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冷却系统结构和部件
- 格式:docx
- 大小:17.77 KB
- 文档页数:3
发动机冷却系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发动机冷却系统是汽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主要负责控制发动机的温度,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发动机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及时散热,就会导致发动机过热,甚至导致故障。
因此,发动机冷却系统就显得格外重要。
发动机冷却系统主要由以下组成部分构成:散热器、冷却水箱、水泵、风扇、热交换器、冷却液等。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这些部件的工作原理。
1. 散热器散热器是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核心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将热量从冷却液中散出去。
在散热器内部,有许多细小的管道,这些管道里面流动着冷却液。
同时,散热器中还有空气通道,空气从散热器的前面经过,将冷却液中的热量带走。
2. 冷却水箱冷却水箱就是存储冷却液的容器。
它一般位于发动机前部,并通过一根软管与散热器相连。
在温度升高时,冷却液会从水箱经过散热器,再返回水箱。
冷却液的循环过程不断地进行,以保持发动机的适宜温度。
3. 水泵水泵是将冷却液从水箱送到散热器的设备。
它通常由一个电机和一个旋转叶轮组成。
当水泵开始工作时,叶轮会将液体从水箱中抽出,并将其推送到散热器中。
4. 风扇风扇的主要作用是增加空气流动,从而提高冷却效果。
在散热器后面,一般会安装一个电动风扇,当水泵无法提供足够的气流时,电动风扇就会启动,协助排出散热器内的热量。
热交换器通常被安装在发动机上,其主要作用是将发动机内部的热量导出,并将其传递给冷却液。
在热交换器内部,有许多细小的管道,这些管道里面流动着冷却液和发动机内部的热水。
热水与冷却液进行热量交换,从而使发动机保持在正常的温度范围内。
冷却液是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常由水和防冻剂混合而成。
一般来说,冷却液的比例为50:50,即50%的蒸馏水和50%的防冻剂。
防冻剂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冷却液在寒冷的环境中冻结。
同时,冷却液还能防止发动机内部的腐蚀和泄漏。
总之,发动机冷却系统是汽车中的重要部分,对于发动机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发动机冷却系构造与工作原理冷却系统的主要构造包括水泵、散热器、冷却风扇以及冷却液管路等组成。
下面将详细介绍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一、水泵水泵是冷却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其主要功能是将冷却液从散热器中引入发动机内部,然后将热量带走。
水泵通常由泵体、叶轮和轴承等组成。
当发动机工作时,发动机转动带动泵体和叶轮旋转,进而产生强制的液体流动,将冷却液引入发动机内部。
二、散热器散热器是冷却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部件,其主要功能是将流向发动机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
散热器由许多薄片组成,中间穿插着一些密集排列的管道。
冷却液通过管道流入散热器,将热量传递给散热器上的薄片,然后通过与进气进行交换散热。
三、冷却风扇冷却风扇通常由驱动电机、风扇叶片和支架等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加速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冷却风扇通常在发动机启动或工作时自动启动,并通过风扇叶片的旋转产生气流,加速冷却液在散热器中的散热速度。
四、冷却液管路冷却液管路是将冷却液从水泵引入发动机内部,并将散热完后的冷却液再次引入散热器的管道系统。
冷却液管路通常由橡胶软管和金属管道组成,其能够连接发动机上的不同部件,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
冷却液流经发动机的各个部位,吸收发动机内部产生的热量,然后将热量带走。
1.启动发动机时,水泵开始工作,将冷却液从散热器中抽进发动机内。
2.冷却液通过发动机内部的散热器通道,吸收发动机产生的热量。
3.冷却液经过散热器散热后,重新返回到发动机内部。
4.冷却液在循环流动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和带走发动机产生的热量,保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
5.当发动机工作负荷较重或环境温度较高时,冷却液的散热效果可能不足,这时冷却风扇会自动启动,增加散热速度。
需要注意的是,冷却液的选择和维护也是冷却系统中的重要环节。
常用的冷却液主要是水和防冻剂的混合物,不同的环境和季节需要选择不同的比例。
此外,定期检查和更换冷却液,以及保持散热器的清洁和通畅也是确保冷却系统正常工作的重要因素。
发动机冷却系统冷却系的功用是将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
发动机的冷却系有风冷和水冷之分。
以空气为冷却介质的冷却系成为风冷系;以冷却液为冷却介质的称水冷系。
1、冷却系统的循环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为强制循环水冷系,即利用水泵提高冷却液的压力,强制冷却液在发动机中循环流动。
冷却系主要由水泵、散热器、冷却风扇、补偿水箱、节温器、发动机机体和气缸盖中的水套以及附属装置等组成。
在冷却系统中,其实有两个散热循环:一个是冷却发动机的主循环,另一个是车内取暖循环。
这两个循环都以发动机为中心,使用是同一冷却液。
一、冷却发动机的主循环:主循环中包括了两种工作循环,即“冷车循环”和“正常循环”。
冷车着车后,发动机在渐渐升温,冷却液的温度还无法打开系统中的节温器,此时的冷却液只是经过水泵在发动机内进行“冷车循环”,目的是使发动机尽快地达到正常工作温度。
随着发动机的温度,冷却液温度升到了节温器的开启温度(通常这温度在80摄氏度后),冷却循环开始了“正常循环”。
这时候的冷却液从发动机出来,经过车前端的散热器,散热后,再经水泵进入发动机。
二、车内取暖的循环:这是一个取暖循环,但对于发动机来说,它同样是一个发动机的冷却循环。
冷却液经过车内的采暖装置,将冷却液的热量送入车内,然后回到发动机。
有一点不同的是:取暖循环不受节温器的控制,只要打开暖气,这循环就开始进行,不管冷却液是冷的、还是热的。
2、冷却系统部件分析在整个冷却系统中,冷却介质是冷却液,主要零部件有节温器、水泵、水泵皮带、散热器、散热风扇、水温感应器、蓄液罐、采暖装置(类似散热器)。
1)冷却液:冷却液又称防冻液,是由防冻添加剂及防止金属产生锈蚀的添加剂和水组成的液体。
它需要具有防冻性,防蚀性,热传导性和不变质的性能。
现在经常使用乙二醇为主要成分,加有防腐蚀添加及水的防冻液。
2)节温器:从介绍冷却循环时,可以看出节温器是决定走“冷车循环”,还是“正常循环”的。
写出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组成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散热器:散热器是冷却系统的主要部件,它的作用是接收发动机传来的热量,并将其散发到空气中。
散热器通常由一系列铝制或铜制散热片和散热器芯组成,通过流动的冷却液在散热器芯内流动并将热量释放到空气中。
2、风扇:风扇是冷却系统的另一个重要部件,它的作用是在车辆行驶时,将空气吹向散热器,帮助散发发动机产生的热量。
风扇通常由一个电动马达或手动机构驱动,当需要时会将空气强制吹向散热器。
3、冷却液:冷却液是冷却系统中的流体介质,它通过循环流动将发动机产生的热量带到散热器,然后释放到空气中。
冷却液通常由水和防冻剂组成,以防止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冻结。
4、发动机缸体:发动机缸体是发动机的一部分,它包含有多个发动机缸,每个缸都有独立的冷却系统以确保正常运行。
每个缸的冷却系统通常包括一个缸盖、一个或多个气缸壁、一个或多个油底壳等部件。
5、油底壳:油底壳是发动机的一个部件,它通常位于发动机的底部,用于收集和储存从发动机中产生的热量和摩擦产生的废油。
6、电动马达:在某些情况下,车辆的冷却系统可能包括一个电动马达,用于驱动风扇,帮助将空气吹向散热器。
7、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是冷却系统的一个组件,它通常用于监控和控制冷却系统的各个部件,以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行并防止过热。
常见的冷却系统结构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 水泵:将冷却液从发动机中泵出,使其在冷却系统中循环。
2. 散热器:散热器是冷却系统中的主要部件,负责将冷却液中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
3. 节温器:节温器的作用是控制冷却液的循环路径。
在冷车时,节温器可以让冷却液只在发动机内部循环,使发动机快速升温。
当发动机达到一定温度时,节温器打开,让冷却液流经散热器进行散热。
4. 风扇和风扇皮带:风扇通常安装在散热器后面,用于将空气吹过散热器,帮助散热。
风扇皮带通常由曲轴带动,用来驱动水泵和风扇。
5. 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通常安装在发动机出水口或冷却液储液罐中,用于监测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
6. 散热风扇:当发动机温度过高时,散热风扇会启动,以增加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7. 蓄液罐:蓄液罐通常位于冷却系统的最低点,用于储存冷却液。
8. 水管:水管用来连接各个部件,使冷却液能够在系统中循环流动。
9. 电子控制元件:有些现代冷却系统还包含电子控制元件,如电子扇、电子水泵、电子节温器等,这些元件可以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来自动调节冷却系统的运行。
以上就是常见的冷却系统结构。
冷却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到发动机的性能、散热性能、维护成本和重量等因素。
汽车冷却系统是汽车发动机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它主要由水泵、散热器、水箱、风扇和恒温器等部件组成。
下面,我将按照深度和广度的要求,从浅到深地解释这些主要部件的结构与原理。
1. 水泵水泵是汽车冷却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它通常由叶轮、水封和轴承组成。
水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发动机曲轴驱动,通过转动叶轮来将冷却液吸入并压送至发动机水套和散热器,从而起到循环冷却的作用。
水泵如同汽车的心脏,对冷却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散热器散热器是冷却系统中另一个重要的部件,它通常由水箱、芯子、散热片、进水管和出水管组成。
散热器的作用是将发动机产生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使发动机能够保持在适宜的工作温度。
它与水泵共同构成了汽车冷却系统的核心,保证了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3. 水箱水箱是冷却系统中贮存冷却液的地方,它通常由上下两个水箱组成,上水箱连接散热器,下水箱连接水泵。
在发动机工作时,冷却液通过水泵被压送至水箱,并在水箱中进行循环,起到保护发动机的作用。
4. 风扇风扇是冷却系统中辅助散热的部件,它通常由电机、风叶和风扇壳组成。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风扇通过空气的流动来辅助冷却散热,保证发动机在高温环境下正常运转。
有些车辆的风扇是通过发动机的皮带驱动,有些则是通过电机控制。
5. 恒温器恒温器是冷却系统中的温度控制器,它通过调节冷却液的流量来保持发动机温度的稳定。
当发动机温度升高时,恒温器会向水泵提高冷却液的流速,从而加强冷却作用;反之,发动机温度降低时则相反。
总结回顾:汽车冷却系统的主要部件——水泵、散热器、水箱、风扇和恒温器是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转的关键。
水泵作为系统的心脏,起到循环冷却的作用;而散热器则在发动机工作时将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
水箱是冷却液的储存地,保证了冷却系统的稳定性;风扇在车辆行驶时,辅助空气流动来进行散热。
恒温器则是控制整个系统的温度稳定,使发动机能够在适宜的温度下工作。
个人观点:汽车冷却系统的主要部件结构与原理的深入理解对于保障发动机正常运转和延长汽车寿命至关重要。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水泵:水泵是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的核心部件之一、它负责将冷却液从水箱中抽送到发动机内部,同时也起到循环冷却液的作用。
2.散热器:散热器是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常位于发动机前部,与环境空气接触,利用空气流动的原理实现冷却液的散热。
3.热交换器:热交换器也叫暖风器,它是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的附件之一、它通过与发动机冷却系统相连,将发动机产生的废热转化为室内暖气,提供给驾驶员和乘客。
4.热风扇:热风扇是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当发动机温度过高时,热风扇会自动启动,通过通过黏性连接器、电磁离合器或电动电机驱动来帮助散热器散热。
5.扩压罐:扩压罐也是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主要功能是储存冷却液,在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工作过程中,冷却液的体积会发生变化,扩压罐能够起到稳定冷却液压力的作用。
当发动机运转时,喷油器喷射的燃油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同时也会产生高温废气。
如果不及时冷却,发动机将过热,导致零部件的磨损和损坏。
首先,冷却液由水泵从水箱中抽取,进入发动机冷却通道中。
冷却液流经发动机内的水套和缸体,吸收燃烧产生的热量。
然后,冷却液进入散热器,在散热器的管道中形成薄薄的膜层,与外界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将热量散发至空气中。
同时,热风扇根据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自动启动,加强散热效果。
冷却液在散热器中散热后,经过水泵重新抽回发动机内部,形成循环,保持冷却液的流动。
在发动机冷却系统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元件扩压罐,冷却液在工作过程中会膨胀和收缩,扩压罐能够起到缓冲压力的作用,保证系统的稳定。
另外,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的热交换器起到将发动机废热利用的功能,将废热传递给乘员室,提供供暖。
总结:发动机冷却系统是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行的关键系统之一、通过水泵、散热器、热风扇、扩压罐等组成部件的协调工作,可以有效地控制发动机温度在一个恰当的范围内,防止发动机过热和损坏。
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组成发动机冷却系统是现代汽车中一个重要的系统,它的主要作用是保持发动机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运转,防止发动机由于过热而损坏。
发动机冷却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水箱水箱是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主要部件之一,它是一个储存冷却液的容器。
水箱通常位于发动机前部,紧靠着散热器。
它的主要作用是储存冷却液,并通过管道和泵等部件将冷却液循环到发动机中,以达到冷却发动机的目的。
2. 散热器散热器是发动机冷却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通过冷却液将发动机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
散热器通常由一系列的排列在一起的管道和薄片组成。
冷却液在管道中流动时,会将发动机中产生的热量带走,然后通过薄片将热量散发出去。
散热器通常安装在水箱后部,与水箱紧密相连。
3. 水泵水泵是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的关键部件之一,它是将冷却液从水箱中抽出,并将其循环到发动机中的装置。
水泵通常由一个涡轮和几个叶片组成。
当涡轮旋转时,它会将冷却液抽出水箱,并将其推送到发动机中。
水泵通常安装在发动机正面,与发动机紧密相连。
4. 水管水管是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的管道部件,它将冷却液从水箱中输送到发动机中,并将冷却液从发动机中输送回水箱。
水管通常由一系列的金属管组成,这些管道通常被安装在发动机上,以便输送冷却液。
5. 热交换器热交换器是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它是将发动机中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冷却系统中的装置。
热交换器通常由一系列的金属管和薄片组成。
热交换器通常安装在发动机中,与发动机紧密相连。
以上就是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组成部分,这些部件合作完成发动机冷却的任务。
在使用发动机冷却系统时,需要注意保持冷却液的充足,并及时更换冷却液,以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发动机冷却系统结构和部件
冷却系的功用是将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
发动机的冷却系有风冷和水冷之分。
以空气为冷却介质的冷却系称为风冷系;以冷却液为冷却介质的称为水冷系。
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为强制循环水冷系,即利用水泵提高冷却液的压力,强制冷却液在发动机中循环流动。
冷却系主要由水泵、散热器、冷却风扇、补偿水箱、节温器、发动机机体和气缸盖中的水套以及附属装置等组成。
在冷却系统中,其实有两个散热循环:一个是冷却发动机的主循环,另一个是车内取暖循环。
这两个循环都以发动机为中心,使用是同一冷却液。
一、冷却发动机的主循环
主循环中包括了两种工作循环,即“冷车循环”和“正常循环”。
冷车着车后,发动机在渐渐升温,冷却液的温度还无法打开系统中的节温器,此时的冷却液只是经过水泵在发动机内进行“冷车循环”,目的是使发动机尽快地达到正常工作温度。
随着发动机的温度,冷却液温度升到了节温器的开启温度(通常这温度在80℃后),冷却循环开始了“正常循环”。
这时候的冷却液从发动机出来,经过车前端的散热器,散热后,再经水泵进入发动机。
二、车内取暖的循环
这是一个取暖循环,但对于发动机来说,它同样是一个发动机的冷却循环。
冷却液经过车内的采暖装置,将冷却液的热量送入车内,然后回到发动机。
有一点不同的是:取暖循环不受节温器的控制,只要打开暖气,这循环就开始进行,不管冷却液是冷的、还是热的。
编辑本段
冷却系统部件分析
在整个冷却系统中,冷却介质是冷却液,主要零部件有节温器、水泵、水泵皮带、散热器、散热风扇、水温感应器、蓄液罐、采暖装置(类似散热器)。
1)冷却液
冷却液又称防冻液,是由防冻添加剂及防止金属产生锈蚀的添加剂和水组成的液体。
它需要具有防冻性,防蚀性,热传导性和不变质的性能。
现在经常使用乙二醇为主要成分,加有防腐蚀添加及水的防冻液。
2)节温器
从介绍冷却循环时,可以看出节温器是决定走“冷车循环”,还是“正常循环”的。
节温器在80℃后开启,95℃时开度最大。
节温器不能关闭,会使循环从开始就进入“正常循环”,这样就造成发动机不能尽快达到或无法达到正常温度。
节温器不能开启或开启不灵活,会使冷却液无法经过散热器循环,造成温度过高,或时高时正常。
如果因节温器不能开启而引起过热时,散热器上下两水管的温度和压力会有所不同。
3)水泵
水泵的作用是对冷却液加压,保证其在冷却系中循环流动。
水泵的故障通常为水封的损坏造成漏液,轴承毛病使转动不正常或出声。
在出现发动机过热现象时,最先应该注意的是水泵皮带,检查皮带是否断裂或松动。
4)散热器
发动机工作时,冷却液在散热器芯内流动,空气在散热器芯外通过,热的冷却液由于向空气散热而变冷。
散热器上还有一个重要的小零件,就是散热器盖,这小零件很容易被忽略。
随着温度变化,冷却液会“热胀冷缩”,散热器器因冷却液的膨胀而内压增大,内压到一定时,散热器盖开启,冷却液流到蓄液罐;当温度降低,冷却液回流入散热器。
如果蓄液罐中的冷却液不见减少,散热器液面却有降低,那么,散热器盖就没有工作!
5)散热风扇
正常行驶中,高速气流已足以散热,风扇一般不会在这时候工作;但在慢速和原地运行时,风扇就可能转动来助散热器散热。
风扇的起动由水温感应器控制。
6)水温感应器
水温感应器其实是一个温度开关,当发动机进水温度超出90℃以上,水温感应器将接通风扇电路。
如果循环正常,而温度升高时,风扇不转,水温感应器和风扇本身就需要检查。
7)蓄液罐
蓄液罐的作用是补充冷却液和缓冲“热胀冷缩”的变化,所以不要加液过满。
如果蓄液罐完全用空,就不能仅仅在罐中加液,需要开启散热器盖检查液面并添加冷却液,不然蓄液罐就失去功用。
8)采暖装置
采暖装置在车内,一般不太出问题。
从循环介绍可以看出,此循环不受节温器控制,所以冷车时打开暖气,这个循环是会对发动机的升温有稍延后的影响,但影响实在不大,不用为了让发动机升温而使人冻着。
也正因为这循环的特点,在发动机出现过热的紧急情况下,打开车窗,暖气开大最大,对发动机的降温会有一定的帮助。
编辑本段
冷却系统的设计
冷却系统的作用是在所有工况下,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下工作,冷却系统匹配的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和燃油经济性,所以在冷却系统的设计及计算中,散热器的选型以及风扇的匹配对冷却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便于组织气流,散热器布置在整车的前面,但由于受到整车布置空间的限制,在其前面还布置了空调冷凝器,这会增加风阻,影响散热器的进风量,从而影响冷却系统的冷却能力。
风扇布置在散热器后面,靠风扇电机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