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吸尘器马达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 格式:doc
- 大小:241.00 KB
- 文档页数:10
吸尘器成品检验标准1. 引言吸尘器是现代家庭必备的家电之一,它的功能是清理室内的灰尘和杂物,保持环境清洁和卫生。
然而,随着市场上吸尘器品牌和型号的日益增多,消费者对于吸尘器的质量和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保障消费者权益,确保市场上销售的吸尘器符合质量标准,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可行可靠的成品检验标准势在必行。
2. 检验项目2.1 外观检验外观检验是对吸尘器整体外观、外壳、开关、线缆等进行检查。
主要包括外壳表面是否平整光滑、无明显划痕或变形;开关是否灵活可靠;线缆是否牢固连接等。
这些项目主要关乎吸尘器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
2.2 功能性能检验功能性能检验是对吸尘器功能进行评估。
主要包括功率测试(电机功率是否符合规定)、噪音测试(噪音水平是否在国家标准范围内)、吸力测试(吸力是否稳定且强大)、过滤效果测试(过滤效果是否达标)等。
这些项目直接影响到吸尘器的清洁效果和使用体验。
2.3 安全性能检验安全性能检验是对吸尘器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估。
主要包括电气安全性能测试(电器绝缘强度、接地保护、漏电保护等)、热保护测试(热保护功能是否正常)、防过热测试等。
这些项目是为了防止吸尘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电气故障或引发火灾等安全问题。
3. 检验方法3.1 外观检验方法外观检验主要通过目视观察和手触来进行。
对于外壳表面的缺陷或变形,可通过目视观察来判断;对于开关和线缆的可靠性,可通过手动操作来评估。
3.2 功能性能检验方法功能性能检验需要借助专业的检测设备进行。
例如,功率测试可通过功率计测量电机输出功率;噪音测试可借助噪音计进行;吸力测试则需要使用专业的吸力计来测量;过滤效果测试可通过颗粒计数器来评估。
这些检测设备能够提供准确的数据,帮助评估吸尘器的性能指标。
3.3 安全性能检验方法安全性能检验需要依据国家相关标准进行。
例如,电气安全性能测试可依据国家标准进行电器绝缘强度、接地保护、漏电保护等测试;热保护测试可通过加热试验来评估;防过热测试则需要模拟吸尘器长时间连续工作来进行。
吸尘器成品检验规范本文旨在规范吸尘器成品入库及出货检验标准,以确保所出货产品符合客户需求,杜绝不良品接收及流出,提高产品品质和客户满意度。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充电器产品。
在定义方面,缺陷级别被分为三类:CR、MAJ和XXX,分别对应对使用者的人及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缺陷、老化后出现有功能或性能缺陷以及表面轻微缺陷。
检验面被分为A面、B面和C面,分别对应暴露在外、正常使用时可直接看到的外表面、暴露在外、正常使用时不可直接看到的外表面和不易看到的次要表面。
抽样标准采用MIL-STD-105E正常检验单次抽样,一般特性采用II级水准,特殊特性采用S-2级水准。
允收水平分别为CR缺陷:AQL=0;MAJ缺陷:AQL=0.65;MIN缺陷:AQL=1.0.在权责方面,品质部负责成品检验标准的制定及执行,异常信息的反馈及改善措施有效性验证;研发部则对品质部分析处理检验中发现的重大结构、性能或工艺性异常,给予技术支援协同处理,并完善修改相关技术性文件。
总的来说,本规范的目的是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客户需求,XXX绝不良品流出,提高客户满意度。
清晰、不模糊。
9.内包装盒无变形、划痕、破损,无潮湿、严重脏污。
10.产品放置位置正确无误,无松动或移位现象。
1.在检验前,核对订单号、产品型号、箱唛、数量是否一致,确保无误。
2.检查外包装是否有变形、划痕、破损等缺陷,同时参考产品要求进行测量。
3.确保外包装无潮湿、严重脏污等问题。
4.检查外包装的颜色、字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无不良现象,并可参照样品核对。
5.检查是否有除设计指定标贴之外的其他标示标贴。
6.按照指定位置贴附标示标贴,确保标贴内容正确无误。
7.检查每箱彩盒包装产品数量是否正确无误,无少装或多装现象。
8.使用“工”字型封箱方式进行封箱。
9.检查彩盒外观是否有变形、划痕、破损等缺陷,同时确保无潮湿、严重脏污等问题。
10.检查彩盒的颜色、字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无不良现象,并可参照样品核对。
成品电机出厂检验作业指导书成品电机出厂检验作业指导书一.检验项目1. 外观检查1.1 外观完整性检查1.2 外观颜色检查1.3 标识完整性检查2. 电气性能检查2.1 耐压测试2.2 功率因数测试2.3 转速测试3. 机械性能检查3.1 轴向游隙测试3.2 齿轮间隙测试3.3 动平衡测试二.检验步骤1. 外观检查1.1 检查电机外观是否完整,是否有明显的破损、划伤等情况。
1.2 检查电机外观颜色是否与规定一致。
1.3 检查电机上的标识是否完整,包括生产厂家、型号、额定功率等信息。
2. 电气性能检查2.1 进行耐压测试,将电机连接到测试设备,按照规定的电压进行耐压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2.2 进行功率因数测试,使用功率因数仪测试电机的功率因数,并记录测试结果。
2.3 进行转速测试,使用转速测量仪测量电机的转速,并记录测试结果。
3. 机械性能检查3.1 进行轴向游隙测试,用游标卡尺测量电机轴向的游隙,并记录测试结果。
3.2 进行齿轮间隙测试,使用齿间间隙测量仪测量电机齿轮之间的间隙,并记录测试结果。
3.3 进行动平衡测试,使用动平衡仪测量电机的动平衡情况,并记录测试结果。
附件:1. 耐压测试报告2. 功率因数测试报告3. 转速测试报告4. 轴向游隙测试报告5. 齿轮间隙测试报告6. 动平衡测试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1. 《产品质量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法律,用于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的法律。
2. 《产品质量认证管理办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法律规定的,用于管理产品质量认证的办法。
3. 《标识管理办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法律规定的,用于管理产品标识的办法。
吸尘作业指导书一.适用范围地面、地毯等吸尘。
二.作业程序2.1将软管插入吸尘器的接口处,再将吸尘扒接入软管上插上220V电源。
2.2打开开关按钮,将吸扒轻按地面或地毯上吸尘,较大纸张或杂物应先用手捡起。
2.3吸尘要按顺序从里到外进行吸尘以免漏吸,并根据现场需求换上所需的扒头。
2.4吸尘时发现地毯污渍要及时用专用清洁剂除渍。
2.5吸硬地面时,把吸嘴刷伸出,吸地毯时把毛刷缩入口子内。
2.6吸边角处时需拆下吸扒,用管口或扁管直接吸尘。
三.注意事项3.1使用前先检查集尘袋是否清理干净,必要时应清理后再用。
3.2使用后将尘袋垃圾及时倒净,用另一吸尘器吸去机内及尘袋外微尘。
3.3每次连续使用的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以免电机过热烧毁。
3.4使用时必须远离水泵、辐射源及炉灶。
3.5使用时应注意保护线的绝缘保护层,以防长期在地上拖拉引起破损。
3.6先将吸尘器清理的场所中的大块污物清除,以防锋利物进入吸尘器而损坏电机。
3.7使用时严禁将手或脚放在吸口下,以免发生危险。
3.8吸尘器不能用于吸集金属碎屑或烧着的烟头等杂物,以防损坏电机和集尘袋。
3.9吸尘器忌吸污泥浊水或其它液体,以防漏电和损坏电机。
四、保养工作4.1吸尘器用后应及时进行清洁,集尘袋内的污物要及时清除,将刷子底的毛发和线屑清除干净或用吸尘器对吸。
(尘袋不能水洗)4.2要经常检查刷子的磨损情况,如发现磨损严重,则应更换新刷。
4.3要经常检查各紧固部位,如有松动应随时紧固好。
4.4吸尘器电机上的电刷也容易磨损,要注意维修更换。
4.5电机的轴承要定期加油润滑。
4.6禁止将吸尘器放在潮湿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
1.目的为规范成品入库及出货检验标准,确保所出货产品符合客户的需求,杜绝不良品接收及流出,不断的提升产品品质,提高客户的满意度,特制定此检验标准。
2.范围2.1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充电器产品。
3.定义3.1缺陷级别定义3.2检验面定义A 面:暴露在外,且正常使用时可直接看到的外表面,如正面。
B 面:暴露在外,且正常使用时不可直接看到的外表面,如顶部、侧面、后面。
C 面:不易看到的次要表面,或在维修及特殊操作状况下看到的表面,如电池盖内侧面。
3.3抽样标准3.3.1依据MIL-STD-105E正常检验单次抽样3.3.2检验水准:一般特性采用II级水准;特殊特性采用S-2级水准3.3.3允收水平:CR缺陷:AQL=0 ; MAJ缺陷:AQL=0.65 ; MIN缺陷:AQL=1.04.权责4.1.品质部:负责成品检验标准的制定及执行,异常信息的反馈及改善措施有效性验证;4.2.研发部:对品质部分析处理检验中发现的重大结构、性能或工艺性异常,给予技术支援协同处理,并完善修改相关技术性文件;5.作业内容:5.1检验条件(如下图):5.1.1照明条件:600~1000LUX日光灯;5.1.2观察角度:被检测面与视线在45°范围内旋转,转动15°范围;5.1.3观测距离:距被测物表面距离为300~350mm;5.1.4观察时间:5~10秒钟;5.1.5视力:裸视或矫正视力在 1.0以上且无色盲。
序号检验项目检验标准检验方法检验工具缺陷判定备注CR MAJ MIN1 包装外箱1.核对订单号、产品型号(SKU)、箱唛、数量是否一致。
目视/ √检验测量时参考产品图纸、标准样品、限度样品、SIP等作业。
2.无变形,划痕,破损。
目视/ √3.无潮湿,严重脏污。
目视/ √4.颜色,字样,要符合设计要求。
目视/ √5.无(设计指定贴附)之外的其它标示标贴。
目视/ √6.外箱尺寸管理:外径尺寸、内径尺寸、壁厚尺寸符合标准规格值要求,外箱毛重和净重与实际重量误差≤0.2kg。
目录一、编制原则 (2)二、编制依据 (2)三、工程范围及主要工程量 (3)四、主要施工机械及工器具 (4)五、施工顺序及工艺要求质量准 (5)六、主要施工措施与成品保护案 (11)七、安全文明施工 (13)八、文明施工管理 (15)九、施工计划 (16)一、编制原则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原则是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充分体现我公司对本工程组织施工的战略部署,发挥我公司的优势,对本工程进行合理的组织、科学的管理,不断的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有效的利用现有人力、物力、财力,积极配合业主的工程协调工作,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严格贯彻我公司的质量管理制度、安全文明施工制度,在确保整个工程质量的同时,力求在施工过程中实现优质、高效、低耗,向业主提供满意的工程和服务。
二、编制依据1、XXXXX提供的电除尘器工程有关资料;2、《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3、《电力建设技术管理手册》;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篇、管道篇、焊接篇;5、《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锅炉篇、管道篇、焊接篇;6、《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7、国家现行法律、法规、规程、规定、标准和原机械工业部颁发的有关标准;三、工程范围及主要工作量3.1 工程范围电除尘器安装于脱硫综合楼之上,标高在+38.8m,一室电场尺寸长度为24.8m,宽度为17.02m,静电除尘器的安装总量约1350T 。
主要的系统安装工作量有:1)除尘器钢支架系统安装;2)除尘器灰斗系统安装;3)除尘器壳体系统安装;4)除尘器阴、阳极板系统安装;5)除尘器阴、阳极振打系统安装;6)除尘器进口封头、进口气流分布板系统安装;7)除尘器出口封头及气流分布板系统安装;8)除尘器内、外盖系统安装;9)除尘器顶部起吊系统安装;四、主要施工机械及工器具配备4.4机械配备起重机械的配备12T平壁吊一台,4T平壁吊一台,25T汽车吊2台,20T平板车2台,起重用钢丝绳若干,电焊机15-20台,10T葫芦20台,5T、3T、2T、葫芦若干,以及焊机若干。
成品电机出厂检验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成品电机作为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动力设备之一,其质量和性能的稳定性对于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保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出厂的电机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减少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需要进行严格的出厂检验。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成品电机出厂检验的具体步骤和要求,以确保出厂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客户需求和行业标准。
二、检验准备工作1. 检验设备与工具- 万用表:用于测量电机的电压、电流和绝缘电阻等参数。
- 轴动力计:用于测量电机轴承的轴向力。
- 热继电器测试仪:用于测试电机的过载保护装置是否正常。
- 温度计:用于测量电机的运行温度。
- 开关量计:用于测试电机的保护装置是否正常。
- 电压表:用于测量电机的电压值。
- 其他必要的手持工具:如螺丝刀、扳手等。
2. 检验环境要求- 检验场所应保持清洁、干燥,并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 温度保持在15°C~25°C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40%~65%之间。
- 检验场所应有足够的空间,以方便操作和移动电机。
3. 检验文件准备- 检验作业指导书:包括检验程序、检验方法和记录表格等。
- 电机技术参数表:包括电机型号、额定功率、额定电压等信息。
三、检验步骤1. 外观检查- 检查电机外壳是否完整,无明显划痕、凹陷等损伤。
- 检查电机接线端子是否固定可靠,无松动现象。
- 检查电机标牌上的型号、额定功率、额定电压等参数是否与技术参数表一致。
2. 绝缘电阻测量- 使用万用表的绝缘电阻档位,将电表的两个测试引线分别连接到电机的绝缘电阻测试端子上。
- 测量电机的绝缘电阻值,应满足设计要求。
3. 空载试运行- 将电机接入适当的电源电压,观察电机的运行是否正常。
- 检查电机是否有异常噪音、异常振动等现象。
4. 负载试运行- 根据电机的额定功率和负载类型,将电机加上恰当的负载进行试运行。
- 观察电机的运行参数,如电流、转速等是否正常。
电除尘检修作业指导书1.说明电除尘设备是一种利用高压电场对烟尘进行电化学处理,使其吸附在电极表面,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设备。
电除尘设备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净化效率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和商业场所。
本文将对电除尘设备的检修作业进行详细的说明,以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延长使用寿命。
2.检修前的准备工作2.1检修设备前应关闭电源,进行安全隔离。
检查电源插头是否正常连接,接地情况是否良好。
2.2悬挂标识。
在设备上悬挂工作警示牌,并设置禁止接近的标志,以保证安全操作。
2.3穿戴安全用具。
对于高处作业、清洗滤网等作业时,必须穿戴安全带、手套、安全鞋等安全用具。
2.4检查清理用具。
清洁设备时,必须使用软毛刷、吸尘器等标准化工具,以避免损坏设备。
3. 检修作业的步骤3.1 检查各部件是否正常。
如主机、送风机、输灰机、脱灰器等部位是否有损坏或振动等异常现象,若有必须记录,并通知维修人员及时修复。
3.2 检查滤网情况。
检查滤网是否堵塞,若堵塞必须及时清理。
可以先用软毛刷清理滤网,再用吸尘器进行吸尘,以保证滤网的清洁。
3.3 清理集尘室。
集尘室是收集粉尘的重要部位。
检查集尘室是否过满,若过满必须及时清理。
可使用吸尘器或手动清理,不可使用水进行清洗,否则会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3.4 检查电极状态。
电极是电除尘设备的核心部件之一,须每月进行检查。
检查时,应先关闭电源,拆掉防护罩,检查电极是否发生变形、脱落、断裂等情况,以及表面是否存在积尘、氧化、损伤等现象。
如出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维修,以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3.5 检查电源装置。
电源是电除尘设备正常运行的保证,须定期检查电源是否正常。
检查时,应检查电源控制电路、稳定器、保险丝等设施是否正常,以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4.作业安全注意事项4.1 作业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结构和运行原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2 作业期间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操作程序进行操作,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马达检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确保本公司IQC检验员对马达来料有明确的检验依据及判断基准,而制定本标准。
2、范围
适用于所有外来马达。
3、职责
3.1本标准由质量部IQC组制定,经部门主管/经理核准后交文控发行。
3.2所制定之规格及标准如有修改时,须经原制订部门同意后方可修改。
3.3所有按键经供应商送于来司,IQC均需按此标准检验。
4、抽样水准
4.1所有物料均按照GB/T 2828.1-2003 逐步检验抽样计划进行抽样检验。
4.2判定标准:AQL取值
AQL:CR=0 MA=0.4 MI=1.0
4.3 当一个产品含有两个或以上缺点时,以较严重之缺点为判定。
5、马达检验标准(AQL:CR=0 MA=0.4 MI=1.0)
6、支持性文件
《来料检验规范》《IQC试验测试规范》。
吸尘器成品检验标准吸尘器作为家庭清洁必备的电器之一,已经成为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市场上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吸尘器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为了确保消费者的权益和产品质量,制定是十分必要的。
一、背景介绍吸尘器是一种利用吸尘方式清洁空气中灰尘和异物的小型家用电器。
在现代社会,吸尘器已经逐渐普及并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各大厂商纷纷推出各类吸尘器产品,使得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吸尘器产品。
而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和健康安全,因此有必要制定吸尘器成品检验标准,以确保吸尘器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吸尘器成品检验标准的重要性1. 保障消费者权益吸尘器成品检验标准的制定可以规范吸尘器产品的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消费者购买吸尘器时可以根据检验标准来选择产品,提高购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促进行业发展吸尘器成品检验标准的实施可以提高行业的整体水平,促进技术创新和产品改进。
通过严格的检验标准,可以推动行业向高质量、高标准的方向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
3. 提升产品质量吸尘器成品检验标准的制定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和控制。
通过对产品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测试,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产品质量问题,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三、吸尘器成品检验标准的内容吸尘器成品检验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观检查:检查吸尘器产品的外观是否完整、无损坏、无污渍等情况,保证产品的外观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 功能检测:检测吸尘器产品的吸力是否达标、能否正常启动和运行,检查过滤器和集尘盒等功能部件是否正常工作,确保产品具备良好的清洁效果。
3. 安全性检验:检验吸尘器产品是否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和要求,是否存在电气安全隐患、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等问题,保障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4. 耐久性测试:对吸尘器产品进行长时间连续使用的测试,检验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耐久性和稳定性,确保产品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一、目的:为确保供应商来料品质符合我司及客户要求,以确保产品品质,使产线标准统一,产线顺利运转。
二、适用范围:本检验规范适用于本公司所采购的手机用马达的检验作业。
三、应用文件:
MIL-STD-105E II 抽样计划表、产品承认书及工程样品、工程图纸。
四、检验工具:标配整机、万用表、标准稳压源、、卡尺等。
五、检验标准:
采用MIL-STD-105E II表,正常检验、单次抽样计划,AQL CR=0 MA:0.65 及 MI 1.5
尺寸及其他特性测试3-5PCS。
取样方式:采取分散取样方式,5箱以内,每箱都应取样;超出10箱,按(5+总箱数÷5)箱进行分散取样。
注:有关抽样标准或判定标准可视客户的要求做修订。
六、检验条件:
距离:人眼与被测物表面的距离为300~350MM。
时间:每条线检查时间不超过10S。
位置:检视面与桌面成45°;上下左右转动15°。
照明:100W冷白荧光灯,光源距被测物表面300MM ,(500~550LUX)。
检验员视力:裸视或矫正视力在1.0以上且无色盲
七、检验内容:
9.2可靠性及环境试验项目
试验循环:50,000 cycles
测试结果:
1)额定电流: 不低于初始值
2)端阻: 不大于初始值±
3)起动电压: 不大于 2.3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