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纯化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
- 格式:docx
- 大小:63.37 KB
- 文档页数:2
三级常用中药提取分离纯化技术1提取技术提取是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最差不多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提取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取药材中的药效成分,幸免药效成分的分解流失和无成分的溶出。
提取技术的优劣直截了当阻碍到药品质量和药材资源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
煎煮法、渗漉法、浸渍法、回流法、水蒸汽蒸镭法等方法是中药提取的常用方法,这些方法不同程度的存在有效成分提取不完全。
提取过程有效成分缺失较大。
提取物中存在较多无效成分等缺点。
导致药效不明显。
阻碍中药制剂的开发。
为了解决中药提取过程存在的咨询题。
一些新技术、新方法开始应用。
1.1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一种以超临界流体代替常规有机溶剂对中药有效成分进行萃取的新型技术。
超临界流体是物质处于超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的体,性质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
有与液体相接近的密度,与气体相接近粘度及高的扩散系数。
故具有专门高的溶解能力及好的流淌、传递性能。
可代替传统的有毒、易燃、易挥发的有机溶剂。
在中药生产领域应用最多的是SFE-CO:技术。
因其临界条件温顺。
对大部分物质显化学惰性,有效地防止热敏性成分和化学不稳固性成分高温分解与氧化;易于操纵、不污染样品,易于安全地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目前。
通过调剂温度、压力、加入适宜夹带剂等方法,SFE-CO:己成功地从中药中提得挥发油、生物碱、苯丙素、黄酮类、有机酚酸、苛类、话类以及天然色素等成分。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用于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的研究专门多,但要紧局限于单味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其中能够实现工业规模生产的仅是少数。
超临界流体萃取装置属高压设备,其工程化而临着基础研究薄弱,以及设备压力高、投资大等咨询题。
因此, 要加强复方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工艺研究和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中的放大研究及其配套设备的开发,以推动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的工程化。
1.2生物酶解提取技术生物酶解提取的原理是利用酶反应的高度专一性,将细胞壁的组成成分水解或降解,破坏细胞壁,从而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率。
中药材提取、分离和纯化的新技术一、絮凝法分离技术。
传统的中药材提取普遍采用水提醇沉法作为提取有效成分,去除杂质的分离手段。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乙醇耗量大,生产成本高,安全生产系数低。
采用上海中药工程中心开发的絮凝法分离技术,则具有成本低、分离效果好K、操作安全简便等特点。
该方法是以天然产品壳聚糖经技术处理后作为絮凝剂加入中药材的水提取液中,以电离中和及吸附方式沉降带负电的粒子,如蛋白质、鞣质、粘稠质等胶体粒子,经沉淀、过滤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以上海中药三厂为例,应用该法提取的感冒退热冲剂其药效、药理及化学成份经对比,结果表明无显著变化。
而成本却降低了4/5。
二、微波辐射诱导萃取技术。
微波辐射诱导萃取技术具有选择性高、操作时间短、溶媒耗量少、有效成分得率高的特点,是中药材有效成份提取的一项新技术。
实践证明,通过一套连续式微波萃取装置,从丹参中提取有效成份,已获得满意效果。
三、超临界萃取技术。
本技术是利用某种流体( 特别是CO2气体),在临界点具有特殊溶解能力的特点进行中药材的萃取分离,它可以防止各种有效成份的逸散和氧化。
提取过程通常在略高于萃取剂临界温度的条件下进行,操作简便安全,极少有破坏中药材中易挥发成分或生理活性物质的情况,没有溶剂残留,产品质量高。
四、高速逆流色谱(HSCCC)技术。
高速逆流色谱是一种能实现连续有效地自动分离的实用分离技术。
该技术仪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样品无损耗,溶剂用量少,非常适用于中药材有效成份的分离和纯化。
它能构成连续、自动、高效和非高压的色谱系统,既能实现从微克量级的分离分析到数克上百毫升量级的制备提纯;又能用于未经处理的大量粗制样品的中间级分离,以及直接与间接的高纯度分离。
目前,在应用碱、蒽醌类衍生物、皂甙等有效成份方面,已获得满意的成果。
水提醇沉法用于中药药液的澄清,在药剂生产中广泛应用该法既要提取大部分有效成份,又能除去不溶乙醇的大部分蛋白质及部分多糖等杂质,从而保证了制剂的澄明度。
中药成分的提取方法
中药成分的提取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水提法:将中药材浸泡在适量的水中,然后煮沸一段时间,再过滤得到药液。
适用于水溶性成分较多的中药材。
2. 醇提法:将中药材浸泡在有机溶剂(如醇、醚等)中,经过搅拌或加热提取,再蒸发溶剂得到药液。
适用于有机溶剂能溶解的成分。
3. 超声波提取法:利用超声波的高频振动作用,加速中药成分的溶解和释放,提高提取效率。
适用于有机溶剂和水溶性成分。
4. 微波辅助提取法:通过微波的加热和搅拌作用,加速中药成分的释放和溶解,提高提取效率。
适用于有机溶剂和水溶性成分。
5.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利用超临界流体(如二氧化碳)的特殊溶解性质,与中药材发生反应,提取目标成分。
适用于高温高压条件下,对温度敏感的成分。
6. 浓缩提取法:先将中药材冷水浸泡,然后煮沸,再去除浸泡液中的杂质,将浸泡液浓缩得到药液。
适用于水溶性成分丰富的中药材。
7. 分离纯化法:通过重结晶、萃取、色谱等方法,分离和提纯中药成分。
适用
于特定成分的提取和纯化。
以上是常见的中药成分提取方法,具体选择方法需要根据中药材的成分特点和药效需求来确定。
分离精制中药提取液纯化工艺中应用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分离技术,其分离基本原理是利用化学成分分子量差异而达到分离目的。
在中药提取液纯化应用方面主要是滤除细菌、微粒、大分子杂质(胶质、鞣质、蛋白、多糖)等或脱色。
中药提取液纯化工艺与传统的醇流工艺比较省去了醇沉工艺中的多道工序,达到除杂的目的,具有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工序及人员,节约热能等特点。
膜分离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在常温下操作,适于热敏性物质的分离、浓缩和纯化。
2、分离过程不发生相变,无二次污染,具有浓缩功能。
3、能耗低。
4、分离系数大。
5、操作方便,易于自动化。
因此,膜分离技术是现代分离技术中一种效益较高的分离手段,可以部分取代传统的过滤、吸附、冷凝、重结晶、蒸馏和萃取等分离技术,在分离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6、膜分离技术是依据物质分子尺度的大小,借功膜的选择渗透作用,在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的推动作用下对混合物中双组分或多组分溶质和溶剂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从而达到分离、提纯和浓缩的目的。
膜分离技术由于兼有分离、浓缩、纯化和精制的功能,又有高效、节能、环保、分子级过滤及过滤过程简单、易于控制等特征。
因此,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生物、环保、化工、冶金、能源、石油、水处理、电子、仿生等领域,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成为当今分离科学中重要的手段之一。
药用生物碱的提取与分离纯化技术摘要:生物体中具有氮、碱的有机化合物即为生物碱,大部分存在于自然植物中,部分动物体内也有。
而含有生物碱的植物大都可以被用来制成药品。
由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研究出了许多能够将生物碱有效从植物中提取出来,并进行分离提纯的技术,且使用效果很好,比起传统、常规的技术要更加省时省力、便于操作,有效提高了对药用植物的价值开发度。
本文通过对药用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纯化技术的研究展开论述。
关键词:药用生物碱;提取技术;分离纯化技术目前,人们对于中药的制成材料很感兴趣,用中药调理身体逐渐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
而自然植物中的有效成分就是一种天然药物,是很好的自然药材,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植物的药用价值,提高生物碱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就需要对提取和分离纯化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掌握各类应用技术,从而提升生物碱的提取率,增加有效成分的纯化程度。
1.药用生物碱的提取技术1.1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该技术是一种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用于生物分解的精细制作技术。
经历了20年左右的时间才开始在药用植物成分提取中被广泛应用。
这种提取技术是通过施加压力和调节温度来影响超临界流体的溶解程度,从而对极性、沸点、分子量不同的成分进行选取和分解。
如以延胡索乙素的提取率为衡量标准,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后发现了提取元胡中延胡索乙素的最佳方法,可以有效增加其每次的提取量。
之后再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对菊三七中的生物碱进行提取测验,发现它与其他方法相比提取量多,所用时间却较少。
1.2超声辅助提取技术超声辅助提取技术在进行提取操作时,首先会启动超声波释放能量,当达到一定数值时,会产生超声空化压力,造成细胞壁碎裂以及生物体破裂。
与此同时,超声波的振动力度会让胞内物质分散、溶解,释放到溶剂内,从而提高其提取效率。
此前有研究人员以苦豆子生物碱为提取对象,研究在使用超声影响下固体的分散和移动现象,并加入了其他提取方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超声技术的平衡常数和传质系数都比常规技术要高,在其他实验探究中还发现其提取周期和损耗资源也更少。
中草药分离方法
中草药的分离方法主要包括溶剂分离法、反胶团萃取分离技术、固液萃取分离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双水相萃取技术以及色谱分离技术等。
其中,溶剂分离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是将中草药提取物选用不同极性的溶剂进行提取分离。
例如,利用中草药化学成分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进行分离纯化,对于脂溶性生物碱,可以利用乙醚进行提取,对于粉防己碱,可以利用冷苯进行处理。
此外,对于中草药的水提液中的树胶、粘液质、蛋白质、糊化淀粉等不溶于乙醇的成分,可以加入一定量的乙醇使其沉淀析出,从而达到与其他成分分离的目的。
对于生物碱类化合物,可以利用其在酸或碱中溶解,在加碱或加酸变更溶液的pH后,成为不溶物而析出以达到分离的目的。
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人士。
传统中药的分离与提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中药是我国悠久历史和文化的重要体现,具有独特的疗效和药理作用,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然而,传统中药的复杂成分和不规则性结构,给其分离和提取带来了巨大的难度,更具挑战性的是如何保留和发挥中药的天然药效,这也成为中药研究与现代化的重要课题之一。
针对这一问题,传统中药的分离和提取技术不断被改进和创新,以期推动中药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本文将从分离和提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方面进行探讨。
一、传统中药的分离技术中药的分离技术是中药研究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中药材料加工、生产和质量控制的基础。
中药中所含有的活性成分种类繁多,不同成分之间有着不同的性质和结构,因此分离技术主要面临两大难题:一是活性成分之间难以区分和分离;二是常用的分离技术存在局限性。
传统中药的分离技术主要以色谱技术和质谱技术为主。
其中,色谱技术包括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超高效液相色谱等,通过成分的分离和纯化来获得较高纯度的化合物。
质谱技术的主要作用是确定分离出的化合物的结构,以及分析其含量和构成,如广谱质谱分析、中高分辨力质谱等。
有了这些技术的支持,我们可以对中药进行更加精准、高效的分离和纯化,同时为中药的成分结构分析以及活性成分的寻找奠定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大量创新性分离技术相继诞生,如超临界流体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反相色谱等,成为中药分离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传统中药的提取技术中药的提取技术与分离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
中药的活性成分分布非常广泛,一般情况下需要将其提取出来进行进一步分离和纯化。
传统的中药提取技术主要包括水煎提取、乙醇浸提、超声波提取、微波提取等。
这些技术都是根据中药活性成分的特点和药材的性质选择相应的提取剂和条件进行提取,从而获得高质量的提取液。
传统的中药提取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成分的流失和耗用,且分离效果不稳定等问题。
因此,近年来,一些新型中药提取技术也得到了开发和应用,例如介电加热提取技术、超声波-液液萃取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等,逐渐成为中药提取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中药行业的中药提取与纯化技术中药提取与纯化技术是中药行业的核心技术之一,也是保证中药材质量和药效的关键环节。
它的发展对于提高中药疗效、拓展中药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中药提取与纯化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药提取与纯化技术的原理中药提取与纯化技术是指从中药材中提取并纯化有活性成分的一种技术过程。
其原理是利用溶剂、热力学和物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等因素,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从复杂的矩阵中分离提取出来,并通过纯化过程去除杂质,最终得到纯净的有效成分。
二、中药提取与纯化技术的方法1.传统提取方法传统提取方法包括水煎、浸泡等。
水煎是将中药材加水煮沸,然后过滤得到药液;浸泡是将中药材浸泡在溶剂中,通过温度和时间的控制将有效成分溶解出来。
传统提取方法简单、易于操作,但提取效率低、工艺参数难以控制等问题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
2.新型提取方法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提取方法不断涌现。
超声波提取是利用超声波在中药材和溶剂中的崩解、乳化、扩散、稳定、化学反应等作用,促进有效成分的提取。
微波提取是将中药材与溶剂置于微波场中,通过微波辐射对中药材进行加热,从而实现有效成分的快速提取。
这些新型提取方法能够提高提取效率、缩短提取时间,并且能够有效保护有效成分的活性。
三、中药提取与纯化技术的应用中药提取与纯化技术广泛应用于中药制剂、保健品、食品添加剂等领域。
在中药制剂中,通过中药提取与纯化技术可以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纯化,制成浓缩丸、颗粒剂、冲剂等剂型,提高药物的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
在保健品中,中药提取技术可以将中药材中的活性成分提取出来,制成口服液、胶囊等产品,用于保健和健康维护。
在食品添加剂中,经过提取和纯化的中药有效成分可以作为天然、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增强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健康功能。
总之,中药提取与纯化技术在中药行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广泛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创新,中药提取与纯化技术也将不断完善和创新,为中药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也将为人们的健康和生活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保障。
分离纯化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
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
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
由于中药成分复杂,含量有高有低,分离纯化方法的选用,应根据药材所含成分理化性质、制剂所选剂型及成型工艺等要求综合考虑,并需进行必要的工艺验证才能确定。
分离纯化是将中药提取液与药渣、沉淀物和固体杂质进行分离,进而采用先进、合理的分离纯化工艺除去无效成分,保留有效成分和辅助成分的技术。
常用的分离方法有滤过分离、沉降分离和离心分离。
根据中药中有效成分溶于水或溶于乙醇的性质,中药提取分离常用的方法为水提醇沉法和醇提水沉法。
根据药材所含有效成分的性质及制剂所选剂型及成型工艺的特点,还可以选用絮凝沉淀法、膜分离法、透析法、盐析法、离子交换法、大孔树脂吸附法、聚酰胺吸附法、硅胶吸附层析法,分子蒸馏法、酶解法等分离方法对中药提取液进行分离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