正在开发中。
2.2UOP公司的渣油加氢裂化技术(Uniflex)UOP公司2007年获得Canmet技术,并将Canmet工艺与UOP的Unionfining和Unicracking工艺整合形成了UOP的Uniflex技术,在加拿大Montreal炼油厂开展了25kt/a工业示范装置运行,并进行了超过10000h的试验。
集成加氢处理的Uniflex可生产超低硫柴油,也可生产船用燃料油,工艺流程示意见图2。
巴基斯坦卡拉奇炼油厂加工减压渣油的Uniflex装置正在建设中。
2.3SINOPEC的渣油加氢裂化技术(STRONG)20世纪60年代中国SINOPEC开展了STRONG的相关研发工作,50kt/a的工业示范装置已于2014年开工,开发了STRONG技术工艺流程、带三相分离器的全返混沸腾床加氢反应器、气力输送与气力+液力混相输送催化剂在线加入技术、高温高压催化剂在线排出技术、外排催化剂的处理方法及催化剂加排专用控制系统等。
2.4Intevep公司的HDH和集成技术HDHPLUS委内瑞拉Intevep公司与Veba合作开发了渣油加氢裂化技术HDH,1984年进行了23.85m3/d规模的中试工艺试验,1986年在1t/h试验装置上进行HDH工艺开发工作:转化部分与催化剂分离部分联用,以验证催化剂分离技术(CSS)和未转化渣油循环操作。
1998—2003年进行了1.59m3/d规模的工艺试验,开发了渣油加氢裂化集成技术HDHPLUS,将渣油加氢裂化与裂解的减压馏分油用加氢处理/加氢裂化集成工艺处理,生产优质中馏分油。
2006年与AXENS公司合作,推广该技术。
委内瑞拉PuertoLaCruz炼油厂的HDHPLUS装置计划于2016年工业化。
2.5BP和KBR公司的BPVCC技术1983年Veba与Lugri合作开展了1t/h规模的渣油加氢裂化技术工艺试验,1988年在德国博特洛普(Bottrop)炼油厂进行了175~200kt/a规模的工业试验,形成了VCC技术。
2002年BP收购Veba,进行了19种减压渣油试验,将VCC与加氢处理技术集成形成BPVCC技术,可生产清洁燃料;2002年BP与KBR合作推广BPVCC技术。
采用该技术的陕西延长石油集团500kt/a煤焦油加氢、450kt/a煤油共炼装置即将进行工业验证。
2.6CLG公司渣油加氢裂化技术VRSH2003年开始小型试验和中型试验,2010年在密西西比州Pascagoula运行了175kt/a规模的工业示范装置,生产汽油、煤油和柴油产品,验证了工艺技术和经济可行性,为大型工业生产装置提供设计数据和解决工程放大问题。
该技术采用3台反应器,每台反应器出口设分离器,热高分油可循环回第一反应器。
2.7EMRE的渣油加氢裂化技术(MicrocatRC)1550d的中型试验表明,使用微型催化剂,设置催化剂加入系统,在440~465℃操作温度下,加工524℃以上馏分冷湖减压渣油,565℃以上原料的转化率为95%。
2.8出光兴产和凯洛格的渣油缓和加氢裂化MRH1980年日本出光兴产公司在千叶炼油厂进行了MRH小型试验,美国凯洛格公司根据小型试验结果设计的1.59m3/d规模的中型试验装置于1985年运转,该技术主要用于重质原油和油砂沥青改质。
2.9中国石油的渣油加氢裂化技术2001年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新疆克拉玛依常压渣油和中东含硫常压渣油为原料进行了加氢裂化中试实验,2004年50kt/a规模的悬浮床加氢裂化工业示范装置运行,进行了3次工业试验,开发了工艺流程及环流反应器等。
2.10CLG的渣油加氢裂化集成技术(LC-MAX)CLG公司在大量中型试验的基础上,开发了LC-MAX集成技术。
该技术首先将减压渣油进第一段沸腾床加氢裂化,反应产物分馏后的加氢减压渣油进溶剂脱沥青,脱沥青油进第二段沸腾床加氢裂化,第二段沸腾床加氢裂化热高分气与第一段沸腾床加氢裂化热高分气混合,经换热、冷却、分离、脱硫、压缩后作为两段加氢的循环氢,第一段沸腾床加氢裂化热高分油与第二段沸腾床加氢裂化热高分油混合,进公用的常减压分馏系统,工艺流程示意见图3。
3我国渣油加氢技术工程化与国外的差距3.1沸腾床渣油加氢技术(1)国外已有两种工程化技术(LC-Fing和H-Oil),我国的STRONG技术处于工业示范阶段;(2)国外开发的沸腾床渣油加氢工艺流程、特殊沸腾床渣油加氢反应器及内构件、催化剂在线高压加入流程、催化剂在线高压排出流程、反应器级间分离流程、特殊换热设备、防结垢注入设施及流程、特殊防结垢塔内件等技术已工程化,部分技术已形成多代工程化应用,国内尚未有工程化的应用报道;(3)国外开发了在一套装置集成沸腾床渣油加氢裂化、固定床加氢处理(或固定床加氢裂化)的组合技术,并在多套装置工程化,工艺流程示意见图4。
我国仅有组合技术的专利申请。
4.2切换反应器或切换床的渣油加氢技术(1)国外有多年切换反应器的渣油加氢工程化技术应用(PRS已运行12个周期以上),典型的切换反应器的渣油加氢技术工艺流程示意见图5。
我国工程设计单位已开始相关研究;(2)国外切除的反应器可卸剂、装剂、干燥、硫化、升降压,我国未有工程化实践。
3.3移动床的渣油加氢技术国外有反应物流与催化剂的流动方向相同(Hycon)及反应物流与催化剂的流动方向相反(OCR)的渣油加氢工程化技术应用,国内尚未见研究报道。
3.4悬浮床的渣油加氢技术国外有0.25Mt/a工业示范装置运行已超过10000h,国内50kt/a工业示范装置进行过3次工业试验。
4充分利用已工程化的渣油加氢装置(1)加强渣油性质的基础研究。
包括:由渣油的宏观性质研究转向微观性质研究;基团性质研究转向分子结构及分子形态研究;研究渣油原料与结焦、结垢的关系;形成不同原油渣油加氢的工业指导意见;解决渣油加氢工程化遇到的级配催化剂失活不同步问题、床层压力降问题及原料引起的运行周期短问题。
(2)加强渣油加氢反应产物性质的基础研究。
包括:开展渣油加氢反应机理、分子结构变化规律、结焦机理、产物稳定性等与反应有关的基础研究;确定渣油加氢加热温度限制及转化率限制,形成针对性工业指导意见;解决渣油加氢工程化遇到的分离器乳化问题、加氢反应流出物和减压分馏塔底物料换热设备结垢、结焦问题及产物引起的运行周期短的问题。
(3)开发催化剂级配专用技术。
在工业应用基础上完善基于对催化剂性能的认识及构建的反应动力学和催化剂失活模型,开发了催化剂级配专用技术。
目前已进行了14次工业应用。
(4)开发催化剂寿命预测模型。
该模型可根据生产原料、操作条件、产品性质、加工量及生产过程出现的的问题,分析原料对催化剂寿命的影响、反应温度变化与催化剂寿命变化的关系、出现的生产问题如何折减催化剂寿命及预测渣油加氢装置中每个反应器内催化剂的剩余寿命,解决渣油加氢工程化遇到的级配催化剂失活不同步问题,或通过调节操作条件实现装置停工时所有催化剂同步失活。
5渣油加氢技术的工程化发展方向5.1开发活动床渣油加氢工程技术活动床渣油加氢可转化60%~95%的渣油,液体产品体积收率可提高6~8百分点,当渣油加氢裂化转化率70%时,63%的生焦前驱物在加氢裂化过程中被转化,从而降低了石油焦的产量,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活动床渣油加氢工程技术开发包括:工艺流程(包括短循环、长循环技术)、专用活动床反应器及配套设备、专用催化剂处理技术、专用催化剂加入技术、专用催化剂排出技术、设备内构件、防结焦技术(助剂、设备、流程)、防堵塞技术(稀释剂、分布器、过滤器、流程)、防磨损技术(催化剂、操作条件、管件、阀门、流程)及事故处理技术(泄压、催化剂排放)。
5.2开发切换床与固定床结合的渣油加氢技术切换床(或活动床)与固定床结合的技术,可使固定床渣油加氢装置运转周期最多延长1.6倍;活动床与固定床结合的渣油加氢,不带加排催化剂系统时,可使固定床渣油加氢装置运转周期最多延长1.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