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高考地理(北京专用)总复习文档-第一单元-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91 MB
- 文档页数:33
第2讲世界地理总论--大洲气候特征重难点易错点解析1、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分布规律。
气候特征:气候类型多种多样;季风气候显著题一:(1)北回归线穿过的a、b、c三地各属于什么气候?a 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
(2)简述a、c气候成因,说出b冬季气温高于c的原因。
题二: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中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_______ ;根据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可判断本图所示是北半球的___________(季节)。
(4分)(2)据图分析,气候类型⑤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___________(说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气候类型③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分)(3)由气候①→②→③→④→⑤变化所产生的自然带变化反映了________的地域分布规律。
(3分)二、非洲气候特征题三:读某区域图,回答问题:(1)比较A、B两地(年平均)气温日较差的大小,并简要分析主要原因。
(2)说明B地的自然带名称并分析成因。
三、欧洲——深受北大西洋影响的气候、澳大利亚气候特征、北美洲气候特征题四:根据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1分)材料:美国年降水量图。
(1)试分析美国中东部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
(4分)(2)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美国太平洋沿岸降水北多南少的成因。
(2分)(3)芝加哥终年多风,因此有“风城”之称,其多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3分)四、南美洲气候特征题五: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及所学的知识,分析回答:(1)图中的A是_______河;B是________高原;C是________山脉。
(2) A河流域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从位置、地形、气压、风向、洋流等方面分析,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
五、南美洲为什么热带沙漠气候形状狭长且逼近赤道?极地气候特征课后拓展练习题一:下图是两大洲气候区分布示意图。
第二讲 等高线地形图考点导航核心素养考点一 等高线地形图的识别1.综合思维:利用等高线判读分析地形特征及其影响。
2.区域认知:结合区域等高线分布图,认识区域自然环境特征。
3.地理实践力:对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进行熟练判读、绘制图示中两地间地形剖面图。
考点二 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判读自然地理特征 考点三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相关计算 考点四 利用等高线地形图“选点”“选线”“选面”考点五 地形剖面图考点一 等高线地形图的识别1.海拔与相对高度(1)海拔:某地高出① 海平面 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② 垂直距离 。
如下图中甲点海拔为1 500米,乙点海拔为③ 500 米。
甲、乙的相对高度是④ 1 000 米。
2.等高线:在同一水平面上,⑤ 海拔 相同的点的连线。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图中字母A B C D E F G地形⑥山顶⑦山谷⑧山脊⑨陡崖缓坡陡坡鞍部等高线的疏密可以反映地形坡度,一般来说,在比例尺、等高距相同的情况下,等高线越密,地形坡度越大。
一、等值线的基本特征特征含义同线等值同一条线上各点的数值相等同图等距一般等值线图上任意相邻两条等值线之间的差值是一个定值(零或等值距)闭合曲线等值线均为闭合曲线,只是在一幅地图上受图幅所限不能全部显示不能相交,可以重叠等值线不能相交,但可以重叠。
等高线图中,重叠处为陡崖疏缓密陡等值线疏密反映数值变化状况,两条相邻等值线之间的间距越小,表示变化越剧烈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等值线向高值弯曲时,弯曲中心部位比两侧数值低;等值线向低值弯曲时,弯曲中心部位数值比两侧高高于高值,低于低值当相邻两条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值线数值与相邻等值线中高值相同时,则闭合区域内的数值大于闭合等值线数值;反之相反二、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地形类型表示方法示意图等高线图地形特征说明山地、山峰外低内高符号四周低中间高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侧降低盆地、洼地闭合曲线外高内低四周高中间低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内侧,坡度向内侧降低山脊、山脊线等高线凸向低值处,山脊连线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部分山脊线也叫分水线山谷、山谷线等高线凸向高值处,山谷连线山脊之间低洼部分山谷线也叫集水线鞍部一对山脊等高线和一对山谷等高线组成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最低处峭壁、陡崖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在一处近于垂直的山坡为峭壁,峭壁上部突出处为悬崖新月形沙丘相对高度较小,凹坡等高线密,凸坡等高线稀等高线形似新月梯田海拔较低,等高线疏密相间,相对高度较小等高线稀疏处与密集处相差很大火山在中心部位由外向内递减,在外围向外递减从示坡线海拔变化可判断火山口想一想 山脊、山谷处等高线分别向地势高处还是地势低处弯曲?(见表中画线处) 思维拓展 五种基本地形的判读标准(1)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
(2)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200米。
(3)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米。
(4)高原:海拔高(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
(5)盆地:中间较低;四周较高。
考向一 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识别水准仪测量法是高程测量最精确的方法之一,它是利用水准仪提供一条水平视线进行测量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据图回答下题。
1.已测得A 点的海拔为53.195米,通过水准仪A 标尺的读数为1.386米,B 标尺的读数为0.824米,判断B 点的海拔及与A 的相对高度分别是 ( )A.54.581米、1.386米B.55.405米、2.210米C.53.757米、0.824米D.53.757米、0.562米答案 D 首先通过水准仪A 标尺的读数1.386米与B 标尺的读数0.824米,算出A 、B 两地的相对高度为0.562米,在此基础上可推算出B 点的海拔(A 点海拔+两地的相对高度)。
考向二利用等高线识别地形类型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地貌特征。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图(单位:m)。
2.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之间部分表示的地形单元是( )A.山脊B.陡崖C.断块山脉D.峡谷答案 D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之间地势落差大,且呈带状分布,为典型峡谷地形,D项正确。
考点二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判读自然地理特征一、判读地形特征:即地形类型、地势高低、地形的分布状况。
二、判断水系、水文特征判断水系特征①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②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③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脊线);④山谷常有河流发育(山谷线);⑤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等高线在山脊处向低处弯曲判断水文特征①在比例尺、等高距相同的情况下,等高线密集的河谷,落差大,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在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②河流的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有关;③河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洪积扇)三、判断河流流向及流域面积判断流向由海拔高处流向低处。
发育于河谷,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判断流域面积根据山脊线作为河流的分水岭,确定河流的流域面积四、判断气候特征及差异判断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坡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等因素进行分析判断气候差异气温差异求出高度差,再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 m)计算温度差,地势越高气温越低降水差异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光照差异阳坡光照多于阴坡,同一种植被在阳坡的分布上界高于阴坡想一想迎风坡比背风坡降水;阳坡比阴坡光照,气温。
(见表中画线处) 考向一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地形特征某兴趣小组在组织定向越野活动前,结合“活动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设计活动路线和点标位置。
据此完成下题。
1.图示区域( )A.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B.地势自西向东倾斜C.山体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D.植被垂直分异显著答案 A 由图可知,该区域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大致自东向西倾斜,A项正确,B项错误;山体大致呈西南—东北走向,C项错误;该区域的海拔较低,相对高度较小,植被的垂直分异不明显,D 项错误。
考向二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判断河流流向读图,回答下题。
2.(2018北京东城期末)图中永定河的流向是( )A.自西向东B.自西北向东南C.自东南向西北D.自东向西答案 B 结合等高线地形图中永定河穿过220米等高线,根据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出方向相反的关系可知,永定河应从西北向东南流动。
B选项正确。
考向三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其他自然地理特征某科考队计划在夏季赴某山峰进行路线考察。
下图为该山峰的一幅手绘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3.(2020北京模拟考)队员选择从南坡登山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充足B.坡度较小C.登顶距离短D.植被类型丰富答案 B 南坡等高线较为稀疏,因此坡度较小。
光照和植被类型不是登山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南坡登顶距离长,故只有B项正确。
考点三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相关计算一、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1.如两点都在等高线上,直接读出两点的海拔,就可以计算出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相=H高-H低。
2.如两点不在等高线上,读取两点高度时需选取一个高度范围,采用交叉相减法,可以算出相对高度的数值范围。
如下图中A、B两点的相对高度计算:图中A点的海拔为300米<HA <400米,B点的海拔为0米<HB<100米;两点的相对高度计算:用A点的高值减去B点的低值,A点的低值减去B点的高值,得出两点的相对高度范围为200米<H相<400米。
点拨闭合等高线区域内高度(海拔)的确定如果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等高线的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海拔)低于较低值等高线的值;如果闭合等高线的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海拔)高于较高值等高线的值,即“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如下表:大于大的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海拔不在两条等高线的数值之间,如A高度(海拔)高于200米,而B高度(海拔)低于100米(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小于小的二、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 m)可以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T差=0.6℃·(H相/100 m)。
三、估算陡崖的高度(如下图)1.陡崖的绝对高度(1)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H大+d。
(2)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d<H底≤H小。
2.陡崖的相对高度ΔH的取值范围是:(n-1)d≤ΔH<(n+1)d。
(注: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H大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等高线的数值,H小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低的等高线的数值)四、估算河流的流域面积画出流域的分水线(山脊线),分水线所围的区域即流域的范围,估量图中河流流域的形状,依据比例尺对流域面积进行估算。
五、估算坡度1.应用:一般情况下,若坡度大于25°,则不宜修建梯田,因此,山区能否修建梯田,需要进行坡度估算;此外,在山区修建道路也需要对坡度进行估算。
2.计算公式:tanα=h/L。
(如上图)h为两点相对高度,可由两点等高线数值求出;L为两点实际水平距离,可由图中比例尺与两点图上距离算出;α为坡度,可由h/L的值结合数学用表查出。
3.影响坡度的因素主要有:比例尺(其他条件相同,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其他条件相同,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和等高线的疏密(其他条件相同,等高线越密,坡度越大)。
不同等高线图上的两地,若比例尺不同,等高距不同,坡度大小视情况而定。
如下面两幅图的坡度判断:在两图中作线段垂直于等高线(如图中虚线),若虚线的图上距离都为1厘米,则甲图的水平距离为10 000厘米=100米,相对高度为400米,坡度可以表示为400米/100米;乙图的水平距离为40 000厘米=400米,相对高度为150米,坡度表示为150米/400米,故甲图的坡度大于乙图。
六、计算打井深度通过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计算至少打多深的井才能出水,h=a-b。
(h为井深,a为等高线数值,b为等潜水位线数值)考向一相对高度的计算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完成下题。
1.图中( )A.甲地易发生泥石流B.乙地为山顶,海拔可能为260米C.丙地适宜游客露营D.丁地为陡崖,相对高度至少为100米答案 D 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50米,陡崖处有3条等高线重叠。
根据陡崖高度计算公式:(n-1)d≤ΔH<(n+1)d,计算可得100米≤ΔH<200米。
故D项正确。
考向二等高线图中闭合曲线的高度判读读下图,回答下题。
2.若此图为等高线图,a 海拔为300米,b 海拔为200米,则P 、Q 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A.358米B.99米C.505米D.269米答案 D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