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 复习教案精品教育.doc
- 格式:doc
- 大小:45.01 KB
- 文档页数:4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教案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一、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1)了解电话是如何把声音传递到远方的。
(2)了解电话交换机的作用。
(3)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
2.科学思维归纳电话是如何传递信息的。
3.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讲述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不怕困难、积极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
2.难点:电话交换机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如果我们想了解远在他乡的亲友的近况,你可以怎么做?(二)新课教学1.电流把信息传到远处教学情境:简单介绍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然后让同学阅读教材第145~146页。
小组交流讨论下列问题:(1)最简单的电话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2)电话是怎么样传声的?知识归纳:(1)电话由听筒和话筒组成。
(2)话筒由金属盒、炭粒、膜片构成。
(3)听筒由电磁铁、螺线管、膜片构成。
(4)话筒的作用:把声音信号转变为电流信号。
(5)听筒的作用:把电流信号转变为声音信号。
说明:一部电话机的话筒应该与对方的听筒相连接,对方的话筒与本机的听筒相连接,这样才能听到对方的声音。
2.电话交换机教学情境:阅读教材第146页的电话交换机部分,小组交流讨论下列问题:(1)一个区有5部电话,如果一部电话机只能固定地与另一部电话机接通,要使这5部电话机中的任意两部都能互相接通,要架设多少对电话线?(2)如何减少线路的数量,但仍能保证5部电话中的任意两部可以互相通话?知识归纳:(1)电话交换机的交换方式:第一种是人工交换,第二种是电话自动交换。
(2)电话交换机作用:提高线路的利用率。
3.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教学情境:教师让学生通过举手来传递数字信号。
两个同学离远一些,举手表示“1”,不举手表示“0”,通过“0”“1”的不同排列传递信息。
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了解数字通信。
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第148页的相关内容,小组交流讨论下列问题:电话信号分为哪两种,什么叫做模拟信号?什么叫做数字信号?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知识归纳:电话信号分为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两种。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话的基本结构以及电话是如何把声音传递到远方。
2.了解电话交换机的用处。
3.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和活动,说明电话交换机的作用和展示什么是数字通信,增强学生运用物理知识的观念和能力。
2.通过讨论和活动,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合作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不怕困难、积极探索的精神,了解技术改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及交换机的用处。
教学难点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如果我们想了解远在他乡的亲友的近况,你可以怎么做?由导出新课题电话。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电流把信息传递到远处活动1:教师介绍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然后让同学们看PPT课件和阅读P145—P146。
小组交流讨论下列问题:(1)最简单电话是哪两部分组成?(2)电话是怎么样传声的?教师归纳总结:(1)电话由听筒和话筒组成。
(2)话筒由金属盒、碳粒、膜片构成。
人对话筒说话时,声波使膜片振动,膜片忽松忽紧的压挤碳粒,使金属盒的电阻忽大忽小,在电路里就产生了强弱随声音振动而变化的电流,是声音信号转化为变化的电信号。
听筒由永磁铁、螺线管、薄铁片构成。
当电路中忽强忽弱的电流通过听筒里的螺线管的时候,磁铁对听筒薄铁片的吸力就发生忽大忽小的变化,薄铁片在这种忽大忽小的力的作用下就振动起来,听筒薄铁片的振动情形跟话筒膜片的振动情形是一样的,就听到与话筒前面的讲话相同的声音。
它是使变化的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
探究点二电话交换机活动1:思考下面问题,一个区有5部电话,如果一部话机只能固定的同另一部话机接通,要使这5部话机中的任意两部都能花香接通,要架设多少对电话线。
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要架设10对电话线。
活动2:思考能够想出一个办法,要求减少线路的数量,但人能保证5部电话中的任意两部可以互相通话?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装交换机,就知需要5对电话线。
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教案设计(新人教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一节现代顺风耳—电话【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电话是如何把声音传递到远方的;2.了解电话交换机的用处;3.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
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录像、老师讲解,了解电话是如何传递信息的;2.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活动,说明电话交换机的作用;通过学生活动展示什么是数字通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讲述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不怕困难、积极探索的精神,了解技术改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学生讨论和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电话原理及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
难点:了解电话交换机的应用。
【教学准备】或【实验准备】教师用(学生每组):多媒体、演示电话机一部、视频资源【教学过程】主要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联系时事热点、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时事热点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课题】XX年3月8日凌晨2点40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一架载有239人、由吉隆坡飞往北京的波音777于万米高空突然消失,举世震惊。
中、美、马等十一国联合搜救;多少国人牵肠挂肚、24小时守候手机期待搜救的最新消息……【揭示课题】古人是如何传递信息的?现代人事如何传递信息的?电话为什么能够传声呢?为马航mH370失联祈福!古人:烽火狼烟;快骑驿站;鸿雁传书;鸡毛信……现代人:手机;旗语、网络通信等……二、合作探究,建构知识(一)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电话的构造2.话筒与听筒。
(二)电话交换机(一)体验感受、互动研讨播放视频,了解贝尔和他的“电话”电话走进了千家万户,你知道电话是谁发明的吗?2.观察老电话机,了解电话的构造【看一看】电话由那两部分组成?【议一议】人发出声信号经过电线传到了被叫的耳朵?打电话的时候你看到电话线在振动吗?话筒、听筒、电话线的作用是什么?【拆一拆】①话筒、听筒的构造是怎样的?②话筒是怎样将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③听筒是怎样将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的?【归纳总结】话筒由金属盒、碳粒(碳精)、膜片构成.人对话筒说话时,声波使膜片振动,膜片忽松忽紧地压挤碳粒,使金属盒的整体电阻忽大忽小,在电路里就产生了强弱按声音振动而变化的电流,使声音转化为变化的电流.2听筒由永磁铁、螺线管、薄铁片(膜片)构成.当电路中忽强忽弱的电流通过听筒里的螺线管的时候,磁铁对听筒薄铁片的吸力就发生忽大忽小的变化,薄铁片就振动起来使变化的电流转化为声音.【练一练】电话机听筒里发生的主要能量转化是A.电能转化为机械能B.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内能变成电能D.电能变成内能电话的听筒主要应用了电流的A.热效应B.化学效应c.磁效应D.三种效应都有过渡:在电话刚问世的时候,一部电话机要与多少部电话机通话,就要有多少对电话线与外部相连。
第1课时现代顺风耳——电话【教学目标】1.了解电话是如何把声音传递到远方的.2.了解电话交换机的用处.3.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4.通过看视频、老师讲解,了解电话是如何传递信息的,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5.通过学生讨论和活动,说明电话交换机的作用,展示什么是数字通信,增强学生运用物理知识的观念和能力.6.通过讲述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不怕困难、积极探索的精神,让学生了解技术改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7.通过学生讨论和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合作意识.【教学重点】1.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2.电话交换机的作用.3.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教学难点】了解电话交换机的应用.【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源、演示电话机一部、电话挂图一幅.【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师如果我们想了解远在他乡的同学或朋友的近况,你可以怎样做?(由此导出新课:电话.)【进行新课】知识点1 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教师介绍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电话.教师取两部手机让两名学生相互通话.师电话是现代生活中的重要通讯工具,它为什么能传声呢?电话的基本构造是什么?电话是怎样传声的?请同学们看挂图,讨论得出答案.生1:电话由话筒和听筒组成.生2:话筒由金属盒、碳粒、膜片构成.生3:人对话筒说话时,声波使膜片振动,膜片忽松忽紧地压挤碳粒,使金属盒的电阻忽大忽小,在电路里就产生了强弱随声音振动而变化的电流,使声信号转化为变化的电信号.生4:听筒由永磁铁、螺线管、薄铁片(膜片)构成.生5:当电路中忽强忽弱的电流通过听筒里的螺线管的时候,磁铁对听筒薄铁片的吸力就发生忽大忽小的变化,薄铁片在这种忽大忽小的力的作用下就振动起来,听筒薄铁片的振动情形跟话筒膜片的振动情形是一样的,就听到与话筒前面的讲话相同的声音.它是使变化的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让我知道电话是怎样工作的,也知道是电流把声音传到远方.知识点2 电话交换机师思考下面问题,一个地区有5部电话,如果一部话机只能固定地同另一部话机接通,要使这5部话机中的任意两部都能互相接通,要架设多少对电话线?(同学们都在画,并讨论)生:要架设10对电话线.师你能否想出一个办法,要尽量减少线路的数量,但仍能保证5部电话中的任意两部可以相互通话?生:装交换机,这样只需要5对电话线.师大家请看屏幕(播放交换机的发展),从片中我们了解了交换机的发展,以及电话使人与人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师电话“占线”是怎么回事?学生看书、思考.师占线时对方话机并不一定在使用,但连接两台交换机之间的连线一定在使用,长途时比较常见.知识点3 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师让一组同学做一个游戏:第一个同学先举左手再举右手,第二个将其动作重复一遍,第三个……这样最后一个同学就知道第一个同学做了什么动作.教师又叫三个同学手拿电筒,通过亮暗的次数来传递信息.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1.模拟信号使用模拟信号的通信方式叫模拟通信.模拟信号在长距离传输和多次加工、放大的过程中,信号电流的波形会改变,从而使信号丢失一部分信息,表现为声音、图像的失真,严重时会使通信中断.2.数字信号数字信号只包含两种不同的状态,形式简单,所以抗干扰能力特别强.现代的电话已经全部都采用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和处理.3.莫尔斯电码莫尔斯电码的点和划的不同组合代表不同的数字和字母.4.体验数字通信师数字通信是一种既现代又古老的通信方式,同学们可以分成几组,每组独立设计出一种数字通信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递的游戏.生1:我们组是用一面小镜子通过阳光传递数字信号.两个同学离远一些,然后转动小镜子使它反射阳光,射向对面的同学,其有光代表“1”,无光代表“0”,通过“0”“1”的不同排列传递信息.生2:我们组是通过举手来传递数字信号.两个同学离远一些,举手表示“1”,不举手表示“0”,通过“0”“1”的不同排列传递信息。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考点精讲】【说明】光〔包括不可见光〕属于电磁波的一种。
在真空中电磁波传播得最快,这是宇宙中的极限速度。
【注意】由于真空中的电磁波的速度是个常数,所以波长与频率的关系是:频率越高,波长越短;频率越低,波长越长。
二、电磁波的应用1.电磁波能够传递信息:如卫星电视、互联网、、雷达、无线电播送等。
【说明】一切无线电都是利用了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特别要注意互联网通过光纤来传递信号,用激光作为载体,光属于电磁波的一种,所以光纤〔光缆〕也是利用电磁波来工作的。
2. 电磁波能够传递能量:如太阳光传递能量、激光手术等。
三、信息技术与现代通信现代通信网络主要包括卫星通信、光缆〔光纤〕通信和移动通信。
这些通信方式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
【易错点】判断一种通信方式是否利用电磁波来工作,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它是否为无线通信〔光缆通信除外〕。
固定、有线电视从工作站到用户端,是利用电流来传递信息,不是电磁波。
【典例精析】例题1〔福州中考〕在2021年芦山地震救灾中,先遣救援人员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发生灾情的位置进行定位,并及时将信息反应给抗震救灾指挥中心,为救灾争取了珍贵的时间。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传递信息主要依靠〔〕A. 超声波B. 次声波C. 红外线D. 电磁波思路导航:此题考查电磁波、声波相关知识。
A、B选项中,超声波、次声波属于声波〔机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选项C中,红外线属于电磁波,其主要作用是热作用强,主要用于加热物体、红外遥感、红外夜视仪、电视遥控器等;选项D中,电磁波波谱中包括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等,卫星通信利用的是电磁波。
答案:D例题2〔咸宁中考〕光导纤维的主要用途是用来传递信息,进行通信,把要传输的信息变成光信号在光纤中传播,如下图,那么光在光纤中的传播方式是〔〕A. 沿着光纤的中轴线直线传播B. 沿着光纤的外壁屡次折射传播C. 沿着光纤的内壁屡次反射传播D. 沿看光纤螺旋式地曲线传播思路导航:此题考查光的传播、信息的传递。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复习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持以孩子们的需求和兴趣为出发点,设计出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
本节课的主题是“信息的传递”,我希望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能够理解信息传递的基本概念,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一、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信息传递的基本方式,如语言、动作、图像等。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孩子们对信息传递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索和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孩子们理解并掌握不同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和运用。
2.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白板、彩笔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贴纸、剪刀、胶水等。
四、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我通过播放一段有趣的动画片,引导孩子们观察并描述动画片中人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
这样既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又能帮助他们回顾已学过的知识。
2. 主题活动一:信息传递游戏(10分钟)我将孩子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派一名代表在白板上写下一种信息传递方式(如语言、动作、图像等),其他组员需要通过这种方式传递信息。
通过实践,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
3. 主题活动二:探索信息传递的奥秘(15分钟)我给每个小组发放一套材料,包括笔记本、彩色笔、贴纸、剪刀、胶水等。
要求他们通过合作,设计一个能够展示信息传递方式的的作品。
孩子们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方式,展示他们对信息传递的理解。
4. 分享与讨论(10分钟)每个小组将他们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解释他们选择的传递方式和寓意。
其他小组可以就他们的作品提出问题或发表看法。
通过分享与讨论,孩子们能够加深对信息传递方式的理解,并提高他们的表达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并掌握不同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和运用。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考点精讲】一、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产生变化的电流产生电磁波传播在很多介质中可以传播,在真空中也能传播速度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用c表示:c=3×108m/s波长与频率c=λf,其中:λ表示波长,单位是m;f表示频率,单位是Hz【说明】光(包括不可见光)属于电磁波的一种。
在真空中电磁波传播得最快,这是宇宙中的极限速度。
【注意】由于真空中的电磁波的速度是个常数,所以波长与频率的关系是:频率越高,波长越短;频率越低,波长越长。
二、电磁波的应用1.电磁波能够传递信息:如卫星电视、互联网、手机、雷达、无线电广播等。
【说明】一切无线电都是利用了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特别要注意互联网通过光纤来传递信号,用激光作为载体,光属于电磁波的一种,所以光纤(光缆)也是利用电磁波来工作的。
2. 电磁波能够传递能量:如太阳光传递能量、激光手术等。
三、信息技术与现代通信现代通信网络主要包括卫星通信、光缆(光纤)通信和移动通信。
这些通信方式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
【易错点】判断一种通信方式是否利用电磁波来工作,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它是否为无线通信(光缆通信除外)。
固定电话、有线电视从工作站到用户端,是利用电流来传递信息,不是电磁波。
【典例精析】例题1(福州中考)在2019年芦山地震救灾中,先遣救援人员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发生灾情的位置进行定位,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抗震救灾指挥中心,为救灾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传递信息主要依靠()A. 超声波B. 次声波C. 红外线D. 电磁波思路导航:本题考查电磁波、声波相关知识。
A、B选项中,超声波、次声波属于声波(机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选项C中,红外线属于电磁波,其主要作用是热作用强,主要用于加热物体、红外遥感、红外夜视仪、电视遥控器等;选项D中,电磁波波谱中包括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等,卫星通信利用的是电磁波。
答案:D例题2(咸宁中考)光导纤维的主要用途是用来传递信息,进行通信,把要传输的信息变成光信号在光纤中传播,如图所示,那么光在光纤中的传播方式是()A. 沿着光纤的中轴线直线传播B. 沿着光纤的外壁多次折射传播C. 沿着光纤的内壁多次反射传播D. 沿看光纤螺旋式地曲线传播思路导航:本题考查光的传播、信息的传递。
从图中和生活经验可以判断光纤是弯曲的,所以光不可能沿直线传播,A错误;折射是光在两种透明介质中传播,如果光在光纤中折射,则光将从光纤中射到空气中,不沿光纤传播了,B错误;光射到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射,光在光纤的内壁多次反射,传播到远处,C正确;光纤是透明均匀介质,光不可能会曲线传播,D错误。
答案:C例题3(潍坊中考)(多选)电磁波家族成员很多,有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
电磁波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关于电磁波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验钞机利用红外线来辨别钞票真伪B. 手机利用无线电波传递信号C. 遥控器利用紫外线实现对电视机遥控D. 微波沪利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思路导航:本题考查了电磁波的应用。
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来辨别钞票真伪,而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故A、C选项都错误;手机通过无线电波与电话网络联系,而微波炉是通过微波引起被加热物品中分子的高频率振动来加热食物的,故B、D选项都正确。
答案:BD【总结提升】(答题时间:45分钟)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红外线不是电磁波B.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小于光速C. 电磁波的频率越高其波长越长D. 电磁波的频率越高其波长越短2. 关于电话的工作过程,有如下几句话,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①膜片忽松忽紧挤压碳粒②人对话筒说话时,声波使膜片振动③电阻忽大忽小④磁体对铁片的吸引力忽大忽小,使铁片振动,振动情形和对方说话相同⑤在电路中产生了强弱按声音振动而变化的电流A. ①②③④⑤B. ②①③⑤④C. ②①④③⑤D. ①②③⑤④3. 电话机中听筒的作用是()A. 碳粒电阻随声音强弱变化,使电流随声音强弱变化B. 将声音转变为电阻C. 使线圈的磁性随电流而变化,使薄铁片发生振动而产生声音D. 使电流直接转变为声音4. 以下几种做法,哪种不是向人们传递信息的()A. 体育比赛时发令员的枪声B. 利用信鸽送信C. 交警利用手势指挥交通D. 利用照相机拍照5. 手机是现代人们最常用的通信工具之一,手机间通话和收发信息是利用()A. 微波传送B. 超声波传送C. 光纤传送D. 空气传送6. 在地球赤道上空适当位置利用地球同步通信卫星转播足球赛实况。
若要使地球上各地均能收到卫星转播的信号,所需卫星的颗数最少为()A. l颗B. 2颗C. 3颗D. 24颗7. 下列关于信息传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光和电磁波中,只有电磁波能够传递信息B. 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都是利用导线中的电流传递信息的C. 摄像机拍得的物体图像,直接通过发射天线发射传播信息D. 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都可以用来传递信息8. 关于光纤通信,小明同学曾思考这样的问题:在漫长的线路上,光纤免不了要拐弯、缠绕,而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激光通信信号怎能从一端传到另一端呢?后来在“研究光纤怎样传输光信号”的活动中,他终于明白激光信号在光纤中()A. 就像水流沿弯曲水管流动那样B. 就像电流沿弯曲导线传播那样C. 不断地经光纤壁反射而向前传播D. 不断地在光纤中折射而向前传播9. 车载GPS导航仪是通过与导航卫星互相传递信息,确定汽车的准确位置,并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出来。
如图,是为汽车驾驶员导航。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导航仪与导航卫星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B. 导航仪上的移动电话是通过电流传递信息C. 导航卫星发射的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 导航卫星发射的电磁波比光的传播速度慢10. 电磁波家族成员很多,有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等,它们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例如,电视机的遥控器就是利用_______来工作的;某电台发射的电磁波波长为3m,其频率是________MHz。
11.手机接收到来电信号时,指示灯发光并发出声音(或振动);拨打别人的手机,如对方接收不到信号,会听到“您拨打的用户暂时无法接通”的提示。
现用两部手机、硬纸鞋盒和金属点心盒做“探究不同材料对接收电磁波的影响”实验:将一部手机先后放到鞋盒和点心盒内(盖严盒盖),再用另一部手机拨打盒内手机,参见下图。
在下列判断盒内手机能否接收到信号的方法中,不可靠的是()A. 听是否有“暂时无法接通”的提示B. 盒内手机设为振动,触摸盒子感觉是否振动C. 盒内手机设为响铃,听是否传出声音D. 在盒盖上开一个小孔,看盒内手机指示灯是否发光1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947年,第一台微波炉问世,微波炉就是用微波来煮饭烧菜的。
微波是一种电磁波,这种电磁波的能量不仅比通常的无线电波大得多,而且还很有“个性”,微波一碰到金属就发生反射,金属根本没有办法吸收或传导它;但微波可以穿过玻璃、陶瓷、塑料等绝缘材料,且不会消耗能量;而含有水分的食物,微波不但能透过,其能量反而会被吸收。
微波炉正是利用微波的这些特性制作的。
微波炉的外壳用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成,可以阻挡微波从炉内逃出,以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装食物的容器则用绝缘材料制成。
微波能穿透食物,并使食物中的水分子也随之运动,剧烈的运动产生了大量的热能,于是食物“煮”熟了。
这就是微波炉加热的原理。
(1)通过短文的阅读,在微波炉中应选用下列哪种容器来加热饭菜()A. 不锈钢盆子B. 铁盆子C. 玻璃盆子D. 铜制盆子(2)微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m/s;请你猜想,微波________能量(填“具有”或“不具有”);(3)为安全使用微波炉应选用孔插座;(4)微波炉的外壳为什么用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成1. D 解析:红外线包括电磁波,A 错误;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B 错误;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成反比,所以选D 。
2. B 解析:话筒的作用是把声音的振动转化为强弱变化的电流,人对话筒说话时,声波使膜片振动膜片忽松忽紧挤压碳粒电阻忽大忽小在电路中产生了强弱按声音振动而变化的电流。
电流经过听筒,听筒通过电磁铁把它转化为膜片的强弱振动,把传输的声音还原出来。
3. C 解析:话筒的作用是把声音的振动转化为强弱变化的电流,电流经过听筒,听筒通过电磁铁把它转化为膜片的强弱振动,把传输的声音还原出来。
4. D 解析:发令员的枪声是向运动员传递起跑的信息;信鸽送信也是传递信息的;交警利用手势指挥交通是向司机传递交通信息;利用照相机拍照是记录信息。
5. A 解析:手机属于移动电话,用微波传递信息。
6. C 解析:卫星距离地球的高度约为36000 km ,卫星的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运行轨道为位于地球赤道平面上圆形轨道,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等,即23时56分4秒,卫星在轨道上的绕行速度约为3.1公里/秒,等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布设3颗通信卫星如下图,即可实现除两极外的全球通信。
7. D 解析: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其实质都是以电磁波为载体来传递信息的。
而利用计算机实现的网络通信,在计算机之间传递信息的可以是导线、光缆,也可以是微波等。
8. C 解析:激光在光纤中不断地经光纤壁反射而向前传播。
9. A 解析:导航仪与导航卫星之间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移动电话也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电磁波在真空中可以传播,和光传播的速度相同。
10. 红外线 100 解析:电视机的遥控器就是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m/s 1038⨯,根据c f λ=,可知: 88310/1101003cm s f Hz m λ⨯===⨯=MHz 11. D 解析:“暂时无法接通”说明对方接收不到信号;若收到信号,盒子会传出振动;同样,盒子内有空气,可以传递声音;盒盖上开一个小孔则金属盒不是封闭的,会影响实验结果。
12.(1)C (2)3×108 具有 (3)三 (4)微波炉外壳用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成,是由于金属根本没有办法吸收或传导微波,这样能防止能量的损失和向外辐射给人体造成伤害。
解析:(1)微波一碰到金属就发生反射,金属根本没有办法吸收或传导它。
所以不能使用金属盆子。
(2)微波也是电磁波,波速等于光速3×108 m/s 。
微波能加热食物,所以具有能量。
(3)微波炉有金属外壳,所以要接地,应使用三角脚插。
(4)从微波能否泄漏对人体造成辐射的角度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