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获奖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01.00 KB
- 文档页数:8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3. 培养学生运用组合逻辑电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定义、特点和应用。
2.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介绍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步骤,包括需求分析、功能分解、逻辑表达式推导、逻辑门选择和电路实现。
3. 常见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实例讲解加法器、乘法器、编码器、译码器、多路选择器和算术逻辑单元等常见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4. 组合逻辑电路的仿真与测试介绍组合逻辑电路的仿真方法和测试技巧,让学生学会使用仿真工具对设计的电路进行验证和优化。
5. 组合逻辑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分析组合逻辑电路在计算机、通信、控制等领域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组合逻辑电路在实际工程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组合逻辑电路的理解。
2. 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实际电路图和仿真图,直观地展示组合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过程。
3. 组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互动: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回答和讨论情况,考察学生的参与度和思维能力。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设计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方法的掌握程度。
4. 期末考试:设置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相关的题目,测试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全面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组合逻辑电路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学习资料。
2. 仿真工具:为学生提供组合逻辑电路仿真软件,方便学生进行电路设计和验证。
3.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查阅相关的在线资料和学术文献,拓宽视野,丰富知识。
4. 实际电路器件:为学生提供组合逻辑电路所需的电子元器件,便于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组合逻辑电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3. 能够运用组合逻辑电路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什么是组合逻辑电路,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
2. 组合逻辑电路的原理:组合逻辑电路的构成,组合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
3.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步骤,如何判断组合逻辑电路的功能。
4.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步骤,如何选择适当的逻辑门实现组合逻辑电路。
5. 组合逻辑电路的应用:组合逻辑电路在实际中的应用案例,如何利用组合逻辑电路解决问题。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析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组合逻辑电路的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应用。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设计组合逻辑电路,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组合逻辑电路的教学PPT,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
2. 教学案例:准备一些组合逻辑电路的实际应用案例,用于分析。
3. 实验器材:准备一些逻辑门电路元件,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逻辑门电路实例,引入组合逻辑电路的概念。
2. 讲解: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析方法。
3. 分析:分析一些组合逻辑电路的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应用。
4. 设计:让学生分组设计一些组合逻辑电路,并进行展示和讲解。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组合逻辑电路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3. 设计作业:评估学生设计的组合逻辑电路方案,检查其分析和实现能力。
七、教学难点与解决策略1. 组合逻辑电路的复杂性:通过实例分析和简化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组合逻辑电路。
2. 设计方法的灵活运用:引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灵活运用设计方法。
《组合逻辑电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3. 能够运用组合逻辑电路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什么是组合逻辑电路,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
2. 组合逻辑电路的原理:组合逻辑电路的运作原理,组合逻辑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
3.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如何分析组合逻辑电路,如何设计组合逻辑电路。
4. 组合逻辑电路的应用:组合逻辑电路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案例。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析设计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组合逻辑电路的应用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实际应用。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解答问题,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教材或教学资源,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组合逻辑电路的知识。
2. 教学工具:准备必要的教学工具,如黑板、投影仪等,以便进行清晰的演示和讲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实例或问题引入组合逻辑电路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基本概念: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
3. 讲解原理: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运作原理和输入输出关系,让学生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工作机制。
4. 分析和设计方法:介绍如何分析和设计组合逻辑电路,让学生学会运用组合逻辑电路解决实际问题。
5. 应用案例分析:分析组合逻辑电路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实际应用。
6. 课堂练习:给出一些组合逻辑电路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和思考,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7. 总结和复习:对所讲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复习,让学生加深对组合逻辑电路的理解和记忆。
8.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组合逻辑电路的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法: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期末考试来综合评价学生对组合逻辑电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一、设计思想在新课程理念下,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师的启发式教育教学下,引导并帮助学生开展探究性的协作学习,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又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教与学的良性循环过程。
在《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这节内容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和实训室的条件,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根据教材、教学对象分析,采取以下教学思路:温故知新→任务驱动→探究新知→巩固提高→学以致用。
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实际操作,以多媒体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实验演示验证法、常识教育法组织整个教学过程。
教学中领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数字电路仿真软件等将文字、图片、实物训练有机结合。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确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的思路与方法,体会到所学知识点相互之间的联系及在实际中的应用,因此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高等职业院校教材《工业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章第5节的内容,本门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在教学时间分配上理论和实践各占50%,本次授课时间为90分钟,理论和实践时间各占45分钟。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步骤,并结合实例讲述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该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前起后”的作用,既是对前面所学的逻辑电路图、真值表、逻辑函数表达式以及逻辑代数等知识的综合应用,又为后续编码器、译码器等中规模组合逻辑电路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学生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机电专业大专班的学生,该班级的学生热爱思考,乐于尝试,同时本节课中涉及到的列真值表,写表达式,化简,画逻辑电路等知识同学们在前面都已经掌握,为本节课理论部分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实践部分,同学们已经会根据逻辑电路来连接实际的实物电路,为电路的仿真提供了方便。
四、教学方法分析新课程提倡“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本节课采用如下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法:通过课件设计使教学更直观、更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章节一:组合逻辑电路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2. 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3. 熟悉组合逻辑电路的主要应用。
教学内容:1. 组合逻辑电路的定义;2. 组合逻辑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3. 组合逻辑电路的应用实例。
教学活动:1. 引入组合逻辑电路的概念;2. 通过举例说明组合逻辑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3. 讨论组合逻辑电路的应用场景。
章节二:逻辑门及其组合教学目标:1. 掌握常见逻辑门的功能;2. 学会逻辑门的符号表示;3. 了解逻辑门组合的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1. 与门、或门、非门的功能和符号表示;2. 与非门、或非门、异或门的功能和符号表示;3. 逻辑门组合的原理。
教学活动:1. 介绍各种逻辑门的功能和符号表示;2. 通过示例演示逻辑门的组合过程;3. 引导学生进行逻辑门的组合练习。
章节三: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教学目标:1. 学会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2. 熟悉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步骤;3. 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优化技巧。
教学内容:1.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2.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步骤;3. 组合逻辑电路的优化技巧。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2. 分组讨论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步骤;3. 分享组合逻辑电路的优化技巧。
章节四:组合逻辑电路的实际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组合逻辑电路在实际中的应用;2. 学会分析组合逻辑电路的应用场景;3. 能够设计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应用实例。
教学内容:1. 组合逻辑电路在实际中的应用;2. 分析组合逻辑电路的应用场景;3. 设计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应用实例。
教学活动:1. 介绍组合逻辑电路在实际中的应用实例;2. 分析组合逻辑电路的应用场景;3. 学生分组设计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应用实例。
章节五: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实践教学目标:1. 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2. 学会使用逻辑门电路元件进行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3. 能够完成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并验证其功能。
《三人表决器地设计与制作》学案
班级:姓名:
教学准备:
材料检查:
万能板(电源盒、单刀双掷开关3个、CD4081一块、CD4075一块、发光二极管一个、100欧电阻一个)、插线12根、电池两节、学案
一、列真值表:
1、理解何为少数服从多数
2、规定:评委A、B、C:同意用1表示,不同意用0表示
选手Y:过关用1表示,没过关用0表示
二、写表达式并化简
三、画出逻辑电路图:(用与门和或门来实现)
四、电路板连线:
1、四个二输入端与门CD4081地管脚,三个三输入端或门CD4075地管脚. CD4081 CD4075
CD4081输入脚输出脚CD4075输入脚输出脚
2、连线:
按信号地流程接线,有输入到输出逐级连接.
注:CD4081和CD4075地7脚均已接地(电池负极),14脚均已接电源(电池正极).
课堂小结:
设计组合逻辑电路地步骤
1、根据实际问题地逻辑关系,列出.
2、由真值表写出,并进行化简.
3、根据表达式,画出.
4、线路板地制作.
课后思考:
设计并制作一个三人表决器,要求:要求:若A为主评,B、C为辅评.只要主评同意,就能过关;或者两个辅评都同意,也能过关;否则没过关(用与门、或门实现).
课下作业:
书写实习报告单。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获奖教案同时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和协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师还采用启发式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自信心。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思想和流程。
在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步骤,包括对实际问题的逻辑功能的分析、根据真值表写出逻辑表达式的方法以及根据表达式画出逻辑电路图的方法。
这些知识点都是基本逻辑门电路逻辑函数式及化简、真值表等知识的综合应用,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同时,这些知识也是数字电路处理入门的门槛之一,更是将来从事EDA行业的启蒙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可以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思想和流程,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信心。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最简单”的概念,并让学生思考如何实现最简单的逻辑电路。
通过这个环节,学生能够对本节课的研究内容有更清晰的认识,并为后面的研究打下基础。
二、设计步骤及方法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步骤:确定输入和输出变量,列出真值表,化简逻辑表达式,绘制逻辑电路图,验证电路功能。
10分钟)教师活动:讲解设计步骤及方法,并通过多媒体展示实例,让学生了解实际设计过程。
学生活动: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完成实例的设计步骤,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实例进行验证。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设计步骤及方法,并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三、设计练25分钟)教师活动:提供多组设计练题目,引导学生独立完成设计,并在学生完成后,进行讲解和点评。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设计练,并在教师的点评下,不断完善自己的设计能力。
通过设计练,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不断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教学设计电类教研组王晓林2011 年11 月25 日、本教学设计体现的教育教学理念1.突出能力本位将德育渗透于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职业技能与职业知识有机结合,在增强学生专业能力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职业情感、职业态度与团队协作精神,促进良好职业素养的形成,通过对三人表决电路的研究性设计,激发和提高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动机与能力,从而提高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与就业创业能力。
2.体现实践主线课程实施紧紧围绕项目和任务来开展,充分体现任务引领、行为导向的项目化课程的思想。
以常用电子仪器仪表、典型数字芯片为载体,按强能力、宽基础要求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掌握电路装接与调试技能的同时,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理解和应用。
3.凸显以人为本教学目标的确立将学生学习基础和课程标准有机结合;课程实施的过程符合职教育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的特点,突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贯彻“做中学、学中做”的主导思想;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现过程性、特质性和发展性等多元评价思想。
二、本教学设计的依据1.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及电信工程系“五”课评比,“两” 课竞赛活动2.《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的文件。
3.以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开发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及项目课程设计》为技术指导。
4、《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职业教育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改革。
”三、本教学设计的背景分析《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教学设计方案是依据《数字电子技术项目教程》中的项目一任务:三人表决器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来编写的。
在学习该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数码与数制、逻辑函数、逻辑门电路、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及焊接电子电路的工艺。
同时,学生对数字集成芯片也有一定的了解。
本教学设计课时为2 节,以理、仿、实一体的形式进行。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教学设计●教学目的知识目标:1、进一步熟悉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
2、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一般设计方法。
技能目标:1、学习常用的逻辑门电路在实际中的应用。
2、学习简单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教学重点:组合逻辑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
●教学难点:组合逻辑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
●复习1、用卡诺图化简逻辑函数的步骤。
2、用卡诺图化简逻辑函数的画圈原则。
●新授教学过程在数字系统中,逻辑电路按其功能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称为组合逻辑电路(简称组合电路);另一类称为时序逻辑电路(简称时序电路)。
这一章学习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
组合电路是指:该电路在任何时刻的输出信号值,仅由该时刻电路的输入信号组合决定,与信号输入前电路输出端原状态无关(非记忆性逻辑电路)。
组合电路的描述方式:逻辑表达式、真值表、逻辑图、卡诺图,工作波形图。
一、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1、分析组合电路的目的:找出电路的输入量和输出量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分析该电路的逻辑功能。
2、分析步骤:1)根据已知逻辑图逐级写出逻辑函数表达式。
2)化简该逻辑函数表达式。
3)列出真值表,并进行逻辑功能分析。
3、举例分析(1)分析图1逻辑图的逻辑功能,要求如下:A. 写出逻辑表达式B. 列真值表C. 说明其逻辑功能。
图1 表1解题范例:分析步骤:A .写出输出逻辑函数表达式为 Y=ABC + A B C ⊕⊕()。
B .列出逻辑函数的真值表。
将输入A 、B 、C 取值的各种组合代入逻辑表达式中,求出输出Y 的值。
由此可列出表1所示的真值表。
C .逻辑功能分析。
由表1可看出:在输入A 、B 、C 三变量中,有奇数个1时,输出Y 为1,否则Y 为0,因此,图1所示电路为三位判奇电路,又称为奇校验电路。
(2)分析图2逻辑电路的逻辑功能,要求如下:A .写出逻辑表达式B .列真值表C. 说明其逻辑功能。
图2解题范例:分析:此题给出了逻辑图,输入变量A、B,输出变量Y。
课程名称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授课班级09计算机班授课课时1课时
教材名称《电子技术基础》出版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版次第2版主编张龙
情。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过课件设计使教学更直观、更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第五环节交流点评反馈提高(3分钟)一、交流点评
设计意图及教学手段:结合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情况,总结成绩和不足,对于学生没有想到的部分及时加以点拨完善。
特别要针对学生提出的合理化改进方案,发现创新的思想火花,要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
二、提高阶段及拓展练习(课后完成)
1、提高阶段
在上述设计的电路中,若有人作弊暗中遥控改变输出结果。
那么如何改装可以改变其结果?
2、拓展练习
羊、狼、粮仓门的问题,设计一报警电路。
要求:仓门打开时,羊单独来,羊要吃粮,应报警;只有狼来,狼不吃粮,不用报警;如果羊、狼都来,狼要吃羊,应报警;狼、羊都不来,无险情,不用报警。
其他情况,不用报警。
(若以A、B、C分别代表仓门、羊、狼,Y代表报警情况,Y=1报警,Y=0不报警。
)
设计意图:课后强化知识的应用和延伸,让学生通过课后练习进一步掌握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的基本过程,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的精神。
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可了解学生对于设计的掌握程度。
另外通过提高阶段的习题教育学生崇尚科学,要利用科学知识做光荣的事情,反对可耻行为。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