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验收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1
注塑模具验收标准规范一、成型产品外观、尺寸、配合1、产品表面不允许缺陷:缺料、烧焦、顶白、白线、披峰、起泡、拉白(或拉裂、拉断)、烘印、皱纹。
2.、熔接痕:一般圆形穿孔熔接痕长度不大于5mm,异形穿孔熔接痕长度小于15mm,熔接痕强度并能通过功能安全测试。
3、收缩:外观面明显处不允许有收缩,不明显处允许有轻微缩水(手感不到凹痕)。
4、一般小型产品平面不平度小于0.3mm,有装配要求的需保证装配要求。
5、外观明显处不能有气纹、料花,产品一般不能有气泡。
6、产品的几何形状,尺寸大小精度应符合正式有效的开模图纸(或3D文件)要求,产品公差需根据公差原则,轴类尺寸公差为负公差,孔类尺寸公差为正公差,顾客有要求的按要求。
7、产品壁厚:产品壁厚一般要求做到平均壁厚,非平均壁厚应符合图纸要求,公差根据模具特性应做到-0.1mm。
8、产品配合:面壳底壳配合——表面错位小于0.1mm,不能有刮手现象,有配合要求的孔、轴、面要保证配合间隔和使用要求。
二、模具外观1、模具铭牌内容完整,字符清晰,排列整齐。
2、铭牌应固定在模脚上靠近模板和基准角的地方。
铭牌固定可靠、不易剥落。
3、冷却水嘴应选用塑料块插水嘴,顾客另有要求的按要求。
4、冷却水嘴不应伸出模架表面。
5、冷却水嘴需加工沉孔,沉孔直径为25mm、30mm、35mm三种规格,孔口倒角,倒角应一致。
6、冷却水嘴应有进出标记。
7、标记英文字符和数字应大于5。
8、位置在水嘴正下方10mm处,字迹应清晰、美观、整齐、间距均匀。
9、模具配件应不影响模具的吊装和存放。
安装时下方有外露的油缸、水嘴,预复位机构等,应有支撑腿保护。
10、支撑腿的安装应用螺钉穿过支撑腿固定在模架上,过长的支撑腿可用车加工外螺纹柱子紧固在模架上。
11、模具顶出孔尺寸应符合指定的注塑机要求,除小型模具外,不能只用一个中心顶出。
12、定位圈应固定可靠,圈直径为100mm、250mm两种,定位圈高出底板10~20mm。
化工设备工程施工及验收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HG/T20275-2017 《化工设备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适用范围SH/T3538-2017《石油化工机器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的适用范围• 1.1 基础交接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基础施工单位应提交测量记录和其他施工技术资料;(SH/T3503)2 基础表面或建筑(构筑)物上应有标高基准线和纵横中心线标记;3 设计文件规定作基础沉降观测的设备基础应有沉降观测水准点,并提交原始检测数据;• 1.2 设备安装基础应符合下列规定:1 基础外观不得有裂纹、蜂窝、空洞和漏筋缺陷;2 设备基础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 的规定;3 基础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
周围土方应回填夯实,表面应平整,地脚螺栓的螺纹部分应无损坏和锈蚀;4 高塔设备基础施工时,设备地脚螺栓与定位模板的组装应检查合格并定位后,在进行基础浇筑施工;模板中心线与基准线的允许偏差应为±5mm。
•表1SH/T3538-2017《石油化工机器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1.3 基础表面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 基础表面应清洁、干净,不得有油污及松散层。
2 预留地脚螺栓孔内的杂物应清除干净;3 放置垫铁处及周围50mm范围内应铲平,铲平部位水平度偏差不大于2mm/m;其他部位应凿出麻面,麻点深度宜不小于10mm,密度以每平方分米内有3~5个点为宜;• 1.4 重型设备的垫铁应采用坐浆法施工,并符合下列规定:1 施工前应将设备基础冲洗干净。
并清除积水;2 选用比设备基础强度高一级的砂浆配比;3 垫铁顶面水平度的允许偏差应小于2mm/m,顶面标高应与设备底面实际安装标高相符。
允许偏差为±2mm;4 应将垫铁四周的砂浆抹成45°光坡后再进行养护,当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方可安装设备。
• 1.5 除重型设备和塔类设备外,可采用压降法安装垫铁;小型设备可采用无垫铁安装。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Chapter 1 General ns1.0.1 In order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XXX。
this standard is formulated.1.0.2 XXX electric hoists。
manual (electric) beam cranes。
manual (electric) n cranes。
general bridge cranes。
metallurgical cranes。
general gantry cranes and loading bridges。
wall-mounted cranes。
and column-mounted jib cranes.1.0.3 XXX should start from the unpacking of the XXX the load test and the XXX.1.0.4 For the hoisting of large。
special。
and complex lifting equipment。
XXX using important load-bearing points such as building structure columns and beams for hoisting。
XXX.1.0.5 After the XXX。
it must pass the load test and complete the engineering acceptance res before it can be put into n and use.1.0.6 XXX with the ns of this standard。
the XXX with the current nal standards and XXX.Chapter 2 General ns2.0.1 Before the XXX lifting equipment。
起重机安装验收规范篇一:双梁桥式起重机安装方案及验收标准双梁桥式起重机安装方案及验收标准1.1起重机的安装1.1.1桥架组装1.1.1.1起重机桥架分两片到货,组装时利用50吨吊车分别将两片桥架吊至已安装好的轨道上,然后进行组装,且应保证大车行走的四个车轮底部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1.1.1.2桥架组装以端梁螺栓孔或止口板为定位基准,按起重机安装连接部位标号图,将起重机组装起来,拧紧螺栓。
组装用螺栓按下表要求进行连接。
1.1.1.3 桥架对角线检测方法:(见图6)用弹簧秤拉钢卷尺测量L1、L2的距离,把钢尺上的读数加上附表的修正值,作为桥架对角线的实测数据。
1.1.1.4 主梁水平旁弯的测量:(见图7)将钢丝绳固定在所要测量的主梁上盖板中心线上,作(来自: 小龙文档网:起重机安装验收规范)为测量中心线,测量两边缘的距离X1,X2(此值应该在离上盖板100mm的腹板处测量)两距离的平均值,即为主梁的水平旁弯,计算公式为:X=1/2(X1—X2)1.1.1.5 主梁上拱度(下挠度)的测量方法:(见图8)选用一根直径为0.49~0.52mm的钢丝,一端固定在带有滑轮的固定架上,另一端通过滑轮并坠有重锤(15Kg)拉紧,主梁跨中上拱度(下挠值)可通过测量并按照下式计算:上拱度:F=H—(h1+h2)当F为负值时说明有下挠度。
H------固定支架的高度(包括滑轮径),一般为150~160mm;h1-----测得任意点钢丝与上盖板间的距离mmh2-----钢丝由于自重而产生的垂度mm以轨道为基础,对准车轮踏面中心划一条直线,沿直线吊一线坠,将坠尖对准所在的直线打洋冲眼A11,A22,A33,A44,然后把车开走,将弹簧秤拉钢盘尺量L1、L2车轮的跨距,以及对角线L3、L4 的距离,都加上修正值,就是实测的数据。
1.1.1.6 车轮对角线、跨度的检测方法:(见图9)双梁桥式起重机安装施工方案(四)1.1.1.7 车轮水平方向偏斜的检测:选择一条平直的轨道为基础,在同一端梁上,与轨道外侧相平行拉一条钢丝(距车轮踏面的中心线均为a),然后分别测量车轮在水平方向的直径最外侧b2、b3和最内侧b1、b4的距离,车轮水平方向的倾斜数值为:ΔL1=b1-b2 及ΔL2=b3—b4同一端梁的同位差为:δ=(b1—b2)/2—(b3—b4)/21.1.1.8 大车运行机构已在制造厂与桥架组装在一起,不需在现场组装。
110kV高压隔离开关验收规范(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110kV高压隔离开关验收规范(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110kV高压隔离开关验收规范(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110kV高压隔离开关验收规范前言为了加强110kV高压隔离开关的验收管理,规范110kV高压隔离开关现场验收工作,保证110kV高压隔离开关验收质量,确保投入运行的110kV 高压隔离开关符合国家及公司相关技术要求,特制定《110kV高压隔离开关验收规范》(以下简称“本规范”)。
为了保证投运后的110kV高压隔离开关安全、可靠、稳定运行,新建电站的110kV高压隔离开关验收必须认真、严格地按本规范进行。
1、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35kV~110kV 高压隔离开关及其操作机构和辅助机构设备的验收管理.2、验收要求2.1 验收人员根据技术协议、设计图纸、技术规范和验收文档开展现场验收。
2。
2 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必须限时整改,存在较多问题或重大问题的,整改完毕应重新组织验收。
2.3 验收完成后,必须完成相关图纸的校核修订。
2。
4 发电运行单位应将竣工图纸和验收文档存放在电站。
2.5 施工单位将备品、备件移交运行单位。
3、验收前应具备条件3。
1 110kV高压隔离开关已施工及安装完毕。
3.2 110kV高压隔离开关的调试及交接试验全部完成。
3。
3 施工单位应完成110kV高压隔离开关自检,并提供自检报告。
3。
4 110kV高压隔离开关的验收文档已编制并经审核完毕.4、验收内容及要求4.1 110kV高压隔离开关的资料验收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3-92)第一章总则第1.0。
1条为保证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施工质量,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电力线路安全运行,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新建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大档距及铁塔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有特殊要求的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安装工程,尚应符合有关专业规范的规定.第1.0.3条架空电力线路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第1。
0。
4条采用的设备、器材及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
设备应有铭牌。
当采用无正式标准的新型原材料及器材时,安装前应经技术鉴定或试验,证明质量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1.0。
5条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应制订不低于本规范水平的质量标准或工艺要求.第1。
0。
6条架空电力线路的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原材料及器材检验第2.0.1条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所使用的原材料、器材,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重作检验:一、超过规定保管期限者。
二、因保管、运输不良等原因而有变质损坏可能者。
三、对原试验结果有怀疑或试样代表性不够者。
第2.0。
2条架空电力线路使用的线材,架设前应进行外观检查,且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不应有松股、交叉、折叠、断裂及破损等缺陷.二、不应有严重腐蚀现象.三、钢绞线、镀锌铁线表面镀锌层应良好,无锈蚀.四、绝缘线表面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绝缘层厚度应符合规定。
绝缘线的绝缘层应挤包紧密,且易剥离,绝缘线端部应有密封措施。
第2.0.3条为特殊目的使用的线材,除应符合本规范第2.0.2条规定外,尚应符合设计的特殊要求。
第2。
0.4条由黑色金属制造的附件和紧固件,除地脚螺栓外,应采用热浸镀锌制品。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 50231-98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指导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确保质量和安全,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类机械设备安装工程,从开箱起至设备的空负荷试运转为止的施工及验收,对必须带负荷才能试运转的设备,可至负荷试运转第1.0.3条设备安装工程应按设计施工。
当施工时发现设备有不合理之处,应及时提出修改建议,并经设计变更批准后,方可按变更后的设计施工。
第1.0.4条安装的机械设备、主要的或用于重要部位的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和产品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
第1.0.5条设备安装中采用的各种计量和检测器具、仪器、仪表和设备,应符合国家现行计量法规的规定,其精度等级,不应低于被检对象的精度等级。
第1.0.6条设备安装中的隐蔽工程,应在工程隐蔽前进行检验,并作出记录,合格后方可继续安装。
第1.0.7条设备安装中,应进行自检、互检和专业检查,并应对每道工序进行检验和记录。
工程验收时,应以记录为依据。
第1.0.8条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地脚螺栓与垫铁第一节地脚螺栓第2.1.1条地脚螺栓地脚螺栓在预留孔里应垂直,无倾斜。
第2.1.2条螺母与垫圈、垫圈与设备底座间的接触均应紧密。
第2.1.3条拧紧螺母后,螺栓应露出螺母,其露出的长度宜为螺栓直径的1/3~2/3。
第二节垫铁第2.2.1条当设备的负荷由垫铁组承受时,垫铁组的位臵和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每个地脚螺栓旁边至少应有一组垫铁。
二、垫铁组在能放稳和不影响灌浆的情况下,应放在靠近地脚螺栓和底座主要受力部位下方。
三、相邻两组垫铁的距离宜为500~1000mm。
四、每一组垫铁的面积,应根据设备负荷,按下式计算:A≧C (Q1+Q2) ×102 R式中:A——垫铁面积(mm2);Q1——由于设备的重量加在该垫铁组上的压力(N);Q2——由于地脚螺栓拧紧所分布在该垫铁组上的压力(N),可取螺栓的许可抗拉力;R——基础或地坪混泥土的单位面积强度(Mpa),可取混泥土设计强度; C——安全系数,宜取 1.5~3。
显微镜部件验收规范物镜1.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共轭距离为185mm、195mm和无限远的明场观察的生物显微镜物镜,不适合于偏光显微镜物镜和体视显微镜物镜。
2.基本参数2.1 放大率应符合应符合下数系:……3.2、4、5、6.3、8、10、12.5、16、20、25、32、40、50、63、80、100……2.2 共轭距离规定为185mm、195mm和无限远,物镜的像距为无穷远的光学系统,其镜筒透镜的焦距应在160、200、250中选用。
2.3 共轭距离为185mm、195mm的物镜,其机械筒长规定为160mm。
2.4 物镜齐焦距离不包含盖玻片时为35mm、45mm,包含盖玻片时为35.06mm、45.06mm。
2.5 物镜的数值孔径不应小于表1的规定。
2.6 物镜螺纹为WJ4/5”×1/36”。
2.7 外表应美观,具体要求如下:a.仪器的外表面不应有毛刺、划痕、锐边应倒棱,接合处应齐整,螺钉起子槽不应有拧伤现象。
b.涂、镀层应牢固,不应有褪色、剥落和锈斑。
相同的涂、镀层颜色应均匀一致。
c.光学系统成像应清晰,无妨碍的杂光。
光学零件不应有明显的麻点、划痕、气泡、灰尘和沉积物。
d.光路转换装置应灵活可靠,重复性良好。
e.仪器的固定连接机构应紧固可靠。
f.可转动、滑动和倾斜的部位应稳定可靠。
有定位时,定位应准确。
g.操作部位不应有因自重和添加附件而引起的位移。
h.制动限止机构应有效、可靠。
3 技术要求3.1 各类物镜应校正好相应的像差。
消色差物镜应校正好球差、色差和慧差。
半平场消色差物镜除了必须达到消色差物镜的要求外,还应适当校正物镜的场曲。
平场消色差物镜除了必须达到消色差物镜的要求外,还应很好地校正物镜的场曲。
平场半复消色差物镜除了必须达到平场消色差物镜的要求外,还应较好地校正物镜的二级光谱。
平场复消色差物镜除了必须达到平场消色差物镜的要求外,还应很好地校正物镜的二级光谱和色球差。
对于A型物镜应校正垂轴色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compressor,fan and pump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GB 50275-98主编部门: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8年12月1日关于发布《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等十项国家标准的通知建标[1998]9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和计综[1987]2390号文的要求,由原机械工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等十项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下列规范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一日起施行。
原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TJ 231及《制冷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66-84同时废止。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 50231-98《连续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70-98《金属切削机床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71-98《锻压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72-98《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73-98《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74-98《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75-98《破碎、粉磨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76-98《铸造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77-98《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78-98上述规范由国家机械工业局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机械工业部安装工程标准定额站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8年8月27日修订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450号文的要求,由原机械工业部负责主编。
《铝合金门窗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DBJ15-30-2002简介:内容:1、总则2、术语、符号2.1 术语2.2 符号3、材料要求3.1 一般规定3.2 铝合金型材3.4 五金配件3.5 密封材料3.6 金属连接件3.7紧固件4、工程设计4.1 一般规定4.2 抗风压性能设计4.3 水密性能设计4.4 气密性能设计4.5 隔声性能设计4.6 隔热性能设计4.7 防玻璃热炸裂设计4.8 玻璃镶嵌结构设计4.9 防雷设计4.10 其它安全性设计4.11 门窗立面建筑设计5、安装施工5.1 一般规定5.2 施工准备5.3 安装施工5.4 产品保护5.5 安全技术措施6、工程验收6.1 一般规定6.2 主控项目6.3 一般项目6.4 检验规则6.5 质量验收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条文说明1 总则1.0.1为满足建筑工程的需要,使铝合金门窗的性能符合建筑功能的要求,保证铝合金门窗工程的质量,针对本省的气候特点和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本省范围内的工业与民用建筑铝合金门窗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其它材料制作的建筑门窗可参照本规范。
1.0.3本规范中的铝合金门窗(以下简称铝门窗)是指在建筑物上的安装高度不大于100m、无特殊功能要求(如防火、防爆、防化学腐蚀等)的铝门窗。
本规范不适用于建筑幕墙上的铝门窗、斜屋顶窗和采光天窗等工程。
安装高度大于100m 的门窗工程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1.0.4铝门窗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1 主型材连接组合成门窗框基本构架,在其上装配玻璃、辅型材和开启扉及其它附件的门窗框材;连接组合成门窗扇基本构架,在其上装配玻璃、辅型材及其它附件的门窗扇挺型材。
2.1.2 辅型材门窗框架构件体系中,镶嵌或固定于主型材构件上,起到传力或某各功能作用的附加型材(如玻璃压条、披水条等)。
2.1.3 主要受力构件门窗立面内承受并传递门窗自身重力及水平风荷载等作用力的中横框、中竖框、扇挺等主型材,以及组合门窗拼樘框型材。
非标设备装配调试验收通用技术规范为了提高非标设备的装配质量控制,改善设备的装配质量,以确保设备在交付给客户后能良好、可靠地运行,制定了这个通用技术规范。
希望从事非标设备装配和调试的工程技术人员、装配调试和品质检验人员能够执行该规范,使公司非标设备产品的装配调试技术要求更全面、准确、严密。
一、非标设备装配的定义和管理规范装配是根据技术要求将零件或部件进行配合和连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的过程。
非标设备的装配是非标设备制造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它包括装配、调整、检验和试验等工作。
装配过程使零件、套件、组件和部件间获得一定的相互位置关系,因此,装配过程也是一种工艺过程。
为了有效地进行装配工作,通常将非标设备划分为若干能进行独立装配的装配单元,其中零件是组成设备的最小单元,套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一个或若干个零件构成的最小装配单元,组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套件及零件而构成的,而部件则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组件、套件和零件而构成的,部件的特征是在机器中能完成一定的、完整的功能。
在非标设备中,常见的有传动动力部件、移载传输部件、定位校正部件、设备功能部件、作业安全防护部件等。
二、装配精度与装配尺寸链为了使机器具有正常工作性能,必须保证其装配精度。
机器的装配精度通常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相互位置精度、相对运动精度和相互配合精度。
相互位置精度指产品中相关零部件之间的距离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如平行度、垂直度和同轴度等;相对运动精度指产品中有相对运动的零部件之间在运动方向和相对运动速度上的精度,如传动精度、回转精度等;相互配合精度指配合表面间的配合质量和接触质量。
装配尺寸链是在机器的装配关系中,由相关零件的尺寸或相互位置关系所组成的一个封闭的尺寸系统,称为装配尺寸链。
装配尺寸链包括直线尺寸链、角度尺寸链和平面尺寸链。
直线尺寸链由长度尺寸组成,且各环尺寸相互平行;角度尺寸链由角度、平行度、垂直度等组成;平面尺寸链由成角度关系布置的长度尺寸构成。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第一篇压缩机安装第一章一般规定第1条本篇适用于往复活塞式、螺杆式、滑片式和膜式等容积式压缩机的安装。
第2条本篇是压缩机安装工程的专业技术规定,安装工程的通用技术要求,应按本标准第一册?通用规定?的规定执行。
第3条压缩机的拆卸和清洗应符合以下要求:一、整体安装的压缩机一般应作以下拆洗工作:1往复活塞式压缩机应拆卸活塞、连杆、气阀和填料,并将设备外表和拆下的零、部件清洗洁净,气阀和填料不应用蒸汽清洗;2用油封润滑油封存的往复活塞式压缩机,在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油封期限内安装时,除气阀外,其他零、部件均可不拆洗;3螺杆式压缩机和滑片式压缩机,在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油封期限内安装时,可不拆洗,有特不要求者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4膜式压缩机应拆洗缸盖、膜片和吸、排气阀。
二、现场组装的压缩机,应清洗主机零、部件和附属设备,气阀、填料和其他密封件不应用蒸汽清洗;清洗后应将清洗剂或水分除净,并检查零、部件和设备外表有无损伤等缺陷,合格后应涂一薄层润滑油〔无润滑压缩机与介质接触的零、部件不涂油〕。
第二章整体安装的压缩机第4条压缩机的纵、横向不水平度均不应超过0.2/1000。
应在以下部位测量:一、卧式压缩机〔包括对称平衡型〕在机身滑道面或其他基准面上测量;二、立式压缩机拆往气缸盖,在气缸顶平面上测量;三、其他型式压缩机,在主轴外露局部或其他基准面上测量。
第三章现场组装的往复活塞式压缩机第5条组装机身和中体应符合以下要求:一、用煤油注进机身内至润滑油的最高油面位置,经8小时不得有渗漏现象;二、机身的纵、横向不水平度均不应超过0.05/1000。
并应在以下部位测量:1卧式压缩机〔包括对称平衡型〕的纵向不水平度在滑道的前、后两点位置上测量;横向不水平度在机身轴承孔处测量〔见图V-1-1〕;2立式压缩机在机身接合面上测量;3L型压缩机在机身法兰面上测量。
三、两机身压缩机的主轴承孔轴心线的不同轴度不应超过0.05毫米。
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591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GB现行《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简介现行《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GB-2010,自2011年2月1日起实施,原《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71-90同时废止。
本规范共分17章和8个附录,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建筑结构、建筑装饰、风系统、气体系统、水系统、化学物料供应系统、配电系统、自动控制系统、设备安装、消防系统、屏蔽设施、防静电设施、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检验、验收。
本规范中用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应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配套使用。
通风空调部分条文解读2.1强制性条文解读:条文 5.5.6在回、排风口上安有高效过滤器的洁净室及生物安全柜等设备,在安装前应用现成检漏装置对高效过滤器扫描检漏,并应确认无漏后安装。
回、排风口安装后,对非零泄漏边框密封结构,应对其边框扫描检漏,并应确认无漏;当无法对边框扫描检漏时,必须进行生物学等专门评价。
条文 5.5.7当在回、排风口上安装动态气流密封排风装置时,应将正压接管与接嘴牢靠连接,压差表应安装于排风装置近旁目测高度处。
排风装置中的高效过滤器应在装置外进行扫描检漏,并应确认无漏后再安入装置。
条文 5.5.8当回、排风口通过的空气含有高危险性生物气溶胶(散布于气态环境中的生物介质)时,在改建洁净室拆装其回、排风过滤器前必须对风口进行消毒,工作人员人身应有防护措施。
条文 5.6.7用于以过滤生物气溶胶(散布于气态环境中的生物介质)为主要目的、5级或5级以上洁净室或者有专门要求的送风末端高效过滤器或其末端装置安装后,应逐台进行现场扫描检漏,并应合格。
2.2其他规范条文解读:条文 5.1.2洁净室风系统施工安装应遵循不产尘、不积尘、不受潮和易清洁的原则。
条文 5.2.4风系统的末级过滤器(高效过滤器)之前的风管材料应选用镀锌钢板或不覆油镀锌钢板。
末级过滤器之后的风管材料宜用防腐性能更好的金属板材或不锈钢板。
弹簧验收规范
1. 主题:弹簧的验收要求、项目、方法及抽样方案的规范
2. 常规检验项目
2.1 外观和标识
2.1.1 技术要求: 表面应光洁,电镀层均匀,不得有脱皮,腐蚀,变形等不良现象。
2.1.2 检验方法:目测法
2.2 结构尺寸
2.2.1 技术要求:结构尺寸要符合图纸和样件要求。
2.2.2 检验方法:用卡尺测量和目测法相结合;
2.3
2.3.2
2.4
2.4.1
2.4.2
3.
3.1
4.
A
B
C
5.
5.1 AQL
放宽检验:采用GB/T2828.1-2003中一次正常抽样,一般检验Ⅰ级水平;
加严检验:采用GB/T2828.1-2003中一次正常抽样,一般检验Ⅲ级水平;
5.2 特殊检验项目、常规试验项目按自定抽样方案进行;
放宽检验试验:无
特殊检验项目加严检验:抽样数提高一倍,判定数不变。
常规试验项目加严试验:按试验规范进行。
5.3 转移规则:根据检验、生产市场反馈的质量情况召开质量分析会决定。
6. 引用文件
GB/T2828.1-2003 《常规试验规范--可焊性试验规范》
Page 1 of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