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2.3遗传信息的携带者_核酸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1
- 格式:doc
- 大小:96.00 KB
- 文档页数:5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一、教材分析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这节内容是高中生物新课程人教版第一模块《分子与细胞》中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在第二章中,教材重点从微观方面介绍了组成细胞的分子基础,主要介绍了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前面两节已经介绍了组成细胞的元素和第一大有机物——蛋白质,本节通过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介绍了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DNA和RNA)的结构与功能,此节内容为第二模块进一步学习遗传信息的表达与调控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同时,他们对生命的本质有着浓厚的兴趣。
基于现在媒体的发达以及学生初中阶段对生物知识的接触,已经对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有一定的认识,也了解DNA在一些方面的应用,但还比较肤浅,没有深入到核酸物质结构的水平上。
所以,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并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使新知识有效的整合到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之中。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说出核酸的种类,简述其结构和功能。
通过提示问题,讨论释疑等方法,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认同生命的物质性,认同生物界在物质组成上的统一性。
四、教学重点、难点
对核酸结构和功能的理解是本节的重点、难点。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书指导法和演示法
六、教学过程。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习目标:1.说出核酸的种类,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2.以特定的染色剂染色,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习重点和难点:1重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难点: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知识结构:种类:DNA和RNA功能:分布: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分子结构:基本组成单位DNA和RNA的区别生物遗传信息的储存习过程: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以“DNA指纹法”开始思考:思考1、试着说出DNA的中文名称。
为什么DNA能够提供犯罪嫌疑人的信息?思考2、你还能说出DNA鉴定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思考3、如果得到DNA方面的证据,是否还需要其他证据呢?一、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1实验原理:和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 的不同,使DNA呈现绿色,使RNA呈现红色。
利用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盐酸能够改变,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2.目的要求:(略)3.材料用具:(略)4.实验步骤:(一)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1)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质量分数为的溶液。
思考4:为什么要选用这种浓度的溶液?[](2)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刮几下,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上述载玻片上的液滴中涂抹几下。
(3)点燃酒精灯,将涂有口腔上皮细胞的载玻片烘干。
(二)水解(1)在中加入30质量分数为8%的,将烘干的载玻片放入中。
(2)在中加入30℃温水。
(3)将盛有盐酸和载玻片的小烧杯放在大烧杯中保温。
思考5:为什么要先加入盐酸?为什么把小烧杯放入到大烧杯中?(三)冲洗涂片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载玻片。
思考6:为什么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四)染色(1)用吸水纸吸去载玻片上的水分。
(2)将滴2滴在载玻片上,染色。
(3)吸去多余染色剂,盖上盖玻片。
〖2.3_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之小船创作(一)内容分析本节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的第三节。
本节由“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和“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两部分组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到核酸是承载遗传信息的物质,了解核酸的种类、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核酸的结构,为学习后面章节中有涉及到DNA携带遗传信息,以及在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中重点介绍DNA本质的更好的理解奠定了基础。
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识图、对比、分析、总结能力。
在初中时,学生已知道细胞核具有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NA,但还不知道DNA的结构,也不知道核酸的种类及分布。
根据初中所学的化学知识,学生能看懂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图解及DNA和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
在本书第二节中,学生掌握了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因此,应该能够理解本节中“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这个过程的形成。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核酸的种类、分布及功能。
2.掌握核酸的分子结构,懂得区分DNA与RNA。
3.懂得以特定的染色剂染色,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能力目标:1.尝试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2.学会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情感目标:1.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
2.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用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教学难点:DNA与RNA的区别。
(四)教学资源网络视频,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用到多媒体实验室和自己制好的教学PPT。
(五)教学思路问题探讨:观看一个凶杀案、最后通过DNA指纹技术破案的视频,向学生提问:为什么DNA能够提够犯罪嫌疑人的信息?讲授知识:核酸的种类:DNA和RNA,核酸的功能观看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得出结论。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授课人:牛重娥授课班级:高一(8)班授课时间:2019.3.25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说出核酸的种类。
(2)简述核酸的分子结构和功能。
2.过程与方法(1)尝试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2)用实验的方法,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
(2)认同生命的物质性,认同生物界在物质组成上的统一性。
[教材分析]本节的重点内容是理解核酸是一种生物大分子,它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
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从核酸的基本组成元素出发,由元素组成核苷酸,由核苷酸组成核苷酸链,再形成核酸。
利用课文中两种核苷酸的比较,区分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的不同,组成两种核苷酸碱基的不同和所含的五碳糖不同,提高归纳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1.核酸的分子结构和功能。
2.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教学难点]核酸的分子结构和功能。
[教法]多媒体教学、观察比较法、讲述法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在电视中我我们经常看到,警方通过现场留下的头发丝,皮屑等提取里面的DNA,因为每个人的DNA不同,通过DNA鉴定可以查出真凶。
目前广州、福建等地区流浪儿童通过DNA鉴定找到亲生父母,这都是有关DNA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那到底什么是DNA?它为什么可以提供如此多的信息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第二章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二)核酸的种类、功能和分布1.核酸有两种: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和核糖核酸(简称RNA),这两种核酸就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与生物的遗传、变异、蛋白质合成有重要的关系。
2.核酸的分布:1.真核生物中:细 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胞少量分布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生 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物 2.原核生物中:DNA——分布在拟核 RNA——分布在细胞质非细胞生物(病毒):一种核酸,DNA或RNA(三)核酸的结构为什么核酸能储存遗传信息呢?那还得从学习核酸的结构入手。
高中生物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2.3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第3节遗传物质的携带者核酸一、[课标导读]1、说出核酸的种类,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2、以特定的染色剂染色,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二、[问题导思]1、核酸可以分为哪两类?在生物体内有什么功能?2、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依据的原理是什么?实验步骤和现象是什么?得出什么结论?3、不同种类的核酸有何不同(完成下表)?为什么核酸可以贮存遗传信息?名称 DNA RNA 全称主要分布部位组成磷酸五碳糖碱基种类核苷酸链的条数以此贮存遗传信息的生物4、蛋白质和核酸两类大分子有机物有何关系?三、[例题导练] 例1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再用吡罗红染液B、用8%的盐酸目的之一是使DNA与蛋白质分离,使 DNA水解C、酒精灯烘干载玻片,可迅速杀死细胞,防止细胞死亡时溶酶体对核酸的破坏D、用高倍显微镜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呈绿色的染色体和呈红色的RNA分子例2 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 构成了化合物b,如右图所示,则叙述正确的是()A、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B、若a为核糖,则b为DNA的基本组成单位C、若m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D、若由b构成的核酸能被吡罗红染成红色,则a为脱氧核糖例3 下图为人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A与B的化学组成关系,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a的种类约有20种,b的种类有8种②图二可表示a的结构通式③B是人体的遗传物质④A的种类在神经细胞与表皮细胞中相同,B则不同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一)内容分析本节是高中生物必修一中的第二章的内容,本章教材重点从微观方面介绍了组成细胞的分子基础,主要介绍了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前面两节已经介绍了组成细胞的元素和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本节通过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介绍了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DNA和RNA)的结构与功能,此节内容为必修2中进一步学习遗传信息的表达与调控奠定基础,学生要掌握好核酸的分子结构才能更好的理解后面的教学内容。
高一的学生对DNA已有了初步的印象,并初步具备自主调查、思考、辩论、分组讨论的能力。
但由于高一的学生没有学过有机化学,这节内容的学习显然难度和跨度有点大。
例如,学生对于核苷酸的结构理解较难,对于核苷酸的组成及核苷酸形成核苷酸长链的过程很难掌握。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动手做、边做边学,在教学过程中遇到抽象难理解的知识点时,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实践中理解知识,在讨论、交流中突破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是本节内容的第二课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能说出核酸的种类,简述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并能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逐步建立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教师讲解、观看图片,能够知道核酸的分类和功能,知道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能够说出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知道核苷酸的组成部分及种类2.通过了解核酸的分布情况,知道DNA被甲基绿染成绿色,RNA被吡罗红染成红色3.通过图像分析、文本阅读,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DNA与RNA的异同点,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归纳能力学科素养(1)基本思想(能运用学习蛋白质的多样性进行知识迁移,掌握核酸多样性;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2)基本活动经验(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用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材分析:由于《遗传与进化》模块中有大量篇幅详细介绍DNA和RNA的结构和功能,因此本节内容的重点放在细胞层面上,让学生了解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以及核酸能够成为遗传信息携带者的原因。
组织好学生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室本节的关键。
本节的另一个重点内容是理解核酸是一种生物大分子,它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
可以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知识入手,从核酸的基本组成元素出发,由元素组成核苷酸,由核苷酸组成核苷酸链,再形成核酸。
注意利用课文中两种核苷酸的比较,以区分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的不同,组成两种核苷酸碱基的不同和所含的五碳糖不同,提高归纳判断能力。
学情分析:《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的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感性的认识,所以教学的直观性非常重要。
学生对遗传物质DNA有强烈的好奇心,可以利用这一点,再结合新的科技成果来创设情景,例如课文中的问题探讨:DNA指纹法技术在侦破工作中的用途,来进入新课程的教学。
本节课还要使用高倍镜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让学生在实验中通过试剂的特殊显色反应,感受到遗传物质——核酸的真实存在和分布情况,这样对核酸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感性认识。
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高倍镜的使用基础,可通过本节课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如何熟练使用高倍镜。
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说出核酸的种类。
(2)简述核酸的分子结构和功能。
(3)懂得以特定的染色剂染色,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过程与方法(1)尝试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2)学会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
(2)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核酸的分子结构和功能。
2.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教学难点: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2.3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目标1.说出核酸的种类。
2.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3.以特定的染色剂染色,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自主学习:1.核酸由等元素组成,是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在生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
2.比较DNA和RNA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______________使DNA呈现___________色,_________使RNA呈现____________。
利用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 在___ ___的分布。
盐酸能够改变_______________,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____ __与_____________分离,有利于______________与染色剂结合。
方法步骤:取口腔上皮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
要点讲解:一、核酸的种类:1核酸包括,简称;,简称。
例1.噬菌体、烟草、HIV病毒的核酸中具有碱基和核苷酸的种类分别是()A.4种、8种、4种和4种、8种、4种B.4种、5种、4种和4种、5种、4种C.4种、5种、4种和4种、8种、4种D.4种、8种、4种和4种、5种、4种2病毒只有DNA或RNA 其它原核真核细胞有DNA和RNA3 DNA和RNA区别二、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思考:原核细胞的DNA位于细胞内的什么位置?例2.若以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为材料进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最终可能观察到的结果是()A.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 B.细胞核呈红色,细胞质呈绿色C.仅细胞质呈红色 D.细胞基本不被染色例3.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加入盐酸的目的不包括A、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B、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C、杀死细胞,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D、水解DNA三、核酸的结构、功能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一、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概念图)
概念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
概念图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概念图本身就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整体的概念,让学生对教材更熟悉,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有逻辑和广度。
概念图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概念图有助于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教师在教学开始时使用概念图,有利于了解学生前概念;在教学中使用概念图,有利于帮助学生建构概念网络;在教学后使用概念图,有利于检测教学效果。
构建概念图时,学生肯定会分析、处理很多信息,把新旧知识融会贯通,从中可以提高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概念图作为一种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通过概念图的构建而使他们的学习变得更主动、更有意义。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①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核酸的结构是其理化性质的基础,只有搞清了他的结 构才能更好的理解其作用和性质,DNA 与RNA 的结构有很大的区别,这是鉴别 生物种类的依据之一,还是分析生物遗传信息稳定性的依据。
核酸的功能使得 他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广泛应用,是我们更好的开发其功能的理论依据和分析其 发展方向,也是其结构的体现。
核
甘酸 五碳糖
统称为
②观察并区分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教学难点:①核酸的结构。
②观察并区分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学生的抽象思维已经建立,观察能 力基本完善,但是其动手能力还有待进一步训练,由于操作过程的失误将会使 他们不能够很好的观察到预期的结果,所以老师就应该告诉他们应该注意那些 方面的问题,怎样才能获得更好的结果,如何来分析所看到的结果。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⑴ 说出核酸的种类。
⑵ 简述核酸的分子结构和功能。
⑶ 懂得以特定的染色剂染色,观察并区分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2. 过程和方法:
⑴ 尝试制作DNA 的结构模型。
⑵ 以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为材料,进行特定的染色,观察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⑶ 运用互联网、图书、杂志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⑷ 学会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试验结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 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
⑵ 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用于实践的科学 精神和科学态度。
三、教学策略 1.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内容包括
①DNA 鉴定在刑事案件中应用的相关资料及图片。
②核苷酸分子结构图。
③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 长链动画演示。
(2)核苷酸卡纸模型。
(3)实验材料的准备。
2.教学设计思路
故事引导,激发学习兴趣
问题探讨,提出概念 实验观察,观察并区分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获得感性认识 观察图解,认识核酸的种类、结构特点及其功能(可通过列表比较辅助认识) 总结内容 巩固练习 3.教学实施过程
四、板书设计
§2.3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一、核酸的种类和功能
1.种类:DNA和RNA
2.功能:携带遗传信息
二、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真核细胞: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原核细胞:DNA分布在拟核中。
三、核酸的结构
组成元素:C、H、O、N、P
核甘酸链一般2条链一般1条链
核酸
五、教学设计成效的评价
本节课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比较顺利,学习效果良好。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由于学生在生活中缺少感性认识,利用公安局破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情景教学导入课堂效果会更好。
另外,学生对核苷酸的分子结构式理解不够深,教师简单地介绍学生无法切实领会,故在教学中形象直观教学尤其重要,在良好的视觉效果下,学生才能拥有长久记忆。
用卡纸制作成的含氮碱基模型、磷酸模型、五碳糖模型,演示连接成核苷酸,直接的视觉感观能加深学生对核苷酸结构的印象。
另外通过学生上台演示多个脱氧核苷酸连接而成DNA长链,丰富课堂的同时给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并能充分理解DNA分子的空间结构。