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楝、川楝高大树体培育方法等】川楝和苦楝的区别
- 格式:docx
- 大小:14.16 KB
- 文档页数:2
林木种苗生产实用技术之苦楝学名:Melia azedarach Linn别名:楝树科属:楝科,楝属落叶乔木。
速生用材树种,幼年生长很快,成材期短,群众称之为“三年椽材六年柱,九年便成栋梁树”。
喜光,幼年不耐荫庇,一般主干短,分杈低。
侧根发达,抗风力强,且耐潮风及水湿。
萌芽力强,对环境是适应性强,在酸性土或盐碱土中均能生长。
不耐干旱瘠薄,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上生长极为迅速。
很少病虫害。
分布广,我国河北南部、河南、山东、山西南部、陕西、甘肃南部以及长江流域等地均有栽培。
材质优良,轻软坚韧,色泽及纹理美观,抗虫蛀,耐腐蚀,容易加工,可作家具、造船、建筑等用材。
叶、花、果、根、皮均可入药或制杀虫剂。
由于苦楝生长快,耐盐碱,材质好,用途广,繁殖容易,深受群众喜爱,是盐碱地、沿海地区造林的先锋树种,也是适生地区平原、低山丘陵的四旁植树、造林绿化的主要树种。
种子:花两性,4-5月开花,11-12月果实成熟,果皮呈黄色略有皱纹时即可采集。
采下的果实放入水中浸泡2-3天,搓掉,取出种子,阴干。
种子千粒重700克,每公斤1400-1600粒,发芽率80-90℅。
室内阴凉干燥处或低温混沙贮存。
育苗:由于幼苗怕水湿,选择排水良好、土质疏松的沙壤土。
春播播前必须催芽,先用始温60℃的水浸种48小时,然后再与3倍的湿沙混合,于温暖处催芽30天左右,有1/3裂口的即可播种,条播行距25-30厘米,每隔15厘米播种1-2粒果核,覆土3厘米,镇压。
每亩播种量20-25公斤。
苗高5-10厘米时及时间苗,每簇留1株生长健壮的幼苗。
当年苗高1-1.5米,地径1.-2厘米,每亩产0.8-1万株。
来源:齐鲁苗木网作者:山东省林木种苗协会秘书长闫大成。
这种树,全身上下都是宝!痔疮、疥疮、癣、饶虫、炎症好多病都怕它!治一个好一个!家乡喜欢种苦楝树,每家房前屋后都有几棵,冬天的地上落满了楝枣儿,第二年就会长出一些树苗来。
【基本信息】名称:苦楝树别名:苦楝树、楝树、楝枣树、苦苓、金铃子、栴檀、森树科属:楝科,楝属。
种类:落叶乔木/行道树土球:春秋冬季1:7,夏季1:8分枝点:2.2~2.6米生长温度:18~31度育苗方法:播种民间传说1、民间野史相传朱元璋说话极是灵验,当年他逃避元兵追杀,四处逃亡,终有一天累了,也得来片刻闲暇,便挨在一棵苦楝树下打盹,时值冬寒料峭,树叶飘零,苦楝子不断随风落下打在他那瘌痢头上,痛得他直骂:你这个坏心的东西,你会死过年。
没想到苦楝树就真的是被诅咒了,每当新岁交替之际,西风凋碧树,苦楝树就全株呈现出枯死的样子;而且极易中空主干,应验了坏心的诅咒。
传说为苦楝树的凄凉身世找到了一个理由,同时也为人们的愚昧无知找到了一个借口。
2、古时候的人认为蛟龙怕楝树的叶子,当屈原投汩罗江自尽时,楚人担心龙带着虾兵蟹将吃掉所有的食物。
因此,将包有楝叶的食物投河给予屈原食用。
吴均(467-520)的《續齊諧記》中的一段文字,把这传说给记录了下来:“屈原五月日投汩罗江而死,楚人哀之。
每至此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
漢建武中,長沙歐回,白日忽見一人,自稱閭大夫,謂曰:君當見祭,甚善,但常所遺,苦蛟龍所竊。
今若有惠,可以楝樹葉塞其上,以五綵絲縛之。
此二物,蛟龍所憚也。
回依其言,世人作粽,並帶五色絲及楝葉,皆汩羅之遺風也。
”不知是否因此触怒龙颜,所以在端午节的時候,以前的人也会佩插楝叶,用以避邪。
移栽季节:春、秋、冬。
产地分布:华东,华北,西南地区。
初夏的时候,太阳一日日火辣起来,苦楝树才迟迟地发芽,那些小芽儿还没有来得及完全打开,就会闻到满世界的香味。
这些忽然袭来的花香,乍想起抬头看时,那一树一树正在灿烂的已不是叶子,而是花朵了。
药用价值1、树皮及树根:清热,燥湿,杀虫。
苦楝皮药材名称:苦楝皮[毒]拼音名称:KULIANPI别名:苦楝、楝树果、楝枣子、苦楝树、森树、翠树、紫花树、川楝皮。
科属:为楝科植物楝或川楝的干燥树皮及根皮。
产地:楝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川楝主产于四川、湖北、贵州、河南等地。
性味:[性味·归经]苦,寒。
有毒。
归肝、脾、胃经。
功效:杀虫,疗癣。
中成药:共有8种中成药使用苦楝皮:小儿疳积糖复方岗松止痒洗液肥儿疳积颗粒化虫丸癣药膏杀虫丸健儿疳积散祛瘀散结胶囊应用:1、蛔虫,蛲虫,钩虫等病。
本品苦寒有毒,有较强的杀虫作用,可治多种肠道寄生虫,为广谱驱虫中药。
治蛔虫病,可单用水煎、煎膏或制成片剂、糖浆服用;亦可与使君子、槟榔、大黄等同用,如化虫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与百部、乌梅同煎,取浓液于晚间作保留灌肠,连用2~4天,可治蛲虫病。
与石榴皮同煎服之,可治钩虫病,如楝榴二皮饮(《湖北药物志》)。
2、疥癣,湿疮。
本品能清热燥湿,杀虫止痒。
单用本品研末,用醋或猪脂调涂患处,可治疥疮、头癣、湿疮、湿疹瘙痒等证。
配伍效用:1、苦楝皮配伍花椒:苦楝皮杀蛔虫;花椒杀虫止痛。
二者合用,共奏杀虫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蛔虫而有腹痛者。
2、苦楝皮配伍使君子:二者均有杀蛔虫之功效。
相伍为用,其功效更强,临床可用于驱杀蛔虫。
用法用量:煎服,4.5~9G。
鲜品15~30G。
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本品有毒,不宜过量或持续久服。
有效成分难溶于水,需文火久煎。
体弱及脾胃虚寒者忌服。
采收加工:四时可采,但以春、秋两季为宜。
剥取根皮或干皮,刮去栓皮,洗净。
鲜用或切片生用。
炮制工艺:苦楝皮: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丝,干燥。
贮藏储存: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
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苦楝含有多种苦味的三萜类成分。
在根皮、干皮中的主要苦味成分为苦楝素。
亦含印楝波灵A、印楝波灵B、葛杜宁、苦里酮、苦内酯、苦洛内酯、苦楝子三醇等。
在干皮中还有正卅烷、Β-谷甾醇、葡萄糖和其他微量成分。
川楝子与苦楝子写在前面之前一直听闻苦楝子和川楝子,容易出现混淆的情况,但因为没有见过两者的样品,所以一直没有概念。
药用植物图鉴的冬凌草,给我分享了两者的样品,一看,差别太明显了,苦楝子小很多,而且颜色很深,肉也很软,川楝子更大,肉很硬,颜色是金黄色。
熟透的苦楝子,有点像枣子,但它毒性很大,所以在野外看到和某种水果相似的水果,一定要先鉴别。
植物志现在川楝和苦楝,被合并成一种植物了。
但两个毒性差别很大,种子也是可以区分开的,所以不能混淆。
我这个苦楝子因为熟了,掉在地上,可以很明显看出和药材川楝子的差异,要是相同的采收期,颜色质地又一样了。
所以鉴别点:苦楝 Melia azedarach子房5-6室,果较小,长通常不超过2厘米。
小叶具钝齿,花序常与叶等长。
川楝Melia toosendan子房6-8室,果较大,长约3厘米;小叶近全缘或具不明显的钝齿,花序长约为叶的一半。
植物志上的苦楝楝(Melia azedarach)来自于楝科,楝属。
俗名苦楝树、金铃子、川楝子、森树、紫花树、楝树、苦楝、川楝。
产我国黄河以南各省区,较常见;生于低海拔旷野、路旁或疏林中,目前已广泛引为栽培。
本植物在湿润的沃土上生长迅速,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酸性土、中性土与石灰岩地区均能生长,是平原及低海拔丘陵区的良好造林树种,在村边路旁种植更为适宜。
边材黄白色,心材黄色至红褐色,纹理粗而美,质轻软,有光泽,施工易,是家具、建筑、农具、舟车、乐器等良好用材;用鲜叶可灭钉螺和作农药,用根皮可驱蛔虫和钩虫,但有毒,用时要严遵医嘱,根皮粉调醋可治疥癣,用苦楝子做成油膏可治头癣;果核仁油可供制油漆、润滑油和肥皂。
植物志上的川楝川楝(Melia toosendan)来自于楝科,楝属。
产甘肃、湖北、四川、贵州和云南等省,其他省区广泛栽培;生于土壤湿润,肥沃的杂木林和疏林内。
采其熟后的果实晒干,叫川楝子、金铃子或川楝实,内含川楝素、生物碱、山柰醇、树脂及鞣质。
川楝简介和种植技术
(1)基本知识
川楝别名金铃子、川楝实、苦楝实、唐楝。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l0米。
树皮灰褐色,二回羽状复叶,互生长约35厘米,花中型,直径6-8毫米,两性,核果长圆形,或近圆形,种子扁平,氐椭圆形,黑色。
花期满至4月份。
果期9-11月份。
分布于甘肃南部以及河南、湖北、四川等省。
(2)应用
川楝中所含的川楝素对菜青虫、蚜虫、褐稻虱和稻蝗都有~定成效,具有毒杀、拒食、忌避作用。
(3)栽培管理技术
川楝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至碱性都能生长。
但以肥厚湿润、排水良好的壤土至轻粘土生长较好。
川楝于10-11月份果熟后浸水3-4天,除去果肉,洗净沙藏。
2-3月份播种,采用条、点播法,行距30厘米,株距20厘米,一年生苗高达2米左右,即可出圃栽植。
川楝侧芽生长特别旺盛,可进行截干,侧芽萌发后,选1个靠近切口健壮芽代替主干,其他侧芽全部抹掉。
第二年斩去秋梢部分,2-3年后主干明显而通直。
川楝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a.肿瘤病:可用小刀在离瘤l厘米处的皮层下切至木质部,将瘤割
1。
【苦楝树的作用与功效】
苦楝树这类花草树木可能很多人都不清楚它有什么功效与作用,也不知道苦楝树是如何的,因此大伙儿能够在平常多掌握一些有关的文章内容专业知识。
实际上,苦楝树是一种能够用以当药的,当药主要是医治身体的寄生虫及其风疹等,还能够治疗疤痕湿疹及其疝气等,主要是苦楝树具有有除虫的功效与作用。
苦楝树(MeliaazedarachL)是楝科的落叶乔木,多生在道旁、坡脚或种植于屋边、篱边。
中国各省均有种植。
苦楝树的花(楝花)、叶(楝叶)树根皮和树根(苦楝皮)做为中药材应用。
苦楝皮用以清热解毒、除虫。
常见于医治寄生虫、蛲虫、风疹、疥癣。
楝叶用以止疼、除虫。
常见于医治寄生虫、疝气、跌打损伤肿疼、皮肤湿疹。
楝花用以除虫虱。
苦楝树的药用价值主要是苦楝皮,苦楝皮生产性昧归经疫苗苦,寒。
有害。
归肝、脾、肝胆经。
生产作用疫苗除虫,疗癣。
生产运用疫苗1.用以寄生虫、蛲虫、钩虫等证。
本产品有除虫之效,对寄生虫、蛲虫、钩虫均有极强的毒死功效。
可单单使用本产品水煎、熬膏或做成片状服食;也可以与使君子、槟郎等搭配,以提高除虫功效,如化虫丸。
若以本产品搭配百部、乌梅干,煎取浓液,每天晚上保留灌肠,并用2~4天,用治蛲虫证,则功效更优。
单用苦楝皮做成25%水煎剂保留灌肠,医治小孩寄生虫性肠梗阻,或用鲜苦楝根煎出100%水煎剂口服,医治胆道蛔虫症,临床医学均有效果显著。
2.用以疥癣湿疮。
本产品微寒、有害,能除湿热、除虫消痒,故医治疥疮、头癣、湿疮、湿疹痒痛等证均效。
常单用本产品研粉,醋或猪脂调涂伤处就可以。
楝树种子育苗技术楝树又名苦楝,楝科楝属,是黄淮地区的主要树种之一,楝树为落叶乔木,树冠宽阔而平展。
叶互生,2-3回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对生,卵形或披针形,锯齿粗钝;老叶无毛。
花两性,淡蓝色,有芳香,腋生圆锥花序。
4至5月份开花,10至11月份成熟,果实核果椭圆形或圆形,楝树生长快,喜阳光,适应性强。
最近十二年作为行道绿化树种普遍推广,抗风性强,病虫害少,入秋果实为金黄色,悬挂枝头,十分好看。
楝树一般用种子育苗,也可根插育苗,因为种子繁育系数高,出苗成苗率高,出苗较快,一般生产上选择种子育苗。
根据我区的生产育苗管理经验总结如下:一、圃地选择、细致整地1、圃地选择:根据楝树幼苗的生长特点,它不耐旱、怕积水,圃地要选择地势平坦,有灌溉条件,排水良好的地块。
2、细致整地:细致整地是培育壮苗的重要途径之一。
楝树喜光,怕旱。
根据楝树主根明显,须根发达等特点。
因此要在冬季或早春深翻土地35-50厘米,风化土壤,消灭虫卵。
在育苗前15天左右进行细致整地,施足基肥。
每亩一方土家肥或鸡粪,磷肥50公斤、尿素20公斤,视土壤墑情进行浅灌溉,浅耕深度在15-20厘米,然后耙平压实保墑。
3、作床:楝树大田育苗在我区一般为低床,低床具有保墒好的特点,床宽2米,长度一般在80-100米,便于管理,将苗床耙平后即可进行育苗。
二、良种壮苗1、采种:果实入冬成熟后即可采收,当果实变黄有皱纹时即可采集,用竹竿击落后收集,收集后根据生产工作安排,也可分为年前种子处理和年后种子处理。
2、种子处理:将采收好的果实与细沙或沙土1:2的比例均匀掺和后用清水浇透,堆积在地面上用铁锨拍平打实。
经过2-3天后用木板揉搓,将果肉捣烂,洒水后继续堆积,经一星期左右种子开始发酵,这是要推开晾晒,待果肉完全脱0099离果核时用风选式将果肉与果核分开。
然后进行储藏,储藏期间每隔10-15天就翻动一次,防止种子发霉。
注意在堆积发酵时温度不应过高,以免伤及种子,影响发芽率。
川楝子药材名称:川楝子[毒]拼音名称:CHUANLIANZI别名:楝实、金铃子、仁枣、苦楝子、楝子、石茱萸、川楝树子、川楝实。
科属:为楝科植物川楝树.的干燥成熟果实。
产地:我国南方各地均产,以四川产者为佳。
性味:[性味、归经]苦,寒。
有小毒。
归肝、胃、小肠、膀胱经。
功效:行气止痛,杀虫。
中成药:共有122种中成药使用川楝子:追风壮骨膏复方田七胃痛胶囊胃逆康胶囊乳增宁片前列欣胶囊妇宝颗粒妇炎舒胶囊经前平颗粒静心口服液痛经宁颗粒等。
应用:1、肝郁化火所致诸痛证。
本品苦寒降泄,能清肝火、泄郁热、行气止痛。
每与延胡索配伍,用于肝郁气滞或肝郁化火胸腹诸痛,如金铃子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治肝胃气痛,与延胡索同用,或以金铃子散与四逆散合用。
用治疝气痛,以治疗热疝为宜,可配延胡索、香附、橘核、芒果核等同用;寒疝腹痛则宜配暖肝散寒之品小茴香、木香、吴茱萸等,如导气汤(《医方简义》)。
2、虫积腹痛。
本品苦寒有毒,能驱杀肠道寄生虫,味苦又能降泄气机而行气止痛。
可用治蛔虫等引起的虫积腹痛,每与槟榔、使君子等同用。
此外,本品苦寒有毒,能清热燥湿,杀虫而疗癣。
可用本品焙黄研末,以油调膏,外涂治头癣、秃疮。
配伍效用:1、川楝子配伍使君子、槟榔:川楝子行气、止痛、杀虫;使君子杀虫消积;槟榔导滞杀虫。
三药伍用,共奏杀虫行气导滞之功,用于治疗虫积而有腹痛者。
2、川楝子配伍香附:二者皆入肝经,有理气止痛之功。
但川楝子苦寒泄热;香附辛甘气平,擅疏肝理气。
相伍为用,共奏舒肝解郁、行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肝郁气滞之胸胁胀闷不舒、善太息、乳房胀痛以及月经不调等。
3、川楝子配伍小茴香:川楝子苦寒,疏肝泄热、解郁止痛;小茴香辛温芳香,理气止痛、温肾散寒、和胃调中。
二者合用,寒热兼施,共奏疏肝解郁、温肾散寒、理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寒疝睾丸坠痛;妇女经行腹胀、小腹冷痛者。
用法用量:煎服,4.5~9G。
外用适量。
炒用寒性减低。
注意事项:本品有毒,不宜过量或持续服用,以免中毒。
农村苦楝树,满树的果实不能吃,却有5大厉害价值,你知道几个?导读:农村苦楝树,满树的果实不能吃,却有5大厉害价值,你知道几个?大家好,在这个寒冷的冬季,在农村的山上,房前屋后,有一种树,上面挂满了一串串的果实,这种果实黄黄的,非常的好看。
但是却没有人采摘来吃,也没有要要,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你知道这种果实到底叫什么名字吗?它到底有什么用,一起来看看吧。
这种树也许在你的家乡也有生长的,你可能也见过,它的名字叫做苦楝树,苦楝树它是一种高大的乔木植物,高可达10米,它是楝科楝属多年生的落叶乔木,树皮是灰褐色的,很少看到有笔直的苦楝树,在小的时候可能生长得非常的直,但是长到近3米左右,不是被吹吹断,重新长出枝头,就是从旁边长出枝头,开始开枝散叶的,分枝非常的广阔。
苦楝树的叶子为2-3回奇数羽状复叶,叶对生,叶片卵形,4-5月开花,它的花非常的漂亮,也是一串串的开放,花非常的香,花瓣淡紫色,10-12月结果,花谢后结出青色的果实,到了秋冬季节,果实就慢慢的变黄了。
一串串的挂在枝头上,也是非常的漂亮的。
树叶掉光后,果实还会挂在树上,一直要持续到明年新叶长出来。
苦楝树在我国分布非常的广泛,在黄河以南的省区都有野生生长的,苦楝树的果实在农村为什么没有人吃呢?我们从它的名字苦楝树中的“苦”字就能得知,它的果实是苦的,而且带有毒,人不能够食用,但是在农村有一些鸟类会来啄食。
这种苦楝树在人们的生活中有5大价值。
第一大价值,果实可制油漆和肥皂苦楝树的果实虽然不能吃,有毒,但是这种果实却能制作肥皂和油漆,还可以提取挥发油,没想到吧,肥皂和油漆里面竟然有这种苦楝果的成分在里面,很多人都不知道。
第二大价值,能杀虫农民在种植庄稼的时候,蔬菜上面总会长虫子,打农药的话,会有农药残留,人吃了对身体有伤害,不安全。
这种苦楝树的根皮,叶子煮水,然后来喷洒在蔬菜上面,可以杀虫,虽然它有小毒,但与农药比起来毒性小多了。
既健康又环保。
第三大价值,药用价值苦楝树的花、叶、果实、根皮均可入药,用根皮可驱蛔虫和钩虫,但有毒,用时要严遵医嘱,根皮粉调醋可治疥癣,用苦楝子做成油膏可治头癣。
杀虫疗癣——苦楝皮苦楝皮[ kǔ liàn pí]苦楝皮,别名苦楝、楝树果、楝枣子、苦楝树、森树、翠树、紫花树、川楝皮,来源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 或楝Melia azedarach L.的干燥树皮及根皮。
春、秋二季剥取,晒干,或除去粗皮,晒干。
1药性药性:苦,寒。
有毒。
归肝、脾、胃经。
功效:杀虫,疗癣。
2功能主治本品与使君子均为驱蛔虫之要药,,力强但有毒,不宜持续过量服用;兼杀虫止痒疗头癣。
1、治蛔虫病,可单用水煎、煎膏或制成片剂、糖浆服用;亦可与使君子、槟榔、大黄等同用,如化虫丸。
治蛲虫病,与百部、乌梅同煎,取浓液于晚间作保留灌肠,连用2~4天。
与石榴皮同煎服之,可治钩虫病,如楝榴二皮饮。
2、疥癣,湿疮。
本品能清热燥湿,杀虫止痒。
单用本品研末,用醋或猪脂调涂患处,可治疥疮、头癣、湿疮、湿疹瘙痒等证。
3禁忌本品有毒,不宜过量或持续服用。
肝炎及肾炎患者慎服。
中药故事《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带着从西天取得的经文,曾经因从龟背落水而被浸湿。
他们泅渡上岸,捞出浸湿的经文,在一棵树上晾干。
据说那树就是楝树。
楝树因得道于佛祖经文,故具有佛“心”。
为了报答植树者的恩惠,它生长快速———以便在植树者死时可以做灵柩!有了佛心,便具有了许多有益于人类的功效:木质坚实,容易加工,可作建筑、家具、乐器、车辆、船舶、农具制造用途;果实、花、叶、皮均可入药,这就是“楝树佛心”的传说。
下期讲解猜中药猜猜这味中药是什么?请留言处写下您的答案。
周一到周五工作日14:00,周末早上7:00 打开杏林学坛,关注中医资讯。
苦楝木[主要分布于四川等地区的树木]苦楝木主要分布于四川等地区的树木苦楝木,(拉丁学名:Melia azedarach.),英文名或别名:China-Berry。
也叫楝枣、楝树、森树。
落叶乔木,楝科楝属,高达10~20m。
其树皮纵裂,暗褐色,紫色老枝,有大量细小皮孔。
喜欢温暖及暖热气候。
极喜光,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酸性土、中性土、钙质土、石灰岩山地均能生长。
耐干燥瘠薄,耐尘烟。
生长轮明显。
环孔材,早材管孔大小中等,宽2~5细胞,在肉眼下可见;晚材管孔较少,只可在放大镜下可见。
轴向薄壁组织肉眼下可见,环管状。
木射线细,肉眼可见。
管孔团及少数径列复管孔2~4个和单管孔。
单穿孔,管间纹孔式互列。
轴向薄壁组织略多,轮界状,环管束状及环管状,在晚带常呈不规则短弦带。
木射线非叠生,单列射线偶见;多列射线2~6细胞,高多数10~20细胞。
射线组织异形Ⅲ型。
射线细胞少数含树胶。
基本信息中文名苦楝木拉丁学名Melia azedarach.别名楝枣楝树森树形态特征苦楝的心边材区别明显,心材为浅红褐色,边材浅黄褐色。
在纵面略具姜黄色条纹,纹理或斜或直,结构较细,带光泽。
生长轮明显。
环孔材,早材管孔大小中等,宽2~5细胞,在肉眼下可见;晚材管孔较少,只可在放大镜下可见。
轴向薄壁组织肉眼下可见,环管状。
木射线细,肉眼可见。
管孔团及少数径列复管孔2~4个和单管孔。
单穿孔,管间纹孔式互列。
轴向薄壁组织略多,轮界状,环管束状及环管状,在晚带常呈不规则短弦带。
木射线非叠生,单列射线偶见;多列射线2~6细胞,高多数10~20细胞。
射线组织异形Ⅲ型。
射线细胞少数含树胶。
苦楝木分布范围在中国,从两河两山到陕西南部及甘肃东南部,东起台湾,西到四川、云南,南至广东、海南均有野生或是栽培。
主要价值苦楝木材气干密度0.456~0.543 g/cm3。
其材质轻软坚韧,纹理粗而美丽,有光泽,容易加工,材色及油漆性能优良,板面上纹理常局部扭曲,极美观。
优良乡土树种苦楝的培育技术及应用发表时间:2017-07-12T15:51:44.5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8期作者:李华山[导读] 摘要;苦楝是我国传统的乡土树种,栽培历史悠久,用途广泛。
为扩大苦楝的推广栽植应用,本文阐述了苦楝的培育技术,介绍了苦楝的应用价值。
广东省九连山林场 517100摘要;苦楝是我国传统的乡土树种,栽培历史悠久,用途广泛。
为扩大苦楝的推广栽植应用,本文阐述了苦楝的培育技术,介绍了苦楝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苦楝;培育;采种;育苗;种子制剂;园林价值苦楝又名楝树,属楝科楝属。
苦楝是一种喜温耐旱的多用途乡土树种。
由苦楝种子、根皮、树皮、叶提炼后,可制成一种比较理想的无公害、无污染的生物农药,可防治多种昆虫,在农田林网中其独特的特性,可有效地抑制害虫的发生;在城市绿化上,苦楝叶色葱绿,有一定的吸附粘尘的能力,春季开紫色小花、浓郁芳香,是现代城市比较理想的绿化树种,逐渐为现代园林设计者青睐,正越来越多地应用在现代园林建设中。
为促进苦楝的推广应用,本文重点阐述了苦楝的培育技术,并将苦楝的应用价值做了介绍。
一.培育技术1.采种贮藏苦楝花两性,4 至 5 月开花,紫色,有芳香,圆锥花序,果10至11月成熟。
苦楝实生苗 4 至 5 年开花结实,采种应选择10至20年生健壮母株,果实熟后经久不落,当果实变黄略有皱纹时即可采集。
将果穗剪下或用手摘取,也可用木棒轻轻击落收集。
果实采收后,将其放入缸中,用清水浸泡,揉搓淘洗,去除果肉果皮,淘洗出核果,晒后进行贮藏。
贮藏期间每隔10~15d 翻动 1 次,防止种子发霉。
2. 育苗要点1.2.1 整地选择地势平坦稍有缓坡、排水良好的地方作苗床,床面要求平整无积水。
苦楝育苗地秋天深耕,秋耕深度为25cm,春天浅耕,深度为15cm。
春耕时每亩用50%辛硫磷颗粒剂1.0~1.5kg,加入细土,掺匀后撒入苗圃地,消灭地下害虫。
整地时施足基肥,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5000~8000kg,过磷酸钙40~50kg。
川楝子为较常用中药材。
又名金铃子,有悠久的应用历史。
为胸痛、胁痛、胃痛、疝痛、痛经、虫积腹痛常用之品。
主产四川的万县、绵阳、乐山、南充等地区。
此外,贵州、云南、湖北等省亦有分布。
野生或栽培。
1、气候土壤:川楝性喜向阳温暖,能耐潮风而不能耐荫蔽。
各种土壤均适宜栽种,且能耐碱土,不论平地、丘陵、荒山,凡土层深较厚的向阳之处,均能生长,如土壤肥沃,生长更为茂盛。
2、繁殖方法:有育苗移栽、直播造林、萌芽更新三种方法。
(1)育苗移栽:①采种:川楝果实一般在11~12月成熟,当果皮呈黄色时,即可采收。
选择生长强壮20~30年生母树采种为好。
一般1千克重约850粒。
①储藏:种子采回后,储藏方法有三种。
一是将果实浸泡水中沤5~6天取出,除去果皮果肉,晒干后用瓦罐或箩筐储藏。
二是将果实连皮晒干储藏,至翌年播种前,再除去果皮果肉播种,但因冬季太阳较少,不易晒干。
三是将果实去掉果皮、果肉后略为晾干,用河沙埋藏,一层河沙一层果实,至翌年取出播种。
此法可以提早种子发芽时间,且产苗率也高。
故尔采用此法育苗较好。
①播种育苗:川楝播种一般为春季2月下旬至3月下旬,以早播为好。
4月份播种则生长不良。
播种前先将土地深翻34厘米左右,耙细整平,然后开成100~1300厘米的畦,畦高12~15厘米,畦沟走道约27厘米。
畦上横开播种沟,深约3厘米,然后将浸种2~3天的川楝果实按行距30厘米、株距7厘米播种,每处一粒,盖以堆肥和细土,厚3~5厘米,然后再施清粪水,每667平方米1000~1500千克。
①移栽:育苗繁殖的,一般在苗床生长1年,株高120~220厘米,根际直径1.2~1.5厘米,即可移栽定植。
屋侧、路旁、田地、地角均可栽种。
一般株行距250~330厘米,每穴1株。
移栽期以春季萌芽前为最适宜。
(2)直播造林:于春季2~3月,在荒山或熟地按行距270~330厘米挖穴,直径70~100厘米,深50~65厘米,然后每穴直播果实2~3粒(深16~20厘米),发芽后间苗1~2次,最后每穴留苗1株,生长期中,除草施肥2~3次。
中药川楝子的临证运用【来源】为楝科植物川楝的干燥成熟果实。
收载于2000年版《中国药典》。
主产于四川、河北、甘肃等。
冬季采收,晒干入药。
【别名】金铃子,楝实.川楝实,楝实,苦楝子,川若,仁枣,苦楝实。
【处方名】川楝子,金铃子,生川楝子,炒川楝子,醋川楝子等。
【商品名】川楝子:为植物川楝的干燥果实。
产于南方各地。
以四川产者品质最优,为地道药材。
销全国并出口。
【性味与功能】苦,寒;有小毒;归肝、胃、小肠、膀胱经;疏肝、行气止痛、驱虫。
【化学成分】含楝素、生物碱、山柰碱、树脂、鞣质等。
【药理作用】(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鸡胚病毒有抑制作用。
(2)对动物可引起恶心、呕吐、下泻、呼吸困难心悸等,其中猪最敏感,200g可引起死亡。
【用法用量】4.5~9gg煎服。
二、川楝子的临证运用诸痛 彭富祥用川楝子也是近代急腹症研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
川楝子生用有毒浊臭,炒制品芳香不但无毒(或甚微)而且是止痛上品。
炒制经验是:川楝子不劈,清炒,连续翻炒不得少于3小时。
大火初炒浓烟滚滚,闷臭熏人;中火继炒娴气渐消,子裂声起,小火再炒子裂声息香味始出。
核心酥、黄、香时出锅。
筛去炭屑摊凉冷透捣碎即成。
这样的炮制品可放心用之。
(1)胆系结石、炎症 不论急性慢性,均可用川楝子泄热通腑消炎止痛。
若胆肠有蛔虫也一并排出。
其平冲降逆之效,针对”胆心综合征“则更为首选。
日用量10~50g。
姚保泰在临床上以川楝子与延胡索配伍预防和治疗胆绞痛收效颇佳。
胆石症系慢性疾病,多病程长,缠绵难愈病久则致肝经郁热,气血郁滞,不通则痛,故绞痛发作。
川楝子苦寒清热,疏肝理气,使郁热清,气机通畅,与行气活血的延胡索相伍则气血流通,郁热清泄,故绞痛自止。
(2)急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阳虚除外) 选川楝子疏肝止痛,通便除烦,退低热。
汤剂日用量10~20g,丸片剂日用量1~5g。
经临床观察,连服30日或更长时间未见中毒。
(3)泌尿系结石绞痛 川楝子、川牛膝、续断、白芍药、甘草各30~50g.每日1~2剂,顿服,解痉排石疗效肯定。
南京绿化看好楝树
楝树,又称苦楝、扁尖楝,在南京市区绿化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绿化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起这种绿化植物。
南京市政府也将其列入重点保护品种,因此南京绿化看好楝树。
楝树生命力顽强,在南京的四季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它在南方庭院、花坛、街头舞台等地都有使用,是我市最为常见的园林绿化植物之一。
楝树树高可达二十多米,树冠粗壮硕大,福禄、平安和财富等谐音之类的字眼,多被用来形容它的枝叶财神爷。
楝树的叶子平滑而有光泽,有九个叶子小叶组成,所以民间也有称它们为九子木。
叶子颜色翠绿鲜艳,亲近大自然,让城市生活中的人们也能感到一份清新舒适的绿意。
楝树还有着治疗作用。
楝树木质较硬,外用有消炎解毒的功效;其叶肉汁浓郁,可用于面部、手肘等部位的保湿去痘;而楝树花也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等功效;所以楝树还是一道常用的民间药材。
南京绿化不仅看好楝树,而且在绿化建设方面也给予其很高的重视。
比如楝树节,在南京孟村地区每年定期举行,老百姓自发参与,素有夏至盛宴之称。
同时,各区政府和园林部门也经常将楝树作为一种代表性树种培育和推广,用以美化各自所在的街区、广场及城市公园。
即使在城市拆迁重建过程中,
因为我们看重其作为一种文化象征,它们的种植往往被予以优先考虑。
小小的楝树,不仅拥有着美丽的外表,还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作为南京市最为重要的绿化植物之一,楝树必将继续为我们的城市生活带来更多的欣喜和惊喜。
谈谈楝树的开发及利用途径
刘娟
【期刊名称】《云南林业》
【年(卷),期】1993(000)002
【摘要】楝树,别名苦楝、野苦楝,是楝科,楝属高大落叶乔木,一般高15至25米,胸径可达0.5至1米。
楝树枝条广展,干形优美,是一种开发利用价值较高的树种。
楝树,性喜光热,有很强的生态适应性,对土壤、水分的要求不太高,能耐盐碱、瘠薄和干旱,适生于各种类型的土壤,因此在光照充足、温度高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均有分布。
在我国,楝树主要分布在河北、陕西、甘肃省以南各省区。
我省纬度较低,诲拔较高,温度和光照都能满足楝树生长的需要,特别是在光照充足、温度高的沿江干热河谷
地区份布较多。
【总页数】1页(P20)
【作者】刘娟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92.330.8
【相关文献】
1.楝树的开发及利用 [J],
2.谈谈万亩以上成片草场的开发和利用——在湖南桑植县南滩草场开发利用研讨会上的发言(摘要) [J], 张光辉
3.大力综合开发利用楝树资源 [J], 顾静文
4.楝树在园林绿化中的开发与利用 [J], 宋妮;姜卫兵
5.把握政策强化领导全力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大写蓝图谱华章强化领导者影响力是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途径农水结合是灌区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浅谈监理日记的规范化管理渭南市水资源费征收应解决的几个问题浅谈陕西无公害水产养殖现状及发展建议合理利用渔业信息资源的研究与分析扶风县水利发展现状及对策汉阴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加强县城饮用水源保护的思考以水养水自我发展一汉阴县南窑村人饮工程管理侧记把握政策强化领导全力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苦楝、川楝高大树体培育方法等】川楝和苦
楝的区别
编者按:随着国家林权改革制度的逐步实施,广大农民朋友对造林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苦楝作为一种优良家具用材速生树种。
荒山和庭院种植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本刊特邀请江西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姜晓装高级工程师就苦楝、川楝人工栽培如何培育高大树体和解决早衰问题给读者解答如下:
苦楝、川�的顶芽多,不能正常发育,以致树干低矮、分枝低,可采用换干法或斩梢灭芽法培育高大主干。
其中换干法的具体做法是:将1~2年生的幼树于早春萌动前切干,切干高度离地面约10厘米,待萌芽后,选择一健壮萌芽枝培育主干。
斩梢灭芽法的具体做法是:春季(立春节气至雨水节气间)将幼树主梢上部分削成斜面斩掉,萌发新枝后,在靠近切口处选留1个粗仕的新枝培育成主干,其余的芽抹去。
第2年依法斩去新梢的不成熟部分,尽可能在与上年留枝相对的方向选留1个新枝培养主干。
如此进行2~3年,可挟得高大通直的主干。
苦�、川楝生长快,衰退早。
一般树高生长最快是4~5年生以前,胸径生长则在6~7年生以前,因此加强造林初期的抚育管理是获得速生丰产的重要环节,能明显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造林后的头2~3年,每年应除草松土2~3次,并沿冠幅深翻扩穴。
在全面整地造林的林地上,幼林郁闭之前,可间种黄豆、花生等农作物。
根据苦�的生长特性,第一次间伐时间可在8~10
年生左右,间隔期视林分恢复生长情况而定。
(江西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姜晓装邮编:330046)
泥封法防枣树枝干腐烂病
枣树由于时间受阳光、雨水,高温、病虫、牲畜损伤等危害,会给其主干或枝条造成大块腐烂,如果采用药剂治疗很难奏效时,可采用“泥封法”进行防治,这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具体方法是。
把枣园中的生黄土捣细,加水调和成团,厚厚地涂敷载枣树病部外面用塑料薄膜包扎,时间一年。
由于泥封包扎。
时间一年。
由于泥封病斑后会形成一种缺氧环境,可起到抑制腐烂病菌繁殖和扩展的防治效果。
(河北魏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