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苗池为何要清整?
- 格式:doc
- 大小:17.96 KB
- 文档页数:2
鱼苗池的清整和消毒1.清整鱼池一般每年进行1次,最好是在秋天出池后或冬季进行。
方法是:先把池水排干,经过日晒,杀死病虫害,并使土壤疏松,同时整修加固损坏的池埂,堵塞漏洞裂缝,平整塘底,铲除杂草,挖出过厚的淤泥,加速有机质分解,提高池塘肥力。
鱼苗放养前1个月要进行第二次排水。
日晒后进一步修整,给鱼苗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
2.药物清塘利用药物杀死野杂鱼、敌害生物、鱼体寄生虫、病原菌,是改良水质提高鱼苗成活率的重要措施。
清塘一般在鱼苗放养前10~12天进行。
若时间过早,鱼苗放养时往往又会重新出现一些有害生物;时间过晚,药物毒性还没消失易毒死鱼苗,或是池水尚未变肥,浮游生物欠缺,影响鱼苗生长。
清塘常用的药物和方法有以下几种,但以生石灰效果较好。
(1)生石灰清塘:生石灰清塘是最有效、最经济实用的方法。
作用原理是:生石灰遇水后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热能,产生氢氧化钙,在短时间内使池水的pH值迅速提高到11以上,能杀死野杂鱼和鱼类敌害生物及病原体,而且具有改良池塘底质、调节池水的酸碱度,增加钙离子含量;可使底泥的结构变疏松,增加透气性;加快淤泥台有机物分解,可稀释部分氮、磷、钾,增加土壤效度。
生石灰清塘可分干清塘和带水清塘两种方法,一般采用干塘清塘法,在水源不便或无法排出池水的情况下才带水清塘。
干塘清塘:先把池水排低至5~10厘米,在池底四周挖若干小坑,将生石灰倒入小坑内,加水化开后,不待其冷却即向全池边缘和池中心均匀泼洒,甩量一般为75~150千克/亩。
为了提高清塘效果、次日可用铁耙将池塘底泥耙动一下,使生石灰与淤泥充分混合。
干塘清塘时不要把水完全排干,否则泥鳅钻人泥中杀不死;另外石灰浆与空气接触时间过长,产生碳酸钙沉淀,起不到清塘效果。
因此即使是经一冬天暴晒完全干涸的池塘,用石灰浆全泣均匀泼洒后,也要马上向池中注入5厘米深的水,让生石灰充分发生化学反应。
带水清塘:是在水深1米左右,将溶化好的石灰浆趁热向池中均匀泼洒。
清塘肥水,细节决定成败(原创1704期)众所周知,鱼苗下塘前需要做好清塘肥水等前期准备工作,其目的是为了清除一切可能影响鱼苗生长的敌害生物和有毒物质,为鱼苗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其生长速度及成活率。
本文重点介绍清塘肥水过程中应注重的一些细节事项。
1.清除杂草杂物,做好围网防护工作鱼苗下池前1个月左右,在鱼塘四周干撒漂白粉、硫磺等药物,驱除蛙、鼠、蛇等敌害动物,并封堵其洞穴。
同时应清除鱼塘四周一切杂草杂物,必要时可用除草剂把塘埂周围全面喷洒一片,让一切陆生和两栖敌害无处藏身。
完成前期清理工作后,即可对鱼塘四周进行围网防护,阻止一切外围敌害的入侵。
2.清塘、消毒根据鱼塘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清塘、消毒用品,如生石灰、茶枯、甲氰菊酯、漂白粉、二氧化氯、强氯精等高效低残留类产品。
这里所谓的清塘是指杀灭鱼塘水体、底泥及塘埂中一切鱼虾蟹,螺贝,蚂蟥,有害虫体、幼虫、虫卵等。
消毒则指杀灭水体及底泥中的各种有害细菌、藻类,氧化塘底累积残饵、动物粪便等有机质。
清塘和消毒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分步进行。
为了达到彻底清塘的效果,笔者建议满塘水清塘,这样可以更有效的杀灭塘埂中的黄鳝、泥鳅、害虫、小龙虾及螃蟹等鱼苗天敌。
同时清塘、消毒药物剂量要足,泼洒范围要广。
施用清塘消毒药物后,可以短时间开启增氧机搅动水体,使药物均匀分布,不留死角,不留残余。
在清塘后的一到两天内,可以再追加使用一次硫酸铜与敌百虫混合药液,更能彻底的杀灭青苔、蓝藻、害虫等。
3.水体解毒清塘消毒后的的第二天便可以对水体进行解毒。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应该根据具体所使用的清塘、消毒药物,有针对性的使用解毒药物。
如:生石灰清塘可以不需要解毒药物;敌百虫、甲氰菊酯等有机磷类杀虫剂可以用有机酸、氨基酸、VC等解毒;氯制剂类药物可以使用硫代硫酸钠解毒。
4.培藻肥水解毒后当天下午或第二天即培藻肥水。
具体可施用发酵后的家禽粪便、生物有机肥、肥水膏等。
另外可根据水质情况,补充一定的菌种、藻种。
各类池塘的清整方法
清整池塘是一项改善环境条件、促进养鱼增产的有效措施。
经过一年或多年养鱼的池塘,由于肥料和饵料残渣、鱼类粪便、泥沙杂质的影响,和风、雨、水波侵蚀池埂,使池底积存大量淤泥和腐植质,同时,随水带入各种致病细菌和寄生虫、害鱼或小杂鱼等,对养鱼生产不利。
特别是那些多年未清、淤泥深,容量减少而多病的老鱼塘,如不予以清整,则鱼病将日趋严重。
清塘的方法:成鱼塘清整最适宜在立冬到立春这一段时间进行。
此时天寒温度低,各种潜伏池底的有害生物活动微弱,经不起冰雪严寒的侵袭而死亡。
清塘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排水清塘:冬季排水后,经过沥水,将池周淤泥堆放敷贴池坡,加宽培厚池埂,池中心的淤泥应运到农田、菜地、宽埂上作肥料。
单靠人力清淤,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条件允许时,最好采用泥浆泵、高压水泵和喷枪组成的水力洗泥机组。
洗塘泥:对淤泥不深的山塘,先将塘水大部排干,然后将塘泥逐块搅成泥浆,边搅边排水,把泥浆注入塘下面的农田作肥料。
种养结合:将鱼塘能排干的部位,种上蚕豆、油菜、绿肥等,通过农作物的根系来通气,吸收和转化土壤中的营养物质改良土壤、减少病害、开辟饲料资源。
药物清塘:经过清整或没有清整的各类池塘,在放鱼之前,都需要用药物进行一次清塘消毒。
1。
春季鱼塘要精管摘要:春季随着水温的逐渐回升,鱼类活动逐渐增强,搞好鱼塘的春季管理,是夺取全年养鱼丰收的重要保证。
一、清塘消毒。
首先要除去池塘过多的淤泥,及时做好池塘整修。
在鱼苗放养前15-20天要进行排水,让阳光曝晒池底3-5天,667平方米施生石灰150千克,然后放水进塘,使水深春季随着水温的逐渐回升,鱼类活动逐渐增强,搞好鱼塘的春季管理,是夺取全年养鱼丰收的重要保证。
一、清塘消毒。
首先要除去池塘过多的淤泥,及时做好池塘整修。
在鱼苗放养前15-20天要进行排水,让阳光曝晒池底3-5天,667平方米施生石灰150千克,然后放水进塘,使水深达50-60厘米。
对于缺少水源、不便排水的池塘,可以用生石灰、鱼藤精或专用清塘药物带水清塘消毒。
通常情况下水深10-20厘米,667平方米用生石灰70-90千克,水深1米左右的鱼塘,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30-150千克进行彻底杀菌消毒。
二、早放鱼种。
精养池塘的鱼种放养,应以冬放为主,春放为辅。
早放养鱼种,可使其早适应环境、早生长和延长生长期。
同时,早春的水温较低,鱼体结实,鳞片紧贴,鱼类活动量小,早放养鱼种不易受伤,便于运输,成活率高。
一般水温8℃-10℃便可投放鱼种。
当鱼苗运回后用小苏打1千克、食盐1千克、水50千克混合后进行消毒,以杀灭体表和鳃上的病原菌,然后将鱼塘里的水放进装鱼苗的容器里一些,使鱼苗适应一下鱼塘里的水,1天后再向注入50-60厘米的鱼塘投放。
三、定投鱼饵。
鱼类因度过严冬,体内能量消耗极大,当水温上升到10℃时,以养杂食性或吃食性鱼为主的池塘,应早引食投饵,每天定点定时投喂一次精饲料。
一般以饼粉、玉米粉、麦粉等精料为主,饲料要清洁,新鲜可口。
开始每天喂1次,以后改为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
在寒潮到来时,水温较低,应暂时停止投饵,待气温回升后再恢复投饵。
四、施草木灰。
草木灰属碱性肥料,含有许多微量元素,是一种优质速效钾肥,在鱼塘养鱼中施用效果优于化学钾肥。
怎样利用小山塘、鱼池、坑凼培育鱼苗、鱼种利用村庄附近的小山塘,或者在住宅周围的土地上,挖掘一口小鱼池或更小的坑凼,用来培育鱼苗、鱼种,这是农家通常的习惯。
有的农户从鱼苗发花开始,紧接着还饲养鱼种,也有的是从夏花开始饲养,只进行鱼种的培育。
无论是培育鱼苗或鱼种,都要遵循一定的科学方法。
(1)选择池塘,清整消毒:鱼苗、鱼种培育池,首先要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同时要注意不漏肥,少淤泥杂物,无蔽挡障碍,管理方便。
蓄水深度:小鱼池、坑凼可为1米左右,小山塘宜稍深些。
因为鱼苗、鱼种培育池,需要“肥而带爽”的水质,比较充足的阳光,以利天然饵料生长旺盛,地势向阳,池水不深,水温容易升高,苗种的摄食量就大,生长较快。
凡供培育鱼苗、鱼种的小山塘、鱼池、坑凼,事先要清整塘埂塘底,堵塞漏洞、漏眼,修好进出水口,并在苗种放养之前,用药物清塘消毒,防治病害。
有关清塘消毒的具体办法,详见“池塘养鱼法”部分。
(2)合理放鱼、勤拨稀养,消毒后的苗种池,要按每亩施人畜粪100-150公斤作基肥,借以培肥水质,让天然饵料繁殖,使得鱼苗,鱼种肥水下塘,这是提高菌种成活率的一条重要经验。
鱼苗下塘,一般应择比较凉爽的好天气。
当暴风雨或烈日当顶的中午,均不宜下塘,而且要注意调节下塘鱼苗的水温的一致。
一般先用手撩动鱼塘水面,将塘水加入装苗容器中,以调整鱼盆中的水温;然后倾斜鱼盆,使鱼苗轻轻游动下池。
切忌鱼塘与鱼盆水温相差太大(如超过5℃)或直接向鱼塘倾倒鱼苗。
鱼种培育阶段,由于鱼类的食性已分化,不同习性的鱼也开始分层生活,故多采取混养方式,以一种鱼为主,混养其他鱼类。
草、鲢、鳙鱼的混养比例,一般以草鱼为主的池塘,搭配30%的鲢鱼和5%的鳙鱼,养鲢鱼为主的池塘,可搭配15-20%的草鱼和5%的鳙鱼;养鳙鱼为主的池塘,可搭配5%的草鱼和5%的鲢鱼。
鲤、鲫、鳊鱼等,不设主体鱼种培育塘,可少量搭配混养在家鱼鱼种塘内,但放养总量一般不超过10%。
搭配混养鱼的规格一般要小于主体鱼。
春季鱼塘清塘技术汇报人:日期:CATALOGUE目录•引言•清塘技术概述•物理清塘技术实施细节•化学清塘技术实施细节•生物清塘技术实施细节•清塘后的管理措施•结论与展望01引言春季鱼塘清塘技术主要是为了保持鱼塘的清洁卫生,减少病原体的滋生,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和产量,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目的通过清塘,可以有效地减少鱼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和产量,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此外,清塘还可以促进水质的改善,增加水中的溶氧量,有利于鱼类的生长。
意义目的和意义春季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但同时也是病原菌大量繁殖的时期。
为了保持鱼塘的清洁卫生,减少病原体的滋生,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和产量,养殖户需要采取有效的清塘措施。
在过去,清塘技术主要包括人工清理和化学药剂清理。
但是,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清塘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养殖业的需求。
因此,开发新型的春季鱼塘清塘技术成为了当前养殖业的重要课题。
背景介绍02清塘技术概述通过挖掘塘底,清除塘底沉积物和有机物,改善塘底通气条件,促进微生物和藻类的生长。
塘底挖掘水位调节曝气增氧通过调节水位,使鱼塘中的水保持流动,增加水中溶解氧含量,促进水质改善。
通过安装曝气装置,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含量,提高鱼塘的生态平衡。
030201使用化学消毒剂对鱼塘进行消毒处理,杀死病原菌和有害生物。
消毒剂使用氧化剂对鱼塘进行氧化处理,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促进水质改善。
氧化剂使用絮凝剂对鱼塘进行絮凝处理,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和有机物,促进水质净化。
絮凝剂使用微生物制剂对鱼塘进行生物净化处理,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分解有机物和有害物质。
微生物制剂种植水生植物,如水葫芦、水芙蓉等,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和有害物质。
水生植物放养滤食性动物,如鲢鱼、鳙鱼等,滤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和有机物。
滤食性动物03物理清塘技术实施细节清理淤泥在池塘完全干涸后,需要使用挖掘机或推土机等设备,将鱼塘底部的淤泥进行清理。
鱼种放养是池塘成鱼养殖的一个关键环节,随着水温的下降,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投放鱼苗,一些养殖户往往忽视了技术和方法,致使放弃成活率和养成效果不够理想。
现介绍鱼种放养的主要环节及其正确方法。
一、池塘清整:清塘清整是养鱼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起到防止决堤逃鱼和防治鱼病的作用。
一般在冬季成鱼起捕后,排干池水,清除池内杂物及过多的淤泥,加固池埂。
然后曝晒、冰冻。
在鱼种放养前10---15天,每亩用生石灰75—100kg化水全池泼洒,进行彻底消毒,同时还能起到施肥作用。
二、施足基肥:清塘消毒后5--6天,即可施基肥,使鱼种下塘后有充足的饵料食物。
一般每亩施发酵的粪肥250---500kg,瘦水池和新建池多施;肥水池及老鱼池可少施或不施。
用推耙把粪肥搅拌在淤泥中,这样肥效持久,然后注水。
春放鱼种可分次注水,先注约70---80cm,待水色转浓后,再逐渐加注新水;冬放鱼种一次性注水到最大深度。
注水后即可放养鱼种。
三、鱼种来源:成鱼塘所需的鱼种,一般尽可能选用自育的鱼种;这样既可做到有计划地生产鱼种,在种类、数量和规格上满足放养的需要,并可避免长途运输鱼种而造成鱼体受伤或死亡,提高放养成活率,同时也是高产的保证。
如果自育鱼种不够或没有,则应就近购买,并按优质鱼种的标准严格选择。
鱼种运输一定要带水运输,各种操作要细心谨慎。
四、鱼种选择:鱼种要从体质和规格两方面严格选择。
体质要求健壮、肌肉肥满、体表光滑、鳞片完整,体色和眼睛明亮,无病和伤痕。
规格要求整齐.尽可能放养大规格鱼种。
一龄鱼种多选择13cm 以上,二龄鱼种应选择250g左右放养。
五、合理混养:混养可以充分利用水体和天然饵料及人工饲料,增加放养密度,因此是提高鱼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各种鱼类混养搭配的比例,主要是根据鱼类的不同生活习性、食性和鱼池条件、饵肥来源等情况来决定。
水质较肥的池塘,以鲢鳙为主,搭配一些草鱼及其它鱼种,鲢鳙鱼比例4:1;若池塘水质较差,而青饲料供应充足,应以草鱼为主,适当搭配鲢鳙及其它鱼种。
鱼苗培育之池塘的清整池塘清整是养鱼生产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池塘是一个开放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的养鱼生产,鱼的残饵和粪便沉积池底,病害生物大量孳生,敌害生物也会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池塘,池塘环境逐步恶化,再加上堤基被风浪常年冲刷易有破损,因此必须加以清整。
1、清整池塘的目的①、消灭病害生物,提供安全环境池底富含有机物的底泥是很多鱼类致病菌和寄生虫生存的温床,池边丛生的杂草也是各种昆虫孳生的场所,还有水中的野杂鱼、底栖生物不仅与鱼类争夺有限的生存空间,有的还会残食鱼苗、传播病害。
药物清塘可清除和杀灭野杂鱼、底栖生物、水生植物、水生昆虫和致病微生物,给鱼苗创造一个安全、适宜的环境,有利于鱼苗的生长和成活。
②、改良生态环境,增加池水肥度长期养鱼的池塘,池底淤泥较厚,泥中有机物分解时耗氧量巨大,极易造成池底缺氧,龙其在夏季水温增高时容易使鱼苗缺氧浮头,甚至泛塘死亡。
另外,池底有机物在缺氧条件下分解,会产生大量的有毒产物,如硫化氢、氨氮和有机酸等,使池水PH 值下降,抑制鱼苗生长,甚至毒害鱼类。
同时,过厚的底泥会吸附水体中的营养盐类,对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不利。
清整池塘不仅可以挖去过多的淤泥,可用于修整池埂堤脚或作为种植肥料。
2、清整池塘的步骤① 、修整池塘首先,将池水排干,最好能经过一段时间的冰冻或日晒,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加速底泥中有机物的分解,提高池塘肥力。
然后,推平池底,将过多的淤泥敷贴在池壁和池堤上,为种植青饲料提供肥料。
同时,堵漏填缝,检修进、排水口,清除池底和池边的杂草。
② 、药物清塘利用药物杀灭池塘中的病原体和敌害生物,杀灭野杂鱼以及影响鱼苗生长的种生物,以保障鱼苗安全下塘.药物清塘分干法清塘和带水清塘2 种方法。
⑴、干法清塘:即将池水排至仅余5-10 厘米深,用溶化好的药物均匀泼洒球也中和池埂,必要时,翌日再用铁耙将池底推耙一遍,以提高药物作用效果。
干法清塘的优点是对底泥中的底栖生物和病原微生物杀灭彻底,但加注的池水中仍可带进敌害生物及其卵和幼虫。
池塘清淤和消毒技术要点作者:暂无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8年第12期池塘清淤消毒是预防和减少流行病暴发的重要举措,是搞好标准化健康养殖的重要一环,可为池塘高产稳产创造条件。
因此,要提高池塘养殖水平,积极开展池塘的清塘消毒不可或缺。
目前,池塘的清淤改造已经成为水产品生态与健康养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1.池塘清淤和消毒的效果在渔业生产过程中,池塘鱼类起捕完毕后,适时开展池塘清整消毒工作,是渔业高产高效的重要措施之一。
池塘清淤和消毒的益处主要包括:①可以平整池底、修补池边、加固塘埂、疏通注排水管道、清除杂草杂质、捕尽野杂鱼和减少螺蛳量等;②增加池塘的深度和增加鱼类活动空间和存鱼量,促进鱼类生长和提高池塘生产能力;③最大限度地灭除了致病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中国水产养殖网2017年的研究报道指出池塘清淤能够有效减少诺卡氏菌的数量,降低其暴发机率。
除此之外,池塘清淤能够有效杜绝淤泥中含氮有机物质发酵产生的氨态氮、亚硝酸盐、硫化物、甲烷等有害物质,达到改善水质的效果,保证鱼类的良好生存环境,截断鱼类疾病的发生源头;④清除的淤泥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可作为栽培农作物的基质肥。
清出的淤泥可以作为有机肥,用来种植蔬菜、瓜果和树木,从而为池塘周围的农业生产提供便利,实现渔业与种植业的互惠互利,形成产业循环的经营模式。
2.池塘清淤和消毒方法2.1?淤泥清除方法2.1.1?人工清淤法人工清淤的主要步骤:先将池水彻底排干,干塘清整,修补漏洞,加固塘基,池塘排干后最好让池底接受充分的风吹日晒和霜冻,这样既可杀灭病原菌和害虫,又可以使底质淤泥变得疏松,促使有机质的分解,提高池塘的肥力;然后采用锄头、铁锹等工具人工挖去过多的淤泥,使淤泥保持20cm左右较为适宜,清出的淤泥含有丰富的氮、磷等肥源,这些有机肥可用作植物栽培基质,或者用于修整填补垮塌的塘壁和加固、加高塘埂。
用淤泥加固、加高塘壁时必须夯打结实,堵死所有漏洞,为池塘蓄水创造良好条件。
332018-12池塘清淤消毒是预防和减少流行病暴发的重要举措,是搞好标准化健康养殖的重要一环,可为池塘高产稳产创造条件。
因此,要提高池塘养殖水平,积极开展池塘的清塘消毒不可或缺。
目前,池塘的清淤改造已经成为水产品生态与健康养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1.池塘清淤和消毒的效果在渔业生产过程中,池塘鱼类起捕完毕后,适时开展池塘清整消毒工作,是渔业高产高效的重要措施之一。
池塘清淤和消毒的益处主要包括:①可以平整池底、修补池边、加固塘埂、疏通注排水管道、清除杂草杂质、捕尽野杂鱼和减少螺蛳量等;②增加池塘的深度和增加鱼类活动空间和存鱼量,促进鱼类生长和提高池塘生产能力;③最大限度地灭除了致病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中国水产养殖网2017年的研究报道指出池塘清淤能够有效减少诺卡氏菌的数量,降低其暴发机率。
除此之外,池塘清淤能够有效杜绝淤泥中含氮有机物质发酵产生的氨态氮、亚硝酸盐、硫化物、甲烷等有害物质,达到改善水质的效果,保证鱼类的良好生存环境,截断鱼类疾病的发生源头;④清除的淤泥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可作为栽培农作物的基质肥。
清出的淤泥可以作为有机肥,用来种植蔬菜、瓜果和树木,从而为池塘周围的农业生产提供便利,实现渔业与种植业的互惠互利,形成产业循环的经营模式。
2.池塘清淤和消毒方法2.1 淤泥清除方法2.1.1 人工清淤法人工清淤的主要步骤:先将池水彻底排干,干塘清整,修补漏洞,加固塘基,池塘排干后最好让池底接受充分的风吹日晒和霜冻,这样既可杀灭病原菌和害虫,又可以使底质淤泥变得疏松,促使有机质的分解,提高池塘的肥力;然后采用锄头、铁锹等工具人工挖去过多的淤泥,使淤泥保持20cm左右较为适宜,清出的淤泥含有丰富的氮、磷等肥源,这些有机肥可用作水稻4元/kg,麻鸭15元/kg,鲫鱼20元/kg,草鱼和花鲢20元/kg,产值共计212430元,亩均产值4721元,而水稻单算养殖产值为119730元,亩均产值为2661元。
养鱼前一定要清塘吗清塘主要是清除养鱼池塘中的杂鱼,昆虫和有害植物,特别养鱼苗的池塘,这件工作更为重要。
鱼苗细若针芒,一点防御敌害的能力也没有,不仅小型杂鱼,小鲤鱼、草鱼都能吃它,连一些个体不大的昆虫、昆虫幼虫都危害它。
棉花状的绿藻水棉、网状的水网藻,在池塘中繁殖多了,鱼苗进到这些植物丛中,就钻不出来,吃不到东西,最后死掉。
水草在水中还吸收养分,使水变瘦,夜间消耗溶氧,使鱼类缺氧现象加重,其发达的根系还破坏了土壤和水之间的气体交换,造成通气不良,阻碍了有益微生物的活动。
因此,养鱼池中是不允许有水草的。
所以在放养鱼苗之前,要用药物或排水于塘的办法,把有害的生物全部弄死,才能把鱼养好。
如果养的是10厘米左右的大鱼种,鱼池中又无杂鱼,不清塘也行,但要加些石灰改良水质。
清塘的主要目的是杀死敌害生物,但清塘时除掉一部分淤泥,晾晒池底,也起着促进有机质分解、改良水质和增加鱼类天然饵料的作用。
清塘的方法不同,效果差别很大。
方法得当,既可以杀死有害生物,也能改善水质,方法不当,只起到杀灭敌害的作用。
清塘的药物有很多,最理想的是石灰清塘。
有条件时先把池水排干,让太阳晒一下池底,最好将池底翻松一下,让池底积存的有机物质和空气充分接触,加速分解,把有害生物干死。
然后再放些水加些石灰(每亩一般用50-75公斤),利用石灰的碱性,尽可能把有害生物杀死。
如果水放不干,把生石灰加水搅拌化好,洒到水中也行,每亩水面(1米深水)可用140公斤。
石灰含钙量高,钙是构成动物骨骼的主要成分,是动、植物都需要的肥料。
石灰还有改善水质的作用,使水质稳定在弱碱性范围内,有利于饵料生物和鱼类生长。
石灰还可以与土壤结合,使土壤变成颗粒状,这样的土壤疏松通气,改善了饵料生物和鱼类的生活条件。
关于螃蟹,池塘清整的意义,分享给你摘要:一、引言:螃蟹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二、池塘清整的必要性1.清除池塘内的杂物和污染物2.改善水质,提高生态环境3.确保螃蟹生长环境的卫生与安全三、清整螃蟹池塘的具体方法1.彻底清理池塘底部的淤泥和垃圾2.修剪水草,避免过度生长3.投放适量有益菌,调节水质4.检测池塘内的氧气含量,确保螃蟹生活需求四、清整螃蟹池塘的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清整2.避免使用有害化学物质3.注意池塘内生物种群的平衡五、清整螃蟹池塘的意义和好处1.提高螃蟹的生长速度和产量2.降低螃蟹疾病的传播风险3.延长螃蟹养殖产业的寿命六、总结:积极参与螃蟹池塘的清整工作,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正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螃蟹作为一种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深受消费者喜爱。
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然而,在螃蟹养殖过程中,池塘的清整工作常常被忽视。
实际上,池塘清整对于螃蟹的生长和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池塘清整的必要性。
池塘在长期养殖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杂物堆积、污染物累积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螃蟹的生长环境,还可能导致水质恶化,威胁螃蟹的生命安全。
因此,定期进行池塘清整是十分必要的。
那么,如何进行螃蟹池塘的清整呢?首先,要彻底清理池塘底部的淤泥和垃圾。
这是池塘清整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消除潜在的污染源。
在清理过程中,要注意挖掘机等设备的操作,避免对池塘底部的生态环境造成二次破坏。
其次,修剪水草。
水草在池塘中过度生长会导致氧气含量降低,影响螃蟹的生长。
合理修剪水草,既能保持池塘的美观,又能确保螃蟹的生活环境。
接下来,投放适量有益菌。
有益菌可以分解池塘内的有机物,降低水质污染的风险。
此外,有益菌还能提高池塘内的氧气含量,有利于螃蟹的生长。
最后,检测池塘内的氧气含量。
螃蟹生活在水中,对氧气的需求很高。
清整过程中,要确保氧气含量达到螃蟹的生活需求,以免造成窒息死亡。
鱼苗合池的正确方法鱼苗合池是养鱼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鱼类养殖过程中的一项关键步骤。
正确的鱼苗合池方法可以提高鱼类的养殖效益,保障鱼苗的生长发育,同时减少鱼类养殖过程中的损失。
下面将详细介绍鱼苗合池的正确方法。
一、鱼苗合池的选择在进行鱼苗合池之前,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池塘进行合池操作。
合池的选择要考虑如下几个因素:1. 池塘的大小和深度:池塘的大小要根据鱼苗数量来确定,要保证池塘的面积和深度能够容纳鱼苗的生长。
2. 水质条件:选择水质好、无污染、富含氧气的池塘。
要进行水质测试,确保鱼苗可以在良好的水环境中生长。
3. 池塘的排水和补水条件:确保池塘具备排水和补水的条件,以便及时调节水质。
选择合适的池塘可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有助于鱼苗的生长发育。
二、鱼苗合池的过程1. 鱼苗购买:鱼苗合池之前,需要提前购买好鱼苗。
购买时要选择健康、活泼的鱼苗,避免购买有病害或损伤的鱼苗。
2. 鱼苗的检疫:购买回来的鱼苗需要进行检疫,确保鱼苗的健康状态。
检疫的方法包括观察鱼苗的行为、体态和鳞片的完整程度等。
3. 池塘的清理:进行合池之前,需要对池塘进行清理。
清理池塘的底泥,清洗泥土、杂草和池塘边沿的杂物,为后续的合池操作做好准备。
4. 池塘的消毒:进行合池之前,需要对池塘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潜在的病原体。
可以使用适量的消毒剂,按照说明进行投放,并保证消毒剂充分分布在整个池塘内。
5. 鱼苗的适应:将购买的鱼苗放入养鱼网箱中,放在合池位置2-3天进行适应。
适应期间要观察鱼苗的状态,确保鱼苗适应环境并健康成长。
6. 鱼苗的合池:适应期过后,将鱼苗从网箱中放入池塘中。
要注意的是,合池时鱼苗的密度要适中,不宜过于拥挤,以免造成鱼类间的压力和竞争。
7. 合池后的管理:合池后,需要对池塘进行定期的管理和养护。
包括补充水源、提供适当的饵料,控制饵料的投放量和投放时间,定期清理池塘等。
三、注意事项1. 注意鱼苗的养护:合池之后,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鱼苗的养护管理,控制水温、水质、饲料等因素,保障鱼苗的良好生长发育。
常规鱼苗培育的技术要点及培育期间常见病害的处理作者:暂无来源:《江西饲料》 2017年第1期进入春夏之际,是各地的催产、孵化、鱼苗培育的黄金时期,每次到塘头池边跟渔民兄弟们谈起生产,他们总抱怨着养殖的鱼苗病害多、成活率低、不耐运输等问题。
规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原因:培育池选择、清塘消毒、开口饵料、鱼苗质量、放养密度、投喂不当、日常管理、病害防治等。
根据笔者多年的养殖经验,下面把鱼苗培育中的技术关键及培育期间常见病害的处理方法介绍如下,供养殖户参考借鉴。
1 鱼苗培育技术关键1.1 鱼苗池的选择鱼苗培育池要求池埂坚实无渗漏,池底平坦,淤泥少,无杂草,水源方便,进排水设施独立完善,水深1.5m左右;鱼苗池最好长方形、东西向,面积在1000~3000m2之间最好,过大易起风浪,过小温度变化快,都会影响成活率。
1.2 鱼苗池清整消毒在鱼苗在下塘前1个月,排干池水,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污物,让太阳曝晒自然杀菌;在鱼苗下塘前10 d,每667m2用生石灰80~100kg,水深20~25cm清塘消毒,第二天用草绳或耙子搅匀生石灰,彻底杀死病菌和有害生物;在鱼苗下塘前5d,注水至50~60cm深,进水口要用60目网绢过滤,以防野杂鱼和鱼卵等有害生物进入。
1.3 培育基础饵料在鱼苗下塘前4~5d,培育鱼苗的开口生物饵料是最佳时间,具体的做法是:每667m2施放用EM菌发酵后的粪肥100~120kg或每667m2堆放新割的艾草120~150kg,也可每亩施入生物肥5~8kg;以后根据水的肥度,每隔3~4d补施一定量的肥料,确保鱼苗池一直有丰富的生物饵料。
若培育的是青、草、鳊鱼苗,施肥量可适当减少。
1.4 优质鱼苗的选择繁殖鱼苗的鱼妈妈培育的不好或近亲繁殖的鱼宝宝,由于先天条件不足,畸形多,生命力差,成活率低,且大小不均匀。
所以,选购鱼苗应到正规的鱼苗生产厂家,因其繁殖的亲本经过选育、孵化条件好,催产经验丰富、操作细致;优质鱼苗标准:大小均匀,群体色素相同,无畸形苗;鱼苗舀在磁盘中用手指搅成漩涡后,能顺盘边逆水游行为优;倒掉水后,鱼苗在盘底剧烈挣扎,头尾呈圆圈状为优。
鱼苗下塘水质控制及注意事项
鱼苗下塘是指将鱼苗放入塘蓄水池中,让其自然生长,用来解决渔业资源匮乏的一种方法。
然而,在实践中,由于池塘和水质的各种原因,会造成鱼苗的生长受阻,甚至死亡。
因此,鱼苗下塘水质控制及注意事项显得尤为重要。
确保池塘水质良好,保持水温、氧含量、PH值、溶解氧等水质指标在正常范围内。
确保鱼苗营养充足,及时给予鱼苗营养料或鱼粉等,使其获得充足的营养以促进其生长。
此外,定期清洗池塘,以除去水中的污染物,有助于改善水质,减少对鱼苗的污染。
应使用优质的水草,如水芹、荷花等,可以增加水中的氧气,有助于改善水质,促进鱼苗的生长。
此外,在池塘中放置碳滤筒,可以有效清除水中的有毒物质,增加水的清澈度,从而营造出良好的生长环境。
应注意防止病毒、细菌等对鱼苗的传播,在放入鱼苗时,应确保鱼苗没有病毒或细菌感染,如果发现有病毒或细菌感染,应及时采取措施清除病毒和细菌。
鱼苗下塘水质控制及注意事项非常重要,应在放入鱼苗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和控制,以确保鱼苗的健康生长。
鱼苗池为何要清整?
鱼苗池清整是养鱼生产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清整的目的是给鱼苗创造优良的环境条件,有利于鱼苗生长和成活。
除了新挖的池塘外,在放养鱼类以前,都应加以彻底清整。
因为养过鱼的池塘,往往存在许多能吞食鱼苗或与鱼苗争食的野杂鱼类和水生昆虫,有许多使鱼生病的病菌和寄生虫及其包囊和虫卵,有吸收水中养分使水质清瘦并妨碍拉网的水草,还有摄食底栖生物或浮游生物并为鱼类寄生虫宿主的螺类和蚌类。
这些有害的生物都应彻底清除。
如果池底沉积了过多的淤泥,也应在清塘时挖掉。
坍塌漏水的堤坝、淤塞的进排水管道,都应在养鱼以前进行修整。
因此,池塘的清整包括惨整和药物清塘。
药物清塘是利用药物杀死野杂鱼、敌害生物和鱼的寄生虫、病原菌,是提高鱼苗成活率的重要措施。
饲养鱼苗和鱼种的池塘,必须每年清1次。
最好每年的第一批鱼苗或鱼种出塘以后,在进行下一批放养前,重新进行1次清塘。
这样水质容易培肥,鱼苗、鱼种较好,病害较少,并可清除池内遗留下的鱼类,能较准确地计算成活率。
清塘的时间,一般是在放养鱼苗以前10天-15天进行。
时间过早,在放养鱼苗以前往往重新出现一些有害生物;时间太晚,药物毒
性还没有消失,鱼类容易中毒。
清塘应选晴天进行,因为在阴雨天气,清塘的药物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清塘的方法,有排水清塘和带水清塘两种。
排水清塘是将池水排,剩下5厘米-10厘米水然后泼药。
它的优点是节约清塘药物,并可顺便挖除塘泥,修整堤坝,换新池水,清塘效果较好,一般都用此法。
带水清塘是在供水有困难或不能排干水的池,或急等放鱼时,用此法较为合适。
此法不用排水和灌水,但用药量较大,又不能更换旧水,所以一般用的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