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海洋无脊椎动物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2.61 MB
- 文档页数:69
云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一、单选题2021年8月24日23时4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七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下图为火箭升空照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七号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其所在的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A.可观测宇宙B.银河系C.太阳系D.地月系2.火箭发射成功当日的日出方位为()A.正东B.正西C.东北D.东南2021年,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发文称,该团队通过建立磁性地层年代序列,确定了云南思茅盆地的钾盐形成于1.12亿年~6300万年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地发现的钾盐主要形成于()A.寒武纪B.石炭纪C.二叠纪D.白垩纪4.该时期出现的事件是()A.陆地范围缩小B.草原面积扩大C.恐龙灭绝D.三叶虫出现俄罗斯一架载有175名乘客的飞机在2021年9月25日即将抵达索契时遭遇了暴雨天气,飞机剧烈颠簸,四秒骤降数十米,几分钟后又遭闪电击中。
幸运的是,飞行员最终成功地控制住飞机,并紧急降落在克拉斯诺达尔。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随着海拔升高,该飞机所在大气层气温的变化特点是()A.先升高后降低B.逐渐下降C.逐渐上升D.先降低后升高6.飞机上一般都配备应急供氧系统的原因是()①高空中大气成分发生变化②高空中空气稀薄,含氧量低③氧气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④氧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据研究,乌鸦是除人类以外具有第一流智商的动物,喜群栖,集群性强,能够相互交流、沟通学习、传递新知识。
近年来,北京市城区每年冬天会有大群的小嘴乌鸦聚集在特定的地方过夜,于是就有了诸如“天屎路”“禽粪路”的地名戏称,它们白天飞到郊区觅食,夜晚又飞回城区的夜栖地休息。
专家表示,乌鸦通过交流、学习得知城里舒适,于是年年来此,下图为冬天北京部分城区的乌鸦聚集地分布示意图。
水生生物无脊椎动物引言:水生生物无脊椎动物是指在水中生活的没有脊椎的动物。
这些具有多样化的生物群体在水生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脊椎动物包括多种类别,如节肢动物、软体动物、刺胞动物等。
它们在水生生物领域的研究对于了解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节肢动物:节肢动物是水生生物的最大种类之一,包括甲壳动物、昆虫和蜘蛛等。
甲壳动物如虾、蟹和龙虾在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中广泛分布。
它们具有坚硬的外壳,能够提供保护并帮助它们适应水生环境。
甲壳动物对于水生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它们是食物链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一些底栖动物的天敌。
在水生生物界中,昆虫也占有着重要的位置。
水生昆虫包括水生蚊子、水生甲虫和水生蜻蜓等。
它们的适应性很强,能够在水中生活和繁殖。
这些水生昆虫对于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非常重要。
它们通过捕食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和浮游动物来维持食物链的平衡。
软体动物:软体动物是无脊椎动物的另一大类别,包括蛤蜊、蚌类和蜗牛等。
在水生生物领域,软体动物具有丰富的种类和广泛的分布。
一些软体动物如蛤蜊和蚌类在水生生态系统中是重要的滤食动物。
它们通过滤食来清除水体中的悬浮颗粒和有机物,净化水质。
同时,软体动物也是其他水生动物的重要食物来源。
刺胞动物:刺胞动物是水生生物无脊椎动物的另一个重要类别,包括水螅、水母和珊瑚等。
这些生物具有特殊的刺胞器官,能够释放毒液来捕捉猎物或进行防御。
水母是刺胞动物中的典型代表,它们以浮游动物为食,并且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
珊瑚是刺胞动物中的另一个显著代表,它们能够构建珊瑚礁,为其他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
水生生物无脊椎动物的生态功能:水生生物无脊椎动物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它们通过控制猎物种群和排除有害物质来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
如前所述,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是重要的滤食动物,能够净化水质。
水生昆虫通过捕食小型无脊椎动物来维持食物链的平衡。
刺胞动物也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如水母以及珊瑚礁的建构。
第二章海洋动物 marine animals第一节概述一主要特征:海洋中各门类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十分不同的异养型生物的总称。
它们不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只能以摄食植物、微生物和其他动物及其有机碎屑物质为生。
海洋动物现知有16~20万种,它们形态多样,包括微观的单细胞原生动物,和长达30余米、重 190吨的高等哺乳动物──蓝鲸等;分布广泛,从赤道到两极海域,从海面到海底深处,从海岸到超深渊的海沟底,都有其代表。
二分类按生活方式划分,海洋动物主要有海洋浮游动物、海洋游泳动物和海洋底栖动物三个生态类型。
按分类系统划分,海洋动物共有几十个门类,可分为海洋无脊椎动物和海洋脊椎动物两大类,或分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海洋原索动物和海洋脊椎动物三大类。
1海洋无脊椎动物:种数、门数最为繁多,占海洋动物的绝大部分。
主要的门类有:原生动物(Protozoa)、海绵动物(Porifera)、腔肠动物(Coelenterata)、扁形动物(Platyhelminthes)、纽形动物(Nemertinea)、线形动物(Nemathelminthes)、环节动物 (Annelida)、软体动物(Mollusca)、节肢动物(Arthropoda)、腕足动物(Brachio-poda)、毛颚动物(Chaetognatha)、须腕动物(Pogonopho-ra)、棘皮动物 (Echinodermata)和半索动物 (Hemichor-data)等。
其中腕足动物、毛颚动物、须腕动物、棘皮动物、半索动物等是海洋中特有的门类。
2海洋原索动物原索动物是介于海洋无脊椎动物与海洋脊椎动物之间的一类动物。
原索动物均系海产,包括尾索动物(Urochordata),如海鞘(Ascidia);头索动物(Cephalochordata),如文昌鱼(Branchiostoma)。
过去属于原索类的半索动物,现多数学者主张放入无脊椎动物内。
3海洋脊椎动物包括有海洋鱼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螃蟹(pángxiè):动物界、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爬行亚目。
螃蟹是甲壳类动物(crustacean),它们的身体被硬壳保护着。
螃蟹靠鳃呼吸。
在生物分类学上,螃蟹与虾、龙虾、寄居蟹算是同类的动物。
绝大多数种类的螃蟹生活在海里或靠近海洋,也有一些的螃蟹栖于淡水或住在陆地。
它们靠母蟹来生小螃蟹,每次母蟹都会产很多的卵,数量可达数百万粒以上。
螃蟹是依靠地磁场来判断方向的。
中国食蟹的历史悠久,《逸周书。
五会解》、《周礼。
天官。
疱人》中均有记载。
我们在山东最常见的海蟹是三疣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英文名Portunustrituberculatus,梭子蟹科Portunidae、梭子亚蟹Portuninae。
地方名:梭子蟹、枪蟹、海螃蟹、海蟹、海虫、水蟹、门蟹、小门子、蝎子、盖鱼、三点蟹、童蟹、飞蟹、烟蟀。
英文名:Swimmingcrab。
分布于中国南北各海域。
一般从南到北,3~5月和9~10月为生产旺季,渤海湾辽东半岛4~5月产量较多。
三疣梭子蟹是中国重要的出口畅销品之一,出口输往国别和地区:日本,香港、澳门。
出口口岸: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福建。
虾:动物界、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游泳亚目、动物。
俗称角爪(方言音ge zhao) 。
近2,000种。
与蟹、螯虾、蝲蛄、海螯虾、蝉虾和龙虾近缘。
特征为体半透明、侧扁、腹部可弯曲,末端有尾扇。
第二触角长,鞭状。
腹肢是游泳肢。
海洋及淡水湖泊、溪流中都有。
许多种为重要食物。
大小从数米到几毫米,平均4~8厘米。
体型大者称为大虾。
藉腹部和尾的弯曲可迅速倒游。
吃微小生物,有的吃腐肉。
雌虾可产卵1,500~14,000粒,附在游泳肢上。
在成体前要经过5个发育期。
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亦称“基围虾”、“独角新对虾”。
软甲纲,对虾科。
体长8cm左右。
体表有许多凹陷部分,其上生有短毛。
额角平直,仅上缘具7-9个齿。
海洋生物的脊椎与无脊椎动物分类海洋环境中生存着各种独特的生物,它们被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本文将探讨海洋生物的脊椎和无脊椎动物分类,并介绍其中一些代表性的物种。
一、脊椎动物分类脊椎动物是指拥有脊椎骨作为支撑结构的动物。
根据传统分类法,脊椎动物可以分为五个亚门:圆口亚门(Cyclostomata)、软骨鱼亚门(Chondrichthyes)、骨鱼亚门(Osteichthyes)、两栖动物亚门(Amphibia)和爬行动物亚门(Reptilia)。
1. 圆口亚门(Cyclostomata)圆口亚门中包括濑尿鳗和海蛇等物种。
它们没有真正的脊椎骨,而是具有软骨或骨化的脊索。
2. 软骨鱼亚门(Chondrichthyes)软骨鱼亚门又称为鲨鱼亚门,其代表性物种为鲨鱼和鳐鱼。
它们具有软骨骨骼和多鳞片皮肤,适应海洋环境的生存。
3. 骨鱼亚门(Osteichthyes)骨鱼亚门包括了大部分的鱼类,如金枪鱼和海马等。
这些物种拥有坚硬的骨骼和鳞片,能够迅速游动。
4. 两栖动物亚门(Amphibia)两栖动物亚门包括青蛙和蝾螈等物种,它们既可以在海洋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
这些动物通过呼吸皮肤来呼吸氧气。
5. 爬行动物亚门(Reptilia)爬行动物亚门中的物种有海龟和鳄鱼等。
它们用肺呼吸空气,并能在海洋中长时间游泳。
二、无脊椎动物分类无脊椎动物是指没有脊椎骨的动物,它们构成了海洋生物多样性中的绝大部分。
无脊椎动物包括了多个门,如海绵动物门(Porifera)、刺胞动物门(Cnidaria)、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和软体动物门(Mollusca)等。
1. 海绵动物门(Porifera)海绵动物门中的物种以海绵为代表,它们没有真正的组织和器官,由细胞聚集形成。
2. 刺胞动物门(Cnidaria)刺胞动物门包括水母、珊瑚和海葵等物种。
它们具有刺胞,可以释放毒液捕捉猎物。
3.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节肢动物门中的物种包括虾、螃蟹和甲壳类动物等。
海洋无脊椎动物骨骼化石的形成
海洋无脊椎动物骨骼化石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过程。
首先,无脊椎动物的身体通常由软体组织构成,因此要形成骨骼化石需要一定的条件。
通常情况下,无脊椎动物在死亡后会被覆盖在沉积物中,这些沉积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压实,形成岩石。
在这个过程中,无脊椎动物的残骸可能会被压缩和脱水,从而形成矿物化的骨骼化石。
不同类型的无脊椎动物会形成不同类型的骨骼化石。
例如,海绵的骨骼化石通常是由钙质或硅质物质组成的,而贝类的骨骼化石则是由钙质和角质物质组成的。
此外,一些无脊椎动物的骨骼化石可以帮助科学家们研究生物演化和古生态学。
总之,海洋无脊椎动物骨骼化石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过程,需要适当的条件和时间。
这些化石不仅可以提供关于生物演化和古生态学的重要信息,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历史上生命的演化和变化。
- 1 -。
7年级人教版生物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重点归纳以下是7年级人教版生物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归纳:
无脊椎动物:
1. 代表动物:蛔虫、蛲虫、钩虫、线虫等。
2. 生活习性:大多寄生生活,消化结构简单,生殖能力强。
3. 形态特点:如蛔虫的雌虫较大,雄虫较小,尾部向腹部弯曲。
环节动物:
1. 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2. 蚯蚓(环节动物)的形态特点:
体形:长圆柱形,两端尖细,可减少土中钻动时的阻力,适于穴居钻行生活。
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
环带:是区别蚯蚓前后端的标志。
刚毛:协助运动。
湿润的体壁:进行气体交换,完成呼吸。
3. 代表动物:蚯蚓、沙蚕、水蛭等;少数寄生。
4. 作用:蚯蚓可入药,可以分解有机垃圾,提高土壤肥力;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软体动物:
1. 主要特征:体表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水生软体动物用鳃呼吸;运动器官是足。
2. 无脊椎动物的常见动物代表有:蚯蚓、水母、蜗牛、牡蛎、章鱼等。
3. 无脊椎动物分为五大类:原生动物、棘皮动物、软体动物、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
以上归纳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准确的信息,建议查阅7年级人教版生物教材或咨询相关教师。
海洋动物科普知识海洋动物科普知识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人类一直在探究并欲求揭开海洋生命的活动的秘密。
海洋生物是指海洋里的各种生物。
包括海洋动物、海洋植物、微生物及病毒等,其中海洋动物包括无脊椎动物和有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包括各种螺类和贝类。
有脊椎动物包括各种鱼类和大型海洋动物,如鲸鱼,鲨鱼等。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海洋动物科普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十大最危险的海洋动物NO.1 箱形水母生活在海洋的箱水母种类繁多,虽然没有正式记录,但大量轶事证据显示,每年有数十人甚至100多人命丧箱水母之手。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提供的数据,单是在菲律宾,每年就有20至40人死于箱水母的毒刺。
科学基金会表示:“在很多国家,箱水母酿成的悲剧并不需要签发死亡证明,因此,全世界的箱水母致人死亡事件发生数量可能在很大程度人被低估。
”NO.2 虎鲨虎鲨是鲨鱼家族中仅次于噬人鲨的凶猛残忍的食肉动物。
一岁的虎鲨就已有38厘米长了。
成年虎鲨最大可以长到9米左右,当饥饿的虎鲨胃口很大,只要发现移动的物体,它就会紧追不舍,伺机发动攻击。
虎鲨的食性很复杂。
软骨鱼纲板鳃亚纲的1目。
本目仅有虎鲨科1科,虎鲨属1属,约8种。
体粗大而短,头高近方形。
眶上突起显著,吻短钝,眼小,椭圆形,上侧位,无瞬膜。
鼻孔具鼻口沟。
口平横,上、下唇褶发达。
上、下颌牙同型,每颌前、后牙异型,前部牙细尖,3~5齿头;后部牙平扁,臼齿状。
喷水孔小,位于眼后下方。
鳃孔5个,最后3~4个位于胸鳍基底上方。
背鳍2个,各具一硬棘;具臀鳍;尾鳍宽短,帚形,下叶前部三角形突出,尾基无凹洼;胸鳍宽大。
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各热带与温带海区。
中国现有2种,宽纹虎鲨和狭纹虎鲨。
虎鲨类早在古生代石炭纪就有化石记录,中生代最为繁盛,到新生代渐衰落。
是一类中小型鲨鱼,长可达1.5米,体笨重。
栖息底层,食贝类及甲壳类动物。
用背鳍棘御敌害。
体黄色并具黑色横纹,是避免敌害的警戒色。
虎鲨每次产卵2枚,卵具螺旋瓣的圆锥形角质囊,卵囊末端曳有长丝,借以固着于附着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