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第七章-幼儿园的劳动
- 格式:pptx
- 大小:2.44 MB
- 文档页数:25
第七章幼儿园教学活动教学目标:1.理解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概念和特点。
2.认识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原则和方法。
3.掌握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与指导策略。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原则和方法、设计、组织与指导策略。
教学难点:掌握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与指导策略。
教学方法:讨论法、举例子、讲授法、实际操作法。
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幼儿园教学活动概述(1课时)第二节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指导(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资源:1.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与指导2(吴慧源)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与指导3(吴慧源)3.幼儿园教学活动考点视频4.幼儿园课程第一节幼儿园教学活动概述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含义、特点和意义活动有什么样的涵义实例:某幼儿园大班在一个星期一的早上,有幼儿说道自己周末上超市购物的经历,马上引起其他孩子的共鸣,大家争相回忆起自己上超市购物的经历。
“超市有文具卖吗”有个幼儿若有所思的问。
“有啊!”另一个孩子马上回答。
“那超市里还有什么东西呢”于是,从孩子的兴趣和实际水平出发,结合大班教育目标的需要,教师设计组织了以“超市”为主题的教学活动。
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到超市参观。
每个孩子尝试用一元钱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孩子么不能和教师一起津津有味地分享自己采购的食物、谈论自己在超市购物过程中的发现……当谈到各自购买事物时,有个孩子说:“我买的酸奶最好喝。
因为这是我妈妈单位做出来的。
”(这个孩子的妈妈是某酸奶公司的)这一下,孩子们的新问题又来了:“我买的东西是从哪儿来到”面对幼儿的新问题,教师调整自己的方案,开始新的教育设计。
知识要点:(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界定幼儿园教育活动: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
教学: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
其特点是通过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掌握,促进学习者的身心发展。
幼儿园教学活动: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在《纲要》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开展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的基础性知识与技能的教与学的活动,目的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第七章幼儿园教学活动教学目标:1.理解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概念和特点。
2.认识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原则和方法。
3.掌握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与指导策略。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原则和方法、设计、组织与指导策略。
教学难点:掌握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与指导策略。
教学方法:讨论法、举例子、讲授法、实际操作法。
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幼儿园教学活动概述(1课时)第二节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指导(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资源:1.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与指导2(吴慧源)https:///v_show/id_XMTQyMjY4MjM3Mg==.html?spm=a2hbt.13141534.app.5~5!2~5!2~5~5~5!2~5~5!2~5!2~5!2~5~5~A2.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与指导3(吴慧源)https:///v_show/id_XMTQwNzUwMTU4NA==.html?spm=a2hzp.8244740.0.0https:///v_show/id_XMTQwNzUwMTU4NA==.html?spm=a2hzp.8244740.0.03.幼儿园教学活动考点视频https:///v_show/id_XNTA4OTkyMjA0.html4.幼儿园课程https:///x/page/j0720tc85rz.html第一节幼儿园教学活动概述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含义、特点和意义活动有什么样的涵义实例:某幼儿园大班在一个星期一的早上,有幼儿说道自己周末上超市购物的经历,马上引起其他孩子的共鸣,大家争相回忆起自己上超市购物的经历。
“超市有文具卖吗?”有个幼儿若有所思的问。
“有啊!”另一个孩子马上回答。
“那超市里还有什么东西呢?”于是,从孩子的兴趣和实际水平出发,结合大班教育目标的需要,教师设计组织了以“超市”为主题的教学活动。
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到超市参观。
每个孩子尝试用一元钱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幼儿劳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课程背景幼儿劳动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育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精神。
通过参与各种劳动活动,幼儿可以培育自理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团队认识,为他们的终身进步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培育幼儿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2.培育幼儿的观察能力,激发他们对四周环境的好奇心;3.培育幼儿的合作精神,培育他们的团队认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作业设计1. 主题:小小园丁2. 内容:a. 观察植物发展的过程,了解植物的发展规律;b. 参与植物的浇水、施肥、除草等平时护理工作;c. 制作植物标本,记录植物的发展状况;d. 参与园艺小组活动,安置园艺环境。
3. 活动打算:a. 第一周:观察植物发展过程,了解植物的需求;b. 第二周:参与植物护理工作,进修如何照顾植物;c. 第三周:制作植物标本,记录植物发展状况;d. 第四周:参与园艺小组活动,安置园艺环境。
4. 作业要求:a. 每日记录植物发展状况,包括植物的变化、需求等;b. 制作植物标本,展示给同砚和老师;c. 参与园艺小组活动,展示园艺效果。
五、评判标准1. 参与度:是否乐观参与活动;2. 观察能力:是否能够观察植物的发展状况;3. 动手能力:是否能够独立完成植物护理工作;4. 合作精神:是否能够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园艺活动。
六、总结通过《幼儿劳动》作业设计方案,幼儿可以在实践中进修,培育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精神。
期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为幼儿的综合进步提供更多的机缘和平台。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援助幼儿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培育其爱劳动、勤劳的品质;2. 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3. 培育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4. 培育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认识。
二、教学内容:1. 劳动的观点和种类;2. 劳动的意义和价值;3. 劳动的方式和方法;4. 劳动的乐趣和幸福。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让幼儿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和意义;2. 难点:培育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幼儿劳动》作业设计方案
一、作业背景:
幼儿劳动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劳动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合作能力等。
本次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幼儿劳动活动,让幼儿感受劳动的快乐,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团队合作认识。
二、作业目标:
1.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2.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团队合作认识;
3.让幼儿感受劳动的快乐,增强他们的自大心和成就感。
三、作业内容:
1.劳动主题:清洁环境
2.劳动内容:幼儿园教室环境清洁
3.活动流程:
(1)分组: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3-4人;
(2)分工:每个小组分工合作,有的擦桌子,有的扫地,有的整理玩具等;
(3)指导:老师指导幼儿如何正确清洁环境,注意安全;
(4)活动时间:约30分钟;
(5)总结:让幼儿分享劳动的体验,感受劳动的快乐。
四、作业评判:
1.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自理能力:团队合作认识:优秀;
2.活动参与度:积极:一般:较差;
3.活动表现:认真卖力:合作愉快:态度消极。
五、作业延伸:
1.家庭作业:让幼儿在家中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2.教室反思:让幼儿在教室上分享劳动的体验,反思自己在劳动中的表现;
3.劳动展示:在幼儿园大厅展示幼儿的劳动效果,让家长和其他幼儿看到他们的劳动效果。
六、作业总结:
通过本次幼儿劳动活动,幼儿们不仅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自理能力和团队合作认识。
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幼儿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劳动教育学前教育是指对幼儿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一环,承担着培养幼儿健康成长的责任。
在幼儿园的学前教育中,劳动教育被普遍看作是培养幼儿各方面素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劳动教育的意义和实践方式。
首先,劳动教育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劳动教育,幼儿可以了解到劳动的本质,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价值观,从小树立敬业勤劳的态度。
此外,劳动教育还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自信、独立和实践性。
在幼儿园的劳动教育实践中,活动安排的多样化对幼儿的全面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例如,幼儿园可以组织孩子参与园内的日常劳动,如打扫、擦拭等,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和付出的价值。
同时,幼儿园还可以安排一些手工制作、植物养护等劳动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此外,可以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进行劳动教育,如角色扮演、制作小道具等,让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劳动的重要性。
劳动教育还应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实现知识的综合应用。
幼儿园教师可以将劳动教育与语言、数学和科学等学科相结合,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知识。
例如,通过种植小草引导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并观察、记录和比较植物的生长情况,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科学素养。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劳动教育提醒幼儿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为了保证劳动教育的效果,幼儿园要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幼儿园可以设置劳动活动场所,配备合适的劳动工具和材料,保障幼儿在劳动教育中的安全和舒适。
同时,幼儿园还应该拥有专业的教师团队,掌握劳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巧,能够根据幼儿的需求和特点,科学设计劳动教育的活动,并及时调整和改进。
总之,劳动教育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劳动教育,幼儿能够培养良好的劳动意识和价值观,促进全面发展。
《幼儿劳动》导学案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进修的课文是《幼儿劳动》,这是一篇关于幼儿参与劳动的文章。
在我们的生活中,劳动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劳动我们可以获得收获,培养自己的能力,也可以帮助他人。
那么,你们知道幼儿参与劳动有哪些好处吗?
二、预习
1. 请同砚们阅读课文《幼儿劳动》,并回答以下问题:
(1)幼儿为什么要参与劳动?
(2)幼儿参与劳动的好处有哪些?
(3)文章中提到的幼儿劳动包括哪些内容?
2. 请同砚们思考一下,你们平时有没有参与过劳动?参与劳动的经历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收获?
三、进修
1. 通过课文《幼儿劳动》,我们可以了解到幼儿参与劳动的重要性。
请同砚们讨论一下,幼儿参与劳动的好处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2. 请同砚们思考一下,幼儿在家庭中可以参与哪些劳动?如何在平时生活中培养幼儿的劳动认识和能力?
四、拓展
1. 请同砚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思考一下,你们认为幼儿在学校中可以参与哪些劳动?如何在学校中培养幼儿的劳动认识和能力?
2. 请同砚们与家长交流一下,家庭中如何引导幼儿参与劳动,让他们体验到劳动的快乐和收获。
五、总结
通过进修《幼儿劳动》,我们了解到幼儿参与劳动的重要性,劳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能力,也可以让他们学会分享和感恩。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平时生活中多参与劳动,享受劳动的快乐和收获。
六、作业
请同砚们写一篇关于幼儿参与劳动的心得体会,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体会劳动的快乐和收获。
同时,可以和家长一起讨论,分享幼儿参与劳动的经历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