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行为理论知识
- 格式:pptx
- 大小:803.87 KB
- 文档页数:54
第一章导论1、现代农业推广:是一项旨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农村教育与咨询服务工作。
农业推广人员通过沟通等方式组织与教育农村居民,使其增进知识、提高技能、改变观念与态度,从而自愿改变行为,采用和传播农业创新,并获得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来解决其面临的问题,最终实现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村产业、繁荣农村社会的目标。
2、农业推广学:是一门研究在农业推广沟通过程中推广对象行为变化的影响因素与变化规律,从而探讨诱导推广对象自愿改变行为、提高农业推广工作效率的原理与方法的科学。
3、当代世界农业推广的发展趋势。
一是推广工作的内容已由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拓展到生产与生活的综合咨询服务;二是推广对象的范围扩大;三是推广人员与组织机构多元化;四是推广方法与方式更加重视以沟通为基础的现代信息传播与教育咨询方法。
4、农业推广组织框架模型。
6、农业推广的社会功能。
1)直接功能:增进农村人口的基本知识与信息;提高生产及生活技能;改变观念、态度和行为;增强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 2 )间接功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社区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组织发展。
第二章创新的采用与扩散(☆)1、对创新、采用、扩散三个概念的理解。
(1)创新:创新是一种被某个特定的采用个体或群体主观上视为新的东西,它可以是新的技术、产品或设备,也可以是新的方法或思想。
(2)创新的采用:创新的采用是指某一个体从最初知道某项创新开始,对它进行考虑、做出反应、到最后决定在生产实践中进行实际应用的过程。
在农业生产中,它通常是指个体农民对某项技术选择、接受的行为。
(3)创新的扩散:创新的扩散是指某项创新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一定的渠道,在某一社会系统的成员之间被传播的过程。
(四要素:创新、传播的渠道、时间、社会系统。
)2、两种扩散曲线及其表示方法。
3、创新采用过程及其阶段。
1)认识阶段:农民初听到或通过其他途径意识到某项创新的存在,但未获得此项创新详细的信息,农民不一定相信创新的价值。
第一章农业推广概论一、本章学习目标:1.应用农业推广定义2.理解农业推广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关系3.识记农业推广的概念、农业推广的变化以及发展趋势二、本章主要内容农业推广的概念(一)农业推广的定义农业推广是一种农业活动。
它是把新技术、新知识、新材料、新技能和信息,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沟通干预等手段,传播、传递、传授给农业生产者、经营者,使之自愿改变其行为,自我作决策,从而改善其生产条件与生活环境,提高其智力、产品产量、质量与经济收入,达到实现物质与精神两个文明目的的活动。
(二)农业推广与农村发展的关系1、农村发展的含义农村发展的定义为:“农村发展是指农村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资源、环境、人的综合发展等各个领域的全面进步,要求各个领域的协调发展。
也就是说,农村发展不但包括农村社会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时也包括社会稳定、民主参与、社会平等、妇女地位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总之,农村发展是指农村社会全面综合有序协调的发展”。
2、农业推广与农村发展的关系农业推广的总目标是农村发展。
农业推广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推动力量。
农业推广通过提高人的素质来诱导农民行为的自愿改变从而为实现农村发展总目标作出贡献。
农业推广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作用农业推广在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这些作用主要表现在:(一)农业推广对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我国为建设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必须进行农业推广。
农业推广是推动农业发展和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力量。
邓小平提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
”(二)农业推广对农业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农业推广是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
在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方面推广有两方面的作用:(1)将现有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便于农民应用的实用技术。
(2)将实用技术转化为农民的采纳行为。
(三)农业推广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作用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
《农业推广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狭义的农业推广: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式介绍给农民, 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在生产上应用从而增加其经济收入。
广义的农业推广: 在改进耕作方式和技术、增加产品效益和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和提高农村社会教育水平方面来帮助农民的一种服务和体系。
现代的农业推广: 就是将有用的信息传递给人们并帮助这些人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和观念, 从而达到提高生产力的目的。
2.农业推广学: 是一门研究在农业推广沟通过程中推广对象行为改变的影响因素与变化规律,从而探讨诱导推广对象自觉自愿地改变行为以及提高农业推广工作效率的原理与方法的科学。
3、沟通:是社会的人或群体应用沟通媒介彼此交流信息的过程, 其核心基础是在沟通过程中信息的传递和理解。
4.创新扩散: 是指某项创新在一定的时间内, 通过一定的渠道, 在某一社会系统的成员之间被传播的过程。
5、成果示范:将新品种、新技术加以应用,将其优越性和最终成果展示出来, 引起他人兴趣并鼓励其仿效的过程.6.方法示范: 把农业技术如何一步一步完成的过程展示给农业推广对象的过程。
7、农业科技成果: 农业科技人员通过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创造出来并且得到有关部门或社会认可的有用的知识产品的总称.8、农业推广计划: 农业推广组织为实现发展目标, 以农业推广的现在来推断未来的科学预见和安排, 它既是拟定计划的过程,又是执行计划的过程。
9、农业推广组织:是农业推广体系的职能机构, 是由有共同劳动目标的多个成员组成的稳定的系统.10、推广度: 反映单项技术推广程度的指标.它是指实际推广规模占应推广规模的百分比。
11、推广率: 评价多项农业技术推广程度的指标.它是指已经推广的科技成果项数占成果总项数的百分比。
12、推广指数:是反映技术推广状况的综合指标, 可比较全面的反映成果推广的状况。
以上3个的公式见课本328 页二、知识点1.中外历史上最早的有组织的农业推广活动是哪年发生的什么事件? 1847 爱尔兰马铃薯晚疫病2.莫里哀法 赠地学院法 颁布的时间、内容.1862 年该法规定 拨给各州一定面积的联邦公有土地 拍卖以筹集资金 开办农业高等教育。
农业推广学名词解释1.狭义的农业推广:把大学和科学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法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生产中采用,从而增加其收入。
2.广义的农业推广:不单纯地指推广农业技术,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农民以及改善农民实际的生活。
3.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
4. 行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在人的意识支配下,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并取得一定结果的活动。
5. 沟通: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运动媒介彼此交流信息的过程。
即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借助共同的符号系统如:语言、文字、图像、记号以及手势等,彼此交流各自的观点、思想、兴趣、情感、爱好、知识等各种各样的信息的过程。
6. 农业推广组织:是构成农业推广体系的一种职能机构,是具有共同劳动目标的多个成员组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系统。
7. 农业推广沟通:是指在推广过程中农业推广人员向农民提供信息、了解需要、传授知识、交流感情,最终提高农民的素质与技能、改变农民的态度和行为并不断调整自己的态度、方法、行为等的一种农业信息交流活动。
8. 农业推广方式:是指农业推广体系开展推广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或途径,它体现了推广体系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策略原则。
9. 农业科技成果:是指通过鉴定(或审定)的在农业各个领域内,通过调查、研究、试验、推广应用,所提出的能够推动农业科学进步,具有明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通过鉴定或被市场机制所证明的物质、方法或方案。
10.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11. 农业推广方法:农业推广部门和推广人员为达到推广目标,对推广对象所采取的不同形式的组织措施、教育和服务手段。
12. 创新度:是指某一个体或采用单位,在采用创新时比社会系统中其他成员相对早的程度。
名词解释1.狭义的农业推广:把大学和科学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法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生产中采用,从而增加其收入。
2.广义的农业推广:不单纯地指推广农业技术,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农民以及改善农民实际的生活。
3.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
4. 行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在人的意识支配下,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并取得一定结果的活动。
5. 沟通: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运动媒介彼此交流信息的过程。
即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借助共同的符号系统如:语言、文字、图像、记号以及手势等,彼此交流各自的观点、思想、兴趣、情感、爱好、知识等各种各样的信息的过程。
6. 农业推广组织:是构成农业推广体系的一种职能机构,是具有共同劳动目标的多个成员组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系统。
7. 农业推广沟通:是指在推广过程中农业推广人员向农民提供信息、了解需要、传授知识、交流感情,最终提高农民的素质与技能、改变农民的态度和行为并不断调整自己的态度、方法、行为等的一种农业信息交流活动。
8. 农业推广方式:是指农业推广体系开展推广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或途径,它体现了推广体系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策略原则。
9. 农业科技成果:是指通过鉴定(或审定)的在农业各个领域内,通过调查、研究、试验、推广应用,所提出的能够推动农业科学进步,具有明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通过鉴定或被市场机制所证明的物质、方法或方案。
10.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11. 农业推广方法:农业推广部门和推广人员为达到推广目标,对推广对象所采取的不同形式的组织措施、教育和服务手段。
12. 创新度:是指某一个体或采用单位,在采用创新时比社会系统中其他成员相对早的程度。
1、农业推广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比较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推广内涵应该是:农业推广是应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原理,采取教育、咨询、开发、服务等形式,采用示范、培训、技术指导等方法,将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及新信息,扩散、普及应用到农村、农业、农民中去,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种专门化活动。
由以上内涵不难看出,农业推广集科技、教育、管理及生产活动于一体,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及社会性的特点。
农业推广的根本任务是通过扩散、沟通、教育、干预等方法,使我国的农业和农村发展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根本目标是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和改善农村农民生活。
2、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农业推广学是研究农业创新成果传播、扩散规律,农民采纳规律及其方法论的一门科学。
用通俗的语言讲,就是研究如何向农村传播和扩散新的信息、成果和知识,如何用教育、沟通、干预等方法促进农民自觉采用创新成果,如何使农业、农村的发展尽快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轨道的一门学科。
3、如何才能学好农业推广学?1、农业推广的理论研究方法2、各种具体的研究方法3、各种研究技术1、创新的基本概念是什么?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一种组合比率P=f(a,b,c..,n),也就是说,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2、何为农业创新的采纳?创新采用者共分几种?农民对农业创新的采用是一个过程,是指农民从获得农业创新信息到最终采用的心理、行为变化过程。
1、创新先驱性2、早期采用者3、早期多数4、后期多数5、落后者。
3、何为农业创新的扩散?农业创新扩散曲线是如何形成的?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是指在一个农业社会系统内人与人之间创新采用行为的扩散,即由个别少数人的采用,发展到多数人的广泛采用。
经历4个阶段:突破阶段、紧要阶段、跟随阶段、从众阶段。
4、影响农业创新扩散的因素有哪些?1、经营条件的影响2、农业创新本身的技术特点的影响3、农民自身因素的影响4、其他社会、政治因素第二章一、何谓农业科技成果?它有什么特点?农业科技成果是指通过鉴定或审核的“在农业各个领域内,通过调查、研究、试验、推广应用,所提出的能够推动农业科学进步,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通过鉴定或被市场机制所证明的物质、方法或方案”物化类有形成果的的特点:商品性,特异性,时效性技术方法类无形成果的特点:生态区域性,效果不稳定性,综合性和相关性,不可逆转的时效性,持续性和应用的分散性。
第一讲农业推广基本原理第一节推广的框架模型广义的农业推广是以农村社会为范围,以农民为对象的家庭农场或农家为中心,以农民实际需要为内容,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为最终目标的农村社会教育。
现代的农业推广是将有用的信息传递给人们,而且帮助这些人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正确观点以便有效的利用这些信息和技术(教育过程)的一种动态过程。
狭义农业推广是以改良农业生产技术为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为目的的社会活动。
主要特征是:技术指导。
一、影响农业推广系统效率的因素1、整个农业推广服务工作效率的高低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推广服务系统的扩散效率目标团体系统的接受效率两个子系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效果推广工作的外部客观环境2、推广服务系统的扩散效率:推广服务系统的效率取决于两个变量P=f(I,E)P一工作绩效I一个人特征f一函数符号E一环境变量。
3、目标团体系统的效率取决于两个变量B =f (P, E)B一农民行为变革P一农民个人特性素质f一函数符号E一农村居民的生存环境二、影响两个系统个体行为的社会内容1、人际关系2、组织结构和社会结构3、社会文化环境三、两系统的沟通网络四、推广中沟通的双向模式五、推广体系中的农业知识和信息系统国际农业发展的研究表明,为了健全推广体系,提高推广效果,仅重视应用有效的推广方法或沟通是不够的,要建立有效的推广体系,还应该注重农民、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农业企业和商业公司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观察评价这些相互依赖角色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一个方式就是农业知识和信息系统。
1、研究、推广和农民是一个相互联系,有机结合的整体,三者相互支持,相互补充。
共同为知识和信息系统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而作为一整体,三者的协同作用大于部分之和,研究、推广和农民是构成农业知识和信息系统三个不同的亚系统,三个亚系统在整个农业知识和信息系统中的重要性是相等的。
2、研究、推广和农民之间的联系机制是信息流。
这种信息流不只是从研究到推广由推广至农民这种自上而下的线性关系,而且还有由农民到推广,由推广至研究或者由农业至研究的自下而上的反馈。
绪论1.农业推广学是研究农业创新活动扩散,采纳规律及其方法的一门科学,是伴随农业推广活动的产生、演化而发展起来的。
人类进入了农耕时代后,即有了原始的农业推广活动,但以“教稼”、“劝农”、“课桑”等行政督导为主。
农业推广活动源远流长,但农业推广学学科的形成只有百余年历史。
农业推广学是一门边缘性、交叉性和综合性的学科,基本上属于社会科学范畴。
2.农业推广学的相关学科和基础学科:传播学、农村社会学、农民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行政组织学、农业经济与管理学、农业技术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等。
3.现代农业推广的工作内容(1)有效的农业生产指导(2)农产品运销、加工、贮藏的指导(3)市场信息和价格的指导(4)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指导(5)农家经营和管理计划的指导(6)家庭生活的指导(7)乡村领导人的培养与使用指导(8)乡村青年的培养和使用指导(9)乡村团体工作改善的指导(10)公共关系的指导第一节农业推广的相关概念一.农业推广的涵义●纵观世界农业推广发展的历史,农业推广的涵义是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演变的。
●总趋势是:咨询单纯技术教育1. 狭义的农业推广●基本涵义: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式、方法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在生产中应用,从而增加产品产量和经济收入活动。
●狭义的农业推广是一个单纯的,以改良农业生产技术为手段,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为目标的技术推广活动。
●狭义农业推广以传授农业技术为特征。
2. 广义的农业推广●广义的农业推广=产中技术指导+教育农民+组织农民+产前、产后的技术服务●广义农业推广以教育为特征3. 现代农业推广●现代推广的方法重视以沟通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传播和教育咨询,推广由单纯的增产增收发展到促进农村、农民、农业的综合发展。
●推广工作的形式:多元化、科学化和定量化。
●现代农业推广是以咨询为主要特征。
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极不平衡落后、欠发达地区大部分中西部地区沿海及城郊地区自给式传统农业生产阶段传统农业与现代化农业相兼容阶段现代化、企业化、商品化发展阶段狭义推广为主广义推广为主现代推广为主4 我国现阶段农业推广的涵义应用农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采取教育、咨询、开发、服务等形式,采用示范、培训、技术指导等方法,将农业新成果、新知识、新信息,扩散、普及、应用到三农中去,把潜在的生产力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农业三态效益和人们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的一种专门活动。
农业推广学1.狭义的农业推广:是指农事生产的指导,即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学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式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生产中应用,从而提高产量和增加收入。
广义的农业推广:是指除了单纯的农业推广技术外,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农民,培养农民义务领袖及改善农民实际生活质量等方面。
2·农业推广工作特点:农业推广是政府促进农业发展的一种政策手段;是“扩散——接受”系统;可以诱导农民行为的自愿变革;是一种特殊的农村社会教育活动;是一种沟通过程。
3·农业推广在发展中的作用:是农业发展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成分;是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工具。
4·社会功能:中介作用;是科研成果的继续和再创造;是知识形态和物质形态的农业技术的转化过程;是完善推广组织,提高管理效率的工具。
5·农业推广学:是农业推广的实践经验,推广研究成果及相关学科有关理论,经过较长的发展,概括而形成的一门边缘性学科。
是一种行为科学。
6·农业推广学的研究方法:农业推广的理论方法;各种具体的研究方法与形式;各种研究技术。
农业推广学和农村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行政组织学,传播学,行为科学,其他学科有关联。
7·现代农业的主要标志:农业经营由自然经济转变为商品经济,农业技术由单凭经济的传统技术体系转变为科技成果为依据的科学技术体系;农业能源由以人力,畜力等自然能源为主转变为石油,电力等工业能源为主。
8·创业扩散:创新扩散是农业推广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指一,种新的观点,思想,技术,一旦被引入到一个社会系统就会在这个社会系统中从一个决策单位,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地传到下一个单位。
农业创新是应用于农业领域内各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及新信息的统称。
8·农民对创新的采用过程:这个过程是指农民获得新的创新信息到最终采用的心理,行为变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