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滨湖区人大领导对档案工作提出要求
- 格式:pdf
- 大小:70.20 KB
- 文档页数:1
河申遗单位成为此次大运河保护实地专家考察行程中重要的一站。
常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科教城党工委书记徐光辉一行50余人到档案博览中心参观考察。
在参观过程中,徐光辉驻足每个展区前仔细考察,并与随行的曾参与申遗工作的老同志亲切交流。
徐光辉表示,馆内的运河档案、资料是历史的见证,是大运河申遗的第一手参考资料,客观、公正地记录了历史情况,是申遗最可靠的凭证。
常州百年工商档案展示馆保留了这些真切的历史痕迹,并将这些老档案、老物件展现出来面向公众,让更多的人了解过去,了解历史文化,深刻体现了人文内涵和档案价值。
徐光辉说,常州市档案博览中心在未来的档案工作中应从历史传承和空间变换中,为运河文化价值的彰显寻找最佳结合点,改革创新、精益求精,让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让传统与时代水乳交融,最终实现大运河以人民为中心的保护、传承、利用和发展。
(邵而上)盐城市委常委、秘书长潘道津调研档案工作10月20日,盐城市委常委、秘书长潘道津到市档案局(馆)调研指导工作。
潘道津现场察看了市档案馆查档服务大厅、档案库房、盐城市情及档案知识两个专题展览,认真听取了局领导班子的情况汇报,潘道津指出,档案局(馆)的同志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甘于奉献、默默无闻,这几年来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在档案基础设施建设、业务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这是局(馆)领导班子和全体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对此市委是充分肯定的。
潘道津对档案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档案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是档案工作的永恒主题。
二是要加强档案法律法规、档案知识、档案文化的学习宣传,通过举办家庭档案展等活动,增强全社会的档案意识,营造浓厚氛围。
三是全面推进档案事业现代化建设,适应科技进步的要求,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实现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
同时要加强风险管控,确保档案实体、档案信息数据和信息系统安全。
四是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对县(市、区)的工作指导,主动走出去学习周边地区先进经验,着力打造多渠道、多形式的学习平台,全面提升档案干部队伍的业务素质。
江苏省档案管理条例(1998年8月28日江苏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档案的管理和收集、整理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的档案,是指反映本省行政区域内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的完整、准确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将档案事业列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健全档案机制,确定必要的人员的编制;加强档案基础设施建设,档案事业发展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障档案事业与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相协调。
第五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简称单位)以及公民,都有保护档案的业务。
对在档案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或者向国家捐赠重要、珍贵档案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档案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第二章档案机构及其职责第六条省档案管理部门主管全省档案事业,对全省档案工作实行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市、县(市、区)档案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管理工作,并依法进行监督和招待。
县级以上档案管理部门行使行政管理职能,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组织档案执法检查,查处档案违法行为;(二)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事业发展计划和档案工作的规章制度,推行并实施档案工作标准、规范;(三)负责档案工作业务监督和指导,组织档案价值的鉴定;(四)组织并指导档案理论与科学技术研究、档案专业教育、档案宣传以及档案干部的培训工作;(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工作。
江苏省档案管理条例(1998年8月28日江苏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3年4月21日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一次修正,2017年6月3日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第二次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档案的管理和收集、整理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的档案,是指反映本省行政区城内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的完整、准确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将档案事业列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健全档案机构,确定必要的人员编制;加强档案基础设施建设,档案事业发展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障档案事业与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相协调。
第五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简称单位)以及公民,都有保护档案的义务。
对在档案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或者向国家捐赠重要、珍贵档案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档案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第二章档案机构及其职责第六条省档案管理部门主管全省档案事业,对全省档案工作实行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市、县(市、区)档案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工作,并依法进行监督和指导。
县级以上档案管理部门行使行政管理职能,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组织档案执法检查,查处档案违法行为;(二)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事业发展计划和档案工作的规章制度,推行并实施档案工作标准、规范;(三)负责档案工作业务监督和指导,组织档案价值的鉴定;(四)组织并指导档案理论与科学技术研究、档案专业教育、档案宣传以及档案干部的培训工作;(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工作。
明确档案工作的各级分管领导相关文件
摘要:
一、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二、各级分管领导的职责与任务
三、相关文件的梳理与解读
四、确保档案工作高效运行的措施
正文:
档案工作是一项涉及国家安全、社会发展、人民利益的重要工作。
明确档案工作的各级分管领导及相关文件,对于确保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档案是历史的见证,是国家、社会、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活动的真实记录。
档案工作为领导决策、工作查考、学术研究等提供依据,同时也是维护历史真实面貌、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
其次,各级分管领导的职责与任务十分明确。
档案工作的分管领导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规,领导和组织本单位的档案工作。
具体职责包括:制定档案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档案业务培训,检查、指导、督促所属部门和单位的档案工作,组织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销毁等。
再者,相关文件的梳理与解读对于档案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文件包括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行业标准等。
通过对这些文件的解读,我们可以明确档案工作的要求、目标、方法等,从而为实际工作提供依据和指导。
为确保档案工作高效运行,各级分管领导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档案工作队伍建设,选拔、培训专业人才;二是加大投入,保障档案工作的经费需求;三是完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四是建立档案工作考核评价机制,激发工作积极性。
总之,明确档案工作的各级分管领导及相关文件,是确保档案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
了档案修复工作室、档案库房和查档接待大厅,慰问查档案一线干部职工,在查看过程中,与局领导班子成员不断交流、了解情况。
在调研活动中,王安顺充分肯定了市档案局(馆)在加强档案开发利用、安全保管和档案数字化等方面取得的成绩,高度评价档案干部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的精神。
王安顺同志结合个人成长经历,深情说到,档案工作非常重要,是整个社会运转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
在新的工作形势下,档案工作要创新有为,更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作为档案工作者,不仅要热爱岗位、勇于奉献,更要善于工作,要在单调寂寞、默默无闻的岗位上,学会充分开发利用档案资源,更好地发挥档案工作优势,为人生添彩、为事业争光。
(谢勇)苏州市委常委、秘书长黄爱军对档案工作作出批示3月21日,苏州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黄爱军在市档案局情况汇报上作出批示。
近日市档案局向市领导提交了工作汇报,着重汇报2017年的8项重点工作,包括“近现代中国苏州丝绸档案”参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办好2017年“一带一路”档案国际展和中俄丝绸档案和丝绸文化展、加快推进“中国丝绸档案馆”建设项目的立项及开工、新馆开馆等。
作为全市档案工作的分管领导,黄爱军批示指出“抓紧落实,进一步调动干部队伍的干事热情,力争取得更大成绩”,副市长徐美健也做出了“具体落实”的相关批示。
(周济)无锡市政协副主席蔡捷敏视察档案工作4月6日,无锡市政协副主席蔡捷敏率市政协学习文史委主任周艳阳、副主任袁彬彬等一行4人来到市档案局(馆),实地调研指导档案工作。
蔡捷敏副主席一行首先察看了档案展厅、查档大厅和档案特藏室,随后听取了市档案局局长钱中益对近年来无锡档案工作的情况汇报,重点了解了对接全省档案系统“7+1”工程要求。
蔡捷敏副主席对档案工作提出要求:一是要加强同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市史志办等部门的合作。
二是要将数字化作为档案工作发展的方向。
三是要加强对基层单位的档案专题培训与指导。
四是要对机关档案集中管理模式进行完善。
精心整理【发布单位】江苏省【发布文号】无锡市人民政府令2013年第136号【发布日期】2013-05-09【生效日期】2013-06-15【失效日期】【所属类别】地方法规【文件来源】无锡市人民政府《无锡市档案管理条例》实施办法《<无锡市档案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已经2013年4公布,自2013年6月15日起施行。
代市长汪泉年5月9日《无锡市档案管理条例》实施办法人事、科技、基建等档案资料。
(七)其他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
第三条市、市(县)、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简称档案管理部门)履行以下职责:(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制定本地区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及有关政策、制度和规定,编制年度计划并监督实施。
(二)对本地区档案事业实行统筹规划、宏观管理;对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档案工作进行协调、指导、监督。
(三)开展档案执法检查,查处违反档案法律法规行为。
(四)组织档案保护和档案理论与技术研究、档案宣传、档案普法、档案教育与培训等工作。
(五)组织档案学术研究交流活动。
(六)对同级综合档案馆进馆范围进行调整,组织开展档案接收、征集、保管、利用等各项工作。
(七)对本地区档案事业发展情况以及同级综合档案馆进馆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年度评估。
(八)承办同级政府以及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四条综合档案馆、专门档案馆和各单位档案室(以下简称档案馆(室))应当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配备符合要求的档案库房、专用设备、专业人员,落实相关工作经费,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实现档案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安全和有效利用。
第五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在档案馆(室)查阅、利用相关档案信息的权利,并承担保护档案的义务;对违反档案法律法规、损害档案的行为,有权向所在地档案管理部门举报。
第六条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向档案馆(室)提供、捐赠档案资料。
对档案工作的意见与建议档案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各个领域的信息管理和保护。
档案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也关系到个人和组织的利益。
在当前信息时代,档案工作更加需要高效、规范、科学、安全、便捷。
因此,对于档案工作,我们应该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档案管理法律法规建设档案管理是一个需要遵守法律法规的行业,只有在法律法规的指导下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因此,在加强档案管理方面,我们应该注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新的或者完善现有的档案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以适应当前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需求。
2. 加强执法力度:对于违反档案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要严格打击,并加大惩罚力度。
3. 增加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宣传档案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并鼓励公民参与到档案管理中来。
二、提高档案工作的科学化水平科学化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加强科学化建设,才能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 加强数字化建设: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对档案进行管理和保护,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安全性。
2. 建立档案信息系统:建立完整、规范、安全的档案信息系统,以便于信息共享和利用。
3. 加强数据分析和挖掘:对于已有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以发现其中潜在的价值,并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三、加强档案保护工作档案保护是档案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加强保护工作才能更好地保障社会利益。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 建立健全的保护制度:制定完善的保护制度,并加强对其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
2. 加强防火防盗措施: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火灾、盗窃等事故的发生,确保档案安全。
3. 建立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以便于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
四、加强档案利用工作档案利用是档案管理的重要环节,只有加强利用工作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无锡市档案资料征集办法正文:---------------------------------------------------------------------------------------------------------------------------------------------------- 无锡市人民政府令(第79号)《无锡市档案资料征集办法》已经2005年12月19日市人民政府第4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
二00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无锡市档案资料征集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征集流散在社会上的档案资料,有效保护和利用档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江苏省档案管理条例》、《无锡市档案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档案资料,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文化、宗教等社会活动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音像、电子文件、实物等历史记录及与之有关的材料。
本办法所称征集,是指本市各级综合档案馆(以下简称“档案馆”)依照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将散存、散失的档案资料收集进档案馆的活动。
第三条市、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档案资料征集工作的领导,统筹安排征集档案资料所需经费。
市、市(县)、区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资料征集工作,指导、监督同级或者下级档案馆的征集工作,查处征集中的违法行为。
第四条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都有保护档案资料的义务,对征集工作应当予以支持配合。
对档案资料征集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或者有关部门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五条征集档案资料的范围:(一)各历史时期形成的公务及私人文书,如:公文、信函、布告、契约、家(族)谱、年谱、日记、票据、账簿等;(二)各历史时期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音像资料和实物;(三)各历史时期单位和个人自行编制、撰写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及地方特色的报纸书刊及文章,如:古籍、史志、文学、艺术作品、风土民俗读物、行(专)业报刊、资料集等;(四)记载本行政区域内自然、文化遗产及各类保护区、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的档案资料;(五)本籍或曾经在本行政区域内工作且具有一定影响人物的档案资料,包括亲笔手稿和信函、笔记、论著、艺术作品、印刷出版物、证书、奖品、音像、实物等;(六)具有地方代表性的名、特、优产品的档案资料;(七)民主党派、宗教组织、社团组织形成的档案资料;(八)本行政区域内获得省(部)级以上各项荣誉的证书、奖牌等实物;(九)本级国家机构、组织在政务活动、外事活动或者社会交往中接受的重要礼品等实物;(十)其他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
明确档案工作的各级分管领导相关文件一、背景为加强和规范各级分管领导在档案工作中的职责和权限,提高档案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特制定本文件。
二、目的明确各级分管领导在档案工作中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档案保护、利用与服务的全面发展。
三、工作要求1. 分管领导要全面认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准确理解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切实履行档案管理岗位职责。
2. 分管领导要牢固树立档案保护的思想认识,加强对档案工作的统筹和指导,确保档案管理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3. 分管领导要关注档案工作的实际需求,积极推动档案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管理的效能和便利性。
4. 分管领导要对档案工作进行定期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确保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5. 分管领导要积极推动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各级机构和社会公众提供有关档案的服务,提升档案工作的影响力和社会价值。
6. 分管领导要关注档案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能力提升,鼓励档案人员参与专业交流和学术研究,提高档案管理的专业水平。
四、具体职责1. 分管领导要制定档案管理的工作计划和目标,明确档案工作的重点和重要事项,并监督落实。
2. 分管领导要加强对档案机构的管理,确保档案机构的正常运行和工作效率。
3. 分管领导要落实档案资源的合理利用,做到保护与开发兼顾,推动档案资源共享、互联互通。
4. 分管领导要积极组织档案文化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档案工作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5. 分管领导要加强对档案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6. 分管领导要做好档案工作的信息报送与汇总工作,确保档案工作数据的准确、及时和完整。
五、工作方法1. 分管领导要与档案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了解档案工作的最新进展和问题,并积极提供指导和支持。
2. 分管领导要积极参与档案工作的规划、决策和推动工作,确保档案工作与机构的整体发展目标相一致。
3. 分管领导要积极开展档案工作的培训和研讨活动,提高档案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水平。
无锡市档案管理条例(2011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无锡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1.05.25•【字号】无锡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9号•【施行日期】2011.08.01•【效力等级】较大的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档案管理正文无锡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9号)《无锡市档案管理条例》已由无锡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于2011年4月28日修订,经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2011年5月25日批准,现予公布,自2011年8月1日起施行。
2011年5月25日无锡市档案管理条例(2004年5月26日无锡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制定2004年6月17日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批准2011年4月28日无锡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修订2011年5月25日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档案管理,有效地收集、保护和利用档案,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江苏省档案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档案,是指本市行政区域内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实物、电子文件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本市行政区域内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四条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将档案事业列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档案基础设施建设,将档案事业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障档案事业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当地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促进数字档案馆建设,建立档案信息服务网络体系,提高档案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