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往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12
2019年高考浙江卷语文真题(含答案)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正确答案:A.不甘庸碌,不墨守成规,不畏挫折,以全部精力和才情奔向既定目标,赴汤蹈火,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与激荡在他内心的狷介不羁之气是多么一致。
改写:A选项中,所有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没有错别字。
这段话表达了一个人不甘于平庸,不墨守成规,不畏挫折,全力以赴实现既定目标的精神,这与他内心的狷介不羁之气是完全一致的。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5分)近两年,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播出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可谓亮点突出。
该节目以博物馆为主题,以文物为线索,每件文物绑定一位与之气质相符的嘉宾,他们或娓娓道来地讲述文物的历史,或扮成古人演绎国宝故事,串联起国宝的前世今生。
近两年来,该节目收获了大量粉丝。
许多观众表示,从《国家宝藏》中看到了文化自信。
甲】近期发布的《中国文化综艺白皮书》显示,在关于“文化综艺节目的什么要素最吸引你”的调查里,“精神内涵”“价值导向”成为受访者的首选,选择“节目创新性”的比例也接近六成。
乙】白皮书还显示,相比娱乐综艺,观众对本土原创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满意度更高。
据此,不少业内人土认为,文化类综艺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丙】有导演认为:文化类综艺节目传达“硬知识”并不需要站在娱乐节目的对立面,而是需要借鉴娱乐节目,找到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硬知识”软化,确保节目的文化表达流畅而轻快。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正确答案:B.演绎改写:B选项中的“演绎”不是很准确,因为该节目中的嘉宾并不是在演绎,而是在讲述文物的历史或扮成古人讲述国宝故事。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正确答案:C.丙改写:C选项中的标点有误,正确的应该是:“文化类综艺节目传达‘硬知识’并不需要站在娱乐节目的对立面,而是需要借鉴娱乐节目,找到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硬知识’软化,确保节目的文化表达流畅而轻快。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浙江卷,解析版)本答案为试做答案,由于本套试卷没有清晰的图片版,加之能力、时间等诸多因素,肯定存在不少错误,敬请甄别使用。
标准答案公布后将第一时间做出详细解析。
一、语言文学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给.(ji)予毛坯.(pi)强劲.(jing)人心惶.(huang)惶B、山崖.(ya)霎.(sha)时掳掠(lue) 沁人心脾.(pi)C、馄饨.(dun)不屑.(xie)嫉.(ji)妒令人咋.(zha)舌D、神甫.(fu)订.(ding)正烙.(lao)印摄人心魂(hun)答案:D解析:A、给.(gěi)予毛坯.(pī)强劲.(jìng)人心惶.(huáng)惶B、山崖.(yá)霎.(shà)时掳掠(lüè) 沁人心脾.(pí)C、馄饨.(tún)不屑.(xiè)嫉.(jí)妒令人咋.(zhà)舌D、神甫.(fǔ)订.(dìng)正烙.(lào)印摄人心魂(hún)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笔法闲熟,感情真挚。
/文章如流水账,缺乏细腻的描写。
/融感情于琐碎的细节中不作直接抒情,情却自然溢出。
(摘自作文评语)B、贷款金额为叁拾肆万元,月底结算。
/暂收定金伍佰元,余额货到验收合格后十日内付清。
(摘自单据合同)C、我们都是虫,可我是萤火虫。
/苦难是化了装的幸福。
/不是忙到脚不沾地,是忙到脚没空儿粘地。
(摘自教室板报)D、一期售罄,二期将出,敬请期待。
/领衔浙江,独占鳌头。
/创意至上,虚位以待,欢迎报名。
(摘自招牌广告)答案:D解析:原文看不清楚,依据文本稿推断。
A笔法娴熟;B、会计《规范》第五十二条具体规定:“汉字大写数字金额如零、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等,一律用正楷或者行书体书写,不得用0、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简化字代替,不得任意自造简化字。
浙江高考语文阅读原文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
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吧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起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统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税收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比。
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唐吉诃德》中的故事是唐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游历见闻的连缀。
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录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质检的区别清晰起来。
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
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
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礼金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瓢泼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作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事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
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掷到故事之外。
[考点要求] 能阅读、分析鉴赏浅易的古代诗文。
1.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2.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理解常见文言虚词(18个):而、、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理解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文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译5.文息的筛选6.文章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的概括7.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一、(20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送丁琰序[宋]曾巩守令之于民近且重,易知矣。
予尝论今之守令,有千里者相接而无一贤守,有百里者相环而无一贤令。
至天子大臣尝患.其然,则任奉法之吏,刺察之科,以绳治之。
或黜或罢者,相继于外。
于是下诏书,择廷臣,使各举所知以任守令。
每举者有姓名,得而视之,推考其材行能堪.其举者,卒亦未见焉.。
举者既然矣,则以余之所见闻,阴计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
犹恐予之愚且贱闻与见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则求夫贤而有名位闻与见之博者而从之问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
岂天下之人固可诬.,而天固不生才于今哉?使天子大臣患天下之弊,则数更法以御..之。
法日以愈密,而弊日以愈多。
岂今之去古也远,治天下卒无术哉?盖古人之.有庠有序,有师友之游,有有司之论,而赏罚之始于乡,属于天下,为教之详至此也。
士也有圣人之道,则皆得行其.教;有可教之质,则皆可为材且.良,故古之贤也多。
贤之多,则自公卿大夫,至于牛羊仓廪贱官之选,咸宜焉,独千里、百里之长哉?其为道岂不约.且明,其为致.天下之材,岂不多哉?其岂有劳于求而不得人,密于法而不胜其弊,若今之患哉?今也.,庠序、师友、赏罚之法非古也,士也有圣人之道,欲推而教于乡于天下,则无路焉。
人愚也,则.愚矣!可教而贤者,卒谁教之哉?故今之贤也少。
贤之少,则自公卿大夫,至于牛羊仓廪贱官之选,常不足其人焉,独守令哉?是以其求之无不至,其法日以愈密,而不足以为治者,其原皆此之出也已。
浙江新高考一卷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文章内容】(略)1. 文章中提到的“XX”一词,其含义是什么?答案:XX一词在文章中指的是...2. 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哪些论据来支持其观点?答案: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以下论据:...3. 根据文章内容,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答案: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文章内容】(略)4. 文章中“XX”一词的运用,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在文章中,作者运用“XX”一词,体现了...5. 请分析文中“XX”这一角色的性格特点。
答案:文中“XX”这一角色的性格特点包括...6. 文章通过哪些手法来展现主题?答案:文章通过以下手法来展现主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9题。
【文章内容】(略)7. 文章中提到的“XX”现象,其成因是什么?答案:文章中提到的“XX”现象,其成因主要包括...8. 根据文章内容,作者对“XX”持有怎样的态度?答案:根据文章内容,作者对“XX”持有...9. 文章中提到的“XX”策略,其效果如何?答案:文章中提到的“XX”策略,其效果表现为...二、古诗文阅读(共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共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文言文内容】(略)10.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答案:(1)...(2)...(3)...(4)...11.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12. 文中“XX”一词的含义是什么?答案:...13. 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5题。
【诗歌内容】(略)14. 诗歌中“XX”一词的运用,有何艺术效果?答案:...15.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一)完成16-17题,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入空白处。
浙江卷语文高考文言文练习及答案带翻译浙江卷语文高考文言文原文欧阳行周文集序(唐)李贻孙欧阳君生于闽之里,幼为儿孩时,即不与众童亲狎,行止多自处。
年十许岁,里中无爱者;每见河滨山畔有片景可采,心独娱之,常执卷一编,忘归于其间。
逮风月清晖,或暮而尚留,窅不能释,不自知所由,盖其性所多也。
未甚识文字,随人而问章句,忽有一言契于心,移日自得,长吟高啸,不知其所止也。
父母不识其志,每尝谓里人曰:“此男子未知其指何如,要恐不为汨没之饥氓也。
未知其为吉凶邪?”乡人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者,皆贺之曰:此若家之宝也。
奈何虑之过欤?自此遂日日知书,伏圣人之教,慕恺悌之化,达君臣父子之节,忠孝之际,惟恐不及。
操笔属词,其言秀而多思,率人所未言者,君道之容易,由是振发于乡里之间。
建中、贞元时,文词崛兴,遂大振耀,瓯闽之乡,不知有他人也。
会故相常衮来为福之观察使,有*高名,又性颇嗜诱进後生,推拔于寒素中,惟恐不及。
至之日,比君为芝英,每有一作,屡加赏进。
游娱燕飨,必召同席。
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
寻而陆相贽知贡举,搜罗天下*,得士之盛,前无伦比,故君名在榜中。
常与君同道而相上下者,有韩侍郎愈、李校书观。
洎君并数百岁杰出,人到于今伏之。
君之文新无所袭,才未尝困。
精于理,故言多周详;切于情,故叙事重复:宜其司当代文柄,以变风雅。
一命而卒,天其绝邪!君于贻孙言故旧之分,于外氏为一家。
故其属文之内多为予伯舅所著者,有《南阳孝子传》,《有韩城县尉厅壁记》,有《与郑居方书》,皆可征于集。
故予冲幼之岁,即拜君于外家之门。
大和中,予为福建团练副使日,其子价自南安抵福州,进君之旧文共十编,首尾凡若干首,泣拜请序。
已诺其命矣,而词竟未就。
价微有文,又早死。
大中六年,予又为观察使,令访其裔,因获其孙曰澥?。
不可使欧阳氏之文遂绝其所传也,为题其序,亦以卒后嗣之愿云。
【注】①窅(yǎo):怅惘。
2023年浙江省高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对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来说,藜麦的发现是一个奇迹。
藜麦不含麸质,富含镁和铁,比其他种子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包括人体无法独自生成的必需的氨基酸。
美国宇航局宣布,藜麦是地球上营养最均衡的食物之一,是宇航员的理想之选。
产于安第斯山的藜麦有一个令西方消费者神往的传说:印加人非常重视藜麦,认为它是神圣的,并且称之为“万谷之母”。
不过,藜麦的爱好者却通过媒体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
从2006年到2013年,玻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
2011年,《独立报》称,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
《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称,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
2013年,《卫报》用煽动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素食者的肚子能装下藜麦令人反胃的事实吗?”该报道称,贫穷的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在食用更加便宜的“进口垃圾食品”。
《独立报》2013年一篇报道的标题是“藜麦:对你有利——对玻利维亚人有害”。
这些消息传遍了全球,在健康饮食者之中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
在社交媒体、素食博客和健康饮食论坛上,人们开始询问食用藜麦是否合适。
这种说法看似可信,被许多人认可,但是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
毕竟,藜麦贸易使大量外国资金涌入玻利维亚和秘鲁,其中许多资金进入了南美最贫穷的地区。
记为经济学家跟踪了秘鲁家庭支出的调查数据,将种植且食用藜麦的家庭、食用但不种植藜麦的家庭和从不接触藜麦的家庭划分为三个小组。
他们发现,从2004年到2013年,三个小组的生活水平都上升了,其中藜麦种植户家庭支出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
农民们正在变富,他们将这种新收入转化为支出又给周边民众带来了好处。
那么藜麦消费量下降34%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很长的时间内两个国家的藜麦消费量一直在缓慢而稳定地下降,这意味着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
浙江省往年语文高考试题和答案速看浙江省往年语文高考试题和答案速看有些不认真学习语文的学生还不知道理解文章的方法,也不知道什么是修辞手法,高考复习要更加努力。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浙江省往年语文高考试题和答案速看,高考志愿填报请扫描下图二维码,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浙江省往年语文高考试题和答案速看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意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煲汤(bao1) 恫吓(dong4) 脐带血(ji4) 整齐划一(hua4)B、古刹(cha4) 衣钵(bo1) 挑大梁(tiao3) 言为心声(wei4)C、掣肘(che4) 卤味(lu3) 处女座(chu3) 寅吃卯粮(yin2)D、笃定(du3) 痤疮(cuo2) 病恹恹(yang1) 血气方刚(xue4)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当前,文艺创作最突出的问题是浮躁,急功进利,粗制滥造,不仅是对文艺的一种伤害,也是对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
B、电视剧播出前,剧组为聚人气而做出密集宣传,虽无可厚非,也应把握尺度;低俗的噱头或许能暂时搏得关注,但终究不会提升电视剧本身的价值。
C、史铁生、霍金或许抱怨过不公的命运,却不曾在这个飞扬拔扈的对手面前认输,他们拼尽全力与对手掰手腕,直至打败对手,取得胜利。
D、影片《荒野猎人》中,“小李子”扮演的不再是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潇洒绅士,而是蓬头垢面、茹毛饮血,与自然鏖战的拓荒英雄。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爱好广泛,喜欢安静的棋类运动,对热闹的纸牌游戏也来者不拒;欣赏通俗感性的流行歌曲,对庄重恢宏的交响乐也甘之如饴。
B、荧屏上,他沉着大方,点评时事亦庄亦谐,精辟的见解让人折服;镜头外,他开朗乐观,热心助人,是邻居、朋友心中的活雷锋。
C、虽然最初并不相信自己涉嫌犯罪,但由于电话那头的骗子言之凿凿,加上所谓最高检“全国通缉公告”,信息闭塞的受害人最终成了骗子的猎物。
D、在媒体的长枪短炮前,明星们也许悟出了言多必失的道理,鲜有人会在聚光灯前竹筒倒豆子,少说、不说成了他们自我保护的明智选择。
浙江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文字版)考试资料网权威发布浙江考试资料语文试题及答案(文字版),更多浙江考试资料语文试题及答案(文字版)相关信息请访问考试资料网。
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风靡(mí)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给大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乱停乱放,阻碍交通,成为城市“烂疮(chuāng)疤”,则与共享的初衷背道而驰。
B.某某快递公司陷入“自噬(shì)”的逆境,背后是快速扩张带来的后遗症;加盟模式曾是其业绩突飞猛进的密诀,但也是动摇其大厦基石的蚁穴(xué)。
C.近日,《我是范雨素》一文在网上刷屏,开篇一句“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zú)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的极为拙劣”,便让许多人不禁(jìn)潸然泪下。
D.作为一部主旋律片,《湄公河行动》真实再现了那场发生在金三角的缉(jī)毒战役,片中抓捕过程之惊险,战斗场面之惨烈,令人咋(zé)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2-3题。
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才智争夺战”。
[甲]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欧洲开启了“人脑项目”,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把握技术。
这种“才智竞争”不只是人类脑科学讨论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心情在内的自我认知。
让这场智能革命惠及全部的人群,使得人人可以享受智能的红利,这是时代付与我们的使命。
[乙]不管达到临界值,越过人类智能综合的“奇点时刻”能否到来,我们都应当从才智的延长中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的想象与思索,理性与和善。
[丙]这或许才是人类熟悉自己、激发潜力的关键所在。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启 B.付与 C.不管 D.独一无二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 B.乙 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胜利后,各参研参试单位纷纷表示,要发奋努力把大型客机打造成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造强国的标志性工程。
高考语文浙江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3题。
(文章略)1. 文章中提到的“他”在面对困境时,表现出了怎样的态度?答案:在文章中,“他”面对困境时表现出了坚韧不拔和乐观向上的态度。
他没有被困难所压倒,而是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对未来的希望。
2. 作者通过描述“他”的故事,想要传达给读者什么样的信息?答案:作者通过描述“他”的故事,想要传达给读者的信息是:无论遇到多么艰难的情况,都应保持积极的态度,勇敢面对,不断努力,最终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我价值。
3. 文章中“他”的哪些行为最能体现其精神风貌?答案:文章中“他”在面对逆境时,不放弃,不断尝试新的方法,以及在成功之后,不忘初心,继续帮助他人的行为最能体现其精神风貌。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
(文言文略)4. 请解释文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因外物的得失而感到高兴或悲伤,不因个人的得失而感到高兴或悲伤。
表达了一种超脱物我,保持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5. 文中提到的“君子”应具备哪些品质?答案:文中提到的“君子”应具备的品质包括:不因外界的得失而动摇,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坚定;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自己的道德准则和行为标准。
6. 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答案: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表达的思想是:一个人应该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不被外界的名利所左右,保持自己的道德操守和人生追求。
三、作文请以“青春”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作文略)答案示例:青春是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它充满了梦想、活力和无限的可能。
在这个阶段,我们拥有探索世界的勇气,也有实现梦想的决心。
青春是一段不断尝试和挑战自我的旅程,它教会我们如何面对失败,如何在挑战中成长。
青春也是一段情感丰富的时期。
友情、爱情、家庭关系,这些情感的交织构成了青春的多彩画卷。
在这个阶段,我们学会了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在人际关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2019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浙江卷)语文一、言文字运用(共20 分)1.以下各句中,没有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是( 3 分)A.不甘庸碌,不墨守成,不畏挫(cuō)折,以所有精力和才思奔向既定目,赴蹈火,不达.目的决不休,与激在他内心的狷(ju àn)介不之气是多么一致。
B.“雪地里踏着碎乱玉,迤背着北而行”“彤(dān)云密布,朔(shuò)起,却早..卷下一天大雪来”⋯⋯也,《水》中最美情的文字就是雪了。
C.“ 史”其实不是噱(xu é),而是“ 史文假名城”的依赖,一旦史印被急于求成的行粗暴抹( mǒ)去,“文化”气味将然无存,“名城”必定危如累卵。
.D.假如一个人能用心抱世界,那么整个世界的和澄( chéng)都会水心中,即使身.形( l éi)弱,也会因内心的丰盈而精神、神彩熠熠。
.下面的文字,达成2-3 。
(5 分)近两年,中央台道播出的文化目《国家宝藏》可亮点突出。
目以博物主,以文物索,每件文物定一位与之气吻合的嘉,他或娓娓道来....地述文物的史,或扮成先人演..国宝故事,串起国宝的前生此生。
近两年来,目收了大批粉。
多众表示,从《国家宝藏》中看到了文化自信。
【甲】近期布的《中国文化白皮》示,在对于“文化目的什么因素最吸引你”的里,“精神内涵”“价向” 成受者的首,“ 目新性”的比率也凑近六成。
【乙】白皮示,比较,众当地原的文化目的意度更高据此,好多内人土,文化迎来了最好的代。
【丙】有演:文化目达“硬知”其实不需要站在目的立面,而是..需要借目,找到大众喜的形式,把“硬知” 化,保证目的文化表达流而快。
....2.文段中的加点,运用不正确的一是(3分)...A.妮妮道来B.演C.而是D.喜3.文段中画的甲、乙、丙句,点有的一是( 2 分)A.甲 B .乙C.丙4.以下各句中,没有病的一是( 3 分)A.当人体免疫力大幅受损的情况下,“超级真菌”会乘人之危,使病情火上加油,加快病人死亡,所以它被贴上了“高致死率”的标签,令人闻之色变。
绝密★启用前2019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浙江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以下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不甘庸碌,不故步自封,不畏挫(cuō)折,以所有精力和才思奔向既定目标,出生入死,不达目的决.不罢手,这与激荡在他内心的狷(juàn)介不羁之气是多么一致。
B.“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寒风而行”“彤(dān)云密布,朔(shuò)风渐起,却早纷繁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或许,《水浒传》中最漂亮传情的文字就是雪了。
C.“历史”并不是噱(xué)头,而是“历史文假名城”的依靠,一旦历史印记被急于求成的行为粗暴抹.(mǒ)去,“文化”气味将无影无踪,“名城”必定危如累卵。
D.假如一个人能够用爱心拥抱世界,那么整个世界的绚烂和澄.(chéng)净都会水驻心中,即使身形赢(léi)弱,也会因内心的丰盈而容光焕发、神彩熠熠。
.阅读下面的文字,达成2-3题。
(5分)近两年,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播出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堪称亮点突出。
该节目以博物馆为主题,以文物为线索,每件文物绑定一位与之气质符合的贵宾,他们或娓娓道来地....叙述文物的历史,或扮成先人演绎国宝故事,串连起国宝的前生此生。
近两年来,该节目收获..了大批粉丝。
很多观众表示,从《国家宝藏》中看到了文化自信。
【甲】近期公布的《中国文化综艺白皮书》显示,在对于“文化综艺节目的什么因素最吸引你”的检查里,“精神内涵”“价值导向”成为受访者的首选,选择“节目创新性”的比率也靠近六成。
【乙】白皮书还显示,对比娱乐综艺,观众对本地原创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满意度更高据此,许多业内人土认为,文化类综艺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丙】有导演以为:文化类综艺节目传达“硬知识”其实不需要站在娱乐节目的对峙面,而是需要借..鉴娱乐节目,找到大众喜闻乐道的形式,把“硬知识”融化,保证节目的文化表达流利而轻盈。
浙江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0XX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挑选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漩.(xuán)涡按捺.(nài)饯.不(jiàn)稍纵即.(jí)逝B. 桑梓.(zǐ)鬈.(quán)发昭.(zhāo)示图穷匕.(bǐ)见C. 混.(hùn)淆盘桓.(huán)喷.(pèn)香力能扛.(káng)鼎D. 潜.(qián)伏佝偻.(lóu)拙.(zhuó)劣戛.(jiá)但是止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不字的一项是()A.辩论双方唇枪舌箭,针锋相对,相持别下,后来正方二辩出其别意地抛出三个论据,令反方措手别及,只好甘拜下风。
B.这位专家对于城镇化建设要防止降入“五大陷井”的讲法得到了与会人员的认同,很多人对他的真知灼见竖起了大拇指。
C.在“中国情结”绘画大奖赛中,作品《瑞雪兆丰年》制造性地融入了民族文化元素,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最后拔得头筹。
D.初次登陆电子邮箱、微博或使用银行卡、会员卡时都须输入密码,而别同的密码容易混淆,这给人们平添了许多麻烦。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倒金字塔型的“421”家庭结构使得居家养老陷入困境,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又别够完善,以至..中国养老咨询题日趋严峻。
B.有人多次为芦山灾民大方解囊,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个儿将细大别捐....,以抗议某些慈悲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
C.面对河水严峻污染的现状,大学生自愿组成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满怀热诚..地举行生态环境调查,积极宣传环保理念。
D.随着出版业的市场化和多元化,类型多样、题材丰富的作品大量涌现,其中也有一些作品粗制滥造,令人别忍卒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部由第六代导演执导的青春片带有鲜亮的时代印记,表现了主人公拒绝平凡、坚守梦想的成长故事,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2021年高考语文真题试卷(浙江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共5题;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各种春菜在田间地垄悄然探出头,娇弱的身子轻轻摇曳.(yì),而稚嫩的豌豆尖更是惹人喜爱,叶子清澈通透如翡翠薄片,茎上嫩须迎风轻颤.(chàn ),引逗着人们去采撷。
B. 创新型国家建设不是一蹴.(cù)而就的,需要科技工作者心无旁骛,摒.(bǐng )弃拜金主义,以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精神,帮助青少年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坚的人才。
C. 《典籍里的中国》用追根溯源、旁证博引的方式驰骋.(chěng )上下五千年,从文明的起源讲到现代传承,让观众眼界大开,堪称当下文化节目的扛.(gāng )鼎之作。
D. 那些或坐落于安静的小镇古街、或藏身在喧嚣的商业密林的个性实体书店,在充满竞争的时代执拗.(niù)生长,规模不大却洋溢着审美情趣,足以让灵魂片刻栖.(qī)身。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中国传统工艺设计注重“材美”“工巧”“器雅”,古人对于器物的形状、质地、色彩的追求可谓孜.孜不倦...。
一件器物,可以拙朴到浑然天成,不露声色...., 也可以繁复,精美到无以复加。
(乙)“过去的生活,一切都很慢”,因此无论是天潢贵胄,还是黎民百姓,家里或许..都会有几件称心如意的工艺品,点缀他们的“慢生活”。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那些与生活息息相关、具有温度的传统工艺家具与器物,除了留存..在一些宫殿、宅第、民居中,还在热衷传统工艺设计的美术家手中不断传承。
(丙)家具、器物、雅玩里不仅仅蕴藏着中国传统工艺源远流长且不断革新的丰富技法;更折射出中国人对幸福生活的虔诚态度。
(1)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孜孜不倦B.不露声色C.或许D.留存(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一些平台正通过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提升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效率,用户不但能享受到更低价格和更新鲜的农产品,还能促进农民增收以及通过再投资改善生产。
浙江历年高考语文题目大全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浙江历年高考语文题目大全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昵nì称质zhǐ量衣钵bō因噎yē废食B、刍chú议熟稔rěn露lù脸瘙sào痒难忍C、奇葩pā笑靥yǎn当dàng真物阜fù民丰D、绮qǐ丽木讷nè顷qǐng刻入不敷fū出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散文是倍受读者青睐的文体,古今中外的散文家凭借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文采斐然、脍炙人口的名篇;B.上课铃声过后,他才慌慌张张地冲进教室,"报告"声刚落,同学们轰堂大笑,原来他衣服的纽扣错位了;C.毋庸讳言,得过且过、敷衍塞责的教师确实存在,但像"最美女教师"张丽莉那样爱生如子、恪尽职守的人,才是教师队伍中的主流;D.作为领导干部,面对群众时需要很强的亲和力,只有贴近群众,和颜悦色而不是急言厉色,才能真正听到群众的心声;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温总理对于一些地方房价还没有回到合理价位,调控不能放松的表态,让市场对楼市调控政策放松的预期落了空;B.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C.中国古典诗歌所用的许多物象,本是无情无知的,但经过历代诗人反复继承、运用和发展,积淀了丰厚的象征意蕴,成为传统的审美意象;D.毒胶囊事件是继三聚氰胺事件后又一起惊世骇俗的丑闻,它再次给有关部门敲响了警钟:药品安全大如天,万万不可掉以轻心;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加强和改进艺术评论工作,引领艺术创作和群众艺术鉴赏水平,纠正不良创作倾向,是艺术评论家必须承担的职责;B.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要求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C.这本书精心选配了10多幅契合文意的图片与版式设计有机结合,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极具文化魅力的立体阅读空间;D.智能电视的推出了人们心中电视机只是用来看节目的传统观念,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电视上网进行一系列的社交、娱乐活动;5.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食品添加剂"下定义;3分①食品添加剂是有意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②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③食品添加剂既可以是化学合成物质,也可以是天然物质;④食品添加剂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色、香、味;6.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不超过60字4分银杏树初冬疾风骤雨凋零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7.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5分不久前,某地一所高中对700名学生做了以"你觉得你离父母有多远"为主题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9%的学生认为与父母有代沟,其中6%的学生觉得离父母很远;很多学生说,与父母沟通时,除了学习再无别的话题;1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分2就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80字3分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国学是中国学问的根底;这个根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小学,一个是经学;经学就是"六经",再扩展,是十三经;其实十三经已经推衍开了,基本的还是"六经";"乐经"不传,实际上是"五经";就是诗经、书经、周礼、周易和春秋;这就是经学;汉代一大批注释、传疏、义证,晋唐又有一批,宋明又有一批;清代重新回过头来再注再疏;后来的经学,不是经学的原典,而是经学史;中国的经学在中国学术怎样流变,有汉宋之争,有明清之变;研究经学史,不了解清代学术不行,因为他们把字、词、义解释得更清楚了,汉宋儒的不少错误得到了纠正;不了解清代学者对经学的重新检讨研究,念字就会念错,发音就会不准确;对"五经"音义的校正,是清儒的一大贡献;宋代重视义理,也就是"六经"的义理和思想;濂、洛、关、闽四大家,基本上都回到"六经",重构儒家的思想体系;重归"六经"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他们抓住了周易;所以朱子研究易,二程对易的研究极高深,张载也研究易;张载讲易是有名的,但在程颢、程颐面前,他主动让出一席之地;为什么清儒反宋他们觉得宋儒讲空话;字音都没有念清楚,空谈义理,有什么意思清儒就指出这个字那个字以前念错了;这样一种功夫,主要的研究对象是针对"六经";清儒的原话,"读书必先识字";你说"经",是哪一本"经"是古文还是今文具体是哪一个文本所以清儒的功夫在甄别和辨伪,目的是恢复"经"的本原;要恢复本原,必须有小学的功夫;小学的功夫就是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文字学是认字,训诂学是释词,把字词的意思解释清楚;这还不行,还要懂音韵;说这个字,汉代这样读,宋代那样读,清代是这样读的;清儒把"六经"的字一个一个弄准确了;所以要说国学,最主要的应该是经学和小学;要懂经学,就得懂小学;小学是工具和路径,不懂小学,通经之路就走不过去,就没有能力研究经学;8.下列对"读书必先识字"理由的说明,最恰当的一项是A.朱子、二程等人在没有小学功夫的情况下研究周易,是空谈义理;B.有了对经学字词义的大量注疏,才有可能去研究经学在中国学术的流变问题;C.字音没有念清楚,字词意思没有解释清楚,就不能够恢复"经"的本原;D.汉、晋唐、宋明注疏有不妥之处,汉宋儒在研究经学史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错误;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国学是中国学问的根底,而作为工具和路径的小学是经学的根底;B.宋代学者从周易入手重归"六经",以"六经"的义理和思想来重构儒家的思想体系; C.清儒有着深厚的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功底,他们对"六经"的字逐一进行了校正; D.只有纠正了"五经"音义中的错误,才能真正了解清代学者对经学研究的贡献; 10.结合上下文,指出作者认为"后来的经学,不是经学的原典,而是经学史"的理由;3分。
一、非货币性交换1 单(09新CPA样)甲公司将两辆大型运输车辆与A公司的一台生产设备相交换,另支付补价10万元。
在交换日,甲公司用于交换的两辆运输车辆账面原价为140万元,累计折旧为25万元,公允价值为130万元;A公司用于交换的生产设备账面原价为300万元,累计折旧为175万元,公允价值为140万元。
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甲公司对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确认的收益为()。
A.0 B.5万元C.10万元 D.15万元2 单(09新CPA样)下列各项中,应计入营业外收入的是()。
A.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B.处置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收益C.出租无形资产取得的收入D.处置投资性房地产取得的收入3 单(08会计师)甲公司以一台生产设备和一项专利权与乙公司的一台机床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甲公司换出生产设备的账面原价为1000万元,累计折旧为250万元,公允价值为780万元;换出专利权的账面原价为120万元,累计摊销为24万元,公允价值为100万元。
乙公司换出机床的账面原价为1500万元,累计折旧为750万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为32万元,公允价值为700万元。
甲公司另向乙公司收取银行存款180万元作为补价。
假定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换入乙公司机床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538 B.666 C.700 D.7184 单(09CPA新制度)20×8年2月,甲公司以其持有的5000股丙公司股票交换乙公司生产的一台办公设备,并将换入办公设备作为固定资产核算。
甲公司所持有丙公司股票的成本为18万元,累计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5万元,在交换日的公允价值为28万元。
甲公司另向乙公司支付银行存款1.25万元。
乙公司用于交换的办公设备的账面余额为20万元,未计提跌价准备,在交换日的公允价值为25万元。
乙公司换入丙公司股票后对丙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拟随时处置丙公司股票以获取差价。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漩.(xuán)涡按捺.(nài)饯.别(jiàn)稍纵即.(jí)逝B. 桑梓.(zǐ)鬈.(quán)发昭.(zhāo)示图穷匕.(bǐ)见C. 混.(hùn)淆盘桓.(huán)喷.(pèn)香力能扛.(káng)鼎D. 潜.(qián)伏佝偻.(lóu)拙.(zhuó)劣戛.(jiá)然而止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辩论双方唇枪舌箭,针锋相对,相持不下,后来正方二辩出其不意地抛出三个论据,令反方措手不及,只好甘拜下风。
B.这位专家关于城镇化建设要防止落入“五大陷井”的说法得到了与会人员的认同,不少人对他的真知灼见竖起了大拇指。
C.在“中国情结”绘画大奖赛中,作品《瑞雪兆丰年》创造性地融入了民族文化元素,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最终拔得头筹。
D.初次登陆电子邮箱、微博或使用银行卡、会员卡时都须输入密码,而不同的密码容易混淆,这给人们平添了许多烦恼。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倒金字塔型的“421”家庭结构使得居家养老陷入困境,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又不够完善,以至..中国养老问题日趋严重。
B.有人多次为芦山灾民慷慨解囊,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己将细大不捐....,以抗议某些慈善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
C.面对河水严重污染的现状,大学生自愿组成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满怀热诚..地进行生态环境调查,积极宣传环保理念。
D.随着出版业的市场化和多元化,类型多样、题材丰富的作品大量涌现,其中也有一些作品粗制滥造,令人不忍卒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部由第六代导演执导的青春片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表现了主人公拒绝平庸、坚守梦想的成长故事,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B.瑞典和芬兰研究人员最近发现某些癌症存在“基因开关”,这一成果有助于未来的癌症防治,但距离相应的药物的问世还需要很多年的深入研究。
C.近年来,我国在海外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汉语教学、汉语推广等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了汉语国际传播,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城市越来越受欢迎。
D.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重要标志之一”的三D打印技术,目前被各国艺术家用于复杂的中小型雕塑作品创作和按原比例缩小的概念模型制作。
5.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分)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
地上者妙在,画上者妙在,梦中者妙在,胸中者妙在。
①位置自如②笔墨淋漓③景象变幻④丘壑深邃A.④③②① B.①②④③ C.②③①④ D.④②③①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语段的寓意,字数不超过25个。
(分)太阳怨云:“你为什么总是匆匆跑掉?”云怨风:“你为什么吹得我站不住脚?” 风怨太阳:“你为什总是用灼热的鞭子赶着我跑?”最后,雨一直下不来,禾苗干死了。
7.请参照示例,用比喻的手法描述一组事物,要求合乎事理,句式和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以“青天”“月亮”“芭蕉叶”“露珠”作为描述对象。
(5分)青天,是一片芭蕉叶。
月亮是一滴露珠。
手指,轻轻一点,它就落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9分)传统建筑不是一劳永逸的东西,它从个体到个体进行传播,而且每一代的质量都有很大变化。
它可能在达到某种高度之后突然没落,或是,在一定时期的败落之后,它也能在短暂的几年间异常繁荣。
就像所有活着的有机物,它在永恒的重塑过程中寻找自我。
它现在的贫乏并不致命,并不意味会被永远拒之门外。
它自身的没落为其正本清源和准备改进创造了必要条件。
在古典柱式中,建筑找到了它的最高表达方式:即使天才们也不能再对它做进一步的改进,就如同无法再改进人类的身体和骨骼一样。
辛克尔宣称:建筑的进化在过去是很显著,现在只有受过训练的眼睛才能觉察到古典柱式中所需要的改进。
这在所有的文化领域都是显而易见的:当说不好古典语言时不能就这样放弃;相反,在这样的时刻,人们有必要建立适当的途径来重构古典形式。
有人说传统建筑语言已经枯竭并最终过时,这样一个灾难性事件的结果,这样的论点并不是出于对传统建筑自身内在结构的评价,而是对传统建筑因为政治原因而被滥用的拒绝。
传统建筑远不是一种外来语,真正的传统建筑仍在和我们对话,而且效果很好。
即使我们不能够发出我们自己的,它仍在不断向我们传达着精华的信息。
传统建筑始终是一种有生命的语言,尽管许多建筑师已经丧失了学习传统建筑语法、使用传统建筑语汇的愿望。
过去的、现代的危机既没有侵蚀也没有污染传统语言:它的规则、含义、发明和词汇都只是在混乱中被暂时掩盖了起来或被人们所视而不见,传统建筑语言的知识构架以及使用传统建筑语言的过渡期被生生地打断了,也不是自愿的,而是有决定因素和原因的,——它是一个文化的选择。
(选自[卢]莱昂·克里尔《社会建筑》)8.下列不能支持“传统建筑不是一劳永逸的东西”这一观点的一项是()A.传统建筑有可能会暂时没落,它的发展和完善始终不曾停止过。
B.传统建筑如同一种活着的有机物,总是在重塑过程中寻找自我。
C.传统建筑由于并不致命的贫乏,目前被建筑师们暂时拒之门外。
D.传统建筑如人类身体和骨骼一样稳定,难以对其做进一步改进。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传统建筑因被滥用而遭拒绝,致使有人作出其语言已经枯竭的论断。
B.传统建筑就像古典语言一样,仍在不断向我们传达着精华的信息。
C.传统建筑产生危机,是由于建筑师丧失了使用传统建筑语言的愿望。
D.传统建筑语言并没有被侵蚀和污染,其原则可能已经被人使用。
10.概括传统建筑能传承下来的原因。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20分)牛铃叮当李清明①水乡多水牛。
②从我记事开始,一直到成年走出水乡,多以水牛为伴。
不但寒暑假期要整天放牧水牛,即使上学了每天也须带上镰刀和竹筐,放学的路上割上满满一筐青草,回去喂食和照顾水牛。
③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在我们水乡,可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牛。
洞庭湖多年淤积的湖洲上围垦成水乡一个个院落,湖汊内港、沟渠水塘星罗棋布,到处都长满了茂盛的芦苇、青草和野篙。
这些也都是水牛们上好的饲料。
水牛生命力强,容易饲养,春、夏、秋三季均以自然生长的草蒿为食;到了万物枯萎的冬日,每天也只需一捆备干草便能果腹。
④漫长的农耕时代,水牛一直被视为农家的命根子,从牛犊学会走路的那天起,它的脖子上便被精心挂上一串铜制的铃铛。
农忙季节,水牛可用于犁田、耙田;农闲时分,牛能帮助拉磨,碾压菜籽、稻谷,以便得到食油、大米。
⑤水牛天生就能游泳,还是长距离泅渡的高手。
水浅处水牛游得很慢——一边游还一边不忘啃食水中的荷叶、篙草和野生水稻;一旦游到水深处,它便变得特别快捷,一边用力划动四肢,一边高高抬起头角,“嗯呀——嗯呀”十分得意地叫个不停。
夏天,水牛成了我和一班好伙伴最好的“游泳老师”。
跟着水牛学游泳,我们先是用柳条鞭子将水牛赶至河里,双手死死地拽住牛尾巴,待水牛飞速抢渡时,再使劲用双脚拍击水面。
不消两日,我们便掌握了“牛刨”、“蛙泳”等全套的游泳本领。
⑥与水牛朝夕相处,我们也摸透了它温和、驯良的习性。
只要你往牛头前一站,哪怕是它正在吞食草料,也会赶紧把头一低,让你攀住牛角,爬到它背上,待你坐好,水牛还不忘摆动着头角,“嗯呀——嗯呀”撒娇般地叫唤几声,牛铃也会“叮当——叮当”地响个不停。
这时的我们,头扎柳条帽,腰间别着把弹弓,右手高高地扬起柳条鞭子,活像一个个舞长剑骑战马,披挂出征的大将军。
⑦别看水牛平日温驯,一旦打起架来却异常勇猛,尤以处于发情期的公牛为甚。
当攻击开始时,公牛们双眼通红,抵足弓背,头缩至前腿中间,亮出尖尖的双角,冲撞挑击。
一时间,牛铃骤响、沙飞石跳、响声震天。
这时,只有将干草燃成的火把投掷牛头角力处,方能将它们分开。
⑧终于,水牛老了。
连田野耕不动的水牛,静静蹲在牛栏中,等待自己大限的到来,因为害怕掉膘,乡亲们往往会提前宰杀水牛。
被牛绳绑囚在树下的水牛,看到屠夫磨刀霍霍,都会掉下一颗颗好大好大的眼泪,似有深深的不舍和无限的悲戚。
想起水牛这一辈子所求甚少,干的却是最脏最累的活,站在一旁的我们不禁泪眼模糊。
⑨现今的水乡,早已不用水牛精耕细作,而是直接向稻田里抛撒谷种,等天收粮、靠天吃饭。
放眼望去,湖洲上唯有水草疯长,久而久之便成了放养水牛的天然牧场。
春天里,不再耕田的水牛被赶至牧场,脖子上换上了刻有记号的新铃铛,直到冬天才各自牵回。
一起牵回的还有傍着公牛母牛的新生牛犊。
牛犊的认领沿用的是乡里的老规矩:将各家的大牛小牛赶至一处,看哪条牛犊跟谁家的大牛走,哪头牛犊就算是谁家的。
⑩如今,利益的驱动让这样的老规矩开始面临挑战。
由牛犊引发的纠纷,每有耳闻。
曾有相邻的两家因争六条小牛而互不相让,直至对簿公堂,一家提出要用船装着大牛小牛去省城做“亲子鉴定”。
自然,鉴定最后平息了纠纷,但花去的鉴定费、差旅费和诉讼费加起来远远超过几条小牛的价值,这一时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最多的黑色幽默。
⑾打那以后,水乡的水牛们大都由放养改成了圈养,岁月流逝,牧童牛笛仿佛一夜之间成了绝响。
没了广阔湖洲茵茵绿草的映衬,少了骀荡和风的吹拂……牛铃依旧叮当,但总觉得少了往昔的悦耳与悠扬。
(本文有删改)11.第四段中“铁牛”“拖拉”加上引号,有什么用意?(3分)12. 赏析第五段中画线句。
(4分)13.作者为什么把牛犊引发的纠纷称作“黑色幽默”?(3分)14. 文中多次写到牛铃,有什么艺术效果?(5分)15. 简要概括本文主旨,并谈谈你的感悟。
(5分)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19分)守令之于民近且重,易知矣。
予尝论今之守令,有道而闻四方者不过数人。
此数人者,非特任守令也。
过此数人,有千里者相接而无一贤守,有百里者相环而无一贤令。
至天子大臣尝患其然,则任奉法之吏,严刺察之科,以绳治之。
诸郡守县令以罪不任职,或黜或罢者相继于外。
于是下诏书,择廷臣,使各举所知以任守令。
是天子大臣爱国与民而重守令之意,可谓无不至矣。
而诏虽下,举者卒不闻。
惟令或以旧制举,不皆循岁月而授。
每举者有姓名,得而视之,推考其材行能堪其举者,卒亦未见焉。
举者既然矣,则以余之所见闻,阴计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
犹恐予之愚且贱闻与见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则求夫贤而有名位闻与见之博者而从之问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
岂天下之人固可诬,而天固不生才于今哉!使天子大臣患天下之弊,则数更法以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