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一化学第四节_海水中的元素
- 格式:ppt
- 大小:1.49 MB
- 文档页数:29
高中化学必修一海水的重要元素讲义
摘要:
1.引言:介绍海水的重要性和其中包含的元素
2.主体:详述海水中的重要元素
2.1 钠
2.2 氯
2.3 镁
2.4 钙
2.5 其他微量元素
3.结论:总结海水中的元素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正文:
海水是地球上最丰富的资源之一,它对地球的环境和人类的生存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海水中含有许多重要的元素,这些元素对人类的生活和环境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海水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是钠。
钠是海水中的主要阳离子,它是人体必需的电解质之一,对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此外,钠还是许多工业过程的重要原料,如制取玻璃和洗涤剂等。
氯是海水中的另一个重要元素。
氯是海水中的主要阴离子,它是人体必需的电解质之一,对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氯气还被广泛用于水的消毒和许多工业过程中。
镁和钙也是海水中的重要元素。
镁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之一,它对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钙则是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它对
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骨骼健康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镁和钙也是许多工业过程的重要原料,如制取水泥和陶瓷等。
海水中还含有许多其他微量元素,如钾、溴、碘等。
这些元素虽然含量较少,但对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环境的平衡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海水中的元素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是深远的。
它们不仅维持了地球的水循环和生态平衡,还为人类的生活和工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原料。
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4节海水中的化学元素制作人:临朐第二中学连海萍【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高中生2.学科:化学3.课时:2【教学课题】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研讨等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镁单质的还原性和重要用途。
2、通过实验探究、交流研讨等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递变顺序及溴单质和溴的化合物的重要用途。
3、了解海水中微量元素的存在和应用及在工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潜在价值,认识到综合开发利用海水化学资源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递变次序的活动探究,学会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设计实验,探究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相对强弱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海水中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性,学会关注和珍惜自然资源。
【教材分析】(一)知识脉络本节教材内容以海水中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为线索展开,简单介绍了海水中化学元素的种类和存在形式,重点介绍了金属镁的提取原理、重要的化学性质和主要用途;然后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溴和氯、碘的氧化性强弱关系,以此为启示,介绍溴单质的提取原理和主要用途。
(二)知识框架(三)新教材的主要特点:本节内容既承载了元素化合物知识,又使学生认识到开发利用海洋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既关注了知识的获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又关注了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的方向。
体现了新课程的基础性和时代性。
【教学方法】本节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但在教学生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己动起手来,这样才能跟好的理解和掌握,故本节课主要采取实验、探究、启发教学方法,目的是让学生对海水中元素的的性质能认识得更深入、更透彻,同时,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采用的是实验探究的方法,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最后通过当堂检测和课后巩固本节课知识。
【教学重难点】知识上重点、难点重点:金属镁的还原性;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递变次序。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一、选择题1.已知:还原性强弱:I->Fe2+。
往100 mL碘化亚铁溶液中缓慢通入3.36 L(标准状况)氯气,反应完成后溶液中有的Fe2+被氧化成Fe3+。
则原碘化亚铁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1.1 mol·L-1B.1.5 mol·L-1C.1.2 mol·L-1D.1.0 mol·L-12.检验Cl-时所用试剂稀HNO3的作用是()A.防止CO2-3的干扰B.防止Cl-的干扰C.生成Ag2CO3沉淀D.防止NO-3的干扰3.饱和氯水久置后,溶液中的各种粒子:①Cl2②H2O③Cl-④HClO⑤H+,减少的是()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④D.②④4.如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c、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
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
已知:2KMnO4+16HCl(浓)===2KCl+5Cl2↑+2MnCl2+8H2O,下列选项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A 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氧化性:Cl2>Br2>I2B c处先变红,后褪色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C d处立即褪色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漂白性物质D e处变红色还原性:Fe2+>Cl-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氯可存储于钢瓶中运输和使用B.氯水呈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D.向新制氯水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6.下列有关氯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氯气能与铁反应,故不能用铁罐存放液氯B.液氯和氯水不是同一种物质,但是都含有氯元素C.工业上用点燃氢气和氯气混合气体的方法制取氯化氢D.用氯气对生活用水进行消毒的原因是氯气本身能杀灭细菌7.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进行有关Cl2的实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Ⅰ图中: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中HCl就可全部反应B.Ⅱ图中:闻Cl2的气味C.Ⅲ图中:生成蓝色的烟D.Ⅳ图中:若气球干瘪,证明Cl2可与NaOH反应8.漂白粉长期露置在空气中失效的原因是()A.吸收了氧气和水蒸气B.吸收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C.漂白粉风化D.漂白粉不稳定,见光分解9.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盛浓盐酸的分液漏斗可用长颈漏斗代替B.为了便于学生观察氯气的制备实验,可在讲台上直接做氯气的制备实验C.可用饱和食盐水吸收尾气D.可在集气瓶口放一张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观察氯气是否收集满1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Ca2++2ClO-+H2O+CO2===CaCO3↓+2HClO B.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2OH-+Cl2===Cl-+ClO-+H2OC.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HCl+Ag+===AgCl↓+H+D.氯气通入水中:Cl2+H2O===2H++Cl-+ClO-11.向盛有氯气的三个集气瓶中,分别注入约五分之一的液体并振荡,观察下图所记录的现象,其中判断各瓶所注入的液体正确的是()A.①中为硝酸银溶液B.②中为氢氧化钠溶液C.③中为蒸馏水D.③中为澄清石灰水12.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变蓝色,再通入氯气,溶液由蓝色先变成红色,最后颜色慢慢褪去,其原因是()①氯气有漂白性②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③氯气的水溶液呈酸性④次氯酸有漂白性⑤氯化钠有漂白性A.①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④⑤13.用自来水养金鱼时,将水注入鱼缸以前需把水放在阳光下暴晒一段时间,目的是() A.起到杀菌作用B.使水中次氯酸分解C.提高水的温度D.增加水中氧气的含量二、非选择题14.为了证明干燥氯气无漂白性以及卤素氧化性的强弱,可先制取氯气再进行性质实验。
4、海水中的元素-鲁科版必修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海水的化学组成及其对生命体的影响;2.掌握海水中主要元素的含量及其分布规律;3.能够说明海洋对地球的化学循环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海水中主要元素的含量及其分布规律;2.海洋对地球的化学循环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生物通过海水的作用及影响;2.海洋酸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地球上70%的面积是由海洋覆盖的,从而探究海洋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海洋对地球的化学循环的作用。
2. 学习知识点1:海水的化学组成1.介绍海水的组成;2.探究海水中的离子和分子。
知识点2:海水中的元素1.探究海水中的元素及其分布规律;2.分析海水中的元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知识点3:海洋对地球的化学循环的重要性1.探究海洋对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性;2.分析海洋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知识点4:海洋酸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介绍海洋酸化的原因;2.探究海洋酸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 讨论分组讨论海洋对地球的化学循环的作用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 总结归纳通过讨论和归纳总结,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海洋的认识及其对地球的化学循环的重要性。
5. 单独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教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海水中元素分布规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文章。
6. 讲解答案让学生轮流分享自己的文章,其他同学就文章进行评价和讨论。
五、课后作业1.复习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2.通过文献阅读,进一步了解海水中元素的作用和影响。
六、教学资源1.鲁科版必修一教材;2.互联网、图书馆等各种资源。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一课时)【课标要求】1、了解氯元素的存在,掌握氯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2、培养学生归纳能力,推理能力,实验能力,形成勇于创新的习惯,培养创新能力。
【学习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学习过程】1:食盐中的氯元秦是最重要的,主要以的形式存在于或的中。
2:海洋平均含盐约左右、其中NaCl约,还含有、等盐类。
3:氯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在化学反应中氯很容易得一个电子变成,表现出典型的性,氯在自然界中以存在。
4: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气(Cl2)分子是由2个氯原子构成的双原子分子。
在通常情况下,氯气呈。
在压强为101kPa、温度为-34.6℃,氯气液化成。
将温度继续冷却到-101℃时,液氯变成。
5:氯气的化学性质氯气是很活泼的,它具有较强的,能与多种和直接化合,还能与、等化合物起反应。
(1):氯气跟金属反应Na+Cl2Fe+Cl2Cu+Cl2(2):H2在Cl2中燃烧讨论:燃烧是否一定要有氧气参加?比较铁、硫、碳等在氧气中的燃烧,以及铜、钠等在氯气中的燃烧,找出共同的特点并由此推论什么叫燃烧。
(3):与水反应氯气溶解于水,在常温下,1体积水约溶解体积的氯气。
氯气的水溶液叫,氯水因溶有氯气而呈色。
溶解的氯气能够与水起反应,生成和。
化学方程式:次氯酸是一种很的酸,不稳定,容易分解放出。
当氯水受到日光照射时,次氯酸的分解速率加快(如图)。
请配平反应式和水逐渐反应,直至氯水失效,因此氯水要现用由于HClO的分解,使Cl2现制,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注意:a.氯气溶于水得到氯水,其中只有少量Cl和水反应,因此氯水中主要溶质是2。
Cl2)b.氯水的成分:氯水是混合物而液氯是纯净物(Cl2观测、对比、分析、归纳。
液氯和氯水是不是一回事?[典型例题]1、下列关于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液氯和氯水是同一物质B 氯水久置后酸性将减弱C 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D 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为Cl2课堂信息反馈: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液氯B 氯水C 盐酸D 漂白粉2、关于氯水叙述正确的是( )A 氯水中只含Cl2和H2O分子B 新制氯水可使红色石蕊试纸先变蓝后褪色C 新制的氯水有漂白性,因为其含有Cl2D 氯水放置数天后,PH变小,几乎无漂白性3、0.2mol某元素的单质与氯气反应,质量增加21.3g,这中元素是( )A PB NaC MgD Al4、氯化碘(ICl)的化学性质跟Cl2相似,此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它和H2O反应最初生成物是( )A HI和HClOB HCl和HIOC HClO和HIOD HClO和HIO【课时作业】班级姓名学号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检测题1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含有氯分子的混合物是( )A.液氯 B.盐酸 C.次氯酸 D.氯水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l- 比Cl(原子)稳定B 液氯能导电C新制氯水的成分为Cl2和H2O D 新制的浓氯水呈无色3.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离子是()A.钠离子B.氯离子C.钙离子D.镁离子4.关于氯气的叙述中,下列正确的是()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毒的气体B.氯气在自然界中既可以以化合态存在,也可以以游离态存在C.氯气不能溶解于水,所以可用排水法收集氯气D.氯气、氯水、液氯是同一种物质,只是状态不同,都属于纯净物5.下列物质中,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A.Cl2B.氯水C.NaClO溶液D.Na2O2与水反应后的溶液6.下列关于对燃烧现象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燃烧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燃烧一定发光放热C.燃烧一定是化学反应D.燃烧一定有氧气参与7.下列物质中不会因见光而分解的是()A.HNO3B、AgNO3C.HClO D.NaHCO38.下列氯化物中,不能通过单质之间直接制取的是()A.FeCl2B.FeCl3C.CuCl D.CuCl29.自来水可以用氯气消毒。
第三章第四节海水中的元素
第1课时海水提镁
一、教材分析
在前面几节介绍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础上,拓展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认识,让他们认识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存在;另一方面是让他们认识开发海水化学资源的重要意义。
二、设计思路
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尤其对非金属如C、N、S等元素的物质的性质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以海水资源为载体,来学习有关金属镁的重要性质,比较容易。
在前面学习氮的循环和硫的转化两节,都介绍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本节介绍富含多种元素的海水资源,也是对学习体系的补充,资源、能源、环境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能源、保护环境也是我们当代人的责任。
本节教材以海水中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为线索展开,简单介绍了海水中化学元素的种类和存在形式,本节重点定位在金属镁的提取原理、主要化学性质和主要
【讲述】在海水中,存在很多种元素,同学们说出含量最多的几种元素。
【讲述】因为就是因为镁具有这样广泛的用途,所以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那么,我们是如何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呢?
【导学】阅读P98“交流·研讨”及相关内。
高中化学必修一海水的重要元素讲义标题:探索海水的重要元素序号一:引言在高中化学必修一课程中,我们将学习海水这一重要自然资源。
海水是地球表面最广泛分布、最量丰、最容易利用的自然水。
它含有大量元素和化合物,对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环境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索海水中的重要元素,从而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海水的特点和意义。
序号二:海水中的主要元素海水中含有丰富的元素,其中重要元素主要包括氯、钠、镁、硫、钙等。
这些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和分布对地球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将逐一深入探讨这些元素在海水中的存在形式、地球化学循环和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序号三:氯和钠氯和钠是海水中最丰富的元素,它们以盐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
氯和钠的含量对海水的咸度和化学性质有重要影响。
氯和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也影响着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
他们是维持海水稳定的重要元素,也是地球上不可或缺的资源。
序号四:镁和硫镁和硫是海水中含量较高的元素,它们在海水中的存在形式和地球化学循环对地球的岩石圈和大气圈有着重要的影响。
镁和硫的化学性质和地球循环机制是我们了解海洋地质和大气化学的重要窗口,也为人类利用海水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提供了重要依据。
序号五:钙钙是海水中含量较高的元素,它主要以碳酸钙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
钙在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中有着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也是我们了解海水中生物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
钙离子的存在,对海洋生物的硬质组织形成和海洋生物的代谢和繁殖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序号六:总结和展望通过对海水中的重要元素进行全面的探索,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海水这一重要自然资源。
海水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存在形式和地球化学循环对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海水中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和环境效应,加强海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以及更好地维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个人观点:海水中的重要元素是地球生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存在和地球化学循环对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四章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课后习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氯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游离态,只是量极少B .海水中的氯元素主要以NaCl 等盐的形式存在C .人体血液中含有NaCl ,其浓度大约为0.9%D .NaCl 对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有着重要作用2.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 A. B. C. D.3.下列现象不属于H 2在Cl 2中燃烧现象的是( )A .苍白色火焰B .瓶口有白雾C .集气瓶内气体颜色变浅D .爆炸4.用自来水养金鱼时,我们通常先将自来水日晒一段时间后,再注入鱼缸,其目的是( )A .利用日光中紫外线杀死水中的细菌B .提高水温,有利于金鱼生长C .增加水中氧气的含量D .促使水中的次氯酸分解5.下列关于漂白粉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和CaCl 2B .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能变质C .漂白粉是由Cl 2与石灰乳制得的纯净物D .漂白粉可用浓盐酸制得6.右图是一种检验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B 为开关,如先打开B ,在A 处通入干燥氯气,C 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当关闭B 时,C 处红色布条颜色褪去。
则D 瓶中盛有的溶液是( )A .浓H 2SO 4溶液B .饱和NaCl 溶液C .浓NaOH 溶液D .浓NaBr 溶液7.下列关于漂白粉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和CaCl 2B .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能变质C .漂白粉是由Cl 2与石灰乳制得的纯净物D .漂白粉可用浓盐酸制得8.有关漂白粉和漂白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漂白粉是纯净物,漂白液是混合物B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C .工业上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制取漂白粉D .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Na 2O 29.检验Cl -时,所用试剂硝酸的作用是( )A .防止CO 2-3、PO 3-4等的干扰 B .防止Cl -的干扰C .生成Ag 2CO 3沉淀D .防止NO -3干扰10.证明某白色固体中含有Cl -的正确方法是( )A .加入AgNO 3溶液和稀硝酸,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B .溶于水后加入AgNO 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C .加入AgNO 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D .溶于水后先加入Ba(NO 3)2溶液,再加入AgNO 3溶液和稀硝酸,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11.将氯水滴入KI 溶液中,用力振荡,再加入少量CCl 4,振荡后静置,看到的现象为( )A .液体呈紫红色B .液体分层,上层为紫色,下层接近无色C .液体分层,上层接近无色,下层为紫色D .液体无色12.下列微粒或物质中,化学性质最活泼的是( )A .氯离子B .氯原子C .氯分子D .液氯13.能证明某溶液中含有NaCl 的是( )A .焰色反应是黄色B .溶液有咸味C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D .焰色反应是黄色,同时又能与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14.已知常温下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放出氯气,现按下图进行卤素的性质实验。
第4节海水中的元素知识点一海水——元素宝库1.分类(1)常量元素:每升海水中的含量大于___ _的元素。
海水中共含__________这11种常量元素,大部分以____的形式存在。
(2)微量元素:每升海水中的含量低于________的元素。
海水中含有________等微量元素。
2.几种元素的主要用途(1)食盐:常用_____,对人体的______和_____有重要作用,也是___ 的原料。
(2)锂:____________的重要材料之一,也是制造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原料。
(3)碘:可用于制药,如碘酒,人缺碘容易形成__________,所以我国规定食盐中必须加入________以确保人体的摄碘量。
(4)铀:可作为________。
问题思考有人说:“微量元素即在海水中储量很少的元素”,你认为该说法正确吗?为什么?知识点二海水提镁海水提镁的生产流程可表示为:(1)海水提取镁的最基本方法是往海水中加______,得到________沉淀,将沉淀分离出来后再加入______把它变成________;之后,经过结晶、________、干燥、______,就可得到金属镁。
(2)海水提镁要用到海滩上的贝壳。
那么,贝壳在生产流程中起什么作用?其主要成分发生了怎样的化学变化?(3)从海水中的Mg2+到金属镁,经历了哪些化学变化?知识点三镁的性质1.取一段镁条,用砂纸把表面的氧化膜擦净,用坩埚钳夹住镁条,点燃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点燃的镁条放入盛有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里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镁与氮气的反应:.4.镁与酸的反应:。
5镁与盐的反应 。
【达标检测】1.下列元素属于海水中的常量元素的是( )①H ②O ③Na ④Cl ⑤Li ⑥I ⑦U(铀)⑧Ca ⑨K ⑩Br ⑪FA .①②③④⑧⑨⑩⑪B .③④⑧⑨⑩⑪C .①②③④⑥⑧⑨⑩⑪D .③④⑥⑧⑨⑩⑪2.医生建议患甲状腺肿大的病人多食海带,这是由于海带中含有较丰富的( ) A .碘元素 B .铁元素 C .钠元素 D .钾元素3.下表是氧化镁和氯化镁的熔、沸点数据:物质 氧化镁 氯化镁熔点/℃ 2 852714 沸点/℃ 3 600 1 412请参考以上数据分析,从海水中提取镁,正确的方法是( )A .海水――→NaOH Mg(OH)2――→电解MgB .海水――→HCl MgCl 2溶液―→MgCl 2晶体――→电解MgC .海水――→石灰乳Mg(OH)2――→灼烧MgO ――→电解MgD .海水――→石灰乳Mg(OH)2――→HCl MgCl 2溶液―→MgCl 2(熔融)――→电解Mg4.海水是镁的主要来源之一,从海水中提取镁可按如下步骤进行:①把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煅烧成生石灰;②在引有海水的渠中加入生石灰,经过沉降,然后过滤得沉淀物;③将沉淀物与稀盐酸反应,然后结晶、过滤、干燥;④电解熔融盐获得产物。
第4节海水中的化学元素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掌握镁的主要化学性质。
2、掌握氯、溴、碘的性质相似性及递变性。
3、了解海水提镁的过程,了解海水提溴,了解萃取实验。
【预习导学】一、海水——化学元素的宝库(阅读课本96页,了解下列内容。
)1 常量元素:元素在每升海水中的含量大于mg 的称为常量元素,如。
微量元素:元素在每升海水中的含量低于mg 的称为微量元素,如。
2、我国是世界上缺碘较严重的国家,为消除碘缺乏病(即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我国规定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填名称和化学式)来补碘。
3、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二、镁和海水提镁-----镁在周期表中第周期,族。
反应中易失电子,表现较强还原性。
1、镁的化学性质:①镁与非金属单质反应与O2与Cl2与N2 ___________思考:工业生产的镁能在空气中冷却吗?为什么?②与氧化物反应镁与水反应与CO2反应现象:产生耀眼的白光,同时生成大量热,集气瓶内壁附有色粉末和色颗粒。
③与非氧化性酸(盐酸、稀硫酸)反应离子方程式2、海水提镁基本流程(P98海水提镁的工业流程图)(2)基本步骤及主要反应(是离子反应的写离子方程式)①把贝壳制成石灰乳: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生成氢氧化镁沉淀:;③酸化:;④蒸发结晶,析出MgCl2·6H2O 。
⑤脱水:在气流中进行该操作,目的是;⑥电解三、溴和海水提溴溴的保存。
碘的保存。
(1)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种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另一溶剂中取出来的方法。
萃取之后液体分层,将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分离的方法叫分液。
分液要在分漏漏斗中进行,将下层液体从 ___ 口放出,上层液体从 ___ 口倒出。
(2)萃取剂的选择要求:①。
②。
2、氯、溴、碘单质的化学性质的比较(用X 表示Cl、Br、I 元素)①与碱(NaOH溶液)的反应通式:②氧化性a.都能与金属反应生成金属卤化物,如:与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教案)第一课时:氯气的性质学习目标1、认识氯元素的存在,掌握氯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2、认识次氯酸及次氯酸盐的主要性质、掌握有关反响方程式。
重点难点1、重点:氯气与水以及碱的反响;2、难点:氯气与水反响的产物以及次氯酸的漂白作用。
自主学习【基础知识】(课前预习10 分钟)一、开朗的黄绿色气体——氯气(一)氯元素的存在( A 类)1、氯元素在自然界中以2. 海水中含有氯元素的化合物主假如存在,主要以形式存在于______和 _______的盐矿中。
(二)氯气的物理性质( A 类)1、氯气在往常状况下呈_____溶于水( 1 体积水可溶解和,易色,是一种有气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_______体积的氯气)。
氯气在低平和加压的条件下可转变成。
液氯往常保留在中。
,2、注意:实验室中闻氯气气味的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虑:依据氯气的物理性质推断,实验室顶用什么方法来采集氯气(三)氯原子的构造:( A 类)氯原子的原子构造表示图:变成。
氯元素是典型的。
氯原子最外层有元素。
个电子,很简单个电子合作研究,点拨提高(四)氯气的化学性质:(B类)1、与金属反响氯气是 _______的非金属单质,拥有很强的性。
能与大部分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
① Na 和 Cl 2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② Fe 和 Cl 2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③ Cu 和 Cl 2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思虑:为何能够用钢瓶储运液氯注意:氯气有强性,氯气与变价金属反响时生成价金属氯化物。
2、与非金属反响H2和 Cl 2点燃实验现象:H2和 Cl 2的混淆气体光如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H2和 Cl 2焚烧产物 HCl 气体易溶于水,溶于水获得的溶液即为。
【思虑与沟通】经过 H2在 Cl 2中焚烧的实验,你对焚烧的条件及其实质有什么新的认识( 1)焚烧 _________(填“必定”或“不必定”)要有氧参加,物质_______(填“是”或“不是”)只有在氧气中才能够焚烧;(2)焚烧的实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填空题1.某“84消毒液”瓶体局部标签如下图,该“84消毒液”通常稀释100 倍(体积之比)后使用。
请答复以下问题:84 消毒液有效成分NaClO规格1000mL质量分数25%密度 1.19g/cm 3(1)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mo1⋅L-1 。
(取整数)(2)某同学取100mL 该“84消毒液”,稀释后用于消毒,稀释后的溶液中c(Na+ ) =mo1⋅L-1 。
(3)该同学参阅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mL 含NaClO质量分数为25% 的消毒液,需要称量NaClO固体的质量为,应选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
(4)“84消毒液”与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加消毒力量,某消毒小组人员用98%(密度为1.84g ⋅cm-3 )的浓硫酸配制2L2.3 mo1⋅ L-1 的稀硫酸用于增加“84消毒液”的消毒力量。
①所配制的稀硫酸中,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1⋅L-1 。
②需用浓硫酸的体积为mL 。
③假设所配制的稀硫酸浓度偏高,则以下可能的缘由分析中正确的选项是。
A.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B.量取浓硫酸时,仰视液体的凹液面C.未冷却,马上转移至容量瓶定容D.定容时,仰视溶液的凹液面2.同温同压下,容器A 中布满CO2 气体,容器B 中布满N2,假设V(A):V(B)=3:2,则两容器中的气体密度比为。
3.试验室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响制备氯气:2KMnO4+16HCl(浓)=5Cl2↑+2MnCl2+2KCl+8H2O(1)用双线桥法标出上述反响方程式中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
(2)上述反响中,氧化剂是(填化学式,下同),氧化产物,浓盐酸表达了性和性,当有4mol 水生成的时候,转移的电子有mol。
(3)试验完毕清洗仪器时,为了削减烧瓶中残留氯气对环境的污染,可以向烧瓶中参加的溶液是(填写化学式),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响的原理。
(4)假设在标准状况下,将一个布满HCl 气体的集气瓶倒扣于盛水的水槽中,水布满整个集气瓶,(假设HCl 全部留在集气瓶内),则该集气瓶内溶液中H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