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制作要点课件(基础篇)
- 格式:pptx
- 大小:3.01 MB
- 文档页数:11
教学课件超强的制作教程基础篇到提升篇教学课件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份精心制作的课件不仅可以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还能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提升学习兴趣。
本文将从制作教学课件的基础知识开始,逐步引导读者提升其制作水平。
一、基础篇:教学课件的基本要素教学课件的成功制作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基本要素:1. 目标明确:在制作教学课件之前,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
只有明确的目标才能帮助教师确定所需呈现的内容,使得学生对课件的学习更有针对性。
2. 结构清晰:一份好的教学课件应该具备清晰的结构,像一篇精心写作的文章一样,引领学生的思路。
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标题、小节以及分支,把整个课件划分为易于理解和学习的部分。
3. 多媒体运用:教学课件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多媒体功能。
通过使用各种视觉、声音和互动元素,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和音频等多媒体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创意设计:一份教学课件应该注重设计,突出主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可以运用合适的颜色、字体、布局和动画效果,使整个课件更加生动有趣。
二、中级篇:进阶技巧提升教学课件的质量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课件的质量,以下是一些进阶技巧,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制作课件:1. 选取适当的媒体素材:在制作课件时,教师应该选择高质量的图片、视频和音频素材,以确保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同时,要注意版权问题,避免使用侵权素材。
2. 增加互动性:通过添加互动元素,如可点击按钮、填空题、拖放问题等,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这些互动元素可以通过幻灯片软件的功能实现,提供学生与课件之间的互动交流。
3. 嵌入外部资源:教师可以将外部资源嵌入课件中,例如链接到网上文章、教学视频或在线游戏等。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更广阔、更丰富的资源中深入学习,拓宽知识边界。
4. 数据可视化:通过图表、图形和动画等,将抽象的数据转化为可视化形式,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同时,数据可视化还能提供直观的比较和分析,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
课件制作基础liushuqiao第一章概述在今天这个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可能对于计算机能够发出声音,显示图像变得熟视无睹;在这个信息化社会里,人们对于计算机能够提供声音、图像、动画合一的综合信息已变得不再惊奇。
现在,多媒体技术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教学中,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得到推广和普及。
为了更好地应用这一新技术,我们有必要看一下多媒体技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第一节多媒体的产生和发展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了。
在随后的26年中,计算机经过了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三代的发展,已从最初的用于科学计算发展到面向商业、个人需要。
但很慢的速度和笨重的身体,使得它难以胜任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平台。
1972年,英特尔公司的第一款8位处理器Intel8008问世了,从此揭开了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发展的序幕。
那时的计算机虽然只有一个尺寸很小的CGA/EGA屏幕,一个PC喇叭,但却具备了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前提;而面向商业和个人需要的广泛应用,最终成为多媒体技术发展的动力。
可见,多媒体技术的萌芽、发展是从第四代计算机开始的。
虽然我们认为多媒体技术是从那时开始萌芽、发展的,但并不意味着多媒体技术的全面发展和应用。
由于当时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太慢,而多媒体技术的关键之一——声音处理技术尚未出现,虽然具备简单的图像处理能力,但并不能说明已可以发展多媒体技术。
80年代后期出现的新技术,终于使我们的梦想成为现实。
首先,1987年8月,新加坡创新公司生产出了第一块得到众多音乐软件支持的12复音立体声音乐合成卡,它的出现,标志着计算机具备了音频处理能力,也标志着计算机的发展终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多媒体技术发展阶段。
其次,1988年运动图像专家小组——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的建立,以及它提出的一系列标准对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起到了促进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