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校生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pptx
- 格式:pptx
- 大小:53.99 KB
- 文档页数:7
三校生高考试题语文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0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1. 请解释文中“学而时习之”的含义。
(2分)2. “有朋自远方来”体现了孔子怎样的交友观念?(2分)3. “人不知而不愠”反映了孔子的什么品质?(2分)4. 请翻译“不亦君子乎”这句话。
(2分)5. 从这段文言文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为人处世的道理?(2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10题。
《春天的信使》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
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崭新的世界。
花儿竞相开放,争奇斗艳,为春天增添了无限的色彩。
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它们的歌声清脆悦耳,仿佛在传递着春天的喜讯。
6. 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分)7. 文章中“万物复苏”一词表达了怎样的景象?(4分)8. “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4分)9. 作者通过描述春天的景象,想要传达什么样的情感?(4分)10. 你认为春天的信使是谁?为什么?(4分)三、作文(本题共50分)请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内容健康,观点明确,语言流畅,结构完整。
作文评分标准:1. 内容健康,观点明确,20分。
2. 语言流畅,表达清晰,15分。
3. 结构完整,逻辑清晰,15分。
4. 有创意,有深度,10分。
5. 字迹工整,无错别字,5分。
第1页,共4页第2页,共4页武威博艺教育第一期考试语 文(闭卷)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下列词语注音与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 A 、讣 (f ù)告 收讫(q ì) 弹劾(h ã)地 越俎代庖(p áo )B 、悲怆(chu àng) 膝(x ī)盖 毗(p í)邻 垂涎三尺(xi án )C 、恪(k â)守 麻痹(b ì) 信笺(ji ān ) 脍(ku ài )炙人口D 、饿殍(pi ǎo ) 吮(sh ǔn )吸 宽宥(y îu ) 怙恶不悛(j ùn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那些隐藏在大荷叶下面的战士们,正在心惊胆战地.....瞄着敌人射击。
(《荷花淀》) B 、但没有人根据了“礼上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拿来主义》)C 、这番话不免啰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
(《咬文嚼字》)D 、回忆如潮水般涌出,苏唯百感交集....:小雪,你终于来了!(《雪山上的红盖头》)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律师在参与刑事诉讼活动中,被侵权的现象时有发生。
B .三年前,电脑上网对人们还是很陌生的,但对今天的学生来说,已是比较熟悉的了。
C .但是遗憾得很,我们至今还极其罕见这样的著作问世。
D .出现这类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有些人法制观念单薄所造成的。
4.下列对古典诗词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双关 B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借代 C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 夸张D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拟人5、下列诗句的作者正确的一项是 【 】A 、《劝学》——荀子——战国B 《永远的蝴蝶》——陈启佑——台湾C 、《项链》——莫泊桑——法国D 、《一碗清汤荞麦面》——栗良平——中国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孙犁是_________派创始人。
2022年1月江西省“三校生”对口升学模拟考试语文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50分,全卷共4页,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45分)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
A. 悸.(jì)动宫绦.(tāo)广袤.(mào)追本溯.(shuò)源B. 坍.(tān)塌湍.(tuān)急毛坯.(pī)沁人心脾.(pǐ)C. 眉黛.(dài)嗫嚅.(rú)造诣.(yì)损兵折.(shé)将D. 菱.(líng)角桧.(guì)柏掳.(lǔ)掠钟鼓馔.(zhuàn)玉2.下列各组词语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
A. 算帐迹象匀称礼尚往来B. 国粹坐落怄气疾言利色C. 销铄厮杀报酬五彩斑斓D. 燥热肿涨晌午休养生息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
①1967年冬天,我12岁那年,_________春节的一个早晨,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
②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她有些_________地说:“这么大的汉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
③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_________,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
江西省“三校生”对口升学考试模拟考试试卷语文(一)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45分)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A.橛(jué)子蝙(biǎn)蝠怜(lián)爱拈(niān)轻怕重B.洋溢(yì)衣襟(jīn)下载(zài)拉拉扯扯(chě)C.黑黢黢(jùn)牛犊(dú)背(bēi)篓罄(qǐng)竹难书D.篓(lǒu)子湿漉(lù)凛冽(lì)喟(kuì)然长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__________A.枯稿梦魇执拗流觞曲水B.内行辨论蒹葭小鸟依人C.抚育胸脯深邃绕树三匝D.剡溪摄取针炙夙兴夜寐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________她成人的山谷台儿沟是这样的吗?不知怎么的,她加快了脚步她急着见到它,就像从来没有见过它那样觉得新奇台儿沟一定会是这样的:那时台儿沟的姑娘不再________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________,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A.教育要求询问 C.教育央求询问B.养育要求盘问 D.养育央求盘问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A.目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令那些过去对中国有成见的人也不得不刮目相看....。
三校生高职语文高考模拟试卷第一卷(选择题共 45 分)本卷共 15 小题 ,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 24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各组词组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A.骤( zhòu)雨歼(jiān)灭冠(guān)心病稗(bài)官野史B.杳( yǎo)然杜甫(fǔ)空(kōng)心砖宵衣旰(gàn)食C .兴( xī ng)奋粮囤(dùn)落(là)花生怙(hù)恶不悛D.埋( mán)怨执拗(niù)模(mó)特儿浑身解(xiè)数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脉搏陈词滥调安详完美无瑕B.气概轻歌慢舞抉择贻笑大方C.毕竟漫山遍野烦恼首屈一指D.玷污漠不关心辍学铤而走险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的损失。
②我生于山东的莱阳,九江只是我的第二。
③在选择专业时,小江的父母反复,最终决定填报江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A.估计故乡商榷B.估量家乡商榷C.估量故乡商榷D.估计家乡商量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大型原创舞剧《红楼梦》不负众望,将在众目睽睽之下把中国艺术的瑰宝、历史上最为经典的文学巨著推上舞台。
B.收入差别过大,造成骨干教师“跳龙门”,对那些师资力量本不雄厚且又处于经济落后地区的学校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
C.在人行道上卖茶叶蛋的王老汉一见市容执法人员到来,立刻七手八脚收拾摊子,准备撤退,却不慎被茶汤烫伤。
D.此次上海开会,我见到了一位当年大学的同学,虽然我们二十多年未见,却一见如故,往事全浮现在眼前。
5.对下列诗句的修词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比喻)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拟人)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三校生高职语文高考模拟试卷第一卷(选择题共45分)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组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A.骤(zhòu)雨歼(jiān)灭冠(guān)心病稗(bài)官野史B.杳(yǎo)然杜甫(fǔ)空(kōng)心砖宵衣旰(gàn)食C.兴(xīng)奋粮囤(dùn)落(là)花生怙(hù)恶不悛D.埋(mán)怨执拗(niù)模(mó)特儿浑身解(xiè)数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脉搏陈词滥调安详完美无瑕B.气概轻歌慢舞抉择贻笑大方C.毕竟漫山遍野烦恼首屈一指D.玷污漠不关心辍学铤而走险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的损失。
②我生于山东的莱阳,九江只是我的第二。
③在选择专业时,小江的父母反复,最终决定填报江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A.估计故乡商榷B.估量家乡商榷C.估量故乡商榷D.估计家乡商量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大型原创舞剧《红楼梦》不负众望,将在众目睽睽之下把中国艺术的瑰宝、历史上最为经典的文学巨著推上舞台。
B.收入差别过大,造成骨干教师“跳龙门”,对那些师资力量本不雄厚且又处于经济落后地区的学校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
C.在人行道上卖茶叶蛋的王老汉一见市容执法人员到来,立刻七手八脚收拾摊子,准备撤退,却不慎被茶汤烫伤。
D.此次上海开会,我见到了一位当年大学的同学,虽然我们二十多年未见,却一见如故,往事全浮现在眼前。
5.对下列诗句的修词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比喻)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拟人)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夸张)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三校生高考《语文》模拟试卷1及答案三校生高考《语文》模拟试卷1及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各组词组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A。
讣(fù)告歼(jiān)灭吮(yǔn)吸稗(bài)官野史B。
箴(zhēn)言宽宥(yòu)信笺(jiān)难辞其咎(jiù)C。
曝(pù)晒讥诮(qiào)凫(fú)水彤(tóng)云密布D。
奔(bèn)头搭讪(shàn)拗(ǎo)开怏怏(yàng)不乐2.下列词语中,字型全对的一组是()A。
冒然和言悦色由衷甘拜下风B。
___针砭时弊赡养貌合神离C。
即然弱不禁风羸弱一筹莫展D。
气概走投无路缜密按部就班3.依次填入下文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①著名律师___在谈到自己的创作体会的时说,他写书的目的是“将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写出来,让律师同仁借鉴,让年轻学生研究,让社会百家受益”。
②科学传播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谁这样想,谁就会误解科学,最终将会危害科学。
③领导干部应当深入群众中间,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做一些面子工作来夸耀自己是为人民服务的。
A。
校正曲解体察B。
教正曲解体恤C。
校正误解体恤D。
教正误解体察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___为人热情,工作兢兢业业,总是不胜其烦地为小区居民做好每一件事。
B。
我终于登上了魂牵梦萦的黄山,奇松异石、___飞瀑宛然在目,令人赞叹不已。
C。
正是这些普通的劳动者,凭借着理想与信念,胼手胝足,夙兴夜寐,创造了一个奇迹。
D。
他鲁莽草率,刚愎自用,走到哪里哪里就被他闹得一团糟,真可谓“人中___,马中赤兔”。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B。
昨天是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爱红终于下定决心报下了离家最近的岗位。
庄浪县职教中心“三校生”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卷)11年级 语文命题教师:田仁雄 分值:100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分数第I 卷(共36分)注意事项:1、答第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试科目写在答题卡上。
2、考试结束,只将答题卡交上,试卷自己保存。
一、选择题。
(2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享.乐(xi ǎng ) 资.质(z ī) 惊骇.(h ài ) 毛骨悚.(s ǒng )然 B .饿殍.(pi ǎo ) 寒伧.(chen ) 怂恿.(y ǒng ) 面面相觑.(q ū) C .宁谧.(b ì) 誊.写(t éng ) 偿.还(ch áng ) 自惭形秽.(hu ì) D .喘.气(chu ān ) 寥.寂(li áo ) 皱褶.(zh ě) 惊惶.失措(hu áng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抽噎 荡漾 蔑视 迥乎不同 B .拾遗 辨别 蜿蜒 喜气洋洋 C .蠕动 遒劲 艾蒿 无动于衷 D .尘暴 隐藏 内涵 契而不舍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 】A .这家商店的商品很多都没有厂家名称及生产日期,同时,服务态度之差更是有口..皆碑..,这些是大家一致公认的事实。
B .任何一个人都离不开别人的支持,任何一个人都要积极寻求别人的支持,众人拾...柴火焰高....,红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
C .他每天都紧紧跟着上司,形影不离,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最终成了这镇上炙手..可热..的红人,变得目空一切。
D .她形象姣好,口齿伶俐,举止得体,天生一块主持人的料,这回艺术节让她担任主持人,真是赶鸭子上架.....,找对人了。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不是不欢迎你们,实在是家里太脏、太乱,不敢让你们_______寒舍。
甘肃省普通高等教育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文化综合素质测试(一)(信息技术类)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语文》(共50分)一、填空(6分)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按照音乐特点分成、、、三类。
2. “故木受绳则直, ,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万里悲秋常作客, 。
”(一)现代文阅读(12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 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不过两分钟, 当我们进去的时候, 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这个人的逝世, 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 对于历史科学, 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 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 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所以, 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 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 便构成基础, 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 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因而, 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 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
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 这里就豁然开朗了, 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 该是很够了, 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 已经是幸福的了。
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 在数学领域, 都有独到的发现, 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 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
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
在马克思看来,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 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 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