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关羽刮骨疗毒》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6.82 KB
- 文档页数:6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关羽刮骨疗毒》教学目标:1、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3个生词“矢”、“镞”、“炙”的意思,掌握4个多音字“为”、“中”、“创”、“将”的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对照译文读懂古文,初步感知古文和现代文的不同。
3、读懂古文内容,感受关羽的硬汉形象和英雄气概。
教学重点和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对照译文读懂古文,初步感知古文和今文的不同。
2、感受关羽的英雄气概。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出示课题1.从题目了解人物和事件。
2.简介《三国志》。
出示:《三国志》是一部史书。
晋代陈寿编写,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事件。
3.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文,读准字音,整体感知1.初读古文,学习生字:矢、镞、炙出示:矢、镞、炙”(1)开火车读,指导读音。
(2)第二组开火车读,交流评价。
(3)理解字形、意思●(板书:矢撇不能出头)理解意思:箭●(板书:镞金字旁)理解意思:箭头●(板书:炙)根据“炙”的字形,理解字义。
2.学习多音字:为、中、创、将出示:为流失所中、后创虽愈、破臂作创、时适请诸将饮食相对(1)结合注释,交流“为”、“中”、“创”、“将”的读音。
●为流失所中:第二声,它解释为“被”。
●后创虽愈、破臂作创:意思是“伤口”,读第一声●理解“破臂作创”的意思。
(破开手臂,形成一个伤口)●时适请诸将饮食相对:第四声,它解释为“将领”。
(2)齐读古文,注意读准字音。
3.三读古文,注意读好句中的停顿。
(1)师范读。
(2)标好停顿,组成四人小组,一人读一句。
【说明】语言教学着重于读,文言文教学更基于此。
不读就显不出语言的特点,就品尝不出文中的韵味,就难以理解出文中的意思。
要反复读,多读,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正所谓“读书百遍,其意自现”。
本节课为了帮助学生读好古文,我采用了多种形式朗读,如:教师范读、领读,学生齐读、个别读等,且每一次读的要求各不相同。
第一次读要求学生读准生字的音,第二次要求学生不仅读准生字的音,还要学会借助译文、工具书将多音字读正确。
2019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关羽刮骨疗毒》教案沪教版【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等理解“尝”“炙”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对照译文读懂古文,初步感知古文和今文的不同。
3、感受关羽的英雄气概。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出示课题1、《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相信我们班一定有不少同学读过这本书。
那你们知道书中那个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的大英雄是谁吗?(板书:关羽)2、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与“关羽”有关的文言文。
不过这篇课文选自的不是《三国演义》而是晋代陈寿所写的《三国志》。
出示:《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书。
板书课题:33、关羽刮骨疗毒(点名读、齐读)3、过渡: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就让我们先来认真地读读这篇文言文,注意借助注释或工具书将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且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二、初读古文,感知内容出示全文1、生自由读文。
2、学习生字:镞、炙(1)“镞”正音,理解“失镞”的意思。
(2)能根据“炙”的意思了解它的意思。
3、交流多音字“为”、“中”、“创”的读音。
出示课文,文中“为”、“中”、“创”泛红。
4、根据分隔符号将课文读正确。
出示课文,并在停顿处用分隔符号表示。
(1)师范读。
(2)生齐读。
5、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吗?三、再读课文,加深感悟(一)学习第1、2句话。
1、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关羽刮骨疗毒的原因。
2、理解:“尝”3、抓住“贯其左臂”“骨常疼痛”“毒入于骨”感受关羽伤势的严重。
4、指导朗读医生说的话。
(出示医生说的话。
)(二)学习第3、4句话。
1、理解第3、4句话。
(1)“饮食相对”是什么意思?(了解古文中的句序颠倒。
)(2)理解“割炙引酒”。
的“引”。
2、再读句子,注意将句中的停顿读正确。
3、交流自己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1)抓住“便”体会关羽的毫不犹豫,毫无畏惧。
(2)抓住“言笑自若”体会关羽的英雄气概。
小学五年级语文《关羽刮骨疗毒》教材教案《关羽刮骨疗毒》全文内容简短,语言精练,仅仅85个字却将事情的前因后果交代得清清楚楚。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语文《关羽刮骨疗毒》教材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五年级语文《关羽刮骨疗毒》教材教案一教学目标:1、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3个生词矢、镞、炙的意思,掌握4个多音字为、中、创、将的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对照译文读懂古文,初步感知古文和现代文的不同。
3、读懂古文内容,感受关羽的硬汉形象和英雄气概。
教学重点和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对照译文读懂古文,初步感知古文和今文的不同。
2、感受关羽的英雄气概。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出示课题1.从题目了解人物和事件。
2.简介《三国志》。
出示:《三国志》是一部史书。
晋代陈寿编写,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事件。
3.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文,读准字音,整体感知1.初读古文,学习生字:矢、镞、炙出示:矢、镞、炙(1)开火车读,指导读音。
(2)第二组开火车读,交流评价。
(3)理解字形、意思●(板书:矢撇不能出头)理解意思:箭●(板书:镞金字旁)理解意思:箭头●(板书:炙)根据炙的字形,理解字义。
2.学习多音字:为、中、创、将出示:为流失所中、后创虽愈、破臂作创、时适请诸将饮食相对(1)结合注释,交流为、中、创、将的读音。
●为流失所中:第二声,它解释为被。
●后创虽愈、破臂作创:意思是伤口,读第一声●理解破臂作创的意思。
(破开手臂,形成一个伤口)●时适请诸将饮食相对:第四声,它解释为将领。
(2)齐读古文,注意读准字音。
3.三读古文,注意读好句中的停顿。
(1)师范读。
(2)标好停顿,组成四人小组,一人读一句。
【说明】语言教学着重于读,文言文教学更基于此。
不读就显不出语言的特点,就品尝不出文中的韵味,就难以理解出文中的意思。
要反复读,多读,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正所谓读书百遍,其意自现。
小学五年级语文《关羽刮骨疗毒》教材教案《关羽刮骨疗毒》全文内容简短,语言精练,仅仅85个字却将事情的前因后果交代得清清楚楚。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语文《关羽刮骨疗毒》教材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五年级语文《关羽刮骨疗毒》教材教案一教学目标:1、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3个生词“矢”、“镞”、“炙”的意思,掌握4个多音字“为”、“中”、“创”、“将”的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对照译文读懂古文,初步感知古文和现代文的不同。
3、读懂古文内容,感受关羽的硬汉形象和英雄气概。
教学重点和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对照译文读懂古文,初步感知古文和今文的不同。
2、感受关羽的英雄气概。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出示课题1.从题目了解人物和事件。
2.简介《三国志》。
出示:《三国志》是一部史书。
晋代陈寿编写,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事件。
3.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文,读准字音,整体感知1.初读古文,学习生字:矢、镞、炙出示:矢、镞、炙”(1)开火车读,指导读音。
(2)第二组开火车读,交流评价。
(3)理解字形、意思● (板书:矢撇不能出头)理解意思:箭● (板书:镞金字旁)理解意思:箭头● (板书:炙)根据“炙”的字形,理解字义。
2.学习多音字:为、中、创、将出示:为流失所中、后创虽愈、破臂作创、时适请诸将饮食相对(1)结合注释,交流“为”、“中”、“创”、“将”的读音。
● 为流失所中:第二声,它解释为“被”。
● 后创虽愈、破臂作创:意思是“伤口”,读第一声● 理解“破臂作创”的意思。
(破开手臂,形成一个伤口)● 时适请诸将饮食相对:第四声,它解释为“将领”。
(2)齐读古文,注意读准字音。
3.三读古文,注意读好句中的停顿。
(1)师范读。
(2)标好停顿,组成四人小组,一人读一句。
【说明】语言教学着重于读,文言文教学更基于此。
不读就显不出语言的特点,就品尝不出文中的韵味,就难以理解出文中的意思。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等理解“尝”“炙”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对照译文读懂古文,初步感知古文和今文的不同。
3、能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感受关羽的英雄气概。
2. 教学重点/难点1、感受关羽的英雄气概。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对照译文读懂古文,初步感知古文和今文的不同。
3.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4. 标签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读通了古文,感受了关羽为什么要刮骨疗毒,谁来说说?(1)先自己准备一下。
(2)指名说。
(学生可以背诵原文中的语句来说,也可以用译文来说。
)(3)同桌互说。
2、关羽在疗毒时又是怎样的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研读课文1、轻声读读这两句话,结合注释和译文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1)理解“饮食相对”,说说发现了什么。
小结:有时,在古文中,词语的前后位置会和现在的用法不一样,“饮食相对”应该先解释“相对”,再解释“饮食”。
(2)割肉喝酒为什么引酒的“引”不用“饮食”的“饮”而用吸引的“引“呢?(在这里“引”的意思应该是“取过”。
割炙引酒的意思应该是割肉吃,取过酒杯喝酒。
)(3)短短的两句话写清了关羽是怎样刮骨疗毒的,轻声再来读读这两句话,给你怎样的感受?(关羽了不起、有英雄气概、是个大丈夫、像个男子汉……)(4)作者怎么写让你有这样的感受?(“便”是“就”的意思,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感觉刮骨疗毒对关羽来说根本就不当一回事;从“臂血流离,盈于盘器”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的对比,深切地感受到关羽不是常人,有英雄气概。
)(5)引读小结:当医生告知关羽只有刮骨才能去毒时,羽便伸臂——令医劈之,当医生为他破臂作创时,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当医生为他刮骨疗毒时,羽还是——割炙引酒、言笑自若,当臂血流离,盈于盘器时,羽仍然——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此乃神人也。
2、(出示关羽简介)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关羽?3、齐读课文,感受关羽的英雄气概。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关羽刮骨疗毒》教案《关羽刮骨疗毒》这篇古文选自晋代陈寿所写的《三国志》。
全文内容简短,语言精练,仅仅85个字却将事情的前因后果交代得清清楚楚,而且写得也很传神,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沪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关羽刮骨疗毒》教案,一起来看看吧!《关羽刮骨疗毒》课文原文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羽便仲臂令医劈之。
时羽适请诸习竽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翻译】关羽曾经被流箭所伤,把左臂都射穿了。
后来,虽然伤口愈合了,但每到阴雨天,左臂总感觉到骨头痛,医生说:“箭头里有毒,毒已经渗入骨头了,必须割开胳膊,刮去骨头上的毒质,这样就可以治好病。
”关羽便伸出臂膀让医生切开。
当时,关羽恰好邀请各位将领在一起喝酒吃饭,臂膀上的'鲜血淋漓,溢出盘子,而关羽却(依然)切烤肉(吃)举起酒杯(喝),谈笑自若。
《关羽刮骨疗毒》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读准古文的字音,并适当地读出古文的停顿,初步了解古文的特点2、能对照译文和注释理解课文的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了解关羽,感受关羽的英雄气概。
教学重点:1、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读准古文的字音,并适当地读出古文的停顿。
2、对照译文和注释理解古文内容,感受关羽的英雄气概。
教学难点感受关羽的英雄气概,并能概括地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出示课题1、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古文(出示课题) 读读课题(齐读课题)2、文章选自《三国志》,谁来读读简介? (指名读简介)3、课题简明扼要,交代了文章的主要人物(生读:关羽)板书:关羽(1)介绍关羽:关羽,字云长。
东汉末年的名将。
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出示“桃园结义”)对刘备忠心耿耿,深受刘备信任。
他曾脚跨赤兔马、手持青龙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出示:过五关、斩六将)威震曹营。
后来,被人们尊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
(出示:“武圣”) 这段内容应该简单些,而且应该用广为人知的典故比较好(2)还交代了事情的大概内容(生读:刮骨疗毒)板书:刮骨疗毒4、再来读读今天的课题(指板书)生齐读课题对于课文你有什么想了解的吗?针对课题提出问题。
(1)关羽为什么要刮骨疗毒?(2)关羽在刮骨疗毒中是怎样表现的?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出示自学要求;1、将课文读两遍,注意停顿。
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2、再读读注释和译文,思考同学提出的问题。
正音,出示全文。
指导学生注意停顿,读正确。
1、(出示全文)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
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羽/便伸臂/令医劈之。
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停顿符号应该在“而”字后面吧,而表示转折,应略作停顿)指名分四句读课文2、指导句子中的多音字 (文中“为”、“中”、“创”泛红并注音) 这三个多音字,要注意读准它们的读音,谁再来读读这句句子。
(指名读句子,齐读句子。
)3、继续交流。
继续正音。
4、师范读,学生再练读。
A、同学们把文章中的字音读正确了,加上适当的停顿,听老师是怎么读的。
(师范读)B、学着老师的样子再练习读读文章,试着读出古文的韵味。
C、指名示范读,生齐读。
三、再读课文,加深感悟学习第一、第二句,了解原因。
1、关羽为什么要刮骨疗毒?你找到文中的句子是?交流出示句子。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
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1)要理解古文的意思,首先要理解古文中字词的意思。
这两句话中你对哪些字词的意思不理解,我们一起来解决。
(学生自由交流)(2)老师也找到了一些重要的字词,有些同学们刚才已经解决了,还有一些谁能来说一说它们的意思。
尝:曾经。
贯:穿透。
矢:箭。
镞:箭头。
中:射中。
入:渗入。
患:病患。
耳:语气词。
创:伤口。
(3)理解古今异义词(“尝”、“耳”随机交流) 预设:“尝”现代的意思是?而在古文中的意思是?“耳”也是一个古今异义词,现代的意思是,在今天的古文中,它的意思是? (小结)理解古文时一定要注意区分清楚古今异义词的意思,不能想当然。
(4)我们理解了字词的意思,谁来试着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A、指名说。
B、自己再练习说说。
C、小结:关羽的伤势很严重。
2、这两句话中哪些语句最能让你感受到关羽伤势的严重,自己再读一读,找一找。
指名交流。
(随机板书:贯其左臂,矢镞有毒,毒入于骨) 预设A、“为流失所中”(引导:关羽被箭射中了,伤到什么程度?)“贯其左臂”是啊,连手臂都射穿了,这句语句更能体现伤势的严重。
B、“骨常疼痛”(引导:医生找到了原因,是因为)“矢镞有毒”而且“毒入于骨”,这些语句更能说明伤势严重。
3、我们读准了字音,读出了停顿,现在请你试着用朗读表现出关羽伤势的严重。
自己练习读读这两句话。
指名读,小组读。
4、抓住表现关羽伤重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关羽刮骨疗毒的原因。
出示填空:关羽,所以要刮骨疗毒。
(指名回答) 预设:关羽被毒箭射穿了左臂,箭头上的毒渗入了骨头,所以要刮骨去毒。
学习后两句,了解表现过渡:刚才,我们学习了关羽刮骨疗毒的原因,是分三步来学习的。
先把文中的句子读正确了。
接着,对照课后的注释和译文理解了重点字词和句子的意思。
最后,我们找到了关键的语句解决了同学提出的问题。
现在就请同学们按照这样的学习步骤,学习这两句句子。
原先的语言我觉得不够清晰,可以讲得再明白扼要一些。
1、出示:羽便伸臂令医劈.之。
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出示学法(1)正确、有节奏地朗读上面的两句话。
(2)对照课后的注释和译文理解加点字和整句话的意思。
(3)找出关键语句回答:在刮骨疗毒的过程中,关羽是如何表现的?2、交流(1)指名读(2)理解意思,自由交流A:字义:劈:用刀破开。
适:恰好。
炙:烤熟的肉。
流离:淋漓。
盈:满(指导理解“饮食相对”)古文中会出现词序颠倒的情况,理解时同学要特别注意。
B:句意: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指名说。
自己再练习说说。
3、出示第三句话。
(1)这句话中,关羽的具体表现是(指名交流)(板书:令医劈之)(2)出示填空:羽便伸臂,( )地说:。
想象一下,关羽让医生来剖开他的手臂时,是怎样说的。
(指名交流)(3)关羽毫不犹豫地(指板书) 谁来读?指名学生读。
点评:对,读得干脆利落。
4、出示第四句话。
关羽刮骨疗毒时的表现是。
(割炙饮酒,言笑自若)(1)师:关羽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割炙饮酒,言笑自若的?(生自由交流2、3人)(2)师:关羽刮骨疗毒的过程,课文中写的很简单,而在《三国演义》中有一段具体的描述。
出示:佗取尖刀在手,令一小校捧一大盆于臂下接血。
佗曰:“某便下手,君侯勿惊。
”公曰:“任汝医治,吾岂比世间俗子惧痛者耶!”佗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
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
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
须臾,血流盈盆。
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
(节选自《三国演义》)(师一边读一边把关键的词句解释一下,如:陀指华佗悉悉有声的意思等)(3)引读:当医生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时,关羽(割炙饮酒,言笑自若);当医生用刀刮骨,悉悉有声时,关羽还是(割炙饮酒,言笑自若);当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时,关羽仍然(割炙饮酒,言笑自若)。
(4)想象一下,在旁的将士们看到此情此景,心里会想些什么? 出示填空:在旁的将士们看到了此情此景,心想:。
(指名交流)(教师最后要引导学生说到:关羽真乃英雄也!或关羽真是一个英雄啊!)(5)谁再来读读这两句话,读出关羽的英雄气概。
指名读,男女分组读。
4、再读全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1)让我们完整地读读全文,感受这位英雄的气概。
(2)这样的英雄,他的事迹怎能不为人传颂?试着和同桌概括地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出示关联词(“因为……所以……”,“虽然……但是……”),帮助学生说简洁。
预设:因为关羽被毒箭射穿了左臂,箭头上的毒渗入了骨头,所以要刮骨去毒。
虽然刮骨疗毒令人十分痛苦,但是关羽毫不畏惧,治疗时,仍然言笑自若。
四、总结全文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第33课《关羽刮骨疗毒》。
全文内容简短,语言精练。
虽然只有85个字,却将事情的前因后果交代得十分清楚,写得也很传神,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三国时期那位充满英雄气概的蜀汉名将关羽,是一篇值得我们反复诵读的好文章。
板书设计:关羽刮骨疗毒贯其左臂失镞有毒毒入于骨 (为什么?)令医劈之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怎么表现?)【相关故事】三国时代,魏蜀吴恶战连场。
有一次,关公(关云长)挥军攻打曹兵时,右臂中了敌人的毒箭。
众将请关公班师回荆州调治,关公不允,说:我不能因小小创伤,而误了军国大事。
众人只好四方访寻名医。
一日,来了一个自称华佗的医生,他说听闻关公中了毒箭,特来医治。
这时,关公的右臂痛得厉害,正和马良下棋来分散注意力,以免自己露出痛苦的表情而乱了军心。
华佗看过关公的箭伤,说:君侯的手臂若再不治理,恐怕便要废了!如果要根治,便得把君侯的手臂牢牢缚在柱上,然后我用刀把皮肉割开至见骨,刮去骨头上的毒,再敷上药,以线缝合,这才治得好,但恐君侯惧怕。
”关公听了,笑说自己不是世间俗子,不怕痛,更不用把臂缚在柱上;并命人先送上食物,说:先生远道而来,请先用酒菜!关公陪着华佗吃了一会,便伸出了右臂,说:现在就请动手,我照样下棋吃喝,请先生不要见怪!华佗也不再说什么,取出一把尖刀,请人在关公的臂下放上一个盆子,看准了位置,下刀把关公的皮肉割开。
关公吃喝如常,华佗气定神闲说:我用刀把君侯骨头上的毒给刮走,这就好了!华佗的手法娴熟,话刚说完,手上的刀子已经在关公手臂的骨头上来回刮,还发出悉悉的声音,流出的血也几乎注满了整个盆子。
将士见到这情境,也掩面失色,惟独关公仍继续下棋吃喝,面不改容。
不久,华佗把毒全刮走,敷上药,并把伤口缝合。
关公要重赏他,华佗婉拒说:“因听闻君侯高义,特来医治!”说罢把一帖药留下,就头也不回,拜别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