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刘禹锡《望洞庭》宋·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 格式:docx
- 大小:27.73 KB
- 文档页数:13
“登岳阳楼杜甫”“望洞庭刘禹锡”比较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8-9题。
(5分)
登岳阳楼望洞庭
杜甫刘禹锡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湖光秋月两相和,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潭面无风镜未磨。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遥望洞庭山水色,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①潭面:指湖面。
②镜: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8.上述两诗描写的都是洞庭湖的景象,同中有异,请自选角度简要分析。
(3分)
同:
异:
9.同样是远眺洞庭,二位诗人有怎样不同的心境?(2分)
参考答案::
8.(3分)同:都描写了洞庭湖的辽阔景象,景色宏伟壮丽。
(仅答“辽阔”或“宏伟”也可,1分)异:①从景物特点上看,杜诗中的洞庭湖气势磅礴,意境阔大;而刘诗中的湖面平和静美,清澈明净。
②从语言上看,杜诗显得雄浑豪放,而刘诗则显得清新优美。
③从手法上看,杜诗虚实(实景与想象)结合,而刘诗设喻巧妙。
或:杜诗支用了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洞庭湖的壮阔,而刘诗则通过比喻来表现洞庭湖的秀美。
(可从以上任一角度作答,写明两诗的区别,意思对即可,2分)
9.(2分)《登岳阳楼》表现了诗人孤独、悲伤的心境昨忧国忧民的情怀;《望洞庭》表现了诗人恬淡、平和的心境,蕴含了喜悦赞美之情。
(心境怀情怀答对其一,意思对即可。
每诗1分,计2分)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原文翻译以及赏析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原文翻译以及赏析黄庭坚黄庭坚写的抒情古诗《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的翻译是怎样的呢?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注释】⑴岳阳楼:在湖南岳阳城西门,面临洞庭湖。
唐张说谪岳州时所建,宋庆历五年(1045年)滕宗谅重修,范仲淹为撰《岳阳楼记》。
君山:洞庭湖中的`一座小岛。
⑵投荒:被流放到荒远边地。
唐独孤及《为明州独孤使君祭员郎中文》:“公负谴投荒,予亦左衽异域。
”鬓(bìn)毛:鬓发。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斑:花白。
⑶瞿(qú)塘:瞿塘峡,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长江三峡之首。
滟(yàn)滪(yù)关:滟滪堆是矗立在瞿塘峡口江中的一块大石头,突兀江心,形势险峻。
附近的水流得非常急,是航行很危险的地带。
古代民谣有“滟滪大如襆,瞿塘不可触”的话。
因其险要,故称之为关。
生入瞿塘滟滪关:东汉班超从军西域三十一年,年老思归,有“但愿生入玉门关”的话。
此用其语。
入:一作“出”。
⑷江南:这里泛指长江下游南岸,包括作者的故乡分宁在内。
【译文】投送边荒经历万死两鬓斑斑,如今活着走出瞿塘峡滟滪关。
还未到江南先自一笑,站在岳阳楼上对着君山。
满江的风雨独自倚靠栏杆,挽成湘夫人的十二髻鬟。
可惜我不能面对湖水,只在银山堆里看君山。
【赏析】第一首诗写遇赦归来的欣悦之情。
首句写历尽坎坷,九死一生,次句谓不曾想还活着出了瞿塘峡和滟滪关,表示劫后重生的喜悦。
三四句进一步写放逐归来的欣幸心情:还没有到江南的家乡就已欣然一笑,在这岳阳楼上欣赏壮阔景观,等回到了家乡,还不知该是如何的欣慰。
此诗意兴洒脱,诗人乐观豪爽之情可以想见,映照出诗人不畏磨难、豁达洒脱的情怀。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其一》诗词翻译及赏析《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其一》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前言】《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是北宋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
第一首诗前二句化用柳宗元诗意及班超典故,显示诗人终于挣脱苦难、九死一生的庆幸,后二句写出渐近江南喜悦又深含苦涩的心情,情意恳挚。
【注释】⑴岳阳楼:在湖南岳阳城西门,面临洞庭湖。
唐张说谪岳州时所建,宋庆历五年(1045年)滕宗谅重修,范仲淹为撰《岳阳楼记》。
君山:洞庭湖中的一座小岛。
⑵投荒:被流放到荒远边地。
唐独孤及《为明州独孤使君祭员郎中文》:“公负谴投荒,予亦左衽异域。
”鬓(bìn)毛:鬓发。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斑:花白。
⑶瞿塘:瞿塘峡,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长江三峡之首。
滟(yàn)滪(yù)关:滟滪堆是矗立在瞿塘峡口江中的一块大石头,突兀江心,形势险峻。
附近的水流得非常急,是航行很危险的地带。
古代民谣有“滟滪大如幞,瞿塘不可触”的话。
因其险要,故称之为关。
生入瞿塘滟滪关:东汉班超从军西域三十一年,年老思归,有“但愿生入玉门关”的话。
此用其语。
入:一作“出”。
⑷江南:这里泛指长江下游南岸,包括作者的故乡分宁在内。
【翻译】投送边荒经历万死两鬓斑斑,如今活着走出瞿塘峡滟滪关。
还未到江南先自一笑,站在岳阳楼上对着君山。
【赏析】第一首诗写遇赦归来的欣悦之情。
首句写历尽坎坷,九死一生,次句谓不曾想还活着出了瞿塘峡和滟滪关,表示劫后重生的喜悦。
三四句进一步写放逐归来的欣幸心情:还没有到江南的家乡就已欣然一笑,在这岳阳楼上欣赏壮阔景观,等回到了家乡,还不知该是如何的欣慰。
此诗意兴洒脱,诗人乐观豪爽之情可以想见,映照出诗人不畏磨难、豁达洒脱的情怀。
全诗用语精当,感情表述真切。
诗以望君山一个动作,让读者自己去猜测揣摸,去体会。
这样的结尾,与王维《酬张少府》结句“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及杜甫《缚鸡行》结句“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相同,都是不写之写,有有余不尽之意。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原文及赏析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朝代:宋代作者:黄庭坚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译文:投送边荒经历万死两鬓斑斑,如今活着走出瞿塘峡滟滪关。
还未到江南先自一笑,站在岳阳楼上对着君山。
满江的风雨独自倚靠栏杆,挽成湘夫人的十二髻鬟。
可惜我不能面对湖水,只在银山堆里看君山。
注释:岳阳楼:在湖南岳阳城西门,面临洞庭湖。
唐张说谪岳州时所建,宋庆历五年(1045年)滕宗谅重修,范仲淹为撰《岳阳楼记》。
君山:洞庭湖中的一座小岛。
投荒:被流放到荒远边地。
唐独孤及《为明州独孤使君祭员郎中文》:“公负谴投荒,予亦左衽异域。
”鬓(bìn)毛:鬓发。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斑:花白。
瞿(qú)塘:瞿塘峡,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长江三峡之首。
滟(yàn)滪(y ù)关:滟滪堆是矗立在瞿塘峡口江中的一块大石头,突兀江心,形势险峻。
附近的水流得非常急,是航行很危险的地带。
古代民谣有“滟滪大如襆,瞿塘不可触”的话。
因其险要,故称之为关。
生入瞿塘滟滪关:东汉班超从军西域三十一年,年老思归,有“但愿生入玉门关”的话。
此用其语。
入:一作“出”。
江南:这里泛指长江下游南岸,包括作者的故乡分宁在内。
川:这里指洞庭湖。
“绾结”句:写风雨凭栏时所见君山。
绾(wǎn)结:(将头发)向上束起。
一作“绾髻”。
湘娥:《楚辞·九歌》中的湘君和湘夫人,相传即帝舜二妃娥皇和女英,君山是她们居住的地方。
鬟(huán):发髻。
十二鬟:是说君山丘陵起伏,有如女神各式各样的发髻。
当:正对着,指在湖面上面对着湖水。
银山:一作“银盘”。
鉴赏:第一首诗写遇赦归来的欣悦之情。
首句写历尽坎坷,九死一生,次句谓不曾想还活着出了瞿塘峡和滟滪关,表示劫后重生的喜悦。
三四句进一步写放逐归来的欣幸心情:还没有到江南的家乡就已欣然一笑,在这岳阳楼上欣赏壮阔景观,等回到了家乡,还不知该是如何的欣慰。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古诗词鉴赏《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宋朝:黄庭坚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翻译/译文其一投送边荒经历万死两鬓斑斑,如今活着走出瞿塘峡滟滪关。
还未到江南先自一笑,站在岳阳楼上对着君山。
其二满江的风雨独自倚靠栏杆,挽成湘夫人的十二髻鬟。
可惜我不能面对湖水,只在银山堆里看君山。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注释⑵投荒:被流放到荒远边地。
唐独孤及《为明州独孤使君祭员郎中文》:“公负谴投荒,予亦左衽异域。
”鬓(bìn)毛:鬓发。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斑:花白。
⑶瞿(qú)塘:瞿塘峡,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长江三峡之首。
滟(yàn)滪(yù)关:滟滪堆是矗立在瞿塘峡口江中的一块大石头,突兀江心,形势险峻。
附近的水流得非常急,是航行很危险的地带。
古代民谣有“滟滪大如襆,瞿塘不可触”的话。
因其险要,故称之为关。
生入瞿塘滟滪关:东汉班超从军西域三十一年,年老思归,有“但愿生入玉门关”的话。
此用其语。
入:一作“出”。
⑷江南:这里泛指长江下游南岸,包括作者的故乡分宁在内。
⑸川:这里指洞庭湖。
⑹“绾结”句:写风雨凭栏时所见君山。
绾(wǎn)结:(将头发)向上束起。
一作“绾髻”。
湘娥:《楚辞·九歌》中的湘君和湘夫人,相传即帝舜二妃娥皇和女英,君山是她们居住的地方。
鬟(huán):发髻。
十二鬟:是说君山丘陵起伏,有如女神各式各样的发髻。
⑺当:正对着,指在湖面上面对着湖水。
⑻银山:一作“银盘”。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创作背景这组诗作于作者晚年时期。
绍圣二年(1095年),黄庭坚被谪官涪州别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进入了一向被称为难于上青天的蜀地。
到了元符元年(1098年),再徙戎州(今四川宜宾)。
杜甫《登岳阳楼》刘禹锡《望洞庭》阅读答案(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杜甫《登岳阳楼》刘禹锡《望洞庭》阅读答案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诗歌阅读附答案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诗歌阅读附答案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黄庭坚①(一)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②。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③。
(二)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注:①黄庭坚(1045-1105),号山谷道人,北宋诗人。
崇宁元年(1102年),诗人被贬四川多年后遇赦归家途中,行至岳阳楼时写下此诗。
②瞿塘峡,四川省奉节附近,滟滪关是瞿塘峡口江中的一块大石,此处水流湍急,航道危险。
③君山,古称洞庭山、湘山,(二)诗中“青山”也是指君山,是由大小七十二座山峰组成洞的庭湖中的一个小岛,与岳阳楼遥遥相对。
8. 古人评价第一首诗“一‘笑’道出黄山谷人生况味”,简要赏析“未到江南先一笑”中“笑”的意蕴。
(6分)9.第二首诗正面眺望“青山”,分析诗人围绕“青山”,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分别写出了怎样的景象?(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2),。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离骚屈原》(3)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二)8.“笑”的意蕴丰富:①从“投荒”之地归来,被赦“生出”险地,脱离困境的.喜悦兴奋之笑;②对往事不堪回首,“鬓毛”已“斑”,人生垂暮的凄然之笑,苦笑;③登高抒怀,远眺家乡,美景无限,心胸阔朗欣慰惬意的笑。
(每点2分,共6分)9. “绾结湘娥十二鬟”运用了比喻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湖中君山群峰重叠交错的空蒙、美妙之景(3分);后两句虚写(虚实结合),想象人在湖面的情景,写出了湖面浪峰滔天,青山相应,烟波浩渺的壮阔之景。
(2分)(三)10.(1)风雨不动安如山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2)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3)烽火扬州路一片神鸦社鼓。
《望洞庭》古诗鉴赏阅读答案《望洞庭》古诗鉴赏阅读答案《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下面给大家分享《望洞庭》古诗鉴赏阅读练习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和谐。
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山水翠:也作“山水色”。
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白银:一作“白云”。
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阅读练习7、⑴下列诗文中不是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项是(1分)A、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B、秋风萧瑟,洪波涌起C、衔远山,吞长江D、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⑵善用比喻是本诗的主要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2分)⑶王老师认为,刘禹锡是一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请结合全诗说说理由。
(3分)答案:7、(1)B(B句描写的是沧海之景)。
(1分)(2)第二句,将月色下的千里洞庭湖比作一面未加磨拭的巨大铜镜,(1分)写出了月下洞庭湖朦胧,静谧的美(1分)。
(或:第四句,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写出了洞庭湖山水的外形美、色彩美。
)(3)刘禹锡被贬,(1分)并没有表现出悲观、失落情怀,(1分)而是浓墨重彩地勾勒洞庭湖山水和谐美,表现出诗人的豁达胸怀。
(1分))8、(1)①使……痛苦。
②本人,自己。
③共同享受。
④喂。
(4分,一词1分)(2)D(2分,A项“以”表示结果的连词,以致。
B项“以”意为“因为”。
C项“以”意为“用,拿”。
D项“以”表示目的连词,用来,来)译文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恰似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田螺。
《望洞庭》古诗鉴赏阅读答案《望洞庭》古诗鉴赏阅读答案《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下面给大家分享《望洞庭》古诗鉴赏阅读练习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和谐。
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山水翠:也作“山水色”。
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白银:一作“白云”。
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阅读练习7、⑴下列诗文中不是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项是(1分)A、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B、秋风萧瑟,洪波涌起C、衔远山,吞长江D、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⑵善用比喻是本诗的主要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2分)⑶王老师认为,刘禹锡是一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请结合全诗说说理由。
(3分)答案:7、(1)B(B句描写的是沧海之景)。
(1分)(2)第二句,将月色下的千里洞庭湖比作一面未加磨拭的巨大铜镜,(1分)写出了月下洞庭湖朦胧,静谧的美(1分)。
(或:第四句,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写出了洞庭湖山水的外形美、色彩美。
)(3)刘禹锡被贬,(1分)并没有表现出悲观、失落情怀,(1分)而是浓墨重彩地勾勒洞庭湖山水和谐美,表现出诗人的豁达胸怀。
(1分))8、(1)①使……痛苦。
②本人,自己。
③共同享受。
④喂。
(4分,一词1分)(2)D(2分,A项“以”表示结果的连词,以致。
B项“以”意为“因为”。
C项“以”意为“用,拿”。
D项“以”表示目的连词,用来,来)译文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恰似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田螺。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阅读题的答案及赏析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阅读题的答案及赏析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唐]李白帝子①潇湘去不还,空余秋草洞庭间。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②。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宋]黄庭坚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③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注]①帝子③湘娥:娥皇、女英;尧之二女,故称“帝子”;为舜之二妃,溺死后为神,住洞庭湖中的君山上。
②君山:在岳阳西洞庭湖内。
1.黄庭坚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5分)2.两首诗所写洞庭湖的景色,各有什么特点?(6分)参考答案1.(5分)诗人是用衬托、设境的方法来表现感情的。
(2分)首句用“满川风雨”反衬兴致之高;三四句设想在湖风扑面白浪掀天的波心浪峰上,细细观赏君山,表现胸襟开阔,意气风发。
(3分)2.(6分)李白诗所写洞庭湖的景色,空灵、秀美;(3分)黄庭坚诗所写洞庭湖的景色,开阔、壮丽。
(3分)对比赏析《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写下的'一组五首的七绝。
公元七五九年(唐乾元二年)秋,李白与被贬谪的李晔、贾至同游洞庭湖,作诗记游。
这组诗生动地描绘了洞庭湖明丽的秋景,也反映了诗人渴望重返长安的心情。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是北宋诗人黄庭坚所作的七言绝句。
写诗人凭栏远眺洞庭湖时的感受。
全诗用语精当,感情表述真切,境界雄奇,显示了诗人的高旷的胸襟和挺拔的文辞。
诗写凭栏远眺洞庭湖时的感受。
“满川风雨”,隐指作者所处的恶劣的政治形势。
即使是在这样一个困苦的环境中,他还兴致勃勃地凭栏观赏湖山胜景,足见其胸次之高。
次句写凭栏时所得印象,说放眼远望,君山众峰的形状好像湘水女神盘结起的十二个发髻,写出了君山的灵秀之气。
三四句推开一步,设想如能在湖风扑面白浪掀天的波心浪峰上,细细观赏君山,当是何等的惬意!“银山堆里看青山”,以简洁的笔墨,写出了极为壮丽景观。
诗人忧患余生,却能以如此开阔之胸襟,写出如此意气风发的诗句,千载之下,令人钦佩不已。
黄庭坚写的抒情《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的翻译是怎样的呢?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注释】⑴岳阳楼:在湖南岳阳城西门,面临洞庭湖。
唐张说谪岳州时所建,宋庆历五年(1045年)滕宗谅重修,范仲淹为撰《岳阳楼记》。
君山:洞庭湖中的一座小岛。
⑵投荒:被流放到荒远边地。
唐独孤及《为明州独孤使君祭员郎中文》:“公负谴投荒,予亦左衽异域。
〞鬓(bìn)毛:鬓发。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斑:花白。
⑶瞿(qú)塘:瞿塘峡,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长江三峡之首。
滟(yàn)滪(yù)关:滟滪堆是矗立在瞿塘峡口江中的一块大石头,突兀江心,形势险峻。
附近的水流得非常急,是航行很危险的地带。
古代民谣有“滟滪大如襆,瞿塘不可触〞的话。
因其险要,故称之为关。
生入瞿塘滟滪关:东汉班超参军西域三十一年,年老思归,有“但愿生入玉门关〞的话。
此用其语。
入:一作“出〞。
【译文】投送边荒经历万死两鬓斑斑,如今活着走出瞿塘峡滟滪关。
还未到江南先自一笑,站在岳阳楼上对着君山。
满江的风雨单独倚靠栏杆,挽成湘夫人的十二髻鬟。
可惜我不能面对湖水,只在银山堆里看君山。
【赏析】第一首诗写遇赦归来的欣悦之情。
首句写历尽坎坷,九死一生,次句谓不曾想还活着出了瞿塘峡和滟滪关,表示劫后重生的喜悦。
三四句进一步写放逐归来的欣幸心情:还没有到江南的家乡就已欣然一笑,在这岳阳楼上欣赏壮阔景观,等回到了家乡,还不知该是如何的欣慰。
此诗意兴洒脱,诗人乐观豪爽之情可以想见,映照出诗人不畏磨难、豁达洒脱的情怀。
全诗用语精当,感情表述真切。
《望洞庭》《题君山》的诗歌鉴赏及答案
《望洞庭》《题君山》的诗歌鉴赏及答案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题君山[注]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注]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
10.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
B.刘诗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平风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
C.雍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感觉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
D.雍诗中“水仙”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
她们是古代传说中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作湘水神,遨游于洞庭之上。
11.关于这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刘诗选择了月夜摇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B.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C.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一首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
D.两首诗都将洞庭的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超俗,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感觉。
试题答案:
10.(3分)B
11.(3分)D。
七言绝句《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译文及赏析七言绝句《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译文及赏析《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是北宋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
第一首诗前二句化用柳宗元诗意及班超典故,显示诗人终于挣脱苦难、九死一生的庆幸,后二句写出渐近江南喜悦又深含苦涩的心情,情意恳挚。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言绝句《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译文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原文】《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宋·黄庭坚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注释】岳阳楼:在湖南岳阳城西门,面临洞庭湖。
唐张说谪岳州时所建,宋庆历五年(1045年)滕宗谅重修,范仲淹为撰《岳阳楼记》。
君山:洞庭湖中的一座小岛。
投荒:被流放到荒远边地。
唐独孤及《为明州独孤使君祭员郎中文》:“公负谴投荒,予亦左衽异域。
”鬓(bìn)毛:鬓发。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斑:花白。
瞿(qú)塘:瞿塘峡,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长江三峡之首。
滟(yàn)滪(yù)关:滟滪堆是矗立在瞿塘峡口江中的一块大石头,突兀江心,形势险峻。
附近的水流得非常急,是航行很危险的地带。
古代民谣有“滟滪大如襆,瞿塘不可触”的话。
因其险要,故称之为关。
生入瞿塘滟滪关:东汉班超从军西域三十一年,年老思归,有“但愿生入玉门关”的话。
此用其语。
入:一作“出”。
江南:这里泛指长江下游南岸,包括作者的故乡分宁在内。
川:这里指洞庭湖。
“绾结”句:写风雨凭栏时所见君山。
绾(wǎn)结:(将头发)向上束起。
一作“绾髻”。
湘娥:《楚辞·九歌》中的湘君和湘夫人,相传即帝舜二妃娥皇和女英,君山是她们居住的地方。
鬟(huán):发髻。
十二鬟:是说君山丘陵起伏,有如女神各式各样的发髻。
当:正对着,指在湖面上面对着湖水。
银山:一作“银盘”。
【译文】投送边荒经历万死两鬓斑斑,如今活着走出瞿塘峡滟滪关。
《登岳阳楼》《望洞庭》比较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8-9题。
(7分)
登岳阳楼望洞庭
杜甫刘禹锡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湖光秋月两相和,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潭面无风镜未磨。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遥望洞庭山水色,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①潭面:指湖面。
②镜: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8.上述两诗描写的都是洞庭湖的景象,同中有异,请自选角度简要分析。
(5分)
同:
异:
9.同样是远眺洞庭,二位诗人有怎样不同的'心境?(2分)
参考答案::
8.(5分)同:都描写了洞庭湖的辽阔景象,景色宏伟壮丽。
(仅答“辽阔”或“宏伟”也可,2分)异:①从景物特点上看,杜诗中的洞庭湖气势磅礴,意境阔大;而刘诗中的湖面平和静美,清澈明净。
②从语言上看,杜诗显得雄浑豪放,而刘诗则显得清新优美。
③从手法上看,杜诗虚实(实景与想象)结合,而刘诗设喻巧妙。
或:杜诗支用了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洞庭湖的壮阔,而刘诗则通过比喻来表现洞庭湖的秀美。
(可从以上任一角度作答,写明两诗的区别,意思对即可,3分)
9.(2分)《登岳阳楼》表现了诗人孤独、悲伤的心境昨忧国忧民的情怀;《望洞庭》表现了诗人恬淡、平和的心境,蕴含了喜悦赞美之情。
(心境怀情怀答对其一,意思对即可。
每诗1分,计2分)。
三首洞庭诗比较阅读历代登岳阳天下楼,临洞庭天下水,状巴陵胜景,抒悲喜之情的诗篇不胜计数。
下面试以李白、刘禹锡、黄庭坚的三首洞庭诗作比较,体味诗中意境、形象之异同。
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洞庭五首》之五:帝子潇湘去不还,空馀秋草洞庭间。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刘禹锡《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之二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李诗写于与被贬至岭南的李晔和谪居岳州的贾至相约同游洞庭之时。
前二句叙事抒情,借帝舜远去潇湘不再复还之事而嗟叹物是人非,空余良辰美景之情。
洞庭秋草,瑟瑟作响,似是为在君山上望夫不归的娥皇、女英之悲哭而衰鸣不已。
后二句作者宕开一笔,展现了一幅美丽、清新、淡雅之景,微风拂荡湖面。
湖面平静如镜。
而湖水对面的君山,远望就如那望夫的湘娥二夫人。
刘诗是描写洞庭秋夜景色的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
写尽了君山的无限风光。
前二句写湖面之景,湖光月色、交相辉映、柔美谐和,迷茫着水气的湖面有如一方未曾磨过的镜子,光泽暗淡,如此设喻,诗句便充满缥缈高旷之感。
后两句作者将视线集中,诗中的山水其实只指“山”,在月色之下遥望,苍翠的君山在银月笼罩的湖水之中犹如银盘之中的一青螺。
将月光下水天一色的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湖中青葱苍翠的君山比作一只青螺,真是形神毕现,精美绝伦。
在这静谧空灵的山光水色中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构成了一种恬静平和的氛围。
全诗纯然写景,既有细致的描写,又有生动的比喻,读来饶有趣味。
后人评价刘禹锡的山水诗:改变了大历、贞元诗人襟幅狭小、气象萧瑟的风格,而常常是写一种超出空间实距的、半虚半实的开阔景象。
再看黄诗,前两句写实,活画出烟雨之中的君山有如女神绾结十二个发鬃的形象,奇特的想象,雄浑的笔力将八百里洞庭的乾坤摆荡写得蓬蓬勃勃,此处也点染了作者独自凭栏,欣赏洞庭胜景的愉悦心情。
【高中记叙文阅读】《登岳阳楼杜甫》《望洞庭刘禹锡》比较阅
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8-9题。
(5分)
登岳阳楼望洞庭
杜甫刘禹锡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湖光秋月两相和,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潭面无风镜未磨。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遥望洞庭山水色,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①潭面:指湖面。
②镜: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8.上述两诗描写的都是洞庭湖的景象,同中有异,请自选角度简要分析。
(3分)同:
异:
9.同样是远眺洞庭,二位诗人有怎样不同的心境?(2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
阅读答案
网整理
8.(3分)同:都描写了洞庭湖的辽阔景象,景色宏伟壮丽。
(仅答“辽阔”或“宏伟”也可,1分)异:①从景物特点上看,杜诗中的洞庭湖气势磅礴,意境阔大;而刘诗
中的湖面平和静美,清澈明净。
②从语言上看,杜诗显得雄浑豪放,而刘诗则显得清新优美。
③从手法上看,杜诗虚实(实景与想象)结合,而刘诗设喻巧妙。
或:杜诗支用了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洞庭湖的壮阔,而刘诗则通过比喻来表现洞庭湖的秀美。
(可从以上任一角度作答,写明两诗的区别,意思对即可,2分)
9.(2分)《登岳阳楼》表现了诗人孤独、悲伤的心境昨忧国忧民的情怀;《望洞庭》表现了诗人恬淡、平和的心境,蕴含了喜悦赞美之情。
(心境怀情怀答对其一,意思对即可。
每诗1分,计2分)《登岳阳楼杜甫》《望洞庭刘禹锡》比较阅读及答案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高中古诗词阅读】《登岳阳楼杜甫》《望洞庭刘禹锡》比较阅读及答案【高中古诗词阅读】《登岳阳楼杜甫》《望洞庭刘禹锡》比较阅读及答案阅读以下两首古诗,完成问题8-9。
(5分)爬上岳阳楼,看看洞庭。
杜甫和刘玉玺以前听说过洞庭水,现在去了岳阳楼。
湖光月色交融,吴楚东南裂开,天地日夜浮动。
泳池表面没有风,镜子也没有磨损。
没有家人,没有朋友阅读以下两首古诗已完成8-9问题(5(分钟)登岳阳楼王洞庭杜甫刘玉玺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湖光和月亮是和谐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泳池表面没有风,镜子也没有磨损。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看着洞庭的风景,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银盘里有一只绿色的蜗牛。
注:①潭面:指湖面。
②镜: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上述两诗描写的都是洞庭湖的景象,同中有异,请自选角度简要分析。
(三分)等同于:异:九.同样是远眺洞庭,二位诗人有怎样不同的心境?(二分)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净光整8.(3两者都描绘了洞庭湖的浩瀚景色,景色壮丽。
(只有“广阔”或“宏伟”是可以接受的,1差异:① 从景观特征来看,杜诗中的洞庭湖雄伟,意境开阔;刘世忠的湖水宁静美丽,清澈清澈。
② 在语言上,杜诗显得苍劲奔放,而刘诗则显得清新美丽。
③ 在手法上,杜诗结合了现实与虚无(实景与想象),而刘诗则巧妙地运用了隐喻。
或者:杜时之使用双重夸张的修辞来突出洞庭湖的壮丽,而刘氏则通过隐喻来表达洞庭湖的美丽。
(你可以从以上任何一个角度回答,写下这两首诗的区别,意思是正确的,2(分钟).(2《登岳阳楼》展现了诗人孤独悲伤的心情和昨天忧国忧民的心情;《望洞庭》展现了诗人平和的心境,蕴含着喜悦和赞美。
(如果意思正确,心境和情感可以得到正确的回答。
每首诗1总分2(分钟)。
唐·刘禹锡《望洞庭》宋·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唐·刘禹锡《望洞庭》宋·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唐·刘禹锡《望洞庭》宋·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①宋·黄庭坚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②。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材料:葛立方《韵语阳秋》:诗家有换骨法,谓用古人意而点化之,使加工也。
……刘禹锡云“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山谷点化之,则云“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学诗者不可不知此。
【注】:①君山:一名湘山,在洞庭湖中,由七十二个大小山峰组成。
②绾结:盘结。
湘娥:楚辞神话传说中的湘水女神。
鬟:古代妇女梳的环形发髻。
14.在刘诗中,“白银盘”与上面□□二字照应;而黄诗中,“银山堆”与上面□□二字照应。
15.刘诗“湖光秋月两相和”一句中的“和”,用字精练,请联系诗境写出其妙处。
16.请结合两诗,具体赏析黄庭坚是如何“用古人意而点化之”。
参考答案:14.无风;风雨15.“和”字将湖光与秋月联系在一起,描绘了水光与月影相映生辉,融溶一体的画面。
16.要点:“用古人意”主要表现在形象地描绘远望洞庭湖山所见之景;“点化”在于:刘诗写的是风和景明的湖山,黄诗则写风狂雨骤的洞庭;刘诗主静,黄诗动、静兼宜;刘诗清丽,黄诗雄健等参考:黄诗把刘诗中的“白银盘”点化为“银山堆”,把“青螺”点化为“青山”。
两诗虽都运用比喻和想象,但古诗写作者遥望洞庭湖,色调淡雅宁静;而黄诗却想象自己仰望君山,意境雄奇壮阔,虽化用古人诗句却如同己出,不留痕迹。
《遥望洞庭》赏析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
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正月二十三日,夜发荆州,二十六日至巴陵,数日阴雨不可出。
二月朔旦,独上岳阳楼。
”诗人自绍圣初因修国史被政敌诬陷遭贬,到徽宗即位,政治地位才略有改善。
公元1101年,出了四川,次年,又从湖北沿江东下,经过岳阳,准备回到故乡去。
这时,他已被贬七年,流转在四川湖北一带,环境非常恶劣,又到了对于古人来说算是高龄的五十七岁。
长途漂泊,旅况萧条,在风雨中独上高楼,所以一方面为自己能够在投荒万死之后平安地通过滟滪天险活着生还而感到庆幸,另一方面回首平生,瞻望前路,又不能不痛定思痛,黯然伤神。
因而欣慨交心,凄然一笑。
苏轼的《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中“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此老真是胸次浩然,早已将一切忧患置之度外,真像关汉卿在套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所说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槌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黄庭坚与之相比,似乎还未能完全忘怀得失。
这种气质上的差异,很准确地表现在作品中,是读者所应当注意的。
独上高褛,可以望洞庭湖;楼在岳阳城西门上,和湖还有一段距离,则在风雨中又不能在“银山堆里看青山”,所以只好出之以想象,而将其认作湘峨鬟髻了。
刘禹锡《望洞庭》云:“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雍陶《望君山》云:“应是水仙梳洗罢,一螺青黛镜中心。
”可能给黄庭坚以某种启发,给他提供了想象的依据。
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领袖,也是文学史上一位有争议的人物,他的业绩对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对他的评价,也随着历史上文艺思潮及价值观的不同而大有高低。
20XX—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指导思想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抓手,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努力实现教学创新,改革教学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校的内涵性发展。
同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
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生物教学自如化教学方法和自主化学习方式。
主要工作一、教研组建设方面:、深入学习课改理论,积极实施课改实践。
、以七年级新教材为“切入点”,强化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
、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把先进理念学习和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以学促研,以研促教,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强化教学过程管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益,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抓好“五关”。
()备课关。
要求教龄五年以下的教师备详案,提倡其他教师备详案。
要求教师的教案能体现课改理念。
()上课关。
()作业关。
首先要控制学生作业的量,本着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精神,要在作业批改上狠下工夫。
()考试关。
以确保给学生一个公正、公平的评价环境。
()质量关。
、加强教研组凝聚力,培养组内老师的团结合作精神,做好新教师带教工作。
二、常规教学方面:加强教研组建设。
兴教研之风,树教研氛围。
特别要把起始年级新教材的教研活动作为工作的重点。
、教研组要加强集体备课共同分析教材研究教法探讨疑难问题由备课组长牵头每周集体备课一次,定时间定内容,对下一阶段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教研组活动要有计划、有措施、有内容,在实效上下工夫,要认真落实好组内的公开课教学。
、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青年教师不少于节,兴“听课,评课”之风,大力提倡组内,校内听随堂课。
、进一步制作、完善教研组主页,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
我们将继续本着团结一致,勤沟通,勤研究,重探索,重实效的原则,在总结上一学年经验教训的前提下,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
校内公开课活动计划表日期周次星期节次开课人员拟开课内容10月127四王志忠生物圈10月137五赵夕珍动物的行为12月114五赵夕珍生态系统的调节12月2818四朱光祥动物的生殖镇江新区大港中学生物教研组xx-20X下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范文20X年秋季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化学生物教研组的工作计划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下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年下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20X年化学生物教研组计划20X年化学生物教研组计划中学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20XX—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XX—XX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组将进一步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把课程改革作为教学研究的中心工作,深入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积极、稳妥地实施和推进中学英语课程改革。
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研工作,加强课程改革,紧紧地围绕新课程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加强课题研究,积极支持和开展校本研究,提高教研质量,提升教师的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
加强教学常规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我校英语教师的英语教研、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我校争创“三星”级高中而发挥我组的力量。
二.主要工作及活动:.加强理论学习,推进新课程改革。
组织本组教师学习《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及课标解度,积极实践高中英语牛津教材,组织全组教师进一步学习、熟悉新教材的体系和特点,探索新教材的教学模式,组织好新教材的研究课活动,为全组教师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和机会。
.加强课堂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强化落实教学常规和“礼嘉中学课堂教学十项要求”。
做好集体备课和二备以及反思工作。
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抓好上课、课后作业、辅导、评价等环节,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加强教学方法、手段和策略的研究,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加强课题研究,提升教科研研究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组织教师有效开展本组的和全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研究、有活动、有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向报刊杂志和年会投稿。
制订好本组本学期的校公开课、示范课、汇报课计划,并组织好听课、评课等工作。
三.具体安排:二月份:制订好教研组工作计划、课题组工作计划和本学期公开课名单。
三月份:、组织理论学习。
、高一英语教学研讨活动。
、组织好高三第一次模考、阅卷、评卷和总结等工作。
四月份:、组织好高三英语口语测试。
、高三英语复习研讨会。
五月份:、组织好高三第二次模考、阅卷、评卷和总结等工作。
、协助开展好我校的区级公开课。
六月份:、组织好高考的复习迎考工作。
、收集课题活动材料。
2019学年春季学期小学语文组教研计划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课程改革精神,以贯彻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以研究课堂教学为重点,以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本学期教研组重点加强对教师评课的指导,使教师的评课规范化,系统化,定期举行主题教学沙龙和“会诊式行动研究”,促进新教师的成长,加快我镇小学语文教师队伍成长速度和小学语文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结合区里的活动安排,开展各项有意义的学生活动,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调动启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二、工作目标、以课改为中心,组织教师学习语文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深入课堂教学研究,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进一步加强语文教师队伍建设,让“语文研究小组”,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重视团队合作智慧、力量。
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以老带新,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组织教师开展切实有效的说课沙龙、评课沙龙,提高教师说课能力,和评课能力,能够结合主题教研活动,对典型课例进行互动研讨,开展教例赏析活动。
、加强教研组集体备课,每周以段为单位组织一次集体备课,分析教材,赏析重点课文,进行文本细读,交流教学心得。
让备课不再是走场,形式主义,而是真真实实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提高教师的素质服务。
、根据上学期制定的语文常规活动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竞赛活动、过关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自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促进个性和谐发展。
、加强学习质量调查、检测工作,及时分析,寻找得失,确保完成各项教学指标。
三、主要工作及具体措施(一)骨干教师示范、把关,当好“领头羊”。
、本学期,语文研究小组成员继续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重视团队合作智慧、力量。
教研组将围绕“探索实效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这个主题,深入开展精读课文教学有效性研讨活动。
低段(1-2年级)则继续进行识字教学的有效性的探讨。
分层、有序地开展教研活动,使教研活动更成熟、有效,切实提高我校语文老师的专业水平。
、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以老带新,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二)年轻教师取经、学习,争取出成绩。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成新教师迅速成长,—年教龄新教师每一学期上堂模仿课和一堂校内研讨课。
上模仿课的内容可以通过观看名师的关盘、视频或者教学实录等途径,根据个人教学需要,有选择性地进行局部模仿,从而使新教师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