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霓虹灯艺术与工艺
- 格式:docx
- 大小:13.72 KB
- 文档页数:5
花灯制作工序花灯,又名灯笼。
灯笼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传统民间工艺品,在古代,其主要作用是照明,由纸或者绢作为灯笼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条制作,中间放上蜡烛或者灯泡,成为照明工具。
花灯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产物,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特色。
花灯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重要的娱乐文化,它酬神娱人,既有“傩戏”酬神的功能,又有娱人娱乐的价值,现代社会多于春节、元宵等节日悬挂,为佳节喜日增光添彩,祈求平安。
下面就是花灯的制作工序:一、美工放样专业美工师把灯组效果图按照实际尺寸1:1比例在地上画出“正视图”和“侧视图”,关键部位还要标注了具体工艺。
主要是让工人了解把彩灯结构。
二、钳工立体造型许多人认为,彩灯的“骨架”是由竹、木制品或细铁丝构成,但实际上,其“骨架”是由6到10毫米的钢筋制成。
美工师傅放好了“样”,彩灯师傅们就要按图案把每一根钢筋截下来,有的还需要弯成不同的形状,做出了一个个彩灯部件。
然后,再把这些彩灯部件焊接起来,彩灯大的“骨架”就成形了。
四、电工内装光源“骨架”完成后就要在内安装灯泡,在业内术语上叫作“做内透”在这个环节,主要是安装光具及线路,同时灯具也要做好防漏电保护,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做好漏电防护,以应对冬季常发生的雨、雪天气。
五裱糊工分色裱糊“骨架”和“内透”做好,就要在“骨架”上进行裱糊。
裱糊工作是个细致活儿,布条要铺得平整,制作出来的花灯才会看起来饱满好看。
彩色的布条覆盖在花灯表面后,还要用金色的布条进行镶边。
这样出来的彩灯才会光艳夺目。
美工上色彩灯制作的最后一步是上色,美工将使用颜料,给花灯喷涂不同颜色,让花灯色彩上更加鲜明而富有层次感。
到此,一组彩灯就算基本完工。
此后,还有安装、排线等工作。
至于像用药瓶、蚕蛹、瓷器、碟片等为材质做成的特色灯组,其制做工艺和工序就更加复杂,可以说,扎制彩灯,是艺术与技艺的有机结合。
一般来说,一组长6米左右的彩灯,扎制出来至少需要50个工时。
一、光的艺术作用(一)、光艺术的起源阳光、月光、星光和火光伴随着原始人的生活,旭日与夕阳交替,白昼和黑夜循环,原始人在光的沐浴下生成发育繁衍。
火的发明使用,使人类进入了新的文明阶段,火不仅用来照明、取暖、烧烤食物,到了晚间,原始人围着火堆,举起火把狂欢舞蹈,一堆堆火光映红了一张张欢乐而喜悦的脸,一串串舞动的火把构成火蛇巨龙,这就是人类早期的用光构成的原始光艺术雏型。
随着火、蜡烛、油灯、汽灯、电灯等人工光源的发明创造,人类跨越了一个又一个文明阶段进入了当今灯光照明高科技时代,由于人工照明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造光源的普及,人们的夜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多采,灯光艺术作为一种新的视觉艺术形式,把人们的生活空间装点得更加美丽。
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舞台艺术设计、室内装饰等方面,灯光艺术已被广泛地应用。
(二)、光的艺术魅力光照的作用对人的视觉功能的发挥极为重要,因为没有光就没有明暗和色彩感觉,也看不到一切。
光照不仅是人视觉物体形状、空间、色彩的生理的需要,而且是美化环境必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
光照可以构成空间,又能改变空间;既能美化空间,又能破坏空间。
不同的光照不仅照亮了各种空间,而且能营造不同的空间意境情调和气氛。
同样的空间,如果采用不同的照明方式,不同的位置、角度方向,不同的灯具造型,不同的光照强度和色彩,可以获得多种多样的视觉空间效应:如有时明亮宽敞,有时晦暗压抑;有时温馨舒适,有时烦躁不安;有时喜庆欢快,有时阴森恐怖;有时温暖热情,有时寒冷冷淡;有时富有浪漫情调,有时产生神秘感觉等等,光照的魅力可谓变幻莫测。
在光照下,人和物就会产生明暗界面和阴影层次的变化,并在视觉上赋予立体感。
如果改变源的光谱成分、光通量、光线强弱、投射位置和方向就会产生色调、明暗、浓淡、虚实、轮廓界面的各种变化,这是运用光照艺术渲染环境艺术气氛和烘托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
如同一头像摄影,如果取顶光直射照明,那么,人脸给人以冷漠、严肃、阴森的感觉;如果取斜上方半侧光照明,那么人脸轮廓分明给人以性格外向、精明能干的感觉;如果取多光源散光照明,那么,给人以性格随和,心情愉快的感觉;如果取向上直射照明,那么会给人以恐怖、凶残、愤怒的感觉。
元宵灯会简介篇一:元宵节花灯介绍元宵节花灯介绍元宵节是传统的灯节。
每到这时,各式花灯高悬街头。
胜芳花灯多以亭台禽鱼虫花卉的题材制做。
雄县以染色纸缀以各色华丽细条制成,鲜艳夺目。
花灯,又名"彩灯",是我国传统农业时代的文化产物,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特色。
花灯起源自汉武帝于农历正月十五日于皇宫设坛祭祀当时天神中最尊贵的太一神,由彻夜举行,必须终夜点灯照明,此为元宵节点灯的开端;在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土後,由于道教神仙术与佛教燃灯礼佛的虔诚互相结合,每到正月十五夜,城乡灯火通明,士族庶民,一律挂灯,形成一个中西合璧的独特习俗。
花灯起源于汉代,盛于唐代,到了宋代遍及民间。
我国历代花灯的制作十分讲究,品种繁多。
如明朝画家唐寅有诗云:“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心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到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隋朝炀帝时,元宵节期间赏灯活动热闹磙磙,夜夜笙歌,通宵达旦,张灯遂逐渐发展为元宵节的重要活动。
元宵节花灯唐朝治世因社会升平,经济富庶,花灯更是大放异彩,盛极一时,活动规模相当浩大,观灯人潮万头攒动,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无不出外赏灯。
玄宗时亦延续西汉弛禁制度,京师长安更在元宵节前後三夜取消宵禁,扩大实施「放夜」,方便人民赏灯,唐以後花灯便成为元宵节的重要标帜。
两宋时期国势虽然积弱,此项文化因得到皇室的大力倡行而益加发扬光大,使宋朝成为花灯发展的另一重要历史阶段。
明清两朝赏灯热潮未减,坊间更出现灯市,贩售各种花灯,式样繁多,争相竞秀中国人元宵节迎花灯的习俗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全国各地种类繁多,灯式不一,各有流行。
台湾花灯,俗称「鼓仔灯」,因早期制作时多形似锣鼓而得名,流行的种类有走马灯、骰子灯、圆灯、关刀灯等。
由於闽南语「灯」与「丁」同音,故一般将提灯、闹灯视为人丁旺盛的佳兆。
台湾习俗中,妇女在元宵节穿梭於灯下,祈求来年得子(男)、添丁;在台湾北部桃竹苗客家庄里,男丁从农历正月十一日起到家庙挂灯,称为「起灯」;谐音「起丁」,为新生男丁入族的仪式之一,涵意深远流长。
招牌的发展简史一、中国招牌的发展过程最早的招牌或幌子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结绳记事。
在阶级社会,结绳的传统被商人继承下来,并在形制和用途上加以变化。
在店铺、酒肆、茶楼及行商的摊位上,各种各样的招牌或幌子,往往饰以各种饰片,用绳串缀,下缀幌绸、五彩条状织物,各种料珠或排穗,也有许多造型独特的幌子,由粗麻绳打结编织而成。
春秋时期,由于经商人数众多,商人阶层分化为行商和坐贾。
坐贾守着固定的场所或摊位经营,为了引人注目,他们把陈列在地上的商品悬挂起来,于是悬物广告出现,如经营扫帚的店铺门前悬挂一把扫帚作为标记。
“挂羊头卖狗肉”一词也源于此,史书《晏子春秋》记载:“君使之服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外也。
”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战国时期,商人们开始尝试用布帛等材质画上物品的形象进行悬挂,原始的悬帜广告开始出现。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中记载的“悬帜甚高”指的就是把酒旗这种悬帜广告高高挂起。
汉代,悬挂药壶作为售药的标志成为民间的一种风俗。
悬壶是中国古代医生的职业标志和广告招揽的工具,属于幌子广告的一种类型。
“悬壶济世”由此而来。
隋唐时期,在日益繁荣的商品经济中,广告形式愈加丰富多彩。
唐代市场交易,分肆进行,又规定必须挂牌经营,招牌广告十分普及。
其位置多出现在门前或门面,多以悬挂、镶嵌、砌筑的方式来设置。
具体来说,一是书写店铺名号、字号;二是传达商家的经营思想和经营特色,如招牌上书写“公平交易”、“童叟无欺”、三是反映行业性和服务范围,如“知味停车,闻香下马”等。
从悬挂的位置上看,又分为不同的横额、竖招牌、挂板及店外冲天招牌等。
诗仙李白一生嗜酒,许多酒家经常在酒馆的牌匾上写上“太白遗风”。
唐代旗帜广告得到进一步发展,多用于酒店,“悬帜”又称为“酒望子”。
宋代店铺打破了市坊制度的限制,店铺可随处开设,商家的门面修饰成为广告竞争的主要形式,店招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其一,商家更注重宣传经营者的字号和名号,突出经营者的信誉和承诺。
霓虹灯(灯箱)广告工程技术规程(试行)(中国广告协会行业标准ND/T105-1998)1、总则1.0.1为适应霓虹灯(灯箱)广告的发展,规范技术规程,确保工程质量,维护社会效益,特制订霓虹灯(灯箱)广告工程技术规程(以下简称为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室内、外霓虹灯(灯箱)的设计、制作、安装及验收。
1.0.3霓虹灯(灯箱)的设计、制作、安装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及现行国家、行业和地区颁布的有关标准。
规范、规程的规定。
1.0.4霓虹灯(灯箱)的设计方案、施工图、电气线路图应符合本《规程》规定的设计原则及安装工艺要求。
1.0.5霓虹灯(灯箱)所用的主要材料及电气产品质量应符合现行标准的规定。
1.0.6室外大型霓虹灯(灯箱)铁架结构应由建筑设计部门设计或认可。
1.0.7霓虹灯(灯箱)工程施工安全、劳动保护、防火,应按国家现行规定执行。
2、霓虹灯(灯箱)广告的设计2.1设计的基本原则2.1.1广告设计内容当真实、合法,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
2.1.2广告设计必须确保建筑物安全,不得任意改变建筑物承重结构和建筑结构。
2.1.3广告设计不得破坏建筑外立面,如需改变必须征得有关部门和建设单位同意。
2.1.4屋顶广告、招牌广告必须具有一定的抗风强度,达到抗12级台风的要求,保证安全(本地区有关部门另有规定除外)。
2.1.5广告设计应执行国家颁布实施的建筑、电气、防火、环保等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
2.2霓虹灯广告的设计2.2.1设计的画面要切实反映广告所要宣传的内容,人良好的艺术性,给人以美的感受。
2.2.2根据用户要求,设计的霓虹灯广告必须图案清晰,文字简洁,颜色鲜艳。
2.2.3霓虹灯广告的画面可采用油漆、喷漆或户外即时贴以及其他材料。
2.2.4霓虹灯管的设计必须保持灯管之间的间隙不小与6cm。
2.3灯箱的设计2.3.1灯箱的设计可采用灯布、喷画或即时贴刻字以及其他形式。
中国非遗灯的种类一、彩灯彩灯是中国非遗灯中最为常见和普及的一种。
彩灯通常是由彩色纸、竹子、木制或金属制的灯架,再综合运用剪纸、绢绣、蜡染和漆器等工艺而成。
彩灯有非常多的种类,如灯画、灯绣、灯车等。
彩灯的形式多样,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常常用来装饰庆祝各种节日和重大活动。
二、纸灯纸灯亦称纸贴灯,是由竹筒或竹枝制成的灯架,以稻草或纸张作为灯盏,使用纸张贴花、画图或剪纸等方式进行装饰,再点亮放在室外场所使用。
常见的纸灯有盏灯、台灯、婚灯、喜灯等。
三、花灯花灯是一种将花朵和灯光结合起来的艺术作品。
花灯通常是由竹子制作的灯架,再以花瓣、鲜花或者塑料花等材料进行装饰。
花灯不仅具有灯的功能,同时还能够呈现出精美绝伦的花朵图案,寓意着生活和谐、吉祥如意。
花灯常常用来装饰公园、广场等地方,并在大型节日和民俗活动中使用。
四、蜡烛灯蜡烛灯一般是用蜡烛作为光源的灯具。
蜡烛灯可以是单个蜡烛,也可以是多个蜡烛并排点亮。
蜡烛灯一般用于小范围的照明或者创造浪漫的氛围。
在中国一些传统的节日和仪式上,蜡烛灯还承担着一定的宗教、祭祀的功能。
五、龙船灯龙船灯是一种传统的民俗非遗灯具,主要流行在中秋节和端午节等一些与水相关的节庆活动中。
龙船灯一般由竹子和纸张制作,造型上模仿船只的形状,整体呈现出龙船的样子。
龙船灯在举行庆祝活动时,会被人们手持或载于水面上,点亮放飞,寓意着祈求丰收和祈愿平安。
六、唐灯唐灯是古代中国风格的一种非遗灯具,多用于装饰传统建筑和庭院。
唐灯造型上多采用古代建筑、人物、龙凤等元素,寓意着“照明万里”、“添福进宝”等吉祥意义。
唐灯一般由黄铜或者木材等材料制作而成,灯盏通常采用镂空的方式,呈现出精美的图案。
中国非遗灯具种类繁多,这只是其中的几种常见的类型。
这些灯具不仅在照明上具有实用价值,更重要的是它们承载着传统文化与民俗习俗,寓意着吉祥、团圆和幸福美好的寓意。
非遗灯具的制作过程经历了数百年的传承,代代匠人们的智慧和心血,值得我们去珍藏和传承。
中国人的100项发明以下是中国人的100项发明:1. 造纸术2. 指南针3. 火药4. 活字印刷术5. 陶瓷制造术6. 丝绸制造术7. 灯笼8. 火炮9. 鞍具10. 汉字书写系统11. 青花瓷12. 火把13. 纸币14. 瓷器制造术15. 纸牌16. 精密钟表17. 火漆18. 饮食制度19. 神话传说20. 筷子21. 围棋22. 画画23. 琴24. 封建社会25. 书法26. 文学作品27. 中国茶文化28. 剪纸29. 国画30. 兵法31. 牙刷32. 茶杯33. 中国传统舞蹈34. 国医药学35. 国际象棋36. 织布机37. 中国歌剧38. 瓷碗39. 画轴40. 古代建筑41. 排球42. 传统服饰43. 道德经44. 扇子45. 皮影戏46. 花茶47. 中国民族音乐48. 米酒49. 红绳编织50. 中国武术51. 摇床52. 中国风水学53. 民间信仰54. 簪子55. 中国园林56. 玉器制造术57. 农历58. 中国古代乐器59. 传统医学60. 陶艺制作术61. 民间曲艺62. 霓虹灯63. 中国戏剧64. 古代乐谱65. 传统草药66. 象棋67. 纪录片68. 笑话69. 古代传记70. 吹糖人71. 录音机72. 传统社交礼节73. 皮影制作术74. 插花75. 古代科技76. 风筝77. 经书78. 传统织物79. 剪纸艺术80. 中国人的聚会方式81. 传统医疗器械82. 画脸谱83. 传统音乐乐器制作术84. 神仙画85. 古代工艺品86. 娃娃87. 食品制作术88. 绞盘89. 心理学理论90. 瓷砖制造术91. 织锦92. 包子93. 刺绣94. 佛像制作术95. 烟花96. 移民文化传承97. 古代铁器98. 传统木雕99. 网球100. 古代军事战术。
元宵节彩灯的艺术之美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华夏文化的瑰宝之一。
在这个欢乐祥和的节日里,人们家家户户都会悬挂彩灯,点燃烛火,一起赏月、猜灯谜、吃汤圆,庆祝新春佳节的到来。
而彩灯作为元宵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美妙的艺术魅力也不容小觑。
本文将介绍元宵节彩灯的艺术之美。
一、彩灯的历史渊源彩灯的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年前的汉朝。
最初,彩灯作为祭祀之物,用来祈求丰收和驱邪。
随着时间的推移,彩灯逐渐演变成一种具有灯光艺术特色的装饰品,成为庆祝节日的重要元素。
不同地区的彩灯风格也因地域差异而多样化。
二、彩灯的制作工艺彩灯的制作工艺非常独特,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和独特的技艺。
首先,选取适宜的材料,如纸张、丝绸、竹子等,再结合各种颜料和糊剂,以及工艺师傅的巧手和创意,才能制作出栩栩如生、五彩缤纷的彩灯。
在制作过程中,有些彩灯还可以动态变化,通过机械结构,使人们感受到更多的艺术魅力。
三、彩灯的形式与意义彩灯的形式丰富多样,有动物、花草、人物、神兽等多种造型,每一种形式都寓意着吉祥如意、福寿安康。
例如,龙灯代表着吉祥的象征,舞动的身姿和灿烂的光芒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和喜悦;花灯则以花卉为主题,展现出浓郁的艺术气息。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彩灯,都蕴含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
四、彩灯与文化传承彩灯作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和审美情趣。
通过彩灯的制作、亮灯仪式以及人们对彩灯的欣赏和传承,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内涵,也增加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彩灯不仅仅是装饰品,更是一种传播文化的媒介。
五、彩灯的艺术魅力彩灯以其灵巧的形态、绚丽的色彩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在夜晚,彩灯散发出柔和而温馨的光芒,照亮了人们的生活,给人带来美好的心情。
彩灯的独特艺术之美,不仅存在于形态上,更在于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总结:元宵节彩灯的艺术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彩灯的制作和欣赏,人们能够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和传统文化的底蕴。
先介绍非遗彩灯知识一、非遗彩灯的起源与发展非遗彩灯,又称中国传统彩灯,是我国民间文化艺术瑰宝之一。
它起源于汉代,发展于唐宋,繁荣于明清,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非遗彩灯起初主要用于宗教活动和宫廷庆典,后来逐渐传入民间,成为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节庆装饰。
随着时间的推移,非遗彩灯艺术传播到全国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regional lanterns。
二、非遗彩灯的制作工艺非遗彩灯的制作工艺繁多,一般包括设计、选材、制作、装饰和组装五个步骤。
设计是灵魂,要求设计师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意;选材讲究环保和可持续性,常用的材料有纸、竹、木、塑料等;制作过程中,艺人需掌握扎、糊、画、裱等技艺;装饰注重色彩搭配和创意表现,如人物、山水、动植物等元素;组装则是将各个部件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彩灯,体现整体美感和稳定性。
三、非遗彩灯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非遗彩灯不仅是美的享受,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象征着喜庆、吉祥、团圆和繁荣,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时,非遗彩灯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民间信仰、地域特色等多方面的文化元素。
在节日庆典、宗教活动、婚礼等场合,彩灯成为了烘托氛围、祈求福祉的重要载体。
四、当代非遗彩灯的传承与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非遗彩灯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挑战。
一方面,我们要继承传统技艺,挖掘文化内涵,让非遗彩灯在现代社会焕发生机;另一方面,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光影技术、声光电一体化等,对非遗彩灯进行创新演绎,使之更具观赏性和吸引力。
五、如何欣赏非遗彩灯艺术欣赏非遗彩灯艺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观察造型:欣赏彩灯的立体感、线条美和造型创意,品味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设计风格。
2.关注色彩:感受彩灯色彩的搭配与变化,欣赏传统民间艺术的审美价值。
3.了解寓意:了解彩灯背后的寓意,如祝福、团圆、喜庆等,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4.观察细节:细赏彩灯的制作工艺和装饰细节,如剪纸、绘画、贴花等,领略非遗技艺的精湛。
霓虹灯的设计理念是什么
霓虹灯作为一种独特的照明设备,其设计理念既包括了实用性,又融入了艺术
美感。
霓虹灯的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霓虹灯的设计注重实用性。
霓虹灯作为一种照明设备,其最基本的设计
理念就是要能够有效地发光,提供足够的亮度,同时又要节能环保。
因此,在设计霓虹灯时,工程师们会注重灯管的材质、结构和电路设计,以确保其具有良好的发光效果和长久的使用寿命。
其次,霓虹灯的设计追求艺术美感。
霓虹灯的独特外观和多彩的光线,使其成
为了不少商业场所和城市街道的装饰元素。
设计师们会在灯管的形状、颜色和排列方式上下足功夫,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艺术效果。
有些霓虹灯甚至被设计成了文字、图案或者立体造型,成为了建筑物的独特标志。
此外,霓虹灯的设计也注重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
增强,设计师们会在灯管的材料选择和制造工艺上做出改进,以减少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他们也会考虑到灯管的回收利用和再生利用,以降低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总的来说,霓虹灯的设计理念是将实用性、艺术美感和环保可持续发展有机地
结合在一起。
通过不断地创新和改进,设计师们努力让霓虹灯成为一种既能够满足人们基本照明需求,又能够为城市增添亮丽风景的照明产品。
<<中国霓虹灯艺术与工艺>>
本书系统介绍了霓虹灯的基本知识、工作特性、工程设计、制造工艺、电器装置、真空技术等基本知识,并介绍了常用的灯用材料。
书中在详尽地论述了制造霓虹灯的工艺和技术的同时,还介绍了运用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时尚新潮的创作思维巧妙地结合的工程实例。
并从国内外搜集数百幅颇具代表性的霓虹灯工程(作品)图像,选出比较清晰的图片,使读者能从这些经典作品中获得启迪,拓展设计思维,把精湛的霓虹灯技艺与艺术创新科学地结合起来。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国内外多种书刊和资料。
日本霓虹灯专业协会、电光源专家、美国著名照明设计家都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资料上的帮助。
本书还请了香港地区的专家为此书提供了大量有代表性作品,希望通过特区及国外的霓虹灯街景实例,让我们的同行在城市规划和霓虹灯局部设计时改变观念,更多的向国际化都市风格迈进,使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紧密结合,使霓虹灯艺术在城市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目录
1.霓虹灯工程作品实例
1.1 霓虹灯户外广告
1.2 霓虹灯招牌、标志牌
1.3 装饰霓虹灯
1.4 工艺霓虹灯
1.5 香港地区及日本、韩国的霓虹灯
1.6 霓虹灯设备器材
2.霓虹灯艺术造型及设计方法
2.1 设计理念
2.2 创意与创新
2.3 设计的基本方法
2.4 色彩的构成
2.5 利用霓虹灯的特点增加作品艺术效果
2.6 霓虹灯工程设计艺术的典型实例分析
3.霓虹灯的基础知识
3.1 霓虹灯的工作原理
3.2 气体放电现象
3.3 原子结构、能级与受激光辐射
3.4 低气压气体放电的基本特性
3.5 辉光放电
3.6 弧光放电
3.7 低气压放电灯的稳定
3.8 霓虹灯工作原理
4.霓虹灯的工作特性
4.1 概述
4.2 冷阴极电子发射机理与电极的设计4.3 霓虹灯光效区与正柱区长度的关系4.4 灯管直径对光效及管压降的影响
4.5 霓虹灯的电压、电流特性
4.6 惰性气体的作用及其充气压力的影响4.7 充惰性气体霓虹灯的光输出特性
4.8 彩色玻璃霓虹灯的光输出特性
4.9 荧光粉管霓虹灯的光输出特性
5.霓虹灯的工程设计
5.1 霓虹灯设计程序
5.2 霓虹灯设计的基本内容
5.3 设计招牌
5.4 灯管的制作设计方案
5.5 灯管与变压器匹配设计
5.6 霓虹灯程序控制器的设计
5.7 霓虹灯广告的色彩效果设计
5.8 综合设计方案
6.霓虹灯的制造工艺
6.1 概述
6.2 荧光粉管的制作工艺
6.3 霓虹灯吹制工艺
6.4 电极室的制作
6.5 封口及预抽检漏
6.6 霓虹灯管的排气工艺
6.7 轰击除气工艺
6.8 灯管的充气、老炼及其质量问题分析
7.霓虹灯的工程安装
7.1 概述
7.2 霓虹灯的总装配
7.3 金属框架与金属字的制作
7.4 霓虹灯对无线电、电视的电磁波干扰问题7.5 霓虹灯的帮障判断与维护
7.6 霓虹灯工程的验收
8.霓虹灯电器装置
8.1 电的基本知识
8.2 变压器的设计和制作
8.3 漏磁变压器
8.4 霓虹灯用电子变压器
9.霓虹灯制造中应用的真空技术
9.1 真空技术
9.2 真空的测量
9.3 真空检漏
9.4 霓虹灯制造的真空系统
10.霓虹灯用材料
10.1 概述
10.2 工作气体
10.3 燃料气体
10.4 金属材料
10.5 玻璃
10.6 陶瓷
10.7 云母
10.8 荧光粉
10.9 绝缘电线
10.10 绝缘子——鞍架附录
附录1 霓虹灯(灯箱)广告工程技术规程(试行)
附录2 霓虹灯变压器的安全及性能要求(试行)
附录3 霓虹灯用电子变压器的安全及性能要求
附录4 霓虹灯荧光粉管(讨论稿)
附录5 霓虹灯管
附录6 霓虹灯管的一般要求和安全要求
附录7 空载输出电压超过1000V的管形放电灯用变压器(霓虹灯变压器)参考文献
本文由中国标识网收集整理,更多信息请访问标识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