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于城市向各个方向上扩展,但不易于形成显著的、集 中的中心区
适于汽车交通的发展,不适于地形复杂地区
密尔顿.凯恩斯
环形放射状
由放射形和环性的道路网组成。城市交通的通达性较好
易于组织城市的轴线系统和景观 有可能造成市中心的拥挤和过度集聚。用地规整性差,不利 于建筑的布置
分散式的城市总体布局
优点 布局灵活,具有弹性 环境优美,贴近自然 各要素布局关系井然有序 缺点
城市形态是表象的,能反映城市发展变化的空间特征
城市布局模式
集中式的城市总体布局
城市各项主要用地集中成片布置
便于设置较为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 城市各项用地紧凑,节约,有利于 保证生活经济活动联系的效率和方 便居民生活
网格状
形态规整,由相互垂直道路网构成 易于各类建筑物的布置,但易导致布局上的单调性
城市规模
以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来界定
城市人口规模
包括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所有居住人口:
户籍非农业人口; 户籍农业人口; 一年以上的暂住人口
用地规模 根据人口规模预测的结果和合理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确定
用地规模 = 人口×人均用地指标
是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工程技术与建筑空间 组合的综合反映,是通过城市主要用地组成的不同形态表现 出来的
用地分散,浪费土地 基础设施不易统一配套,建设成本高
跨区出行距离远,联系不便
组团状
城市建设用地因自然条件、矿藏资源、交通干线和环境生态绿地的分 割呈组团状分散分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城市的主中心多位于主要组团, 城市的副中心位于其他组团,路 网系统在城市的各个组团内部自 成系统,各个组团之间以城市干 道交通相连接,城市的市政基础 设施根据实际情况各组团自成系 统或共用一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