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王盼盼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教学设计北京
- 格式:docx
- 大小:14.49 KB
- 文档页数:8
第1课时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节课的教学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然后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运算计算的必要性,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时把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理解算理作为教学的关键。
让学生主动探索运算顺序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亲身探索过程,获得新的计算方法。
在说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把过程说完整,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以及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及算法。
2.知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也可以一次通分,再计算。
3.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运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什么是通分?怎样通分?(2)计算:++我们学过了分数加、减法,掌握了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二、合作探究,总结算法。
黑板出示:怎么计算?这个运算跟+有什么不同?目的:引导学生说出运算顺序,然后独立解答,集体交流计算方法。
请不同算法的同学板书。
(1)引导学生讨论比较两种计算方法,看哪一种更简单,确定自己喜欢的方法。
(2)小结计算方法。
2.课件出示例1第(2)题表格。
(1)弄懂各分数表示的意义和所求的问题。
(2)独立尝试解答,小组内交流解题思路,并叙述运算顺序。
(3)展示不同的算法。
(4)比较两种算法的不同。
(5)根据汇报小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有小括号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第98页“做一做”第1题。
2.完成教材第100页练习二十五的第1题。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师生总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
分数加减的简便运算,教科书第119页例2及“做一做
”。
教学背景:
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以及回顾了整数、小数简便运算的基础上展开的学习。
以上知识的掌握和熟练应用为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生在了解整数凑整、小数凑整的基础上能够将已有知识迁移到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中来,根据相关的运算定律及分数特点凑整简算。
但是学生在计算整数和小数加减法中经常在减法性质和带着符号搬家中存在问题,因此本节课安排了拓展延伸的环节,希望学生通过练习,从而避免简算中的问题。
教材分析
: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和分数加减混合
运算后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让学生观察、计算例2中的两组算式找出每组算式之间的关系,得出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的结论。
由于正确运用定律可以使分数计算简便,学生对此比较感兴趣。
四、理论依据。
1、自主探究。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2、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五、教学实施策略。
1、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发现。
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是在
学习分数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展开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并不困难,在学生不同解决问题的策略中收集方法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观察,并发现巧算的规律,体会巧算的好处。
2、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感悟解题策略。
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迁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在学生自主探究中感悟分数加减法简便运算的知识点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3、引导学生分析思考,理解运用
4、开展多元评价。
注重生生间、师生间的互动。
评价的形式多样,方法灵活。
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理解能力的提高。
学习目标:
1、我知道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减法的性质对分数加减法同样适用。
2、我能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与同伴一起经历、共享算法。
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3、我会认真审题、倾听他人想法,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能运用整数加减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养成自觉简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减法性质的运用,能分析题目特点,灵活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
教法与学法
:
教法:引导分析,归纳迁移,指导练习。
学法:分析比较,练习反馈
教学准备:
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本节课在设计上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导学案的设计原则。
共分3部分。
第一部分为预习案;第二部分为探究案;第三部分为训练案。
预习案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预习自学,为课堂探究学习做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