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路面设计及排水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1.57 KB
- 文档页数:3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是指公路工程中对排水系统进行设计和施工的相关规范。
下面是公路排水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
1. 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排水系统应具备良好的排水功能,能够快速、有效地排除降水和路面积水,确保道路畅通和交通安全。
2. 设计流量计算:根据所在地区的降水量和排水面积,采用合适的计算方法确定设计流量,确保排水系统具备足够的排水能力。
3. 排水管道的选材和布置:根据设计流量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排水管材,保证其强度和稳定性。
合理布置排水管道,确保排水系统的连通性和排水效果。
4. 雨水收集、集中和排放:根据道路坡度和降水情况设置合理的雨水收集系统,确保雨水能够有效集中和排放,避免积水和冲刷。
5. 排水沟和明渠的设计:根据设计流量和地形条件设计排水沟和明渠,确保其横断面和纵坡满足排水要求。
排水沟和明渠的结构和施工应符合相关标准。
6. 排水井和检查井的设计:根据排水系统的布置和需要设置合适数量的排水井和检查井,以方便检修和清理排水设施。
7. 车辆穿越设计:对于需要横越排水系统的道路,需要设计合适的车辆穿越设施,以确保安全和畅通。
8. 排水系统的防冻设计:在冷地区,需要针对排水管道和井口等设施进行防冻设计,防止冻裂和堵塞。
9. 排水施工和验收:排水系统的施工应符合相关规范和要求,确保施工质量。
在竣工后,需要进行排水系统的验收,并对施工质量进行评估。
综上所述,公路排水设计规范是确保公路工程排水系统功能良好、安全可靠的重要指导文件,对于保障道路畅通和交通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公路工程中的路面排水规范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路建设也日益繁忙,为了确保公路的正常运行和车辆行驶的安全,合理的路面排水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讨论公路工程中的路面排水规范要求,包括排水设计原则、排水设施种类及其功能、排水规范等内容。
一、排水设计原则在进行公路工程中的路面排水设计时,有一些基本原则需要遵循。
首先,设计应根据道路和周边地形、降雨量和频率、土壤性质等因素,合理确定设计流量。
其次,排水设计应综合考虑道路截面、纵坡和横坡等因素,确保水流能够迅速排除。
此外,排水设计还应结合环境保护要求,选择适宜的排水设施和材料,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二、排水设施种类及其功能公路工程中的路面排水设施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功能。
下面我们将对几种常见的排水设施进行简要介绍。
1. 排水沟:排水沟的作用是将路面上的雨水引导到指定地点排除。
它通常位于道路两侧或中央,采用开放式结构,便于水流的流动。
排水沟的设计应合理,能够快速排除雨水,避免积水。
2. 排水管道:排水管道主要用于收集和运输雨水,它可以埋设在地下或设置在路面下方。
排水管道的设计应考虑到水流量的大小,管道材质的选择,以及管道的坡度和弯道等因素,确保排水畅通。
3. 水勺排水系统:水勺排水系统可以有效地收集和排除雨水,它通常由横截面为梯形的水沟和一系列的水勺组成。
这种排水系统能够提高排水效率,并减少水流对路面的冲刷。
4. 排水井:排水井位于道路沿线,用于收集和分流路面上的雨水。
排水井一般设置在低洼地段和交叉口等位置,它通过管道将收集到的雨水排放到合适的地点,保持道路的干燥。
三、排水规范为了确保公路工程中的排水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和满足安全要求,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排水规范。
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排水规范要求。
1. 设计流量要求:设计流量是指在设计雨量下,排水设施必须能够有效收集和排除的水量。
对于不同类型的公路,设计流量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确定。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是公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排水系统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包括降水量、地形、土壤类型和质量、交通量和交通流量等,以确保路基和路面的良好状态和安全性。
在设计排水系统时,首先需要考虑路基的形状和坡度。
正确的路基坡度可以促进排水和流水,减少路面的积水和冰冻。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路面的宽度、纵向横坡、横向坡度和曲线半径等因素,以确保路面排水能力达到最佳状态。
路基的排水系统包括表面排水和内部排水两个方面。
表面排水是指表层水的流铺,为避免路面污泥积淀和积水,需要按照公路标准要求设计排水系统。
内部排水是指通过排水管将路基内部的水排放出去。
在设置排水管时,要考虑到交通流量、土壤类型和质量、降水量等因素,以确保排水管的直径和深度能够满足排水需要。
在设计路基路面排水系统时,还要考虑道路的路段类型。
比如,平原区和丘陵区的路段设计要考虑到不同的地形条件和水文因素。
在平原区,水位高,排水系统需要好的排水能力,而在丘陵区,地势高差大,设计要考虑到坡度、水量、土壤膨胀等因素。
此外,在排水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环境因素。
比如,在靠近河流或湖泊的路段,要考虑到水质保护问题。
在污水管道中,还要考虑到水质水量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以确保排放的污水不会影响周围环境。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在公路的设计中,排水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公路在使用过程中,特别是在雨天,排水系统不良就会导致路面积水、滑动、损坏,甚至危及行车安全。
因此,公路路基和路面的排水设计也显得格外重要,它既与路面使用寿命密切相关,也与公路安全相关。
本文将从公路排水的概念、排水设计的目的、排水设计的要素、排水设计的模型等方面对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公路排水的概念公路排水是指将路面、路基上的雨水和融雪水排放到附近的水源或达到规定的排水标准,以保持路面的干燥,并保证行车安全的系统。
公路排水的目的是防止水渍在路面上降低车辆的抓地力,从而影响行车安全;防止水渍进入路基,破坏路基的稳定性,影响路面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同时,公路排水还要避免对环境产生污染和破坏。
二、排水设计的目的公路排水系统的设计是为了满足以下目的:1、保护路基。
它可以有效地减少路基内的水压,防止路基的稳定性被破坏,从而保护公路的使用寿命。
此外,它也可以减少水渍对路面及基础设施的侵蚀。
2、减少路面损坏。
排水系统可以把水渍从路面中排走,从而减少路面的损坏,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同时,它也可以防止路面积水,提高驾驶安全性。
3、保护环境。
排水系统可以将污染物排除,从而减少污染,保护水环境。
公路排水设计的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雨量和降雨量每个地区的降雨量不同,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合理设计排水的能力。
2、公路横坡和纵坡公路设计中的横坡和纵坡对于排水的影响很大,因此,排水系统应在设计时要考虑横纵坡的大小和形状。
3、沟渠沟渠是指在公路路基周围土地上开挖的一条沟渠,用于排水。
它的设计包括沟渠的形状、长度、宽度和深度等。
4、排水设施排水设施包括雨水口、雨水井、排水管道等,它们的设计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放。
为了设计出最佳的排水系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和计算,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1、流量计算流量计算是指计算出排水系统所需处理的水量,同时也用来确定排水设施的数量和排水能力。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摘要:公路的建设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也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在公路建设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基础性的问题需要加强重视,路基路面的排水设计就是其中一个方面。
在一些已建成的公路上经常出现因排水系统设计不完善而出现的路基浸水或边坡冲蚀问题,严重的甚至会影响道路的使用安全。
文章主要对公路排水设计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进行初步的探讨和分析,供大家在今后的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中参考借鉴。
关键词: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边沟;中分带引言公路工程目前得到快速发展,为确保公路正常运营,必须在设计阶段做好路基路面排水,采用合理可行的排水措施,保证排水效果,防止路基路面受到水的影响和破坏。
1公路路基排水设计1.1地面排水公路的路基路面一般通过边沟实现排水,通常设置梯形边沟,规格为0.6m×0.6m,其边坡按1:1控制,采用7.5号浆砌片石进行铺砌,在边沟中,纵坡通常在0.3%以上,长度不超过300m,边沟中的水必须引排至路基以外,进入周围自然水系或取土坑,但不可排入到鱼塘当中。
如果边沟和涵洞或通道有交叉现象,则需要将边沟中的水排至涵洞,也可在通道和灌溉涵等位置使边沟中的水由两侧排除,也可布置倒虹吸涵。
对于挖方地段,要布置梯形截水沟,其规格为0.4m×0.4m,同时在边坡顶部的外侧布置矩形截水沟,其规格为0.6m×0.6m,同于排除边坡表面的积水。
对于截水沟,都采用厚度为25cm的浆砌片石进行铺砌。
1.2地下排水区域地下水会带来严重危害,使路基发生坍塌与软化,对结构安全性造成严重影响,这一现象在平原区十分显著。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做好地下排水方面的设计。
1.2.1软基处理段很多公路工程都分布大面积软土层,其地下水的实际含量相对较大,为确保软土段路基保持稳定,必须做好地下水的排水。
因此,需采用以下处理措施:布置塑料排水板,设置砂垫层,采用超载预压方法等。
通过实践可知,以上措施均能排除段落内的地下水。
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1设计规范及依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4)《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012)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2、路基设计2.1路基设计标准本项目路基宽度6.5米,路面宽度5.5米。
路基设计标高为路中线路面顶标高,路面横坡采用2%双向坡。
2.2平曲线超高、加宽方式平曲线超高为行车道及路肩绕路中线(未加宽前)旋转。
平曲线半径小于90米时均应设置超高,平曲线半径小于250米均应设置加宽(按TG2U1-2019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四级公路II类加宽),平曲线超高、加宽缓和段长度等于平曲线缓和曲线长度。
2.3 2.1路基超高方式:路基超高方式采用绕路基中心线旋转,圆曲线半径小于90米均应设置超高,超高渐变率为1/100。
计算超高缓和段时最短应符合渐变率1:15且不小于IOm的要求。
允许将超高、加2.2.2按规范平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米路面均应加宽,相应路基也进行加宽。
在平曲线内侧进行加宽,加宽缓和段长度采用相应缓和曲线全长按其成比例增加。
不设缓和曲线或超高缓和段时,加宽缓和段长度应按渐变率为1:15且长度不小于IOm的要求设置。
加宽为单侧(曲线内侧)加宽。
加宽过渡段不小于IOn1。
宽缓和段部分插入曲线内。
最大超高4圾路基压实度及填料强度要求表3填方路基与构造物衔接处,路基压实度不小于85乐路堤填料为一般砂粘土(普通土),应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3.3.1条要求并符合上表压实度及强度要求。
2.4.2路基边坡坡率(1)路堤:本设计段填方高度较小,边坡坡率均采用1:1.5,路基填料均利用路基开挖上石方以20:80的填料比例进行路基填筑。
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浅析【摘要】水是危害路基路面的主要自然因素,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病害,为了延长其使用寿命,就要注重加强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排水设计对路基路面的寿命有着显著的影响,直接影响着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所以只有做好路基路面排水,才能保证路基、路面结构性能和使用性能。
高速公路排水设计对于高速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及路面的使用寿命都有显著影响,本文通过水文计算并结合高速公路设计、施工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设计思路,以便更好地为高速公路建设服务。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中图分类号: u412.3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前言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日益加快,因为路基路面排水设计不当造成病害的工程也越来多,所以加强公路路基排水设计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为这对公路的使用性能和寿命具有重要的影响,稳定性对高速公路路基路面中的公路排水设计使用寿命有显著的影响。
公路排水设计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考虑如何减少地下水,灌溉和排水对路基的稳定和强度的影响,通常被称为第一排水;二是考虑如何迅速排出路基路面的水,减少降雨对路基,路面质量的影响,减少路面排水不良或道路路基的地表水下渗,路面结构和性能的损害,即排水第二型。
第一类排水设计通常采用适当提高路基最小填土高度或在路基底部设置隔水垫层等办法。
施工期间一般都考虑在施工前开挖临时排水边沟,排除施工期地表水并降低地下水,同时在路基底部掺加低剂量石灰处理,设置40cm厚的稳定层等。
采用这一系列措施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类排水设计一般包括:(1)通过路面横坡、边沟、边沟急流槽等,将路表水迅速排出路基以外;(2)设计中央分隔带纵向碎石盲沟、软式透水管及横向排水管,将施工期进入中央分隔带的雨水及运营期中央分隔带的下渗水迅速排出路基之外;(3)设计泄水孔以迅速排除桥面水;(4)设计中采用沥青封层、土路肩纵横向碎石盲沟或排水管,将渗入路面面层的水引出路基之外。
公路工程规范要求对公路路面排水系统的要求公路路面排水系统作为公路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公路的正常运行和交通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公路路面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长期使用,公路工程规范对其有着明确的要求和规范。
1. 设计要求公路路面排水系统的设计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1 排水容量要求:根据当地的降雨量和流量计算,确保排水能力足够,避免因排水不畅而造成路面积水和交通事故。
1.2 斜度要求:路面排水系统的坡度应根据道路的使用情况和降雨量,合理确定,以保证水流能够快速排出。
1.3 排水设施要求:合理设置雨水口、沟渠和排水管道,以保证路面排水畅通,并且易于清理和维护。
2. 材料要求公路路面排水系统所使用的材料要求符合以下几个方面的标准:2.1 排水管道材料:排水管道应采用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的材料,如:钢筋混凝土管、聚乙烯排水管等。
2.2 排水设施材料:雨水口和沟渠应采用耐压、耐磨损和防腐蚀性能好的材料,如:预应力混凝土、树脂混凝土等。
3. 施工要求公路路面排水系统的施工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施工工艺要求:按照设计要求,合理选择施工工艺,并保证施工质量。
3.2 排水设施的安装要求:保证雨水口和沟渠的安装位置准确,确保排水能力和排水方向正确。
3.3 排水管道的连接要求:排水管道的连接应采用符合标准的连接方式,并进行严密的密封,以避免漏水和渗水现象的发生。
4. 检验验收要求公路路面排水系统的检验和验收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4.1 施工验收:对公路路面排水系统的设计、材料、施工工艺进行验收,确保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质量标准。
4.2 操作验收:对雨水口、沟渠等设施进行操作验收,保证其正常使用和畅通排水。
总结:公路工程规范对公路路面排水系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包括设计要求、材料要求、施工要求和检验验收要求等。
遵循这些规范要求,将有助于确保公路路面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并为道路交通安全提供保障。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1. 引言公路排水设计是公路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保障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规范公路排水设计,确保公路在各种气候和地质条件下具备良好的排水能力,防止因排水不畅导致的车辆滑溜、路面坍塌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2. 设计原则公路排水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布置:确定合适的排水设施布置、断面形式和尺寸,确保排水顺畅。
2.保证排水能力:根据公路所在区域的降雨情况,结合公路的设计寿命,确定合适的排水能力。
3.考虑环境影响:排水设施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兼顾生态保护。
例如,在敏感生态区应采用低影响设计。
4.经济合理:在满足排水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实现经济合理,并考虑运维成本。
3. 设计要求3.1 路面排水要求1.纵向坡度:公路纵向坡度应符合标准要求,保证雨水能够顺利排除。
2.横向坡度:公路横向坡度应设计为道路两侧向中心线倾斜,以促使水沿路肩和排水设施流向排水出口。
3.雨水收集:道路两侧设置排水沟、雨水篦子等设施,确保雨水能够及时排除,并避免进入路面结构内部。
4.排水设施:根据公路的水量和排水能力要求,设置合适的排水设施,如波纹管、雨水篦子、雨水口等。
3.2 异常降雨处理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异常降雨(如百年一遇的暴雨)的情况,确保公路在极端天气条件下依然能够正常排水。
以下是处理异常降雨的一些建议:1.截流设施:在跨越山丘、沟谷等区域设置适当的截流设施,将山体积聚的雨水引导到合适的地点进行排除。
2.强化排水设备:在设计排水设施时,考虑异常降雨情况下的排水需要,确保排水设备具备足够的承受能力。
3.加固边坡:对于易发生边坡塌方的区域,采取合适的加固措施,以减少降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4.设施维护:及时检查和维护排水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在异常降雨后立即进行清理和检修。
3.3 环境保护要求公路排水设计需要兼顾环境保护要求,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以下是一些建议:1.水质处理:对于排出的雨水,应采取合适的水质处理措施,以避免对水体造成污染。
山区高速公路路基排水技术分析高速公路是一个重要的国家交通工程,而山区路段的公路工程建设中,路基排水技术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山区地形的特点山区的地形比较复杂,地形起伏较大,路线方向性强,地势陡峭,坡度大,管道布置受限等因素会对公路路基排水造成一定的阻碍。
1、排水沟渠沟渠是通往路基排水系统的一种重要设施。
不同的山区高速公路地形,沟渠的形式和数量也不同,一般分为主沟和支沟。
对于地形复杂的山路,需要设置较多的沟渠,可以达到水流“分流”的目的,减少地基水流的压力。
2、雨水井雨水井是路面排水系统的去水口,一般设置在每段路面的低处。
在山区公路路基排水系统设计中,雨水井的留意点为放慢角度和减小径口。
3、管道山区高速公路路基排水系统的管道设施必须由耐高压,抗冲击性强,同时抗腐蚀、耐老化、耐磨损的材料制造而成。
在设计该设施时需要考虑山路地形的压力和运动性等。
对于复杂的山路来说,需要设置弯头和连通管道。
1、水流计算水流计算是公路路基排水系统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公路工程设计中需要遵循国家标准《公路地基经济宽度规定》第7条,以确定水流高度。
同时,还需根据地形情况,还需结合涌水量、地下水、露天水、外来水等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计算。
对于存在大水流冲击力的地方,需要设置合适的排水沟渠和防护束带。
2、路基基面处理山区高速公路的路基基面处理应以防止水切割为主要考虑,因此需要采用多种形式的垫层来提高路基稳定性,在路基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不断完善基本结构。
3、土方开挖和填方土方开挖和填方是公路工程数据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其处理好不仅可以提高山区公路路基排水能力,并且对后期路面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都有很大的影响。
综上说能够得出,在山区高速公路路基排水技术方面,设计和施工都是非常关键的。
设计一定要充分考虑地形、水流、地下设施等因素。
施工过程中需要注重技术细节,确保路基排水设施的质量和可靠性,为用户提供舒适安全的出行环境。
公路工程规范要求中的路面防滑与排水设计公路工程的路面防滑和排水设计是确保道路安全和可持续使用的重要环节。
在公路设计中,通过对路面材料、结构和排水系统的选择和设计,可以减少车辆在道路上的滑动和水浸现象,提高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本文将探讨公路工程规范要求中的路面防滑与排水设计,并提供一些相关的设计原则和要点。
1. 路面防滑设计路面防滑设计是为了在各种天气和路面条件下,提供良好的车辆抓地力和操控性能。
以下是几项常见的路面防滑设计原则:(1)路面材料选择:选择具有良好抗滑性能的材料,如粗糙度较高的沥青路面或混凝土路面。
同时,还要考虑材料的耐磨性和耐候性,以保证路面的长期使用效果。
(2)纹理设计:通过在路面表面施加特定的纹理和凹槽,可以增加路面与车轮之间的摩擦力。
通常采用的纹理设计包括刷面、磨砂和鹅卵石纹等。
这些纹理设计有助于提高路面的防滑性能,减少车辆在行驶中的打滑和偏离轨迹的情况。
(3)路面坡度设计:合理的路面坡度设计可以保证雨水和积水迅速排除,减少水浸带来的滑动风险。
一般情况下,道路纵向坡度应保持在2%至4.5%,横向坡度应保持在1.5%至3%的范围内。
此外,还要合理设置侧沟和排水沟,确保排水系统的畅通。
2. 路面排水设计路面排水设计是为了确保道路在降雨或融雪时能够及时排除积水,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路面排水设计要点:(1)道路剖面设计:在道路的纵、横断面设计中,应合理设置路面横坡,使雨水或融雪能够顺利流入侧沟或排水沟。
同时,还要考虑道路的纵坡,保证路面在水平和纵向上的排水能力。
(2)排水系统设计:排水系统是确保道路排水畅通的关键,包括侧沟、排水沟、集水井和雨水篦等组成部分。
在设计排水系统时,需要考虑降雨量、道路交通量和道路类型等因素。
排水系统的设计要充分考虑提高水流容积和速度,减少水浸路面的风险。
(3)排水设施维护:为了保证排水系统的有效运行,需要进行定期的设施维护和清理工作。
高速公路路面横向排水管技术交底背景高速公路路面的排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在下雨天,道路上积水会对驾驶带来一定的危险。
因此,对于高速公路路面的排水系统的设计、安装和维护等方面都需要特别关注。
其中,路面横向排水管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技术。
技术概述路面横向排水管技术是一种将路面排水与路基排水分离的技术。
通过在路面的侧缘设置横向排水管,将路面层面的雨水和路侧的地下水分开排放。
这样可以有效减少路面层的积水,缩短排水时间,同时还可以节约排水材料和减少施工工期。
技术原理路面横向排水管技术的原理是通过横向排水管将路面与路基的积水分离。
排水管一端与沟渠相连,另一端通过特殊设计的排水口将积水排出。
路面与排水管之间通过设置一定的间隔和斜度保证排水管可以准确有效地排水。
技术优势相比于传统的路面排水系统,路面横向排水管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分离路面与路基的排水,避免积水出现。
2.缩短排水时间,提高道路工程的施工效率。
3.节约排水材料和降低维护成本。
技术应用路面横向排水管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和高速公路桥梁等道路工程中。
同时,该技术也适用于较陡峭的路段和复杂下凹的地形,保证路面的排水通畅和行车安全。
技术实施路面横向排水管技术的实施分为三个步骤:1.设计:设计师需要根据路面的坡度、侧向排水等要求在设计图纸中设置横向排水管。
同时,需要根据所选材料的特性和质量要求进行材料的采购。
2.安装:安装人员根据设计图纸设置排水管的长度、间距和斜度,并在排水口处设置滤网防止杂物进入排水系统。
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测试,确保排水系统正常运行。
3.维护:工程施工结束后,需要定期检查、清理排水管,确保排水系统的畅通。
技术风险在使用路面横向排水管技术时,需要注意以下风险:1.设计不当:如果横向排水管的设置不合理或者设计图纸存在缺陷,可能会导致排水不畅,甚至影响道路的使用。
2.安装不当:如果安装人员在安装排水管时没有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可能会导致排水不畅或者漏水。
文章编号:高速公路桥面排水设计总结赵立岩〔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辽宁沈阳,110166〕摘 要:桥面排水是高速公路设计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排水是否顺畅直接影响到行车的平安,甚至是影响到构造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一般设计过程中,都是根据经历选用排水措施,缺乏精细计算。
本文按照标准的要求,介绍桥面排水的简易设计方法,并针对设计中常见的典型情况,给出相关结论和建议,为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桥面排水、泄水管、截水管、设计径流量、降雨强度、降雨历时中图分类号:U4 文献标示码:A1概述高速公路桥面排水系统主要由泄水口、泄水管及截水管等局部组成。
泄水口的主要作用是将路面水集中到泄水管中,而泄水管的作用是将桥面水集中排至桥下。
但局部桥梁需要跨越铁路、高速公路、市政路等高等级道路,为保证桥下道路的通行要求,防止因桥上落水对桥下道路行车平安造成影响,需要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将桥面上的水集中后再沿着桥梁纵向统一排至所跨道路的路基宽度以外再排至地面。
从目前的工程情况上看,截水管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雨水收集措施。
它具有构造简单、施工方便、维修简便、造价低等优点。
常见的截水管材料有金属管、PVC 管等种类,常见的截水管断面形式有圆形、方形等形式。
目前设计中,泄水管的间距、尺寸,截水管的形式、管径等通常是根据桥长、桥宽、桥面纵坡等数据按经历确定,缺乏对降雨、汇流、纵坡等数据的详细计算和考虑。
本文以辽宁省新建4车道高速公路为例,依据,详细介绍高速公路桥面排水的设计过程。
2设计径流量本文以单孔30m 跨径桥梁为例进展设计径流量的计算,其他条件为[1]:,16.67***p t Q q F ψ= Q ——设计径流量〔s m /3〕 ,p t q ——设计重现期和降雨历时内的平均降雨强度〔mm/min 〕ψ——径流系数F ——汇水面积〔2km 〕由于没有自记雨量计资料,故需利用降雨强度等值线图和有关转换系数计算降雨强度: ,5,10p t p t q c c q =,p c 为重现期转换系数,可由标准表查取。
高速公路路面设计及排水设计
高速公路是现代化交通网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速公路路面设计及排水设计是确保高速公路行车安全和运营顺畅的关键因素。
下面将详细介绍高速公路路面设计及排水设计的相关知识。
一、高速公路路面设计
高速公路路面是指公路车辆行驶所必须通过的道面结构,它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路面材料、结构类型、施工方式、落差、走向和坡度等。
不同因素对路面的影响不同,因此在设计路面时需要全面考虑。
1.路面材料选择
路面材料是决定路面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
在选择路面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路面设计速度、气温变化范围、降水量、路基土质、交通量等。
一般高速公路一般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或沥青混凝土路面,这两种路面材料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抗压性能。
2.路面结构类型
高速公路路面结构类型包括刚性路面和柔性路面。
刚性路面结构是指路面上加设钢筋混凝土或灰铸铁配重,以增加其耐久性,并防止因地面沉降引起路面变形。
柔性路面结构则采用
沥青混合料表面覆盖层和碎石底层,具有更好的弹性和减震能力。
3.落差、走向和坡度
高速公路落差是指公路相对水平面的高差,走向则是公路在平面上的方向,而坡度则是指公路在垂直方向上的倾斜程度。
这些因素的选择必须符合道路设计标准,以确保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保持平稳和安全。
二、高速公路排水设计
高速公路排水设计是指保证路面及附属设施在降雨天气下正常排水运营的系统和工程。
排水设计应综合考虑公路附近的河流、密集建筑区、土地利用状况等因素。
1.排水系统类型
高速公路排水系统分为道路地下排水系统和路面运行排水系统。
道路地下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网、溢流口等。
路面运行排水系统包括表层排水系、横向纵向排水设施、积水井等。
2.排水设施的设计
设计排水设施是为了确保在降雨天气下,高速公路的排水系统能够快速而有效地排水,以维护行车安全。
需要充分考虑到水文条件、周围环境、设施条件等方面。
为了达到良好的排水效果,排水设施的位置、数量、尺寸、排水能力要适当。
3.维护保养
关键环节是路面排水要定期巡查、检测和维修,以确保排水设施的畅通和运行顺畅。
当路面排水设施出现故障时,工程人员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和修复,以避免水流产生积水,导致车辆行驶不便,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总之,高速公路路面设计及排水设计是确保高速公路行车安全和运营顺畅的关键因素。
通过对不同因素的全面考虑,实现高速公路的优良结构和良好排水,减少车辆事故率和维护成本,促进交通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