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一套校园集体舞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11
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B卷一、单选题 (共26题;共54分)1. (2分)“米老鼠”的创作者华德·迪士尼,在他成名前没有一家报社愿意推销他的漫画。
后来一家教堂雇佣他为教堂画海报,那里有许多老鼠,启发了他的灵感,创造了“米老鼠”这个形象,从此名扬天下。
迪士尼的成功道路启示我们()①创造存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②要敢于打破常规,开创前人未走之路③到教堂里画画就能有所创新④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A . ②③④B . ①②③C . ①③④D . ①②④2. (2分)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我们的身体发生很大变化。
下面的选项中不属于青春期生理变化的是()A . 身体外形的变化B . 内部器官的完善C . 性机能的成熟D . 自信开朗,愿意与同学交往3. (2分)“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完美的地方,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每天给自己一个美丽的笑脸,这是()A . 悦纳他人的表现B . 悦纳自己的表现C . 自恃清高的表现4. (2分)青春期的心理变化会给青少年带来一些不良情绪,以下做法正确的是()①多与父母、老师、同学沟通②提高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③保持自我完善的意识,多读书,多运动④听之任之,任其发展A . ①②③B . ①②③④C . ②③④D . ①③④5. (2分)爱因斯坦的老师海因里希韦贝尔对爱因斯坦说:“你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小伙子,可是你有一个毛病,就是你什么都不愿意让人告诉你。
”在这里,海因里希韦贝尔老师说的毛病正是爱因斯坦可贵的有点——思维品质的独立性。
思维的独立意味着()A . 干预和别人争辩就是独立B . 独立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C . 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D . 提出自己的观点,人云也云6. (2分)批判精神,有助于促进我们思维的成熟,表达出内心真实的想法。
关于培养批判精神,说法正确的是()①敢于挑战权威②针对他人进行攻击③主动提出质疑④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A . ①②③B . ①②④C . ①③④D . ②③④7. (2分)开发青春的创造力,我们要()①敢于质疑,敢于向传统、权威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②努力探索,注重实践,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③放弃学业,去培养、发展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④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激发创造潜力A . ①②③B . ②③④C . ①③④D . ①②④8. (2分)看了《三体》之后,小明对很多问题都感兴趣,他说:“作者脑洞好大,我也希望能够造出最先进的天文望远镜,让人类不再为食物发愁,能够随时进入太空,能够读懂别人的思想……不过这些想法都太遥远了,我根本做不到……”对此。
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培训活动在京举办等作者:来源:《体育教学》2007年第05期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培训活动在京举办根据《教育部关于推广〈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的通知》(教体艺函〔2007〕4号),2007年9月1日起将在全国中小学推广第一套中小学校园集体舞。
2007年7月7-9日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举办了第一套中小学校园集体舞辅导教师培训班。
此次培训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管艺术教育的处长及艺术专干参与,研究、部署各省培训、推广的有关事宜。
培训分别请创编组成员对第一套中小学校园集体舞的7个舞蹈(小学组《好朋友》、《阳光校园》、《小白船》,初中组《青春旋律》、《校园秧歌》,高中组《青春风采》、《校园华尔兹》)进行了专门培训。
在培训的过程中教育部体卫艺司艺术处万丽君处长兴致勃勃地带领各省分管艺术教育的处长一同学练交流、研讨。
关于提高朝阳区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实施课间操能力的实践研究——北京市朝阳区十八里店中学课间操展示现场会为提高北京市朝阳区中学课间操的整体水平发展,近日在十八里店中学举行了“关于提高朝阳区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实施课间操能力的实践研究”暨“十八里店中学课间操展示”现场会。
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体育教研室根据朝阳区教委发展均衡教育,支持农村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指示精神,认真分析了目前朝阳区农村中学的特点,即数量已经下降到16所,打工子弟占在校生的60~85%,流动性大等,给这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体育教学更是不容乐观。
根据农村中学体育工作的现状,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音体美教研室胡凌燕特级教师申报了“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关于提高朝阳区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实施课间操能力的实践研究》的课题,以此为抓手,建立起研训一体的培训模式。
从课间操作入手,推动农村中学体育工作的开展,提高体育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发展,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使他们克服懒散倦怠,避免安逸,认真钻研业务,掌握过硬的本领,设计出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和时代性的新的课间操,为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为实现“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及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也为体育教师的自身发展做出努力。
小学校园集体舞动作说明及图解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好朋友》一、舞蹈介绍(一)舞蹈风格和基本特点校园集体舞《好朋友》是属于轻快跳跃型的舞蹈,它运用了孩子们易于掌握的跑跳舞步,具有活泼、动感、充满热情的风格,伴着游戏的模式在不断交换的舞伴中相互交流,寻找快乐,增进友谊。
该舞蹈的音乐在传统的《找朋友》音乐的基础上拓展融入强烈的鼓点,充分体现了鲜明的节奏感和团队配合的意识。
学生在2/4拍的节奏中可跳出轻快的舞步。
(二)舞蹈动作基本结构《好朋友》舞蹈的基本结构是:脚下以跑跳步为主,每拍一步,左右交替跑跳,并配以夸张的礼仪舞姿和潇洒的拍手动作,在跳跃的动感节奏中,舞出天真烂漫的童心世界。
1、圆圈队形(以8位男生、8位女生队形变化为例,图标“△”为男生,“○”为女生)(1)圆圈队形变化准备拍形成一个大圆圈,男生、女生都面向圆心站立。
(2)圆圈队形变化男生原地在外圈,女生在里圈逆时针方向分别跑跳步至第4位男生面前,两人面对面做礼仪动作。
图10(3)圆圈队形变化4人一组的四个小圆圈,用跑跳步向逆时针方向前进两图11(4)圆圈队形变化女生原地在外圈,男生在里圈逆时针方向分别跑跳步至第4位女生面前,两人做礼仪动作。
图12二、基本动作与教学(一)基本动作教学1、脚的基本动作(1)跑跳步:弱拍起右吸腿至左腿膝盖处,右脚踩地跳的同时左脚吸至右脚膝盖处。
然后左右交替一个八拍,共八步。
每拍一步,左右脚交替跑跳。
在做跑跳步伐时,上身要控制住,胯部向上提,保持后背挺拔。
(2)踏跳步:右脚右旁侧步的同时膝盖弯曲,左脚向右靠拢并步跳,着地时并成正步。
左面步伐动物与右面相同。
(3)右上步:右脚往前迈一步,左脚跟上与右脚并拢成正步。
2、手的基本动作(1)双手前平举:双手搭在前方同学的肩膀上,身体保持挺拔,排头的同学双手立掌前平举,五指并拢。
(2)行军礼:左手叉腰,右手五指并拢,在太阳穴位,行军礼。
(3)单手侧展:左手叉腰,右手向右斜上方伸直,掌心朝内向上。
中小学课间操的组织内容和形式的调查与研究中小学课间操的组织内容和形式的调查与研究刘云英摘要利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石家庄市部分中小学现行课间操的组织形式、内容以及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现阶段各学校师生对课间操的认识、组织形式与内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
并结合试行中的课间校园集体舞,提出对课间操较为合理的解决和改进的方法与建议。
关键词课间操组织内容与形式校园集体舞调查与研究Kejian Cao primary and secondary content and form of the Organization of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liuyunyingAbstract The reason which using literature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so on material law, questionnaire survey procedure and data method of average, to the Shijiazhuang Partial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present gymnastic exercises's configuration of organization, the content as well as the implementation situation carry on the investigation, the analysis present stage various schools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aspects and so on gymnastic exercises's understanding, configuration of organization and content has the question which and produce.And unifi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the class recess campus group dance, proposes to a gymnastic exercises more reasonable solu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method and the suggestion.Kewords Kejian Cao Campus Jiti Wu Organize content1 引言中小学课间操在我国已有近百年历史,它是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基本动作与教学说明(小学)-《小白船》分类:体育人生 | 标签:集体舞基本动作教学说明2007-09-04 11:20阅读(1651)评论(1)《小白船》一、舞蹈介绍(一)舞蹈风格和基本特点校园集体舞《小白船》是属于典雅华丽的舞蹈,它运用了国标舞中的华尔兹这一舞蹈元素。
素有“舞中皇后”美称的华尔兹起源于奥地利,华尔兹舞曲又称圆舞曲,节拍是3/4拍,其节拍速度每分钟30~32小节,舞曲优美、抒情,旋律清晰,节奏为强弱弱的特点。
《小白船》也具有华尔兹舞蹈的基本特点,舞蹈风格线条流畅、舒展优雅。
每小节以三拍为一组舞步,每拍一步,第一拍为重拍,三步一起伏循环,通过膝、踝、足底、掌趾的动作,结合身体的升降,倾斜,摆荡,使舞步起伏连绵,舞姿华丽典雅,圆滑飘逸。
(二)舞蹈动作基本结构跌宕起伏是校园集体舞《小白船》舞蹈动作的基本特点,它的起伏是深波浪式的起伏,上身保持挺拔的基本体态,通过膝盖的屈伸来控制重心的高低。
第一步踩在重拍上,而且重拍是在波谷,所以基本上前进脚步是脚尖先着地,后退是脚尖到脚跟,第二拍基本上是用脚尖,继续上升,第三拍基本上是先脚尖然后落脚跟,保持上升或继续上升,结尾下降。
三步一起伏,不断循环相互彬彬有礼的动作语言交流,形成《小白船》舞蹈的基本结构。
(三)舞蹈队形变化1、方阵队形(以8位男生、8位女生队形变化为例,图标“△”为男生,“○”为女生)(1)方阵队形变化8对男、女生分别成前后两排,面向广场1点,站立不动。
图26(2)方阵队形变化女生逆时针方向移动至下一女生位置,男生原地不动。
图272、圆圈队形(以8位男生、8位女生队形变化为例,图标“△”为男生,“○”为女生)(1)圆圈队形变化男、女生两人一组,共8组,向圆的中心,形成一圆圈。
图28(2)圆圈队形变化女生逆时针方向从内圈移动至下一女生位置,男生原地不动。
图29(3)圆圈队形变化女生变换位置到内圈,与男生面对面。
全国第一套校园集体舞《青春旋律》教材分析一、舞蹈介绍:(一)舞蹈风格和基本特点校园集体舞《青春旋律》舞蹈风格清新、大方,紧扣简单的舞步、简洁的艺术表现形式,让学生们能够轻松、快乐地舞动。
动作内容结构清晰,对于初中学生容易记忆与掌握。
舞蹈的形式变换能够吸引学生的持久兴趣,能够有效的增强学生艺术美感及身体协调性。
(二)舞蹈动作基本机构《青春旋律》主要强调节奏感、方位感、情感交流、队形变化等方面,基本动作有击掌、拍手、跑跳步、并跳步、跳转步等,在训练过程中要突出动作重点,训练协调性、柔韧性、细腻感、爆发力、表现力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与展示欲望。
(三)舞蹈队形变化——方阵队形、圆圈队形及变化二、指导思想:本次课是根据教育部制订的全国第一套校园集体舞要求,结合初中学生和对各项运动喜爱与扩展的需求,以终身体育思想为指导,按照认知规律、身心负荷规律,通过引导、体验、交流、协作、评价等教学过程,变“学会”为“会学”,到最后“会创编”,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组织形式:1、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对新兴校园集体舞活动的认识,将时尚体育项目与舞蹈动作练习引入初中课堂,本单元课是在学生完成集体舞的单个动作学习的基础上,穿插使用舞蹈的多种练习方法,以健身操的小组合动作创编方法为教学突破口,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有氧运动,掌握一些健身方法。
强调教与学的多样性和情境化、趣味性、合作性、创造性,采用示范、表演、互评、实践、观察、引导等多种教学手段,教学中尽可能采用对话、讨论、启发、激励等形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轻松、喜悦的活动中,了解时尚体育,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发展主动性和创造性。
2、教学组织上以“活泼、自由、愉快”为主调,注重严密的课堂纪律与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相结合,强调信息的多向交流与教学环境的优化,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校园集体舞《青春旋律》教案第一教时教学目标通过巩固并深入学习《青春旋律》手、脚、身体的基本动作及前奏八小节、第一段第一个四小节、第一段第二个四小节的动作,指导学生自然、大方地表演。
教学内容《青春旋律》前奏2×8拍《青春旋律》第一段第2×8拍教学重、难点动作自然大方、整齐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学生排好对进教室2、师生问好3、练习站姿二、新课教学1、动作做法前奏 2×8拍前奏1×8拍男、女生都面向广场1点站立,女生、男生双手垂于体侧,男、女不动,2×8拍男、女生同时转向7点站立。
第一段 1×8拍波浪步双脚站立与肩膀同宽,男生双膝经过屈伸将重心移至右脚,右脚站立,左脚左侧伸直,内脚尖点地,女生经过屈伸将重心移至左脚。
男女生同时把手由下运用波浪手划到胸前,同时击掌。
男生再经过屈伸将重心移至左脚,女生再经过屈伸将重心移至右脚。
男、女生由胸前经下上划到体侧上方,同时击掌。
3—8 重复第(1—2)小节动作3遍第一段 2×8拍侧点步第1拍男、女生跳成左侧点步,重心在右脚。
同时双手握拳在头顶上方成拉弓动作。
眼睛注视上方的手。
第2拍经过屈伸,当重心移至双脚掌时,同时男、女生双手握拳交叉于头顶上方。
第3—8拍重复第(1——2)小节的动作3遍2、配音乐表演1)、播放《青春旋律》音乐,指导学生跳前奏 2×8拍和第一段第一个八拍、第一段第二个八拍的动作2)、分组表演,听准音乐的节奏。
三、师课堂小结,下课。
第二教时教学目标通过巩固并深入学习《青春旋律》手、脚、身体的基本动作及第一段第三个八拍、第一段第四个八拍和第五个八拍的动作,指导学生自然、大方地表演。
教学内容复习《青春旋律》前奏2×8拍和第一段第2×8拍《青春旋律》第一段3×8拍和4×8拍、5×8拍教学重、难点动作自然大方、整齐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学生排好对进教室2、师生问好3、练习站姿二、复习前奏的2×8拍和第一段2×8拍的内容1、跟着音乐的旋律展示一遍,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
2、纠正学生不到位的动作,再次分解,以便普及所有学生。
3、分组练习,一帮一的带动。
4、再次跟音乐。
三、新课教学1、动作分解第一段 3×8拍第1、2两拍男、女生双脚并拢原地不动,右手伸过头顶击掌,第3、4拍右手放下,5、6拍男生主动伸出右手邀请女生共舞,右手右肩上扬后俯身,行半鞠躬礼,右手右下摆后屈肘平放放至胸前,左手背后。
7、8拍女生点头表示同意,并把右手轻放在男生掌心,左手叉腰。
上身前倾,双眼对视舞伴。
第一段 4×8拍前四拍男生左脚向前跨一步,同时右脚并上。
右手绕女生头停放在女生的右肩上方。
女生用跳踏步开始向左旋转半圈。
后四拍男生退回原来的位置,女生跳回原来的位置。
第一段 5×8拍第五个八拍和第四个八拍同样2、分组练习把学生分成两个一组,互相配合练习3、配音乐表演1)、播放《青春旋律》音乐,指导学生跳前奏 2×8拍和第一段的前五个八拍的动作2)、分组表演,听准音乐的节奏。
三、师课堂小结,下课。
第三教时教学目标通过巩固并深入学习《青春旋律》手、脚、身体的基本动作及第七个八拍------第九个八拍的动作,指导学生自然、大方地表演。
教学内容复习《青春旋律》前奏和前五个八拍《青春旋律》后三个八拍教学重、难点动作自然大方、整齐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学生排好对进教室2、师生问好3、练习站姿二、复习展示1、跟着音乐的旋律展示一遍,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
2、纠正学生不到位的动作,再次分解,以便普及所有学生。
3、分组练习,一帮一的带动。
4、再次跟音乐。
三、新课教学1、动作做法第一段 6×8拍前进步、后退步前进步:男生进右脚,女生进右脚,经过屈伸,当重心移至脚掌时,同时男、女生另一脚并上。
后退步:男生退右脚,女生退右脚,经过屈伸,当重心移至脚掌时,同时男、女生左脚并向右脚。
第一段 7×8拍第1拍男、女生双手握拳屈肘向外伸展,同时跨左脚。
第2拍右脚侧前点,重心移至左脚双手向前下方和右侧后方伸展出去。
第3、4拍同1、2拍成相反方向动作5—8 重复第(1—4)小节动作1遍第一段 8×8拍1、2拍男、女生双脚并拢同时伸出右手由下向上推出击掌,3、4拍时双脚叉开,5、6拍时女生的脚做并叉两个动作一次,7、8拍由男生做一次。
2、配音乐表演1)、播放《青春旋律》音乐,指导学生跳2)、分组表演,听准音乐的节奏。
三、师课堂小结,下课。
第四教时教学目标通过巩固并纠正学生《青春旋律》手、脚、身体的基本动作及指导学生自然、大方地表演。
教学内容复习《青春旋律》的所有基本动作教学重、难点动作自然、整齐、到位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学生排好对进教室师生问好,练习站姿二、复习展示1、跟着音乐的旋律展示一遍,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
2、纠正学生不到位的动作,再次分解,以便普及所有学生。
1/脚的基本动作(1)波浪步(2)前进步和后退步(3)前进左转90度和后退左转90度2/手的基本动作(1)击掌(2)握拳拉弓3/身体的基本动作(1)侧身与倾斜(2)行礼4/动作要点(1)无论前进步还是后退步,在第一步重心转移完成后,都应把重心点移向前脚掌。
尽管此时膝部还未伸直,但脚跟却应微微离地。
向第二步发展的动力,就是由脚离地而产生的脚掌推力引发的。
(2)凡有前进左转90度和后退左转90度的步伐都要先转动身体;要控制上身自然重量迅速上扬所产生的惯性,以调整转度的大小。
(3)身体从低位到高位的动作转换要利用上身重心的移动来衔接;下降时,上身自然重量随重心前移后后移快速弧线移动下降,但不能松胯松腰,上升时,上身自然重量随上身重心的摆荡而迅速斜向移动上扬,致使肩部自然倾斜,但不能耸肩。
重心的变化线路要圆滑平稳。
(4)要掌握好膝关节和踝关节动作的柔和过渡。
在有降升的步伐中,上身自然重量的下降或上扬,离不开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屈伸、弹性所产生的惯性。
膝踝的弯曲为降,伸直为升。
膝踝的屈伸要协调用力,注意发力的先后和动作幅度,动作要流动、柔和。
5/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1)波浪步易犯错误:在做移重心的动作过程中,很容易做成平移的动作,往往会忽略了做上升和下降动作交替时的弧线。
纠正方法:强调从降的低位到升的高位要先用上身重心去移动摆荡;下降时,上身自然重量随重心前移或后移,快速弧线移动下降,但不能松胯松腰,上升时,上身自然重量随上身重心的摆荡而迅速斜向移动上扬,致使肩部自然倾斜,但不能耸肩。
(2)行礼易犯错误:在做行礼时,学生缺少眼神和情感的交流。
纠正方法:在教授的时候,要告诉同学一些礼仪方面的内容,让他们很清楚的了解在邀舞和换舞伴后双方互相行礼是礼貌的行为。
教师要调节练习或活动的氛围,让学生能够大方、自然的参与和交流。
3、分组练习,一帮一的带动。
4、配音乐表演播放《青春旋律》音乐,指导学生跳三、师课堂小结,下课。
第五教时组合动作教学1、教学要点反复熟练基础动作后再进行一个组合一个组合的教学,每一个组合的段落都要正确掌握其律动、方位、动作的走向,以及舞姿的造型和脚、手、身体的相互配合及协调性。
注重传授每个动作之间的连接,以便完整动作的教学。
2、教学建议(1)根据音乐的节拍把基本动作用8拍为一个单位来教学。
(2)教学时应用满腔热情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动作的要领要讲清楚、到位,尤其要细讲动作的过程和方位,以及双方配合的接触点。
(4)男、女生应同时教学。
(三)完整动作教学提示1、教学步骤(1)讲解校园集体舞《青春旋律》的主要动作和表现形式及风格,让学生了解舞蹈概况。
(2)规范所有同学的体态为直立姿态。
(3)首先让全体男、女生独立完成集体舞中的基本动作,掌握其舞蹈动作的风格。
(4)数拍子教脚的单一动作。
(5)数拍子教脚的变化动作。
(6)数拍子教手的动作。
(7)身体舞姿的教学要配合手脚一起完成。
(8)男、女生成一对,独立完成组合动作,尤其注重交换舞伴的动作练习。
(9)男、女生四人组一起完成四人组合的练习。
(10)初步合音乐完成从第一段连贯到第五段的完整动作练习。
(11)进行方阵队形的反复排练。
(12)合音乐反复进行完整动作的练习,并强调内在的情感表现和合作意识。
2、教学要点(1)在分解教学基本动作时应该放慢节奏耐心规范地教授并强调动作运动的过程、方位和准确姿态。
(2)易犯错误的动作要认真纠正,然后反复练习和巩固。
(3)要让学生反复感受音乐,掌握节奏、节拍的差异,能够分清三拍子、二拍子、一拍和半拍。
(4)在教动作时注重传授如何掌控重心的移动的技能。
(5)低年级学生的动作幅度要加大,高年级学生反复要求体态的规范,始终保持在直立姿态的基础上完成动作。
(6)练习时要求配合协调、步调一致、节奏统一,才能有默契,并且眼神要有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