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国的地形
- 格式:ppt
- 大小:2.06 MB
- 文档页数:64
高考地理“中国的地形”知识点概括地形的总体特征(1)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第一二级界线:昆仑山一一祁连山一一横断山;第二三级界线:大兴安岭一一太行山一一巫山一一雪峰山。
各自特征如下:①第一级阶梯: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②第二级阶梯:1000~2000米,有内蒙古、黄土、云贵高原,塔里木、准噶尔、四川盆地。
③第三阶梯:500米以下,有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三大平原以及东南丘陵、辽东、山东丘陵。
④大陆架的分布:黄海、渤海全部、东海大部(最宽广)、南海一部分(2)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占2/3)。
(3)山区:山地、丘陵、崎岖高原统称山区(4)山脉纵横交错。
我国多山,山脉构成地形骨架,成为地形区之间的分界线,其他地形镶嵌其中。
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1)主要山脉的分布:(2)走向:山脉脉络延伸方向。
·东西走向: ①北:天山—阴山;②中:昆仑山—秦岭;③南: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 ①东:台湾山脉;②中:长白山-武夷山;③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台湾山脉主峰玉山(3997米),是我国东部最高峰·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小兴安岭、大别山。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海拔>6000米,世界最雄伟,主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尼边境,海拔8844.43米。
还有:冈底斯山、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
附:中华五岳:东岳泰山(鲁)、西岳华山(陕)、北岳恒山(晋)、南岳衡山(湘)、中岳嵩山(豫)。
中华四大佛教名山:四川峨眉山、山西五台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
四大高原a.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特点:①世界最高、我国最大(占全国1/4);②多大山脉,相对高度较小;(“远看是山,近看成川”);③多雪山、冰川、大河源头、多湖泊(为高原湖区)。
探究:高原形成原因。
中国的地形乳等奇异的喀斯特地形,云南的路南石林、广西桂林山水等都是著名的喀斯特景观旅游区。
但是云贵高原峰岭众多,地面崎岖,土壤瘠簿,不利于农耕。
只有一些小的山间盆地,被当地人称为“坝子”,比较平坦,是当地主要的耕作业34°N ~ 40°N115°E ~120°E110°E ~120°E·成都平原:位四川盆地西北部,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有古代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实现自流灌溉,自古就是闻名天下的“天府之国”,是我国粮食基地、桑蚕基地、甘蔗基地。
·珠江三角洲:地形低平,水热充足,主产水稻和甘蔗,是我国粮食基地、甘蔗基地、桑蚕基地和农产品出口商品基地;利用地形地洼特点,改造成基塘农业是我国最为典型的生态农业之一;利用海陆交通便利、临近港澳国际市场和改革开放较早等优势条件发展成我国最大的轻工业基地;经济发达和城镇化水平高;·台西平原:气候温明湿润,土地肥沃,盛产稻米、甘蔗、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享有热带亚热带“水果之乡”的美称;西部海岸沙滩广布,日照充足,雨日较少,盛产海盐(布袋盐场),享有“祖国东南盐仓”的美称★中国地形定位·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共计34个省级行政区。
·邻国:我国主要地质灾害1、地震:(1)成因:我国地处世界六大板块之间相撞形成的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震带)之间,是地震活动比较多而且强烈的国家。
(2)分布:多数分布在地壳不稳定的部分,如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接触处,或板断裂破碎的地带。
即相对集中在四个地区(带),①东南沿海台湾福建地震带,②华北太行山与京津塘地震带,③西北新甘宁地震带,④西南的青藏高原与喜马拉雅山地和川滇地震带。
(3)防御:①我国正在启用27个地震监测台网,并通过卫星通信,在半小时之内可以将有关地震信息提供给和地防震指挥部;②提高建筑物的搞震强度;③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能够更有效地开展和做好防灾减灾工作;④利用地震前兆进行预报。
高中中国地形知识点总结一、地形类型中国地形多变,包括高山、平原、盆地、丘陵、河流、湖泊等。
其中,中国的高山地形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和青藏高原,山峰众多,绵延不绝,包括著名的珠穆朗玛峰。
中国的平原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东北平原,是我国的主要农业区。
盆地集中分布在西北地区,包括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等。
中国的丘陵地形分布广泛,包括南岭、秦岭、云贵高原等。
河流众多,包括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等。
湖泊也很多,包括青海湖、滇池、鄱阳湖等。
二、自然地形特征1. 山脉中国有多条大大小小的山脉,主要有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秦岭山脉、南岭山脉、云贵高原等。
这些山脉将中国大地分割成多个地区,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形景观。
2. 高原中国的高原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和青藏高原,其中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
中国的高原地形地势较高,气候变化大,地貌特征明显。
3. 平原中国的平原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东北地区,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
4. 盆地中国的盆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包括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等。
盆地地貌特征为低洼平坦,多为沙漠和草原。
5. 河流中国众多的河流包括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等,它们织就了中国丰富的水系,为中国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6. 湖泊中国的湖泊众多,包括青海湖、滇池、鄱阳湖等。
这些湖泊为中国的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三、地形的成因1. 地壳运动中国的地形主要受地壳运动的影响。
地壳运动是地球上地壳板块的活动和变动,包括构造运动、火山活动、地震等。
2. 气候侵蚀中国的地形也受气候侵蚀的影响,包括风蚀、水蚀、冰蚀等。
气候侵蚀会使地形不断变化,形成各种地貌。
3. 河流侵蚀中国众多的河流也是地形形成的重要因素。
河流的侵蚀、冲积,不断改变着地形的面貌。
4. 孕积作用孕积是指陆地上风吹、水流、冰雪等运动,携带着土壤、石头等物质,在地表堆积形成新的地形。
【高中地理】中国地形概述1、我国的地形特征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高原、山地、丘陵。
盆地五种地形齐备,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2/3;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阶梯状分布。
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为第一阶梯。
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云贵高原东一线以西与第一阶梯之间为第二级阶梯,海拔在1000米一2000米之间,主要为高原和盆地。
第二阶梯以东,海平回以上的陆面为第三级阶梯,海拔在500米以下,主要为丘陵和平原。
繁杂多样的地形,构成了繁杂多样的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高、呈圆形阶梯状原产的特点,有助于湿润空气浅人内陆,供给大量水汽;并使大河滚滚乐流,沟通交流东西交通;大河由高一级阶梯流人高一级阶梯的地段,水流水流,产生非常大的水能。
2.主要山脉分布东西迈向的三列:由北而南为天山一阴山一燕山;昆仑山一秦岭;南岭。
东北一西南迈向的三列:从西而东为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长白山一武夷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的2条:贺兰山;横断山。
西北一东南走向的有2条:阿尔泰山、祁连山。
在我国和尼泊尔交界处的喜马拉雅山脉主峰一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是世界最高峰。
3.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四大高原的特点和分布: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国最大、世界最高的大高原。
其特点是高峻多山,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湖泊众多,草原辽阔,水源充足。
内蒙古高原在我国北部,包括内蒙古大部和甘、宁、冀的一部分,海拔1000米左右,是我国第二大高原。
其特点:地面开阔平坦,地势起伏不大;多草原和沙漠。
黄土高原位于海拔为1000米一2000米。
地面覆盖着疏松的黄土层,是世界上黄士布最阔、最深厚的地区;水上流失严重;千沟万壑。
云贵高原岩溶地形广布;山岭起伏;崎岖不平。
四大盆地的原产及特点:四川盆地坐落于四川东部,因广布紫色砂页岩,存有‘红色盆地”和“紫色盆地”之表示,就是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塔里木盆地坐落于新疆南部,呈圆形环状原产,中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就是我国最小的沙漠,就是我国最小的内陆盆地。
中国地理知识点--中国的地形1.我国的地形特征:①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②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③西部以高原山地为主,东部以平原丘陵为主。
2.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界线:①第一级与第二级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②第二级与第三级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形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1)有利影响:①西高东低的地势,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②西高东低使大河东流入海,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③在地势阶梯的过渡带,大河形成巨大落差,形成了丰富的水能资源;④地形类型多种多样,为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山区大力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水电业)。
(2)不利影响:①山区面积广大,平原面积较小,耕地资源不足;②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经济发展滞后;③海拔较高的高寒山地和高原,不利于农业发展;④山区易发地质灾害。
4.山脉成为地形区界线,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5.我国地形区之最:6.我国地震多发的主要原因是——位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交界地带附近,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交会处。
7.我国的主要地震带有:①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②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③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④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的山地。
8.我国的火山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南部、东北山区、台湾、海南岛等地。
9.滑坡灾害——分布在山区的陡坡。
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地形坡度陡;岩石破碎,坡面物质疏松(断裂面、植被破坏严重);多暴雨。
10.泥石流灾害——分布在山区的沟谷。
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地形崎岖,地面物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多暴雨。
11.描述某区域的地形特征——一般从海拔、地势起伏状况(包括起伏大小,哪里高、哪里低或由某方向某方倾斜等)、地形的种类及分布、特殊地貌类型及分布等方面说明。
12.某地地势特征主要指——起伏大小(相对高度大小),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哪里高、哪里低或由某方向某方倾斜)等。
中国地形知识点总结ppt一、中国地形概况1. 中国地形特点中国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平原占总面积的14.9%,盆地占总面积的13.1%。
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多样,山地、平原、丘陵、盆地、高原等地形构成了中国丰富多彩的地貌。
2. 中国地形类型(1)山地中国是一个以山地地貌为主的国家,主要山脉有秦岭、大巴山、长白山、天山、群山、贺兰山、昆仑山、喜马拉雅山等。
(2)平原中国的四大平原是东部平原、华北平原、西北平原和西南平原。
其中,东部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区,华北平原是中国粮食生产最集中的地方。
(3)高原中国的高原主要有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其中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世界第三大高原。
(4)盆地中国盆地主要有四川盆地、塔克拉玛干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等,这些盆地在中国的地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中国地形地貌1. 中国地形地貌特点(1)南北地形分异中国地形南北分异,南方多山,北方多平原,这种差异造就了中国多样的地貌。
(2)东西地形分异中国地形东西分异,东部多丘陵和平原,西部多高原和盆地。
2. 中国地形地貌类型(1)喀斯特地貌中国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等地,以溶洞、溶洞、地下河等独特景观而著称。
(2)河流地貌中国河流地貌非常丰富,以黄河、长江、珠江等著名河流为代表,形成了众多的河谷地貌、冲击地貌和洪积平原。
(3)海岸地貌中国海岸线长,地形复杂,以山海相间、峡湾交错的特点而著称,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海岸地貌。
三、中国地形地貌的形成1. 地质运动与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地貌的形成与地质运动密切相关,包括地壳运动和地貌发育。
(1)地壳运动中国地处欧亚板块边缘,受多种地壳运动的影响,如构造运动、火山喷发、地震等。
(2)地貌发育地貌发育是地形地貌形成的基本过程,包括风蚀、冲刷、溶蚀、沉积等地貌过程。
2. 气候与地形地貌气候对地形地貌的形成也起着重要作用,例如风蚀、冰蚀、水蚀、溶蚀等地貌过程都受气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