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六章传感器第1节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_2
- 格式:doc
- 大小:717.50 KB
- 文档页数:14
第六章 传感器 第一节 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知能准备】传感器:传感器是指这样一类元件:它能够感受诸如力、温度、光、声、化学成分等_________量,并能把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为电压、电流等________量,或转换为电路的通断。
把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以后,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测量、传输、处理和控制了。
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和输出部分组成,通过敏感元件获取外界信息并转换_______信号,通过输出部分输出,然后经控制器分析处理。
常见的传感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传感器、气敏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磁敏传感器等。
常见传感器元件:(1)光敏电阻:光敏电阻的材料是一种半导体,无光照时,载流子极少,导电性能不好;随着光照的增强,载流子增多,导电性能变好,光敏电阻能够把__________这个光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
它就象人的眼睛,可以看到光线的强弱。
(2)金属热电阻和热敏电阻:金属热电阻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用金属丝可以制作___________。
它能把___________这个热学量转换为________这个电学量。
热敏电阻的电阻率则可以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或_________。
与热敏电阻相比,金属热电阻的___________好,测温范围___________,但_____________较差。
(3)电容式位移传感器能够把物体的__________这个力学量转换为______这个电学量。
(4)霍尔元件能够把_______________这个磁学量转换为电压这个电学量 【同步导学】一、疑难分析1.光敏电阻:光敏电阻的材料是一种半导体,无光照射时,载流子极少,导电性能能不好;随着光照的增强,载流子增多,导电性能变好,即光敏电阻值随光照增强而减小。
光敏电阻能够把光照强弱这个光学量转换为电阻大小这个电学量。
第一节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教学目标:1.明白什么是传感器,理解各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2.明白光敏电阻特点及作用3.掌握热敏电阻和金属电阻的特点及区别4.理解霍尔元件的原理及作用会用得各类元件(热敏电阻、光敏电阻、霍尔元件等)设计简单的控制电路教学重点:熟悉各类常见的传感器;了解光敏电阻、热敏电阻、霍尔元件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光敏电阻、热敏电阻、霍尔元件的工作原理教学方式:PPT课件,演示实验,教学教学用具:PPT课件,光敏电阻,干簧管等教学进程:(一)引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55页“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的彩色照片;列举生活中的一些自动控制实例,如遥控器控制电视开关、日光控制路灯的开关、声音强弱控制走廊照明灯开关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学生:列举自己明白的自动控制的其他实例。
如当走近自动门时,门会自动打开;电梯关门,当两门靠拢到接触人体时,门又会从头自动打开等等。
演示实验:干簧管控制电路的通断: 如图,小盒子A的侧面露出一个小灯泡,盒外没有开关,可是把磁铁B放到盒子上面,灯泡就会发光,把磁铁移走,灯泡熄灭.(演示实验1:干簧管传感器)(演示实验1:干簧管传感器)(干簧管的实物及原理图)学生对干簧管并非熟悉,因此才有了好奇。
声光控开关在生活中很普及,所以又有亲切感学生活动:①当冰箱内的温度高于设定值时,制冷系统自动启动,而当温度低于设定值时,制冷系统又会自动停止。
冰箱的控制,是通过温度传感器实现的。
②楼梯道的电灯,晚上,有人通过楼道时,开关自动接通,灯就亮;白天,无论是不是有人通过,开关都是断开的,灯老是不亮,这种开关用的就是声光传感器。
③为了避免火灾的发生,在宾馆房间的天花板上大多有一个小盒子,当房间失火时它能感知出现的烟雾,通过电路发出警报,那个小盒子就是烟雾传感器(二)新课教学一、什么是传感器(1).传感器是指如此一类元件:它能够感知诸如力、温度、光、声、化学成份等非电学量,并把它们依照必然的规律转化成电压、电流等电学量,或转化为电路的通断。
第六章传感器第一节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传感器,知道非电学量转化为电学量的技术意义;2、知道传感器中常见的三种敏感元件光敏电阻、热敏电阻和霍尔元件及其它们的工作原理。
3、了解传感器的应用。
4、通过对实验的观察、思考和探究,让学生在了解传感器、熟悉传感器工作原理的同时,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理解并掌握传感器的三种常见敏感元件的工作原理。
分析并设计传感器的应用电路。
预习案【自主学习】1、传感器是能够把易感受的力、温度、光、声、化学成分等__________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为容易进行测量,传输处理和控制的电压、电流等____________、或转换为电路的______的一类元件.2、光敏电阻的特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敏电阻能够把______________这个光学量转换为______这个电学量.3、金属热电阻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热敏电阻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金属热电阻和热敏电阻都可以制作______传感器.与热敏电阻相比,金属热电阻的______________,测温范围________,但________较差.4、如图1所示,E、F间通入恒定电流I,同时外加与薄片垂直的磁场B,则M、N间出现霍尔电压U H,U H=______________.式中______为薄片的厚度,______为霍尔系数,它的大小与薄片的材料有关.图15.关于干簧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簧管接入电路中相当于电阻的作用B.干簧管是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C.干簧管接入电路中相当于开关的作用D.干簧管是作为电控元件以实现自动控制的6.霍尔元件能转换哪个物理量( )A.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成电阻这个电学量B.把磁感应强度这个磁学量转换成电压这个电学量C.把力这个力学量转换成电压这个电学量D.把光照强弱这个光学量转换成电阻这个电学量【学始于疑】探究案【合作探究】(一)传感器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目标定位] 1.知道什么是传感器,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2.掌握制作传感器的常用元件:光敏电阻、热敏电阻、金属热电阻、霍尔元件等的基本特性及工作原理.3.初步掌握各种常用元件的简单应用.一、传感器1.定义:能够感受诸如力、温度、光、声、化学成分等非电学量,并能把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为电压、电流等电学量,或转换为电路的通断.2.工作原理①敏感元件:相当于人的感觉器官,是传感器的核心部分,是利用材料的某种敏感效应(如热敏、光敏、压敏、力敏、湿敏等)制成的.②转换元件:是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输出的与被测物理量成一定关系的非电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电子元件.③转换电路:将转换元件输出的不易测量的非电学量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电学量,如电压、电流、电阻等.深度思考传感器在现代信息技术与自动控制中有什么作用?答案传感器的作用是把非电学量(如光、声音、温度等)转化为电学量(如电压、电流等),尤其是将电学量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可以方便地实现信息的采集、处理、输出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所以传感器在现代信息技术与自动控制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例1传感器是把非电学量(如速度、温度、压力等)的变化转换成电学量的变化的一种元件,在自动控制中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有一种测量人的体重的电子秤,其测量部分的原理图如图1中的虚线框所示,它主要由压力传感器R(电阻值会随所受压力大小发生变化的可变电阻)、显示体重大小的仪表A(实质是理想的电流表)组成.图1压力传感器表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1×107 Pa,且已知压力传感器R的电阻与所受压力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设踏板和压杆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接通电源后,压力传感器两端的电压恒为4.8 V ,取g =10 m/s 2.请回答:(1)(2)如果某人站在该秤踏板上,电流表刻度盘的示数为20 mA ,则这个人的体重是_____ kg. 答案 (1)1.6×10-2(2)50解析 (1)由题图表知,踏板空载时,压力传感器电阻R =300 Ω,此时A 中电流I =U R =4.8300A =1.6×10-2A.(2)当电流I =20 mA =20×10-3A 时,压力传感器的电阻R =U I = 4.820×10-3Ω=240 Ω,对应表格中,这个人的体重为50 kg.传感器问题的分析思路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其工作原理一般不同,但所有的传感器都是把非电学量的变化转换为电学量的变化.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电学量的变化来推测相关量的变化.二、光敏电阻1.特点电阻值随光照增强而减小. 2.原因分析光敏电阻由半导体材料制成,无光照时,载流子极少,导电性能不好;随着光照的增强,载流子增多,导电性能变好.3.作用:把光照强弱这个光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例2 如图2所示,R 1、R 2为定值电阻,L 为小灯泡,R 3为光敏电阻,当照射光强度增大时( )图2A.电压表的示数增大B.R 2中电流减小C.小灯泡的功率增大D.电路的路端电压增大解析当照射光强度增大时,R3阻值减小,外电路总电阻随R3的减小而减小,R1两端电压因干路电流增大而增大,电压表的示数增大,同时内电压增大,故电路路端电压减小,A项正确,D项错误;由路端电压减小,R1两端电压增大知,R2两端电压必减小,则R2中电流减小,故B项正确;结合干路电流增大知流过小灯泡的电流必增大,则小灯泡的功率增大,故C 项正确.答案ABC三、热敏电阻和金属热电阻深度思考热敏电阻是温度传感器中的重要元件,是不是所有的热敏电阻的阻值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答案不是.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PTC)在温度升高时电阻值增大,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NTC)在温度升高时电阻值减小.例3在温控电路中,通过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可实现对电路相关物理量的控制.如图3所示电路,R1为定值电阻,R2为半导体热敏电阻(温度越高电阻越小),C为电容器.当环境温度降低时( )图3A.电容器C的带电荷量增大B.电压表的读数增大C.电容器C两板间的电场强度减小D.R1消耗的功率增大解析当环境温度降低时,R2变大,电路的总电阻变大,由I=ER总知I变小,又U=E-Ir,电压表的读数U 增大,B 正确;又由P 1=I 2R 1可知,R 1消耗的功率P 1变小,D 错误;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U 2=U -U 1,U 1=IR 1,可知U 1变小,U 2变大,由场强E ′=U 2d,Q =CU 2可知Q 、E ′都增大,故A 正确,C 错误. 答案 AB解决含有热敏电阻、光敏电阻的直流电路动态分析问题: ①明确热敏电阻、光敏电阻的电阻特性; ②解题思路:R 局⎩⎪⎨⎪⎧增大减小→R 总⎩⎪⎨⎪⎧增大减小→I 总⎩⎪⎨⎪⎧减小增大→U 端⎩⎪⎨⎪⎧增大减小→⎩⎪⎨⎪⎧I 分的变化U 分的变化四、霍尔元件1.构造在一个很小的矩形半导体薄片上,制作四个电极E 、F 、M 、N ,就成为一个霍尔元件. 2.原理E 、F 间通入恒定的电流I ,同时外加与薄片垂直的磁场B 时,薄片中的载流子就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向着与电流和磁场都垂直的方向漂移,使M 、N 间出现电压(如图4所示).图43.作用霍尔元件能够把磁感应强度这个磁学量转换为电压这个电学量. 深度思考如图4所示,霍尔元件中M 、N 间的电压U H 如何计算?(在图中设E 、F 间通入的电流恒为I ,外加磁场为B ,薄片厚度为d ,单位体积内载流子数为n ,单个载流子所带电荷量为q ) 答案 该霍尔元件中的载流子受到磁场力作用发生偏转,造成半导体内部出现电场.载流子同时受到电场力作用.当磁场力与电场力平衡时,MN 间电势差达到稳定,且有q U HL=qvB (L 为MN 之间的宽度)① 再根据电流的微观解释I =nqSv ②S =Ld ③由①②③整理后,得U H =IB nqd. 令k =1nq ,所以U H =k IB d.例4 如图5所示,有电流I 流过长方体金属块,金属块宽为d ,高为b ,有一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垂直于纸面向里,金属块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为n ,问:金属块上、下表面哪面电势高?电势差是多少?图5解析 因为自由电荷为电子,运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故由左手定则可判定向上偏,则上表面聚集负电荷,下表面带等量的正电荷,故下表面电势高,设其稳定电压为U ,当运动的自由电子所受电场力与洛伦兹力平衡时,有e Ub=evB ,因为导体中的电流I =neSv =nev ·bd ,故U =IB ned答案 下表面电势高IB ned霍尔电势高低的判断方法:由左手定则判断带电粒子的受力方向,如果带电粒子是正电荷,则拇指所指的面为高电势面,如果是负电荷,则拇指所指的面为低电势面,但无论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四指指的都是电流方向,即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反方向.在判断电势高低时一定要注意载流子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1.(对传感器的理解)用遥控器调换电视机频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传感器把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过程.下列属于这类传感器的是( ) A.红外报警装置 B.走廊照明灯的声控开关C.自动洗衣机中的压力传感装置D.电饭煲中控制加热和保温的温控器答案 A解析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传输信号的,故A项正确.2.(光敏电阻的特性)如图6所示,电源两端的电压恒定,L为小灯泡,R为光敏电阻,LED 为发光二极管(电流越大,发出的光越强),且R与LED间距不变,闭合开关S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6A.当滑动触头P向左移动时,L消耗的功率增大B.当滑动触头P向左移动时,L消耗的功率减小C.当滑动触头P向右移动时,L消耗的功率可能不变D.无论怎样移动滑动触头P,L消耗的功率都不变答案 A解析当滑动触头P向左移动时,使其电阻减小,则流过二极管的电流增大,从而发光增强,使光敏电阻R的阻值减小,通过灯泡L的电流增大,则L消耗的功率增大,A正确,B、D 错误;当滑动触头P向右移动时,可分析出L消耗的功率变小,C错误.3.(热敏电阻的特性)如图7所示,R1为定值电阻,R2为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L为小灯泡,当温度降低时( )图7A.R1两端的电压增大B.电流表的示数增大C.小灯泡的亮度变强D.小灯泡的亮度变弱答案 C解析R2与灯泡L并联后与R1串联,与电源构成闭合电路,当热敏电阻R2温度降低时,它的电阻值增大,外电路电阻增大,电流表读数减小,灯泡L两端电压增大,灯泡亮度变强,R1两端电压减小,故C正确,其余各项均错.4.(霍尔元件原理分析及应用)(多选)如图8所示是霍尔元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果用d 表示薄片的厚度,k为霍尔系数,相对于一个霍尔元件d、k为定值,如果保持电流I恒定,则可以验证U H随B的变化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8A.增大穿过霍尔元件工作面的磁感应强度B时,U H将变大B.在测定地球两极的磁场强弱时,霍尔元件的工作面应保持水平C.在测定地球赤道上的磁场强弱时,霍尔元件的工作面应保持水平D.改变磁感线与霍尔元件工作面的夹角,U H将发生变化答案ABD解析题组一对传感器的理解1.有一些星级宾馆的洗手间装有自动干手机,洗手后将湿手靠近,机内的传感器就开通电热器加热,有热空气从机内喷出,将湿手烘干,手靠近干手机能使传感器工作,是因为( ) A.改变湿度 B.改变温度C.改变磁场D.改变电容答案 D解析手靠近干手机后,使电容式传感器的电容改变,干手机内的电热器工作.2.传感器是把非电学量(如位移、压力、流量、声强等)转换成电学量的一种元件.如图1所示为一种电容式传感器,电路可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电路中a、b构成一个电容器,b 是固定不动的金属板,a是能在声波驱动下沿水平方向振动的镀有金属层的振动膜.若声源S 发出频率恒定的声波使a振动,则a在振动过程中( )图1A.a 、b 板之间的电场强度不变B.a 、b 板所带的电荷量不变C.电路中始终有方向不变的电流D.向右位移最大时,电容器的电容最大 答案 D解析 a 、b 始终跟电源相连,电势差U 不变,由于a 、b 间距离变化,由E =Ud知场强变化,A 错误;由C =εr S4πkd 知d 变化时C 变化,a 向右位移最大时,电容最大,D 正确;由Q =CU知a 、b 所带电荷量变化,电路中电流方向改变,B 、C 错误.3.(多选)电容式传感器是用来将非电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装置.由于电容器的电容C 取决于极板正对面积S 、极板间距离d 以及极板间的电介质这几个因素,当某一物理量发生变化时就能引起上述某个因素的变化,从而引起电容的变化,如图2所示是四个电容式传感器的示意图,关于这四个传感器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A.甲图的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角度B.乙图的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液面的高度C.丙图的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压力D.丁图的传感器只能用来测量速度 答案 ABC题组二 光敏电阻的特性4.如图3所示,将一光敏电阻接入多用电表两表笔上,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置于欧姆挡,用光照射光敏电阻时,表针的偏角为θ;现用手掌挡住部分光线,表针的偏角为θ′,则可判断( )图3A.θ′=θB.θ′<θC.θ′>θD.不能确定答案 B解析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减小,用手掌挡住部分光线,阻值变大,指针自左向右偏转角度变小.5.如图4甲所示,光敏电阻R2上加上如图乙所示的光照,那么R2两端的电压变化是下列图中的( )图4答案 B解析光敏电阻阻值随光照的增强而减小,根据题图乙知R2两端的电压随之同频率地先减小后增大,但不会是零,所以选B.6.(多选)如图5所示为光敏电阻自动计数器的示意图,其中R1为光敏电阻,R2为定值电阻.此光电计数器的工作原理是( )图5A.当有光照射R1时,信号处理系统获得高电压B.当有光照射R1时,信号处理系统获得低电压C.信号处理系统每获得一次低电压就计数一次D.信号处理系统每获得一次高电压就计数一次答案AC解析光电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当有物体挡住射到光敏电阻R1的光照时,R1电阻增大,电路中电流减小,R2两端电压降低,信号处理系统得到低电压,计数器每由高电压变到低电压,就计一个数,从而达到自动计数的目的.题组三热敏电阻的特性7.(多选)如图6为电阻R随温度T变化的图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6A.图线1是热敏电阻的图线,它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B.图线2的热敏电阻的图线,它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C.图线1对应的材料化学稳定性好、测温范围大、灵敏度高D.图线2对应的材料化学稳定性差、测温范围小、灵敏度高答案BD解析金属热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半导体材料的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A错,B对;图线1对应的材料化学稳定性好但灵敏度低,图线2对应的材料化学稳定性差但灵敏度高,所以C错,D对.8.如图7所示是一个火灾报警器的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R2为用半导体热敏材料(负温度系数)制成的传感器,电流表为值班室的显示器,a、b之间接报警器,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显示器的电流I、报警器两端的电压U的变化情况是( )图7A.I增大,U增大B.I减小,U减小C.I减小,U增大D.I增大,U减小答案 B解析当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半导体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的电阻将减小,则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知:外电路的电压将减小,电路中的总电流增大,所以R1上的电压增大,R3两端的电压将减小,显示器的电流减小.故正确选项为B.9.温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室内空调、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中,它是利用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来工作的.如图8甲所示,电源的电动势E=9 V,内阻不计;G为灵敏电流表,内阻R g保持不变;R为热敏电阻,其电阻阻值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当R的温度等于20 ℃时,电流表示数I1=2 mA;当电流表的示数I2=3.6 mA时,热敏电阻的温度是( )图8A.60 ℃B.80 ℃C.100 ℃D.120 ℃答案 D解析在20 ℃时,E=(R g+R1)I1,得R g=500 Ω,设温度为t时,E=(R g+R2)I2,代入数据得R2=2 000 Ω,从题图乙中可以看出t=120 ℃,故选D.10.如图9所示,由电源、小灯泡、电阻丝、开关组成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S后,小灯泡正常发光,若用酒精灯加热电阻丝时,发现小灯泡亮度变化是变暗,发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图9A.小灯泡的电阻发生了变化B.小灯泡灯丝的电阻率随温度发生了变化C.电阻丝的电阻率随温度发生了变化D.电源的电压随温度发生了变化答案 C解析电阻丝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电阻丝的电阻也增大,电路中电流减小,根据P=I2R知,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减小,所以变暗.题组四霍尔元件原理分析及应用11.(多选)如图10所示是霍尔元件的示意图,一块通电的铜板放在磁场中,铜板的前、后板面垂直于磁场,板内通有如图方向的电流,a 、b 是铜板上、下边缘的两点,则( )图10A.电势φa >φbB.电势φb >φaC.电流增大时,|φa -φb |增大D.其他条件不变,将铜板改为NaCl 溶液时,电势结果仍然一样答案 AC解析 铜板中的自由电荷是电子,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由左手定则可判断出电子因受洛伦兹力作用向b 侧偏转,所以φa >φb ,A 对,B 错;因|φa -φb |=k IB d,所以电流增大时,|φa -φb |增大,C 对;若将铜板改为NaCl 溶液,溶液中的正、负离子均向b 侧偏转,|φa -φb |=0,即不产生霍尔效应,故D 选项错误.12.为监测某化工厂的污水排放量,技术人员在该厂的排污管末端安装了如图11所示的流量计.该装置由绝缘材料制成,长、宽、高分别为a 、b 、c ,左右两端开口.在垂直于上下底面方向加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的匀强磁场,在前后两个内侧面分别固定有金属板作为电极.污水充满管口从左向右流经该装置时,电压表将显示两个电极间的电压U .若用Q 表示污水流量(单位时间内排出的污水体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1A.若污水中正离子较多,则前表面比后表面电势高B.若污水中负离子较多,则前表面比后表面电势高C.污水中离子浓度越高电压表的示数将越大D.污水流量Q 与U 成正比,与a 、b 无关答案 D解析 由左手定则可以判断出正离子较多时,正离子受到的洛伦兹力使其向后表面偏转聚集而导致后表面电势升高,同理负离子较多时,负离子向前表面偏转聚集而导致前表面电势低,故A 、B 错误.设前、后表面间的最高电压为U ,则qU b=qvB ,所以U =vBb ,由此可知U 与离子浓度无关,故C 错误.因Q =vbc ,而U =cBb ,所以Q =Uc B ,D 正确.13.一种半导体材料称为“霍尔材料”,用它制成的元件称为“霍尔元件”,这种材料有可定向移动的电荷,称为“载流子”,每个载流子的电荷量大小为1个元电荷量,即q =1.6×10-19 C ,霍尔元件在自动检测、控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录像机中用来测量录像磁鼓的转速、电梯中用来检测电梯门是否关闭以及自动控制升降电动机的电源的通断等.在一次实验中,一块霍尔材料制成的薄片宽L ab =1.0×10-2 m 、L bc =4.0×10-2 m 、厚h =1×10-3 m ,水平放置在竖直方向上的磁感应强度B =1.5 T 的匀强磁场中,bc 方向通有I =3.0 A的电流,如图12所示,沿宽度产生1.0×10-5 V 的横向电压.图12(1)假定载流子是电子,a 、b 两端中哪端电势较高?(2)薄板中形成电流I 的载流子定向运动的速率多大?答案 (1)a (2)6.7×10-4 m/s解析 (1)根据左手定则可确定a 端电势高.(2)当导体内由于载流子沿电流方向所在的直线定向运动时,受洛伦兹力作用而产生横向分运动,产生横向电场,横向电场的电场力与洛伦兹力平衡时,导体横向电压稳定.设载流子沿电流方向所在直线定向移动的速度为v ,横向电压为U ab ,横向电场强度为E ,电场力为F e =eE =eU ab L ab ,磁场力F B =evB ,平衡时U ab L ab e =evB , 得v =U ab L ab B ≈6.7×10-4 m/s.。
选修3-2第六章第1节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学案第一部分:概述1.1传感器的定义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周围环境中的各种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等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的装置。
1.2传感器的分类传感器可以按照测量的物理量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传感器等。
1.3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电阻式、电容式、电感式、压阻式、电势式、霍尔式等。
下面分别介绍几种典型的传感器工作原理。
第二部分:传感器的工作原理2.1电阻式传感器电阻式传感器是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来获得被测量物理量的一种传感器。
常见的电阻式传感器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
2.2电容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是通过测量电容值的变化来获得被测量物理量的一种传感器。
常见的电容式传感器有接近开关、位移传感器等。
2.3电感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是通过测量电感值的变化来获得被测量物理量的一种传感器。
常见的电感式传感器有磁场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等。
2.4压阻式传感器压阻式传感器是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来获得被测量物理量的一种传感器。
常见的压阻式传感器有压力传感器、重量传感器等。
2.5电势式传感器电势式传感器是通过测量电势值的变化来获得被测量物理量的一种传感器。
常见的电势式传感器有气体浓度传感器、酸碱度传感器等。
2.6霍尔式传感器霍尔式传感器是通过测量磁场的变化来获得被测量物理量的一种传感器。
常见的霍尔式传感器有磁场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等。
第三部分:传感器的应用3.1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家用电器等领域,用于测量物体的温度。
3.2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机械等领域,用于测量物体的压力。
3.3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气象、环境监测、医疗、农业等领域,用于测量空气中的湿度。
3.4光传感器光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光学仪器、自动控制、汽车、家电等领域,用于检测光的强度、方向、颜色等。
第四部分:总结传感器是现代科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广泛应用使得物体的测量和控制更加准确、方便。
6.1 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传感器在当今科技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新课程标准顺应时代发展,对传感器教学提出明确要求。
《课程标准》强调传感器教学侧重从技术应用角度展开物理教学。
强调物理学科与技术的结合,着重体现物理学的应用性、实践性。
二、设计思路:本节课通过生活中自动门、自动干手机、探测器具体实例启发学生思考,自动化实现的依据是什么?引出本节课教学内容。
设计演示实验神秘盒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学过程主要以实验探究为主,通过学生实验、观察、讨论、分析,让学生了解传感器如何将非电学量转化为电学量。
基于学生思维能力不成熟,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光敏电阻和热敏电阻特性对生活实例进行分析。
教学时力避深奥的理论,侧重于联系实际,让学生体会传感器对生活的重要意义,进而提高学习热情。
三、核心素养:通过《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的探究实验过程,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分析。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传感器的用途(2)了解常见传感器元件(如:光敏电阻、热敏电阻、霍尔元件)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3)了解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并能进行问题分析。
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常见传感器元件特性和原理难点:理解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的技术意义。
六、教学准备:干簧管,磁铁,光敏电阻,多用电表,二极管小灯泡,多媒体课件等七、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观察法,归纳法八、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引导学生观看多媒体播放的自动门、自动干手机、探测器的图片。
体会自动化生活的便捷。
提出问题:自动化的实现主要依靠什么呢?回答:自动化的实现主要依靠传感器。
今天让我一起来学习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
(二)新课教学【传感器】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实验,盒子外面没有控制开关,当磁铁放在盒子上时指示灯变亮,磁铁远离盒子时指示灯熄灭。
提出问题:盒子里面有什么装置?回答问题之前让学生观察下面演示实验,用6 V直流电源将干簧管和二极管小灯炮串联,连接电路时提醒学生二极管单向导通特性,应将电源正极与二极管正接线柱相连。
第1节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1.传感器按照一定的规律把非电学量转化为电学量,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测量、传输、处理和控制。
2.光敏电阻能够把光照强弱这个光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
3.热敏电阻和金属热电阻能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
4.电容式位移传感器能把物体位移这个力学量转换为电容这个电学量。
5.霍尔元件能把磁感应强度这个磁学量转换为电压这个电学量。
一、传感器1.传感器的定义能够感受诸如力、温度、光、声、化学成分等物理量,并能把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为便于传送和处理的另一个物理量(通常是电压、电流等电学量),或转换为电路的通断的元件。
2.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的意义把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可以方便地进行测量、传输、处理和控制。
二、光敏电阻1.特点光照越强,电阻越小。
2.原因无光照时,载流子极少,导电性能不好;随着光照的增强,载流子增多,导电性变好。
3.作用把光照强弱这个光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
三、热敏电阻和金属热电阻图6111.热敏电阻热敏电阻由半导体材料制成,其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明显,温度升高电阻减小,如图611所示为某一热敏电阻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曲线。
图6122.金属热电阻有些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样的电阻也可以制作温度传感器,称为热电阻,如图612所示为某金属导线电阻的温度特性曲线。
四、霍尔元件1.霍尔元件图613如图613所示,在一个很小的矩形半导体(例如砷化铟)薄片上,制作四个电极E 、F 、M 、N ,它就成为一个霍尔元件。
霍尔元件能够把磁感应强度这个磁学量转换为电压这个电学量。
2.霍尔电压U H =k IB d(1)其中d 为薄片的厚度,k 为霍尔系数,其大小与薄片的材料有关。
(2)一个霍尔元件的厚度d 、霍尔系数k 为定值,再保持I 恒定,则U H 的变化就与B 成正比,因此霍尔元件又称磁敏元件。
1.自主思考——判一判(1)所有传感器的材料都是由半导体材料做成的。
(×)(2)传感器是把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的元件。
(√)(3)传感器只能感受温度和光两个物理量。
(×)(4)随着光照的增强,光敏电阻的电阻值逐渐增大。
(×)(5)只有热敏电阻才能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
(×)(6)霍尔元件工作时,产生的电压与外加的磁感应强度成正比。
(√)2.合作探究——议一议(1)为什么传感器一般都是将感受到的非电学量转换成电学量呢?提示:电学量具有易测量,易控制,测量精度和速度较高,易放大、反馈、存储和可远距离传输等特点。
特别是电信号能方便地与计算机连接而进行信息处理,所以传感器一般都是将感受到的非电学量转换成电学量。
(2)光敏电阻和热敏电阻的特性成因相同吗?提示:不相同。
半导体材料受到的光照增强时,会有更多的电子获得能量成为自由电子,同时也形成更多的空穴,即载流子数增多,于是导电能力明显地增强,电阻减小,这是光敏电阻的特性成因。
对于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温度升高时,有更多的电子获得能量成为自由电子,同时空穴增多,即载流子数增多,于是导电能力明显地增强,电阻减小,这是热敏电阻的特性成因。
(3)霍尔元件的成因是什么?提示:外部磁场使运动的载流子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在导体板的一侧聚集,在导体板的另一侧会出现多余的另一种电荷,从而形成电场;横向电场对电子施加与洛伦兹力方向相反的静电力,当静电力与洛伦兹力达到平衡时,导体板左、右两侧会形成稳定的电压。
传感器的工作流程如下所示:非电学量→敏感元件→转换器件→转换电路→易测电学量或电路通断敏感元件:相当于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受被测量,并将其变换成与被测量成一定关系的易于测量的物理量,如温度、位移等。
转换元件:也称为传感元件,通常不直接感受被测量,而是将敏感元件输出的物理量转换成电学量输出。
转换电路:是将转换元件输出的电学量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电学量(如电压、电流等)或电路的通断。
1.关于传感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传感器都是由半导体材料做成的B.金属材料也可以制成传感器C.传感器主要是通过感知电压的变化来传递信号的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解析:选B 大多数传感器是由半导体材料做成的,某些金属也可以做传感器,如金属热电阻。
传感器将非电学信号转换为电学信号,因此传感器感知的应该是“非电学信号”。
故只有B正确。
2. (多选)如图614所示,干簧管放在磁场中时两个舌簧能被磁化。
关于干簧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614A.干簧管接入电路中相当于电阻的作用B.干簧管是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C.干簧管接入电路中相当于开关的作用D.干簧管是作为电控元件以实现自动控制的解析:选CD 干簧管能感知磁场,因为两个舌簧由软磁性材料制成,当周围存在磁场时,两个舌簧被磁化,就会相互吸引,所以是作开关来使用、作为控制元件以实现自动控制的。
故C、D正确。
3.当你走近某些宾馆、酒楼的大门时,门就会自动为你打开;当你走进门之后,门又在你身后自动关上。
你觉得这可能是将下列哪种外界信息转换为有用的信息( ) A.温度B.运动C.人D.光线解析:选D 自动门的自动控制要求灵敏、可靠,若以温度控制,人的体温与夏季气温接近,则在夏季自动门将无法使用。
自动门实际使用的是红外线传感器,红外线属于不可见光,人在白天或黑夜均发出红外线,传感器接收到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后传给自动控制装置的电动机,实现自动开、关门。
故D正确。
光敏电阻、热敏电阻、霍尔元件特点对比由电子,即载流子数增多,于是导电性明显地增强,电阻减小霍尔元件霍尔元件两极间通入恒定的电流,同时外加与薄片垂直的磁场B时,薄片中的载流子就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向着与电流和磁场都垂直的方向漂移,在另两极上形成电压[典例] 如图615所示,R1为定值电阻,R2为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L为小灯泡,当温度降低时( )图615A.R1两端的电压增大B.电流表的示数增大C.小灯泡的亮度变强D.小灯泡的亮度变弱[解析] R2与灯L并联后与R1串联,与电源构成闭合电路,当热敏电阻温度降低时,电阻R2增大,外电路电阻增大,电流表读数减小,灯L两端电压增大,灯泡亮度变强,R1两端电压减小,故选项C正确。
[答案] C含有热敏电阻的电路的动态分析顺序1. (多选)有定值电压、热敏电阻、光敏电阻三只元件,将这三只元件分别接入如图616所示电路中的A、B两点后,用黑纸包住元件或者把元件置入热水中,观察欧姆表的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616A .置入热水中与不置入热水中相比,欧姆表示数变化较大的一定是热敏电阻B .置入热水中与不置入热水中相比,欧姆表示数不变化的一定是定值电阻C .用黑纸包住与不用黑纸包住相比,欧姆表示数变化较大的一定是光敏电阻D .用黑纸包住与不用黑纸包住相比,欧姆表示数相同的一定是定值电阻解析:选AC 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定值电阻和光敏电阻的阻值不随温度发生变化,故A 正确,B 错误;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的变化而变化,而定值电阻和热敏电阻的阻值不随光照的变化而变化,故C 正确,D 错误。
2. (多选)如图617所示为某霍尔元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该元件中电流I 由正电荷的定向运动形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617A .M 点电势比N 点电势高B .用霍尔元件可以测量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C .用霍尔元件能够把磁学量转换为电学量D .若保持电流I 恒定,则霍尔电压U H 与B 成正比解析:选BCD 当正电荷定向运动形成电流时,正电荷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向N 极聚集,M 极感应出等量的负电荷,所以M 点电势比N 点电势低,选项A 错误;根据霍尔元件的特点可知,选项B 、C 正确;因霍尔电压U H =k IB d,保持电流I 恒定时,霍尔电压U H 与B 成正比,选项D 正确。
常见电容式传感器[典例] 如图618所示为测定压力的电容式传感器,将平行板电容器、灵敏电流表(零刻度在中间)和电源串联成闭合回路,当压力F 作用于可动膜片电极上时,膜片发生形变,引起电容的变化,导致灵敏电流表指针偏转,在对膜片开始施加压力使膜片电极从图中的虚线推到图中实线位置并保持固定的过程中,灵敏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为(电流从电流表正接线柱流入时指针向右偏)( )图618A .向右偏到某一刻度后回到零刻度B .向左偏到某一刻度后回到零刻度C .向右偏到某一刻度后不动D .向左偏到某一刻度后不动[思路点拨] 根据电容的公式C =εr S 4πkd 和C =Q U,按以下思路进行分析。
压力F 作用下→d变化→C变化→Q变化→回路中产生电流[解析] 压力F作用时,极板间距d变小,由C=εr S4πkd,电容器电容C变大,又根据Q =CU,极板带电荷量变大,所以电容器应充电,灵敏电流计中产生由正接线柱流入的电流,所以指针将右偏。
F不变时,极板保持固定后,充电结束,指针回到零刻度。
故选A。
[答案] A电容式传感器是应用了电容器的电容跟板间距离、正对面积、电介质及引起它们改变的因素(如力、位移、压强、声音等)的关系,将这些非电学量转化为电容器的电容这个电学量。
1. (多选)电容式话筒的保真度比动圈式话筒好,其工作原理如图619所示。
Q是绝缘支架,薄金属膜M和固定电极N形成一个电容器,被直流电源充电。
当声波使膜片振动时,电容发生变化,电路中形成变化的电流。
在膜片向右运动的过程中( )图619A.电容变大B.电容变小C.导线AB中有向左的电流D.导线AB中有向右的电流解析:选AC 声波使膜片向右振动,MN间距减小,电容变大,A正确,B错误;MN间的电压不变,由Q=CU知Q变大,继续充电,则导线AB中有向左的电流,C正确,D错误。
2.观察如图6110所示的电容式传感器,并回答问题。
图6110(1)图甲是________的电容式传感器,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是________的电容式传感器,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