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验收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1
注塑模具验收标准规范一、成型产品外观、尺寸、配合1、产品表面不允许缺陷:缺料、烧焦、顶白、白线、披峰、起泡、拉白(或拉裂、拉断)、烘印、皱纹。
2.、熔接痕:一般圆形穿孔熔接痕长度不大于5mm,异形穿孔熔接痕长度小于15mm,熔接痕强度并能通过功能安全测试。
3、收缩:外观面明显处不允许有收缩,不明显处允许有轻微缩水(手感不到凹痕)。
4、一般小型产品平面不平度小于0.3mm,有装配要求的需保证装配要求。
5、外观明显处不能有气纹、料花,产品一般不能有气泡。
6、产品的几何形状,尺寸大小精度应符合正式有效的开模图纸(或3D文件)要求,产品公差需根据公差原则,轴类尺寸公差为负公差,孔类尺寸公差为正公差,顾客有要求的按要求。
7、产品壁厚:产品壁厚一般要求做到平均壁厚,非平均壁厚应符合图纸要求,公差根据模具特性应做到-0.1mm。
8、产品配合:面壳底壳配合——表面错位小于0.1mm,不能有刮手现象,有配合要求的孔、轴、面要保证配合间隔和使用要求。
二、模具外观1、模具铭牌内容完整,字符清晰,排列整齐。
2、铭牌应固定在模脚上靠近模板和基准角的地方。
铭牌固定可靠、不易剥落。
3、冷却水嘴应选用塑料块插水嘴,顾客另有要求的按要求。
4、冷却水嘴不应伸出模架表面。
5、冷却水嘴需加工沉孔,沉孔直径为25mm、30mm、35mm三种规格,孔口倒角,倒角应一致。
6、冷却水嘴应有进出标记。
7、标记英文字符和数字应大于5。
8、位置在水嘴正下方10mm处,字迹应清晰、美观、整齐、间距均匀。
9、模具配件应不影响模具的吊装和存放。
安装时下方有外露的油缸、水嘴,预复位机构等,应有支撑腿保护。
10、支撑腿的安装应用螺钉穿过支撑腿固定在模架上,过长的支撑腿可用车加工外螺纹柱子紧固在模架上。
11、模具顶出孔尺寸应符合指定的注塑机要求,除小型模具外,不能只用一个中心顶出。
12、定位圈应固定可靠,圈直径为100mm、250mm两种,定位圈高出底板10~20mm。
化工设备工程施工及验收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HG/T20275-2017 《化工设备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适用范围SH/T3538-2017《石油化工机器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的适用范围• 1.1 基础交接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基础施工单位应提交测量记录和其他施工技术资料;(SH/T3503)2 基础表面或建筑(构筑)物上应有标高基准线和纵横中心线标记;3 设计文件规定作基础沉降观测的设备基础应有沉降观测水准点,并提交原始检测数据;• 1.2 设备安装基础应符合下列规定:1 基础外观不得有裂纹、蜂窝、空洞和漏筋缺陷;2 设备基础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 的规定;3 基础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
周围土方应回填夯实,表面应平整,地脚螺栓的螺纹部分应无损坏和锈蚀;4 高塔设备基础施工时,设备地脚螺栓与定位模板的组装应检查合格并定位后,在进行基础浇筑施工;模板中心线与基准线的允许偏差应为±5mm。
•表1SH/T3538-2017《石油化工机器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1.3 基础表面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 基础表面应清洁、干净,不得有油污及松散层。
2 预留地脚螺栓孔内的杂物应清除干净;3 放置垫铁处及周围50mm范围内应铲平,铲平部位水平度偏差不大于2mm/m;其他部位应凿出麻面,麻点深度宜不小于10mm,密度以每平方分米内有3~5个点为宜;• 1.4 重型设备的垫铁应采用坐浆法施工,并符合下列规定:1 施工前应将设备基础冲洗干净。
并清除积水;2 选用比设备基础强度高一级的砂浆配比;3 垫铁顶面水平度的允许偏差应小于2mm/m,顶面标高应与设备底面实际安装标高相符。
允许偏差为±2mm;4 应将垫铁四周的砂浆抹成45°光坡后再进行养护,当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方可安装设备。
• 1.5 除重型设备和塔类设备外,可采用压降法安装垫铁;小型设备可采用无垫铁安装。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Chapter 1 General ns1.0.1 In order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XXX。
this standard is formulated.1.0.2 XXX electric hoists。
manual (electric) beam cranes。
manual (electric) n cranes。
general bridge cranes。
metallurgical cranes。
general gantry cranes and loading bridges。
wall-mounted cranes。
and column-mounted jib cranes.1.0.3 XXX should start from the unpacking of the XXX the load test and the XXX.1.0.4 For the hoisting of large。
special。
and complex lifting equipment。
XXX using important load-bearing points such as building structure columns and beams for hoisting。
XXX.1.0.5 After the XXX。
it must pass the load test and complete the engineering acceptance res before it can be put into n and use.1.0.6 XXX with the ns of this standard。
the XXX with the current nal standards and XXX.Chapter 2 General ns2.0.1 Before the XXX lifting equipment。
起重机安装验收规范篇一:双梁桥式起重机安装方案及验收标准双梁桥式起重机安装方案及验收标准1.1起重机的安装1.1.1桥架组装1.1.1.1起重机桥架分两片到货,组装时利用50吨吊车分别将两片桥架吊至已安装好的轨道上,然后进行组装,且应保证大车行走的四个车轮底部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1.1.1.2桥架组装以端梁螺栓孔或止口板为定位基准,按起重机安装连接部位标号图,将起重机组装起来,拧紧螺栓。
组装用螺栓按下表要求进行连接。
1.1.1.3 桥架对角线检测方法:(见图6)用弹簧秤拉钢卷尺测量L1、L2的距离,把钢尺上的读数加上附表的修正值,作为桥架对角线的实测数据。
1.1.1.4 主梁水平旁弯的测量:(见图7)将钢丝绳固定在所要测量的主梁上盖板中心线上,作(来自: 小龙文档网:起重机安装验收规范)为测量中心线,测量两边缘的距离X1,X2(此值应该在离上盖板100mm的腹板处测量)两距离的平均值,即为主梁的水平旁弯,计算公式为:X=1/2(X1—X2)1.1.1.5 主梁上拱度(下挠度)的测量方法:(见图8)选用一根直径为0.49~0.52mm的钢丝,一端固定在带有滑轮的固定架上,另一端通过滑轮并坠有重锤(15Kg)拉紧,主梁跨中上拱度(下挠值)可通过测量并按照下式计算:上拱度:F=H—(h1+h2)当F为负值时说明有下挠度。
H------固定支架的高度(包括滑轮径),一般为150~160mm;h1-----测得任意点钢丝与上盖板间的距离mmh2-----钢丝由于自重而产生的垂度mm以轨道为基础,对准车轮踏面中心划一条直线,沿直线吊一线坠,将坠尖对准所在的直线打洋冲眼A11,A22,A33,A44,然后把车开走,将弹簧秤拉钢盘尺量L1、L2车轮的跨距,以及对角线L3、L4 的距离,都加上修正值,就是实测的数据。
1.1.1.6 车轮对角线、跨度的检测方法:(见图9)双梁桥式起重机安装施工方案(四)1.1.1.7 车轮水平方向偏斜的检测:选择一条平直的轨道为基础,在同一端梁上,与轨道外侧相平行拉一条钢丝(距车轮踏面的中心线均为a),然后分别测量车轮在水平方向的直径最外侧b2、b3和最内侧b1、b4的距离,车轮水平方向的倾斜数值为:ΔL1=b1-b2 及ΔL2=b3—b4同一端梁的同位差为:δ=(b1—b2)/2—(b3—b4)/21.1.1.8 大车运行机构已在制造厂与桥架组装在一起,不需在现场组装。
110kV高压隔离开关验收规范(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110kV高压隔离开关验收规范(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110kV高压隔离开关验收规范(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110kV高压隔离开关验收规范前言为了加强110kV高压隔离开关的验收管理,规范110kV高压隔离开关现场验收工作,保证110kV高压隔离开关验收质量,确保投入运行的110kV 高压隔离开关符合国家及公司相关技术要求,特制定《110kV高压隔离开关验收规范》(以下简称“本规范”)。
为了保证投运后的110kV高压隔离开关安全、可靠、稳定运行,新建电站的110kV高压隔离开关验收必须认真、严格地按本规范进行。
1、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35kV~110kV 高压隔离开关及其操作机构和辅助机构设备的验收管理.2、验收要求2.1 验收人员根据技术协议、设计图纸、技术规范和验收文档开展现场验收。
2。
2 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必须限时整改,存在较多问题或重大问题的,整改完毕应重新组织验收。
2.3 验收完成后,必须完成相关图纸的校核修订。
2。
4 发电运行单位应将竣工图纸和验收文档存放在电站。
2.5 施工单位将备品、备件移交运行单位。
3、验收前应具备条件3。
1 110kV高压隔离开关已施工及安装完毕。
3.2 110kV高压隔离开关的调试及交接试验全部完成。
3。
3 施工单位应完成110kV高压隔离开关自检,并提供自检报告。
3。
4 110kV高压隔离开关的验收文档已编制并经审核完毕.4、验收内容及要求4.1 110kV高压隔离开关的资料验收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3-92)第一章总则第1.0。
1条为保证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施工质量,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电力线路安全运行,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新建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大档距及铁塔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有特殊要求的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安装工程,尚应符合有关专业规范的规定.第1.0.3条架空电力线路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第1。
0。
4条采用的设备、器材及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
设备应有铭牌。
当采用无正式标准的新型原材料及器材时,安装前应经技术鉴定或试验,证明质量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1.0。
5条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应制订不低于本规范水平的质量标准或工艺要求.第1。
0。
6条架空电力线路的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原材料及器材检验第2.0.1条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所使用的原材料、器材,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重作检验:一、超过规定保管期限者。
二、因保管、运输不良等原因而有变质损坏可能者。
三、对原试验结果有怀疑或试样代表性不够者。
第2.0。
2条架空电力线路使用的线材,架设前应进行外观检查,且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不应有松股、交叉、折叠、断裂及破损等缺陷.二、不应有严重腐蚀现象.三、钢绞线、镀锌铁线表面镀锌层应良好,无锈蚀.四、绝缘线表面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绝缘层厚度应符合规定。
绝缘线的绝缘层应挤包紧密,且易剥离,绝缘线端部应有密封措施。
第2.0.3条为特殊目的使用的线材,除应符合本规范第2.0.2条规定外,尚应符合设计的特殊要求。
第2。
0.4条由黑色金属制造的附件和紧固件,除地脚螺栓外,应采用热浸镀锌制品。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 50231-98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指导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确保质量和安全,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类机械设备安装工程,从开箱起至设备的空负荷试运转为止的施工及验收,对必须带负荷才能试运转的设备,可至负荷试运转第1.0.3条设备安装工程应按设计施工。
当施工时发现设备有不合理之处,应及时提出修改建议,并经设计变更批准后,方可按变更后的设计施工。
第1.0.4条安装的机械设备、主要的或用于重要部位的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和产品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
第1.0.5条设备安装中采用的各种计量和检测器具、仪器、仪表和设备,应符合国家现行计量法规的规定,其精度等级,不应低于被检对象的精度等级。
第1.0.6条设备安装中的隐蔽工程,应在工程隐蔽前进行检验,并作出记录,合格后方可继续安装。
第1.0.7条设备安装中,应进行自检、互检和专业检查,并应对每道工序进行检验和记录。
工程验收时,应以记录为依据。
第1.0.8条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地脚螺栓与垫铁第一节地脚螺栓第2.1.1条地脚螺栓地脚螺栓在预留孔里应垂直,无倾斜。
第2.1.2条螺母与垫圈、垫圈与设备底座间的接触均应紧密。
第2.1.3条拧紧螺母后,螺栓应露出螺母,其露出的长度宜为螺栓直径的1/3~2/3。
第二节垫铁第2.2.1条当设备的负荷由垫铁组承受时,垫铁组的位臵和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每个地脚螺栓旁边至少应有一组垫铁。
二、垫铁组在能放稳和不影响灌浆的情况下,应放在靠近地脚螺栓和底座主要受力部位下方。
三、相邻两组垫铁的距离宜为500~1000mm。
四、每一组垫铁的面积,应根据设备负荷,按下式计算:A≧C (Q1+Q2) ×102 R式中:A——垫铁面积(mm2);Q1——由于设备的重量加在该垫铁组上的压力(N);Q2——由于地脚螺栓拧紧所分布在该垫铁组上的压力(N),可取螺栓的许可抗拉力;R——基础或地坪混泥土的单位面积强度(Mpa),可取混泥土设计强度; C——安全系数,宜取 1.5~3。
弹簧验收规范
1. 主题:弹簧的验收要求、项目、方法及抽样方案的规范
2. 常规检验项目
2.1 外观和标识
2.1.1 技术要求: 表面应光洁,电镀层均匀,不得有脱皮,腐蚀,变形等不良现象。
2.1.2 检验方法:目测法
2.2 结构尺寸
2.2.1 技术要求:结构尺寸要符合图纸和样件要求。
2.2.2 检验方法:用卡尺测量和目测法相结合;
2.3
2.3.2
2.4
2.4.1
2.4.2
3.
3.1
4.
A
B
C
5.
5.1 AQL
放宽检验:采用GB/T2828.1-2003中一次正常抽样,一般检验Ⅰ级水平;
加严检验:采用GB/T2828.1-2003中一次正常抽样,一般检验Ⅲ级水平;
5.2 特殊检验项目、常规试验项目按自定抽样方案进行;
放宽检验试验:无
特殊检验项目加严检验:抽样数提高一倍,判定数不变。
常规试验项目加严试验:按试验规范进行。
5.3 转移规则:根据检验、生产市场反馈的质量情况召开质量分析会决定。
6. 引用文件
GB/T2828.1-2003 《常规试验规范--可焊性试验规范》
Page 1 of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