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医院评审之医疗组系统追踪流程图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1
医院医疗管理部分流程图
病人入院流程确认接收新病人入科时间
护士接到病人住院通知,准备床位和用品。
对危重和急诊病人应根据病情做好相应的抢救准备。
通知医生
填写住院病人一览表,床头卡,建立病历。
接待新病人,将病人送至床上,视病人情况做入院指导。
测量生命体征与体重,掌握患者基本情况。
危重病人做好危重病护理记录单内容的准确记录,重要体征的评估。
了解病人的身心需要,根据病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入院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住院须知;与病人相关的制度;医务人员介绍:主任,护士长,主管医师,责任护士,自我介绍;设施介绍:病房设施使用,病床的使用,传呼机的使用。
处理和执行医嘱
病人转科流程
由病房主管医生确定转入或转出。
责任护士遵医嘱通知患者及家属整理物品。
转出前,责任护士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危重患者由医护人员陪送。
办公室护士或值班护士将转出患者的病历按转出要求书写并交于新病房的值班护士。
转至新病房后,按住院病人入院流程接待病人。
做好交接工作:交接内容包括:病历、患者病情,生命体征,输液,引流、皮肤状态等,患者的客观情况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处理和执行医嘱
病人出院流程
健康教育流程
危重病人外出检查的护理流程
抽搐病人的护理流程
低血糖病人的护理流程
高热病人的护理流程
过敏性休克病人的护理流程
输液发热反应的护理流程
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护理流程
急性肺水肿的护理流程
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护理流程
危重病人的护理流程
化疗药物外渗的护理流程
有创护理操作管理流程。
六、医疗组工作流程医疗评审员分两组进行现场检查:医疗一组医疗二组第一日上午至下午看文档检查病历前一个小时第一日下午专项工作检查检查专科一小时后参加院长访谈第二日上午(前2小时)外科一个科室内科一个科室至下午前2小时两例个案追踪危重症系统追踪第二日下午(后两小时)评审情况反馈检查专科现场检查提示一、文档检查(文档列表见附页)二、病历检查需落实的条款:1.《病案书写基本规范》。
(病历检查表单)2.各项核心条款。
3.对实施手术、麻醉、介入、腔镜等有创技术操作、高风险技术操作的卫生技术人员授权制度。
(4.3.5.1)(4.6.1.1)(核对名单)4.病情评估制度。
(4.5.1.1)(评估记录、评估人员资质)5.诊疗计划由高级职称医师负责评价与核准签字。
(4.5.3.2)6.诊疗方案及时与患者沟通,出院做好出院指导。
(4.5.3.2)(4.5.5)7.对重症与疑难患者实施多学科联合会诊。
(4.5.4.1)8.重大手术报告审批管理制度。
(4.6.4.1)9.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应用的选择与使用时机。
(4.6.5.1)10.对骨关节与脊柱等的大型手术、高危手术患者有风险评估、有预防“深静脉栓塞”“肺栓塞”的常规与措施。
(4.6.7.2)11.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检查(4.5.2.2)三、临床路径检查(见检查表单)四、个案追踪需提问落实的条款1.急危值。
(3.6)2.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3.10)(询问患者或家属)3.医疗技术管理(4.3)医疗技术风险处置与损害处置预案。
(4.3.3.1)申请新技术、新项目的流程。
(4.3.3.2)科研技术的审批与管理。
(4.3.4.1)实行高风险技术操作授权制度。
(4.3.5.1)相应的资格许可授权程序及考评标准。
(4.3.5.2)4.临床路径(4.4)询问患者知晓、医师满意度。
5.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4.5)询问病情评估资质、评估内容、评估时限。
(4.5.1.1)询问诊疗指南与技术操作规范执行情况。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基于VISIO的“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目录一、系统概况与可行性分析 (2)1、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2)1.1 要求功能 (2)1.2 目标 (3)1.3 条件、假定和限制 (3)2、技术可行性分析 (3)2.1 对系统的简要描述 (3)2.2 技术可行性评价 (3)3、经济可行性分析 (4)3.1 支出 (4)3.2 效益 (4)3.3 收益/投资比 (4)3.4投资回收周期 (4)4、社会因素可行性分析 (4)4.1医保公司管理可行性 (4)4.2 用户使用可行性 (5)5、结论意见 (5)二、系统需求与分析 (5)1、背景 (5)2、社会需求 (6)3、详细系统目标 (6)4、系统性能要求 (6)5、系统的功能分析 (7)6、业务流程图 (7)7、数据流图 (8)7.1数据流图 (8)7.2数据字典 (11)三、系统结构设计 (14)1、系统模型总体设计 (14)1.1总体系统结构图 (14)1.2系统子功能描述 (15)2、模块结构图 (16)3、实体与联系 (18)4、数据库建表 (19)四、实验工作总结 (21)1.工作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系统分析设计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体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小组分工表 (24)一、系统概况与可行性分析完成人:沈煜超张曦1、可行性研究的前提1.1 要求功能1. 实现医疗管理系统对投保人基本信息的管理。
近期各医院评审有关内容中江组护理评审专家组长主要重点:核心制度的落实,安全检查,隐私保护,人力资源的检查,培训及医疗废物的处置,要实事求是,不能欺骗隐瞒。
提供一:一.绩效工资的二次分配,抽问护士的收入及知晓绩效分配方案情况同工同酬,问清洁工拖把如何消毒,浸泡时间?有备用拖把不?抢救室必须有抢救车,如何分级护理,医生也要问分级,输血的不良反应,体温计咋消毒,浸泡时间怎样记录?医疗垃圾的分类,口袋无破损。
湿化瓶统一由消毒供应中心每天更换,要写更换时间。
消毒供应室不能太远。
询问几个医院流量表圆球浮标看下面。
二.罗主任带领的院感组喜欢排场,今天手术室和妇产科都是站成排排迎检,专家很高兴,专家提出建议立马整改,问啥答啥,莫多说,说多错误多,反而查得多问得多,莫狡辩论理,承认错误就是了,专家来了立马起身,回答问题或操作多点人去陪,热情点,莫躲,值班室更衣室到处都要看,千万莫拿手机出来耍啊!关静音!护理人员(尤其是质控护士)要掌握空气如何采样?(空气普通科室离墙1米,离地1.5米,打开培养基放置5分钟送检。
);科室工人消毒液配置方法、浓度?均是现场考核!!!!!!三.注射室问了破伤风如何操作的,如过敏咋办?脱敏咋办?四.安全检查,现将科室每个职工需熟知的消防安全知识通报如下(每个科室必抽问):1.每个职工要知道自己在科室消防应急预案中的分工(灭火组成员、火警报告人员、疏散组成员、物资拯救组成员)。
2.每个职工要正确使用灭火器(一拔、二喷射;对准火焰根部喷射)。
3.知晓火灾发生后的处置程序(1.初起火灾要进行灭火,(2.报警:报保卫科、119,(3.组织被困人员疏散,(4.组织易燃易爆危险品转移,(5.组织贵重物品转移。
4.科室的消防培训演练。
5库房外要有灭火器,科室人员要知道有科室有多少消防设施,工人工作间外要有灭火器,消防门要在封闭状态下。
走廊、电梯间,每个病房要有疏散图提示,各种消防报警的使用。
6.要求科室在评审前再强化消防应急演练和消防知识培训。
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体系及管理流程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之本,优质的医疗质量必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提升我院的医疗质量和确保医疗安全特此制定全程医疗质量考核体系及管理流程,以求正确有效地实施标准化医疗质量管理。
一、指导思想(一)、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
建立从患者就医到离院,包括门诊医疗、病房医疗和部分院外医疗活动的全程质量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
明确管控内容并将其纳入医疗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并与科室目标责任制结合,保证质控措施的落实。
(二)、以规章制度和医疗常规为依据,并不断修订完善。
(三)、强化十三项医疗核心制度,如三级医师负责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制度等,将医务人员个人医疗行为最大限度地引导到正确的诊疗方案中。
(四)、质量控制部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对多因素影响或多项诊疗活动协同作用的质量问题进行专门调研并制定全面的干预措施。
二、管理体系全程医疗质量控制系统的人员组成可分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三级管理体系。
(一)、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医疗护理部负责人和科主任组成,业务院长任组长,院长是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
医疗护理部作为医疗质量控制常设的办事机构。
其职责分述如下1、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1)、教育各级医务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改进医疗作风,改善服务态度,增强质量意识。
保证医疗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2)、审核医院内医疗、护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并制定各项质量评审要求和奖惩制度。
(3)、掌握各科室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质量情况,及时制定措施,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4)、对重大医疗、护理质量问题进行鉴定,对医疗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5)、定期向全院通报重大医疗、护理质量情况和处理决定。
(6)、对院内有关医疗管理的体制变动、质量标准的修定进行讨论,提出建议,提交院长办公会义审议。
医疗组访谈内容评审员到病房时,进行下列观察,询问下列内容:一、入院材料1、在病人入院、转诊或转院时,您就是如何就病人治疗、护理信息与相关人员交流得?2、询问病人如何入院?1)该住院病人就是否就是转院得?记录在哪里瞧得到?2)该住院病人就是从门诊还就是急诊收入院得?记录在哪里瞧得到?3)在工作中您就是如何知道某一病人以前有无在门诊或住院治疗得?4)如何获取门诊病历,既往住院病历?5)如何分配病人得床位?6)若病人经门诊检查后病情重而需住院治疗,但无床位,门诊医生怎么办?7)病人入院前需要了解哪些基本信息?8)病人转院期间得安全由谁负责?9)您认为病人需要住院时,一般向病人与家属做哪些解释工作?10)病人有其她专科疾病,就是否请其她科室会诊?11)什么特殊情况下可以转科?12)描述病人入院或转科流程?13)病人转入前需要了解哪些基本信息?14)病人其她科室得就诊记录或以前得记录、住院记录就是否能及时获得?如何获得?15)该病人就是否就是再次入院?就是否有书写再次入院记录,就是否符合要求?3、您如何在不同科室、专业人员间进行病人服务得协调?4、医院对门诊与住院患者就是否有2种以上得同意身份识别?5、有无既往用药情况得记录?尤其就是与本次疾病相关得目前使用得药物,就是否注明?6、在哪里可以瞧出病人得过敏史?观察就是否包括食物与药物过敏?7、您在工作中如何为有语言障碍得病人提供帮助,使其顺利得诊治?不识字得聋哑病人如何沟通?如何问病史?8、病情评估(1)对入院新病人进行评估时,您主要评估哪方面内容?在哪方面可以显示您已对病人进行了哪些方面得评估?(2)首次评估在什么时候完成?(3)医生为处于急性期得患者每天都要进行评估不?(4)医院对病情稳定得病人、病重患者、ICU病人得评估频率。
(5)医院制度规定哪些病人或哪些情况下病人得评估可以少于每天一次?9、治疗小组医生在病人入院后多少时间内就初步诊断、目前治疗方案、可能得病情变化、下一步措施与注意事项等,与病人及家属作交流并作书面记录?医院得制度对此如何规定?10、如果病人在外院进行了一些与本次入院相关得影像学或实验室检查,您会采纳这些结果不?如果采纳,这些报告会保存在病历中不?11、病人入院诊断、治疗计划就是什么?12、在制定治疗方案时病人及家属就是否参与?13、病人入院后第一天您开了哪些遗嘱?就是否开出病人活动方面及饮食方面得医嘱?14、新病人入院后在多少时间内您会就病人得诊断治疗情况与病人家属进行交流?15、入院后医生如何与病人或其家属沟通?沟通内容包括哪些?16、观察入院记录就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