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 格式:ppt
- 大小:826.00 KB
- 文档页数:9
精品文档第2章区域环境概况2.1 自然环境概况2.1.1地理位置东阿县位于山东省泰山脚下,黄河岸边。
地处黄河下游的鲁西平原,地理坐标为东经116°021116°33‘,北纬36°07八36°33‘。
县境呈狭长形,西南与阳谷县接壤,南与梁山县隔河相望,东与平阴县对岸相峙,东北与齐河县相连,北部与在平县交错,西部与东昌府区为邻。
全县南北长52.5km,东西宽24.5km,总面积726km2,总人口44万人(2010 年末)。
县城距市政府驻地聊城30km,至省会城市济南100km,105国道、329省道穿境而过。
辖2个街道、7个镇、1个乡:铜城街道、新城街道、刘集镇、牛角店镇、大桥镇、高集镇、姜楼镇、姚寨镇、鱼山镇、陈集乡。
山东聊城北方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位于山东东阿经济开发区内,距城市边缘约2km。
拟建项目厂址位于山东东阿经济开发区山东聊城北方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厂区内,东临东阿华通热电有限公司、南临阳光路(S329省道)、西临大赵居民楼和杨庄(已搬迁),北临金光路,交通较为便利;具体地理位置位于北纬36°21,11〃,东经116°15,52〃附近。
拟建项目具体地理位置见图2.1-1和图2.1-2。
2.1.2地形、地貌东阿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在38〜28m之间。
最高点为关山乡驻地,海拔39.6m,最低点在高集镇庙杨村,海拔27.7m。
沿黄河北岸,有零星石灰岩残丘,均在海拔百米以下。
境内有黄河故道,自西南向东北蜿蜒伸展,形成波状起伏的高岗、缓坡、洼地,高差达5m左右。
全境地形主要分以下5种类型:河滩高地18.7万亩,占16%;沙质河槽地17.2万亩,占14.6%;缓平坡地64万亩,占地54.2%;河间浅平洼地15.2万亩,占12.9%;决口扇形地2.95万亩,占2.3%。
东阿境内除艾山、香山、鱼山等地有古生代地层露出外,其余均被新生界第四系地层覆盖,其岩性主要为灰黄、灰绿、红棕色厚砂质粘土、粘土及砥岩组成,砂质粘土含量较大,并含有铁、锰质结构及钙质沉积物。
高考小说考点∣小说的环境
一、小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1.自然环境:
①内容:时间、地点、天气、季节、气候、景色
②定义: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
③作用: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氛围,暗示人物心理、性格、品质,暗示主旨,推动情节发展
2.社会环境:
①内容:社会背景、历史条件、风土人情、政治经济状况、房屋建筑、室内陈设、社会氛围、人际关系
②定义: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③作用:交代事件背景,暗示人物性格,渲染气氛,为情节作铺垫,暗示主旨。
二、自然环境的描写方法、角度、技巧
1.动静结合
2.“视觉”的位移(远近结合、俯仰结合……)
3.“觉”的综合运用(听觉、视觉、触觉、感觉……)
4.颜色的搭配(两种以上的颜色描写)
5.点、线、面结合
三、景物描写作用
1.开端: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②引导人物出场
③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
④为下文奠定叙述基调
⑤为下文情节作铺垫
2.发展:
①渲染气氛
②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③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3.高潮:
①渲染情节气氛
②揭示人物性格
③照应开头或暗示结局
4.结局:
①照应开头或标题
②渲染气氛
③烘托人物形象
④揭示社会本质特征
⑤深化主旨
四、环境作用题的答题角度。
中国古代环境观所谓环境,一般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国古代的环境观所谓环境,一般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本文中特指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也称作地理环境,是指环绕于人类周围的自然界,它包括了大气,水,土壤,生物和矿产资源等。
中国境内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中国的东部和东南部边缘为太平洋海域,西南部为隆起的平均海拔在四千米以上的青藏高原,西北部为戈壁沙漠。
几千年以前的地理环境也许并不与今天完全吻合,但应没有大的变化。
中国境内的地形为西北高,东南低,同时受维度和季风气候影响,中国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北部干旱少雨,南部湿润多雨。
在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之下,不同地区的人们采用不同的方式适应、改造利用自然环境,并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形成了初步的环境观。
大量先秦和秦汉时期的历史文献记载了许多有关当时人们认识环境和改造环境的资料,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的环境观提供了方便。
一、古人对环境的重新认识古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是基于直接观察和经验的积累。
他们获取食物的方式,无论是采集和渔猎,还是农业生产,都无一例外地受到周围自然环境的影响。
山林与河流为古人提供了采集和渔猎的场所,长期的采集和渔猎经验,使古人对山林和河流产生了依赖和崇拜敬畏心理。
农业产生以后,古人又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认识到天气,气候等自然因素对农业的制约作用。
除此之外,风雨雷电、日食、月食等自然现象和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都超出了古人的认识能力范围。
因此,古人对自然怀抱着恐惧和敬畏的心理。
《山海经》中记述了大量的山、水、草、木、虫、鱼、野兽等内容,对山川河流以及动植物展开轻易的叙述,并所含浓郁的神话色彩。
有关《山海经》的成书年代以及所述神话故事的真实性存有非常大的争议,我们在此不再可知,但其书所描绘的山川河流和动植物数量之多样,情节之精细,当不可能将就是全然虚构和编造。
《山海经·南山经》记述“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
丹水出来矣,而南西源于渤海。
小说的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一般用来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体现人物的性格、情感,渲染气氛,烘托主题;社会环境的描写包括人物活动、事件发生发展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社会风貌等,对分析人物的命运、性格有很大的作用。
在小说《祝福》里,自然环境的描写主要以“雪”为主,在文中总共出现了四次。
第一次是作者初到鲁镇时写的“天色愈阴暗了...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此处作者着力写雪的大而乱,有意描写祝福前夕鲁镇忙乱的景象。
扣紧题目,渲染出鲁镇阴森惨淡的气氛。
第二次描写是在作者听闻祥林嫂死讯后,深夜神伤“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觉得沉寂。
”这一段对“雪”的描写意在衬托当时“我”孤寂悲愤的心情。
第三次是在祝福前夕,柳妈寻祥林嫂开心时,文中插入“微雪点点的下来了”一句,这其实是暗示着柳妈的话即将带给祥林嫂巨大的心理阴影,起到暗示情节发展的作用。
最后一次出现在结尾,“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爆竹声联绵不断...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文末再次描写雪的大而猛,这其实是寄托作者对亡灵的最沉重的哀悼,将其最大的哀痛显示于读者面前,这种感情与祝福时家家户户的欢乐喜庆如此格格不入,强烈的反差带给了读者强烈的艺术震憾。
深化了文章的悲剧主题。
文中有关“雪”的描写给全文抹上浓烈的悲剧色彩,也在读者在心上投下沉重的悲剧阴影,从而大大深化了文章的悲剧主题。
除此之外,作者三次描写到了“祝福”的景象,作为社会环境的描写,它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开头写到:“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用心……女人……却只限于男人,……年年如此,家家如此……”,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祝福是“鲁镇年终的大典”,人们要在这一天“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的好运气”,忙碌制作“福礼”的是女人们,但“拜的却只限于男人”这句社会环境描写,为祥林嫂悲惨命运作了伏笔。
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与平衡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一种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
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环境提供的资源和生态系统服务,而自然环境也受到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
这种互动关系的平衡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环境的资源。
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水、土地、矿产资源等,这些资源是人类社会的基础。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人类社会对水的需求迅速增加,但是自然水资源的供应是有限的。
如果人类不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就会导致水资源的匮乏,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土地资源也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
人类社会需要土地进行农业生产和建设,但过度使用土地会导致土地的退化和资源的枯竭。
此外,矿产资源也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能源来源和原材料。
人类需要采掘矿产资源来满足能源需求和生产需求。
然而,过度开采会导致资源的枯竭,破坏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自然环境也受到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
人类的工业生产、城市化进程和农业活动等都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和废弃物,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工业活动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了空气、水源和土壤,导致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退化。
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建筑、道路、工厂等占用了大量的自然土地资源,破坏了生态系统。
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污染了土壤和水源,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此外,过度捕捞、滥猎和森林砍伐等活动也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导致物种灭绝和生态平衡破裂。
为了保持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平衡,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加强对环境的监管和管理。
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制度,加大对污染排放的处罚力度,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其次,人类社会应推动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倡导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推广循环经济和资源回收利用,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压力。
此外,人们应当加强环境教育和意识的普及,增强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和参与度。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1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所,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自然景物)。
2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
它对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氛都有重要作用。
3社会环境:狭义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广义社会环境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例1: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
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
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分析:《孔乙己》开头用了一段文字描写鲁镇酒店的格局,特别是两类顾客的衣着和喝酒方式的差异。
揭示了清末社会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等情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
《孔乙己》社会背景的描写为我们展现了孔乙己活动的舞台,注定下文中他不被人同情,而被冷馍社会吞噬的悲剧命运。
例2:《变色龙》中开头的环境描写句子“警官奥楚美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手里拿着个小包,穿过市集的广场。
四下里一片寂静。
……广场上连人影也没有。
小铺和酒店敞开大门,无精打采地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像是一张张饥饿的嘴巴。
店门附近连一个乞丐都没有。
”分析其作用。
分析:压抑的社会环境是军警宪兵当道的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社会的写照,交代了狗咬人案子发生的社会背景。
例3:《最后一课》中环境描写:“普鲁士兵正在操练”社会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为“最后一课”做铺垫。
4自然环境描写: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的描写,如日月山川、花草树木、阴晴雨雪等。
小说要描写环境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两者的作用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社会环境描写,是指主要人物活动、事件发生、情节展开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地方的风土人情、时代风貌、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等状况的描写,主要是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等。
自然环境描写它包括范围很广,小至房间住所,一街一巷,大至城区地区和国家。
它涉及内容很多,可以是室内的布局、陈设,住宅内外装饰布置,以及当地风土人情,也可以是一花一草一木等等。
高尔基将它比作是“风俗画”。
我们打开小说这“半亩方塘”,常常会欣赏到社会环境这“天光云影”,徘徊其间,摇曳多姿。
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社会环境:狭义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广义社会环境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自然环境描写: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的描写,如日月山川、花草树木、阴晴雨雪等。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或背景。
“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白杨》首段便交代了地点:使人初步感受到大戈壁的荒凉与贫瘠.③《荷花淀》中关于荷花淀正午风光的描写,那荷叶像铜墙铁壁,那粉色荷花箭是哨兵。
暗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一场战斗即将开始。
2、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社会本质特征。
①《孔乙己》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
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一一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
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②在小说《林黛玉进贾府》中一开篇就描写了荣国府的正门、侧门,写了黛玉只能从侧门进,以及进府后到见贾母前的一系列贾府环境及换轿夫等情节,作者为什么要这么详细的交待这些内容呢?3、渲染气氛,揭示人物的心情.①例如“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的环境描写,渲染了冷清、凄凉的气氛,表达了人们悼念周总理的极其沉痛的心情.②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的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莫怀戚《散步》渲染了生机勃勃的气氛,表达了一家人愉悦高兴的心情。
4、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①例如《一夜的工作》一文写周总理工作的环境:“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可以看出,总理生活多么简朴..②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的例子一、自然环境描写:1. 清晨的山谷清晨,太阳刚刚升起,整个山谷被一层薄雾笼罩。
树木静静地立在山脚下,湖水平静如镜,倒映着周围的景色。
微风轻拂,带来一阵阵花香,山谷里弥漫着一种清新的气息。
2. 河流的流动河水潺潺流淌,穿过青山绿水之间。
河面上泛起涟漪,阳光照射下,水面闪烁着银白色的光芒。
岸边的芦苇随风摇曳,水中的鱼儿悠然自得地游弋着。
3. 星空的美丽夜晚,星空璀璨。
无数颗星星点缀在黑暗的天空中,像钻石一样闪耀着光芒。
银河从天空中划过,宛如一条绚丽多彩的带子。
远处的山峦倒映在湖面上,与星空相映成趣。
4. 雨林的生机进入雨林,一片绿意扑面而来。
高大的树木拔地而起,枝繁叶茂,互相交织成一片绿色的天幕。
雨林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生物,鸟儿在树枝上欢快地歌唱,猴子在枝间跳跃,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5. 雪山的壮丽站在雪山的山顶,四周是一片洁白的世界。
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覆盖了整个山峰。
阳光照射在雪山上,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远处的山谷被白雪覆盖,宛如一幅神话般的画卷。
二、社会环境描写:1. 繁忙的都市街道都市街道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
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摩天轮不停地旋转。
霓虹灯的闪烁,给整个城市增添了一份繁华和活力。
人们忙碌地赶着自己的脚步,追逐着各自的梦想。
2. 农田里的劳动农田里,农民们正在辛勤地劳作。
他们弯着腰,耕种着土地,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
田间的庄稼茁壮成长,金黄的麦穗随风摇曳。
农田里充满了一种宁静和朴实的气息。
3. 学校的忙碌学校里,学生们正在上课、做作业、参加各种社团活动。
教室里充满了知识的气息,学生们沉浸在学习的世界中。
操场上,学生们奔跑着,欢笑声不断。
学校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地方。
4. 商业街的热闹商业街上人声鼎沸,各种商店林立。
人们忙着购物、吃饭、交流,街道上人流不息。
霓虹灯的广告牌在夜晚闪烁着诱人的光芒,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商业街是一个充满欢声笑语和商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