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我家乡的变化
- 格式:doc
- 大小:7.26 MB
- 文档页数:8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多个个年头,家乡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虽然我没有经历过改革开放刚开始的那些年头,但是从父母长辈那里经常能听到过去旧社会的状况。
1.土地制度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土地使用的重大变革,农民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地,由计划经济时期的“大锅饭”到现在市场经济的“吃小灶”,农民有了经营自主权,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从过去吃不饱到如今不但吃得饱而且吃得好。
2.农业税收改革中央取消了农民包括土地税在内的各种税收,而且还给种粮的农民补贴。
这是中国农业税制的历史性巨大变革,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从某个角度讲,农民可以把省下的钱用于农业再投入,形成良性循环。
3.农村医保实施农民的医疗保险得以实现,基本解决了多年来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有两句民谣道出了农民看病的困惑:“脱贫四五年,一病回从前”,“得了阑尾炎,白种一年田”。
党中央,国务院在全国农村实行医疗保障制度,一直困扰农民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这是史无前例的大事,农民鼓与呼。
4.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民的物质需求趋于高档化。
30年前,农民盼望的是“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30年后的今天,原来的“三大件”基本作古,取而代之的是“五大件”,彩电、冰箱、空调、电脑和手机。
过去这些高档商品对农民来说是梦想,而如今梦想变成了现实。
5.真正实现九年义务教育。
在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国家经济不发达,教育自然也就不能跟上,学校不仅规模很小而且师资水平也差。
一个班有四十多个人,教室里只有4盏日光灯,一块木头黑板,剩下只有课桌椅了。
操场都是用土铺成的,跑道是用煤渣儿铺成的。
跑步时,不小心摔倒后,两个膝盖准会摔破。
操场晴天还可以用,要是下了雨,操场就变成了水塘,一两个星期都没法用。
现在,我们的校园里不仅有明亮的教室,还有宽阔平坦的塑胶操场和植物园。
教室里除了桌椅、黑板外还有16盏日光灯,一台空调,四台电扇,新安装的多媒体电脑。
改革开放30年之后的家乡变化——绍兴30年对于人生来说,意味着三分之一的漫长岁月。
而对于经历千年的一座城市、一方水土来说,足可以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的家乡绍兴位于华东沿海,长三角南翼,曾是春秋越国、吴越国、南宋等朝代的古都,自古便有“华夏风流、国之东门、泱泱大邦、商贾巨富、天上仙都”的美誉。
如今,绍兴已成浙江的历史文化中心和经济强市,成为联合国人居奖城市,民营经济活力第一城,中国品质民富强市和重要交通枢纽。
绍兴在水墨氤氲的历史中沉淀,在快速发展的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改革开放的推进。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由温饱逐步过渡到了小康,中国的经济社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突破、大跨越和大发展。
思想不断解放,观念不断更新,社会不断进步,改革逐步深化并推动开放,开放也进一步促进了改革。
这样的变化溶进了绍兴潺潺的流水之中,在那青青石板路,幽幽黛瓦墙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越中蔼蔼繁华地,秦皇峰前禹穴西。
”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绍兴自古就有着众多的优势。
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河湖资源,良好的气候条件,以及瓷器、丝绸、黄酒等特产,使得绍兴成为著名的鱼米之乡、富庶宝地,王羲之兰亭盛会、陆游钗头凤、西施浣纱和梁祝化蝶更令绍兴充满浪漫色彩。
但是,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绍兴就只能在历史中沉睡,直至被尘沙掩埋。
正如鲁迅笔下描述的那般,多的是穿着又脏又破的长衫,满口之乎者也的孔乙己;多的是生活在重压下的从充满希望到神情麻木、寡言少语的闰土;多的是被践踏、遭迫害、受鄙视而终甚至于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所吞噬的祥林嫂……在封建文化的影响下,人们的生活是痛苦的。
而要改变这样的现象,除了成立新的国家、新的体制,还要大力宣传先进思想,大力发展教育。
只有这样,才能把人民从迷蒙愚昧中解脱出来,也只有这样,科技才能发展,社会才能真正进步。
30年前绍兴的教育事业曾是发展滞慢,举步维艰的,各级各类教育学校的办学规模和校舍、教学设施、仪器等办学条件和环境都处于落伍、薄弱阶段。
30年,家乡的变化作文30年,家乡的变化作文15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
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30年,家乡的变化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30年,家乡的变化作文1新年的钟声敲响了,而我也跟着爸爸妈妈回到了我的老家准备过年。
在我儿时的印象里,家乡的道路总是那么坑坑洼洼,家乡的房屋总是那么破破烂烂,而家乡的夜晚也总是乌黑黑的一片。
但在这次回家的路上,却渐渐地改变了我对家乡的这种固有看法。
我记得快到老家的时候,一路上一栋栋大厦整齐地排列着,来来往往的车辆尽情地展现着现代化气息。
于是我问爸爸:“还没到吗?”,而爸爸却笑着说:“快了,还有几公里就到了。
”不一会儿,我们就穿过了街市,来到了农村老家。
我下车后,抬头一看,顿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曾经泥泞的道路变成了宽广平坦的水泥马路,曾经随处可见的垃圾堆也被一个个干净的垃圾桶取代,原来那个落后、颓废的农村再也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绿色、文明的新农村。
当我走进外婆家里时,外婆早已经把热腾腾的饭菜准备好此时我突然回忆起小时候有一次家里没盐了,但由于当时农村老家没有超市,只能到街上去买,当时外公刚准备去我就嚷嚷着也要跟过去,结果,半路上突然下起了雨,我和外公都被淋成了落汤鸡,回到家后,我两狼狈的样子引得大家都哭笑不得。
但现在这种情况不可能再重演了,现在的家乡,不仅有超市,还有各种各样的特色商店,人们也再也不需要去很远的地方买东西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家乡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品质越来越高,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
我相信,未来的家乡必将越来越好,未来的人们必将越来越幸福。
30年,家乡的变化作文2我的家乡在美丽的文昌,最近几年,家乡变得更美了。
趁着五一小长假,我和爸爸妈妈回乡下老家看望奶奶。
一栋栋干净、整齐的瓦房,金色的阳光把小房子照射得像用金子拼成似的;一条条整洁而宽阔的马路上,车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路灯像仪仗队似的整整齐齐地立在马路两旁;马路两旁还栽种着一棵棵大树,它们枝叶茂盛,可以为人们挡风雨,遮太阳。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作文(一):我的家乡,她蓬勃而又不张扬,恬淡而又不失朝气。
那里人杰地灵,早在三国时期她就因是兵家的必争之地而名声赫赫,包拯,李鸿章,杨振宁在她的养育下在各个领域为人称颂,她就是生我养我的故土安徽合肥。
身为合肥人,我深切地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合肥的变化,我利用假期走访了很多个地方。
下面是我的总结:一、科技之光大放异彩,经济增长势不可挡如果说上海是我国的经济门户,那么合肥我认为就是中国的科技门户。
在那里有享誉全球的中国科技大学,有几十个国家重点实验与科研院所。
我国许多重大的发明都是在那里创造的,有哪一个城市能拥有着两个太阳?合肥有!更夸张的是,这个只有一百多万城市人口的城市,却有五十多所大中专院校,每到寒假和暑假,大街上的年轻人就减少很多。
因此,合肥也成为城市人均文凭较高的城市之一。
克林顿在上个世纪提出进入知识时代,也正是因为这个时代,让我们这个科技城市有了自己的大型企业,也同时带动起了经济的蓬勃发展。
合肥在多个领域已经崭露头角,我市的自主品牌吹响了我们的经济号角。
在汽车制造领域,JAC江淮汽车享誉全球;而在电器行业,合肥则有美菱,荣事达,格力,美的等集团;对于食品方面,恰恰瓜子早已走入了我们的生活中。
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落户庐州(古时合肥的称呼),今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大企业集团已到达户以上,其中50亿元以上15~18户,百亿元以上10户左右,有34户企业超过200亿元,1~2户已到达500亿元。
想想30年前的合肥,万元户那但是不得了的。
但是现如今,合肥的人均GDP就有42981元。
二、高楼林立,东西南北高架搭起明天的彩虹十几年前,合肥最高档的小区是琥珀山庄,据街头的老合肥说,许多人还喜欢在那堆写着琥珀山庄的白色雕塑下照相。
那时,对别人说自己住在琥珀山庄,真的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
遍地都是平房,最高的只有六楼。
此刻呢!改革开放的春风,社会的大发展让我们也拥有了自己的小高层。
改革开放30年家乡变化调查报告篇一:改革开放30年家乡变化状况调查报告改革开放30年家乡经济巨变社会调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无疑成为历史的标志点。
2022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自2022年1月1日起,农民种地不需要交农业税了;2001年12月11日,中国经过十五年的努力,正式参加了世界贸易组织;2022年11月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北京举行,40多个非洲国家领导人、1500名非洲各国代表成员、20多个联合国相关组织以及非洲重要组织的代表齐聚北京;2022年11月5日,我国“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成功实施了第一次近月制动,成为了我国第一颗绕月卫星。
中国在开展,渐渐跟上了世界的脚步。
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网络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局部,网络就像一把钥匙,为我们翻开了通往世界的大门,让我们一点鼠标就看到了整个世界。
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
30年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芒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
在我的家乡,经济的开展和人们的生活消费状况又如何,我通过暑假的时间就我的家乡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时间:2022年08月二、调查地点:淮北市〔经济开发区〕三、调查方式:询问局部本地的人及自己的亲朋好友,去相关单位了解以查询网络的方式获得详细的数据四、调查内容:淮北市的人民就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变开展以及人们的生活消费状况为主题进行调查五、总体状况及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开展迅速,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化、多样化。
1、按经济的开展来说安徽淮北经济开发区是1996年2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由新城综合区和龙湖工业工程区组成。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家乡变化——莆田常太有一个青山环抱、绿水环绕的地方,她有着“中国枇杷第一乡”的美誉,她就是我美丽的家乡——莆田常太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
正是这一伟大的决策,一扇尘封五千年的大门终于被推开,中华大地重新焕发了生命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正是这一伟大的决策,中国旺盛的生命力找到了新的出口,寻着早春的气息蓬勃生长,不断壮大。
正是这一伟大决策,我们这一小小农业县,也在祖国母亲的哺育下,享受着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结出累累硕果。
曾记得小时候家乡的生活情景:能吃饱已是莫大的愿望,更不要提我爸那年轻的时代了。
家家靠种田维生,家里有黑白的电视和自行车已是相当不错了。
但转瞬之间,房子由土楼变成了一栋栋的别墅,为了方便运输水果出去,道路在05年政府出资铺了水泥路,交通便利了,路上跑的车辆也多了。
手机、液晶彩电、空调、电脑都已成为人们的日常消费品,汽车已进入许多普通人的家庭。
这一切的变化与改革密不可分,我们引进了枇杷,并推广普及。
是它给我们带来第一桶金。
在99年我们举办了“全国枇杷节”。
获得“福建现代农村示范区”。
我们欣喜地看到,常太的各项社会事业蒸蒸日上,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群众医疗、生活保障日益健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我们的老百姓不再为几千年不变、天经地义的皇粮国税发愁,不再为孩子的学费而焦心。
从前有的都养不起孩子,更不用说上学了。
现在孩子上学学费都免了。
许多家长为了追求好的教育环境都把孩子送到城里好的学校里。
现在的年轻人多数是在外读书和工作。
形成致富道路的又一变化,不再依靠种植果树来赚钱。
县里还在06年开发了九龙谷森林公园,并在07年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给镇里带来可观的旅游收入。
引领人们生活观念不断更新。
是改革开放赋予了人们独有的精神!我看到了常太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他们,没有更多的豪言壮语,有的只是脚踏实地,自强不息!。
1978年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改革开放的理论时,我的家乡还只是一个小县城,偏僻、深远的立于贵州省西南边上.当深圳等经济特区已经行进在大都市的路上时,我的家乡才开始响应改革开放的号召。
1987年中央批准将兴义县改为兴义市,一跃成为黔西南州的首府,很像当年北京成为中国首都的情景。
兴义市很快成为黔西南州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20多年过去了,兴义已发展成为贵州省的第四大城市。
关于她在改革开放之前的样子,我妈妈也没有清晰地记忆了。
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促成了我的家乡——兴义市的建立和发展。
自我记事以来,我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基本的住房到精神文化层面的变化让所有兴义人感叹不已,对于我这样的年轻人来说,从一出生就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对如此巨大的改变是没有太多惊叹,似乎这些到来都是合情合理。
可是对于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他们而言,这些改变无疑是难以接受的。
我自身感受最深的变化是来自于住房的改变。
我家是住在一个镇上,记得小时候闲来无事就到处走家穿巷,整个镇上没有一家是平房,全都是青砖黑瓦的瓦房,傍晚时分,还可以看到邻居家的房顶上冒出缕缕青烟,这个时候我就知道应该回家吃饭了。
现在呢这样的场景也只能存于我的脑海了。
经过这十多年的发展镇上家家住上了两层的楼房,而瓦房就像古董一样存入了历史的博物馆。
平房当然更加舒适、更加方便。
原来只要是谁家起了两层的房子,周围的邻居肯定是以一种羡慕的眼神关注这家人。
要知道在那时建一个两层的房子非一般的人力物力是不能办到的。
现在呢,从镇口一眼望去,几乎家家都是两层楼的平房,甚至一些准备结婚的年轻人在准备新房时都直接选择起两层的房子。
这样的改变像梦一样发生在我的家乡,不得不说是改革开放给我的家乡带来了机会。
除此之外,道路的建设也是让我记忆深刻的。
可以说这是新鲜的记忆,因为道路的翻新重建,我都亲眼看见,犹如我是事件的当事人一样见证了事件的发展。
我有着深刻的感受,在我念初中时,镇上还是黄泥土路,地面坑坑洼洼的,一到下雨天就不想出门,不是因为懒,而是一在路上走着,不时地来辆车,狂飙而过,溅得一身泥浆,顿时衣服就就貌换新颜了,一身的土黄色,并且路还很窄,要是有辆大卡车想要进入我们镇,它一过,路就断了。
改革开放——我家乡30年之变化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回顾历史,1949年新中国成立,使我们的祖国母亲彻底摆脱被压迫、被剥削的困境,中国这头东方雄狮开始慢慢觉醒,但过程不乏坎坷。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中华大地,也吹到了我的家乡昌黎。
昌黎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隶属于秦皇岛市,是全省首批扩权县之一。
地处京津唐经济区、东北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三大经济区交汇处,北枕碣石,东临渤海,西南挟滦河。
昌黎县是久负盛名的花果之乡、鱼米之乡、文化之乡、旅游之乡。
三十年的沧桑巨变,三十年的努力拼搏,使我的家乡昌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经历了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我的家乡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有了巨大变化,同时经济方面也有了显著提升。
衣——人靠衣装马靠鞍30年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一件衣服往往穿很久,穿的衣服也几乎都要自己做,穿破了就打块补丁继续穿,家家户户都以艰苦朴素为荣,推崇“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当时人们思想也比较局限,服装的样式、色彩非常单一,衣着打扮几乎笼罩在一片绿、蓝、黑、灰的颜色下。
那时候,棉布还要凭票证限量供应,市场上也基本买不到其它颜色的布料,草绿旧军装、蓝灰色中山装就是中国人的“标准行头”。
倘若衣服稍微贴身或露出手臂,都会被认为是不正经。
当步入21世纪,服装成为一种人们用来展现自身魅力和独特个性的媒介。
只要自己喜欢,没有什么不可以穿。
中西合璧、与自然和谐、民族化与大众化相融合,已成为服装流行演变的主流。
大街小巷,格式各样的商店,有着琳琅满目的服装与配饰,颜色和样式纷繁复杂,让人眼花缭乱。
与此同时,购买服装形式也有了更多的变化和发展。
从需要布票的年代,到去商店采购,发展到现在的网购,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自己喜欢又心仪的衣服,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食——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改革开放家乡变化(3篇)今天上课前,老师认真地在黑板上写了四个字“改革开放”。
大家看着我,我看着你,他们却不知道。
老师把拼音放在上面,拼写拼音的时候,我们很好奇它的意思。
这时,老师看到我们上方的小问号,笑着对我们说,你们想知道什么是“改革开放”吗?回家问家里人,然后明天上课分享答案。
放学后爸爸来接我。
带着这个小小的问号,我迫不及待的想问爸爸什么是改革开放。
爸爸看着写的两个字,笑了。
像老师说的:“改革开放,对爸爸来说,就是从过去的自行车到现在的汽车。
”原来改革开放是车。
回到家,妈妈正在做饭。
我赶紧跑去问我妈什么是改革开放。
我妈拍拍我的头说:“对我妈来说,改革开放意味着厨房油烟变成了油烟机,再也不会呛到我鼻子上了。
”原来改革开放也是抽油烟机。
爸爸妈妈让我再问一下爷爷奶奶,我赶紧给爷爷奶奶打了电话。
电话那头的爷爷听到我写作业,想了一下,说改革开放就是从过去给你爸写信到现在给我最爱的孙子打电话。
我听了之后笑着对爷爷说,原来改革开放是电话啊!这时,我旁边的奶奶也想出了答案。
赶紧告诉我奶奶觉得改革开放已经从过去干农活变成跳广场舞了。
说完,爷爷奶奶笑了。
但是我听了之后就急了,问他们改革开放对我意味着什么!妈妈蹲下来笑着说:“你一直走不动,现在慢慢长大了,这是改革开放带来的。
”爷爷奶奶也在电话里回答,是的,改革开放是为了让大家过得更好。
听了这话,我明白了,认真记下了爷爷奶奶和父母的回答,想和每一个小伙伴分享。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发展迅速,我的家乡也不甘示弱。
近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我们的地方到处都是泥路,一下雨,道路立刻变得坑坑洼洼,难以行走。
如果你去一次,泥军团绝对不会放过你,它会让你到处玩。
现在你走在街上,笔直的路通向远方。
路上来往车辆不断,两排道路上的路灯就像一个穿着五颜六色裙子的女孩一样显眼。
每当夜幕降临,街灯齐放,天上的星星有趣,点缀着故乡不仅生活环境好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
那时候的房子都是平房,现在都是高楼大厦,家具、电视、冰箱、空调、电脑比以前更多更好。
改革开放30年我家乡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家乡变化
姓名:
班级:
学号:
系别:
专业:
国有经济投资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67.5%下降为2007年的24.7 %,而非国有经济投资占投资总额的比重则由32.5 %上升为75.3 %。
(五)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
商业的"桥梁纽带"作用,凸现于生产与消费全过程。
特别是随着商贸流通体制和商贸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营的主体快速分化演变,新的经济成分不断发展壮大。
国有、集体、股份制、私营和个体经营等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改革开放30年,经过不断的努力、探索、创新和发展,一个多层次、全方位、多种运行方式并存的现代流通网络在运城基本形成;(六)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
随着我国加入WTO,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市外经、外贸、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都有较大发展,横向经济联合也取得突破性进展,正在向全方位、高层次、优化型的新格局迈进。
截至2007年底,对外出口的国家包括日本、美国、香港、台湾及欧盟一些国家在内的85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总额达105510万美元,比1993年增长232倍。
(七)旅游业发展成为新的亮点。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市旅游业迅速兴起,一个冉冉升起的朝阳产业,迅速成为我市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八)城乡居民钱包日鼓,社会保障全面覆盖。
改革开放30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贯彻落实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稳定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减轻农民负担,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2007年,全市农民纯收入达到3388.9元,比1978年翻了5番多。
30年来,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覆盖全市各个角落。
一是养老保险逐步健全。
二是失业保险构筑了职工生活的减压阀;(九)交通邮电事业迅猛发
展,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2007年末,全市已率先实现村村通公路。
全市形成了以干线为骨架、县级公路为辐射、乡村公路和专用公路为纽带的交通网络。
截至目前,民用航空相继开通了八条航线。
邮电事业飞速发展,全市13个县(市、区)实现了市话程控化、长途传输数字化、宽带网络普及化;(十)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000年的25平方公里发展到35平方公里,正向百平方公里扩张,城市框架逐步拉大,城市化水平由22%提高到29%,空港新区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
以运城关公机场为依托,以高新科技产业为支撑,建设成为华北乃至全国一流的汽车制造、民用飞机制造基地。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城市功能明显增强。
2006年,运城市以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资源优势、充满活力的经济和宜居的城市环境,从全国参选的100多座城市中脱颖而出,荣获中央电视台举办的CCTV2006年度"中国十佳魅力城市"殊荣,让运城傲立于全国名市之林,以光辉的一页载入了运城城建的史册;(十一)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教育事业成绩辉煌。
培养出了一支德才兼备的知识分子队伍,极大地提高了全市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科技事业快速发展。
2007年全市共申请专利278 项,争取省级以上各类科技项目63项。
其中:国家级星火计划1项;省级攻关计划13项,星火计划11项,火炬计划7项,科技成果项目推广计划9项,省级农村技术承包项目13项;卫生事业迅速发展。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100%,参合率为87.8 %。
我市城乡医疗和预防保健机构已具一定规模,居民看病难、住院难的现象大大缓解。
30年改革开放,深深地改变着运城的发展面貌。
纵观30年运城发展历程,我们既应当看到辉煌的成绩,也应当看到为我们带来这样辉煌成绩的每个历史阶段的艰难抉择,每一次选择都渗透着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深刻反思和发展理念的深刻转变。
实践证明,改革开放的政策是符合广大中国人民要求的,是符合历史与现实的决策。
农村改革使广大农民自身的迫切需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来自农民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但这又离不开党的领导;城市的日新月异,也离不开党的领导。
我们今天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思想。
同时,为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总之,改革开放给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乡以及我们的生活带了巨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