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矿藏知多少
- 格式:docx
- 大小:14.90 KB
- 文档页数:1
济南市矿产资源概况济南市境内蕴藏着丰富多样的矿产资源。
其中一些矿产资源潜力大,开发利用配套程度高,如石灰岩、花岗岩、硬质耐火粘土、白云岩、钾长石、铁矿等具中型以上规模,是济南市的优势矿产。
一、济南市煤矿:煤系地层主要是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由此决定了煤炭的地理分布,即章丘市、历城区、长清区的山前平原黄河沿岸地带和胶济铁路沿线。
济南市煤田按其地质、地理特征,分属济东煤田(历城区)、章丘煤田(章丘市境)、黄河北煤田(长清市、槐荫区沿黄地带)。
赋煤层均分布在石炭系太原组和二叠系山西组地层内,有14层煤,其中可采煤2~6层,总厚1~5.4米,煤层垂深320~925米,煤的质量较好,属多煤种区,由贫煤、瘦煤、无烟煤、天然焦、肥煤等组成。
全市含煤面积达200多平方公里。
已探明产地16处,保有储量33155.1万吨,远景储量54529.0万吨。
煤矿是济南的优势资源,现已形成国营、集体开发生产体系,章丘市是全国重点产煤县之一。
二、济南市铁矿:济南市铁矿资源比较丰富,分布集中,地质工作程度较高,开发利用条件较好。
接触交代型铁矿主要赋存于燕山晚期的中—基性侵入岩(成矿母岩)与奥陶系中统纯质灰岩(围岩)的接触带及其内外侧。
产地及储量集中分布于东郊黄台—历城郭店间胶济铁路两侧附近,这一地区构成全省三大富铁矿产区之一。
已探明产地8处,即郭店、张马屯、东风、农场果园、农科所、王舍人、徐家庄、机床四厂矿区,保有储量49091千吨。
矿体形态呈似层状、透镜状、不规则状等,均属盲矿体。
铁矿矿石铁含量30~50%,最高65%;钴含量0.01~0.037%。
多数为富矿,矿石中钴可综合回收利用。
沉积变质铁矿在长清区分布的变质岩系中多有产出,具规模者为马山铁矿。
该矿为由磁铁矿及含铁石英岩组成,含铁量30%左右,矿石为含硫磷低、含硅高的贫矿。
探明矿石储量1318千吨,属小型矿床。
三、耐火粘土矿系:耐火度大于1580℃的粘土。
是一种以高岭土或水云母高岭土类占优势的粘土矿物,因其具有较高的耐火度而得名。
黄海矿产资源
黄海是我国四个大海域之一,拥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它是我国最大
的滨海海域之一,北起山东半岛东南端,南至江苏盐城,东临朝鲜半
岛西海岸,西濒山东半岛沿海平原。
黄海地区既有煤炭、石油、天然
气等常见矿产资源,也有金属矿、非金属矿等多种矿产资源。
在黄海矿产资源中,煤炭是其中最为丰富的一种。
黄海煤田包括了山东、辽宁、河北等多个省份,煤炭储量极为丰富。
山东济南煤田和鲁
西南煤田是其核心部分,两者总面积超过2.2万平方公里,煤炭资源
超过10亿吨。
而且,黄海地区的煤炭种类较多,不仅有高涵氧透气性的优质烟煤,还有排除烟尘、少含硫、低热值的无烟煤等。
除了煤炭之外,黄海地区还有其他多种矿产资源。
其中,黄金是较为
值得关注的一种矿产资源。
河北省昌黎县是我国黄金的主要产区之一,也是黄海地区最具潜力的矿产资源之一。
相比之下,铜、铅、锌等有
色金属在黄海地区的产量较少。
不过黄海地区却拥有着很多非金属矿
产资源,如盐、石膏、重晶石、硫、磷矿等。
其中,山东的滨州市是
我国最大的盐产区,盐湖面积达到了1100平方公里以上。
总体来讲,黄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区之一,其区域内的煤炭、
黄金、盐等矿产资源都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小学五年级上学期地方课程(环境教育)教学计划半堤小学2017年2月五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教材结合山东的地理资源及环境变化,对学生进行习惯与生活的基础知识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适应社会能力。
使学生掌握山东省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环境与从文,农业与工业的方面知识,增强学生认识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总目标:1、知识与能力:对学生进行习惯与生活的基础知识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适应社会能力。
使学生掌握山东省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环境与从文,农业与工业的方面知识,增强学生认识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2、教学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古迹,阅读相关材料,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对地方课的学习,使学生热爱自已的家乡,并为建设家乡做出自己的贡献。
同时进行热爱生活,树立远大理想的爱国教育。
分课目标与重难分析:1 、山东矿藏知多少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阅读图文资料,了解山东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
2.使学生熟悉山东主要的煤矿、油田、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的分布地。
3.使学生了解山东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4.通过分析山东土地资源利用中的主要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合理开发、节约、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寻求替代品的必要性与责任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2、广袤大地物产丰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知道家乡有哪些物产,了解家乡的经济特征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
2.在活动中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听爷爷讲家乡的变化》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访问、观察等形式收集资料,了解家乡的过去,认识家乡的今昔变化;2、通过调查、访问、对比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
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怀;3、在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查找资料、访谈、资料研究、合作交往的能力。
4、进一步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从小关心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发展献计出力。
教学重点:通过收集家乡的历史、地理、人文等有关故事,了解家乡的变迁。
山东矿物、稀有分散元素以及部分非金属矿产,重要矿产有金、银、铜、铅、锌、钼、石墨、滑石、菱镁矿、透辉石、膨润土、红柱石等;鲁中主要蕴藏有黑色金属、冶金辅助原料、化工原料、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产,重要矿产有铁、铝土矿、石膏、金刚石、玻璃用砂岩、石灰岩、白云岩、耐火粘土、岩盐、自然硫、蓝宝石等;鲁西北以蕴藏丰富的沉积矿产为其特征,重要矿产有石油、天然气、天然卤水等矿产;鲁西南以丰富的煤炭资源为优势;东部及毗邻海域主要分布有石油、天然气、煤、天然卤水及海砂矿。
此外,地热、矿泉水在全省各地均有分布,石材则广泛分布于胶东、鲁中地区。
矿产资源的地域分布特点,为形成各具特色的矿业布局奠定了物质基础。
(一)能源矿产资源1、石油、天然气山东境内分布有两个大油气区,即位于黄河三角洲的胜利油田和鲁西南的中原油田(山东油区)。
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地质储量均占全国1/5。
其中,石油储量居全国第二位,为沿海地区首位;天然气储量居全国第13位,为沿海地区第五位。
96年以来,在东营凹陷中央带及其周围新增探明含油面积38.6平方公里,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110万吨。
东濮凹陷发现7个油气田,累计探明石油面积67.4平方公里,地质储量8483万吨,控制石油地质面积7.9平方公里,地质储量648.34万吨;探明天然气面积25.1平方公里,地质储量106.991亿立方米,控制含气面积3.7平方公里,地质储量135亿立方米,成为我国东部一个重要的油气基地。
2、煤、煤层气山东省煤炭资源比较丰富,累计查明资源储量为28175527.43千吨,其中基础储量9624035.94千吨。
矿区数355个。
按查明的资源储量分析,大中型井田查明资源储量,约占全省累计查明资源储量总量的89%。
很明显,约占35%的大中型井田大约集中了89%的资源储量。
现已查明的大中型井田,有59%集中分布在鲁西南、鲁西北。
3、地热(1)温泉温泉80%分布于东经120°以东区域(沂沭断裂带附近及其以东地区)其余温泉出露在平邑县柏林、泰安徂徕、肥城安驾庄。
费县矿产资源概况费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
地势南北高、中间低,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境内山岭连绵,沟壑纵横。
北部蒙山山脉横亘东西,南部为尼山山脉,全县最高峰为蒙山挂心橛子,海拔1026米。
最低点在山水口,海拔75.3米。
山地占全县面积的51.9%;丘陵占24.4%;平原占16.3%;河流库塘占7.4%。
费县地处鲁西隆起区的东南部边缘。
境内地层发育较为齐全。
由老至新太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均有大面积出露。
太古界泰山群变质岩系主要分布在北部,构成蒙山大背斜。
主要岩性有黑云斜长片麻石、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等;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海相石灰岩及海陆交互相砂岩广泛分布于中部、西部、和西南部;中生界自垩系火山碎屑岩零星出露在中部偏北地区;新生界第三系砂砾岩粘土岩分布于北部,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则广泛分布平原山麓、沟底等低洼地带。
境内断裂构造发育,主要为北西向,部分呈北北西、北西西和北东向,主要断裂有蒙阴断裂、苍山断裂等,其余均属蒙阴、苍山及沂沭断裂带的低序次断。
费县目前已发现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产三十多种,其中金属矿产7种,有金、银、铜、铅、锌、镁、铁等;非金属矿产20多种,主要有水泥灰岩、化工灰岩、溶剂白云岩、冶镁白云岩、饰面石材、煤、石膏、重晶岩、石英、水晶、玛瑙、园林石、天景石、金星石、燕子石、木纹石、上水石、焦宝石、黄沙、铸刑砂以及砖瓦粘土,耐火粘土和水泥配料用页岩、黄土等。
费县金属矿产不多,目前一发现金属矿产地1处,金矿点多处,铅铸矿点10余处,银矿点两处。
金、铜矿产地主要在马头崖乡彭家岚子及梧桐沟一带,已探明金储量800多公斤,铜20多吨。
铅、锌矿点主要分布在刘庄乡西南部,目前已发现十余处,多产于近南北向断裂带内,以铅矿为主,伴生铜、锌、银等有用矿物。
石井乡荆山西麓发现有两处银矿点,富矿石中含银量可达到50g/吨,并伴生有用矿物铜、金等。
非金属矿产在费县各乡镇都比较富足,若按储量优势而论,石灰岩主要分布在刘庄、马庄、芍药山、新庄、许家崖等乡镇。
第一课山东矿藏知多少一.学习目标1.使学生通过阅读图文资料,了解山东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
2.使学生熟悉山东主要的煤矿、油田、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的分布地。
二.重难点了解山东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
三.教学过程1.大家知道,土地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那么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什么呢?(矿产资源)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山东的矿产资源。
[活动]读教材中四幅山东矿产资源分布图,说说你的家乡还有哪些矿藏?[学生讨论、回答]对不同矿产资源分别回答。
[教师小结]山东矿产资源丰富,有煤矿、石油、天然气、铁矿和有色金属矿。
2.与生活的关系矿产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它已深入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煤、石油、铁矿石的只要用途是什么?哪些日常活动或用品会用到这些矿产资源?学生讨论交流3.如何利用[讲解]山东矿产资源分布广泛,有些很丰富,我们应该如何利用它们呢?请大家讨论。
[小结]要合理开发、利用,还要研究、利用新材料,代替非可再生的能源矿产和金属矿产。
[过渡]目前,山东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演示]四个例子,学生讨论山东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小结]问题是:乱采滥挖;破坏环境;严重浪费[提问]我们如何解决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学生讨论)[演示]小结:提高公民素养、增强法制意识;保护、节约、合理使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寻求替代品。
[总结]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本节课的主要知识内容,记住主要大型煤矿、主要油田、主要铁矿和主要有色金属矿。
同学们要增强法制意识、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充分认识合理开发、节约、综合有效利用矿产资源,寻求替代品的必要性和责任感。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给学生讲清了山东的矿产资源有哪些,重点比较清楚。
但是学生讨论的太少,理解的不够深入.。
山东省矿产资源类型和时空分布特点山东省是中国最早的矿业省份之一,拥有广泛的矿产资源。
其中金、煤、铝、铁、钼、钨等金属矿产,以及盐、石灰石、天然气等非金属矿产占据着重要地位。
下面介绍一下山东省矿产资源的类型和时空分布特点。
一、矿产资源类型1.金属矿产山东省是我国重要的金矿区之一,代表矿床有中国最早发现和开采的沂金矿床,以及莱西、龙山、冠县等地的矿床。
其中,沂金矿床是中国最大的金矿床之一,也是亚洲规模最大的浅成低硫化物金矿床。
此外,山东省还有大量的铁、铝、铜、钼等金属矿产储量。
其中,铝矾土矿床储量居中国第二,拥有铜矿床总储量达252万吨,钼矿床总储量达104万吨。
2.非金属矿产山东省非金属矿产也有着丰富多样的储量。
其中,岩盐是山东省最具代表性的盐类矿产,居于全国前列。
石灰石方面,山东省拥有中国大陆最大的浅海石灰石储量和开采量,包括自然石灰石、工业石灰石、水泥熟料石灰石、建筑石膏石灰石、钢铁石灰石等。
此外,山东省还拥有天然气、石墨、滑石等丰富的非金属矿产资源。
二、矿产资源时空分布特点1.地区分布山东省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和中部地区。
其中,以潍坊、临沂、枣庄、日照、淄博、聊城为代表的中部地区,是山东省的矿业重镇。
此外,东北部地区还有一定量的煤炭和铁矿资源。
2.矿床类型和分布特点山东省的矿产资源分布分为深成和浅成两类,以深成矿产资源储量为主。
其中,深成是指成矿作用发生在地壳深处的矿床类型,常常与地形高峰或大地震有关。
比如,鲁东南太古宙金、银、铜、铅锌矿床就是深成矿床的代表。
浅成则是指成矿作用在地壳浅部完成的矿床类型,比较常见的浅成矿床有脉状钨矿、沙土钼矿、砾石状银矿等,不同于深成矿床,浅成矿床分布更为分散。
总的来说,山东省的矿产资源分布主要由区域构造和控矿构造、地质岩性、成矿作用和成矿流体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
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对于山东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整个国家的经济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山东省矿产资源在中国矿业领域中占有着重要地位,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山东省已发现矿产资源共计120多种,储量总量157.2亿吨,其中黄金、煤炭、铝土矿、盐等重点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列。
山东省黄金矿产资源概况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黄河下游,面积15万多平方公里。
该省黄金开采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就广有采金活动。
宋朝景德年间,采金甚盛,北起胶东,南至沂蒙,官办民办皆有,最盛时年产金达5—6万两之多。
栖霞境内的含金砾岩型金矿是当时全国最大的金矿。
沂南金矿早在明朝就已大规模开发,年产金最高时达3万两。
招远玲珑金矿是我国发现和开发最早、规模较大、品位较高的原生金矿床之一,始采于北宋景德年间,自1007年至1945年的938年间,共产金113.094吨,时至今日仍是我国仅有的几个特大型金矿之一。
目前山东省金矿在我国各省(区)中储量最大,产量也最高。
黄金资源现状截至1989年底,全省共发现金矿床(点)430处,其中金矿床198处,包括岩金矿床163处(特大型5处,大型8处,中型35处,小型115处),砂金矿床29处(中型4处,小型25处),小型伴生金矿床5处,中型共生金矿床1处,分布在胶东及鲁西南低山丘陵区的41个县(市)。
截至1989年底,全省累计探明储量737.944吨(其中上平衡表储量593.681吨),占全国累计探明储量的15·24%,居第1位。
全省保有储量为615.999吨(其中上平衡表储量472.256吨),占全国保有储量的15·56 9,6,居第1位,其中岩金保有储量584.164吨,砂金保有储量19.723吨,伴生金保有储量3.472吨,共生金保有储量8.640吨。
已利用矿床占有保有储量为601.364吨,未利用矿床占有保有储量为14.635吨。
据目前正在勘查的115个矿床预测,可获金矿储量563吨,其中“八五”期间新增金矿储量可达492吨。
黄金生产概况截至1989年底,全省已建黄金矿山82个,总生产能力为16435公斤/年,占有储量541·312吨,其中岩金矿山80个(大型5个,中型12个,小型63个),生产规模12141吨/日,生产能力16157公斤/年,砂金矿山2个(大型1个,小型1个),生产规模183万米s/年,生产能力278公斤/年。
临沂矿产资源介绍临沂矿产资源——非金属矿产时间:2013-06-04 作者:浏览次数:[ 36]临沂市的非金属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不仅发现的矿种多,质量好,而且分布广,储量大,开采容易。
在探明储量的36种矿产中,非金属矿产占25种;在已发现的84种矿产中,非金属矿产占62种,其中有10种非金属矿产列全省第一位,有的在华东地区乃至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金刚石、玻璃用石英砂岩、陶瓷土(瓷石)居全国第二位。
石膏、水泥用灰岩、饰面花岗岩、重晶石、明矾石、玄武岩、萤石、黄沙等也是临沂优势矿产资源。
开发非金属矿产资源,对发展临沂经济潜力很大。
非金属矿产根据其工业用途分以下几类:特种非金属矿产;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产。
一、特种非金属矿产该类矿产包括金刚石和水晶两种。
(一)金刚石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矿物(摩氏硬度为10),俗称“钻石”,以硬度大,折光率强,其新鲜解理面或人工琢磨面具有光彩夺目的金刚光泽,自然界中以分布稀少为特点,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珍视和喜爱。
随着工业和技术的发展,金刚石的用途越来越广。
临沂市是我国金刚石的著名产地,也是我省的唯一产地,资源丰富,储量和产量均居全国第2位。
共发现产地18处,其中探明产地10处,主要分布在蒙阴、郯城、临沭等县。
历史上,山东曾发现100克拉以上的特大金刚石6颗,均产于临沂。
1937年农民罗佃帮在郯城县李庄乡莫罗疃村发现的“金鸡”钻石,重克拉,被日本侵略军掠走,至今下落不明。
1977年12月21日农民魏振芳在临沭县常林村拣到“常林”钻石,重克拉。
1981年8月17 日由八0三矿陈埠矿区选获的“陈埠1号”,重克拉;1983年11月14日七0一矿选获的“蒙山1号”,重克拉,这是原生金刚石矿中最大的一颗。
2006年,在蒙阴建材七0一矿选获一粒特大金刚石,重克拉。
2008年,平邑的山东天宇自然博物馆收藏一粒特大金刚石,重克拉,是我国目前已知最大的金刚石。
山东矿藏知多少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阅读图文资料,了解山东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
2.使学生熟悉山东主要的煤矿、油田、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的分布地。
3.使学生了解山东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4.通过分析山东土地资源利用中的主要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合理开发、节约、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寻求替代品的必要性与责任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教学过程:
一、大家知道,土地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那么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什么呢?(矿产资源)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山东的矿产资源。
[活动]读教材中四幅山东矿产资源分布图,说说你的家乡还有哪些矿藏?
[学生讨论、回答]对不同矿产资源分别回答。
[教师小结]山东矿产资源丰富,有煤矿、石油、天然气、铁矿和有色金属矿。
二、与生活的关系
矿产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它已深入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煤、石油、铁矿石的只要用途是什么?
哪些日常活动或用品会用到这些矿产资源?
学生讨论交流
三、如何利用
[讲解]山东矿产资源分布广泛,有些很丰富,我们应该如何利用它们呢?请大家讨论。
[小结]要合理开发、利用,还要研究、利用新材料,代替非可再生的能源矿产和金属矿产。
[过渡]目前,山东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演示]四个例子,学生讨论山东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小结]问题是:乱采滥挖;破坏环境;严重浪费
[提问]我们如何解决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学生讨论)
[演示]小结:提高公民素养、增强法制意识;保护、节约、合理使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寻求替代品。
[总结]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本节课的主要知识内容,记住主要大型煤矿、主要油田、主要铁矿和主要有色金属矿。
同学们要增强法制意识、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充分认识合理开发、节约、综合有效利用矿产资源,寻求替代品的必要性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